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通用8篇)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走向共和》是中央電視臺、北京同道影視節目製作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長沙電視臺等聯合出品中國近代史劇,該劇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下面是本站網提供的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通用8篇)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 篇1

心中感慨萬千!閒來無事,試着把這些感慨記下來,也算是觀後感吧。

洋洋六十集,雖是加了幾分演義的東西在裏面,但至少把自光緒朝後,清末民初的中國歷史交待了個大概齊。而這段歷史,每個中國人但凡提及,大概都會加上”中華民族恥辱史“這個考語吧。

這些已有定論,我也不打算再說些什麼,只想說說對清王朝終究一朝傾覆,以及這段歷史對於今日之中國有何參考意義的一點陋見。

這想經歷這段歷史的人,內心的痛苦最刻骨銘心的,必定是清朝的最後兩個皇帝——光宣二帝了。

一個大志未酬,終究死於非命。三十八年的人生,雖是貴爲天子,卻實同囚徒。另一個生來富貴,三歲爲帝,雖有復國大志,卻終其一生都在被各種各樣的勢力利用,身背無數罪名,最後以一個“被無產階級專政成功改造成爲社會主義新人”的名份死去,連個皇帝的諡號都沒落着。一本自傳《我的前半生》數百頁,字裏行間寫滿了自我懺悔表衷心,可誰能知道心底裏又有多少龍遊淺澗時不我濟的失落與神傷不敢流露支言片語呢?

或者站在局外,換個遠遠的角度來說,若愛新覺羅的一姓江山倒了,換來的真是當初振臂一呼者所宣稱的民主倒也罷了,至少還可以說是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多少也有個說詞安慰一下受傷的心。

可舊的王朝倒下了,站上來的是什麼東西呢?

只能說清失其鹿,羣雄共逐之。各路總統,督軍,委員長,主席……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老百姓要承受的,是同晚清一樣甚至要更甚於晚清的兵匪爲禍,烈強欺壓,污吏橫行,苦不堪言……最重要的是,雖無封建,專制依舊。

民主?舊瓶子裏裝些新酒罷了……哪來的那麼多A理想B主義!

恐怕連爲天下計的孫大-炮,也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局吧……

你說,愛新覺羅家的,心裏怎麼可能釋然得了?

現在來看,當初清王朝應該至少有兩次機會避免一朝傾覆的結局的,若這兩次機會當初抓住了,恐怕不止是他們的命運能被改寫,整個中國的命運也裝被改寫了。

一次是光緒的戊戌變法。當時他若能不那麼急於求成,行事更加周全,最終能戰勝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勢力,變法成功的話。那愛新羅的天下搞不好真能萬世不易,他的功業絕對是至少蓋過他的祖宗康乾的,而中國很有可能早已實現在無數人用槍炮都沒能實現的民主。國人也會避免半個世紀的戰亂不已。

這個雙贏的局面終究還是沒有出現,與其說光緒是輸給了慈禧,不如說他是在敗給了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空有大志,卻權謀不足,任用康梁一幫書生,一味急於求成,以爲如此關乎生死的鬥爭是幾道詔書就能解決的事情。最後嗅到慈禧有政變的企圖時束手無策,而康梁更是病急亂投醫,把全部家當都壓到了一個根本就不瞭解的袁世凱身上,最終致皇帝於絕境,身陷囫圇,幽死瀛臺。豈不是書生誤國?而光緒焉能不敗?

在這場鬥爭中,慈禧其實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是舊勢力,是屬於既得利益集團的,但另一方面她也是這個王朝的統治者,她是不可能只考虛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大清江山的。所以開始的時候,對於變化她是支持的,只是她以爲的變化跟光緒心中的變會是完全不同的,她以爲這變的只是行政上的,是技術層面的,跟之前曾李之輩的洋物運動沒有本質的區別。隨你怎麼變,只要大清江山不變,不亂,我這個太后的地位不動搖,而國家又能強盛起來,何樂而不爲呢?

