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守株待兔》說課稿範文(通用6篇)

《守株待兔》說課稿範文(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守株待兔》說課稿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守株待兔》說課稿範文(通用6篇)
  《守株待兔》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第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種田人妄想不經過努力而僥倖得到成功是不對的,《守株待兔》位於本單元第二篇,上承《刻舟求劍》、《掩耳盜鈴》下跟《亡羊補牢》。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着重理解“守株待兔”、“樂滋滋”、“再也沒有”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守株待兔”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第3自然段講的是種田人拾兔後的心裏活動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爲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認爲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

(2)做實驗,體驗“守株”的結果。從而揭示寓意;

(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天高日落,一日又一日,體會種田人荒廢的時間;

(4)設計“種田人認識錯誤”,啓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拾兔’爲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爲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爲“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爲“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爲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2)動畫演示種田人拾兔後的心理,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

(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佈置學習課後續寫種田人認識錯誤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爲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啓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有沒有妄想過不勞而獲的成功,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圖片動畫弄懂“丟下”、“全完了”,在簡筆畫中找出這樣的情景。

(三)指導朗讀,啓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感嘆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

(2)通過“拾兔”,懂種田人懶惰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種田人認識錯誤後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守株待兔》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組第27課寓言兩則的第二則。此組課文多是鼓勵學生在碰到問題時,要多動腦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此組前兩篇課文是以正面引導學生多思考問題,而第27課則是方向剖析。《守株待兔》這一則寓言故事改編自《韓非子》中一文,主要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隻撞到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日守在樹樁旁邊等待着,但結果是他再也沒有得到過野兔,地也因此荒了。通過《守株待兔》這篇寓言的學習讓學生悟出“不勞而獲,心存僥倖”的想法是錯誤的,要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實實的去做。

  (一)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一學段對學生的要求,以及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教學目標擬定爲一下3點:

1.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着重理解“守株待兔”、“樂滋滋”、“再也沒有”等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該篇課文的寓意,懂得“守株待兔”這個詞語的意思,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能存有僥倖心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

1.設境想象法。本課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師的語言,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如臨其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2.重點字詞剖析法。本課是學生接觸的第二篇寓言故事,對其所講的內容不太容易把握。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使學生明白文中所講的意思,學有收穫,學有所得。

3.以讀促思法。“讀”是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通過多種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逐步將學生引入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的狀態中去。

  三、說學法

1.讀書方法的指導: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初讀課文,嘗試理解不懂的詞語,提出問題;細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的思考理解,體會感情。

2.品詞析句法:這是學習語文最基本常用的方法,能切實有效地讓學生進行語文文字訓練,理解課文內容。

  四、說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入課題。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談起,說自己有沒有想過不付出而獲得成功的事情,以引入課題,釋題質疑。並藉機板書課題。

(二)觀察分析,指導書寫。出示文中的7個生字,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分析,教師在黑板上師範書寫,學生在練習本上練寫。

(三)精讀品味,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努力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讀課文,抓關鍵字詞,進行指導理解。

(1)竄出來。先讓學生觀察“竄”字的偏旁,讓學生理解“竄”字是穴字頭,表示與洞穴有關,“竄”的本意是老鼠收到驚嚇逃竄到洞裏。再以文中野兔從樹林竄出來爲例,讓學生表演動作野兔是如何從林中“竄出來”的,並想象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以此來引導學生深刻體會“竄”在該處是表示飛快地、很緊張地、很慌亂的跑。

(2)白撿。出示文中的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讓學生知道種田人的野兔是“白撿”的,這裏板書“僥倖得兔”。接着讓學生說出“沒花一點力氣”這個句子可以體會出種田人“白撿”了一隻野兔,即種田人的兔子是不勞而獲的,板書“不勞而獲”。

(3)樂滋滋。教師提問學生種田人白撿了一隻野兔後,心情是怎樣的呢?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呢?引導學生說出種田人的心情是樂滋滋的,體驗種田人“樂滋滋”的心理,並指導學生帶着“樂滋滋”的語氣讀該段話。

