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有關教師教學心得體會集錦十篇

有關教師教學心得體會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有關教師教學心得體會集錦十篇

有關教師教學心得體會集錦十篇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心得體會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人的艱鉅繁重的任務。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直接影響着學生們的成長,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

朱小曼曾說:“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多年的教育實踐,使我堅信:師德愛爲先。因爲愛學生,纔會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用言語行動傷害學生;因爲愛學生,纔會理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纔會信賴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通過教育都能夠成才。 教師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

教師的愛可以體現在方方面面,下面我把教育學生做的點點滴滴做以小結,與大家分享:

一、身教勝於言教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小學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着學生,學生就像老師的影子一樣無時無刻不伴隨着老師。教師的身教常常比言教還能起到作用。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着無聲無息的作用,就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模範作用,爲學生樹起前進的旗幟,指明前進的方向,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教師不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況和行爲表現,積極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幟,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因此, 教師的行爲舉止,對於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至關重要。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必須自己先做到。升旗儀式開始了,我會鄭重地站在隊伍前面,目送國旗徐徐升起;與家長和老師交流時我的言談也要表現得得體大方;要求學生愛護環境衛生,看到地上有紙,我會彎腰主動撿起;學生有困難,我也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在孩子們的眼裏,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這對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注重對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

習慣就是指經過反覆練習、實踐,逐步養成的不需本人意志努力和旁人提示、監督的生活方式和行爲。習慣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良好的習慣是行爲的最高層次。

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都知道,要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然而由於多年來始終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教師們大多潛心研究的是知識的傳授,關注的是學生的分數,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也只是講着重要,幹這次要,忙時就不要了。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爲學生作業中寫錯的某些內容、上課時回答問題不準確而大聲斥責,卻很少看到一些學生的壞習慣會引起教師那樣高度重視,幫助加以糾正。知識的理解可以隨着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的提高逐漸被接受。一個人一旦形成了不良習慣,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不良的習慣將會鑄成人生中的大錯。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2

4月24日至27日,我有幸觀摩了來自贛州市的二十多位小學數學教師的課,此次聽課收穫很大,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各位出類拔萃的數學教師的教學風采,也讓我感受到了參賽選手們的智囊團的重要性,更讓我從中發覺到了自己在課堂教學方面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們學習。下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第一、精彩的導課非常重要。

這二十多位教師幾乎都精心設計了課堂導入,有的以小遊戲的形式導入新課,有的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有的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有的老師用了學生們喜歡的小遊戲帶着同學們一起走進了三角形的世界--《三角形的特性》,有的老師用了"猜老師的年齡"的方式導入了《簡單的推理》,有的老師用了《曹衝稱象》的故事導入了《等量代換》…他們都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到自己組織的教學活動中,拉近了師生距離,使學生的向師性更強,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

第二、教師善於創設情境。

在這二十多節課裏,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小數的初步認識》時,劉名橋老師就創設了“逛超市”的情境,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學到知識。

第三、教師所創設的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教師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們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張毅老師的《確定位》的教學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張教師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語言、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爲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學習他們的優秀經驗,讓自己的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也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第四、教師評價及時到位並且多方位。

在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鼓勵和讚揚不斷,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謝謝你給課堂帶來了不同的聲音。""因爲你的錯誤使我們對小數的認識更加深刻。""同意的同學把你們的掌聲送給他。""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裏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於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第五、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老師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的目的一是爲了節省時間,二是爲了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製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無論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還是從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大多數都引用了視頻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每一節課都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更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牢固掌握。

四天學習,共聽了二十多節課,每堂課細細的聽下來後,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緻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鑑,當然,有比較就會有鑑別,所以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因 20xx年春季開學,因疫情不得不延遲,中小學生居家學習問題成爲關注的焦點。爲了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我們當前,藉助網絡平臺開展了線上教學。經過一段時間的線上教學,很多人說線上教育學什麼,能夠學到知識嗎?那麼爲了線上教學這種方式能夠紮實有效開展,因此進行了一個總結。

一、制定目標。 編寫任務單要做到,每天定時推送,讓學生一看就知道今天學習目標是什麼的,任務是什麼。

二、"怎樣學"的問題。 特殊時期,網絡上各種平臺、課程、資源庫,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但不能採取簡單化的方式,直接照搬現成的。我認爲一個好的線上課堂,會讓學生更容易學進去,首先PPT 教學比書本生動,不那麼乏躁無味,根據各個學生的自身情況,創造出課程教學體系,制定適合學情的教學、自學方案,爲學生量身打造屬於他的方案。