而光緒卻不這麼認爲,他要變的是根本的東西,是體制上的。所以當光緒的變法觸及到了既得一大羣舊勢力的利益,導致他們站出來鬧事時,慈禧就無法會視不管了。她的確想強國,但首先是不能亂,亂起來了就會葬送大清江山。在她的想法中,大清絕對是亂不得的,她不在乎既得其它既得勢力的得失,但她絕不能不管江山的得失,因爲這江山畢竟也是她的,是她的既得利益。

所以,當她終於認爲光緒的變會不但不能讓大清強盛起來,反而會葬送了大清江山時,她的支持就變成反對了。而反對的意見不能說服光緒時,她就只能選擇政變了。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 篇2

央視《走向共和》已經播完,應該說,這部作品還是一部很有意義的教育片,片中對某些人物,進行了一次重新定位,使得老題材有了新觀點。

李鴻章、慈嬉太后、光緒皇帝、袁世凱、孫文、宋教仁、黃興等人物的特徵表現如此強烈是該片吸引觀衆的一大亮點。甚至有個女士在網上這麼說:看這電視看的,我都有點愛上袁世凱了。不過,我覺得,這些人物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孫先生。

孫先生少年浪蕩於會黨和國外,對封建專制制度是極度痛恨,把建立共和民主的中國定爲自己的終身奮鬥目標,受盡貧窮流浪之苦,歷經10次起義失敗、第一次大革命成果被竊、二次革命失敗等,始終堅持不泄,革命到底,以致臨終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醒世遺言。

孫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的民主理想支撐着他,一生如一日,爲實現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國,奮鬥到底。

孫先生的革命意識讓我想到了一個人對愛情婚姻的追求。

我是個有過失敗愛情婚姻的人,看完了《走向共和》,看完了孫先生的革命經歷,使我對追求愛情有了新的認識。

先打比喻如下:

10次失敗的起義=多次失敗的戀愛。

武昌起義成功,民國初建立=有了一次還算初步成功,並且感到些美好的愛情或婚姻。

民國建立後被竊國者竊取=這一次初步成功的愛情或婚姻經過短時間就仍然以失敗結束。

真正的實現民主共和=找到自己真正的愛情或婚姻,並過上穩定的愛情婚姻生活。

那麼我們就和孫先生的在二次革命前的經歷很相象了。

經過多次追求或戀愛,終於有一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得到了一次短暫的愛情或者婚姻,可是,因爲自己的經驗不足、第三者的插足,我們的這第一次愛情在不久的時間裏仍然以失敗告終。這時,正是我們向孫先生學習的時候了,堅持不瀉,進行二次革命或者三次革命,直到真正的革命成功---找到真愛,完成婚姻。

願天下曾經失敗過的愛情追求者,勇敢的二次革命。

最後,用孫先生的名言自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 篇3

長達五十九集的《走向共和》昨天終於看完了,我能欣賞到這樣好的電視劇首先要感謝三哥鴻德的推薦,這段時間因爲既要熟悉新車又打羽毛球,體力和精力消耗很大,雖然我非常愛看這部連戲劇,有時也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應該講我的欣賞效果不是很好,但即使是這樣我也認爲這是一部多年來難得一見的非常好的電視作品。

如果說到《走向共和》後我最大的反應是什麼。我會毫不猶疑的回答就是“氣憤”。坦率的講我從慈禧“辛丑事件”之後要“立憲”開始我氣憤的心情一直沒有平靜不下來,我在這裏也不和誰去爭論慈禧是真立憲還是假立憲,我生氣的是一個封建社會的皇太后在二十世紀初都能要立憲,都能廢除上千年的科舉制度,可是一百年過去了我們還有些人在說“議會制度不符合中國國情”我們可以想一想從二十世紀初到今天已經整整一百年了.

《走向共和》這部電視連續劇是從“甲午戰爭”開始的,由此可以看到真正讓我們這個東方大國感到震撼和恥辱的不是鴉片戰爭和火燒圓明園,而是我們的近鄰日本的崛起。“甲午戰爭”後的滿清皇朝的慈禧和光緒實事求是分析出是日本先進的君主立憲制度戰勝了自己的封建專制制度,應該講慈禧和光緒能有這樣的一個認識就非常的不簡單。這部連續劇也就由此展開了“專制”“立憲”和“共和”勢力相互爭鬥的大舞臺。

這部電視劇裏有一段話給我印象很深,我忘了是誰講的:“英國的君主立憲是國家拿錢給這些舊官僚,讓他們同意了國家立憲的主張,而日本是全體國民都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同意國家實行君主立憲,所以這兩個國家能夠順利的從封建君主制過渡到現在的君主立憲制度。”(我在這裏插一句話,我覺得日本這個民族在民族的危機感,責任感,榮譽感,在工作中的務實和進取精神很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現在從《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我們可以看到,從甲午戰爭到今天這一百多年的歷程中我們的國家要實現真正的共和或者立憲不知道要他們艱難多少倍,我們一定要有耐心。

