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雪花飄飄》說課稿

《雪花飄飄》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雪花飄飄》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雪花飄飄》說課稿

  《雪花飄飄》說課稿1

緊隨明尚教育,考編先人一步!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湘版美術教材第七冊第十一課《雪花飄飄》,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我的說課設計將採取“四說”的模式,即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程序。我的教學理念將貫穿其中。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雪是六角冰花做的天使,是大自然賜給孩子們的禮物,本課是以雪爲主題,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作能力的教學活動。巧妙運用生活中常見或者廢棄的材料,製作一個富有情趣,製作精美、觀賞性強的“雪景玩具”,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隊雪花和雪景有個感性認識。

2、教學目標: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知識目標:瞭解有關“雪花飄飄”的製作原理。

技能目標:掌握有關的集中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動手製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製作雪花飄飄的過程

難點:設計各種個性獨特豐富多樣的玩具

4、課前準備:學生準備好泡沫、可樂瓶等

二、說教法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爲了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解決本課的重難點,我主要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是情境教學法:我運用實物、音樂渲染等手段,創設與本課相關聯的情境,並把兒童帶入這種情境,啓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在濃烈的課堂氛圍中感受美、發現美

二是問題討論法:目的在於通過學生的互動問答,發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我還運用遊戲活動法、直觀教學法,圍繞教學重難點分層次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發展創造思維,陶冶藝術情操。

三、說學法

在學法的指導上,我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引導學生通過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及時提問,做到學與教相結合,領悟到重點和難點,發現不足及時改正。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藉助圖片、音樂及老師的演示,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性學習活動,產生“記憶”與“聯想”,能製作出創意十足“雪花飄飄”作品,發展創造思維,陶冶藝術情操。

四、說教學程序

(1)猜謎導入

我在課堂一開始設疑一個謎語引起學生注意,我設計的謎面是: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謎底揭曉後板書本課課題——雪花飄飄。我們今天就學習怎麼把雪留在我們身邊。

(2)觀察交流

我拿出事準備好的一個“雪花飄飄”的.玩具,我引導學生提出要求,觀察一下這個玩具由哪些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用了些什麼材料?這些“雪花”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帶着這些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然後總結這個玩具主要是有底、蓋、景三大部分組成。底是泡沫板,蓋是塑料瓶,景是綜合材料。

我接下來示範製作過程先製作底與蓋,再製作雪景,“雪花”其實就是泡沫珠,可以用摩擦泡沫板得方法得到。再將底與景組合後將底與蓋接好,最後摩擦出的泡沫珠將其從瓶口灌入。

通過以上的學習,使學生對製作“雪花飄飄”的方法原理有了一定認識,達到了教學目標,突出本課的重點。

(3)欣賞感知

接下來我用課件展示有關雪景的圖片和影片,以及各種材料製作出來的玩具中雪地景色。欣賞後我會提出問題,同學們剛剛看的圖片中尼最喜歡哪一個景色,說說它們是如何製作的,在看看自己所帶來的材料,說說它們適合製作什麼樣的景色?比如漫天飛舞的櫻花,秋天成熟的稻穀等等。

通過以上的情境教學,突破了本課的難點,爲接下來自己獨立製作玩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自主創作

我再次用課件展示各式各樣的“雪花飄飄”的玩具,讓學生在欣賞的玩具中萌發創作的慾望,接着提出作業要求:

1、學生嘗試製作類似“雪花飄飄”的玩具。

2、小組再次交流與合作,在老師播放的音樂情境中,創作出造型奇特的玩具,並通過觀摩、評價,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5)知識拓展

讓學生了解雪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6)體驗感受

讓學生把創作好的玩具一一展示,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

  《雪花飄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雪花飄飄》是湖南美術出版社第七冊十一課,本課內容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是以雪爲主題,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學活動。巧妙運用生活中常見或者廢棄的材料,製作一個富有情趣,製作精美、觀賞性強的“雪景玩具”,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雪花和雪景有個感性認識。

