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懷念母親》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大綱

《懷念母親》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3K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懷念母親》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懷念母親》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懷念母親》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懷念母親》是六年級上冊第六課,課文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開門見山地指出了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爲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係;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爲母親的離去,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爲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爲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對祖國的懷念,將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爲什麼會有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二、說教學目標:

1、從多角度表現本單元的主題——祖國在我心中。

2、學習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懷念母親,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之情。

  四、說教法

1、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2、以讀代講法:如默讀,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範讀等。

  五、說學法

採用朗讀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六、教學課時兩課時

《懷念母親》教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掃清文字障礙,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理解"真摯,淒涼,思潮起伏,可見一斑"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二、教具準備

課文中的插圖,生字卡片,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

(一)引讀課題——走近"懷念"

今天,我們來學習季羨林的一篇文章,齊讀課題,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伴隨着季羨林的一生,再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探心路

1、自由地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字,注意從字裏行間去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2、學生交流後的初步感受,

3、讀讀六個詞語"棄養,淒涼,食不下咽,寢不安席,頻來入夢,思潮起伏",引導學生帶上想象,讀出詞語的形象與情感。

4、這篇課文在形式上和我們以往學過的課文有所不同,發現了嗎知道爲什麼要插入這些日記和《尋夢》片段嗎。

5、指名讀四篇日記和《尋夢》片段,初步體會季羨林對母親,對祖國思念之頻之深。

6、誰能把我們讀到的這些文字一日記《尋夢》讀薄,讀成一段話瀏覽全文,在文中找一找。

(三)體悟"懷念"

1、品讀"恨"字——思母至痛

(1)學生輕聲地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季羨林失去母親後的心境。

(2)你能體會季羨林當時的心情嗎你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了"恨"字。

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教師相機援引三則資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季羨林恨誰爲什麼而恨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資料一:季羨林六歲離開了生母,寄住在親戚家,而這一住就是十六年,他最後一次見到母親還是在她去世的八年以前。

資料二:《賦得永久的悔》中的片段:"當我回家,看到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

資料三:季羨林曾立下誓言: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後,立即迎養母親。

(3)他這樣,數十年如一日的懷念着自己的生母,直到他離開自己的祖國,來到了德國,來到了那個孤寂的小城,這麼遠的距離割斷了他的思念了嗎下節課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具準備

關於季羨林的資料

  教學過程

1、感悟"哭"字——思母至深

季羨林帶着失母之痛來到了哥廷那座孤寂的小城,這麼遠的距離割斷了他的思念了嗎指名讀文中的第二篇日記,談初步感受。

體會房東太太對兒子的等待,"她高興得不得了",她高興成了什麼樣子她會爲兒子的回來做了哪些準備文中是省略號,請把省略號讀成一段話,後來,兒子沒有按時回家,她又會怎樣焦急地等待。

從這位房東太太身上,季羨林看到了自己母親的等待,也更加刻骨銘心地感受到自己心中那份"恨",母親曾經怎樣苦苦地等候兒子的歸來呢這邊的同學可以拿起筆來寫寫,此時,身處異國他鄉的季羨林才明白,自己的母親曾有過多麼痛苦地等待,他又有怎樣的話要對長眠地下的母親說請這邊的同學拿起筆來,寫一寫季羨林此時最想說的話。

創設情景,母子倆穿越時空進行對話。

兒子的千言萬語都融在這段文字裏——指名讀:"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一樣的!""真想哭",這哭聲中有什麼呢把你的理解送進朗讀中去。

2、涵詠"糊"字——思母至切

學生默讀第一篇日記,有不懂的地方畫上波浪線。

在學生充分質疑後,重點探討,爲什麼作者的懷念是淒涼而甜蜜的。

師生對話,走進那個"黃昏"一般說來,黃昏的時候,我們都放學了,大家要——在這個時候,你們的爸媽下班了,他們都要——天上的鳥兒在這個時候也要——此時,季羨林能回家嗎他的家在哪兒引領學生體會海外遊子有家難歸的苦衷,創設情景,走進作者的心海:"季羨林又孤寂地站在窗前,擡眼望去,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正步履匆匆地往家裏趕,漂泊的魚船也靜靜地停靠在海港,就連不知疲倦的小鳥也開始歸巢了,薄暮中,遠遠地傳來了母親喚兒回家的聲音……此時此刻,如果你是季羨林,你的心會看到什麼啓發學生想象,讓文中的"故鄉""故園"故國的朋友"化爲一幅生動的畫面,從而對祖國的懷念變得真實可感。

