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職工讀書心得體會合集6篇

關於職工讀書心得體會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書心得不能忘了哦。可是讀書心得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職工讀書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職工讀書心得體會合集6篇

職工讀書心得體會 篇1

近期,我院工會在女職工中發展了“讀一本好書,以提升本身素質,貢獻企業爲目的”活動,爲踊躍參加此次運動,電丈量所工會組織了本所女職工分學習小組進行探討與交換。下面是我們小組讀“魅力女人”一書的感觸。

每個女人都盼望完美,渴望幸福快樂地過一生,完善的女人,一生中有太多尋求,然而有魅力的女人是理解取捨的女人,這本書就是告知我們應該如何取捨。

女人畢生應當佔有自己的人生幻想,夢想就像黑夜裏一盞明燈,一彎新月;又像是歲月裏的一縷清風、一滴露珠、一絲細雨,有妄想的女人是俏麗的。

女人要領有自己的事業,有事業的女人才會自負、自破。工作不僅給女人帶來成績、空虛、滿意跟快樂,而且還帶給女人尊嚴、義務和保險,這是任何別的事物不能替換的。經由職場的歷練而性情成熟的女人,更能經得起人生的大起大落。

女人還應擁有多少個親如姐妹的好朋友,分享心事、宣泄苦樂。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友人可以彼此碰到,彼此意識、懂得,切實是緣份,也能夠說是一種榮幸,所以應該愛護! 那到底什麼纔是朋友呢?當你孤單、寂寞時,可以陪同你;當你快樂、自得時,可以與你分享;當你沉悶時,可以聽你傾訴;當你艱苦時,可以輔助你;當你傷心時,可以安慰你。朋友能夠彼此敞開心扉,彼此彼此信任。所以,每一個女人,在漫長的終生中,必定要擁有幾個親如姐妹的好朋友。

女人要學會寬容,不要爲小事計較。法國19世紀的文學巨匠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陸,比海洋寬敞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襟懷。”寬容是一種博大,它能容納人間間的喜怒哀樂;寬容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人生躍上新的臺階。在生涯中學會寬容,你便能清楚良多情理。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也是一種幸福,我們寬恕別人,豈但給了別人機遇,也獲得了別人的信賴和尊重,我們也可能與別人和氣相處。寬容更是一種財產,擁有寬容,就是擁有一顆仁慈、真摯的心。寬容和謙讓是人生的一種開朗,是一個人有修養的主要表示。

另外,書中還教咱們如何學做一個快活的女人、學會如何打扮本人、修煉氣質、晉升格調等等。這些常識都是讓女人們如何變得更漂亮、更有魅力!所以,讀一本好書就像翻開了一把智慧之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精力上的愉悅,還有心靈的碰撞。

職工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新世紀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對我們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讀教育專著讀後感。教育新形勢下,對加強教師的自身學習,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非常必要。古詩有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活動中,本人也受益多多。

一、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有思想的教育刊物,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這些教師應該有自己明確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

一句話,沒有了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飯袋、行屍走肉;沒有了思想,教育者就不能稱其爲教育者,他註定了會一事無成、枉度此生。

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它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武裝我們的行爲,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爲,“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改變,遠遠不只是個人命運的改變,也將是整個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改變。二是用思想陶養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事業,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於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複,不可替代,無比珍貴的生命。

思想的創生,是一種精神的歷險,需要膽識,需要勇氣,也需要寬鬆、寬容的氛圍。讓我們共同去營造,讓我們用心去呵護生長思想的土壤,讓陽光灑滿大地,讓美好永駐人間,讓我們的心靈沐浴在思想聖潔的光輝中,自由地舞蹈。

二、對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教育——財富蘊藏其中》這篇報告中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在於保證人人享有他們爲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儘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考、判斷、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讀後感《讀教育專著讀後感》。”

與“自由”相對的是壓抑、禁錮、灌輸、奴役、摧殘、踐踏、束縛、鉗制……這是兩種向度的力量。教育保證自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啓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

