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總結

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總結

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總結1

轉眼從玉樹回來已經有一段日子了,當那些興奮、感動和難以忘懷歸於沉寂,我也靜下心來開始思考這次玉樹之行的收穫種種。翻開相冊,看到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堅定的步履,溫馨的合影……彷彿這一切就發生在昨天,記憶的閘門由此打開。的確,這次旅行是如此的讓人難忘,一路的震撼、感動和恩情,跨越民族和地域的友誼,每個人都在奉獻服務災區的同時鍛鍊並實現了自我。我很慶幸能夠組織並參加了此次活動,它必將成爲我們遠去的青春年華中一段難忘而美麗的記憶。

玉樹,一個吉祥而美好的名字,一個離唐朝最近的地方。它是唐蕃古道上一處水草豐茂的驛站,這裏有美麗的三江源和可可西里,天高雲淡的牧場,有純樸虔誠的藏民,還有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在此留下的佳話。可是,當我還沒來得及去認識這個美麗的地方,就在20xx年4月14日7時49分,來勢洶洶的殘礪災魔卻在黎明時刻凌虐着你血性的胸膛,頃刻間摧毀了你美麗的容貌,滿目瘡痍。喧囂飛揚的塵土掩蓋不了生命救助的悽慘吶喊,殘垣斷壁風雪交加無法泯滅人性的光輝。災難發生後,全國各族羣衆的心都凝聚成了愛的力量,抗震救災,捐款捐物,藏漢人民的深厚友誼在此刻得到見證和昇華。我們無法逃避大自然的任性和瘋狂,但是我們可以盡最大的努力去彌補災難的創傷。我堅信我們的愛一定會給玉樹人民些許的溫暖,堅信玉樹一定會迎來一個美麗的明天!

於是在五月底,本着爲災區人民做點實事這個單純的目的,我和黨支部的蔣朝飛、李長豐開始籌備這次赴玉樹志願服務行動。前期準備的時間剛好和考試周重合,而要準備的內容卻瑣碎繁雜。爲了更加有效的組織活動,我們首先通過各種渠道盡可能多地蒐集災區信息,開展外聯工作;同時在全校範圍內挑選了10名志願者組建起這支團隊。隨後又緊鑼密鼓地開始人員培訓,與災區建立直接聯繫並爭取學校支持,拉贊助,對外宣傳以及物資準備等工作。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前期準備基本完成。現在看來我們的準備還是非常到位的,點點滴滴都幫助我們順利地度過了在玉樹的日子。當然遺憾也是有的,由於一些客觀因素影響使我們的多校合作計劃擱淺,不過所幸這並沒有對我們的活動造成大的影響。

7月16號下午,大家整裝待發前往車站。突如其來的大雨不僅給大包小包的我們增添了不少麻煩,也讓原定的省電視臺的採訪泡湯。隨着車輪與鐵軌咔咔的撞擊聲,我們開始朝着玉樹的方向前行。次日一早我們抵達西寧,與先期達到的劉忱老師會合。到塔頂陽光安頓好之後,我們就包車前往塔爾寺參觀,晚上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來與路透社攝影記者老任交流了解當地情況。如果說塔爾寺帶給我們的是驚喜和對藏傳佛教的好奇,那麼老任的照片則給所有人發自內心的震撼,讓我們對災難有了最直觀的觸動。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寧我們所遇到的所有人,無論是塔頂的老闆、出行的驢友還是商店的老闆,在得知我們的來意後都向我們提供了多多少少的幫助,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讓我們有了最初的感動。

第二天早上我們集體去拜訪了青海省團委志願者部的領導,然後便分頭採購物資,下午乘坐長途客車前往玉樹。一路油菜花開風景甚美,不過17小時的車程也不是蓋的。最不能忍的就是車上的臥鋪長度明顯不夠,我們的女隊員姑且只能蜷着腿,着實讓高大的藏民情何以堪。深夜翻越海波5266米的巴顏喀拉山,四面白茫茫一片,山風呼嘯,不少隊員在這裏出現了高原反應。所幸我們的預防措施比較到位,並沒有出現大問題。

