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通用22篇)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通用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你好,李煥英》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通用22篇)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

我們有同一個母親,她叫李煥英

——《你好,李煥英》

看完《你好,李煥英》之後,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能我們隨隨便便念出來的這一句話,對於那些痛失親人的人心中,是一段浸滿淚水和痛苦的回憶。這永遠是最動人的命題。

電影開始,來了一個穿越,賈玲一下子穿越到1981年,見到了化工廠職工,自己的母親——當年年輕漂亮的李煥英,於是,每天形影不離,行走在她的身邊,幫助李煥英買到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謀劃促成了排球比賽,製造機會撮合李煥英與沈光林,看電影沒買對座位的失誤,出去划船滑稽的落水,還有爲了讓李煥英高興,和沈光林上臺演節目……

回憶整個情節,自己看到的和網絡評價的根本不一樣啊!我仔細思考,慢慢琢磨——這些安排,都是符合故事情節的!

電影選材於賈玲自身真實的生活經歷。大一入校一個月,不幸消息傳來。母親跟隨父親去通通稻草,因爲稻草堆得高,母親從翻斗車上摔下來不幸離世。賈玲本人是一個從小不讓媽媽省心的女孩兒,“沒有做過一件讓媽媽高興的事”。媽媽走了,生前好多美好的願望都沒有實現,就與自己陰陽兩隔了。

爲了了卻自己的心願,彌補自己心靈的遺憾,穿越到媽媽年輕的時代,正像賈玲自己所言,記憶中的媽媽就是一箇中年婦女,不曾看到媽媽漂亮的容顏,穿越到媽媽花季年華,找到一切機會,拼盡全力幫助媽媽,做讓媽媽開心的事,甚至想幫助媽媽找個富二代,過上好日子,不再那樣辛苦。

這樣思考着,慢慢就入戲了,看着看着,就戳到了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感動了,淚目了。那一個一個細節,讓人感受到人間母女真情,一個平凡母親的偉大形象不禁鮮活起來了——

那是一個多麼辛苦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長大;那是一個多麼節儉的媽媽,嚴冬臘月送孩子上學,自己捨不得坐車,等孩子走後,謊稱沒辦完事退票,獨自行走在大雪紛飛的大道上;那是一個多麼堅強智慧的媽媽,孩子不優秀也好,沒給爭回面子其實沒啥,只要健康快樂,就是媽媽手心裏的寶!

劇中賈玲反覆重複的那一句,“媽媽,我讓你高興了嗎?”那是在詢問母親,也是在詢問她自己。

我用這個問題問我自己,我讓我的母親高興了嗎?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是有時候高興,有時候生氣吧!

讀書的時候,學習成績不好,我母親應該是生氣的吧!但她從來不說我一句重話!但是到了高三,自己好像一下子懂事了,竟然專心了起來,每天晚上都是兩點鐘睡覺,早上五點半起牀,這樣的我,可能自己也沒有見過吧!正是憑着我的努力,我考上了一個專科學校,母親很高興,家人們都在商量,要不要復讀,可是,母親不忍心看我這麼辛苦,這麼累,專科都去吧!三年轉瞬即逝,轉眼,我又該找工作了,經過自己的努力,我順利考進了一間中學當老師。當我取得了一些成績時,母親跟着我高興,當我失落時,母親也跟着傷心,擔憂。

這麼多年來,母親一直擔心着我,擔心我的身體,擔心我的工作,擔心我的女兒,擔心我的家庭……

還記得前不久,我準備參加區級教師招考,因爲要好好準備複習考試,母親每天都把我的女兒照顧好,還不能影響我,每天我都複習到很晚,母親很心疼,她說:“幺兒,不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盡力就好!只要你健康快樂就好!”這不正好和電影中賈玲和李煥英對話中的一樣嗎?——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是媽手中的寶!

想到這兒,淚水慢慢滑落,原來,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啊!

