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通用9篇)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通用9篇)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克和千克》的認識一課。本單元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也是學習"噸的認識"的前提和基礎。

學情分析、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物體的輕重已經有了感性認識,但是大部分學生對質量觀念還比較淡薄,況且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第一次接觸,還缺乏認識。因此,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建立克與千克質量觀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的。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幾克和1千克、幾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標、

1、認識常見的稱,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會用天平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

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估計物體質量的意識和判斷能力;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知道看、稱,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強生活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關係;

難點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三、教具、學具、

這節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建立一定的質量觀念。圍繞這個目標,本節課的設計就立足於學生的體驗和操作,我準備的教具有、盤秤4臺、天平一架、曲別針、黃豆若干;500克食鹽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學具有各種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幣若干枚。

四、說教法和學法。

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採用了啓發式引導法、講解法、演示法、誘思探究等方法。這樣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爲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並優化多樣化學習方式,在學法上採用了讓學生掂一掂、說一說、估一估、稱一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耳、動腦,在這種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新知。

五、教學過程、

設置了課前小調查,讓學生找生活中什麼地方用到“克和千克”,目的是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在收集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瞭解2種質量單位的不同用法和字母表示法。本節課設計了四大教學環節、一是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二是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是鞏固深化,拓展應用;四是全課總結,生成創新。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猜一猜、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這是小紅陪媽媽逛超市時買的兩樣食品,、猜一猜,哪袋輕,哪袋重?(學生憑直覺任意猜測)

(2)此時教師提問,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檢驗?學生髮現、用秤檢驗是一種好辦法。

(3)介紹生活中的秤。

(4)用盤秤檢驗。

2、表示物品的輕重,用什麼做單位?導出課題、克(g)和千克(kg)。

[設計意圖]通過“猜一猜”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並不能準確判斷物品的輕重,用秤稱一稱才能準確知道物品的輕重。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親切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遊戲中建立輕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後揭示課題。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所以分3步來實施、

第一步、認識克。

1、掂一掂,感受1克。

教師拿出1枚2分的硬幣,請同學們也拿出1枚,放在手裏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輕重,並告訴學生這枚硬幣的質量約1克,初步建立1克的質量觀念。

(2)說一說,自己身邊大約重1克的物品(鈕釦,螺絲釘,花生米等)。

2、估一估,稱一稱,建立幾克的表象。

(1)估一支鉛筆、一本練習本、一本數學書大約有多重並用天平驗證。

(2)學生估計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約有多重?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質量觀念,進一步建立幾克的表象。

第二步、認識千克。

1、掂一掂,在學生建立了對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引入認識“千克”的教學,讓小組的每一位學生都輪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2、數一數,說一說1千克蘋果大約有()個;1千克果凍大約有()個;()瓶礦泉水約重1千克;……

3、估一估,學生估自己的書包有多重並用盤秤驗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先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說一說1千克物品,“掂”是對“1千克”進行初步的感知,“說”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接着再估一估書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爲具體,強化學生對“1千克”的體驗。

第三步、認識千克與克的關係。

1、算一算,一包鹽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稱一稱,比一比、兩包鹽重,還是1千克洗衣粉重?

3、看一看,想一想、你發現了什麼?(1千克=1000克)

4、議一議,什麼情況下用千克作單位合適?什麼情況下用克合適?

把1克硬幣與1千克洗衣粉同時放在兩隻手上,體驗“克”與“千克”的質量區別,感悟稱比較輕的物品用克作單位,稱比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單位。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比較中感覺,在感覺中進一步理解克與千克的關係。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在生活中實踐,這個層次以練習爲主,通過精心設計,力求達到“有的”、“有序”、“多樣”、“有度”。爲此,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

例如、在()裏填上合適的單位。(教材第89頁第4題)這道題和生活聯繫最緊密,可以加強學生對重量單位克與千克的對比,培養學生準確使用重量單位的能力。在這道題裏,我採用已知重量單位建立聯繫,以及排除法來指導學生填單位。

2、深化練習、

改錯題、慢羊羊收到了懶羊羊寫來的一封信,信的內容爲、您好!我參加夏令營已經9天了,最近我的身體更加健壯了,體重已達50克,每天早上吃一個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個100千克的饅頭,晚上吃的更多,和兩個小夥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飯吃光。

慢羊羊看完後,笑得直不起腰,爲什麼呢?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來找出文中的錯誤。看哪個小組找的又快又準!這裏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準確使用。

3、課外練習。

(運用所學知識回家與媽媽上街買一次萊或去超市購物,並記錄所購物品的重量)。這樣將數學知識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到數學離我們並不遠,而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以發展。