(4)每天。教師出示句子“要是每天都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啊。”指導學生朗讀時強調“每天”,並引導學生感悟出種田人不可能“每天”都撿到一隻野兔,像這樣的事情是屬於偶然的,不會經常發生的。以此點撥事件發生的“偶然性”,爲寓意的領會做好鋪墊。

(5)從此。出示句子“從此他丟下了鋤頭,整體坐在樹樁旁邊等着,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到死在樹樁上”。教師通過情景朗讀,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幹活了。當別人在地裏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裏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生接:守株待兔。)以引導學生在體會“從此”這個時間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種田人的希望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

(6)再也沒有。出示最後一個句子,讓同學們體會到種田人再也沒有等到過野兔,且莊稼也全荒了。引導學生從事件的結果中體會到想要不勞而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板書一無所獲。

(四)創設情境,總結寓意。出示句子“我想對種田人說。”創設交際情境,教師演種田人,引導學生把領會到的寓意以勸告種田人的形式表達出來。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認真做事、認真做人。

(五)拓展延伸,激發興趣。推薦學生閱讀其他語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了“教學不侷限在課堂”。

  《守株待兔》說課稿3

  一、教材簡析

人生多少哲理,盡在寓言中”。著名作家嚴文井老先生對寓言曾做過絕妙的比喻,他說:“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啓發智慧,讓思想活躍。”而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組教材正是圍繞“要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這一專題選編了兩則流傳千古的寓言。《守株待兔》便是其中一篇,情節簡單卻促人深思,語言淺顯而寓意深刻。故事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隻撞的兔子,他就丟下鋤頭整天守着樹樁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語文教學就是要憑藉語言文字,訓練語言,發展思維,讓學生在理解、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本課教學設計力求通過“解讀文本,品味語言;建構文本,增加積累;超越文本,凸顯主題。”從而發展語言,提高思維。

  三、學法思考

本課以“讀、悟、議”作爲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中品味語言,體會寓意,訓練思維,受到感染薰陶。

  四、教法選擇

以學定教,以教促學。擬以“讀-悟-議-讀”爲本課主要教學方法,讀是發現的開始,悟是思索的結晶,議是智慧的碰撞,讀後有悟,悟後生議,議後促讀,方能讀出語感,讀出形象,讀出韻味。

  五、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單元目標及本班學情,特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六個生字,理解“守株待兔、樂滋滋、露出來”,初步掌握字理識字、歸類識字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藉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帶“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這四個詞語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種田人因爲一次意外的收穫便抱有的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

學習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閱讀課文,理解寓意。

學習難點:理解寓意並結合生活實際深化主題,學會正確、多角度地看待問題。抓住重點詞句,以多形式的朗讀,結合生活實際深化理解,突破重難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CAI課件。

  六、教學流程:

擬用以下教學板塊來實現我的教學構想:看圖猜寓言,增加積累——找準切入,質疑導讀——品析賞讀,領悟寓意——鏈接生活,昇華——主題。

第一大板塊:課前測試,增加積累: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本設計利用課前五分鐘出示幾則寓言的插圖讓學生看圖猜故事,再利用適當的點評拓寬對寓言的瞭解。這對於二年級孩子來說,既激發了孩子們對寓言的興趣,又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和求知慾,同時又順理成章地揭示課題,引出新授內容。

第二大板塊:找準切入,質疑導讀:

1、揭示課題,引導質疑:學貴有疑,疑則進矣!”當學生猜出《守株待兔》這一名稱後,順勢板書課題,並抓住“守”字進行寫字教學,(提醒注意寶蓋寫得稍大,“寸”的一橫不能超過寶蓋頭兩邊。)再引導學生圍繞“守”字質疑,“守”什麼?爲何“守”?怎樣“守”?既抓住了本課中心,圍繞此字展開質疑,輻射全篇,牽一髮而動全身。

2、初讀感知,隨文正音:然後引導學生合作讀一遍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其餘聽讀隨文正音,比如利用故事法區別“竄”和“串”的讀音。

第三大板塊:品析賞讀,領悟寓意:

一、多維思考“爲何守”,感知“偶然得兔”的僥倖:

本則寓言故事語言淺顯,加之二年級學生已有良好的預習習慣,和獨立閱讀課文的能力,因而單刀直入讓學生帶着第一個問題深入文本,用喜歡的方法自讀課文,再引導學生談感悟後帶着感受再讀課文。學生可通過破解課題得知之所以“守株”是因爲想“得兔”;觀察插圖可發現種田人之所以坐在樹樁邊,是因爲希望兔子還會來撞在樹樁上;深入閱讀文本會證實種田人確實從樹樁邊撿了一隻野兔。但真的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嗎?結合“忽然”、“竄”、“撞”等關鍵詞深入感悟,再利用課件演示幫助理解“竄”的意思,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在樹樁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師板書:偶然得兔)

二、深層探究“守什麼”,體會“不勞而獲”的虛幻:

那麼這個種田人守的僅僅是兔嗎?引導學生讀中感悟,孩子們抓住“沒花一點力氣,白撿、又肥又大、樂滋滋”等關鍵詞語,再結合插圖中種田人的神態、動作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後得知:他守的絕不僅僅是兔!又肥又大的野兔可飽肚,可保暖。他可以不再經受田間勞作的艱辛,也可以不再經受莊稼從種到收的漫長等待。他守在樹樁旁,分明就是守的三餐溫飽啊!一句話,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勞就可以收穫,用一個詞叫“不勞而獲”。(順勢板書“不勞而獲”)最後讓學生比較“樂滋滋”和“樂悠悠”,再帶着感悟讀出種田人垂涎欲滴,彷彿口水都流出來了的情態,讀出他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僥倖心理。

三、重點感悟“怎樣守”,體驗“一無所獲”的可悲:

1、讀議結合,品味感悟:

引導學生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他是怎樣守的?(如:從“整天”一詞分析,這個人從早到晚什麼事兒也不幹,他在“專心致志”地守,“一天一天過去了”說明他在日復一日地守,“野兔沒再來,莊稼全完了”說明他在執迷不悟地守。)學生說出什麼?就引導他們用自己個性化的閱讀來讀出自己的體會。再通過解析“男”和“獲”,“田力男田力男,田間出力好兒男”,可這個男子既不想下田出力,也不願帶犬打獵,什麼也不幹,這樣守下去的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板書“獲”,邊講解邊擦去“獲”的部件,引導學生順勢說出“一無所獲”,師就勢板書。)

2、創造性朗讀,提升情感:

在學生初步感受到“一無所獲”的結局後,引導學生先以兒女、朋友、過路人的身份對第三自然段進行改換人稱閱讀,(如:從此爹爹(叔父)丟下了鋤頭……我們的田裏……”、“從此我的這個朋友丟下了鋤頭……他的田裏……”“從此這個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的田裏……”)如此充滿創造性和個性化的練讀,再加上老師入情入境的範讀,使學生的心靈一次次經歷情感的衝擊。

3、角色體驗,自悟寓意:

此時此刻,學生的身心已經全然與文本融爲一體。再引導學生圍繞這一“守”字各抒己見說出自己想對種田人說的話。有了深厚的情感蓄勢,學生的情感之門便如決堤之江,一瀉千里。他們或聲淚俱下、或苦口婆心、或據理規勸,或大加貶斥……從而成功地完成了課後“泡泡語”中“我想對種田人說”這一語言訓練要求,本則寓言的寓意也在角色表演不說自明瞭。

第四大板塊、鏈接生活,昇華主題:

如果說剛纔的各環節朗讀品味是對文本進行深入細緻的解讀,個性化、創造性閱讀是對文本進行合情合理的建構,那麼,接下來就應該讓學生超越文本走向生活,聯繫身邊此類事例加深感悟。在這一環節中,師引導學生結合板書,再用上“只有……才能……”說出自己的啓示,談談該怎樣做事,再順勢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做人,並對學生的精要之語進行板書。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停留於對寓意的表層理解,而是對生活、對他人、對自己的做事爲人產生深入思考,使寓言的主題理解得以昇華。

最後以教師簡潔有力的小結收束全課:不去幻想不勞而獲,要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這是我們學這則寓言獲得的啓示,也是我對你們最大的願望。希望大家回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並在課餘時間讀更多的寓言明更多的道理,成爲一個充滿智慧、品德高尚的人,這是我們所有人對你們的美好祝願。下課!