中國的民主之路的確是困難重重,但有困難我們就是我們不實行民主的理由了嗎?在這部電視劇裏有一段孫中山和宋教仁去鄉下拉選票時和一個私塾老先生的對話給我印象很深,一開始這個私塾老先生對於在中國搞民選表示不理解,認爲中國人現在根本不懂什麼是民主。

孫中山對老先生說:“小孩不識字就可以是不讓他們上學的理由了嗎”老先生說:“不對不對,正因爲他們不識字所以他們更應當上學”孫中山說:“同理,中國人民主意識差,所以就更要實行民主”應該講這段對話是這部連續劇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現在很多人一提到如果中國實現了民主,就把民主視同洪水猛獸,他們老成持重的認爲中國真要給了民主肯定社會大亂。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縱向的想一想一百年以前我國都可以實現全體國民民選國會議員。

爲什麼一百年過去了我們卻連敢提都不敢提,我們再橫向的想一想現在世界上除了幾個富的流油的中東國家以及朝鮮,越南,古巴外所有的國家都可以民選國會議員或者總統。連爆炸不斷地伊拉克和阿富汗都可以搞民選。我們要民選真的就這麼難。我想在這裏向這些視民選爲洪水猛獸的人問一下,你們認爲是什麼原因中國不能搞民選。難道是我們中國人的素質就這樣差嗎。我想答案肯定不會在這裏。

《走向共和》給我的第二個感觸是從戊戌變法到現在我們國家這一百多年的歷史都是軍人和槍桿子在左右着歷史的進程,這也不能不說是我們民族的一個悲哀。從《走向共和》這部連續劇可以看到袁世凱爲什麼在歷史發生鉅變過程中可以“翻手雲,復手雨”就是他牢牢地掌握着北洋軍。

在這個歷史劇變的大舞臺上有那麼多人,有那麼多的變革路線但他們都由於沒有軍隊而功虧於潰。首先是滿清王朝,我們可以講滿清王朝經過了太平天國以後已經沒有了自己掌握的軍隊,之所以它還能延續幾十年就是此時出了個慈禧這樣鐵腕人物,所以慈禧一死滿清就很快退出了歷史舞臺。武昌起義之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三國時期魏蜀吳再一次出現在我們中華大地,袁世凱代表曹操佔據着北方,黎元洪代表劉備佔據着湖廣,孫中山代表孫權佔據着江東。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歷史的巧合,在這三派勢力裏最先退出歷史舞臺的是孫中山,爲什麼那,就是他沒有自己的軍隊。袁世凱掌握着北洋軍我們就不說了,黎元洪這個從牀底下拉出來的“武昌起義的英雄”爲什麼能長時間站在歷史舞臺上就是他有一支由香帥張之洞創建的“南洋軍”。我們仔細回顧一下從滿清到今天我們國家的歷史就被這些軍人肆意的蹂躪着。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只有發展到“軍隊只有屬於國家”纔算真正的進步了。

《走向共和》給我的第三個感觸是一個社會的新聞輿論的自由程度是反映這個社會進步的晴雨表,在《走向共和》這部電視連續劇裏,田沫這個新聞記者佔了很大的份額,這也是這部電視劇非常成功的一個方面,在這部電視劇裏是報紙把袁世凱的心腹趙炳坤彈劾下了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社會的進步。現今社會讓我感到滿意的就是網絡的普及和發展,這讓新聞輿論有了更廣闊的空間,也使當權者他們不得不有所收斂。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 篇4

對於歷史我們每個人都不一定很明瞭,但是在心裏都有一個印象,歷史這玩意其實還是口口相傳的,有些是經過一些個文人的筆來說的,一些個是由那些個戲啊曲啊劇啊的演出來的,也許我們聽到的都不是歷史,也許全是歷史,我們既然不是學者,也無需考究真否,人說,讀史使人明智,歷史的作用就是可以讓聽者體驗不可能體驗的事情,從而由史鑑今,以古人之事談今人之不可爲。只要歷史足夠精彩,真真假假,不足道也。

對於1894年到1917年的這段歷史,我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歷史書的層面上,比如袁世凱是個大賣國賊,李鴻章是大賣國賊,慈禧是老混子,光緒倒是年少有爲,譚嗣同是烈士,孫中山是革命先驅如此如此巴拉巴拉。這種思想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已經二十年了。可以說是根深蒂固,但是一部電視劇卻真真正正的衝擊了我對這段歷史的看法。

