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合集15篇大綱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合集1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心得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爲讀書心得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合集15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是成功的班主任,任何一個著名的班主任,都經歷由失敗到成功,由普通到卓越的過程。

——讀《班主任工作招招鮮》

讀《班主任工作招招鮮》這本書的第一章,我就刷新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慣性思維。這一章作者列舉出了班級日常管理工作28招,每一招都緊貼我們的實際,每一招都值得我們去品讀,去回味,在對比中找差距,在正確面前不斷反思自己。

書中第16頁談到《學生上課不帶書,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班級管理中都常常遇到,在我的課堂上也經常會有學生忘記帶書本或帶作業的現象。比如,我要講試卷了,總是有個別孩子說試卷丟在家裏或忘在寢室等,這種情況下,我通常的做法就是批評他們粗心大意。雖然也常常告誡他們——卷子就是打仗用的槍,槍在人在,現在人在,槍卻不在了,這像話嗎?但是,我發現不管怎麼強調,還是會有孩子忘記帶這個忘記帶那個。

在這個話題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他沒有一味地責備學生,而是設身處地爲學生考慮,充分分析了孩子們爲什麼會忘記帶的各種原因,並建議我們自己準備幾本備用教材,以備急需。這個注意倒是提醒了我,比如我們每次發的試卷都有剩餘,我爲什麼不多帶幾張到教室,如果有學生丟失或遺忘,我就可以拿出來給他們用,爲什麼非要責備他們呢?理解,原諒,同情和幫助,是我們班主任要做的事情,這十分簡單,可是就我們只重視了責備和提醒,卻往往忘記了幫助。給孩子多想個補救措施吧,不比責備他們更有效嗎?

我們的班上總是會有學生不寫作業,但作業學校是要不定期檢查的,怎麼辦?唯有罰了!很多老師都會採用罰寫多遍的方式來強制學生完成,這在一定時候是有效的,可是罰抄多遍的方式卻是作者最不提倡的,一來處罰次數過多學生無法保證質量,二來對學生的思維也毫無益處。

我也深有同感,其實處罰是最無奈也最無助的管理方法。我很佩服作者的做法,他說罰作業的最高限額是兩遍,我們的目的不是罰學生,而是讓學生糾正不做作業的壞習慣,而糾正這個壞習慣,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做細緻入微的工作。比如協調各科老師的作業量,如果作業量超過了一個半小時,學生可以找班主任申請“罷工“。這些聽起來會讓我們決定不可思議,但是我卻從中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和關愛,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和智慧。我們要教育好學生,必須先替學生着想,然後纔會有學生替老師着想。

對於學生自習課說話的問題我也一直苦惱,通常我們採用班長坐在講桌上管理着全班學生,看誰表現不好,批評他或者記名字等老師批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震懾作用,但長期效果卻沒有。從書中58頁我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

首先老師讓大家討論解決方案,然後很自然地拋出自己的觀點:用筆談的方式。他們把這個方案叫做紙上談兵,對於紙條的處理也是一個智慧的點子,把紙條保留下來作爲老師的寫作素材或同學間的聊天記錄。多麼好的解決方案!我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不會嚴厲禁止他們,用智慧來解決,我們的班上也同樣能做到討論靜而無聲。

這本書雖然我只讀了三分之一,但是,我卻從中受益匪淺。這不僅僅是一本班級管理的智慧書,更是一本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法指南大全。在班級管理的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要帶着美好上路,用反思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們的心靈;我們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更是我們在教育之路上責任和擔當。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着,對照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髮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要知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爲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近30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心靜,保持心理平衡。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讀書心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片文章,刊載在《山東青年》上,作者是美國的海倫·凱勒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氣讀完之後,細細咀嚼,不由得感嘆起來。

海倫·凱勒出生自由十九個月時,就因病雙目失明。重此,她就一直在黑暗的漫漫長夜中摸索着生活,長久的盲人生活使她倍感眼睛明亮的寶貴。她熱愛我們這個美麗。新鮮。充滿生機的世界,卻爲不能用眼睛觀察,而只能用手觸摸感到遺憾。於是,她非常羨慕那些有一雙明亮眼睛的朋友們,羨慕他們能夠輕鬆方便觀賞大自然美景,能夠用眼睛去洞察別人的內心世界,而那些朋友對於這些總是視而不見。