總之,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就是本設計的最大追求!

  七、說教學手段

“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好課何需穿花衣,因此本課課件運用極其簡單,只用幾張圖片啓思導學,不讓太多的課件佔用學生閱讀感悟的時間,不願花哨的演示限制學生的思維,真正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學語文。”

綜上所述,本設計以“讀”爲主線,抓住“守”字巧妙切入,輻射全篇,引導學生調動思維深入文本。在入情入境的朗讀感悟中,從解讀文本到建構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學生從品味語言到明確寓意再到做事爲人的思考,一聲聲叩問撥動兒童思維之弦,一層層思索敲開兒童的心靈之門,將一顆求真、向善、愛美的種子悄悄地根植於孩子幼小的心田。

  《守株待兔》說課稿4

  一、說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隻撞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着,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感知兔子撞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後“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髮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倖”的錯誤。

  二、說課時目標:

1.認識《守株待兔》裏的6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看圖複述故事。

3、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倖”的錯誤,懂得不能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髮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懂得不勞而獲是一種幻想。

  三、說教學想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四點想法:字詞教學紮實有效;情境對話領會寓意;複述故事內化語言;拓展閱讀激發興趣。先說說字詞教學紮實有效。本課中要認識只有的6個生字,且字形都較簡單,很好記,讀音上只有“竄”“撞”“樁”相對難讀一些,因此我採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在檢查學生通讀課文的情況時隨機融進字詞教學。詞語的理解根據各詞語的特點採用看動畫說話理解(如:竄出來守株待兔),情境理解(如:樂滋滋、從此),看圖理解(如:鋤頭)等多種方法幫助理解。寓意的領會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主要採用讓學生討論種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實現來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再創設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引導學生說出希望對種田人說的話,以此來達到對寓意的領會理解。爲了降低複述的難度,我爲學生提供了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插圖和句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一種幫助進行復述練習,體現了“不同學生不同要求”。最後是拓展瞭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教學不應侷限在課堂”。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動畫導入,初步感知

1、播放動畫,要求:仔細看,認真聽,等會兒要出題考大家的。

2、故事的題目是什麼?板書課題:守株待兔。教學生字:“守”,範寫“守”

3、猜一猜題目意思。隨機引導理解“株”,教學“樹樁”

【動畫導入既能在最短的時間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又能幫助學生最快的瞭解故事大意,還能幫助初步理解“守株待兔”的表面意思。】

第二、通讀課文,讀懂讀好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努力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讀課文,隨機指導理解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學習詞語:竄出來撞

重點理解“竄出來”:

(1)“竄”是什麼偏旁?穴字頭表示跟洞穴有關。“竄”願意是指老鼠受到驚嚇逃竄到洞裏。

(2)課文中說野兔從樹林裏竄出來,是什麼樣子呀?我們跟着種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課件演示野兔從樹林裏竄出來的動畫)你們注意看

A這隻野兔怎麼樣的從樹林裏跑出來?出示句式:一隻野兔地從樹林裏跑出來。

B猜一猜:當時可能發生什麼事了?

C小結:像剛纔大家說的那樣,飛快地、很緊張、很慌亂地跑就是“竄”。

D讀好詞語

【讓學生在看動畫的過程中,理解詞語,在語言的表達訓練中,內化語言。同時在朗讀中,在說話中,在情境中學字詞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有效的。】

2、自由讀

3、齊讀

(二)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

(1)引導抓“急忙白撿又肥又大”讀好句子。

重點理解:“白撿”從這句話中的哪兒也可以看出是白撿(板書:白撿)(沒花一點兒力氣不費吹灰之力。

小結:沒花一點力氣,就得到了又肥又大的野兔,就叫——白撿,也叫——板書:“不勞而獲”)

(2)指導朗讀: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穫,面對這不勞而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樂滋滋。)“樂滋滋”是什麼樣的表情?我們帶着高興的神情一起樂滋滋的讀一讀這句話吧。

【在朗讀中感受詞語的意思,在表演中體會的詞語的情趣。溝通課內外拓展積累語言。】

2、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還有一個更美的想法呢。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啊。”

(1)指導朗讀。(讀時強調‘每天’)