一覺起來外景已經變爲翠綠的草原和洶涌的通天河,路邊開始零零散散的出現民政救災帳篷。8點多我們終於到了玉樹州州府結古鎮,與早在車站等候多時的達瓦師父會合。坐上車師父的車前往住處,窗外的雨淅淅瀝瀝的下着,霧氣給遠處的神山籠罩上神祕的色彩。雖然重建工作已經開始2個多月了,但是災難的痕跡依然隨處可見,給人滿目瘡痍的感覺。師父提前在賽馬場旁邊的山上給我們搭了兩頂救災帳篷,山下不遠就是玉樹州最大的災民安置點,可謂交通便利。一夜的行車讓大家疲憊不堪,在帳篷裏收拾好東西后大家便橫七豎八地睡下了。我和趙駿爲了安排好接下來的行程顧不上休息直接前往賽馬場中心的志願者愛心茶社,與林酆等幾位已經在這裏服務了兩個多月的志願者交流了解情況。根據他們的建議,下午我們分成兩路行動,我帶着幾個人在達瓦師父的侄子洛鬆的陪同下徒步在結古考察,走近並記錄所有觸動我們的場景;另一路隊員則直奔玉樹州孤兒院,與孩子們進行了生動活潑的互動。晚上回去我們買好菜自己做,大家齊心協力終於在天黑時把飯做好了。雖然簡單,但是這種在野外自己做飯的經歷真的很難忘。星光下,我們點着蠟燭圍坐在一起用餐暢談,氣氛溫馨和諧。晚上氣溫驟降,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我們擠在帳篷裏的大通鋪上酣然入睡。在結古的第二天我們早上在賽馬場分頭走訪了災民家庭和一些援建單位以瞭解受災和重建情況,下午達瓦師父開車帶我們去文成公主廟和巴塘機場參觀。文成公主廟的經幡滿山遍野,蔚爲壯觀,虔誠的藏民在陡峭的山路上也不忘磕頭朝拜。廟宇內殿的塑像皆爲盛唐時所做,精美絕倫,塑像前供奉着你能想到的所有顏色的哈達,在藏區恐怕再也沒有一位漢人能像文成公主這樣受到所有藏民由衷的愛戴。站在廟宇的門前,我不禁遙想一千三百年前文成公主一行也是由長安出發,沿着這悠悠唐蕃古道千里跋涉經過這裏前往西藏,一路播散和平與文明的種子,書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不朽讚歌。希望沿着相同的路線來到這裏的我們也能爲這裏的藏族同胞帶來些許溫暖,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23號早上我們一起到玉樹州三完小學支教,時間雖短,但孩子們的積極活潑、能歌善舞第一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樹不愧爲歌舞之鄉。下午告別了達瓦師父團隊乘車前往玉樹州稱多縣,一路上歡聲笑語,夏日如詩如畫的高山草原讓我們這羣來自內地的孩子大飽眼福。到了稱多縣我們直接前往

目的地稱文鎮中心寄校,扎西才仁校長和索昂昂布老師早早地就在校門口等待着我們的到來。這是一所很有愛的學校,依山傍水,原生態的環境加上純樸活潑的孩子,沒有理由不讓我們着迷。

