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集錦15篇)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集錦15篇)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1

我感覺我看過這篇小說,不過郭敬明的小說我都是一夜看完的,不過最有印象的還是《左手倒影 右手年華》

《悲傷逆流成河》沒有饒雪漫的《左耳》《沙漏》寫得細膩,看過之後,讓人揪心

這部電影改了很多,女主沒有失足懷孕,而是得了噁心的婦科病。

故事裏還是那個多愛的王子—齊銘,但是他不喜歡女主;還是那個人生坎坷、曲折的灰姑娘—易遙,還是有她騎士—顧森西;善良的騎士的'姐姐—顧森湘,收到波及失去了生命;還有那個遭受了校園暴力,卻又將此傳遞下去的轉校生—唐小米。她給了我們一個可以說傷,也可以算得上好的結局。

很多人在學生年代都經歷過校園暴力,又或者說霸凌,很多人因此性格上都或多或少與健康成長的孩子有些不同,特別敏感、脆弱,不過我的經歷主要來自家庭。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或者你是細膩敏感的性格,看這個故事會尤其能夠共情。

而我不能,從我性格角度來說,故事的開端就是漏洞,王子會和灰姑娘走得這麼近嗎?他若是不喜歡這個女孩子,過分的親暱就是錯的。當然,無法否認,虛榮心會給我們生命帶來許多有趣的經歷,我不喜歡他,但我們明明是很好的朋友,我不否認存在,但是朋友是不會那麼親暱的。

在我不明白男女之別的時候,我是覺得沒有問題的,當我懂得男女之別之後,我就覺得,很多事情不是無緣無故地發生。你無法負責,就不要給出信號。你的溫柔善意不是溫柔,而是殘忍。能有什麼比給予希望後讓人親身經歷希望渺茫來得直觀而沉重呢?

我們從小小時候就該懂得,尊重、性別差異、保持距離以及自律。

我們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當斷則斷,如果沒有做到,於我,肯定仍然喜歡。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2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哽咽無數次,看完之後整個人淚流滿面。有三大感觸

其一,一個女人在離開男人之後,一個人爲了帶孩子討生活一定很不容易,即使有穩定的工作,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生活問題上都會有一定的心理變化和起伏,而這個變化和起伏如果在家庭完整的情況下,可能會稍微平衡些,畢竟有事可以和對方講,哪怕大吵一架,也比憋在心裏對孩子發無名火要好很多很多,至少對孩子而言不是媽媽的責難和打罵。畢竟女人在控制情緒方面一向遜色,而且會遷怒,會天馬行空地東拉西扯一通。

其二,單親家庭的孩子,對留在她身邊的一方家長將是有多依賴,除了生活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孩子往往會對留在她身邊的一方更多的討好,比如報喜不報憂,比如儘量小心翼翼不讓家長傷心傷神,用自己能做到的方式來維護家長對他的僅剩一半兒的愛。

其三,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弄堂裏,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會因爲經歷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三觀,特別是家庭的變故對孩子的身心和生活將留下不可彌補和調和的'致命創傷,而這種創傷甚至會傳到他們的下一代而不自知。生活在陽光裏的花兒永遠不會知道生活在泥土裏的蚯蚓的辛痠痛苦,這就將註定他們永遠無法心貼心地去交流,除非你能跳出原本的世界,去體驗、去經歷,哪怕嘗試着去設身處地的去想象也好,也會有另一番的領悟和憐惜。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3

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看過之後內心非常的震撼,我們所處的校園生活中,會存在這如此的暴力行爲,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校園暴力這確實是我們學生在生活中面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而溯其本源這可能會是多種不同的原因,以及我們每個人的想法以及我們面對處事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影片中的易遙在接受了校園暴力之後,選擇了跳河這樣的方式,或許我們其中會有很多人不理解,其實每個人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所想的`事情不一樣,那麼做出來的結果就不同,同樣影片中劉唐小米,她在經受校園暴力之後,她選擇了忍受,從而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同樣選擇了校園暴力。這部電影給我最深的就是易遙跳河前所說的:"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一樣"。有的時候,語言暴力是一件非常令人恐怖的事情。這就像我們喜歡去湊熱鬧,但是從來就沒有考慮過湊熱鬧的後果。當發生和自己有關的事情的時候纔會後悔莫及,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從來都是在旁邊站着,從來不會伸出那個援助之手。所有人都應該堅信命運從來不會虧待任何人,走自己的路也是最重要的,別人無論說了什麼,能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響呢,畢竟,還是法律在那呢!校園暴力是可以杜絕發生的,大家應該珍惜學生時代的點點滴滴。