我們這樣做,實際等於看輕了自己的生命價值,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而活着,待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才猛然醒悟,發出悲哀的嘆息,豈不是晚了嗎?失明瞭才知道眼睛的寶貴,就應該在眼睛亮時好好利用它,垂老了才懂得生命的可愛,就應該在年青時珍惜它。像我們班的王明亮一樣整天心不在焉地,好像在這個課堂中他沒有事似的,而且他也非常淘氣,上課不願意聽講,這樣不珍惜自己的時光。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雖然是由被翻譯成中文的,在此過程中難免變得晦澀難懂了許多,或許從某種角度而言較低了可讀性,但是仍然震撼心靈,畢竟是一本優秀的書籍。關於教與學,一直以來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問題,而在這裏,帕克。帕爾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對於課堂教師和教育者還是其他崗位的人,這本書都代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這本書帶領我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們出於情感的原因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深愛着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卻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於無力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爲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着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這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複雜的網,這張網聯結着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爲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繫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於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着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學勇氣》震撼我的還有它對恐懼文化的詮釋。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爲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麼大的差距因爲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抗爭、奮鬥,終於,有了小小的收穫,然成功的喜悅尚未遍及全身,便發現自己早已因此疲憊不堪,只不過成功之前是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未覺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爭、奮鬥失敗,那更懊惱不已,覺着自己沒有功勞連苦勞也忽略不計了。於是忍不住感嘆:人是多麼渺小,以人個體之柔弱真的根本無法和那些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嘆過後,很多人會選擇再戰,當然也有人會選擇逃避,喪失鬥志,從此消沉。

《教學勇氣》這本書就像陳年釀酒,是越讀越香醇。這也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書,能帶領教育者們,對教學生涯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爲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教師、和教師相關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物理課程教育的核心是要學生獲取物理知識和實際能力,達到相應的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學習是學生自己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物理科學的學習就是這樣一個能動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描述事物、提出問題、闡明解釋,驗證這些解釋並與其他同學交流這些觀點,由此學生們構建起過硬的科學知識體系,用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學習怎樣清晰的交流並建立起批判的、邏輯的思維技能。

要使學生的物理課程學習達到這一目標即實現課程教學的'價值,物理課程評價的過程就顯得極爲重要。

1、目的:

讓學生成爲一個主動的探索者和學習者,一個訓練有素的思考者。

2、功能:

(1)診斷性功能

物理課程評價的診斷性功能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具有強烈的指導性作用。

(2)調節性功能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物理課程評價,其反饋信息不斷的對施教者起到一個參考系的作用。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物理課程評價,施教者可以在物理課程中對已有的教學方案設計和實施過程不斷作出調整,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更接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評價的反饋信息對於學生充分利用課程學習以獲取知識和能力具有獨特的指導作用。

(3)激勵和反思功能

(4)鑑定和選拔功能

選拔不同特長的學生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向發展,正體現了教育的平等。社會發展需要多規格、多層次的人才,公平合理的選拔的選拔人才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課程改革要求我們面對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要否定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差異,不同的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習成效是客觀存在的。既然學生的學習存在如此多的差異,那麼對每個學生的物理學習給予公正的、實事求是的評判是完全必要的,這將幫助學生總結學習活動的成績,找到差距,爲繼續發展確定努力的方向。

因此,現代物理課程評價目標就是要突破重接受輕發展、重積累輕創造的評價傾向,使物理教學和學習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健康發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爲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

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纔是美,只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

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我讀了《做卓越的教師》一書,頗有感觸。文章內容豐富,文筆清晰,構思精巧。該書給我們年輕的教師指明瞭一條成長之路,如何做一名卓越的教師。

書中彭老師引用了一個個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訴我們要進行專業發展的六項修煉,如開發潛能,愛崗敬業,勇於實踐、善於反思、博覽羣書、加強研究等。在這本書中,作者以鮮活的事例、警醒的語言、充滿文采的詩句將研究性教師的成長之路詮釋的淋漓盡致,舒展灑脫的敘述了:專業發展、心理健康、班級管理、課堂教學、論文寫作、家庭教育、教師培訓、組織教研這八項專題。內容全面,敘述詳盡,簡直可以說是一部教師寶典。現將幾點感想分享如下:

一、“教育是打造卓越靈魂的事業!