在稱文鎮中心寄校支教的幾天發生了太多太多讓人難以忘懷的故事,支教的點點滴滴,友誼的地久天長,鑑於篇幅,在這裏僅分享其中一件讓我很感動的事情。周天下午寄宿生都回家了校園裏空蕩蕩的,六年級的畢業生來到學校和老師一起準備把一頂36平米的大帳篷挪到河邊去舉行六年級的畢業慶祝活動。剛開始還是風和日麗,沒一會天氣驟變,狂風大作,用“黑雲壓城”來形容當時的天氣再合適不過了,大風把孩子們剛拆卸好的帳篷組建吹得七零八落。當時我們正準備吃飯,見到此狀所有男生顧不得回帳篷添衣服,穿着單衣就直接跑過去幫忙。天很快黑了下來,我們打着手電和老師同學們一起把組建搬到河邊開始組裝。這時風更大了,天空電閃雷鳴,冰冷的`雨水也嘩啦啦地潑了下來。但是面對艱險沒有人退縮,大家團結合作,一起用力先將骨架組裝好,然後頂着大風把帆布罩在鋼架外。帳篷裏學生們忙着給我們遞東西,我們則忙着將帳篷固定好,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最後大功告成之時,所有人都歡呼雀躍,孩子們爲了表示謝意將它們準備用於活動的紅牛飲料送給我們,簡單的禮物卻樸實的讓人動容。回到廚房後看到團隊的三位女生一直都沒有吃飯,而是靜靜地等了2個多小時等着我們回來。此刻再多的話語都已是多言,吃着已經冰冷的飯菜,大家的心裏卻無比溫暖。飯後校領導親自到我們的帳篷向我們表示謝意,並邀請我們參加六年業的畢業晚會。第二天的晚會上大家盡情歌舞,這草原上的盛宴美妙的讓人感覺有些縹緲,幸福的火焰燃燒的不留一點殘渣。只要真心付出就能換來真誠的回報,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世界就會充滿愛,我想這就是這件事給我們最大的啓迪。

29號我們結束了在稱多的支教返回西寧,在路上遇到了當地活佛。活佛在得知我們的來意後爲每位隊員送上了潔白的哈達,爲本次玉樹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快樂的時光總是稍縱即逝,凝固的記憶讓人永遠珍藏。這次意義深遠的暑期實踐活動對災區起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極大地拓展了我們的知識和視野,鍛鍊和提高了我們的能力,使更多的人瞭解到玉樹的真實情況,更重要的是通過此行將我們的愛播灑在災區,讓交大的旗幟在藏區飄揚。

此行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那一路的恩情,感謝所有爲我們這次志願服務活動提供過幫助的人。在出發前有學校老師、領導的叮嚀指導,有朱坤顯、高琰、閆曉輝等老師給予的巨大幫助和鼓勵,還有真彩、利果社等企業給我們的物資支持;在玉樹州結古達瓦師父一家人幾乎全天陪着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所有人感動;在稱多索昂昂布老師將我們看作是最好的朋友來對待,無論在支教還是生活方面都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還有洛鬆,他跟着我們從結古到稱多,一起工作一起玩,成爲我們所有人的好朋友。一路上還有人很多讓我們感到溫暖,藏族阿媽善意的微笑,孩子們嘹亮的歌聲,建設者們充滿力量的招手……正是因爲有了所有人的幫助與支持才得以讓我們的活動順利而圓滿的結束。面對災難我們匯聚愛心,團結合作,每個人都爲使災區人民更好更快地過上辛福安康的日子而努力着。災難也見證了友誼和真情,事實證明了只要我們帶着一顆真誠的心去做事,就會得到他人的理解與幫助。藏漢人民一家親,願這份友誼天長地久。

成功的活動離不開優秀的團隊,正是在每位團隊成員的努力下我們才得以圓滿完成玉樹之行。這一路的山高水遠並沒有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從活動準備階段一直到現在,各種困難都被大家一一克服,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之間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真的非常喜歡這個朝氣蓬勃,迸發着創造力和行動力的團隊。忘不了在六月炎熱而忙碌的考試周裏大家的努力與分擔;忘不了在結古大家頂着或輕或重的高原反應堅持走訪災民、支教;也忘不了在稱多與孩子們一起那些快樂的日子,路上的歌聲,帳篷裏的歡聚……我們將把這份歷經考驗的友情珍藏,日久彌新。