三、建立政策,怎麼"學得好"的問題。 "學得好"纔是教學的最終目標。第一步,作業要更精準簡練。要有針對性,能滲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有層次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適當減少作業量,儘量減輕學生負擔,使學生學得更有效。第二步,要重作業反饋輕考試測評。往常,在學校教學中考試測評比較多基於學生居家學習的情況,老師們適當減少各種考試評價,把更多的時間用於答疑解惑和作業反饋,提高學生居家學習的效率,鞏固學習的成果。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新的形勢帶來新的挑戰,新的挑戰也是新的契機。雖然這次線上課程中我有很多的不足,不過我會完善我的不足,多鑽研,多實踐!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4

《教學技能》全書分爲:教師的教學基本技能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批改和課後輔導、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五個層面詳細解讀教師的教學技能,並結合新課程下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指導教師瞭解並掌握新課程下的新技能,爲新課程下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有效幫助。它是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每個教師都要有基本的教學技能,以勝任所從事的教學工作。對於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增強教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是一本書,一道彩虹。它是那麼明亮,又是那麼多彩。既有理論思考,又有教學實踐;既有班主任工作,又有課堂實錄。讀之,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讀罷此書,不僅爲我注入了新的血液,更加珍貴的是它帶給我更多的思考。現將讀後的感受隨記如下:

  一、投身於自身修養的提高

教師的教學技能對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爲一名年輕教師還需不斷學習,潛心鑽研,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首先來說明第一點——瞭解自己所教學科的課程,掌握教學技能,完成所有有效教學所涉及的所有活動:這裏所要說明的是,對有效的教學而言,學科的課程並非是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所以教師要做的是不僅要了解起學科課程,而且要能夠將知識傳達給學生,因爲傳達知識的能力絕非簡單地瞭解知識,這就是爲什麼許多大學教授儘管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裏才華橫溢、知識淵博,但教起學生來卻捉襟見肘,條理紊亂而詞不達意。所以掌握教學技能對一個教師來說便成爲關鍵所在。故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教學目標以及其他因素的差異性來完成教學任務:激勵學生、管理課堂紀律、評估先前知識、有效地表達觀點、考慮學習者的各種特性、評估學習結果,以及複習相關內容等,許多事實證明了這些任務完成的多寡,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好壞,亦即決定了“好”與“壞”的關鍵。

人們常說:“要讓學生得到一杯水,教師先得有一桶水。”而這桶水永遠都裝滿鮮活可口的聖水。我崇拜竇桂梅老師,記得在一書中曾寫道竇老師在平時工作之餘大量閱讀有關教育的書籍,並做好讀書筆記,幾年來記的筆記有10萬字之多,多篇發表。正是在她不斷的學習、符號學中,自身修養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瞻遠矚地指導實踐。

這使我想起了宋代學者朱熹的一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不正是我們發展提高的最關鍵所在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樂無窮;得大道恩師而學之,樂在其中。”我們青年教師是二十一世紀教壇的主力,繼往開來是我們使命。用我們的不懈的追求、堅定的信念、永恆的執着去不斷學習、探索教育教學的規律,才能實現我們的遠大理想,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纔會無愧於自己的一生。

  二、立足於情感的薰陶

《教師的教學技能》告訴我們:學生若具有良好的心境,健康向上的情緒就能壓倒消極落後的情緒,學習的效率就高。課堂上恰當地調控起學生的情感,教師靈活掌握“調控課堂教學活動的技能”對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自身情感表現和投入,注重建立教育“情緒場”,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中依靠對教師的認識、模仿、領悟,達到對優良的同化與溝通。

這給我以極大的震撼,反省自身,有多少節課真正做到了“與學生同喜,與學生同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同一個班級、同一年齡段的學生,有些同學就能夠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專心細緻地投入學習,而有些學生卻始終對學習缺乏興趣,表現得懶散而缺乏自信心。

書看到此時,我豁然明白,我在教學中缺少的是情感的薰陶,興趣的培養。教師沒有激情,總是以冷臉面對學生,學生固然沒有了學習興趣。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所崇拜竇桂梅老師,仔細品味,她的課學生喜歡聽,可謂是情真意切,融會貫通,其中一點或許就是課堂上教師情感的注入。直到此時我才體悟到竇老師曾說的這樣一句話:“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這亦或就是書中所說的“教師的課堂調控技能”!閉眼回放竇老師的課:在教學時,她的“課伊始,情既生”、“課深入,情漸深”、“課終了,情更切”;在育人時,她的“以愛育人”、“以愛樹人”,讓每個孩子都生活在燦爛的陽光下。在情感的薰陶下,她的學生學生個個自信、健康、快樂、奮進。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品質的培育時,教師自身的心理品質和嚴謹的教風,在師生情感交流中起到重要的體現與重要的作用。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以積極的情感參與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在這種氛圍下,學生除產生一種對學習的需要和對教師的熱愛,進而產生“尊其師、信其道、樂其學”的效應。