在交流中理解"甜蜜",指導朗讀,教師根據學生髮言,適時點撥:當你回憶起這些快樂的時光,你心裏是什麼滋味所以說,有時候,美好的回憶往往是精神上的安慰,是對心靈創傷的一種治療。

這淒涼,這甜蜜,最後都融如入到了一個字裏面,哪個字(糊)。

"糊"是什麼意思這"糊"在季羨林心頭的究竟是什麼。

3、咀嚼"尋"字——思母至苦

正是這種對母親,對祖國的愛,使得季羨林在獲得博士學位後,不顧國外多家研究機構的挽留,毅然回國,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而他的生身母親呢,卻只有到夢裏去尋找,讀《尋夢》中兩個片段,想一想,他在夢裏看清了自己的母親了嗎。

緊扣"面影",體會作爲兒子記不清母親模樣的痛苦,指導朗讀片段二。

即使看不清,季羨林還是要苦苦地去尋找,分男女朗讀片段一。

季羨林一生也沒有找到母親清晰的面容,齊讀片段二。

從某種意義上說,尋找母親,就是在尋找生命的源泉,尋找做人的根,季羨林的根在哪兒。

(四)迴應全文——昇華情感

1、師深情誦讀:九十歲的季羨林回故鄉給母親掃墓,來到母親墓前,百感交集,"撲通"一聲跪倒下去,眼淚奪眶而出,淚水滴到了眼前的香燭上,此刻,他在心中暗暗地說"娘啊!這恐怕是你兒子今生最後一次來給你掃墓了,將來我要睡在你的身邊,"(摘自《真情季羨林》)。

2、睡在母親的身邊,也就躺在祖國母親的懷抱。

(五)課外作業——拓展閱讀

今晚,請你和你的媽媽去讀季羨林的另一篇文章——《賦得永久的悔》,你將對"懷念母親",四個字理解得更深刻。

  《懷念母親》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懷念母親》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的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全文以回憶的形式,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季羨林先生在漫長的留學生活中,表達了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的思念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大目標: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

小目標:有感情的朗讀重點句子,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

  三、教學策略

本節課主要採用要素組合加平臺互動方式,採用要素組合是爲了充分調動學生所有的感官,在動靜轉換中讓學生理解課文,採用平臺互動方式是爲了發散學生思維,可以讓學生從多角度、多途徑、多方法學習文章。

  四、說設計意圖

我們第一課時已經帶領學生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語,感受了作者對親生母親的深情,所以第二課時我們將重點放在了感悟作者對祖國母親的深情和敬意,這樣的設計切合了本單元的主題——祖國在我心中。我們引導學生抓住表達作者對祖國母親深情的6個重點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機分組學習,深入探討。

  五、介紹教學流程

(一)激情引題,揭題導入。(課前學生欣賞了音樂視頻《我的中國心》,課上老師的深情引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防止了老師的空講,是學生自然而然進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二)探究文本,深情朗讀。(分4步)

1、快速瀏覽課文,畫出表現季老懷念祖國母親的句子。

2、4人交互勾畫的句子。

3、彙總語句。

4、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這樣的設計可以調動學生看、想、做、動、靜等感官要素,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學習。4人的交互、全班交流彙總語句

體現了有效教育“共同交流、補充、分享”的理念,防止與學生爲敵。學生感情朗讀的設計,使學生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鳴,爲下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搭建平臺,交流分享。(分5步)