(四)全課總結,生成創新

在練習結束後,教師讓學生總結,談一談本節課有什麼收穫和感想,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接着又提出新的疑問、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學生各抒己見,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提出希望,既讓學生有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同時又引發學生繼續探索的慾望

六、板書設計、

克和千克

一枚2分硬幣、1克兩袋食鹽、1000克

一袋洗衣粉、1千克1千克=1000克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課標版第四冊第六單元“克和千克的認識”。

2、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這節課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瞭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爲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瞭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同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量。

二、說教學目標、

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我制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會用天平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估計物體質量的意識和判斷能力;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知道看、稱,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強生活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目標和教學內容,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爲、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會用天平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確定爲本節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和學法。

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採用了啓發式引導法、講解法、演示法、探究等方法。這樣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規律,本節課主要採用實驗法,並把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繫,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五、設計理念、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而且質量單位不象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基於這一現狀,我在課前佈置學生調查並準備一些學習用品及生活用品,並掂一掂,從中學生積累了有關質量的生活體驗,然後再學習新課。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平時合作意識較強,爲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

在設計本節課的過程中,我側重於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一、注意以學生已有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給學生建立初步的質量觀念,使學生知道比較東西的輕重不能單靠眼睛觀察,必須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數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課開始我便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物體有輕有重,引出質量單位,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進行估測和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爲了達到這種相互促進的效果,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我採取了這樣一些措施。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藉助測量一枚二分硬幣和兩袋500克的鹽,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讓學生說出生活中大約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給學生提供測量實際物品的機會。如、說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來稱”,介紹一些常用的秤,讓學生認識測量的工具。

3、培養估測意識。如,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後,讓學生說出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或1千克,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簡單的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掂一掂、稱一稱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認識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質量的觀念。

【教學準備】

盤秤 、天平、200克的果凍、500克的鹽、二分硬幣、水果、1千克沙子等

【學具準備】

每組準備一個2分硬幣、10克涼茶,200克的果凍,1千克沙子、2袋500克的鹽、紙巾一卷,數學書一本,橡皮檫,中方本,一張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課件出示兩名學生對話情景、比一比誰更重,我的體重是45米,我更重是52分鐘)師、他們說的對嗎?你有什麼想說的?

生、米是長度單位,分是時間單位。

師、那到底在生活中是用什麼單位表示重量的呢,現在我們就一起到小猴子新開的超市看看吧。

師、你看到了什麼?生答。

師、它們的重量是用什麼單位表示的?

生、克,千克,g,kg

師、其實英文字母g就表示克,英文字母kg表示千克。(板書、克(g),千克(kg))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國際上通用的重量單位克和千克。(板書、克和千克)

設計意圖、以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引出重量單位,複習了舊的知識,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認知需求。

二、新授課

1、認識秤

師、生活中大部分物品是沒有標出重量的,我們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它的重量?

生、用秤來稱。

師、那你在生活中見過哪種秤?在哪見到的?

(學生說出哪種秤並簡單介紹它的使用方法和它適合稱哪些物品,較詳細介紹檯秤)

{教師拿出檯秤,你們會使用檯秤嗎?(出示檯秤照片)上面是用來放物品的,這裏是用來讀出稱量結果的,到底該怎樣讀呢?上面寫着 kg也就是千克,說明這個檯秤是以千克作單位的,指針指到幾,就說明物品是幾千克。}

設計意圖、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回憶出要想知道物品的重量要用秤來稱,並且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介紹各種秤用在什麼地方,稱什麼樣的東西,作爲本節課的拓展,重點介紹盤秤這種常用並容易認的秤,爲下節課做好鋪墊。

2、認識克

(1)感受1克

師、你們猜一猜這個兩分錢的硬幣有多重?(生可能猜出是一克)那到底有多重呢?剛纔同學們在認識秤的時候還記不記得像這樣比較輕的物品用什麼稱?

生、天平

師、很好!當我們用天平稱完之後發現,兩分的硬幣大約是一克重。(課件出示天平)

師、1克重的物品放在手裏是什麼感覺呢?請各小組拿出兩分的硬幣每個人都掂一掂,感受一下。

師、請看屏幕,老師這裏有很多物品,你們猜一猜哪些是大約1克重的?