籌辦並參加這次活動對我個人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作爲領隊,活動中遇到的大多數事情最後都要我來定奪,以前沒有籌辦過類似活動的我只能一步一步摸索着向前走。不得不說這次活動尤其是在準備階段困難和阻力重重,外聯、物資、人員培訓等等我們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但是不斷的反覆和變化也着實考驗了人的意志。這個過程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去觀察社會人情冷暖,瞭解最真實的世界,爲今後更好的步入社會打下一個基礎。值得慶幸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衆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我們的準備活動總體進行的很順利,而在玉樹實際遇到的困難也遠小於我們的預想。這從一方面證明了我們準備的充分,同時也讓我們懂得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會有好的結果。在玉樹的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大家卻在那兒度過了一段快樂難忘的日子,因爲心願的了卻,也因爲彼此的支持。我們的收穫遠比鍛鍊自我要多得多。

玉樹之行雖然已經結束,但這份感動將陪伴着我們成長。正如活佛所說,痛苦的來源是爲自己,快樂的來源是爲他人,只要我們用心爲他人爲社會一起努力,就會得到永恆的快樂。別了那天邊的牧場,熱情的康巴漢子,昨日種種都將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磨滅的珍貴記憶。

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總結2

爲迎接北京奧運會,營造科學、文明、健康、和諧的生活氛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反邪教暑期社會實踐宣講團一行6人於XX年7月13日前往舟山市定海區臨城街道開展爲期四天的家庭宗教信仰情況調研活動。我們通過集中宣講、圖片展覽及解說、發放宣傳資料、橫幅簽名、進家庭/企業/商店/行政機關等場所進行問卷調查、組織健身活動、與村民和村幹部代表開交流會等形式,從當代科技、宗教信仰和北京奧運等各方面話題着手,爲社區羣衆及學生講解了什麼是邪教、邪教的危害、邪教的特性、騙人的伎倆,以及如何識別、如何防範等,使其認清邪教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殘害生命的本質。

我們四天的實踐活動原先計劃完成12項任務,因當地實際情況特殊,所以到達當地我們與社區委共同商討後調整了活動內容和時間。並新增了:晚間與社區羣衆共舞、與社區幹部和居民代表開一次交流會、訪問當地值班派出所警員、學習太極柔力球、參與社區居民晨練五項新的任務,同時對於原先計劃預計完成中“發當地媒體稿件4件”變更爲“發反邪教知識市民宣傳單和讀本”,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四天共計完成17項任務。

一、四天的實踐活動開展中,我們主要進行了以下四方面內容:

1、大力揭露了邪教真實面目,宏揚科學。

活動開始第一天上午即7月14日早上6點,我們的“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構建和諧社會”團隊(以下簡稱“反邪教團隊”),在舟山市臨城街道區村委書記、團支書以及農貿市場管委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在當地人流量較多的的農貿市場出口附近設立了一個調研活動宣傳攤點。在團隊隊長的帶領下,各隊員向周圍路過區民及攤位店主發放了“認清邪教危害依法懲治犯罪崇尚科學文明促進社會和諧”宣傳單共計200餘份,宣傳手冊讀本50份,這些宣傳單和手冊均以通俗易懂、簡潔明瞭、圖文並茂的形式向市民展示了邪教的危害、邪教騙人的伎倆等。上午7點30分,反邪教團隊將事先準備好的“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構建和諧社會”橫幅擺放了出來,周圍的廣大羣衆在隊員們的號召下紛紛涌上前來,在橫幅上籤上自己的名字,藉以表達自己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決心,活動現場氣氛非常熱烈。緊接着,我們的隊員以在附近宣傳欄上張貼着的18張宣傳圖片上一幕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的事例對社區羣衆和學生進行了生動地講解,然後,根據不同對象拿出了羣衆和學生兩種問卷共計約95餘份提前開始問卷調查。

下午1點鐘左右,隊員們冒着酷暑,頂着烈日,在市場和街道兩邊的商店、企業單位、社區家庭廣發反邪教知識市民宣傳單和讀本,以“xx”等駭人聽聞的慘痛的事例,再一次向當地羣衆揭露了邪教的本質,幫助大家認請了邪教的`危害。

