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5篇)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爲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5篇)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

活動目的:

1、瞭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瞭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係,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課前與家長聯繫好參與本活動,PPT課件,實物:各種圖案的彩蛋、每幼兒一個熟雞蛋,彩筆、帖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

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3、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瞭解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蹟。

(1)出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課件同時播放樹立紀念碑的錄音,教師講述:爲了讓後人永遠記住、永遠懷念這些英雄,決定於1949年9月30日在廣場前樹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2)現代英雄:抗洪救災、搶險救火、保衛國家生命財產等等許多現代英雄也獻出了生命。

5、觀看課件:老師帶孩子們掃墓的畫面。

6、放哀樂、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請家長與幼兒起立,向英雄們行禮、默哀,表示懷念。

7、與幼兒交談:清明節有那些習俗?

運動習俗: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俗:吃冷食、吃雞蛋等。

8、出示彩蛋請幼兒觀察與自己帶來的雞蛋有什麼不同?用什麼製作的?

9、放彩蛋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及製作興趣。

10、幼兒與家長共同製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畫畫、塗色、剪紙粘貼、橡皮泥製作小動物等)。

11、幼兒到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並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雞蛋:請幼兒發揮想象力用雞蛋作出多種玩法(滾、轉、拋、立、碰雞蛋等),幼兒比賽看誰的玩法多。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2

一、設計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xx月xx日至xx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

二、春遊

(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在清明節期間,我們組織幼兒進行一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通過踏青春遊、盪鞦韆、放風箏活動,瞭解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讓幼兒觀看掃墓活動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

三、活動時間

xx月xx日、xx月xx日。

四、活動地點

班級、xx公園。

五、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班牌、大馬甲袋(裝幼兒脫的外套)、餐巾紙、照相機。

幼兒準備:適合外出運動的衣褲和鞋子(儘量統一服裝或班標)、飲用水一小瓶、報紙一張、方便袋一隻放在書包內。

六、具體活動安排

xx月xx日之前:可以讓幼兒將風箏帶來幼兒園,帶領幼兒學習放風箏,積累放風箏的經驗。

xx月xx日:開展活動一:寒食節,另外各班級可根據此次活動方案帶領幼兒一起進行“踏青活動”的學習,爲踏青做好準備。

xx月xx日:開展活動二:踏青;活動三:放風箏;活動四:畫風箏。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春天萬物復甦的美好景色,親近自然,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2.鍛鍊幼兒走的能力,培養幼兒耐力,磨練幼兒意志,增強幼兒體質。

活動準備:

1.提前勘探場地。

2.對幼兒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

3.請家長配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4.帶沙包、套圈等器械,開展遊戲活動用。

活動過程:

一、整隊出發。

二、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麗。

三、遊戲活動:

四、分享活動

1.和同伴分享自帶的小零食,體驗快樂。

2.提醒幼兒將零食包裝袋、果殼等垃圾裝入環保袋,離開時把垃圾袋丟進垃圾箱,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二掃墓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白紙、線、彩筆。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日子。

①教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爲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②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2.教師解釋:掃墓爲什麼選擇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後,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藉此大好春光,出去郊遊;之三,爲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爲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制作花圈。教師:無數革命先烈爲了人們的解放事業,爲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戰爭中光榮犧牲了。爲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爲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製作一個 花圈。動手製作,教師扎竹圈,寫輓聯,然後把幼兒做好的小花繞在花圈上,再貼上輓聯。

4.掃墓。教師講解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然後由二位幼兒擡 着花圈,其餘幼兒排好隊出發。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4

一、活動時間∶20xx年4月1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小班各班教室

三、參加人員∶全體幼兒以及教師阿姨

四、活動準備∶

1、做好的綿菜餅若干、綿菜餅製作視頻,

2、柳枝若干,小鐵鏟、小水桶的數量各爲幼兒人數的一半。

五、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綿菜餅的外形特徵以及清明節的習俗。

2、經過品嚐知道綿菜餅的味道。

3、讓幼兒瞭解,插柳是清明節期間的一種習俗,並知道其由來。

4、通過插柳活動,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5、讓幼兒理解插柳的意義,懂得植樹造林的好處。

