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中學生《童年的祕密》心得體會大綱

中學生《童年的祕密》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中學生《童年的祕密》心得體會1

“《童年的祕密》第一次深刻而科學地爲我們揭示了兒童心靈都真實景象。它與我們習以爲常對兒童的理解是那麼的不同,而這正是我們在兒童教育中鑄成大錯而不自知的原因。”,當代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埃德蒙.金毫不過分的肯定了《童年的祕密》的珍貴價值

中學生《童年的祕密》心得體會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 時候,是帶着極大的期待和希望去看的,因爲看了太多對它的好評。但是,剛開始的時候是有點失望的,並沒有想象中的震撼。直到慢慢的靜下心來,一點一點品味其中的深刻思想,才漸漸被蒙臺梭利敏銳的洞察力和偉大的思想所折服。她看到的,剛剛是我們忽視的,是我們麻木的地方,而剛好是最重要的。看這本書讓我情不自禁回憶起我的童年,回憶我身邊的同伴都是怎樣長大的。每個成年人都是由兒童長大的,每一個人都有童年,而且不可避免的,都在童年時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正如書中說的,我們沒有一處感到被理解,可以進行我們自己的活動的地方。我們被要求必須保持安靜,不許碰東西,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自己的,每一樣東西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全都是成年人的財產。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每一天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活着,我們害怕一不小心打破了一個水杯,一不小心碰翻了一個茶壺……在農村裏長大的孩子還好,至少我們還擁有大自然,還可以投入到它的懷抱中去,上山捉鳥,下水捉魚……只有這樣,我們才完全地感到不被束縛和真正的快樂,因爲大自然從來不會像成年人那樣吝嗇的禁止我們取得任何的東西。這就是爲什麼在農村裏長大的孩子,看起來比城裏的孩子更加健康和自然。既然大家都曾受到過同樣的不公正的對待,那爲什麼沒有人反省,而是將我們身上受到的不公正同樣的對待下一代呢?關鍵在於沒有一個成年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童年的我們也許反抗過,但當我們變成成年人了,又都一致的認爲以前的成年人的做法是沒有錯誤的,是權威的,是不可挑撥的。他們之所以那樣做,都是因爲他們愛兒童,都是爲了兒童好。幸好,蒙臺梭利注意到了人類這個極大的錯誤,並且試圖糾正它。她觀察兒童,關心兒童,並且試圖理解兒童。以前,我總是懷疑自己早熟,童年的自己已經學會了沉思,思考生老病死……現在終於知道,那完全是正常的,因爲兒童不是無思想無意識的木偶。童年的我們其實就已經有我們自己認定的一套真理,我們有自己喜歡的事物,自己喜歡的人……我們經常會哭會鬧,是因爲大人們常常無視我們的喜好,強迫我們去做不喜歡的事。

蒙臺梭利指出“在跟兒童交往的過程中,成年人會變得自私或者是自我,他們從自我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兒童心靈有關的東西,導致錯誤日積月累的結果。由於這種以自我爲中心的觀點,成年人往往把兒童看作是孤立無援和無活力的某種東西,需要不間斷地給予指導。總而言之,我們可以說成年人把自己看作是兒童的創作者,並以他們自己跟兒童的關係這一角度來判斷兒童的好與壞。成年人以他自認一貫正確的模式使自己成爲兒童善良或邪惡的試金石。兒童必須依照此模式來塑造。兒童在任何一點上偏離了成年人的模式,就被視爲一種罪惡,成年人會對此迅速加以糾正。小時候,每到吃飯的時候,總會被禁止端着陶瓷碗筷離開桌子,要是不小心打破了碗,就會被大聲的地斥罵,直到我們眼淚汪汪的說下次再也不敢了。但是現在,我們也同樣總是千方百計地去阻止兒童做事情。我們會自以爲是地認爲他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看到他爬上一張凳子或是一張牀,就會非常的緊張,大聲嚷着“危險”,並勒令他不許動。看到他蠻有興趣地拿起小刀想模仿大人們削蘋果的模樣,這是我們往往會大驚失色,立刻把所有鋒利一點點的刀具都藏起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我們抑制了他們活動的慾望,讓他們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和感到極大的挫敗感,並認爲自己是軟弱和無能的。這種念頭也就是沮喪和缺乏自信的源泉。正是成年人阻止兒童自由地行動,成爲兒童自由發展的最大障礙。不要其他人幫他洗澡,穿衣或梳頭髮的任性的還在的哭叫聲,說明了這種戲劇性的衝突與鬥爭。正如蒙臺梭利驚呼的,誰又會意識到,給兒童不需要的幫助,就是兒童將要經歷的種種壓制中的第一個壓制呢。當兒童生機勃勃的活動遭到外界的阻礙時,他們會有強烈的反應,表現出悲哀,哭鬧。但當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時,往往被認爲是一種無理取鬧,是任性,在亂髮脾氣。接下來會遭到更粗暴的對待。如果成年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權力慾望,總是試圖爲兒童安排好一切,就是對兒童自然發展最大的壓制。蒙臺梭利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道路,那就是成年人必須不再視兒童爲一個活動體,當幼小時可以隨心所欲地東拎西提,當他長大後,又必須對成年人唯唯諾諾。成年人必須相信,在兒童的發展方面,他們只能起一個次要的作用。他們必須努力理解兒童,這樣他們才能適當的幫助兒童。

