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必備】校本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必備】校本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必備】校本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必備】校本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校本培訓心得體會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我們組的教師將繼續朝着“和美課堂”這個目標努力踐行,團結協作,全身心投入教學,積極參加各項教科研活動,業務學習,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們都能對新改革的課程有所把握,能及時吸收教學改革的前沿信息,勇於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開展教學研究,我們將一如既往,現將本學期的小組計劃如下。

一、工作目標

1、加強教研組的合作精神,增強教研組的凝聚力。讓本組教師成爲一支思想素質、業務素質過硬,成適應新課標要求的小團隊。

2、嚴把教學質量,以課題促進研究,以評價提高質量,使學生在成績、能力以及爲人處世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

3、開展業務學習活動,在全組形成教研之風、互學之風、創新教育之風,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二、工作措施:

(一)立足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以新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效率爲目的、以自主教育爲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爲目標,搞好本組教育教學工作。提倡每一位教師上完每一節課,及時對所上的課進行教後分析和反思。教學質量提高不是簡單的時間堆砌,而是教和學雙方智慧的結晶。本學期教研組將協同教研室深入課堂進行一系列的教學研究活動。

1、開展組內每學期公開課活動,一節公開課:每位老師精心備課、上課——聽課老師認真聽評,相互探討,取長補短。認真撰寫教學反思。

2、加強管理,落實常規

(1)加強組內聽課和評課,使教學研究日常化、集體智慧最大化。本學期,要圍繞“和美課堂”展開研討活動,具體內容包括:教學設計、說課評點、課堂實踐、評課研討、案例分析。

(2)根據本年級學生特點,形成:“學會傾聽,善於表達、敢於質疑、勤於實踐”總體教育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素養、發展興趣,激發興趣。落實“會聽、會思、會說、會辯、會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各種手段和方式,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把學生學習的最佳狀態帶入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激情燃燒。

(3)根據教育教學的需要,結合學校要求,在教導處的領導下加強備、教、改、導、考、評、析的教學常規管理與檢查。對每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逐一檢查、監督、及時反饋、具體指導,對教師的教學進度的安排,單元檢測的組織等工作進行檢查,使本組教學工作有條不紊,注重實效,各項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同時,根據學校的總體安排,結合學校的創建實際,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研、教改、比賽等活動,認真準備,爭取取得最佳的成績。

(二)、抓住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1、抓實研究的進程,做到數學組研究課題要按研究計劃有序地開展活動。即每次活動有重點、有佈置、有準備、有反饋、有理論學習和探討、有教學實踐和總結、有評價反思和資料積累,網上及時跟帖。努力做到以課題研究帶動平時的教學實踐,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把教改實踐的經驗及時加以總結、交流和完善。

2、平時的教學研究中,對取得一定的成功經驗,其中凡是能促進每個學生髮展的有效方法、策略和途徑,及時做到學習推廣和資源共享,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突出問題、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切實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促進數學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拓寬活動空間,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1、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利用課外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抓好培優補差工作。建立互學小組和平時教師無償輔導相結合,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上有所進步,以提高數學成績的優秀率。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每位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如果我們教法得當,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將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營造氛圍;創新模式;學法指導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 識本身的內部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動力,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認爲,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它能促使學生萌發出強烈的求知慾,推動他們積極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的目標奮進。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供可靠的保證。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爲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營造民主寬鬆的課堂氛圍

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氣氛,能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慾望,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爲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1.教師要把親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傳遞給學生,用富有情感、生動、風趣、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

2.儘可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適時對學生的成績予以肯定,讓學生有成就感。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者,在教育這片沃土上默默無聞的工作着。然而,我有幸參加了“農村小學研究型教師培訓”,使我又重溫了學生的美夢。我想:這是我這一學期最大的收穫,同時,這也將是我教學生涯中的一個新的起點,鞭策我進步的動力。做爲一名一線教師我總覺得做研究是理論家的事情,在思想上對此沒有足夠的認識。在這爲期一學期的學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和意義,什麼是研究型教師,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師,還有如何寫教育博客,我逐漸認識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教師要成爲一名研究者,成爲一名研究型的教師。只有研究型教師才能勝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當今時代,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新課程的實施,更對教師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新課程尤其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觀和人才觀;注意學習有關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論書籍,從而能夠適應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需要。教師從根本上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是教師專業化、自主成長和提升自己人生質量的重要前提。要成爲一名研究型教師,要不斷的進行教育教學的反思,顧偉和侯器兩位老師都提到,教師如果每天都能對自己的教學工作作出反思,這樣堅持不到十年就一定能成功,如果不成功我賠他X萬。教師要做一個善於研究的人,善於反思的人。經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養成對自己的教學與教育活動進行評價與反思的習慣,這是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基點。

可以通過教學日記與教育筆記較好地記錄下教育反思的成果。顧偉老師還都我們如何建博客,如何寫教育敘事。着實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在那一天我就建好了博客,並且看了很多老師的博客,從他們的博客中我學到了不少。博客對於一名教師的成長曆程起着重要作用,它未必會給我們帶來實際的利益,卻是我們找到了講述工作過程中的喜怒哀樂,激情、困惑、收穫……的空間。我決定:儘快建立自己的博客,以便儘早吸取百家之精華,提高自身素養及能力。總之,通過培訓我意識到只有研究型的教師才能勝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當然要成爲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師,對我來說任重而道遠。我將把參加這次培訓班當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學研究水平的契機,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在成爲研究型教師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