(每一組請一名學生到前面選一種,站在前面,並問下面的學生他們選的對不對,問兩名在前面的學生掂1克的物品是什麼感受,把選的物品拿回自己組和組員分享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一克的重量,體驗一克的不同物品的重量,爲後面感受不同重量作對比作鋪墊。

(2)感受10克

師、一個兩分的硬幣是1克,那兩個呢(生、2克)老師手裏有10個硬幣是多重呢?(生、10克)你們猜一猜,桌子上的物品中哪個是10克重的,再放在手裏掂一掂。和你的小組成員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從一克慢慢增加到10克,讓學生體驗重量的變化和一克與10克的聯繫。

(3)感受200克

師、你們的桌面上還有一個果凍,你們掂一掂,估一估,這個果凍有多重呢?大家一起估一估(學生進入估一估的活動)

學生彙報

師、到底誰猜的最接近呢?現在揭曉答案,(投影果凍的重量)只要你的答案接近準確答案就是對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知道1克和10克感覺的基礎上,初步練習估重。

(4)對比200克和500克

師、現在如果讓你一手拿着果凍,一手拿着一袋食鹽,你能估出食鹽的重量嗎?試一下,並說說你是怎麼估的。(學生進入估一估的活動)

師、哪個組估完,可以把食鹽上貼的白紙撕下來,看看到底是多重,檢驗一下你估的對不對。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已有的經驗,進行第二次估重練習,並對這節課重要教具500克的食鹽的重量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3、認識1千克

(1)感受千克

師、一袋是500克,那兩袋是多少克呢?(生、1000克)算的真快,怎麼算出來的?(生、500+500=1000克)(板書、500+500=1000克)

師、同樣是這兩袋鹽放在秤上稱一稱,你能讀出食鹽的重量嗎?(師操作、把兩袋鹽放在盤秤上稱,課件展示用秤稱的兩袋食鹽的照片)

請幾位學生讀出稱出的結果,再請一位學生到前面寫一下。(1千克)

師、指針指到1,而單位是千克,說明兩袋鹽是1千克,他寫對了。

師、我們剛纔算出兩袋鹽是500+500等於1000克,用秤稱出來是1千克,這是爲什麼呢?

生、因爲1000克=1千克

師、也就是1000個1克就等於1千克(板書、1000克=1千克,畫上邊框)

師、前面1000克是以克爲單位的,(板書、在1000和克中間畫一條豎的虛線)後面1千克是以千克爲單位的,(板書、在1和千克中間畫一條豎的虛線)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計算得出兩袋鹽的重量是1000克,還是在克的基礎上,以克爲單位,同是這兩袋鹽再用秤稱,發現結果是1千克,用盤秤稱鞏固了之前介紹盤秤的用法,同時自然的將1000克和1千克聯繫起來,這兩個都是表示這兩袋鹽的重量,所以是相等的。後面在介紹它們的不同,一個是以克爲單位,一個是以千克爲單位,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克與千克的關係與不同,理解深刻,幫助記憶。

(2)教師教學如何讀

教師先說一遍,再單獨找幾個學生讀,再全班齊讀。

師、我們比較熟悉幾斤,其實1千克就等於兩斤,兩斤就等於1公斤。

設計意圖、用讀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克與千克的不同。和生活實際聯繫起來,簡單的說說千克與斤和公斤的關係。

(3)找一找 掂一掂

師、用手掂一掂兩袋鹽的重量,再找一找桌面上哪些東西是1千克重的。(生彙報、沙子)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因爲一袋沙和兩袋鹽掂起來感覺差不多。

用檯秤稱一稱的確是1千克。

師、考考你們,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鐵誰重?

引導說出、輕的東西多一些,重的東西少一些。

師、剛纔體驗了那麼多重量,我們瞭解到 一般情況下,我們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單位,較輕的物品用克做單位。

設計意圖、根據已經知道的1千克的體驗去尋找同樣是1千克的沙,知道掂起來感覺差不多的,重量也是差不多。在此處拓展,鍛鍊學生思維,並讓學生對重量與體積的關係有一個粗淺的認識。

四、鞏固練習

1、出示課本89頁第4題

師、下面我們就分辨一下這些物品到底是用千克做單位合適還是克呢?(生彙報)

2、出示給姥姥的一封信

師、同學讀一讀,小組討論一下,這封信有哪些錯誤。(生討論)

師、小明的信主要錯在哪個方面,(生、單位)(師在每個有重量單位的文字下面劃線讓學生一個個糾錯)

設計意圖、鞏固學生對克表示重量輕的物品,千克表示比較重的物品的認識,小明的信使學生在趣味中鞏固新知。

3、活動

4、比一比

每一組發一張統計表,一盤物品,組長登記,小組合作讓學生估重,把

大家的意見整理出來填到統計表,看哪一組的學生最會估,最後老師公佈答案。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克和千克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使同學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同學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同學估量物體的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準備、

天平 、彈簧秤 、小蝸牛、鹽、多媒體課件等。

教材分析、

同學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爲了讓同學瞭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並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讓同學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以增加同學對“克”和“千克”的感性認識,協助同學形成質量觀念;又通過計算、稱同一物體而得出的兩種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同學的猜測得到驗證,很具體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在整個新知識的教學中,同學始終懷着豐滿的熱情,積極地去探索、去體驗,主動地建構知識。

教學過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師、前幾天,同學們隨家長去超市購買了一些物品,還收集調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質量,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好嗎?