在經過了那個只有黑白非對既是錯人云亦云的年紀,選擇題也從雙選改爲了四選,作爲一個思想獨立身體成熟的成年人,考慮歷史的時候是應該重新審視,有自己的看法了。畢竟沒有無來由的恨也沒有無來由的愛,賣國賊不是生來就是爲了賣國滴,革命烈士也不是根紅苗正生下來就腳踏七彩祥雲滴,當然賣國賊的一些人性閃光,革命烈士的污點不能改變我們對賣國行徑的唾罵和革命的崇敬。然而,任何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在過了那個一棍子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萬隻腳的時代,在百年以後,是不是可以給出公論的時候?作爲即將接管社會的新一代,我們是否對歷史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 篇5

沒有一次談判能比的上籤《馬關條約》是更爲屈辱。沒有一個民族能比日本人更爲齷齪。沒有一個時代能比清末更爲無能。刀光劍影后的中國滿目瘡痍,當今天小日本來到你的面前時,你是否也會說---中國地大物博?我們是否還能回憶起中國的黃金白銀涌向外埠的情景,是否能想起侵略者在中華大地上留下的種種罪行?我不敢保證所有的中國人都還記得。能夠在和平時期把這種恥辱永記心頭的人不多了。現實中的人們總象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樣,不到忍無可忍,不到被完全激怒時是不會還手的,也不會團結。但是我們究竟不是生活在虛構的影片中的,現實要求我們必須時刻警惕着,時刻準備着。看那一個個虎視耽耽的狡詐的、陰險的嘴臉,我們爲什麼不提前把怒火爆發出來呢?

“兩國力量相等時,外交就是力量”。李鴻章說的沒錯。但是伊藤薄文說的更有震撼力:“兩國外交相等時,力量就是外交!”咄咄逼人的話語,依靠人多的李中堂等也不得不在陰溝裏翻了船。力量就是支配一切的有效手段。當年,希特勒的力量讓他稱霸整個歐洲!今天的美國,不正是用它的力量強行霸佔了伊拉克人民的意志麼?

中國有句話叫“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但究竟不如“先下手爲強”!一次次的挑釁與污衊,一次次的撒野與騷擾,我們大而言之可以從日本首相參拜神社中看出來,小而言之可以從中國的漁民、中國的民工的遭遇上了解。從日本的統治者到日本的孩童,他們心裏只有兩個字:侵略!

記住歷史吧,每位兄弟姐妹!中國要在這個世紀裏真正的象一條巨龍一樣,騰飛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現在,我們必須鼓起勇氣來,跟那些殺人的魔鬼說:我們要拿回屬於我們的東西!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 篇6

千思萬緒,想不出來什麼很有總結性的標題,就當是一個隨筆,想到什麼寫點什麼吧。

《少帥》之後,我對張黎這個導演特別好奇,拍得太好了,那些脈絡那些細節,非常清晰,又不胡作非爲,使我十分想把他的作品全看一遍。從《走向共和》開始,無疑是最合適的,這是他第一部電視劇。

看了兩個多月,終於把這部劇看完了。網傳這部劇被封了,其實在線資源還能找到,真找不到在線的,反而是《大明王朝1566》。

談到被封,網絡上各種各樣的討論,主題離不開一個,那就是這部劇“以古喻今”,諷刺當今,今上被刺痛了,於是禁播。我的看法,不同意這種說法。都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原來是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的,直到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朱鎔基講話實錄》。前者是作者在後記中提及的,所謂鏡子,是你讀史書會發現歷史很熟悉,爲啥啊,因爲你在經歷的這段時期,曾經就在歷史上出現過。這很悲哀,人類在原地打轉的時候多。後者則是我的體會,畢竟他所在的`時代,就是我所在的時代,他在位時嘗試改造的事情,現在還在嘗試改造中,依舊是原地打轉。歷史是一面鏡子就作此解,我們看鏡子時,看到的就是現實(我們自己)。觀衆們看《走向共和》覺得以古喻今,不正是一種照鏡子的錯覺嗎。