這是開篇第一句話,也是全書的核心所在。我們的教育就是用卓越的教師培養卓越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渴求事業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輝煌,這纔是我們教育所終極追求的目標,這纔是把我們國家和民族引向騰飛和強盛的教育”。是的,教師的高度和層次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未來,作爲一名教師不僅僅要教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將孩子們舉過肩頭,爲他們在將來的歲月裏,成就偉大的夢想和人生的卓越助上一臂之力。

二、善於反思登新高

書中寫道:“對一名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熱愛孩子,忘我地工作,並從中體驗到奉獻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確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學而理性地設計、實施自己的教育,同時不斷地總結、提煉、昇華自己的教育實踐。”葉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爲名師。”這些話讓我對“教育反思”這一活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當一個教師缺少反思時,他的行動往往是盲目的;只有不斷檢驗、鑑別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時,教師才能走向自覺,在行爲上表現爲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發展,從自在的人走向自爲的人。因此我們要做到“爲實踐而反思,對實踐的反思,在反思中實踐。

三、做會上課的老師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要求我們創建以學生爲本的課堂,凸顯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成爲探索和發現的主人。這就要求我們先確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書中寫道“如果把新課程教學比作磨豆子,其中“知識和技能”就是“豆子”,是基礎性內容,沒有了“豆子”就會推空心磨;“過程與方法”就是推磨的技巧,沒有這個技巧也推不出豆漿;“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願不願推的動力問題,缺少了動力,也不會取得成功。”這裏通過打比方,將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做了淺顯易懂的解釋,雖然自己在教學中,每節課的設計都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的認識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層面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四、做打開孩子心靈的那把鑰匙

“每個孩子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家長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我想,這句話不僅是對於我們自己的子女,對於我們的學生同樣適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就談不上教育。”孩子有問題,是不是他的老師和作爲家長的我們不夠了解他,沒有充分的認識他,沒有找到真正適合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表現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魯迅曾說過“孩子的世界,與成人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蠻教,必有大礙孩子的發展。”因此,只有我們真正做到尊重、信任,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才能得到滿足,心靈纔會處於舒展狀態,我們也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從而走向教育的成功。

我結合個人的認真研讀和理解,認爲:教師應該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一個培育學生的人,是一個會上課的人,是一個會寫作的人,是一個會當家長的人……只有符合了這樣的素質,我們才能成爲一個幸福的教師,也才能幸福地做一個教師!教師應該做到用情施教、用心思考,這樣才能真正成爲一名卓越的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學生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

  一、面對新課標三個目標”的思考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緒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最終目的是爲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三個目標——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是一名數學教師,深知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於這段話,我反反覆覆思考了很久。怎樣才能實現三個目標呢?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時,應舉一個生活中的事例——商場購物,媽媽帶了100元買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沒有數學知識、數學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一個人的十個手指還不一樣長呢,更何況來自不同家庭的幾十個學生,他們之間必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因此,我們教師應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比如課堂提出的問題要有不同層次,好、中、差學生都要考慮到,好學生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中下等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每次回答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纔會保持,學習纔會不斷取得進步。

再次,教師必須有新的學生觀。過去,衡量學生好壞之依據成績的高低。現在我們的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只要是學生認真、努力的學習了,並且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進步了(可能成績還不夠優秀),我們都要認定該學生是個好學生。

  二、有感於“拓展學習空間,學習就是生活”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一書的第二章,作者闡述了“拓展學習空間,學習就是生活”這一觀點。在講述教學方式的綜合化拓展時,作者談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來教”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已經多年,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當今的素質教育了,教材編排的內容也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識、技能的覆蓋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創新的觀念和手段來對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說相當廣泛。圍繞教材,我們可以做數學史、數學信息、先進教學手段乃至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準備,在課堂上做到信手拈來,旁徵博引,是教材由死變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個章節當作一個系統,每到立體看作一個課題,每一個定理、原理看作是蘊含哲理的智慧結晶,才能使“減負”落到實處,才能使數學教學變成培養創新的天地。思想彙報專題教材是知識與思維的載體,它蘊含着大量可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素材,因此,作爲教師必須好好把握並靈活運用它。這不正是葉聖陶先生所說的“教才只能作爲新課的依據,要做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要靠教師的善於運用”嗎?

  三、談“重視興趣、重視應用、重視過程是數學教學走出困境的法寶”

我感覺很多學生都覺得數學課枯燥乏味,不如語文課生動、有趣。因此,課堂教學中對數學真正感興趣的學生並不多,學生之所以還要強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學習數學實在是爲了好的分數,教師的教學無疑也已經離開了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

最近我讀了《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一書,每一天能抽一點時間去讀,從書中瞭解到習慣對人的發展很重要,好習慣受益終生,決定一生的命運。從書裏也能夠看到好的教育習慣能有效地促成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是優秀教師成功的基石,影響着教師一生的教育生涯。