其次,我們要爲學生創設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如探索性的、競爭性的、遊戲性等的情境。這種情境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不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路、情感和內心的感受,必將促使學生積極的'進行思維活動。

最後,我們應充分利用學生的成功的願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獲得更大成功的願望。在組織練習時,不斷設置思維障礙,以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在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學生跳起來摘果子,在“再創造”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得到更理想的發展。

《教學技能》這本書,在我眼中就是一道美麗的彩虹。七種色彩,每種都亮麗,清朗。這虹指引我高峯所在,我想那裏應有更爲壯美的詩篇。跨越彩虹,放飛夢想。用我的青春與激情去開創輝煌創造超越!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5

自古教師職業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都是高尚而神聖的,學生們總是用這樣詩句形容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或者“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些都是讚美老師對教師職業無限的付出和努力。得這些讚美的原因,正是教師最平凡的職責——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教師最美麗的語言,它詮釋了一名教師對自己職業的熱愛和重視。我認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

首先就應該熱愛教育。只有我們真正做到甘願爲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到這種平凡工作,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奮鬥的動力。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和領導的認可。

其次就是愛學生。老師的職責除了傳授以外還包括關心學生的生活,在學生遇到生活上的困惑的時候,作爲老師應該耐心的爲學生解決,用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方式影響學生。讓他們找到自己未來通向幸福的道路。再次,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前提下,不斷學習,使自己具有“一條河流”源源不斷的“活水”。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把自己知識的百分之一用於課堂教師就夠了的教師纔是真正熱愛自己學科的人。可見,作爲教師必須嚴謹治學,有精通的相關知識,才能達到厚積薄發。

最後,加強自身的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道德修養,也是愛崗敬業的表現。在工作中,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借鑑其他老師優良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讓自己的工作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更有利於推進教學的進展。而品德是教師的靈魂,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爲教師我們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範、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爲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愛崗敬業的老師應該努力提升自己。

愛崗敬業是一種習慣,一種責任,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而我會讓教師的光輝在自己身上綻放,詮釋教師的意義。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6

佛家參禪有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而我對於組塊教學的認識,也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

剛剛聽到“組塊教學”概念時,我認爲和以往的教學方式沒有大的區別,只不過換個名字而已,思想認識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階段。

一年前,我有幸爲市裏部編版教材做示範課。在學校七次試講始終找不到方向。就在我迷茫的時候,市教師進修學院韓宇哲、海霞兩位教研員對我進行了悉心指導,提出用板塊式教學設計的理念。我如獲至寶、受益匪淺,學習到“組塊教學”是與“直線型”教學相對的教學模式,對比直線型教學更加註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但語文知識或方法教學呈碎片化狀態的特點,板塊式教學設計模式教學目標明確集中,每一個板塊教學都對準一個目標設計教學,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都清晰明確。例如我執教的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5《動物兒歌》一課,共設計了三個板塊。板塊一創設情境、集中識字、拓展積累;板塊二朗讀課文、復現生字、指導寫字;板塊三完成習題、總結提煉、積累運用。通過學習學生們不但學習了形聲字的構字方法,而且深入瞭解到隨着漢字演變,形聲字的讀音有的音調發生了變化,有的聲母發生了變化,還有的韻母發生了變化,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我對組塊教學的認識逐步深入,進入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這一課的設計也得到了省教研員楊修保老師的肯定。

今年寒假,韓宇哲老師又帶領大慶市各學校的教師代表共同學習薛法根“組塊教學”叢書,使我對“組塊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對於單篇閱讀的弊端,依據文體將現有的教材課文進行重新編排,形成以“文體”爲核心的課文單元,實現一類文一個單元的“類篇教學”。從而充分挖掘教學價值,根據單元教學目標界定教學功用,以此形成單元課文的功能性結構。當然,板塊式教學也應該按照學生的年段特點和學生學習規律靈活變通。比如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教學方法,應該貫穿閱讀教學全過程,通過一個板塊訓練學生朗讀,對學習某種朗讀技巧或許有效,但是對學生內化課文語言,形成熟練的朗讀技能以及語感的培養等其實並不有利。板塊式教學模式優點明顯,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至此,我感到能科學靈活全面地運用“組塊教學”方式,進入到“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徹悟境界。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7