如果歷史是一個鏡子,那《走向共和》簡直是個照妖鏡,《少帥》就是個水中鏡,朦朦朧朧。

張黎自己對於《走向共和》的被封,有自己的評價:就算《走向共和》解禁,我也不同意重播。(來自網絡報道)如果沒有《少帥》,我不能完全理解他這句話,《走向共和》是他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銳氣十足,對歷史人物的塑造可謂是大刀霍霍,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討論,甚至是顛覆。他借歷史人物的口,講了許多事,談了許多大道理。再看《少帥》,它似乎激不起水花,沒耐心看的話,沒準還會錯過張黎的機鋒,它是那麼的平和、抒情,有些人還認爲《少帥》拍得狹窄了,沒有前面作品的那種氣勢。

這種轉變不難理解,青年人激進,中年人平和,這兩種狀態都是他,整個歷史脈絡他講清楚了,歷史人物的一些爭議,他表明了態度,大道理他是一樣講的。

有件事,我覺得有趣又滑稽,當我向朋友們說,我正在觀看《走向共和》時,她們一副驚愕的表情,彷彿我正在看抗戰神劇,不可思議。接着聊下去,我才知道,她們大多數不知道《走向共和》這麼一個電視劇,然後是以爲共和是大國崛起一類的Z治宣傳片內容,誰叫我們是共和國呢(笑哭)。那就是說,在經過那麼多年的一個思想教育後,我們對共和這個名詞是完全陌生的,共產、共和,雖然都姓共,但是共共不同,談共和並非就是談Z治口號。

那共和是什麼呢,有別於帝國和王國,國家元首是由民主的方式產生的,並非世襲,這就是共和,也是片中一直講訴的民主共和。所以可以簡單粗暴的說,走向共和,那就是走向民主。希望我的朋友們,以後別貽笑大方了。

看張黎,我們需要謹慎,因爲他很大膽又很真實的呈現歷史,如果是歷史基礎不紮實的人,就容易被他所呈現的一切所迷惑,認爲他拍的就是全部的事實。除了歷史本人,誰又敢說這是全部的事實呢,所以當他引起我們的興趣時,我們大可以翻閱正規的歷史,互相比照,互相推定,看你是同意張黎,還是不同意。既是一種看劇,也是一種看史,這是最好的。

在播放平臺的評論裏,我經常會看見一些叫囂着,某些人物實在太蠢太傻的言論。實在覺得好笑,但是不能跟你們共享了。看歷史人物的種種,我們是容易陷入這麼一種狀態的,用後來已知的結果去推定他們當時的所作所爲,然後評價他們蠢。這是不公平的,當時的人,他們並無法得知後面的結果是如何的(除非是穿越人士),他們的決定,更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所在的環境。是不是能有更好的決定?先問問自己吧。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 篇7

走向共和,就拿今時今日來說我們仍然處在進程中。沒有好的制度和壞的制度,只有合適不合適,即使是被推翻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不能去全盤否定,能夠綿延數千年自有它的合理性,只是進步和發展是個大趨勢,被淘汰也是必然。

“孫大炮”是這個劇中出現過很多次的稱謂,剛開始我深以爲然,因爲總是把他和唐僧聯想到一起,似乎有與生俱來的天真與赤誠,信念無比堅定卻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能力。但是最後一段的演講又覺得他確實有其偉大之處,同樣也在於他極度的天真赤誠與堅定,他的理念在當時是超前的,甚至於在如今也是超前的,任何理想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具體到個人,我們都被教導,要從小樹立自己的理想,於國家,於民族更是如此,我們總要有個目標去爲之奮鬥,儘管過程可能迴環曲折。

我不明白教科書爲什麼一定要籠統地給袁世凱冠一個竊取辛亥革命成果的帽子,徹徹底底地否定了一個實幹家,一個被李鴻章,榮祿,張之洞多次推薦,甚至捨命保全的人,他的能力才幹可想而知。他一生的敗筆可能就是養了一個蠢兒子,和楊度一起矇騙自己老爹稱帝,當然這其中也夾雜着袁世凱自己的私心,野心,結果騎虎難下,急火攻心,一命嗚呼,北洋分裂,軍閥割據。袁世凱曾經說“如果我輸了,沒有人能贏。”之後將近三十年的戰亂印證了這句話。

說到楊度,看前面是個有能力有理想有原則的正人君子,袁世凱爲了不到南京任職縱人放火,他大罵想搞君主立憲可以,這是堂堂正正的事,怎麼可以用這種卑鄙齷齪的手段。後來爲了騙袁世凱稱帝,僞造報紙,僞造請願書,授意段祺瑞威逼議員簽字。嗯,這很“堂堂正正”。