“雪景玩具”是由外部框罩和內部景觀兩個部分組成的。外部框罩是由半個大號透明飲料瓶和底座、吸管經過切割、穿插的方法組裝而成。

二、說教法

第一,提問導入新課。通過提問,讓學生暢談雪,使學生進入雪的世界中。

第二,欣賞認知。展示“雪景玩具”並玩給同學們看,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以此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把學生對冬天雪景的的直觀感受轉化到實際製作中來。在材料的分析、方法的選擇問題上,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性,由教師提供給他們其他的“雪景玩具”近距離觀賞、觸摸,教師歸納小結,尋求內部微型景觀造型的新穎與美觀。

第三,探究創作。學生通過大膽自主表現,獨立製作的方式完成。

三、說重點

用泡沫表現雪花,自制一個“雪花飄飄”的玩具。

四、說難點

感受冬天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課業類型:工藝製作課

學習目標:

1、用泡沫表現雪花,自制一個“雪花飄飄”的玩具,並瞭解有關製作原理。

2、掌握有關製作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動手製作能力和創新意識,體驗創造的樂趣。

3、感受冬天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學習重點:用泡沫表現雪花,自制一個“雪花飄飄”的玩具。

學習難點:感受冬天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學習用具:泡沫、特大飲料瓶、剪刀、吸管、紙、膠水、範作以及其它裝飾材料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是花花園不種它,花兒一開就落下,春夏秋季不見面,寒冬臘月開白花。(學生猜謎)

1、提問一:哪些成語描寫雪花的?(學生回答)

提問二:你對雪花有哪些印象?(學生交流)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板書課題:雪花飄飄

二、欣賞認知

1、欣賞教師自制的“雪景”玩具。

教師提醒學生仔細觀察玩具並提出觀察問題:

(1)這個玩具由哪幾大部分組成?

(2)每個部分都用了哪些材料?你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嗎?

(3)這些飄動的“雪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4)如果你來製作的話會按什麼樣的步驟來做?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觀察結果,自主總結。

(1)玩具主要由底、蓋、景三大部分組成。

(2)底——泡沫板,蓋——塑料瓶,景——綜合材料。

(3)“雪花”其實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4)製作底與蓋——製作“雪景”——將底與景組合後將底與蓋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將其從瓶口灌入。

3、學生輪流吹一吹、玩一玩。

4、欣賞用各種材料製作出來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5、讓學生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景色,說說它是如何製作的。(重點引導學生說說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

6、學生觀察分析自己所帶材料,互相說說它們適合製作什麼樣的景色,並討論採用什麼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三、探究創作

1、作業要求:

回憶冬天的美景,用大飲料瓶、吸管、泡沫等材料製作一個雪景玩具。吹一吹,讓潔白的雪花飛舞起來,開展遊戲。

2、製作步驟|:

(1)選擇一塊泡沫切割泡沫底部與瓶底大小相符。

(2)把大飲料瓶的底部離三分之一處用剪刀剪去。

(3)在泡沫底部插入吸管,多餘的吸管就剪去。

(4)固定雪景的裝飾物(注意要用大頭針固定牢),並添加泡沫珠。

(5)將底部和景物組合後將底蓋接好。

(6)泡沫珠從瓶口灌入。

3、師生合作製作“雪景”玩具,進行簡單示範。

4、學生獨立創作,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注意安全及教室衛生保潔。)

四、交流評價

1、學生拿着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內自由玩耍,邊玩邊向其他同學展示介紹自己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換玩具玩一玩。

2、讓學生說說對自己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還有待改善之處。說說最喜歡哪個玩具並說出原因。

五、總結:

1、提問:你們知道“雪花”是如何飄舞起來的嗎?

2、《雪花飄飄》玩具是靠空氣在瓶中流動而形成的,於是帶動泡沫珠飄動的過程。

《雪花飄飄》教學反思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爲本,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雪花飄飄》是蘇教版第七冊十一課,本課內容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是以雪爲主題,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學活動。巧妙運用生活中常見或者廢棄的材料,製作一個富有情趣,製作精美、觀賞性強的“雪景玩具”,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雪花和雪景有個感性認識。

“雪景玩具”是由外部框罩和內部景觀兩個部分組成的。外部框罩是由半個大號透明飲料瓶和底座、吸管經過切割、穿插的方法組裝而成。

在教學雪花飄飄做法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欣賞雪花飄飄的玩具,瞭解它的結構後,接着讓孩子們玩一玩。然後教他們分析製作的步驟,學生對雪花飄飄的玩具,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真的學習,探究,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