生1、我媽媽買的牙膏是30克。

生2、我買的蛋卷7 5克。

生3、火腿腸一根是45克。

生4、我的體重是31千克。

生5、一袋茶葉450克。

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師、同學們說了那麼多,你有什麼發現嗎?

生1、有的後面帶“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較輕的都用“克”作單位。比較重的用“千克”作單位。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克和千克”。

師、要知道我們購買物品的輕重,可以用什麼方法?

生、用秤稱。

師,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幾種常用的秤(多媒體課件展示)。

師;你們在什麼地方見過這些秤?

生1、在超市買東西用過電子秤。

生2;我跟媽媽買菜時,見過杆秤、盤子秤。

生3、我舅舅賣米用的是磅秤。

生4、我姥爺賣藥材用的是天平。

師、同學們見識真廣!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天平”(介紹天平的組成和用法)

(二)在活動中體驗感悟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客人,瞧!是什麼?

生齊聲說、一隻小蝸牛。

師、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同學臉上洋溢着喜悅,齊聲說想)

師、那麼我們選什麼秤來稱呢?

生、天平。

(教師示範操作,同學紛紛下位圍觀)

師、瞧!遊碼的左端停在刻度幾?

生、l。

師、對!這隻蝸牛重1克,1克究竟有多重呢?請你們用手掂一掂,然後猜一猜1枚2分硬幣有多重?(同學興趣很高,紛紛掂量、猜想)

生1、1克。

生2、2克。

師、到底是幾克呢?請各小組稱一稱,看看誰估量的最準。

同學操作活動,稍後,就有同學“耶!我們猜對了!重1克”。

師、老師真爲你們感到高興!我們一起來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質量,你有什麼感受?

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輕喲!

師、1克真的是好輕。大自然中象這樣輕的物體還有很多呢,你能說出生活中大約重1克的物品嗎?

生l、一小塊橡皮。

生2、2粒黃豆。

生3、1個釦子。

生4、1個小發卡。

生5、兩塊石子。

生6馬上站起來補充說、必需是小石子,大石子1個就夠了。

師、同學們真棒!舉了這麼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請同學們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後用天平稱一稱。(假如多一點或少一點,請你取整數)(學們紛紛稱方便麪、數學書、文具盒……)

(三)在操作交流中明理

師、請同學們從學具袋中拿出一袋鹽,掂一掂、估一估一袋鹽有多重?

生1、300克

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們一看質量標註、500克。

師、一袋鹽重500克,那兩袋呢?

生、1000克。(板書)

師、請同學們再來掂一掂1000克重的鹽。(同學掂量)

師、假如我們再來稱一稱這兩袋鹽的重量,用天平合適嗎?

生、不行!重了。

師、今天我們還帶來了彈簧秤,誰知道彈簧秤的用法?

(同學介紹)

師、來!放進方便袋裏稱一稱,看看!有多重?

生、1千克。(板書)

師、還是這兩袋鹽,計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稱是1千克,你發現了什麼?

同學們紛紛站起來,異口同聲地說、1000克等於1千克。

師、對!也就是說1000個1克就是1千克。

師、你能從你的資料袋裏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嗎?請各小組同學互相合作。(有的稱,有的忙添物品,也有的在換物品)

師、大家真棒!請你先掂一掂自身小組稱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別的重1千克的物品。(同學相互傳送,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師、掂過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麼感受?

生1、1千克有點重。

生2、1千克的物品拎時間長了胳膊有點酸。

生3、他們大小不一樣,都是一樣重。

生4、都是1千克重,但有的物品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師、爲什麼呀?

生4、輕的東西就多一些,重的東西就少一些。

師、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豎大拇指)。

師、請各小組同學拿身的書包、凳子,先估計一下有多重,再來稱一稱。(小組活動,並記錄下估計的重量和稱出的重量。)

(四)在實踐活動中鞏固應用

1.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本 88頁第一題。

2.出示健康秤,同學們排隊稱一稱,並記錄下自身的體重。

(五)教學、說一說你在這一節課中有什麼 收穫。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 篇5

1、在上這節課前,我請教了辦公室的同事很多問題。結果都覺得學生對克這個概念基本沒什麼感覺。而對千克的感覺要好得多,因爲生活中遇到的用的要多一些。所以本節中,我把克的概念教學放在首要位置。重點感知、體驗1克、一千克。通過體驗,在需要中不斷的發展,初步感受到計量重量的單位可能還有比千克更大的,也有可能比克更小的。對物體重量的判斷可以看包裝上的標示,也可以和某個物體進行比較,可以稱一稱,也可以掂一掂。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這部分內容我設計爲兩課時,本節課我的重點是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初步形成質量的概念,認識各種稱、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並會讀出重量、會填寫重量單位、進行簡單的換算。第二節課我再具體講述估計重量、稱重、提問題等。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學內容、