把人從相互敵視、相互防範中解放出來,從狹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羈絆中解放出來,把人從依附、盲從和定勢中解放出來,把人從習俗、傳統、羣體壓力以及本能慾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就是教育的使命。

任何教育無論它處於什麼層次,以哪一方面爲側重點,致力於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都應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都是其根系所在,人的自由、解放、超越、完善都應是其根本性內涵。舍此,教育就不成其爲教育。

三、學習,學習,再學習

“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爲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學生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學習是人深層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精神漫遊。學習是辛苦的,但更是快樂的,是一種用努力釀造的快樂。

學習是一種交流,是一種滋潤,也是內省與自察。伴隨着感悟和體會,淡淡的喜悅在心頭升起,浮蕩的靈魂也漸漸歸於平靜,讓自己始終保持着一份純淨而又向上的心態,不失信心地契入現實,介入生活,創造生活。

學習能夠拯救我們自己。我們通過學習,讓知識活化成了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尊重的態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這就是教者的魅力所在。最終,因爲學習,我們勝任着我們的工作,我們將學習與工作合爲一體,我們實現了我們美好的生活。

職工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一、人生感悟篇

1、投入;何爲投入,我在聽常老師講課時注意到他從講課開始不久到課程結束時上身的衣服在慢慢變溼,但我們聽課的同事的上衣並未有改變,同時大會議室開了空調的,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演講中,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這是我人生中的寶貴一刻;同時一般人認爲認真做事即爲投入,但我從常老師講課時領悟到僅僅認真做事是不夠的。還要延伸爲心神、思維投入,做事要思考,要多角度、多比較等等,這一點可以從第二天宋老師列舉小王、小李買火車票的故事可以體現。

2、放下手機,常老師要求我們放下手機,第二天的講座宋老師同樣要求我們放下手機,這是爲何?放下手機僅僅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但這事的寓意卻不小,它告訴我工作中應該屏蔽一切干擾,專注於某一事項直至完成。

3、放下身份,這是常老師在會場的要求,爲何?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放下身份其實是讓我們重新擁有平等學習的心,平等交流的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有放下才能進步!

4、放下區別心,何爲區別心,你、我、他是有區別的,區別在崗位、在職能上,如果大家能在圍繞某一事項上放下區別心、同心協力,那麼這就是一個有強大戰鬥爲的團隊。

二、企業感悟篇

1、制度,爲何會有制度?常老師在講座提到這點後,我仔細思考後得出,因爲人是有私心的,一羣人就有一羣私心,所以纔要產生制度來規範人的行爲;常老師在這列舉了“7個人分粥”的故事,爲什麼前兩種方法粥總是分不平,經過分析得出這是人性造成,爲什麼第三種方法即分粥的人最後拿粥就能把粥分平,這也是人性造成的,從這裏我們得出常老師提出的'“人性不能對衝制度,管理可以改變的是制度而不是人性”,我也補充一點故事,今天我因找物業同事辦事來得早,在物業門口處等物業的同事,最先來的是物業的湯經理,我跟他辦事中途就說"湯經理,你是來得最早的,得第一了",湯經理回答我說,已經養成習慣了,他告訴我:以前他在另一家企業裏有一條制度是,管理者要在門口迎接員工上班,這樣一來員工遲到就大爲減少,我當時就想這不就是“7個人分粥”的企業管理版嘛。

2、機制,常老師講座中提到美國強盛的祕密,即人才與科技的機制,第二天宋老師也列舉了景德鎮陶瓷場磨胚、洗水的故事,從故事中我們瞭解到機制大處可以使一個國家強盛,小處可以使企業提升,但我對機制的瞭解還不夠深刻,所以機制下面我就不多寫了。

3、流程,何爲之?一套工作程序?常老師舉例了麥當勞炸薯條的例子,故事中清晰的列出炸薯條每道工序的時間節點,常老師總結出一整套流程圖:流程標準化、標準清晰化、清晰數字化、數字合理化;這樣就使繁雜工作簡單標準化,降低了因員工素質造成的差異,使一個普通員工按照流程也能勝任複雜多樣的工作。

4、能力,可理解爲工作能力+學習能力,員工不但要有工作能力同時也要學習能力,員工學習即爲企業學習,員工學習提高了,企業也就提高了;講座中常老師提到“企業學習的本質爲達成共識”,只有達成共識、大家的方向目標清晰一致,才能擰成一股繩向前衝!