讀《童年的祕密》,我們將“帶着想象散步”。你會驚呼自己平時是如何的忽視了兒童那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而我們又對他們犯了多大的錯誤。這是一本讓每一個成年人都感到無地自容的書,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好好的品讀它,還兒童一個舒適的世界。記住,不要衝過去幫孩子拿麪包。

中學生《童年的祕密》心得體會2

讀完《童年的祕密》一書,我的歸納主要是從四個緯度來進行整理,即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幼兒的教育原則及環境;幼兒的心理歧變。

第一:幼兒生理和心裏的發展。從事物是始終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角度來看,蒙臺梭利指出,兒童期是人的一生髮展中最重要的時期。在不斷地生長和發展變化過程中,幼兒的發展包括了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這種發展是一種兒童個體生理和心理“實體化”的過程。

第二:幼兒教育的原則及環境。在兒童對外界事物處在敏感期內,正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期。由此,如果幼兒能得到滿足其內心需要的活動他們就能聚精會神的不斷地反覆的練習這一行爲,直至這一行爲達到其所處的年齡得承受範圍內甚至對於一些天才兒童這種發展會超越幾個年齡發展階段。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想告訴我們的幼兒教育者,幼兒的好奇心會驅使着兒童不斷周圍的事物發生瞭解的興趣,由此教育者,不應該限制兒童感知的範圍,而是儘可能的多爲其提供環境,這樣幼兒就會獲得更多的感興趣的事物,兒童通過對一個個感興趣的事物不斷地重複練習,就會爲兒童今後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的空間,即使由敏感性形成的個體能力,在今後的發展中,並未有什麼格外的突出發展,但對兒童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是會有幫助的。總之,教師要儘可多的爲兒童提供能夠使兒童重複練習的環境。二是自由選擇。幼兒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心理需要來選擇所要感知的事物。因此,作爲幼兒教育者始重要牢記不要限制兒童的自由選擇性,需要做的是儘可能多的爲幼兒提供發展環境,以滿足兒童的自由選擇。

第三:幼兒心理歧變的分析。幼兒在發展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個充滿敵意和不相容的環境,加上成人的盲目指導與壓制及不和幼兒心理髮展的不正確的干涉,會引起兒童心理髮展歧變。蒙臺梭利總結出幼兒心理歧變主要有八種表現:心靈的神遊、心理障礙、依附、佔有慾、權力慾、自卑感、恐懼、說謊。在幼兒身上,這些心理歧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的。因此,一個幼兒有可能同時擁有幾種心理歧變。心理歧變作爲一種功能性的失調,會使幼兒的心理處於紊亂的的狀態。由此,作爲幼兒教育者必須及早的發現這些問題,同時要及時的運用各種有針對性的手段和措施,較及時,較快速的解決存在的心理歧變的問題。當然了,對於這些心理歧變,由於複合的形式不同,也就要求教育者應用不同的解決方案。所以要求教育者,要在實踐中充分的積累各個方面解決問題的經驗與手段,以便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

第四:成人與兒童衝突的克服。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儘管成人爲兒童做了他們所能做的一切,甚至爲了兒童的'成長採取了各種手段和方法,但這並不意味着兒童一定能夠發展的很好,因爲成人只是從他的角度出發來認爲兒童應該怎樣發展,怎樣發展會更好。這樣成人就使兒童用“自己的身體,別人的大腦”在發展,而並非是兒童利用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大腦並輔之成人的幫助來發展。當然,家長也不希望自己的付出會給孩子的發展其副作用,只是因爲他們的無意識行爲會影響兒童在其自身發展規律支配下的正常發展。