課本85、86、練習十八1、2、4、5小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初步形成質量的概念,認識質量單位克

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物體有輕重,掌握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

4.通過具體感知1克、50克、500克左右的物體,建立估計500克以內物體質量的支撐點。

5.引導學生關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

教學重難點、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具準備:

教師、天平秤、彈簧稱、盤稱、一枚2分硬幣、1千克的面,500克的鹽2袋、10個一角硬幣。 學生、每人一個2分硬幣、500克鹽一袋、1千克面一筒。(另外每個學生還可以收集2到3種上面標有重量單位的東西、10個一角硬幣、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的東西各一樣。 教學過程、

一.遊戲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喜歡)老師也很喜歡玩遊戲,那麼今天老師就請三位同學上來做一個背一背的遊戲。你們願意嗎?背完後請你說說有什麼感覺呢?(有輕有重)。說得真好,其實每個人,每樣東西都有一定的重量,有的輕,有的重。當然也有同樣重的。那麼有誰知道表示物體重量的單位有哪些呢?(有斤、兩)“對”。但是斤、兩是我國過去採用的重

量單位,現在我國採用國際上通用的重量單位------克和千克。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來學習“克和千克”。

板書課題,並讀2 遍。請記住、表示物體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單位。克還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也可以用字母kg來表示。

二.初步感知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1、現在,請大家伸出自己的手,一隻手託一支筆,另一隻手託一本書,比比看,誰更重一些呢?(書)那麼,如果想要知道這本書和這支筆具體的重量有什麼辦法呢?(用稱稱)。對,說得真好,如果物體上面沒標出重量,而我們又想要知道物體的重量的時候可以用稱稱,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各種稱好嗎?(課件2出示稱)

2、(課件3)具體介紹天平。天平是用來稱比較輕的物體,它的最大稱量是500克。

三.動手操作,具體感知1克有多重。

同學們,想知道一克到底有多重嗎?請打開課本86面,那裏會有你想要的答案。(一個2分硬幣大約重一克)對,現在同學們的桌子上就有一個2分的硬幣,請每個同學都掂一掂,感受一下,有什麼感覺呢?(很輕很輕)對,那麼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會和它差不多重呢?找找看,(一個一角的硬幣、一粒花生米)對!下面我們就用天平來驗證一下。一個硬幣重一克,那麼10個這樣的硬幣重多少克呢?(10克)現在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10克的重量吧。老師這裏有一個10克的砝碼,請大家看一下。因爲一克實在太輕了,所以天平的砝碼盒中最小的都有10克。現在請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是20個一角的硬幣,會是多重呢?50個?100個?500個呢?非常好,那麼現在請大家打開桌上老師爲你們準備的袋子,找出100克或是500克。

四.練一練。

同學們真棒!可現在小狗旺旺有一個煩惱,它不認識稱上的重量,你們能幫幫它嗎?請看(課件4)

五.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克”這個重量單位,500克的重量大家也已經知道了,如果有2個500克放在一起,會是多少呢?(500加500是1000克。)但是,克這個單位太小了,如果我們要表示比較重的東西怎麼辦呢?爲了更加方便,下面,老師教大家一個更大的重量單位---千克。請大家找找袋子中500克和1千克的東西,一隻手託2個500克,另一隻手託1個1千克,感受一下怎麼樣?(一樣重)是的,那麼一千克和一克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請大家看大屏幕(動畫課件演示)2個500克是一千克,一千克=1000克。讀2 遍。板書、一千克=1000克,如果有2000個一克會等於多少千克呢?(2千克)5000個呢?

2、同學們學得真棒!下面先讓我們用5秒鐘的時間收好桌上的袋子,收好以後,老師要送給大家一個好朋友,讓我們跟着她一起輕鬆2分鐘好嗎?(視頻)

3、小結、看了好朋友給我們帶來的知識,說說看,一般比較輕的東西用什麼作單位?(克)稍微重一點的東西又用什麼作單位?(千克)。

4、輕鬆完以後,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小精靈吧!它上課學得不太好,想請大家幫幫忙,好嗎?課件5(指名回答)、課件6(搶答 )

5、同學們真是太厲害了!那麼讓我們再來噹噹小老師吧!(課件7)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表現真不錯,又是當老師,又是認識新朋友,你們開心嗎?說說今天的收穫吧!(我們學了克和千克)。你有什麼感想。你覺得什麼時候我們常用克來做單位,什麼時候用千克來做單位。但在有的時候,同一樣東西,根據數量的不同,也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單位。比如一個蘋果,可以用克作單位,而一袋蘋果就可以用千克作單位。

如果現在要同學們說說老師的體重,應該選擇什麼爲單位比較合適呢?一支筆、橡皮的重量又該選擇什麼爲單位比較合適呢?

