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解說詞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解說詞,解說詞是口頭解釋、說明事物的文體。相信寫解說詞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1

千島湖,清澈的水中,一種美味正在醞釀。1個月前,松樹授粉的季節,雄花球上,乾燥的花粉隨風飄落,滋養着中國最優質的家魚。不過,現在還不是吃魚的最好季節,漁民們另有目標。漢字裏的“時節”二字,就是有所爲,有所不爲。天氣轉暖,螺螄從深水區向淺水區遷徙,這種腹足綱軟體動物,自古以來就是水鄉居民的美食。江南人都是吃螺螄的高手,脣齒之間,輕輕一嘬,螺肉應聲入口,實在無從下手,還可以借用牙籤。螺肉本無大味,吃螺螄,除了螺肉的緊緻口感,享受的更是吸食本身的樂趣。然而,最好的螺螄,還藏在更深的山裏。開化,位於錢塘江源頭,深谷幽澗,是餘雲山的戰場。自制的防水面罩,用牙齒咬住,清水下的世界一目瞭然。自從做了螺螄捕手,老餘成爲這裏最瞭解季節變化的人。餘雲山捕獲的這種清水螺螄,鮮味中微含清苦,口感滑潤。妻子每天5點去市場販螺,外殼墨綠細長的青螄,由於生長水體高度淨潔,品質優良,因而價格可觀。一把紫蘇,去腥提鮮,是青螄最好的配搭。因爲作息的差異,午餐是一家人唯一的共處時間。在女兒眼中,夏季父親基本都在沉睡,她不知道的是,青螄也是晝伏夜出。餘雲山要在水溫下降之前,抓緊時間,這是他最好的收穫季節。充滿危險的勞作要持續整個夏天。

陽光和溫度,造就美味,更帶來多彩的世界,冰消水融,萬物復甦,生生不息。光合作用促成植物發育,成熟。不同的積溫,滋養出種類繁多的作物。陽光下,果實積累糖分,食物脫水得以儲存。蘭嶼,面積45平方公里的火山島,達悟族世代生息的地方。每年3月到6月的飛魚季節,海洋會準時掀起男人們的集體心跳。爲了躲避天敵,飛魚進化出獨一無二的技能。快速擺動尾部,產生巨大的推動力,衝出水面,開啓滑翔模式,奮力踩水,收起網口,依靠口袋戰術和默契配合,纔能有可觀的收穫。不過,在巴布的爺爺看來,年輕人的狂歡是對大海的不敬。飛魚不僅是達悟族的食物,更是他們的信仰。過度的工業捕撈,曾經使蘭嶼附近的生態持續惡化,直到幾年前才略有緩解。拼板舟,達悟人選取13種木材,精心製作出造型獨特的船隻。是他們出海捕撈飛魚的座駕。收穫五六條魚,夠一家人一天食用,就可以收工回家。只在每年魚汛的結尾,達悟人才多捕一些,用來製作魚乾。在飛魚離開的日子裏,補充蛋白質。魚乾的加工並不複雜,簡單醃製後用林投樹根串綁,曝曬3日,即成美味。簡單的食物,本真的生活,離大海最近的爺爺,深深懂得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又一次捕魚歸來,陽光以最明亮最透徹的方式,與鮮嫩的魚肉交流。這是達悟人與上天和大海的約定。

自然,並不永遠眷顧人類。湖南,豔陽高照,冠市鎮的魚塘接近乾涸。何連榮一家面臨着顆粒無收的困境。缺水,讓稻子停止灌漿,只留下乾癟的穀殼。爲了挽救30畝稻田,何家用盡各種辦法,做最後的努力。儘管全國總體糧食豐產已經持續10年,但局部極端天氣給農戶帶來的損失仍然是巨大的'。乾枯的稻秸被付之一炬,一家人準備儘快種上旱地作物。就在這時,奇蹟出現了。