總之,引用常老師的一句話:“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因學習而成長,因行動而成功”,”同時我想加上我們的理解“員工的成功即企業的成功”!

職工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最近看了一本書——《我們爲誰工作》。它從每一位員工都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觀——“我們爲誰工作”這一根本命題着手,進行了深刻細緻的論證和解答。掩卷沉思,自覺收穫不小:原來我們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都是在爲自己工作,爲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工作,不是爲薪水而工作(持有這種觀點的集團員工不在少數),更不是爲了工作而工作。可以說,讀完這本書,我對“我們爲誰工作”這一思想深處的問題有了根本性的認識,頗有豁然開朗之感。

全書從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開始。故事說的是一個心理學家到一座正在建設中的教堂,詢問三位正在砸石頭的工人在“爲誰工作”。第一位工人怨氣沖天地說他正在用重得要命的鐵錘去砸硬得要死的石頭,在爲工作而工作;第二位工人無可奈何地說正在爲一家老小的溫飽而砸石頭,在爲薪水而工作;最後一位工人心平氣和地說他正在參與興建一座雄偉的教堂,和建設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在爲人生價值而工作。原創:面對同樣工作(砸石頭),三個人有三種看法,三種看法導致三種不同的工作感受,也產生了三種不同的結果。由此可見,工作的心態影響到工作的業績。

在客戶經理的工作中有一項話費催欠。炎熱的夏天裏,小張和小王都出發上門催欠去了,二人均無果而歸。剛從機房轉崗過來的小張垂頭喪氣地向小王抱怨:“這麼熱的天,這麼遠的路,上了門不但要看他們老總的臉色還被數落了一通,欠費不交居然還理直氣壯,真氣人,下次我再也不去這家公司了。”小王從座位上站起來:“爲什麼不去了?去!!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理直氣壯的應該是你,明天你還得去。”第二天小張出發去了別的單位,經過第一次的碰壁,小張採取了電話催欠的形式,他不願再看客戶的臉色了。從前臺服務部門轉崗過來的小王接連幾天往欠費單位跑,有時甚至一坐就是二三個小時,終於,他拿回了支票。可見,不同的心態導致不同的工作態度,不同的工作態度導致不同的工作業績。

那麼,爲什麼說工作不是爲了工作而工作,也不是爲了薪水而工作呢?因爲單純爲工作而工作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潛能,缺乏前進的動力和信心,只能按照上司交待的任務、交待的方法去做事,因此將失去許多寶貴的機會,最終將與成功失之交臂。原創:因爲單純爲薪水而工作的人,盤算着幹什麼樣的工作能得到什麼樣的報酬,幹多少工作能得到多少薪水,只想到工作只要對得起自己得到的薪水就行,全然沒有責任感可言,更談不上、體會不到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他們看不到艱苦的工作能錘鍊自己的意志,挑戰性的工作能拓展自己的才能,與同事的緊密合作能提升自己的人格,與客戶的和諧交流能造就自己的品性。殊不知,相對於這些“西瓜”,微薄的薪水充其量也只能算作“芝麻”。如果成天爲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資而斤斤計較、大傷腦筋,看不到工資背後蘊藏的巨大成長、鍛鍊機會,豈不是丟了大西瓜揀了個小芝麻嗎?排除了上述兩種錯誤觀點,我們究竟在爲誰工作的答案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爲自己工作。爲自己工作,因爲工作能爲我們提供實現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