如果讓你估計一輛汽車有多重,你又會用什麼做單位呢?(噸)這個我們長大後會學。

七.知識拓展和課外知識介紹。、

同學們,知識是無窮無盡的,生活中也有無窮無盡的知識,下面讓我們到知識的海洋裏去看看吧!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 篇6

一、複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整理和複習及第107頁12題。

本單元是學生初次接觸質量單位,爲了讓學生體會質量單位的作用,教材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並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體會質量單位的必要性。結合主題圖,學生初步感受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在通過掂一掂的活動形成直觀感受後,認識稱物品的測量工具,並繼續借助天平使學生對1克、1千克形成直觀感受。藉助前面學習中積累的直觀感受和經驗,通過估量解決問題,深化本單元知識的學習。練習用不同形式的'題目將本單元知識進行了有趣的呈現。本單元的學習爲後續學習噸的認識、理解和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節課的整理和複習,不僅是對本單元知識的鞏固,更是對後續學習的鋪墊,對解決問題能力,尤其是估測能力的提升。

二、複習目標

1.通過交流單元知識整理,對本單元的知識結構有一個較深的瞭解,體會質量單位的作用。

2.通過舉例、判斷、交流,進一步鞏固質量單位的表象,利用克和千克解決問題。

3.四人小組交流對質量單位的認識,並用電子稱稱量物體的質量進行驗證。

4.綜合運用質量單位的知識解決問題,發展估測能力。

三、複習重難點

重點:利用質量單位克和千克解決問題。

難點:質量單位正確表象的建立。

四、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克和千克複習課》名師教學課件

五、複習設計

(一)課前設計

複習任務:

1.第一單元的學習已經結束了,你都學會了什麼?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思維導圖、表格等)把這個單元所學進行整理,並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個單元你學習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2)你認爲最重要的是什麼?最困惑的是什麼?

(3)你會把你最感興趣的內容講給大家聽嗎?

2.舉例說明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課堂設計

1.導入

這節課我們就來整理複習第八單元。(板書課題:克和千克的整理和複習)

2.交流梳理結果

課前同學們已經將本單元的知識進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下面請同學們四人一組交流課前預習任務一,交流並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後推選一位同學的作品進行展示。

展示小組作品,交流預習任務一的三個問題。

彙總:

(1)兩個質量單位:克和千克:1克→1枚2分硬幣的重量,1千克→兩袋500克鹽的重量。1千克=1000克

(2)解決問題:想:1克、1千克大約有幾個常見的物體重

估:通過掂量物體進行質量的估計

選:選擇合適的單位

師:在這個單元中,記住1克、1千克的重量可以幫助我們準確解決問題。比比看,誰記得最準

3.及時檢測

(1)請舉例說明1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斷誰的更準確一些。

(2)搶答:質量大約是1克的物品有哪些?

(3)舉例說明1千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斷誰的更準確。

(4)搶答:質量大約是1千克的物品有哪些?

(5)填寫合適的質量單位。

7粒黃豆大約重1(),1包餐巾紙重5(),1瓶洗衣液重5(),1箱蘋果重20()

(6)你能估計出身邊哪些物體的質量?尋找身邊最感興趣的三個物品,先估一估,再用電子秤量一量。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測量並彙報。

4.結合梳理,完成思維導圖

根據剛纔複習同學們交流了自己的知識梳理,看,(出示思維導圖),老師是用這樣的方式梳理的,這樣的梳理可以幫助我們回顧反思,更好地掌握知識。希望同學們在今後每個單元學習之後都能養成這樣梳理的好習慣。

5.隨堂小測

【知識點1】認識克

下面質量大約是1克的物體是()。

①②③④

【答案】③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學生對1克表象的建立。1克的質量不僅是克這個質量單位走進學生內心的關鍵,更是學生估測以克爲單位的物體實際重量的標準,因此應在教學時格外重視。

【知識點2】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答案】克;千克;克;克。

【解析】注意計量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用克作單位。計量比較重的質量可以用千克作單位。

【知識點3】改錯

爺爺收到了一封信,看了之後卻笑得直不起腰來,我們也來看一看,讀一讀這封信:

親愛的爺爺:您好!今天是我十歲生日,我身體特別棒,體重已達4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千克的雞蛋,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個300千克的蛋糕,媽媽領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鳥,大約只有2克重,我還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大約有100克重。孫子:小明 2013年6月11日

師;同學們爲什麼笑了?