除了陽光,生命離不開水,中國的降水從東南到西北呈遞減態勢。吐魯番,極度乾旱,是中國最炎熱的地區。貧瘠的礫石戈壁並未滅絕生機,天山冰川融水帶來生命的奇蹟。這裏,是中國最甜蜜的所在。低矮的葡萄架下,哈力旦一家享受着豐收的喜悅。吐魯番,常年少有云層遮擋,充足的日照,活躍的光合作用,讓葡萄積累豐富的糖分。夜晚熱量消散,呼吸作用微弱,糖分得到很好的保存。中國最甜葡萄的祕密,就隱藏在這巨大的晝夜溫差之間。白天採摘,傍晚掛進晾房,方形的花孔,避免葡萄被陽光直射而滋生酸味,又便於熱空氣流動。現在,葡萄的主人終於可以休息,等待溫度和時間成就的味道。1個月後,比吐魯番更甘甜的葡萄成熟。果實含糖量達到30%,伊比布拉要用葡萄汁製作一種熱量極高的美食,瑪仁糖。115攝氏度下熬煮4小時,,90公斤葡萄汁濃縮成30公斤糖漿,烘烤後的核桃仁,焦香酥脆,拌勻的瑪仁糖,趁熱切好,在中國其他地區,這種食物被稱爲切糕。它不僅是最具西域風情的甜點,也是當地人重要的熱量來源。瑪仁糖做好,吐魯番的葡萄也到了華麗變身的時刻。含水量只剩下20%,果糖量高達60%,這就是超越時節,穿越四季的葡萄乾。一鍋家常的手抓飯,是對這一年忙碌最好的慶祝。新疆特有的黃蘿蔔切條,羊肉的油脂可以幫助胡蘿蔔素在腸道中溶解。在酶的作用下,轉變成人體能夠吸收的維生素A。西紅柿將大米染成鮮亮的橙黃色,小火燜到湯汁收幹,葡萄的酸甜中和了羊肉的厚重。不僅去油解膩,更爲抓飯帶來了豐富的味覺層次。只要對自然和時序懷着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總會得到最甘甜的回報。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2

在《舌尖上的中國》開播之前,早已有一些美食節目有一定的關注度,但總是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下,不論是收視率還是知名度都沒有太大的提升,例如福建東南電視臺的《食來運轉》。再說北京衛視的《天天美食》,雖然也有一部分受衆,但情況與《食來運轉》也相差無幾。

這兩檔節目的呈現形式有幾分相似,都在鏡頭前展示食物烹飪的過程,並且將美食配材進行大概的講解。而《舌尖》是將全國各地富有特色、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匯聚到一起,將食物的製作過程與原本的製作環境結合到一起,並且會對當地的自然地理、人文環境以及風土人情進行展示。讓觀衆見識到豐富的食材以及食物背後蘊含的中華傳統美食的特有氣質的系列元素,讓遠在他鄉的遊子能夠通過電視感受到家鄉的`味道和濃濃的鄉情。《舌尖》吸引人的不僅是鏡頭下唯美的食物畫面,更是具有各地特色的美食背後帶給觀衆的那種心靈上的歸屬感。在被中華大地上的美食征服的同時,也增強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加了作爲一名中華兒女深深的自豪感。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3