  1、考慮了教學的整體性設計與實施

知識是一個整體,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對不時期,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與層次,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綜合性考慮,對教學設計也要有一個整體性思考,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完整的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在本課中,有所體現。例如,掌握正確的“坐、立、行”姿勢,坐,立,行是(小學體育水平一)中的體育基礎常識部分,它是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活動。如果從小不注意養成正確的姿勢,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身體的不良姿態,以後再矯正會很困難。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也會給生活,學習帶來許多不便。一年級兒童對坐,立,行並不陌生,但不一定姿勢都正確,也不完全瞭解正確的坐,立,行姿勢的要求。因此,沈老師利用隊列練習時間,對學生的這些相關知識進行鞏固性練習強化,他對水平一知識的系統性,做了全面考慮,這也是浙江省小學學科教學建議之一,通過知識與動作的結合練習,使學生建構起比較清晰的知識結構,形成真正的能力,在實際的生活中逐步養成良好的身體姿勢。

 2、採用了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教學策略

師生互動的可行性

低年級小朋友特別依賴教師,在本課中,沈老師抓住了這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他能主動與學生一起玩,一起跳,時常會看到小朋友圍到老師身邊,一起活動,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有了興趣與依靠。例如,在跳躍教學的起初,沈老師在統一了“剪刀”、“石頭”“布”動作後,就提議說:“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玩一玩,好嗎?”此時的學生都很高興的答應了,與老師一起盡情地玩起來。沈老師正是抓住了喜歡與老師一起玩的心理特徵,通過互動使學生都能活動起來,並利用逐步學習的知識與動作進行一定的鍛鍊,達到了讓學生身體活動開的目的和學習的目的。

語言交流的合理性

教師在給低年級小朋友在上課時,提問是要注意方法的。我認爲,比較直觀的、形象的、生活化的語言交流能夠更順暢,而且便於爲體育教學服務,爲學生動作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礎。例如,在統一“剪刀”、“石頭”“布”時,沈老師問:“小朋友,剪刀怎麼做呀?”“對,這樣做!”學生會後,他做了石頭的動作,接着問:“這是什麼呢?”學生在教師動作

提示下,絕大部分學生能夠回顧起相應的“石頭”名稱。沈老師不忙着做“布”的動作,而是問:“那布是怎麼做的?”因爲小朋友有了前兩個動作的積累,因此,稍做思考與對比,能夠想象起“布”的具體動作。再如,在模仿動作做動作階段,沈老師有這樣一段導語:“小朋友,剛纔在玩‘剪刀’、‘石頭’、‘布’ 時,我們是用腳跳的,那麼,你知道,哪些小動物是用腳跳着走路的?”(學生交流:青蛙、袋鼠、蛤蟆、兔子等)“小朋友,你們都說出了好多小動物,你能像它們一樣跳嗎?(行)你們自己先去試試吧!”沈老師通過比較直觀、生活化的語言,讓學生在學習中想一想,練一練,玩一玩,既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又使學生在學習中探究知識與動作,顯得比較有效。

競賽遊戲的鼓勵性

小朋友都喜歡競賽,沈老師在自由跳躍後面,設計了“跳躍接力”遊戲,通過遊戲來帶動學生的學習,並鞏固“雙腳起跳,雙腳同時落地”的技術動作,學生印象深刻,主動去學習與掌握。沈老師在教學中,不但評定了小組的練習情況,還對學生個體的動作也進行了對比與強調,因此,在聽課過程中,我也聽到有的小朋友在說:“×××,是兩個腳是先後起跳的,這樣犯規……”其實在這樣的比較與相互評價中,學生的動作概念的形成更加有效,說明,他們自己有了對動作的區別,體現了教學的價值,對自身動作的正確性也有了新的認識,爲以後學習立定跳遠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整堂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請一些小朋友示範時,排在後面的部分小朋友看不清楚,我覺得此時可以讓示範的小朋友換個位置也去做一下,這樣更加體現了人文性,也能夠讓這樣的正確示範更加體現出價值,使全體學生都能夠觀賞到正確動作,爲教學目標實現做好鋪墊。再如,在“跳躍呼啦圈接力”中,對不同學生的需要沒有完全考慮周到,連續擺放在一起呼啦圈跳躍,對於一部分學生是不適宜的,是不是可以適當拉開距離,使這些學生能夠放開手腳,大膽嘗試“更高”水平的跳躍,這樣也體現了學習的層次性,學生的差異性,爲學生的真正需求而去落實教學。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8