2、深入社區調研,瞭解社區動態,收集工作信息。

在隨後的兩天裏,在社區幹部的帶領下我們實際進入家庭130多戶(其中重點訪問5戶),企業/商店15家,行政機關單位3家等場所調研宣傳並對羣衆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向居民宣傳邪教的危害性,普及反邪教知識,引導社區居民關注和參與反邪教活動,充分認識邪教的危害,反邪教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同時開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構建和諧社會”爲主題的大型羣衆橫幅簽名活動,努力營造“崇尚科學,反動邪教”的氛圍。其中一位有着近50年黨齡的老黨員爺爺令我們印象深刻。爺爺是當了30餘年的退休鄉級幹部,有着豐富的農民教育經驗,他說作黨員的,就應該要堅決抵制一切歪風邪氣,只有相信黨,只相信科學才能造福人民。看了我們給的宣傳手冊,爺爺鼓勵我們一定要學好科學知識,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地越來越好。

3、探討預防措施,構建和諧社區。

在活動的第三天下午,我們在調查活動基本結束後,組織策劃了一次與社區村民和幹部代表的學習交流會,與大家共同學習了反邪教知識,分析和探討了預防措施,即加強對廣大村民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法制與紀律教育,大力宣傳憲法,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之後,我們也與當地街道派出所值班警員進行了學習交流,認爲要根據社區實際將反邪教工作同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結合起來,同時加強社區思想領域建設和陣地控制,掌握反邪教鬥爭的主動權,樹立居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切實維護社會安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

4、傳播現代奧林匹克精神。

在活動的第四天即7月17日清晨5點45分,反邪教團隊在舟山市臨城街道老年協會會長的帶領下在老年人晨練場地一起參與了老年人的晨練,全隊成員參加了太極劍、打太極拳、舞太極柔力球、跳入門舞蹈舞步等多項社區活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教師告訴我們,這些運動項目都將代表臨城街道參加8月8日在定海舉行的運動會。把日期定在與北京奧運會的同一天,就是爲了讓更多的老年朋友們參與到體育健身的熱潮中來,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促進了老年體育自身的和諧發展。在全民健身的今天,他們也要用健康的身體,用他們的活力與熱情,歡慶XX北京奧運會的順利開幕。活動結束後,我們向一同前來參加此次活動的舟山市臨城街道區的團支書建議:可以把在社區中推行文明禮儀教育作爲推進人文奧運活動的切入點,從根本上切實提高全體居民的文明素養和公共道德水平,同時增加了奧運氣氛,豐富了羣衆的生活,進一步縮小了邪教分子的生存空間。

二、活動特色及亮點:

1、邪教知識市民宣傳單和市民讀本通俗易懂。

通過用通俗易懂、簡潔明瞭、圖文並茂、事實說話、科學說理的形式向羣衆展示邪教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殘害生命的一面。

2、開社區幹部及居民代表大會。

爲本次活動尋求一個載體爲依託,讓此次實踐更加深入羣衆,真真實實的爲社區羣衆服務。

3、豐富的體育活動,加強與社區居民的交流與溝通。

通過在開展全民活動來傳播現代奧林匹克精神,把在社區中推行文明禮儀教育作爲推進人文奧運活動的切入點,從根本上切實提高全體市民的文明素養和公共道德水平。

4、反邪教警示圖片講解。

通過具體的案例警示居民反對邪教、去除迷信、崇尚科學,增強居民抵制邪教組織侵害的能力,提倡居民參加健康向上的社區各項文體活動。

5、開活動諮詢服務檯。

檢驗了之前活動的效果,清楚的瞭解目前羣衆對於科學與邪教了解程度。

6、進行重點調研

以該街道人員爲代表,詳細瞭解當地風俗和羣衆生活,瞭解不同社會階層人員的宗教觀,世界觀、人生觀,爲實踐的調查報告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和一定範圍內的代表性提供了保障。