中學生《童年的祕密》心得體會3

《童年的祕密》是一本好書,它揭開了兒童成長奧祕的革命性觀念。本書,作者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的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髮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奏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是一本瞭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祕密的最生動着作。

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之前,我們並不太在意,讀了這本書以來,我對這點就有感受了。大人都自以爲是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會去考慮兒童的感受,這樣就會違背兒童的心理願望了,年幼的初生兒將用啼哭來表示-,稍大點的幼兒園小朋友就會大膽說出來,到了小學階段的兒童,甚至會產生逆反的心理,因此,我們要根據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一點原則,多考慮兒童的感受,並作出讓步。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例如我家現在讀幼兒園的女兒,在吃晚餐時,對餐桌旁邊誰坐哪個位子很敏感,平時,她習慣坐在爸爸媽媽中間的位子,爺爺坐在最旁邊的位子。記得有一次,吃晚飯時,我坐在我女兒的位置吃飯,女兒馬上就說,爸爸你坐錯了,並非得要我坐回以前的座位。在我所教的班級裏的學生,他們也很有秩序感,例如,他們在教室裏上課之前,會很自覺地坐好等待老師來上課,當有一名學生總是站着,或者在搗亂,其他學生總會覺得不習慣,從而會對他產生反感,當我到了教室裏之後,很多學生會主動地舉手告訴我這個學生怎麼樣不遵守紀律。

蒙臺梭利還告訴我們,成年人應該去努力理解兒童的需要,這樣就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使他們得到滿足。只有這樣,才能開闢教育的新紀元,才能真正給人類帶來幫助。首先要滿足孩子的睡眠需要,“爲了保證兒童的健康,應該讓他多睡些”。新生兒基本上一天基本上都是以睡眠爲主,一天的非睡眠時間只有幾小時,幼兒園小朋友能一天睡上12小時以上,到了小學生,是能睡上九小時以上,才能滿足睡眠。但是,蒙臺梭利也告訴我們,千萬別讓兒童過量睡眠,過量睡眠,會讓他們缺乏必要的活動時間,不利於身體的正常發育,不利於成長。我女兒說,睡太久了,上幼兒園會遲到,要早睡早起。現在的小學生,由於作業量過多,有的同學寫得較慢,一直寫到晚上十一點的現象較爲普遍,中午也有作業,不能午睡,這樣一天的睡眠時間不足八小時,這樣,怎麼能滿足睡眠的需要呢。

蒙臺梭利說,成人能夠以兒童的身份去代替兒童做某件事,但決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微妙地強加於兒童,而應該讓兒童自己去做。一旦發生成人替代兒童做事的情形,就不再是兒童自願去做,而是成人藉助兒童去做某件事了。拿我女兒來說,因爲擔心她自己吃飯會吃不飽,因此都是大人餵給她吃,但最近我發現,在吃飯這點,她早已落後於其他小朋友了,她在幼兒園裏吃飯排名倒數。我在想,這就是我們一直喂她的原因了。她缺乏自己吃飯的鍛鍊,難怪在幼兒園裏吃飯很慢。這幾天,我們不喂她了,讓她自己吃,幾天來,她進步很快,還會用筷子吃飯夾菜了。我也在暗暗責怪自己,爲什麼不早點讓她自己吃呢?爲什麼我們要幫她呢,讓她自己來不是很好嗎?有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因爲寫家庭作業時寫得慢,陪伴的家長又沒有耐心,爲了趕時間,家長會幫着寫,這樣將不利於學生快速完成寫作業。學校衛生大掃除,低年級家長會主動地幫孩子班級搞衛生,這樣包辦代替,也不利於孩子的勞動能力的提高。

中學生《童年的祕密》心得體會4

《童年的祕密》中蒙臺梭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髮展的祕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並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通過對本書的閱讀,給我留下很深的啓示。