迄今爲止,人文類型的紀錄片是紀錄片種類中出產量最高的。這一類紀錄片通常會選取比較宏偉的素材作爲主題,如《敦煌》《故宮》《圓明園》等。這些往往是對題材本身的內容進行講述與記錄,多數情況下會引用典故,講述題材本身的過往歷史,呈現方式比較單一,畫面也較爲枯燥,這樣題材的受衆多爲喜歡歷史的人羣,對於對歷史不是很感興趣的人來說,很難激發他們的觀賞慾望,。而《舌尖》在選題上卻能夠從生活實際入手,選擇人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的“食”。選擇最貼近生活的素材,方能在表達的時候遊刃有餘,才能引起觀衆的共鳴。在這部記錄片中,導演抓住了人們生活中的小事情,也抓住了觀衆的.心。看過記錄片的觀衆不難發現,片中場景更多地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極爲貼近的畫面,例如採松茸的單珍卓瑪母女、挖蓮藕的聖武和茂榮兄弟、漁民林紅旗等真實的生活畫面。“這就是人家的生活。我們的片子就想展現普通人。”執行總導演任長箴說。在這部紀錄片中,觀衆看到的很多場景似乎都是對他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紀錄片平民化創作理念要求尊重每個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在與百姓溝通交流的時候,應保持一種尊重的態度,要達到一種在交流的過程中,百姓不會感到拘束或緊張的效果。這就需要拍攝者或者創作人員營造一種比較輕鬆的氛圍。但筆者認爲,一切還是以尊重爲基礎。在《舌尖——腳步》中,沒有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都是一些普通百姓,做的也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就是這份平常、這份接地氣才能打動人心。打動人心的又不僅是這份真實和接地氣,還有通過美食背後的故事體現出來的親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人類的智慧等。例如爲了讓在外上大學的弟弟能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家鄉的哥哥不懼危險爲弟弟準備;隨着花期不停輾轉全國各地的養蜂人,用勤勞與智慧換來生活的富足與甜蜜,縱然途中經歷顛簸與艱辛,但是心裏卻很滿足;職業割麥人用付出的汗水守住他們的那塊陣地——手工割麥這一古老的傳統。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4

在這部片子的開頭和結尾,解說詞與畫面的配合相得益彰,達到了渲染氣氛的良好效果。而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精緻的拍攝手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部片子能夠吸引觀衆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片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這部紀錄片的開頭是充滿朝氣的雨後竹筍,是靜謐的黃昏,是浪漫的日出,是人們嚮往的藍藍天空和潔白的雲……選擇這些景物作爲開頭,不僅成功地滿足了觀衆對美的欣賞,還讓觀衆感受到了祖國的物產富饒,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在不同的環境裏,在四季變換中產生了不同種類、不同口味的美食,也感受到了百姓的智慧。

說到精緻的拍攝,就非片中的特寫鏡頭莫屬了。筆者認爲,特寫就是一種刻畫,這需要極爲細緻的功夫,當然,這也能表達最細緻的東西,細緻的刻畫最能表達感情。而在《舌尖——腳步》中,細緻的刻畫爲這部片子增添了不少生動性。在特寫鏡頭中,有到處採蜜的`小心翼翼,有手工割麥的勞累,也有細緻的糕點技藝。特寫鏡頭的運用,充分體現了食物製作過程中主人公付出的心血,和他們對食物的尊重。畫面的特寫不僅讓人有種與食物很接近的感覺,而且彷彿美食就在你的眼前,不禁被那充滿家的味道的美食所吸引了。除此之外,觀衆還能感受到烹飪本身所蘊藏的奧妙,體會到烹飪技藝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那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是對味蕾神經的激發,更是一種作爲華夏兒女的自豪與驕傲。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5

1. 對於中國女性,克勤克儉,一直是傳統的美德,只有一個階段例外。(懷孕)在這個人生的特殊階段,準媽媽們可以合情合理地盡情享受着無微不至的照顧。

2. 不管在中餐還是在漢字裏,神奇的“味”字,似乎永遠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嘗、鼻之所聞,在中國文化裏,對於“味道”的感知和定義,既起自於飲食,又超越了飲食。也就是說,能夠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味的,不僅是我們的'舌頭和鼻子,還包括中國人的心。

3. 五味使中國菜的味道千變萬化,也爲中國人在況味和回味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時,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

4. 一碗糖水,融化中國父親的深沉內斂。然而第一次面對未來的女婿,每一個父親心裏的滋味,也許要比一碗糖水來得更爲複雜。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6