開展了四天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動,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增強廣大羣衆識別和抵禦邪教的能力,提高廣大羣衆科學文化素質,營造科學、文明、健康、和諧的生活氛圍,對於我們以前總覺得“反對邪教、崇尚科學”只是報紙上、領導幹部們講話裏的東西,經過實踐活動,讓我們對邪教有了深刻認識,對科學的更加信賴,受到了最直接、最現實的思想教育。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擴帶大了視野,對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僅發現了自己知識結構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這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啓發。這是我們鍛鍊成才的一條好途徑,是支持現在農村建設和諧社會發展和維護穩定的好辦法,也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好形式。

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總結3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預演,爲我們服務社會、體驗生活提供了絕妙的機會。這個暑假我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培養自己的韌性。

來江蘇福如東海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實踐的第一天,經人介紹聯繫上了財務部組長,他把我安排在一個三人的辦公室裏實習,這裏主要負責一些打印整理的工作。雖然這次實踐活動和我自己的專業聯繫不大,但是可以充分培養我的動手能力和交際能力。實踐中我只負責比較簡單的部分,但這種真實而新鮮的體驗還是使我頗感興奮。在實踐期間內,我幫忙接過電話,複印過資料,整理過文件等,感受着工作的氛圍,這些都是在學校裏感受不到的,而且很多時候,我不時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工作,在學校裏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但在這裏,不一定會有人告訴你,你必須只覺地去做,而且盡力做到最好,工作的效率的高低會使我們得到不同的評價。

這是一個正規的公司,這就督促了我在任何時候都要嚴謹的做事,不可以遲到早退,工作中也不可以嬉戲玩鬧,打擾到公司員工的正式工作。正因爲這樣,我看到了每一個員工的認真態度,對待事情的一絲不苟,給我敲響了一個警鐘。在公司裏邊,有很多的管理員,他們就如我們學校裏邊的領導和班級裏面的班幹部。要想成爲一名好的管理員,就必須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要以藝術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好你的員工,你的下屬,你班級裏的同學們!要讓他們真心服從你,用人格魅力打動所有人。在公司工作,面對的不只有憑證和數據,還需要處理好與同事、領導和客戶的關係,我們要善於傾聽和互相理解。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學到了很多,從我接觸的每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這些在學校裏是學不到的。我們的思想,我們所學的理論,是我們行動的指南,是我們做事的準則。我們現在在校努力的方向就是建立一個將來能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有效模式(或者說一種能力),將來用此模式去實現我們的終極目標。在此過程中,我們也要不斷擴展我們創造生命中真正心之所向的能力,從個人追求不斷學習爲起點,以精神的成長爲發展方向,創造自身價值的實現。

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

知識的積累也同樣重要。不管是專業知識還是社會知識,懂得越多越是你的優勢。這次接觸的實踐活動,對我來說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須瞭解各方面的知識,有深入的瞭解,才能更好地應用於工作中。

從實踐中到實踐中去是真理不可否認,我已然感覺到了在社會上拼搏的艱難,這或許也是很多人偏向於較穩定的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吧。從在單位實踐的第一天起,團結和合作的概念在我眼前展開了詳細的解釋。在學校裏,可以說優秀是奮鬥的結果,也離不開學校教職工的領導和關心,更離不開同學支持和幫助。但在工作中卻不是這樣,分工的明確細緻決定了所有人都是相互影響的,只有發揮團隊精神,積極協助他人,才能發揮最好的功效。

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將使我終生受益,我會不斷地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充分展示自已的人生價值,爲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奮鬥!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在今後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磨練自己的同時讓自己認識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會就已體會社會更多方面。所以,我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裏,在不耽誤學習的前提下,更多地參加社會實踐多與社會聯繫,不斷地完善,發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總結4

“義務支教 傳遞愛心”築夢支教團隊暑期社會實踐之“三下鄉”活動是在黨中央關於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工作的號召下,由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團委主辦,材料工程系“義務支教 愛心幫扶”築夢支教團隊承辦的“三下鄉”實踐團隊,於XX年7月2日至XX年7月7日前往開封市尉氏縣崗李鄉獨樓馬小學開展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受到了當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的高度讚揚。隊員們在此次活動中也是滿載而歸。