六、具體活動流程安排∶

1、小班開展清明活動,讓各班的家長帶綿菜餅,在各班進行講述吃綿菜餅這一習俗特徵,並介紹綿菜餅的外形以及清明時的其他習俗如∶插柳、掃墓等。

2、教師進行觀看綿菜餅製作過程、品嚐綿菜餅等一系列主題活動,並讓幼兒通過看(看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嘗(嘗一嘗吃到的味道什麼樣的)等這些實際過程,讓他們更深入的知道清明節制作綿菜餅的方法以及吃綿菜餅的主要意義所在。

3、教師介紹清明節插柳的習俗。

①啓發提問:“清明時節,草青樹綠,人們有一種習俗即折柳枝,這是爲什麼?”(人們要插柳)

②教師:“小朋友知道嗎,人們爲什麼要在清明節插柳?”介紹插柳習俗的來歷:晉文公在清明節的第二

天,到大臣介之推墳前祭奠時,發現與介之推同時被燒死的柳樹復活了,晉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頭上,他的羣臣也仿效晉文公掐戴柳枝。另外還有一種民謠說:“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

4、向幼兒講解插柳的意義,激發幼兒動手插柳的興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節日的氣氛,增添節日樂趣。

②插柳可以綠化周圍的環境,每到柳枝展綠的時候,它便告訴小朋友們春天已來到了。

5、組織幼兒在院子周圍進行插柳活動。

①要求:四個小朋友一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兩人用小鐵鏟鬆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團結協作,看哪一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鐵鏟鬆好土,然後澆水,最後插柳枝。

③幼兒動手插柳,教師巡迴指導。如:鬆土時可找個鬆軟的地方,鬆的土要稍深點,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澆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後,教師組織幼兒將工具放好,然後小結活動的情況,表揚不怕髒、不怕累的幼兒及團結協作好的小組。

⑤要求幼兒每天給柳枝澆水,輪流看護並管理。

七、活動小結∶

通過以上這樣實踐活動相信幼兒對清明節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樂趣,如果只通過單單講解的話,孩子根本就沒有多大的興趣,可是經過實際操作的話,幼兒的興趣以及印象都會加深,更能促進對該活動的意義性。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5

一、指導思想:

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爲緬懷革命先烈,對幼兒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瞭解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特組織本次活動。

二、組織領導: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全體教師和幼兒。

三、具體安排:

1、時間:3月30—4月3日

2、地點:本園、各班。

3、參加對象:全體教師和幼兒。

4、活動內容:

(1)週一國旗下講話:主講人、

(2)備清明節教案一節。各班利用晨談和下午時間進行革命烈士故事欣賞,並作記錄。負責人:各班教師

(3)大班年級清明節詩歌朗誦會。負責人:大班年級組長

(4)發動家長帶領孩子們給烈士掃墓。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6

一、設計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

春遊

(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在清明節期間,我們組織幼兒進行一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通過踏青春遊、盪鞦韆、放風箏活動,瞭解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讓幼兒觀看掃墓活動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

二、活動時間:

3月31日、4月1日

三、活動地點:

班級、方洲公園。

四、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班牌、大馬甲袋(裝幼兒脫的外套)、餐巾紙、照相機。

幼兒準備:適合外出運動的衣褲和鞋子(儘量統一服裝或班標)、飲用水一小瓶、報紙一張、方便袋一隻放在書內。

五、具體活動安排: 3月31日之前:可以讓幼兒將風箏帶來幼兒園,帶領幼兒學習放風箏,積累放風箏的經驗。

3月31日:開展活動一:寒食節,另外各班級可根據此次活動方案帶領幼兒一起進行“踏青活動策劃書”的學習,爲踏青做好準備。

4月1日:開展活動二:踏青;活動三:放風箏;活動四:畫風箏。

(早上8:45分5個班級準時在幼兒園大門口的走道上列隊準備)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7

一、活動形式:

半日遊

二、活動時間:

大班:20xx年4月13日上午

中班、蒙班:20xx年4月13日下午

小班:20xx年4月14日上午

三、活動地點:

xxx公園

四、活動目標:

1、開拓幼兒視野,親近自然,感受大自然因季節更替產生的變化。

2、增強幼兒的集體意識,增進教師與幼兒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幼兒與幼兒間的感情。

3、通過分享活動,讓幼兒感受和同伴分享的樂趣。

五、前期準備:

1、召開家長委員會,徵求家長意見是否組織春遊

2、園方組織老師提前勘探場地

3、春遊前各班教師對幼兒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不能隨意離開本班隊伍或家長、不能下水玩耍、不能在馬路上隨意奔跑、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要去偏僻的地方玩耍等)

4、成立應急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家委會成員

職責:

1)指揮有關教師到達指定位置

2)安排教師及保育員開展相關的搶險排危及求救工作

3)提前準備好應急藥品(創可貼、繃帶、藥品、水)等。

4)視不同事故及時報警(意外暴力110、交通事故122、急救中心120)

5、活動注意事項:

1)家長請按幼兒園要求時間到達活動地點

2)各班老師帶好本班幼兒家長登記表以便及時聯繫

3)在老師組織幼兒遊戲時,請家長不要遠離活動場地

4)如果家長要帶孩子中途離開,請告知老師

5)各班老師帶好垃圾袋以便活動後打掃場地

六、活動內容

1、遊園活動:通過幼兒參觀公園,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麗。

2、遊戲活動:通過親子游戲、趣味遊戲增進幼兒、教師、家長三者之間的感情。

3、美術活動:通過觀察春天、感受春天,用圖畫的方式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畫出來。

4、分享快樂:通過幼兒和小朋友分享自己所帶的食品,讓孩子學會分享,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8

活動前言:

年年艾葉綠,年年粿泛香。清明粿是在清明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它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據說是用來祭奠先人的。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這種叫清明粿的食物。與家人一起做清明粿增進親子感情,同時也讓幼兒瞭解清明節不同的風俗習慣,激發幼兒對清明節的認識與感悟,學會感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清明節的意義、由來及風俗習慣。

2.嘗試製作清明粿,體驗製作清明粿帶來的樂趣。

活動地點:

園內各班級

活動時間:

4月2日早上9點30分

活動準備:

豆沙餡、清明粿的面等。

參加人員:

全體大班段師生及部分家長

幼兒園大班清明節活動方案4

一、活動目的

1、利用清明節掃墓的契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爭做文明幼兒。

2、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發奮學習的精神,使幼兒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二、活動地點

烈士陵園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日上午

四、參加人員

活動對象:大班年級

外出人員配備:

1、每班2名教師、1名保育員、1名行政人員、1名實習生。

2、校醫隨行,帶好藥箱。

3、2名保安護送幼兒至亭林公園後返回學校。

五、活動準備

話筒、花圈、錄音機、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動程序

1、全體師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園。

2、儀式開始。

主持人清明掃墓致辭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我們站在哪裏嗎?(烈士陵園)

對。你們看,這塊高大的石碑上寫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這塊石碑後面安歇的烈士,有的是爲解放我們崑山而犧牲的;有的是在保衛祖國的戰鬥中犧牲的崑山人;也有的是爲了我們家鄉的建設和安寧而光榮殉職的……他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貢獻永遠被我們所銘記,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他們的靈魂永垂不朽!而將來,建設、保衛祖國和家鄉的重任就落到了我們小朋友的身上,等你們長大了能不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好!個個都很有志氣,只要我們從小努力學好本領,長大了一定能成爲一個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兒代表獻花圈。

爲了表示對烈士們的崇敬與懷念,每年的清明節期間,我們都要來烈士陵園掃墓,今天我們北珊灣幼兒園的大班年級組的老師小朋友聚集在這裏緬懷革命烈士,下面,請小朋友代表敬獻花圈。

4、默哀。

讓我們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體默哀3分鐘!禮畢。

我們小朋友還親手做了禮物要送給烈士們,下面請老師和小朋友依次獻花。

5、近前瞻仰紀念碑、參觀烈士塔、敬獻小白花。

6、清明掃墓活動結束,集合隊伍。

注意事項

1,穿着整潔,行爲大方。

2,不準在烈士紀念碑下嬉戲打鬧。

3,要以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瞭解烈士事蹟。

4,講衛生,不準在烈士陵園裏亂吃零食,亂丟垃圾。

5,不要亂跑,不破壞綠蔭草地。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9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掃墓等活動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吃雞蛋、畫雞蛋、玩雞蛋、踏青春遊、盪鞦韆、放風箏活動,瞭解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一、活動目的