讓我們回到夏天的故事,只有盛夏,水溫超過18攝氏度,一種美食纔會在水下孕育。長江和青戈江在蕪湖交匯,許師傅將面搓揉成雪花狀,壓實,擀薄,小刀切好。麪條滑爽綿糯,是蕪湖一年四季小吃的代表。但是,要把小刀面吃出酣暢淋漓的美感,還要耐心等候三伏天的到來。溫暖的水下,青蝦開始繁殖,4到6釐米大小的母蝦,包裹着上千粒蝦子。河道緩流處,昨晚下水的丁字形筒狀蝦簍,盛滿收穫,用竹簍篩出蝦卵,1公斤蝦能收集50克蝦子。日積月累,一個夏天才能收集8公斤左右。澆上蔥薑汁,用黃酒蒸熟,在陽光下晾曬半小時,小火焙乾。最後,連同未去皮的大蒜一起裝進袋中,密封保存。盛夏的江城,小刀面旺火煮沸,拌蔥花,醬油,再加上大骨高湯。100克麪條,10克蝦子,蝦子和高湯的相逢,色白,湯清,味濃。蝦子小刀面,正是蕪湖溽熱的苦夏給予當地人的最佳補償。對於時間,中國人有着獨特的感悟,破繭成蝶,花開花謝,草木枯榮,都是時間的腳步。而在四季變換中,中國人不懈地尋找美食的祕密。春江水暖,刀魚最鮮,夏天滋補,筍乾燉雞,秋季肥美,魚頭不容錯過,冬日最愛,必是那熱騰騰的火鍋。儘管生活越來越遠離自然,但人們在餐桌的方寸之間,也能通過食物的變化。體察時間流逝,四季輪轉。

經過春季到夏季的滋養,千島湖家魚最肥美的季節到了。歡騰的.一幕,在幾十個漁民拉住的闊眼漁網裏,盛大上演。圍網捕魚,開啓了豐收的序幕。中國人堅信,信守與時節的約定,就一定能在秋天收穫豐厚的酬勞。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7

《舌尖——腳步》記錄的是真實的生活場景,講述着真實的身邊故事,傳遞的也是一種真實的情感。在表達的過程中抓住細節,用細節去打動觀衆的心。藝術源於生活,這部紀錄片將生活與藝術結合到了一起,達到了藝術與生活的和諧統一。

它沒有將食物與食物所處的環境、食物背後的`故事割裂開來,而是將幾者結合到了一起,在描述美食的過程中講述故事,傳遞真情實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讚美勞動人民的智慧,更是在提醒世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應該引以爲傲,應該身體力行,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發揚者。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腳步解說詞8

“真實,是紀錄片的根本,是紀錄片存在的基礎。”《舌尖——腳步》的故事都是導演帶領團隊深入百姓身邊發掘出來的。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過程,是一個走進百姓生活並真正感受人間真情的過程。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追逐花期的老譚的堅持;攀爬四十米高的白馬佔堆的勇敢;長年顛簸於海上的捕魚夫婦的不容易……

這些都是百姓最真實的生活寫照。紀錄片更像是在給我們講故事,這個故事沒有太大的起承轉合,也沒有太多驚心動魄,而是在娓娓道來的過程中訴說人間的美好。真實的故事,真實的人物,傳遞着真實的情感,不需要太多的修飾,只需要去留心觀察,細心感受,就能品味到其中的美好。也正因爲這種不加修飾,這樣真實的場景,讓無數觀衆看到畫面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家鄉,看到眼前的故事在自己的家鄉上演。因此,也可以說,《舌尖——腳步》讓人感動的不僅是種類豐富的美食,還有那充滿溫情與感動的'溫暖畫面,那真實又打動人心的故事。我們常說,有的時候想念家鄉,想念的是家鄉的味道,一種獨有的、伴隨自己整個成長過程的味道,那是熟悉與想念的感情,也是一種割捨不下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