【答案】親愛的爺爺:您好!今天是我十歲生日,我身體特別棒,體重已達40千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克的雞蛋,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個300克的蛋糕,媽媽領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鳥,大約只有2克重,我還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大約有100千克重。孫子:小明 2013年6月11日

【解析】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首先學生要對1克和1千克有正確的表象,其次要能夠想象出物體的質量與生活經驗相結合進行比較,然後確定正確答案。對於生活中不常見的物體,通過比較就很容易找到正確答案了。

六、課後作業

1.排序

990克 1千克 90克 9千克

()>()>()>()

【答案】9千克>1千克>900克>90克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於克和千克的關係的掌握,學會利用克和千克的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2.它們各重多少?

【答案】12;6;2。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根據已有信息進行計算。題目的着手處是最後一幅圖,容易使不夠細心的學生誤以爲沒有解決辦法。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質量觀念,知道稱較輕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單位。

2、通過實踐活動,瞭解用天平稱比較輕的物品的方法,瞭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進行估算,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克。

教學難點:

正確建立1克的質量觀念。

對 策:

在學生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親自感受1克大約有多重。

教學準備:

天平、黃豆、2分硬幣、羽毛、學生尺、橡皮筋、紙幣、鉛筆屑等物品。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講述: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誰來說一說,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有什麼感覺?

小結並提問:同學們經常逛超市,不知你們是否注意到,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來表示,還可以用什麼單位?(板書:克)你瞭解到哪些商品的重量是以克爲單位的?這些商品爲什麼不用千克爲單位呢?

小結引出新課:出示例題圖,認識並板書:認識克,克也可以用符號“g”來表示。(板書:g)那麼1克有多重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克。

二、動手實踐,解決問題。

1、認識天平。

出示天平並提問:誰來介紹一下天平的使用方法?(認識砝碼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2、稱出10克重的黃豆。

稱出10克黃豆並數數有多粒,指名交流,教師板書。

讓學生感受10克黃豆只有幾十粒,可見1克是很輕的。請你拿幾粒黃豆放在手裏掂一掂,這就是1克的重量。小組交流,1克黃豆拿在手上有什麼感受。

3、感受1克的重量。

(1)請每個同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2分硬幣放在手上掂一掂。

問:誰來說說,2分硬幣拿在手上有什麼感覺?

小結:2分的硬幣大約就是1克,拿在手上感覺很輕。

(2)掂一掂一根羽毛和一把學生尺的重量。

比較:一根羽毛和一枚2分硬幣,一把學生尺和一枚2分硬幣。

小結:一根羽毛比1克輕,一把學生尺比1克重。

4、學會用克稱物品的重量。

出示P34頁上面兩幅圖。

問:你能看出圖中的兩個水果大約各重多少克嗎?你是怎麼看的?

小結:我們在用秤稱物品時,首先要看秤是以克還是千克爲單位的,這樣才能準確讀出所稱物品的重量。

5、瞭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

出示一袋鹽,談話:這袋鹽的重量是500克,那麼兩袋這樣的鹽是多少克呢?(板書:1000克)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把這兩袋鹽放到以千克爲單位的檯秤上,問:這個檯秤上的刻度是以什麼爲單位的?看一看這兩袋鹽重多少千克?(板書1千克)

你發現了什麼?學生交流,(板書:=)

講述:小明和小強進行爬樓梯比賽,小明手裏拿了10枚2分硬幣,小強背了20袋鹽,結果小明獲勝了,你覺得公平嗎?爲什麼?

6、完成“試一試”。

分別先掂一掂數學書和文具盒的重量,比一比哪個重一些,再稱出它們的重量,看看和估計的結果是否一樣。

三、課堂練習,鞏固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觀察插圖,並回答問題,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的重量是以克爲單位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先猜一猜,然後實際掂一掂,在比較中加深對1克有多重的體會。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並指名說出答案,選擇幾題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圖,學生觀察,並說說圖意。

你知道杯子裏的水有多重嗎?你是怎麼想的?

回家後照樣子稱一杯水,算算杯子裏的水有多少克。

四、全課總結,課後延伸。

交流學習體會。

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找找哪些物品的中重量常用千克作單位,哪些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認識克

重量 克 g

幾十粒黃豆大約重10克。

1千克=1000克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 篇8

本單元教育目標是: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結合自己的經驗,感知1千克和1克的質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稱量物體質量的方法,會選擇適當的單位表示常見物品的質量。培養估計的意識。

3.在測量、比較物品質量的過程中進行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對身邊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有趣的比較活動,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課教學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經歷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過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2掌握用秤稱物品質量的方法,會選擇適當的單位表示常見物品的質量.知道1千克=1000克.