學生時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了,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把握住這美好年華,乘風破浪,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4

《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是由郭敬明所寫小說而改編完成的。講述了主人公易遙在受到欺凌後在朋友顧森西的幫助下奮起反抗的故事。易遙是母親和大家口中的“賠錢貨”。齊銘,易遙的鄰居,從小與易遙一起長大,大家所稱頌的優等生。由於在校中易遙與齊銘的.關係很好,舉止親密,引來了轉校生唐小米的妒忌。在影片中唐小米曾被校園裏的“混混”所欺負,把奶茶澆頭上,索要錢財等,所以被迫轉校。而後卻因爲嫉妒從被欺凌者轉化爲了欺凌者。易遙染上了怪病被唐小米發現並在校園內散佈流言攻擊唐小米,從而被校園中大多數學生所排斥,並遭受肉體與精神上的的雙重打擊,這時易遙結識了顧森西,顧森西幫助易遙反擊謠言,並教她如何與散佈謠言的人對抗。易遙在對抗欺凌的過程中漸漸走出困境,但是一次意外讓易遙再次陷入困境,並對顧森西產生了好感。而齊銘與顧森西的姐姐顧森湘由於一次學習,關係也越加親密,從而使看在眼裏的路遙有些不開心。這時唐小米見謠言已經對付不了易遙,準備買兇傷人,卻因爲偶然間的意外導致顧森西的姐姐顧森湘受到脅迫並墜樓死亡。意外發生後,大家以一條短信認爲易遙是那個兇手,顧森西也不意外。絕望的易遙準備跳河自殺,引起了學生們的圍觀,並對其冷嘲熱諷,易遙情緒爆發,大聲嘶吼,帶着絕望走進河中,這時顧森西不忍心跑去河中將易遙救下。影片最後唐小米被抓。易遙也獲得清白,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影片總體告訴大家,在遇見困境時要奮起反抗,不要低下頭去默默忍受,從而助漲了施暴者的氣焰,以及在遇見別人在受到欺凌時,我們要勇於站出,對欺凌者說不。生而爲人,還請大家務必善良。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5

“有一些隔閡在人與人之間的東西,能夠輕易的就在彼此間劃開深深的溝壑,下過雨,再變成河,就再也沒有辦法渡過去。”悲傷變成河,流入心底。

剛從電影院中出來,手中攥着的是溼透的紙巾,心裏是涼透的悲傷。

我未曾讀過《悲傷逆流成河》原著,在影院中想把每一畫面成文字,細細感受細膩的情感,以及電影帶來的現實反思。從這場與的整體直觀較量中真切的去感受易遙的無助與痛苦。

易遙在一個貧苦的家庭長大,父親早早的去世了。母親爲了營生做起了爲人不齒的師工作。易遙從小就受盡了鄰居街坊的嘲笑和,在他們眼裏易遙和母親一樣是個賤骨頭。易遙和母親也從來沒有被人尊敬過,然而是易遙最珍視的東西。在這灰暗的世界她掙扎着期望獲取這一點點僅有珍惜的東西,卻在同學的.,朋友的一點點破碎。雖然她的身邊有溫暖的齊銘和她的顧森西,但易遙的世界是的,齊銘的世界是充滿陽光是溫暖的。

在悲傷的河流中易遙逆流而上,齊銘和顧森西是順流而下的,自然是越離越遠,是永遠也不會體會到易遙的悲傷。就這樣易遙的最終一點……

“有些人真的佷嫌生命很多或者生活無趣過得,所以就拿時間來人。”造成這樣的杯具卻依然毫無悔意,卻依然用的語言去。這確實深在不覺,卻成了一個兇手。悲傷逆流成河,了歲月,拂曉了殘缺。