1、隨機分組。

2、搭建平臺,單元組活動。

3、彙報交流。

4、大動瀏覽。

5、反饋評價總結。

(學生隨機分組的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爲學生自由、民主、個性學習服務。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進行學習,有效地防止學生假看假學。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相互配合,人人有事做,防止邊緣生的出現。設計學生彙報交流,爲學生提供了展示風采的舞臺,學生以辦的大卡爲本,大膽真實的談出自己的理解感悟與同伴交流分享,有效的防止了空講,防止了泡沫,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大動瀏覽和反饋評價的設計可以讓學生與其它同伴互相分享學習成果,學生可以和同伴取長補短,又一次強化攀升了知識點。)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分4步)

1、欣賞圖片。

2、妙筆生花(小練筆)。

3、交流分享。

4、總結昇華。

(這樣的設計可以將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讓學生了解我們偉大祖國就建設的新成就,再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決心,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的深情,使學生由情感的表達自然轉入實際行動,實現本節課的目標。)

  《懷念母親》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懷念母親》是義務教育課標版第十一冊第二組的第二篇課文。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爲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係: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爲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爲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爲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爲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課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掌握“真摯、朦朧”等8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重、難點: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懷念母親、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母親》歌曲《我的中國心》

  二、說教法

本課教學我主要運用以讀爲主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開頭並輔以情景教學法。課堂中,通過課件演示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將學生完全浸潤在文本的語言文字之中,盡情的觸摸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的心聲,感受作者對祖國、對母親的深摯的思念之情。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提高語言的感受力,豐富語言的積累,受到情感的薰陶。

1、情景教學法:上課開始,播放《母親》視頻,讓學生知道母愛的偉大,引出季羨林懷念母親。課件出示:季羨林,讓學生認識季羨林,揭示課題。在這節課的最後播放《我的中國心》,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2、以讀代講法:”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默讀、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範讀等,達到“讀中感悟”,以讀代講的效果。

  三、說學法

爲了老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法方面我主要採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讀悟結合,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圍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將個別學習,小組學習,班級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視頻導入

1、“母親”這是多麼親切地稱呼,多麼熟悉的字眼呀,讓我們來感受一下母愛的偉大。播放視頻《母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海外遊子傾吐心聲思念母親的課文—季羨林的《懷念母親》。板書課題,朗讀課題。

設計意圖:視頻中出現偉大的母愛,無私的母愛。以此導入新課,易於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激發學生探究文本的慾望。同時,也爲學生朗讀文本做好了情感的鋪墊。

2、課件出示:季羨林回憶以前學過的跟季羨林有關的課文。

3、季老的許多文章裏都談到了母親,都表達了自己對母親強烈的思念情感。讓我們再讀課題,讀出“懷念”的情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作者痛苦、悔恨的情感,奠定學習本課的感情基調。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指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1、思考:

(1)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兩位母親?

(2)作者對這兩位母親懷着怎樣的感情?

2、學習生字詞,解決問題。

3、聽課文錄音,糾正讀音。

設計意圖: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通過朗讀課文,聽課文錄音,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從整體入手,把握全文。

(三)抓住重點語句,品讀

1、首先是作者對親生母親的感情,重點研讀文章第2自然段。

出示課件:“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聯繫上下文,讓學生感受從六歲離開母親到母親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時間不在母親身邊,雖然中間有短暫迴歸,但畢竟時間短暫,沒有與母親促膝長談的機會,如今母親逝世,即使想報答養育之恩,也永無機會,因此心中覺得傷心難過:“我的願望沒能實現。”作者覺得,隨着母親的死,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變得空虛和寂寞了,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做什麼,只有遺憾和悔恨一直充滿心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因爲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結束對身生母親的感情。

2、接着轉入對祖國母親的思念,這部分讓學生抓住難理解的語句,出示課件: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讓學生感受在作者記憶深處的母親,從而體會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和思念的情感。

3、回憶以前學過的《遊子吟》。(加強學生對舊知識的鞏固。)

設計意圖:我在教學中主要採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讀悟結合,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充當好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應抓住契機進行適時的引導、點撥,梳理與歸納,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四)學習寫法,首尾呼應