常說“一種性格關係到一個人的命運”,好習慣能使人一生受益。我們教師一向在強調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作爲一名教師在教育中也要構成良好的教育習慣。我作爲一名班主任及語文教師,除了教學還要育人。“學高爲師,身正爲範”。

反思自我的教育行爲,我們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同時自我是不是每次都不拖堂;我們要求學生團結友愛的同時自我是不是對每個學生都公正;我們要求學生見到教師主動問好的同時自我又是不是能主動問候學生我作爲一名教師,往往很多方面都處理的不夠好:當學生犯“錯誤”時,往往習慣於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談話或直接找學生家長;當學生的試卷上出錯時,習慣於要求學生將錯題訂正並再做幾遍;當拿到一本新教材時習慣於找課文中的知識點並照搬“教參”;在課堂教學中,習慣於僅僅關注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習慣於僅僅佈置書面作業

自我的習慣到底好不好,需要改變的首先是自我。要想做到書中所述,是要持之以恆,從小事做起,從習慣養起。習慣不是一時養成的,更不是一時能夠改變的,習慣是在習慣中養成的。而我,會以此書做爲我的一本教學上的工具書,以此書來提高自我,激勵自我,超越自我,並由此獲得最大的歡樂。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1

教育與理想是亦菲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裏,教師不是

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聖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於“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 “幸福”在哪裏呢?朱先生說,它在創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爲創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他這樣說“職業”: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職業。教師面對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靈。他們存在着無限的可能性。他這樣說“信仰”:信仰造就的樂觀,是生命中的太陽,任何境況下的人生都會因此溫暖明亮,並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這樣說“理想”:當理想遭遇現實,總會有碰撞,總會有較量,否則,理想如何能夠稱之爲理想?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他說“教師的專業成長”,將以閱讀爲基礎的“專業引領模式”,以寫作爲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與“以同伴互動爲基礎的教育生態模式”喻之爲教師成長之“吉祥三寶”。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生命的敘事,在時光中創造那個更好的自己。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還記得自己剛站走上教育崗位時的手忙腳亂和經歷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這一切我都經歷了,堅持了下來。迄今爲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風斗了18年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的熱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歡我的課,因爲課堂上的我比較幽默,親切。仍然充滿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的教師的幸福從哪裏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與自己的關係。我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來源於特殊的學生。而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爲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爲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爲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當一個特別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可課堂活動時,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2

我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之後感觸頗多,可以說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值得我們廣大教師不斷思考。通過閱讀,我懂得了要成爲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歌德說: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加價值。盡力履行你的職責,那你就會立刻知道你的價值。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可能越大。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須從責任兩字做起。對自己應盡的責任認識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長,越能在履行責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麼,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責任呢?

一、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我認爲要從課堂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先要做到,並且要做得更好,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學爲人師,身正爲範。我一直就是這樣來要求勉勵自己的。

在低年級學生眼裏,教師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終生的,尤其是教師不良的行爲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更是無法挽回的。如果一個教師上課遲到早退,或不認真備課、隨便應付,或對學生不管不問,那麼這樣的教師怎麼能讓學生有好的學習榜樣?怎麼能教書育人?

二、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

教師首先要有紮實的專業理論水平:對所教課程的內容要非常熟悉,從教材、體系到知識點等都必須瞭解、掌握;上課能夠做到駕輕就熟,深入淺出,難易恰當,重點突出,對學生的回答能及時做出明確的判斷,不能模棱兩可,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學習。其次,要有好的教學方法。作爲教師來講,怎麼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得到啓發,思維能力得到鍛鍊,從而能夠使學生自主地學習。相反,照本宣科、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不受學生歡迎的,這樣的課堂是缺乏生機、缺乏活力的。因此,能否掌握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體現。尤其是我們現在參加的二期課程,在培養能力,發展思維的同時,必須兼顧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第三,要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和反思能力。教師如果沒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就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也不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業務水平的提高要靠不斷學習、反思和探索,而這背後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責任心。

三、要關愛學生

一是關心學生的思想。教師要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二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要及時地,耐心細緻地輔導,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部書,處處滲透着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愛生之情,以及他在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真知灼見,是不可不讀的一部好書,這部書將成爲我教師生涯的指路名燈。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3

作爲一個剛休完產假,投入工作的教師,這第一週的工作與生活真的只能用“焦頭爛額”這四個字來形容,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邊是交迭而來的各項工作,在這焦灼之中我想起了朱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老師》一書,重讀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作爲一個教師的我應該怎麼擁抱幸福。

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爲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其次,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可言。

第四,要有一個好的心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爲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爲,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於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儘量讓“焦頭爛額”與“焦灼”變成井井有條與從容,在忙碌之餘要多一些思考,讓自己的心靈擁抱幸福。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4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舉辦與閱讀有關的活動。

老師,你經常讀書嗎?你上次讀書是在什麼時候?