淺憶悠涼,涼成憂傷。請心懷善良,記得撿起那久違的歡樂,記得站在有暖陽的角落。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6

今天,在電影院看了一部非常壓抑的電影,讓我深受啓發,它就是《悲傷逆流成河》。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女主因爲特別窮,所以被學校的人都瞧不起,後來因爲自己患上了疣的事情被學校的人知道了,在學校被人欺辱也不敢還手,之後認識了一個男生,男生教會了她如何反擊別人,但是天意總會捉弄人。女主被冤枉害死了男生的姐姐,從此就被扣上了殺人犯的罪名,別人看她的眼神都帶着厭惡的感覺,最後女主實在受不了,於是就站在河岸邊痛苦地申訴着,但所有的人都冷石心腸,到了這時候還不忘欺辱女主,說她是因爲殺了人才這樣的,最後女主一路奔向了滾滾河流中,影片也就結束了。這部電影中的女主很壓抑,任誰看了都會哭上幾個小時,被學校的人嘲笑欺辱,被同班的.人捉弄,雖然最後學會了反擊,但還是又被人陷害了,就算再解釋別人也不會相信。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也不是說沒有,一個班級裏,一個學校裏,總有那麼幾個被同學孤立的人,他們不敢還手,只會讓那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負在你的頭上,看了這部電影后,你就會知道校園欺凌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這部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拒絕校園欺凌,在學校團結同學,互幫互助,如果你遇到了或者看到了這樣的事情發生,你不應該去逃避,而是像女主一樣懂得如何反擊,其次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和自己的家長。

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因爲一點小事情就斷送了自己的美好青春,校園應加強管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給學生們一個沒有歧視沒有欺辱的環境上課。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7

一次偶然平凡的相遇,兩名情竇初開的少年,三個家庭的命運交織……

然後,強行給觀衆說,要與人爲善,要好好教育下一代。

有很多學校甚至主動組織學生集體觀看,這是好事。

電影的主題也是好的,希望我們更多的關注青少年的內心成長,營造良好的學校環境。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校園霸凌現象,同時也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困境,是非常好的現象。

說回電影,故事裏的少年們,懷揣美好的夢想,卻遭遇了無法想象的成長,或許這就是現實的殘酷。

當我們感慨完後,冷靜的思考就會發現,我們對內心的'關注其實還是不夠的。

至少相對發達的西方國家來說,我們對待心理問題,還是有一些諱莫如深的感覺。

這個主題很容易引起共鳴,因爲每個人都能在電影中找到曾經年少時自己的樣子。

不管是默默不敢發生的人,還是男女主人公們,我們都能切身體會到那種冷漠到底有多麼厲害。

甚至當父母的人也在對號入座自己,怕自己的孩子出現那樣的情況。

面對問題,我們能真的理解對方心裏的想法?

能做到真正的包容並不容易,我們可能需要先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可偏偏我們都自認爲是一個完美的人。

於是,誤會就這樣發生,慢慢變成不可逆轉的悲劇。

記得,小時候,每次上學都會看見學校的一句標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時不明白。

而現在才漸漸明白,教育需要的是持續的時間投入與努力。

需要每個人從自身做起,纔有改變的可能。

持續踐行,從每天完成一件小事開始。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8

看了《悲傷逆流成河》的序言,才發現自己與這本書相識有點恨晚了。早就耳聞了小四,都說他的文筆異常的優美而又傷感,今天看完《悲傷逆流成河》,不得不感嘆:題目和內容太搭了,那不是故事,更是現實,能夠讓人邊看邊窒息的現實,就像被剝掉殼的雞蛋,讓人感覺即將被咀嚼的痛。

易遙和齊銘,兩個完全難以交集起來的人物,卻奇蹟般的讓平行線硬是有了交集,正因爲如此特殊的交集,纔會有如此刺痛心房的故事。易遙,一個讓人一提及就會忍不住想要擁抱她,父親另娶,母親又爲了生活從事他人看不起的職業,還經常沒有好臉色,每一日都是尖叫打罵,從來不分情況一般,以至於讓作爲鄰居的大男孩齊銘聽了,都會默默的爲易遙心疼。