(2)引導感悟:你覺得種田人的希望能實現嗎?(不會)也許幾十天以後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後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就算會發生,也不可能都在同一個地點。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用一個什麼詞形容?(意外、偶爾、偶然。)板書:偶然認讀該詞

【在討論中,在點撥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爲寓意的領會做好鋪墊。】

(三)第三自然段。

1、這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可是那個種田人是怎麼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讀完之後劃出有關語句。注意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課件出示句子: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着,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在樹樁上。

(1)齊讀句子。學習詞語:從此鋤頭

理解“從此”:是指從什麼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看圖理解“鋤頭”

(2)從此,他丟下了鋤頭再也不幹活了。誰再來讀這句話?體會“整天”。齊讀句子。

3、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幹活了。當別人在地裏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裏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生接:守株待兔。)

【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種田人的希望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

4、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怎麼樣呢?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後一句話。

(1)這個種田人野兔沒有等着,莊稼卻全完了,也就是說什麼也沒有“獲”,用一個詞來說,這就叫——出示詞語,認讀:一無所獲,一無所得

(2)如果說連毫毛這樣細小輕微的東西都沒有收穫,這又可以叫做——出示詞語,認讀:毫無所獲、毫無所得

【引導從事件的結果中體會想要不勞而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

第三、齊讀全文,總結寓意

1、齊讀全文

2、想象說話:課文學完了,你想對那個種田人說些什麼?出示句式:我想對種田人說:

(創設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

3、小結:同學們你們這麼一說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穫,不能*運氣。我呀,現在就扛起鋤頭,下地幹活去。同學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也希望你們把我的事講給別人聽,讓他們可千萬別學我呀!

【在情境表演中,引導學生把領會到的寓意以勸告種田人的形式表達出來。由於是給別人以勸告,學生說的慾望被調動起來了,效果較好。】

第四、複述故事,積累語言

1、可以藉助課件上的三幅插圖和關鍵詞語複述,也可以根據課件上的句式簡要複述。

2、學生自由準備

3、指名複述

4、同桌複述。

【爲學生提供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插圖和句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一種形式幫助進行復述練習,體現了“不同學生不同要求”,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積累內化了語言。】

第五、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1、像守株待兔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說明道理的文章,我們稱它爲——寓言。(板書:寓言)我們中國流傳着許多寓言故事。(課件出示圖片)你們瞧,這是什麼故事?(課件出示,認讀:刻舟求劍、亡羊補牢、拔苗助長、掩耳盜鈴……)

2、推薦閱讀《伊索寓言》《中華寓言故事》等書,準備召開寓言故事會。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幫助學生拓展瞭解其他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了“教學不侷限在課堂”。】

第六、觀察分析,指導書寫

1、出示“丟、此、樁、肥”,組織學生進行觀察。

2、教師示範書寫:此。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守株待兔》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這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的一個種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就自認爲不用耕作,守在樹樁胖等着兔子的到來,最後結果是毫無收穫,還被人恥笑。這篇寓言蘊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穫,必須要付出,不能心存僥倖,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懂得寓言所蘊含的道理,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二、說學情

分析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在不斷髮展,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創設情境,比如,在講解文本時,可以播放相應的圖畫,這種直觀的形象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勸一勸這位農夫,激發學生的思維。例外,這是一篇文言文,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積累文言詞彙也是一教學重點。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基於新課標理念,我確定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梳理文章大意。

2.通過朗讀,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創設情境、小組合作,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懂得不勞動就不會有收穫這一道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難點: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基於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創設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的特級教師於漪曾經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因此,在導入環節爲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主要力,我採用的是談話導入法,並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都愛聽故事,那誰能給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喜歡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鄭人買履》《狐狸與烏鴉》),感謝同學們的分享,大家都聽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課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寓言故事講了什麼內容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解題,齊讀課題,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麼意思呢?你們有什麼疑問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守株待兔”是守在樹旁,等待兔子的到來。預設學生也會提出疑問:爲什麼要等兔子到來呢?兔子真的會來嗎?

