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短期工作培訓心得體會

教師短期工作培訓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2015年9月20日至29日,我有幸“參加國培計劃(2011)——四川省農村中小學骨幹教師短期培訓項目”四川教育學院小學數學骨幹班爲期10天的學習,現將學習的主要收穫彙報如下:

教師短期工作培訓心得體會

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即將與廣大數學教師會面

1.本次課標新修的情況介紹

數學課程標準2002年面世,大家可能知道在2004年底2005年初,關於數學課程標準的情況在國內有一些爭論,後來教育部就決定成立數學課程標準修改小組,由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史寧中牽頭任組長,請了六位原來課標組的同志,又請了科學院、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師大、首都師大一些數學做得不錯的教授,還請了教育第一線,在國內有比較大影響的中小學數學教師,一共14人於05年的4月20日成立小組,爲我們上示範課和講座的吳正憲、黃翔等專家親自參與。

2.本次課標重大修改的地方

(1)數學定義的修改:

與現行《課程標準(實驗稿)》不同,回到原來的“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恢復了它本質的數學定義,數學還是原來的數學。

(2)基本理念的修改:

①三句話變成了兩句話: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良好的數學教育,就是不僅懂得了知識,還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磨練。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着眼於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

課程設計要滿足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要得到發展;

要符合數學科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科學的精神實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在呈現作爲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得到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現代兒童觀認爲,在每一個兒童身上都蘊藏着巨大的教育潛能,我們的教育必須充分尊重兒童的內在素質,即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護、開發。要面對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不同發展的需要,要爲每一個學生提供不同的發展機會與可能。數學課程必須立足於關注學生的一般發展,它應當是“爲了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課程,而不能成爲專門用來淘汰的“篩子”。

(3)學習方式的修改: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4)學習目標的修改:

①“雙基”變“四基”:過去數學強調的是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53年提出,到56年寫出之後,一直成爲中國數學教育的核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功不可沒,使得中國數學基礎教育在世界是影響很大,我們的孩子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非常紮實。但是我們缺少了創造性的東西。我們加了兩個,一個是基本思想,另一個是基本活動經驗。成爲四基。

②“雙能”變“四能”:即從原來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雙重能力轉變爲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四種能力

③“把單向思維訓練改爲雙向思維”

這就是主張“把我國多年來偏重的演繹思維訓練變成演繹思維與歸納思維兩種思維並重的培養”。“演繹推理的主要功能在於驗證結論而不是發現結論。……因此,依此而塑造出來的人及其思維形式和思維能力,也就難以實現創新,……歸納推理的主要功能是發現結論、發現真理而不是驗證結論、驗證真理。

從學習的分類上說,演繹推理屬接受性學習,歸納推理屬發現性學習;從教學的指導思想上說,演繹能力的培養更多地依靠知識的傳授,歸納能力的培養則更多地需要探究思維的啓發;從表現的結果上說,演繹推理主要側重獲得一種知識,歸納推理主要側重激發學生的智慧。……要實現這兩種能力的有機結合。

(5)教學活動的修改: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6)學習內容的修改與刪減:“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

史寧中觀點:

一個好的教學是什麼呢?

第一條,除了知識傳授之外,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思考;

第二條,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至於你用什麼形式教學、怎樣教學,每個老師必須有自己的風格。如果把教師教書的風格定死了話,課沒法上,老師有自己的性格。不能強調每堂都從生活引入,20分鐘學習討論,30分鐘最後怎麼樣。有的知識適合這樣做。有些知識適合那樣做,不一樣,不能硬性規定,但得有個準則、原則,在理念這個地方,把這些事情講清楚。

還有多媒體教育技術的使用。當然很重要,但不用每一課都用多媒體,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講授,引發學生思考,這樣的教育仍然是很重要的。

教什麼課的老師這三個方面都要注意:

“第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心素質。”

二、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教學設計方面:注重基礎知識掌握和基本能力的訓練,弱化了數學基本思想的培養與數學基本經驗的積累。

2.教研活動觀課議課導向方面:

關注教師的行爲表現較多,關注學生的行爲表現

新課標倡導“以學定教”,但在我們的教育圈內這一觀念不是很強,一堂課上總是盯着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關注的是多媒體課件播放是否合理,板書是否工整規範,還有教態是否自然大方,教學時間的安排是否恰當等等,很少人去關注學生的行爲表現。比如

看全班學生參與程度,觀察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有幾人沒有參與;

看學生是否大膽舉手發言,是否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見解;看學生是否善於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獨立思考;

看學生是否能傾聽別人的意見,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

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情緒;

看學生的書寫姿勢和書寫格式

三、課程標準新修訂後的課堂教學觀

1、課堂是誰的課堂

嚴格意義上講,課堂更應稱之爲學堂,教學的成效取得關鍵不是教師的教,而是學生的學。

2、什麼時候下課

一節課的教學進度的快慢與教學內容量的大小是由學生的學習水平決定的,而不是由教參、備參和教師決定的。教學過程不是教師“走教案”的過程,而是學生在原有認知水平上的一個新的建構過程。下課鈴響就應該下課。

3、教師如何上課

(1)首先向美國教育學習:讓孩子走完學習的三個階段,感性認識——感悟——知識(智慧)

孩子每得到一個知識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這個過程中,動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先讓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後得到知識,這個時候知識就變成了智慧;由於開始的時候,知識都特別簡單,比較容易得到感悟,知識也就容易變成智慧。智慧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創造力。

中國教育是讓孩子通過感性認識得到知識,或者直接得到知識。美國教育通過讓孩子感悟比中國教育多產生了一個東西:智慧。美國學生比中國學生多產生了一個東西:創新能力

(2)課前學情調查:教師書寫學生學習預案的前一定要進行學情調查,瞭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和學習興趣,找準情景引入的切入點和學生可能有得盲點,充分預設學生有可能不會暴露的問題。

(3)課中有效調整:根據學生出現的學習困難和錯誤,及時進行有效調整和指導。

(4)課堂上——讓“生”動起來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期待心理,設計數學活動,讓學生的心、腦、口、手、身積極地動起來。那麼,課堂必定因“生”動而精彩

學生的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能力的提高、數學思想的滲透與培養,不是“聽”來的,而是隻有在能自己講就自己講,能自己動手實踐就親自動手實踐,能獨立思考就獨立思考······在學習的過程與經歷中,以學生的成長爲目標,真正把學習過程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時刻要讓學生透過數學知識,看到深邃的數學思想方法。學會“數學的看問題、數學的想問題、數學的解決問題”。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以“傳授知識”“啓迪智慧”“完善人格”的三維教學目標爲依託,爲學生創造喜歡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