雖說如此,易遙還是每天嘻嘻哈哈的,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她可以忍受一個天天辱罵自己的人,因爲在內心深處,她還是愛她媽媽的。易遙的.心很脆弱,她渴望有人呵護,有人理解,有人相信。當身邊的人都懷疑她時,只要齊銘還相信她,她就覺得自己依舊生活在有陽光的藍天之下。

可是,小四就是小四,他要讓傷感逆流成河。齊銘不相信易遙了,失去了唯一支撐的易遙,如同斷翼的鳥兒一般,墜落在齊銘面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那一刻,我除了心疼,竟然還有種爲易遙慶幸的心理——易遙終於解脫了。

我想,不管怎樣的故事,都離不開生活,我們的生活何嘗不是如此,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呵護,渴望被信任,我們都是如此的脆弱,都在拼命的尋找屬於自己的依靠點,就如學生,我們把好的成績當做了一切,不知道這是否也會悲傷逆流成河呢?但我想讓歡樂逆流成河。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9

悲傷逆流成河,有多悲傷,才能逆流成河?懷揣着這種疑問,我看了朋友推薦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第一個戳中我淚點的是易瑤翻找錢財時,不經意翻出媽媽攢的瑤瑤的學費,第二個淚點是媽媽牽着着易瑤的手。開始的時候,我以爲易瑤的媽媽可能沒有那麼愛易瑤,她不捨的給易瑤買校服的錢,對待她粗暴,不夠關心她,跟齊銘的'媽媽形成強烈的對比。可是後來,她因爲顧客用易瑤的毛巾發火,爲了易瑤和生活,幹着一份遭人唾棄的工作,在知道易瑤得病之後拉着她去治病……

天底下沒有一個母親是不愛孩子的,易瑤的媽媽一樣愛易瑤。

第三個悲傷的點是齊銘看到易瑤拿水管澆同學,指責她。本以爲齊銘對易瑤是信任的,是瞭解的,但是他只從自己看到的事情就盲目的誤會易瑤,對她發脾氣,天知道那時的易瑤多需要一個站在她那邊跟她一同抗爭的人,他不但沒有站在她的那邊,反而指責了她。好朋友的不理解,傷人更深。

全影片最大的悲傷,是衆人的冷漠。在食堂裏,明明是男生先欺負易瑤,那麼多人只聽有人喊易瑤瘋了,但是沒人挺易瑤。在參加科技館的時候有多少同學是知道易瑤沒有上車的,但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這種悲傷不僅發生在影片中的學校裏,它也存在在我們的現實社會中。冷漠有的時候也是幫兇。

本片最大的溫暖是顧西森,有一個明白事理的人,是多麼重要。人並不一定要多優秀,多正經,但他一定要正直,要是一個溫暖的人。

願每個人的青春,都能被溫柔以待。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10

當第一次看到《悲傷逆流成河》的推薦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並沒有看,因爲我很少接觸悲劇題材的電影,在之後一個好朋友跟我提起這部電影,我萌發了想去看看的念頭,特意抽時間把他看完。

莎士比亞說過“悲劇能展現給人們美好事物在眼前破碎的體驗,悲劇能讓人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確實如此,對於易遙,當看到易遙的家庭、看到易遙的遭遇,我真的很痛心痛心她的遭遇痛心她的結局,直到最後她不得不通過自殺才能解脫才能不再痛苦,而反觀自己,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可以健康的成長,對於顧森湘,她的死真的特別可惜,她不久就要去澳大利亞留學啊!如此的善良!,對於顧森西,覺得他真的是那種爲了喜歡的人可以付出很多的'人,對於唐小米,我只想說她可憐又可恨,對於哪些只會說流言蜚語的旁觀者們,我想用易遙的話回覆你們“你們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所做過的事有多麼惡毒”。

而哪些遇到他人流言蜚語或者排擠對待,遇到心理問題的人,希望你們可以大聲說出來,可以找老師找同學找閨蜜或者找我(雖然我有時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尋求幫助,相信他們能幫一定會幫你的,不要一直憋在心裏,願大家不要做那個說流言蜚語的那個人,願大家不要做那個悲傷成河的人!願大家珍惜身邊的美好!