疫情期間,第一次參與網上直播教學。雖然不用親自直播講授新課,但要在網上組織學生課前預習,督促學生課上認真聽講,課後落實知識,對於沒有網上教學經驗的我來說,是挑戰,但也是提升。

經過幾天的學習、摸索和調整,目前我主要從這幾方面開展教學:

1、備課。在直播課前一天,看課本、教參、課標,查資料,訂學案。

2、爲方便學生在釘釘上的操作,直播課前20分鐘,我會在釘釘班羣裏發佈聽課打卡任務、直播課鏈接、家校本。這樣學生在班羣裏打完卡,點開發的直播鏈接,就可以聽課了,免得在其他頁面找鏈接浪費時間,甚至聽課遲到。然後直播結束後,點開羣裏發的家校本,就能快速地瞭解自習任務。

3、直播課上,要求學生記好筆記,留下紙質的複習資料。並在直播課結束後,家校本上拍照提交,這樣也能大概地瞭解,哪些學生聽課了,哪些沒有聽課,督促學生認真聽課。

4、在直播課期間,我會根據老師的講解,完善學案。在直播課結束後,把學案發到班級羣裏,讓學生結合筆記完成學案,拍照提交到家校本。對於課上沒弄懂的問題,在微信裏留言,個性問題找老師輔導,共性問題在班羣裏統一講解。

目前的教學工作還有很多不足與無奈。畢竟網絡直播教學,不同於面對面教學,老師不能及時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不能完全掌控課堂,一些學生自制力差,家長監管不力,學習就成了應付差事。怎樣保證學生全員參與,積極學習,還需要不斷地探索。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9

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於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爲參與實踐的動力,爲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創設英語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統一,在認知方面有啓迪學生的可暗示性,從而使學生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接受教育輸入。語言能力的獲得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獲得用外語交際的能力的決定因素是學習者自己,教師不可能把能力教給學生,是學生自己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

語言學習最好的方式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感知語言,並在感知的過程中自己領會到語言的真諦。尤其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若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教學,學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語言的本質,無需教師過多的解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語言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

二、重視“以生爲本”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爲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着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爲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 “我們該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三、採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當中,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英語,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對於小學英語課堂來講,"任務型"的課堂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教師需要分析和設計具體任務,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識以及需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將每一個教學目標拓展爲教學活動中可用的具體內容。由於在我的課堂上採用了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並且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英語的樂趣,英語課也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從中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儘管英語的教學與其他學科有點不一樣,但也是興趣爲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爲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英語教學只要善於在學生的“好”與“樂”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雖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已經進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新階段、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新階段。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作爲學校,要提高教育質量,在抓教育培養目標的落實,辦學條件的改善,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還要着力抓教師教書育人水平的提高,這樣才能出人才、出成果,爲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服務。

教師之所以要堅持教書育人,是貫徹、落實教育方針的客觀要求,是培養新世紀建設人才的客觀要求,是學生成長過程的客觀要求,也是教學規律的客觀要求。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但要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是很不容易的。這就要發揮我們教師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教書育人工作成爲教師的自覺行動。

爲使教書育人工作做到實處,歷來高度重視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隨着經濟發展不斷提高教師待遇,依法保障教師收入水平”。提出,“要完善和落實教師工資、津貼補貼制度”。從20xx年1月1日起,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率先實施績效工資制度。這項政策的實施,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義務教育發展,辦好讓人民滿意教育至關重要、影響深遠、好處重大,廣大教師深受鼓舞、衷心擁護、普遍歡迎。

教書育人,首要的一條就是要把愛國主義的教育和薰陶作爲老師最大的職責。作爲一名普通教師,我們也許不能改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不能改變整個社會潮流和輿論,但我們能改變學生,只要我們不推卸、不躲避、不畏難,在心底裏對自己說:“教書育人,我的職責。”我們首先自己要記住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要有濃厚的愛國情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至理名言都是我們中國教育的精髓。我們有職責繼承良好的教育傳統,並透過教育實踐,不斷髮揚光大。我們向學生灌輸的首先就應是我們自己的禮貌傳統,我們的唐裝,我們的京戲,我們的漢語,點點滴滴全是我們的禮貌。

作爲老師,作爲教書育人的使者,努力學習、勤於實踐,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更新教育觀念,用心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善教學方法,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用心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努力踐行者和用心推進者。首先需要有愛心。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彰顯學生的個性,放飛學生的心智,啓迪學生的心靈,喚醒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其次,教書育人需要耐心。內心如火一般熾熱,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爲全體學生服務,這樣才能燃起學生對知識渴望的熊熊之火。激發學生的鬥志也是必不可少的,給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有“克敵制勝”的決心,這樣才能在“創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