成人爲了自己的方便而強迫兒童長時間睡覺。蒙臺梭利指出,如果我們要爲兒童的個性發展提供幫助,鑑於兒童是一個弱者,那麼有着更強個性的成人在指導兒童的時候必須控制自己。蒙臺梭利認爲,兒童並非守株待兔般地等待行走能力的發展,而是通過練習獲得的,因此,成人必須調整自己以幫助兒童享受行走的樂趣。蒙臺梭利表示,當我們評價兒童的心理髮展時,我們應該根據言語的出現以及從工作中激發出的手部動作的出現來考慮幼兒的心理髮展。

蒙臺梭利批評成人並不是從兒童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出發去幫助兒童,而是取代兒童完成了所有他們想要自己獨立完成的活動。蒙臺梭利指出,成人用自己的行動取代兒童的行動不僅表現在行動方式上,還表現爲通過暗示把自己的意識滲透到兒童的意識中,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兒童。蒙臺梭利認爲,由於成人不理解運動對於兒童的重要性,所以他們阻止兒童的身體活動。而一個“失去肉體自由”的人要比聾子和盲人承受的痛苦更悲慘也更嚴重。

蒙臺梭利獨闢蹊徑地提出,兒童具有天賦的特殊的“愛心智力”,這種愛賦予了兒童觀察的能力,兒童以一種熱情的、注意細節的方式賦予了兒童觀察的能力,兒童以一種熱情的、注意細節的方式觀察他們周圍環境中的一切,包括成人。正是由於兒童對我們成人的愛,我們的精神世界才被喚醒。如果沒有兒童幫助成人振奮精神,那麼人類就會頹廢。

面對兒童的成長,我們應該像蒙臺梭利那樣,學會觀察、學會引導、學會等待,用“有準備的”適宜環境導引兒童的內在生命力,並耐心的等待兒童完成其內在的心理變化,而不是用我們成人自以爲是的“對兒童的幫助”去打擾其破繭而出的過程,造成人所皆知的“拔苗助長”的嚴重後果。

中學生《童年的祕密》心得體會5

以前沒當幼兒園教師之前,認爲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擔任幼兒教師,但自從接觸之後才知道,幼兒教師不僅要有愛心、耐心和照顧孩子的能力,而且要具備幼兒教育的理論知識。我自從當了幼兒教師之後,不斷地向同事學習他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園裏也給予我們理論上的學習。這次我閱讀了《童年的祕密》,說實話,剛開始打開看主要是寫關於幼兒一些行爲及其心理理論,我心想這似乎跟我的實際工作聯繫不夠緊密,但看着看着,我漸漸感覺到這書中講的很多知識其實是我們作爲老師必須瞭解的,而且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文中的第二章說道,弗洛伊德用“壓抑”這個詞來描述成人教育兒童的方式,成人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當一個兒童受到成人壓抑時,他就不能獨立堅強的發展和成長。成人包括父母,老人及孩子周圍的人,甚至我們幼兒老師。成人總是認爲是過來人,自己給孩子做的決定是爲孩子好,避免孩子走一些彎路,浪費孩子的時間和我們大人的金錢,其實他們的想法是有一定錯誤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對以後的成長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有個相處四年的同學,學習一直是班級第一名,老師佈置的任務從來不拖,剛佈置就要做完。同學們認爲她很要強,追求進步,很有自信。但是,只有她自己和我們朝夕相處的同學才知道,她內心的“無目標”感和不自信。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知道學習的時候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實際只是爲了做旁人眼中的“好學生”和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因爲從小父母就是這樣教導她,什麼事情都是父母給她安排好的。父母的評價於是就成了她對自己的評價,長大以後,別人的目光和評價就成了她對自己的評價,反而失去了自己對自己的真正“感覺”。她在遇到一些生活事情時缺乏主見,不知怎樣去處理人際關係,甚至和陌生人說話時也會臉紅... ...這就是在成人的壓抑下所造就的性格和成長道路。而我瞭解的其他同學卻截然相反,不僅處事經驗豐富而且有很強的生存能力。

通過我看這本書結合我身邊朋友的經歷,讓我受益到:成人或者我們老師如果給予孩子不恰當的幫助或以不科學的教養觀去教導孩子,過分地給予些什麼、看到孩子發生錯誤急着想幹預些什麼,還不如做一個觀察者,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他自然地展現和成長,還兒童一個天然的生活。

《童年的祕密》給我啓發當然不止只有這些,我相信通過更深層次的閱讀我會得到更多的幫助,對我以後的工作、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我也會給朋友及家人介紹讀閱,讓成人有個更好的方式來教育祖國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