接着,就是初讀文本,我會播放名家範讀,引導學生圈畫難認或難理解的生字詞。爲了解決生字詞,我會通過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讀,並對重點生字詞和文言詞彙進行強調,引導學生積累。

然後,我會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因爲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對於斷句我會進行指導。

最後就是疏通文意,讓自讀課文,同桌交流,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在這一環節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能夠爲深入研讀環節做好鋪墊。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表達方式理解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爲了讓學生能夠懂得寓言中的道理,並能夠自主地分析,我會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基於此,我設置了層層深入的問題:

1.想一想,這個種田人守在樹樁旁,在想什麼呢?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學生可能會答出:

①農夫很懶惰,想不勞而獲。

②農夫是等不到兔子的,會被餓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樹樁上,只是一個意外。

3.你們都是從哪裏知道的,農夫不會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學生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兔不可復得,而身爲宋國笑。”

4.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會進行總結,要想有所收穫就不能懶惰,要有所付出。

5.這樣簡短的文章卻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這種文體的故事跟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有什麼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語言簡潔,內涵豐富。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是基於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文本的,環環相扣,更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爲: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你能勸一勸農夫嗎?

(五)小結作業

最後,我會讓學生談收穫,我進行總結,結束本課。作業是課堂的眼神,爲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我佈置了這樣的作業:將這個故事寫成現代文,下節課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考官的認真聆聽!

  《守株待兔》說課稿6

  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一篇情節簡單卻促人深思,語言淺顯而寓意深刻。故事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隻撞的兔子,他就丟下鋤頭整天守着樹樁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孩子們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說教學目標

考慮到大班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與寓言故事本身的特點,以及我們的科學認讀的活動要求我將目標定位於以下三方面:

1、能用連貫的語句表達畫面內容,並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初步理解作品內容、人物感情。

2、通過各種形式的玩字,激發幼兒認讀漢字的興趣。

3、通過觀察農夫守株待兔的經過,知道偶然發生的事情不能代表永遠、不勞動是沒有收穫的。

  說活動環節:

  第一環節:自由談話,引出話題。

興趣是孩子學習獲得成功的良好保證,以適當的提問回憶幼兒的生活經驗,並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體驗。對幼兒來說,既激發了孩子們對寓言的興趣,又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同時又順理成章地揭示活動主題,使幼兒在活動中主動熱情、投入積極的參與。

  第二環節: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留有懸念,給幼兒提供表述的機會。爲了幫助幼兒理解人物的情感變化,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內容,將故事最後一部分情節隱藏起來,創設一個幼兒創造性表達的機會,教師通過一個主要問題,再以追問的形式,逐步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讓幼兒聯想和猜測故事發展的情節變化,創編出各種情節,最後共同尋求故事發展的原因。

  第三環節:觀看結果:理解寓意

(一)理解種田人“爲何守”兔,體會“不勞而獲”的虛幻

活動中幼兒通過教師的追問理解了種田人之所以坐在樹樁邊,是因爲希望兔子還會來撞在樹樁上;也知道兔子撞在樹樁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種田人是偶然得到了兔子。在得到了兔子後他就異常高興,他想以後就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勞就可以收穫,用一個詞叫“不勞而獲”來說明了此時種田人的心情,而故事裏面的樂滋滋、哈哈的笑聲就體現出了他的情緒變化。

(二)感悟“怎樣守”,體驗“一無所獲”的可悲

但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通過老師的提問,回憶故事內容,體會種田人在一天一天的等待中逐漸失望,到後來的結果兔子沒有等到,由於自己不再勞動自己的莊稼都死掉了,這時追悔莫及的可悲情緒都表露了出來。

(三)揭示寓意

最後通過故事中的感嘆詞變化,體驗了故事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從而揭示了寓言故事寓意。並通過列舉幼兒生活中努力的案例,引發幼兒對自己生活態度的認識,進一步感受成功的快樂。

  第四環節:完整欣賞故事,一起進行講述。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再次對漢字守株待兔進行認識。

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故事,它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了,除了今天我們學的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還有很多的成語故事也非常有意義,小朋友回家也可以去讀一讀,或請爸爸媽媽給你講講。下面我們一起再來把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欣賞一邊。

2、完整欣賞故事。

此環節是激發幼兒我國的文學歷史,有個大概的瞭解,也激發幼兒繼續去關注、去閱讀更多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