1、瞭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

2、使幼兒瞭解清明節的來歷;感受清明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3、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捨己爲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4、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通過聽英雄的演講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動準備:請幼兒注意清明節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樣過節的。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家是怎樣過清明節的?家中是否長輩(如姑姑等)來自己家,去給已經故去的親人掃墓等民間習俗。

2、講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節的來歷。

3、討論:

(1)你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提示:你吃過雞蛋嗎?是否同爸爸媽媽到過烈士陵園,又做了些什麼?你在電視上看到過祭掃烈士嗎?……)

4、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給烈士掃墓的日子。

教師: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它是我國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爲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請幼兒觀看有關清明節習俗的圖片。

教師講解:掃墓爲什麼要選擇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後,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藉此大好春光,出去郊遊;

之三,爲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爲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曾經參加過革命戰鬥的英雄來爲小朋友講一講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戰鬥故事。

5、請革命軍人講革命戰鬥故事。

6、聽軍人講完後請幼兒講一講第一次參加這樣活動的感受。使幼兒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

7、教師播放清明節習俗的一些圖片,以加深幼兒對清明節的'認識。

盪鞦韆: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之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0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也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園定於4月4日舉行清明節活動,以下是我班活動具體流程:

一、活動時間∶20xx年4月4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小班教室

三、參加人員∶全體幼兒以及教師

四、活動準備∶

柳枝若干,小鐵鏟、小水桶的數量各爲幼兒人數的一半。

五、活動目標∶

讓幼兒瞭解,插柳是清明節期間的一種習俗,並知道其由來。

通過插柳活動,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讓幼兒理解插柳的意義,懂得植樹造林的好處。

六、具體活動流程安排∶

教師介紹清明節插柳的習俗。

①啓發提問:清明時節,草青樹綠,人們有一種習俗即折柳枝,這是爲什麼?(人們要插柳)

②教師:小朋友知道嗎,人們爲什麼要在清明節插柳?介紹插柳習俗的來歷:晉文公在清明節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墳前祭奠時,發現與介之推同時被燒死的柳樹復活了,晉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頭上,他的羣臣也仿效晉文公掐戴柳枝。另外還有一種民謠說: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

向幼兒講解插柳的意義,激發幼兒動手插柳的興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節日的氣氛,增添節日樂趣。

②插柳可以綠化周圍的環境,每到柳枝展綠的時候,它便告訴小朋友們春天已來到了。

5、組織幼兒在院子周圍進行插柳活動。

①要求:四個小朋友一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兩人用小鐵鏟鬆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團結協作,看哪一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鐵鏟鬆好土,然後澆水,最後插柳枝。

③幼兒動手插柳,教師巡迴指導。如:鬆土時可找個鬆軟的地方,鬆的土要稍深點,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澆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後,教師組織幼兒將工具放好,然後小結活動的情況,表揚不怕髒、不怕累的幼兒及團結協作好的小組。

⑤要求幼兒每天給柳枝澆水,輪流看護並管理。

七、活動小結∶

通過以上這樣實踐活動相信幼兒對清明節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樂趣,如果只通過單單講解的話,孩子根本就沒有多大的興趣,可是經過實際操作的話,幼兒的興趣以及印象都會加深,更能促進對該活動的意義性。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1

設計意圖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之際,我們組織幼兒開展了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畫菊花》,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去掃墓、踏青等活動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本活動,讓幼兒瞭解傳統的風俗習慣。

活動名稱

美術活動:《菊花》

活動目標

1、瞭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風俗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在觀賞、討論的基礎上,能通過繪畫表現菊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徵。

活動過程

1、、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

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3、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瞭解老革命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蹟。

4、出示事物菊花,引導幼兒觀賞菊花,瞭解菊花的主要特徵。

教師:清明節,去拜祭祖先或革命烈士人們都會帶上菊花、水果、雞蛋等去,就代表我們對祖先和烈士的懷念和尊重。你看見的菊花是什麼樣子的。

2、欣賞範畫《美麗的菊花》

提問:畫畫上有什麼?你知道他是什麼方法一步一步完成的?