學生齊讀文章的最後一段和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認識到兩個母親的身份不同,對母親的懷念卻是永遠不變的,從而呼應文章開頭,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作者真摯的情感。交流寫法特點。

設計意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並做到在習作中會靈活運用,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五)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同學們,爲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國家每年都有近四十萬中華兒女拋家離子,遠離家鄉,他們獨自承受骨肉分離,孤獨無依的痛苦。他們何曾不想孝敬雙親、享受天倫之樂?他們何曾不想回歸祖國、報效祖國?著名歌唱家張明敏演唱的一曲《我的中國心》唱出了他們共同的心聲。

2、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

預設:聽完歌,學生談想法;並結合實際,在國慶節來臨之際,讓學生再暢談最想通過什麼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設計意圖:“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讓學生由讀到悟到寫,爲學生創設了一個歷練語言、宣泄情感的時空,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從而引起學生心靈上的震撼,不斷加深,不斷昇華,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五、說板書

懷念母親

生身母親祖國母親

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

設計意圖:

板書是整節課的眼睛。本節課我設計的板書做到了簡潔明瞭點明文章的中心,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總結:

總之,我想通過以上“目標的簡明、環節的簡化、內容的簡約、方法的簡便”真正實現“簡單教語文,完全爲學生,紮實促發展”。

我的說課完畢,說課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懷念母親》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懷念母親》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中的第六課,是季羨林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爲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

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係: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爲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爲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爲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爲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編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在於從多個角度表現本單元的主題──祖國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學習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重、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懷念母親、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本課我主要運用以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情景教學法

上課伊始,由“國寶”引出季羨林,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主要經歷及季羨林的作品《賦得永久的悔》讓學生默讀,交流感受,揭示課題。

2、以讀代講法

葉聖陶老先生認爲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朱熹也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默讀、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範讀等,達到“讀中感悟”,以讀代講的效果。

  三、說學法

教與學是相長的,爲了老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我班學生的情況,在學法方面我主要採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讀悟結合,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將個別學習,班級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四、說教學程序(第二課時)

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師:誰知道一般“國寶”是指什麼?(大熊貓)但是在北京大學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被人稱爲“國寶”,他是誰呢?

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

2、課件出示: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

學生默讀,交流感受。

3、出示課題。

季老的許多文章裏都談到了母親,也都表達了這樣的情感。(出示課題《懷念母親》板書)讀出“懷念”的情感。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懷念母親》。

讓學生感受作者痛苦、悔恨的情感,奠定學習本課的感情基調。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指名朗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通過指名朗讀課文,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從整體入手,把握全文。

  (三)抓住重點語句,品讀

首先是對親生母親的感情,重點研讀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聯繫上下文,讓學生感受從六歲離開母親到母親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時間不在母親身邊,雖然中間有短暫迴歸,但畢竟時間短暫,沒有與母親促膝長談的機會,如今母親逝世,即使想報答養育之恩,也永無機會,因此心中覺得傷心難過:“我的願望沒能實現。”作者覺得,隨着母親的死,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變得空虛和寂寞了,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做什麼,只有遺憾和悔恨一直充滿心心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因爲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接着轉入對祖國母親的思念,這部分讓學生抓住難理解的語句,如,“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作者的內心體驗;“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在作者記憶深處的母親的身影,從而體會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和思念的情感。

語文新課標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取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有所體驗。”“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夠聯繫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教學方式上提出了“要提倡靈活多樣”,“尤其啓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所以,我在教學中主要採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讀悟結合,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充當好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應抓住契機進行適時的引導、點撥,梳理與歸納,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四)學習寫法,首尾呼應

學生齊讀文章的最後一段和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認識到兩個母親的身份不同,對母親的懷念卻是永遠不變的,從而呼應文章開頭,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作者真摯的情感。交流寫法特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並做到在習作中會靈活運用,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五)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放歌曲,齊唱歌曲《我的中國心》,唱完歌,學生談想法;並結合實際,在國慶節來臨之際,讓學生再暢談最想通過什麼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學生在歌唱中和交流中再次感受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引起心靈上的震撼,不斷加深,不斷昇華,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五、說板書