默契vs 同樣的理想

7位兄弟姐妹們一起走過了一年的大學生活,我們早就有了共同的語言,形成了很大的默契。我們是一家人,都是堅強的自強學子。當地校長跟我們說:你們很渺小,因爲你們都長得很小巧,沒找到一個長得高大的;你們很偉大,因爲你們時刻都保持着最旺盛的精力;你們是精英隊伍,因爲你們在工作中表現得非常出色;你們是鐵人,每一句語言都透露出你們大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骨氣;你們很幸福、快樂,因爲你們就像一家人。

從接收到團委通知起,成立統籌小組商議方案到集體合作寫方案到活動前的準備到實踐到後期總結,我們7位隊員齊心協力,意志堅定,戰勝種種不是困難的困難,我們都有着強大的團隊意識,這都得益於我們長久以來的相處和同風共雨!

我們隊伍有着一致的理念:爭對每個學生的特點,給予最適合的

教導,讓每位學生都變得自信、勇敢和堅強!

休息=充電

在業餘生活中,在非正式場合,我們是一羣快樂的小羔羊,我們活躍在自己寬敞的草坪上,但是我們從沒迷失過方向,因爲我們是一個團結奮進的團隊。

在下鄉的日子裏,我們以滿天閃閃的星星和月初朦朧的月亮之光爲燈光,我們“兩個和尚”挑水喝、擡水洗澡。我們每天在星光下排成一排邊洗衣服邊聊着今天和學生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重溫在白天的快樂中。學校坐落在河流邊,最熱情的要數這裏的蚊子,在它們的帶動下,我們也只能以熱情相贈,每晚工作休息時間,我們就搭成“火車”一起跳着兔子舞,和蚊子一起偏偏起舞,這是大家最快樂的時候,因爲這是最輕鬆的時刻。我們知道,今天的工作已圓滿完成,我們將以更飽滿的激情迎接明天的到來。還記得一天晚上,副校長來辦公室看望我們,校長和我們站成一圈,一邊談話,也跟我們一起跳起舞來了,因爲蚊子一刻也不放過我們,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中快樂的一角.

成功屬於準備好的人

在工作中,我們時刻保持着嚴肅、謹慎的`態度,我們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因爲這就是防止出錯的最好辦法。我們在活動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講義,篩選課程資料,試講,我們精益求精,預測種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和尋找最佳的應對措施,出發前三天早出晚歸的排練,我們留着汗水,揮着手臂,歌聲響亮,每天微笑而歸。我們準備好了,所以我們信心滿懷,出發!在下鄉過程中,白天我們上課,和學生交流,

中午老師們批改學生的日記,晚上進行一個鐘的總結會議、隊員分享和交流,解決每天遇到的問題,這是我們最激動的時刻,因爲忙碌了一天,我們7位隊員又可以像一家人一樣坐在一起“聊天”了,而且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們的話題都變成了我們的學生。就像第四天晚上的總結會上,我們商量着評獎的問題,最後是把原定的綜合測試、優秀個人、優秀班級這些內容刪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每班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特別的獎項。因爲我們的目的很明確:我們的活動要有新意,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主義。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必要的時候要隨機應變,我們的宗旨是:一切爲了學生!

瞭解學生的特點——渴望知識與愛的孩子

第一天到校報名的學生很多很多,開課後的兩三天斷斷續續都有學生家長帶着兒女來報到。當面對越來越多來報到的孩子時,我們所有隊員帶着焦慮的面孔,因爲孩子們臉上閃現着對上學充滿渴望的表情,我們都不忍心讓他們回去,一張張天真可愛的臉,我們不能讓幼小的心靈受傷害,但是由於學生人數已大大超過預定計劃,最後我們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安排後到學生到課室旁聽,他們享受着報到學生同等的待遇。孩子們很興奮,雖然他們藏在了心裏。孩子們內向,很害羞,很文靜,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甚至自我介紹的聲音都很小,很多人甚至說不出話來。作爲老師的我們,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艱鉅的任務。當晚我們就集中在一起,分析着學生的心理,尋找着最佳對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