爲了提升溝通能力、協調能力、處事能力,我轉崗成爲一名客戶經理,經歷了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由於營銷工作的特殊性,免不了要和形形色色的商企客戶打交道,經過長期的磨練,積累了一些營銷經驗,體會到推銷產品就是推銷自己。在針對某一客戶推薦某項業務時,首先要了解該公司正在使用哪些電信業務,使用情況怎麼樣,才能判斷出客戶是否有增加或更新某項電信業務的需求,然後制定一個整體營銷方案,方案主要內容要讓客戶明白使用新的電信業務可以給其公司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數字的對比來說明,一個好的營銷方案可以起到激發客戶消費電信業務的重要作用。但在實踐營銷中,光有好的營銷方案是不夠的,關鍵是如何去操作這個方案,這就要講究營銷技巧了。客戶是有潛在需求的,但客戶往往不會輕易接受我們的提議。唯有拉近與客戶的距離,消除客戶的牴觸情緒,才能激發他們的消費慾望。遇外網用戶,我都以拜訪、服務、聊天爲主,循序漸進地與客戶拉近感情距離,建立融洽的關係,把用戶的思路一步步地帶到自己的框架中去,直到最後同意我的觀點,達成交易。通過一次次的失敗、成功,成功、失敗,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堅持不懈,抓住每一個機會,發現潛在客戶,用心與客戶進行交流,用行動爲他們服務,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告訴我們,能獲得他人的尊重、能充分發揮能力和實現自我的需要,纔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那麼,是什麼能幫助我們獲得這種需要呢?只有工作。這是因爲人生需要一個展示自我、實現自我的舞臺,工作就是這樣的舞臺。藉助這個舞臺,去展示我們寒窗苦讀得來的知識,去展示我們長期實踐積累來的應變能力、決斷能力、適應能力、協調能力、處事能力等,藉助這個舞臺,才能一點一

滴地積累經驗,增長技能,培養和鍛鍊能受益終身的本領,才能最終達到全面充實自己、提升自我的目的。藉助這個舞臺,才能在充分品味工作中的樂趣、充分享受工作帶來的榮譽、充分體味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的同時,贏得他人的認可,收穫社會的尊重。一旦失去這個舞臺,生存就沒有質量,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意義和理由。爲自己工作,因爲人生在世需要工作。人立於世必須要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要解決個人的溫飽,要養家餬口,還要進行社會交往,只有通過工作獲得相應的報酬,才能使這一切皆有可能;其次要有一定的精神寄託和追求。原創:離開了工作,不僅生存需要無法得到保障,而且精神也會極度空虛、鬱悶,甚至完全崩潰。在現實工作中,還經常會聽到“工作需要我”這種說法。持有“工作需要我”這種觀點的人,認爲他所從事的工作非他不可,如果換了人就會耽誤工作甚至完全做不好他這份工作。這種觀點是相當有害的,容易使人工作因新守舊甚至固步自封,驕傲自滿甚至目空一切;缺乏激情甚至不思進取。同時這種觀念也是十分荒謬的,它脫離了當今勞動力供過於求的實際,要知道找一份工作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找一份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則是相當困難的事。

如果有機會工作,應該感謝爲我們提供工作機會的人,應該以感恩之心珍惜工作、用心工作、善待工作,這纔是智者之舉,纔是君子所爲。如此看來,弄清楚“你在爲誰工作”,實在不是一件小事。對於這個問題的正確回答,有助於我們解除困惑,擺正心態,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從平庸走向傑出。

職工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我把這本書看完了,閱讀完後給我帶來了很多啓發,它向我講述了很多哲學故事和名言,豐富了我的知識,教會了我很多做人及做事的道理,我感觸非常的深,這本書作者用了不少心力來編寫,該書通俗易懂,書中闡明瞭很多道理,不是簡單的說教,如果是那樣的陳詞濫調,恐怕沒有人能看完它,而我是認認真真的饒有興趣地從頭讀下來,書中通過大量的事例與操作方法,向我們詳細解析瞭如何通過結果來證明自身的一切,並向我們告知了如何表達到理想的結果和實施步驟。閱讀它就是個造就高執行力員工的培訓過程。 每一個員工都要在證明自己的能力後,才能在企業中立足並發展。如何證明呢?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結果的價值導向異常明顯,那麼我們也就只能以結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結果決定一切!結果第一!這是一個憑結果說話的時代!