歷史的必然性是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而偶然性在於人作爲一個又一個個體的差異性,可能起推動作用,又可能受自己短板的限制,使發展滯後。

又想到當初梁啓超拜訪李鴻章想請他一起搞君主立憲,李鴻章說了一句話“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感觸良多,這部劇傳達,涵蓋的太多,真正能吸收的少之又少。

走向共和觀後感600字 篇8

利用寒假的時間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看了一遍,這部劇早在高中的時候,歷史老師就推薦過,今天把這部劇看完確實感觸不少,現談幾點基本觀感。

1、人物評價

《走向共和》通過對慈禧、光緒、李鴻章、張之洞、康有爲、袁世凱、孫中山等近代風雲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畫,給我們展示了這些人物的豐富面相,改變了過去歷史教科書對近代人物非褒即貶的刻板印象和臉譜化取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到具體的歷史環境中進行考察,借用劇中李鴻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歷史人物不可能脫離他的時代去做他所處時代不能做的事,而過去教科書則用侷限性對此進行了一概的否定,實不可取。慈禧、李鴻章等人在那個時代已經盡到了他們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權半個世紀,造就了同光中興贏得了有清以來后妃中最長封號,其功自不待言;李鴻章以一己之力,發展洋務,建立北洋水師,同西方列強周旋,不可謂爲老成謀國,鞠躬盡瘁。然而,多少年來我們的歷史尤其是教科書給他們的評價卻失公允,李鴻章更是成爲“賣國賊”的代名詞而打入另冊。中國傳統歷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鑑今”“以爲資鑑”的作用,既是資鑑,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別,爲了宣傳正面人物,自然就會貶低與其對立的人物。如曹操之於關羽、秦檜之於岳飛,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則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觀點評價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誠然從道德教育出發,我們爲了樹立正面榜樣,需要去對歷史上的那些傑出人物的優良品質進行弘揚,但這就只是人物品質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歷史作用及歷史研究客觀性而言,我們就不能單從其品質來看了,以劇中人物爲例,翁同和可謂兩袖清風,正人君子,可是他卻因爲貪圖名,而清漪園工程的材供應給了一個投機者,結果遭到貶斥。而李鴻章任人唯親、貪財好利(簽訂《馬關條約》時接受日本的饋贈。)、“小人之心”,但是開辦洋務、交涉外國、創建北洋,促進了中國近代化,其歷史功績不言自明。但是傳統因人廢事觀念,一個“壞人”縱使做了多少件好事還是壞人,在人物品德與歷史功績之間很難劃清界限,兩者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歷史貢獻的人,爲正面人物,品德有問題就算建立奇功,也會招來非議,因此,纔會有曾國藩、李鴻章的譭譽參半。怪不得梁啓超評價李鴻章時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生逢亂世,設使李是中規中矩的按照爲臣之道,或許能夠混個一世清名,但是,就不會有後來洋務種種,在那個時代要想有所作爲,就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不任用自己人,他所追求的事業何以進行?不去巴結權閹,他如何獲得皇帝和太后信任?甚至爲了北洋軍費,而暗中抓翁同和把柄,種種這些“小人之舉”,固爲君子不齒,但是,不這麼做他能做成什麼事?誠然,這其中當然有其私心使然,但是就事論事李鴻章開啓中國近代化的事業,其功誰可抹殺?綜觀《走向共和》中慈禧、李鴻章、袁世凱等人物的刻畫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鮮明的,這也是本片成功之處。因此,人物評價應該放到具體歷史場景中,同情之理解的去看待。同樣場景下的不同人物,同樣的人物不同歷史場景下,所處角色之不同,所做之事的品評也是不同的,只有這樣人物纔是生動、鮮明的,這樣評價纔會客觀和具體的。