親生母親——悔恨

懷念母親

祖國母親——熱愛

板書是整節課的眼睛。本節課我設計的板書做到了簡潔明瞭,突出重點

  《懷念母親》說課稿5

  一、說教材

《懷念母親》是人教版是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的酣暢淋漓。最後,作者呼應作文開頭,說明爲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文本的能力,能夠基本瞭解本文的主要內容,但是《懷念母親》這篇文章作者的年代背景與學生的年代背景相差甚遠,學生缺乏深刻的現實體驗,對情感的領悟可能不夠深入。因此,在新課前,我以“走近季羨林”爲題介紹季羨林的成長過程,給學生讀他的作品《賦得永久的悔》,爲深入理解本文體驗情感做好鋪墊。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會讀8個生字,會寫“真摯,避免,朦朧”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揣摩重點語句,從純真樸實的語言中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的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情感:體會作者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季羨林對兩個母親的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難點: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思。

  五、說教學法

朗讀體驗法、小組探究法、圈點勾畫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會用洽談(談話)導入新課:“同學們,母親,多麼神聖的呼喚,多麼聖潔的字眼,你們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自己的母親嗎?(可愛,美麗,勤勞)”我接着引導“是的,在我們心中,母親是最偉大的、至高無上的,著名作家季羨林的文章裏,就酣暢淋漓地體現着對母親的敬意和愛慕”(引出課題)

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及作品《賦得永久的悔》,學生經過默讀,接着說“那麼,本篇課文作者懷念的僅是生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走進《懷念母親》。”

(這樣的導入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又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文教學的關鍵就是讓學生讀,並在讀中悟,在這一環節,我將採用……

在解決完生字詞後,再次讓學生通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學生經過通讀可以從文中得出(作者有兩個母親,對這兩個母親有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愛慕)

這樣的設計能

(三)深入研讀,體驗情感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研讀是深入地和文本對話,在這一環節,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將採用談話法,向學生拋出第一個問題:“文中從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作者對親生母親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在此給學生3分鐘的思考時間,思考結束後,採用自主回答的方式,學生可能會找出一下句子進行回答“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引導學生練習練習上下文,感受作者從六歲離開母親到母親去世,作者有十多年的時間不在母親身邊,雖然中間有短暫的迴歸,但畢竟時間短暫,沒有與母親促膝長談的機會,如今母親逝世,即使想報養育之恩,也永無機會了。

接下來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相關句子,並從“食不下咽、抱終天之恨”等詞語感受作者因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的心情。

語文教學中談到,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接着我繼續引發學生思考:“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十年如一日。後來,作者離開的祖國,到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留學,地域的距離能高割斷作者的懷念嗎?(相反這懷念又添了分量)”

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的懷念中,又增添了什麼?(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我繼續引發學生思考:“那麼文中有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並沒有割斷對親生母親的懷念,有哪些地方又體現了對祖國母親的懷念”在此採用探究法,讓學生…….

(1)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的糊在人心頭。

(2)我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引導學生從淒涼二字入手,進行想象說話:“想象季老爲什麼“淒涼就是幸福”的呢”學生通過想象說話,深入體會到作者複雜的心情,“對祖國的熱愛和深深的思念”最後全班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引導學生認識到兩個母親的身份不同,對母親的懷念卻永遠不變的,從而呼應文章開頭,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作者真摯的情感,並交流寫法特點。

(四)拓展延伸,鞏固提高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此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你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有什麼話要說嗎。要求學生寫一寫(在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昇華了情感)

(五)小結作業

編筐編縷,貴在收口,對於小結部分,我會用提問形式引導學生與我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提出一個小問題:“同學們,通過本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進行簡短的回顧後,引導學生總結(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讓我體驗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作業:讀寫結合,季羨林先生獨在異國他鄉,在淒冷的黑夜裏,望着滿天的繁星,他會想些什麼呢?

  七、說板書設計

懷念母親

親生母親——悔恨

祖國母親——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