3、師生共同探索怎樣去表現菊花的形態。

4、幼兒創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儘量將菊花畫得大一些。鼓勵幼兒用淺色和鮮豔的顏色表現菊花,且塗色要有力,顏色要深一些。

5、展覽幼兒的作品

幼兒互相欣賞,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2

活動目的:

1.使幼兒瞭解寒食節的來歷;感受寒食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2.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捨己爲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活動準備:

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月餅、新年樹、花燈、白花、紙盒。

活動過程:

1.介之推與寒食節的故事。

①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過寒食節的?讓幼兒瞭解寒食節家家戶戶都吃涼雞蛋等冷食。

②講介之推的故事:

遠在兩、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被驪姬陷害,長期逃亡在外,一共過了19年,纔回國當上國君,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在外逃亡的這些年中,多虧了一些大臣輔保,所以他即位後,馬上對隨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個論功行賞。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誠的有功之臣,他跟隨晉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晉文公被困在魏國,吃不上飯,他就偷偷地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給晉文公吃。可是,晉文公獎賞大臣的時候卻把他忘了,

他呢,也不爭功,背起母親到山西介休縣的綿山上去了。

晉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馬上派人去他家裏找,沒找到。後又找到綿山腳下,晉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順,想放火把山燒了,以爲那樣介之推就會揹着母親出來,可是呢,介之推和母親都寧可燒死也不下山,這樣,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晉文公很難過,也很後悔,就規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嚴禁煙火,吃寒食,即延續爲寒食節。

2.討論。

①寒食節是怎樣來的?

②現在人們爲什麼過寒食節?爲了紀念誰?

3.詞語練習。

①用“偷偷地”說一句話。

②用“後悔”說一句話。

③請解釋“寒食”的意思。

4.遊戲。

①摸箱:將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蓋的紙盒裏,請幼兒從中摸出一件,說出名稱及屬於哪個節日。

②連線:將節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貼在黑板上,讓幼兒連線。

活動二掃墓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白紙、線、彩筆。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日子。

①教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爲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②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2.教師解釋:掃墓爲什麼選擇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後,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藉此大好春光,出去郊遊;之三,爲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爲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制作花圈。教師:無數革命先烈爲了人們的解放事業,爲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戰爭中光榮犧牲了。爲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爲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製作一個 花圈。動手製作,教師扎竹圈,寫輓聯,然後把幼兒做好的小花繞在花圈上,再貼上輓聯。

4.掃墓。教師講解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然後由二位幼兒擡 着花圈,其餘幼兒排好隊出發。

活動三踏青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理解踏青的意義。

2.學會古詩《蘇堤清明即事》,並知道意思。

3.學會觀察和總結春天的景色。

活動準備:

幻燈機、幻燈片等。

活動過程:

藉助幼燈,進行下列活動:

1.回憶春遊的情景,讓幼兒自己總結初春的景色,並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簡單描繪,如:春天裏,有花、有草還有小鳥。春天裏,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還有小蜜蜂採花蜜等。

2.給幼兒介紹今昔踏青、春遊故事。

1)杜甫踏青,吟詩“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2)李白春遊,吟詩《春夜宴桃李園序》。

3)現代博興縣一帶吃巧巧飯。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們便三個一夥,五個一羣,湊了掛麪、雞蛋,帶上炊具來到村外,有的砌竈,有的拾柴,然後燒火煮麪條。做好後,再往鍋裏

仍些用秫秸製作的女工用品、然後分碗用餐。在吃飯時,誰若吃到女工用品,誰就會心靈手巧,這就是吃“巧巧飯”。吃完“巧巧飯”,就去看柏樹開花,誰看了柏樹開花,誰就會交上好運氣。待旭日東昇,她們就到麥田裏“踏青”,據說:“清明踏了青,不患腳疼病。”

3.學習古詩《蘇堤清明即事》。

這首古詩是宋代詩人吳惟信描寫春天春遊景象的:“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給幼兒講解古詩的意思,啓發幼兒想象古人春遊時的熱鬧景象。

4.仿編兒歌:“春天來”。指導幼兒用簡煉的語句總結描繪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 嘩嘩笑,小魚小蝦戲耍鬧。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3

放風箏:是民間傳統遊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纔開始以紙做風箏,故稱爲“紙鳶”。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瞭解風箏的種類及結構。

2、培養幼兒放風箏的興趣,增強幼兒的活動能力。

二、活動準備

各種類型的風箏各一個。

三、活動過程

1、讓幼兒猜謎語:風箏。引出活動主題。

2、教師啓發提問:

①小朋友放過風箏沒有?你的風箏是什麼樣的?