結果,即我們要達成的目標。它永遠不會從天而降,也不會唾手可得,而是要經過慎密思考,精心準備,積極行動,不斷變通,執着地尋找解決方法,不斷嘗試突破,才能達成的。結果是一個公司的生命之源泉,成長之基石。沒有結果,公司就不能發展,同樣,沒有結果,員工就不能生存。公司作爲一個經營實體,必須靠利潤髮展,而發展需要公司中的每個員工都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公司的員工努力證明自己能力的戰場,無論何時何地,如果貢獻結果,你遲早是一枚被棄用的棋子。

我們每天都要用結果來交換自己的報酬,也要用結果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只要你能創造結果,不管在什麼公司你都能得到老闆的器重,得到晉升的機會。沒有人去注意你過程中的笑和淚、得與失,鮮花和掌聲只會褒獎創造出結果的英雄。你出類拔萃,獲得大家一致的認同,你就是冠軍。只有這時,你纔有資格去談論你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老闆首先要考慮的是公司的生存與發展,高帽子戴着再舒服也比不上公司利潤的增長。因此老闆心中最高分的職員,一定是那些成績斐然的員工。在職場上,只有不斷地創造結果、提升業績,才能做到名副其實,只有花架子而無真本領的人,無法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賞識。任何看起來華麗但無實際作用的外在因素,都不能決定我們的內涵與價值,要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唯有靠真本領來取得驚人的結果。

書中提到了百事可樂公司的“執行力”文化,百事可樂公司強調公司員工“主動執行”公司任務,100%地去完成它。那些成績優秀的員工總是能得到公司的嘉獎,而那些業績不佳的員工則被不斷地淘汰。這種以“結果”論成敗額企業文化塑造了一支有着頑強戰鬥力的員工隊伍,從而使百事可樂逐漸成爲可口可樂唯一的對手。

在這個以結果爲主要競爭力的時代,沒有能力改善公司的業績,或者不能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的員工,是沒有資格去要求企業給予回報的,因爲這種人恰好是公司準備“刪除”的人選。 拿出最好結果的人,就是最有能力的人。所有卓越的企業和人才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

就是竭盡全力,創造最出色、最完美的的結果!這就是我閱讀完後的感受,要用結果證明自己的能力!

職工讀書心得體會 篇6

一個初秋的午後,《貞觀政要》、《幸福的方法》帶着書的香氣與我有了淡淡的、難以忘懷的邂逅。對於楊太宗李世民,我很是膜拜,不僅因爲他是亂世之中的謀勇者,更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他愛民惠民的偉大情懷,在《貞觀政要》中,讓我更加地瞭解了這位曠世英雄因何英雄,因何在史冊中留下英名,對於整個單位而言,曠世英雄的謀略也可體現在單位的管理上,公平、公正、公開,在單位的發展中,體現集體的力量與智慧。《幸福的方法》是一位外國的學者所著,字裏行間都是人生的大智慧,先從自我開始,從思想深處出發,通過認知的改變,來發現幸福的方向與方法,其實幸福就在我們不經意間的一個小錯過,一次小認識,這樣就會在單位的創新中,有自己的參與與收穫。這兩本書給了我很大的收穫,原來我以爲的幸福生活其實只是一個點,幸福的生活應該是以自我認識爲圓心,以國、事爲半徑,尊嚴就是圓周上美麗的弧度。

兩本書,一本來自於遙遠的唐朝,時間的跨越;一本來自於遙遠的國度,疆域的跋涉。兩者合在一起,似乎說是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盛世。我們有如貞觀盛世一樣的繁華生活,在幸福中開闢更爲廣闊的人生舞臺,幸福就有如這初秋的暖陽一樣,溫熱地照耀。

幸福是給予也是享受,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對於一個單位而言,要是擁有了職工的擁護和熱愛,就會有一個發展的未來。