大家好,我是方仁喜,喜歡你的喜。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11

易遙的原生家庭也許是一切悲傷的起源吧,假設她生長於一個正常的三口之家,那麼她的人生一定是完美的,漂亮的外表,對自己那麼好的青梅竹馬,喜歡自己的男孩子。她也一定有勇氣去迴應齊銘的感情。也絕對不會忍受那麼多同學的欺凌。

唐小米因爲齊銘陷害易遙,無非是因爲她內心覺得自己可以取代易遙在齊銘心裏的'地位。如果易遙和齊銘各方面勢均力敵,那麼唐小米心中只能是羨慕的吧。

齊銘是讓人最失望的一個人,他非常好,校草,成績好,家庭條件好,對易遙也好。可是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好了,雖然給了易遙爲數不多的關心,但是他不能站在易遙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易遙受欺負反抗,他說讓她看到世界的美好的一面,易遙被陷害,他給她冷臉不相信她,歸根到底,是因爲他跟易遙不是同一個世界,他站在光亮處,而易遙站在黑暗中。

初中時候在學校躲在被子裏打着手電看這本小說,當時就覺得這本小說結局太不如人意,主角幾乎全部去世,沒有生離,盡是死別。現在看這部電影,雖然情節有所改動,但依舊戳中我的淚點,讓我看完之後留下說不清的遺憾。

我一直會選擇性的遺忘生命中的一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也是因爲我沒有感受過別人對我太大的惡意,我也不想去面對一些不好的結果,所以我才一直沒能成長吧。人總是要經歷一些事才能夠長大。

看着周圍的人一次次的喜歡上一個人,而我從來沒有喜歡上一個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看破紅塵,現在想想可能是因爲太膽小沒有勇氣面對被拒絕的結果,所以就很被動。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12

花季少女渴望至親的愛,渴望同學間真摯的情誼,但事與願違,一切都沒有那麼美好。起初看這部電影不是奔着郭敬明的生花妙筆,而是衝着那段比悲傷更悲傷的青春故事。

她叫易遙。是一個在校女學生。可能在我們眼裏,校園是美好的,自在的。但在易遙眼裏,就是一所“監獄”,無時無刻的折磨,最後被人推入深淵。也許對易遙來說,死,也是一種解脫。家裏窮,買不起新校服;媽媽做着“不乾淨”的.工作,弄堂裏的鄰居都不待見;校園暴力,使她對這個世界唯一的美好都被磨滅了;友情的不信任,使她在這個世界上沒了容身處。她的痛是常人所不能體會的痛:泡泡糖黏在她的頭髮上,紅墨水潑在她的衣服上,大家口中的“病原體”以及一口一個殺人犯的字眼。這些痛,能體會到嗎?

易遙的青春是沒有光的,就像她對齊銘說的那句話一樣:“你以爲我想看到那些髒的黑暗的東西嗎,你生活在光亮裏,你就覺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校園暴力是一場災難,一場對於一個人幾進毀滅般的災難。在影片過程中我纔有了這樣深刻的體會,被所有人如同看小丑表演一般的目光包圍着,被惡言惡語和滿世界的敵對攻擊着。易遙已經很堅強了。如果易遙最後沒有墜入深淵,沒有聲嘶力竭地說出自己的心裏話,或許依舊沒有人會懂她心裏的苦痛,沒有人會重視這一場極其可怕的校園暴力。這場名爲“玩笑”的鬧劇中,沒有旁觀者,只有。施暴者。

遊過悲傷河流,曙光不曾掙扎於沒個掙扎的人。

願所有的青春,都被溫柔以待。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13

曾經郭敬明佔據了我們大部分人的青春,他的書曾經在書籍銷量排行中一直獨佔榜首。對於我而言,郭敬明的書,雖然很多的故事情節都不太記得了,但對他的《悲傷逆流成河》卻依然記憶猶新。如今,《悲傷逆流成河》也被翻拍成了電影,我觀影后感觸極大。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影片的女主:這部劇的女主易遙是一位家庭不幸福,沒有得到同學的尊重,默默地活在自己小世界中的人。而在這個片子中,每一次她都以爲自己要好起來,可是唐小米的醜惡內心,則把易遙身上最後的一根稻草壓斷,最後她在把自己內心的悲傷講述之後選擇了跳水自殺,而顧森西將她救了起來。