②除了自己的風箏外,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老鷹、燕子、蜻蜒、金魚、五星等)

3、出示各類風箏讓幼兒欣賞。如鳥形風箏:仙鶴;蟲形風箏:蝴蝶;水族風箏:金魚;人物風箏:孫悟空;器物風箏:宮燈;變形幾何圖形風箏:五角星等。

①教師邊出示各類風箏邊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色彩、結構,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②讓幼兒瞭解風箏的製作材料(紙、竹等)和製作方法(扎、糊、繪畫),並自制一個風箏。

4、遊戲“放風箏”,讓幼兒體驗放風箏的樂趣,鍛鍊跑的能力。

[玩法]:幼兒成四路縱隊在場地上站好,在50米跑道上進行放風箏接力賽。教師發出信號後,四隊排頭手拉風箏線往前跑,跑回時將風箏線交到第二個幼兒手中,第二個幼兒拿準風箏線後接着跑,如此接力,直到每隊的幼兒都參與一遍,以先跑完的一隊爲勝。遊戲反覆進行。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4

活動主題:

清明節掃墓活動

活動時間:

4月x、x日

活動地點:

xx公園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瞭解清明節的習俗及掃墓的意義。

2、通過活動,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幼兒對革命先烈的尊敬與緬懷之情。

參加人員:

4月x日——小小班、小班幼兒

4月x日——中、大班以上幼兒

一、活動準備:

1、活動前的談話(活動介紹及注說意事項);

2、準備代表全園的手工紙花圈,各班設計活動形式(建議幼兒人手一朵紙花);

3、音響準備(石龍文化站提供,園長聯繫);

4、聯絡電視臺(園長聯繫)

5、活動音響監督、音樂準備(李旋老師)

二、活動程序:

1、整理隊伍,清理物品,出發去中山公園;

2、到達目的地,整理隊伍;

3、清明節掃墓程序(活動主持人:許亞菲)

第一項:唱國歌

第二項: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項:敬獻花圈

第四項:請園長講話

第五項:奏國際歌

第六項:瞻仰周恩來紀紀念銅像,獻花

三、注意事項

1、外出活動,做好幼兒的管理工作及常規教育。

2、教育好幼兒掃墓是件嚴肅的事,進行當中不得嬉笑打鬧,要保持安靜和秩序。默哀時也要肅立,低頭,不講話。觀察天氣情況,調整實際組織時間。

四、活動所需材料:

(略)

幼兒園清明活動方案15

清明節來了,風和日麗的春天也就真正開始了,在這個傳統節日裏,我們小、託班組織幼兒進行有關清明節的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瞭解清明節的來歷;通過觀看教師包青團、大班小朋友放風箏等活動,初步瞭解清明節的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一、活動目標:

1、能初步瞭解清明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感受清明節和其它節日在氣氛上的不同。

2。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爲他人着想的品質。幼兒園清明節活動方案。

二、時間及地點:

1、觀看視頻及包餃子活動時間與地點:

4月3日上午:各班教室

2、觀看放風箏的活動時間:

4月1日上午:小一班、小二班、(觀看大一班);

4月2日上午:小三班、託一班、託二班(觀看大二班);

觀看放風箏的活動地點:馬山小學操場

三、活動主題:聽故事、品艾糕、觀紙鳶。

四、活動對象:小、託班全體教師和幼兒

五、活動形式:遊戲教學活動

六、活動安排:

㈠、活動準備:

1、清明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活動片段。

2、聯繫食堂,準備製作艾餃的材料:麪粉、艾草、糖

3、聯繫大班教師,約定放風箏的時間。

㈡、活動具體流程:

1、觀看清明節的相關視頻,瞭解清明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活動。

2、教師包艾餃,幼兒觀看,瞭解艾糕的製作步驟。

教師安排:

小一班:主配班老師、中一班空課教師

小二班:主配班老師、中二班空課教師

小三班:主配班老師、中三班空課教師

託一班:主配班老師、大一班空課教師 大三班空課教師

託二班:主配班老師、大二班空課教師 辦公室相關教師

3、幼兒品嚐艾糕,享受艾糕的美味。

4、觀看大班小朋友放風箏,體驗放風箏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