曾看過這樣一項調查數據: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最多的是猶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羅斯,每人55本。美國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而中國13多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不到1本。在俄羅斯,每20人就擁有一套《普希金全集》。在猶太民族,小孩稍稍懂事,母親便會在《聖經》上滴一些蜂蜜,叫孩子去吻,讓孩子在心靈上知道這書是甜蜜的。

也早就有人寫過文章介紹,在那些發達國家的地鐵裏,火車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靜靜地讀書。而在中國這些場合,人們要麼在高談闊論,要麼是在打瞌睡,要麼是低頭族—玩手機,鮮有看書的人。

不要責怪我們的孩子們不愛讀書,我們成年人呢?一年下來讀了幾本書呢?很多人都會以工作忙,壓力大,沒時間等藉口抹去了讀書的機會。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師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和時代相通的先進教學理念,創新教育的改革思想,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念從哪裏來?我覺得組織教師讀書是最好的方法。閱讀教育專著和文化專著是一線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幫助教師提高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名師培養工作的基礎工程。

提倡教師讀書進而帶動學生閱讀。只有讓學生在上學時代愛上書籍,學會從書籍裏認識周圍世界和認識自己,這樣他畢業後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愛好閱讀,是"學會學習"最主要的內容。如果當一個學生讀了六年書離開小學,或者在讀了六年書離開中學的時候,卻沒有閱讀的興趣,能說我們的教育是完成任務和成功了嗎?我想,任何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爲了培養完整的人,培養終身可持續發展的人,爲了我們民族的興盛不衰,我讀書了嗎?我組織學生讀書了嗎?

其實,對於教師而言,讀書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意義是拯救自己,因爲不讀書的教師最終會淪爲簡單的勞動力,而一個簡單的勞動力想要得到人們的尊重則是很難的。孔子是名教師,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既是"經師"又爲"人師"。他的那種高山景行的大家風範,千載流傳,令人歎服。當代教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爲什麼會如此呢?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能夠"爲人師表"太少了。只有"經師"和"人師"二者兼備的教師纔是真正的教師。把學校辦成一個學習的團體,讓每一位教師都能自覺地意識到,只有閱讀才能拯救自己,從而把閱讀作爲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一般的信仰,這應該是"文化關懷"神聖諾言最美好的兌現。

用閱讀拯救我們自己,讓閱讀給孩子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5

《與體育教師談心》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涉及了教師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角色行爲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主動參與教學內容的構建、教學方法的創建等多方面內容。

掩卷深思,作爲體育教師,面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注重學生的體質健康、體育知識、體育技能掌握的同時,要積極提煉體育的內涵與精神,並感化和指導十分喜愛體育運動的廣大學生,讓他們在增強體魄的同時,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而領悟體育的內涵,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引導學生是積極地參與,明白參與不是做做樣子,運動中並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卻是最關鍵的,運動的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過程的體驗卻是豐富而深刻的。積極的投入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態度,呈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終達到促進身心發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動的參與是無效的,實質上也違背了體育的基本要求與精神。

體育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其還有愉悅身心的功能,能調節人的情緒,化解緊張的心理壓力,提高人的心理品質,給人帶來快樂。要讓學生把積存的能量和緊張通過體育運動合理地釋放出來,放鬆自己的心情;既要讓學生參與到喜愛的球類運動當中去,獲得運動的快樂,也要組織學生從事一些器械類運動,因爲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氣和智慧,一個技術動作的嘗試和把握,這種體驗更深刻,成功的快樂能迅速地轉化爲人的自信。再如長跑運動,它同樣也能給人帶來快樂,只不過許多學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

進而,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的心態。世上什麼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之後喝一杯白開水;什麼事情最開心?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超越了原來一直不能戰勝的對手;什麼人最讓大家敬佩?是跌倒後能站起來,再跌倒後仍能笑着爬起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使學生面對困難與挫折,能積極應對,明白痛苦與壓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樂,在於不斷拼搏向前的快樂,在於勇於克服困難的快樂,能化苦爲樂。

更快、更高、更強,是體育的精髓,也體現了人類的一種精神,是人類從古至今、直至未來,不屈不撓、永遠向上的真實體現,更是人類一代又一代奮鬥不息的頑強意志,去不斷超越極限、超越自我,創造一個有一個人類奇蹟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