職工在單位中,領導關心,單位愛護,是心裏滿滿的知足,就像是一個孩子不需要家有多富有,但一定有父母的愛;就像是一對夫妻,不求榮華,只求一份珍惜與信任。單位對於職工而言,可以說是孩子對於家的依賴,也可以說是夫與妻間那份彌足珍貴的珍惜與信任。如果單位在日常生活中,能留心職工的冷暖,爲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些溫暖就會留在職工的心裏,成爲選擇時留下來的堅定理由。別小看了這份微不足道的關心,那是人心中最有力的力量。比如在節假日裏,單位爲職工家屬送去一些禮品,這些禮品在經濟上會有一個金錢的額度,可是這份禮品在職工心裏就是一份深深的感動,這份感動不在於這份禮品有多貴重,也不在於這份禮品有多重,而是在心裏所感知的那份在乎與需要。比如在職工過生日裏,貼在黑板上的生日祝福,或許在職工自己過生日的時候,自己都可能忘了,這份生日的祝福如冬日裏的陽光一樣,一下子就把心給照亮了,明媚而燦爛。比如爲職工創造學習的機會,讓職工長知識,補技能,這些舉措職工都會記得。工作的忙碌,會使我們盼着能睡上一個好覺,能有一杯休閒的午後咖啡,在一個恬靜的空間釋放滿心的疲憊。這是我們在心裏一個永不落幕的等待,單位能適時地安排我們的休息,會讓我們感覺到一份放鬆與迴歸。在乎與需要的情感,明媚而燦爛的陽光,知識的給予,放鬆而回歸的熱情,這些都會成爲職工心裏最幸福的甜,所以,無論單位遭遇什麼樣的困難,職工都會選擇和單位在一起,風雨與共,這些是任何東西都買不來的。這份難得的財富不是一時的給予,而是經過時間的積累和流逝,留在職工心裏無可替代的記憶,也是生命中不可估量的力量。

好的工作環境固然是每個職工都會喜歡的,但並不是好的工作環境都會留住人,這就是商場的智慧了。所以說,單位在自己的發展中,能做到關心職工,讓職工心裏感覺到重視,職工就會在單位的發展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那麼單位的發展不是無可限量,那又會是什麼。

創造好的工作環境會讓職工感覺到單位的發展,也會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就會更珍惜自己的崗位,更加努力地工作。時代的變遷,物質相對豐富,我們工作環境已經不同於以前,窗明几淨,空氣新鮮,辦公室寬敞明亮,這樣的工作環境爲我們白領、藍領、金領的稱呼增添了很多的韻味。就像是家對於每個人一樣,不需要有多富有,只需要乾淨、簡潔、舒適,在家的建設中明確自己的方向,家對於一個人而言,不再是躲風躲雨的地方,而變成了一個感知希望的巢,然後向着希望勇敢地飛翔。市場競爭激烈,單位如同戰場上的陣地,職工如同士兵,在一次次的衝鋒號角中,只有士兵勇敢地堅守,纔會取得最後的勝利。那麼,單位所給予的那份重視與肯定,就是職工願意留在這片戰場上最大的理由。這不是一個單位的幸福,那又會是什麼。

我們留戀給我們重視的單位,我們更想把單位看成家,這樣我們就沒有理由說放棄,說離開,與家榮辱與共,是一個人不二的選擇,對於家,我們只有眷戀,沒有選擇。每個人在創造勞動的時候,都希望能得到單位的認可和支持,那是因爲每個人都需要單位如家的溫暖,都需要一份肯定與鼓勵,在創造快樂工作環境的同時,收穫了是無法預知的滿足與自信。幸福是什麼,也許金錢不能取代。幸福是什麼,也許物質也涵蓋不了。其實幸福就是心底裏那份最無悔的付出,也是一份長久的自我肯定,更是一個單位給予每一個人的機會,在這樣的機會中,每個人的收穫。任何事都抗不了長久的熱愛,即使是堅冰都會在熱愛的熱度裏,一點點地融化,成爲眷戀或是不捨的情結,就會與單位長久地共存,在共同進步的步伐裏,找到一個位置,收穫一份踏實的歸宿感。

如貞觀盛世,享受幸福生活,其實很簡單,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