3在測量和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質量單位與生活的密切關係,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準備: 以克爲單位的電子秤一臺, 以千克爲單位的檯秤一臺,西瓜一個(整千克的),蘋果一個,鹽兩袋,西紅柿每組1千克,糖每組1千克,硬幣1個.課前調查表

一、 認識千克和克

(一)生活了解

1、 你調查了哪些物品的質量?(指名回答)

2、 老師也調查了一些。(展示)

3、 指導:我們調查的克和千克都是質量單位。國際上用g來表示克,用kg來表示千克。

(二)認識秤

1、說一說:拿出西瓜和梨?誰輕誰重?(學生根據生活經驗)

2、到底有多重,生活中人們用什麼來稱它們的質量?你們在哪見過什麼樣的秤。(指名回答)

3、認識各種秤(課件展示)

(二)稱西瓜和蘋果

1、(出示以克爲單位的電子秤一臺, 以千克爲單位的檯秤一臺)這是什麼秤?猜一猜西瓜大約有多重?蘋果有多重?

2、放在天平中稱出西瓜和蘋果質量。(重點指導怎樣看臺秤)

西瓜有多重?你們同意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蘋果有多重?你們同意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二、 秤食鹽(認識1千克等於1000克)

1、 拿出一包500克的食鹽,先看看上面的標示的質量,然後稱一稱。(在克單位的秤上)

2、 拿出兩包來,先算一算一共是多少?再稱一稱。(在克單位的秤上)

3、 再放到千克單位的秤上,這兩個數有什麼關係?使學生了解1千克等於1000克。

三、 稱土豆(或西紅柿)

1、每人拿出一個2分硬幣,掂一-掂,告訴學生大約有一克,(或稱量)

2、拿出土豆,掂一掂(學生輪流掂)

3、估計有多重?拿一袋食鹽(硬幣)比較一下,估計有多重?(在教學時學生估計有500克時我的處理粗,應拿1袋食鹽讓學生比一比)

4、稱一稱1個土豆。體驗形成

5、教師稱出1千克土豆,猜猜有多少?數一數。(體驗1千克大概是幾個土豆?)

7、學生稱出一千克的土豆(學生小組秤)。

8、讓學生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你是怎樣想的?

9、實際數一數?

10、放在結實的袋裏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感受1克——估計——感受土豆幾克)——體驗1千克大概是幾個土豆?——體驗千克)

四、 稱水果糖

1、 學生拿出水果糖,估計有多少克?(疑問:還有必要嗎?)

2、 稱出1千克的水果糖(學生小組秤)

3、 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4、 估計有多少塊?

5、 數一數

五、小結:

在剛纔的活動中,我們有什麼收穫?

六、考考大家:

練習1:認秤

練習2:選擇合適的單位(說說填的理由)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 篇9

一、教學內容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二、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 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 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三、編排特點

1.注意以學生已有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教材編寫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如教材通過呈現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在超市購物,引出質量單位,說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他們進行估測或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爲了達到這種相互促進的效果,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教材採取了一些措施。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藉助一個2分硬幣和一袋1千克的鹽,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讓學生說出大約重1千克的物體,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給學生提供測量實際物品的機會。如說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介紹了一些常用的秤,讓學生認識測量的工具。再如,讓學生稱從家裏帶來的各種物品。讓他們在認識一些不同的秤後,實際練習讀取盤秤、彈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數值,充實實際測量的經驗並鞏固重量觀念。

(3)培養估測意識。如,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後,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四、具體內容

1.主題圖。

教材第85頁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出質量單位的。教學時,教師可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克和千克的認識。

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地是瞭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中應用。爲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瞭解1克、1千克大約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

3.認識常見的秤。

教材第86頁介紹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準備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盤秤、電子秤、彈簧秤等,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在什麼地方見到過這些秤,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再讓學生認識這些工具,練習讀取秤上的數值。但應注意不要要求過高,只要學生能讀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

4.解決問題。

教材第87頁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教學時,教師可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如讓學生調查家裏買的蘋果和雞蛋的質量和數量,並推算一下大約多少個蘋果重1千克,大約多少個雞蛋重1千克。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所給的素材提出一些計算的問題。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加深對克和千克的理解。

5.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後,教師應給學生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如在教學教材第87頁做一做中第2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活動時,依次出示大家帶來的物品,讓每個學生都先估一估,記錄下來,再選擇合適的秤稱一稱,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