其次是影片的男一角:齊銘是這部影片的男一,也是女主易遙的太陽,他彷彿是易遙全部的希望。可是他本來生活在人人愛的'環境下,是一位真實的高富帥,屬於真正的三好學生一類,在顧森湘(女二)死亡後也對易遙產生了誤會。至於他我就不再發表過多的言論了。

再之就是影片不得不說的男二了:顧森西。顧森西的西雖然不是希望的希,但他卻是易遙人生中唯一一縷光亮,是他在易遙一次次經受痛苦之時,用自己的一切給易遙帶來歡樂,也是通過顧森西的鼓勵,易遙開始反抗來自同學的欺凌。

然後跟大家分享這部影片的淚點畫面之一,在易遙跟男一宣泄了自己內心的悲痛之後,回家搜尋錢治病之時,她的母親從學校回來得知女兒因爲自己而染上病,悔恨讓她再次展現了母愛,同時這裏也是易遙發現了來自媽媽的愛的一幕。這一幕是真的觸動了我的畫面之一,相信這也是許多觀衆的淚點之一。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14

我真的想象不到我有一天會推薦《悲傷逆流成河》,缺點挺多的,臺詞尷尬矯情,但是後面對校園霸凌的展示太震撼了,我在影院裏哭的不能自已,易遙在河堤上的'怒吼每一個字都說到我心裏了。

“將來你們只會說我怎麼不記得,我怎麼不記得我把紅墨水丟到她身上,我就是鬧着玩兒的呀,開玩笑的,我沒有喂她吃過垃圾,沒有潑過她冷水”

“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太噁心了,實在是太噁心了”

“如果我忘不了怎麼被你們侮辱,粉筆灰塞嘴裏是什麼滋味,打火機燒頭髮是什麼滋味,被你們一口一個殺人兇手是什麼滋味,如果我忘不掉們你們也別想忘掉”

“你們罵過我最難聽的詞,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你們比石頭還冷漠,你們又惡毒又愚蠢,你們膽小怕事,別人做什麼你就跟着做什麼,你們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個人,因爲你們日子真的無聊,因爲你們覺得自己不會承擔任何後果。”

隨後跳海。我覺得從最後媽媽賣掉按摩牀的舉動來看,其實易遙多半是死了,到現在我心還是很難受。

這個片子很青澀,但是這個電影也很值得支持(我去看的時候,影廳里人太少了,真的希望可以多點人)。真心希望所有青春都可以被溫柔以待!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 15

今天看了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

在看完電影之後,我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把原著讀了一遍。相比於小說來講,電影其實做得很不錯。

在電影當中,易遙不再是那個早戀、懷孕然後,最後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團糟的小太妹,她的無辜讓人更加心疼。她做錯了什麼呢,就那麼倒黴地沒法過上普通人的生活。被捲進一個漩渦中,就越陷越深,像是碰翻了厄運的多米諾骨牌一樣,一連串的不幸接踵而來。以前我也覺得郭敬明心理變態,寫什麼青春傷痛文學,每個角色都沒有好下場,不過最近我有點理解了這種結局,圓滿本來就是難得又難得的事情,只是在他非得要在最後狠狠地搞他的讀者一把,把原本的散場渲染成你死我也死的大型歡送會,這就讓人太反感了。

我一直喜歡看有點壓抑的題材,好像在不同角色的悲慘人生中,感受到了不屬於我平靜生活的一點波瀾。對這個世界更悲觀一點的同時,也更加理智了一點。

昨天看了東野圭吾的《黎明之街》,我深深地覺得婚姻是一件暫時來講,我還沒辦法接受的事。書裏細細地描述了男主角從開始對婚外情的`不理解到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過程,而我竟然沒辦法去譴責這種不合乎道德的行爲,我小時候也看過不少青春傷痛文學,那時候哭得特別傷心,現在回看時會覺得,能怎麼辦呢,畢竟大家都不容易。

我把這種心情綜合理解爲,逐漸懂得人性的過程。

看過了這部電影之後,我的悲傷沒有很多,我只是慶幸自己生活得如此幸福。

所以雖然它臺詞尷尬,演技也沒那麼過關,但我依然覺得它是一部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