2、共和之惑

晚清的歷史是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因爲他爲近代中國發展道路的若干可能性提供了探討空間。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從自強求富到君主立憲再到民主共和,中國歷史發展爲什麼按照這樣的邏輯進行?洋務運動是從技術上效法西方,君主立憲是在不改變君主制前提下對舊制度進行改造,而民主共和則是推翻清朝統治進行革命,建立共和國,歸根結底是走什麼道路的問題。洋務運動在器物方面的學習西方,開始了近代鐵路、電報等事業,清朝也出現了“同光中興”的局面,看起來也很強大,但是,甲午戰敗,中興的泡沫便被捅破,中國的虛弱便暴露無疑,扶持光緒進行維新變法,走君主立憲的道路呼聲日高,但是,卻被無情扼殺。及至庚子變亂,太后西狩,見到了民生凋敝,飽嘗旅途艱辛,才知“太平盛世,天朝上國”是虛假的,於是,慈禧歸政之後也仿行立憲實行所謂新政,日俄戰爭中,君主立憲的日本戰勝專制度的俄國似乎也堅定了立憲的決心,於是有了1905年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期間遭革命黨人破壞,幾不成行。但是,在進行人事調整後,仍是以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立憲按照慈禧的意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央設資政院,地方設諮議局,進行新官制改革等等。但是,在不變更君主制前提下,不管怎麼改,其本質還是不變的,那就是權力的再分配,袁世凱借新官制來安插親信,滿人則趁改革來逐步削弱漢人在軍、政等要害部門的權力,可謂爭得死去活來,鬥得不亦樂乎。所幸,慈禧還在世,還能控制局面,兩派不敢太造次,隨着,慈禧和光緒的過世,清朝失去了掌控局面的人,兩派鬥爭表面化,最後,袁世凱逐出內閣,內閣清一色滿人,滿人取得了形式上的勝利。但是,軍權卻始終在袁世凱的北洋手上,將不用命,袁雖賦閒在家,軍隊實際仍爲其掌管,滿人得到的軍職實際是虛的,被架空的;地方督撫也靜觀其變,皇族內閣被孤立,成爲“空中樓閣”,此時,只要外界稍有動靜,對清王朝而言都是致命的。武昌起義正是這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清帝在袁世凱的逼宮下遜位,中華民國成立,民主共和成爲選擇。從立憲到共和,中國歷史似乎已經翻開了新的一頁,但是,民國成立後,共和依然沒有建立,孫中山的臨時總統讓給了袁世凱,臨時總統變成了正式總統,《臨時約法》被廢棄,取而代之的約法規定了大總統的幾乎無限的權力,似此袁世凱應該知足了,但是,袁世凱利令智昏竟然公開稱帝,踐踏了民主共和。然則民主共和在清末民國這段時間裏是否實現過呢?沒有。在孫中山眼中,共和是美好的願景,在袁世凱眼中,共和是謀取權力的幌子,在老百姓眼中,共和則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以袁世凱爲首的北洋軍閥,武夫當國在他們眼中沒有共和更莫談民主,從立憲到共和,不過是那些上層人物進行鬥爭玩的文字遊戲,專制的本質沒有變。不管是立憲還是共和,在劇中就沒有看到老百姓的參與,普通民衆處於失語狀態,當然,老百姓更不知什麼是民主共和,對他們而言,誰當皇帝、總統都不重要,只要能過好自己日子就可以了,共和本是一個很好的制度,但是在這種狀態下的立憲和共和,就其實質而言仍是權力鬥爭的幌子。正如劇中楊度所說“共和未必是好,立憲未必是壞。”立憲和共和本身就是手段而已,好壞都不甚重要甚至不在考慮之列。知道了這點也就不必糾纏於共和、立憲甚至帝制選擇的區別了,哪個好用就用哪個。所以袁世凱的稱帝也就不難理解。袁世凱在世稱帝尚能控制局面,他死後的軍閥割據局面,個個都是土霸王,如果拿袁世凱和曹操比的話,真是應驗了“設使天下無有孤,豈不知有幾人稱王、幾人稱霸。”這句話,不同的是再也沒人敢貿然稱帝,冒天下大不韙的張勳也只能把清廢帝提溜出來,做一出復辟的鬧劇,共和成爲大勢所趨,成爲潮流,帝制、立憲都不管用了,但是整個傳統是不變的,專制的因素還是存在的,所以,北洋政府只是打着“民國”的幌子,行專制之實。走來走去,共和便成爲難以實現的理想和遙不可及的夢想,走向共和便成爲仁人志士奮鬥的方向。在普通民衆沒有接受思想啓蒙的薰陶和民主共和訓練條件下,共和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名詞而已。

總之,只要中國傳統社會中那些專制和崇尚權力的因素還在,那麼民主共和就難以實現。只有廣大民衆有了民主觀念自覺用民主和法制來維護自己權益,成爲真正意義的公民,那麼,實現民主共和纔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