我也是一位母親,但是我對自己孩子的愛,遠不及李煥英對賈玲,當然更不及我的母親對我。

今天,正好有這個機會,我想對母親說一聲:“母親,謝謝您!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我能讓您高興!”我也想對我的小棉襖說一聲:“寶貝,只要你健康平安快樂,你永遠是媽媽手心裏的寶!”

當穿越回到現實,忽然想起來媽媽已經昏迷不醒,哭着喊着奔跑着,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聲音,滴落在每個人的心上。找不到媽媽了,空蕩蕩的屋裏,只留下孤零零的自己,儘管開着車風風光光遊走,身旁變成了空空的位置。帶給我的是直戳內心的傷痛: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部電影帶給的感受不是用一篇文章就能說出來的,它告訴每一個母親,教育孩子要給孩子以愛與鼓勵,要耐心守候,靜待花開。告誡子女,要善待親人,抽時間要多陪陪家人,因爲陪伴纔是最長情的告白,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同時,作爲一名老師,我領悟到了,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多給孩子一點關心,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多給孩子一些寬容,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2

很少寫影評,也不太習慣用好或不好形容一部電影。關於《你好,李煥英》,我能想出的評語只有四個字,發人深省。

不知從何時起,國內喜劇人開始推崇並奉行喜劇即悲劇的理念,無論是春晚還是歡樂喜劇人,每一句包袱的背後都有一雙無形的手,試圖突破觀衆的心理防線,套取觀衆樸素無華的眼淚。

讓觀衆笑,不再是喜劇人的目的。讓觀衆哭,纔是喜劇人的本事。

小品版《你好,李煥英》成功地轟炸了觀衆的淚腺,於是,電影版《你好,李煥英》來了。

作爲不是導演科班出身的賈玲導演處女作,在某種角度上她重複了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創作思路。即不去講述太過複雜的故事,單刀直入去探討人性,在細節處理上儘可能多的達到與觀衆共情的目的。

唯一不同的是,趙薇講述了相對小衆的俊男美女的愛情,而賈玲選擇了所有人都必然經歷的親情。而親情,註定比愛情更復雜,更糾結,因爲,它是一生的牽絆。

電影中,賈玲本色出演,飾演失去母親的自己。張小斐飾演年輕的李煥英。大概是情節起承轉合恰到好處,兩人飾演母女竟不讓人過分出戲,反而讓一向挑剔的我,相信了他們塑造的人物。

這是劇本的成功,也是演員的成功。

影片大半部分,都竭盡全力讓影片符合賀歲檔的調性。輕鬆,幽默,甚至帶點隔靴搔癢的小俏皮。可惜,這個題材太過沉重,蜻蜓點水的搞笑成效甚微,電影院裏偶然出現的笑聲都散發出跟笑的尷尬。

觀衆笑不出來的根源,在於小品版《你好,李煥英》已經告知了悲慘的結局。預先知道結局的人,沒辦法過多關注過程的搞笑。

大家目的明確,都爲結局而來,甚至是爲受教育而來。畢竟,每一個現代人,都在或多或少的經歷親情的缺失。

賈玲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感人情節處更加濃墨重彩。影片最出彩的部分,也剛好集中在了後半段感人之時。

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賈玲一邊跑,一邊放聲大哭,腦海中往事浮現,每一件往事都彷彿也曾發生在你我身上。

原來,張小斐飾演的李煥英早就知道賈玲穿越而來,是爲了讓自己高興,她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配合自己的孩子。

虛擬情境下描畫的母愛,不再如電影開篇那般冷靜和剋制,需要條件和場景,它變得如父愛一般沉穩而寧靜,無時不在,潤物無聲。

這樣的母愛,我們都向往,卻也深知沒有一個現實中的父母,能真的在競爭殘酷的當下,任憑自己的孩子快樂健康就好。

明知不存在,卻爲不存在的情感掉下眼淚,這是因爲我們意識到,原來每一個歇斯底里的媽媽都不是天生的,她們也曾懷抱着讓我們快樂就好的夢想。

這份初心,最是動人。

母愛的畫面穿插,讓人感動不已。其中,最讓我感傷的場景,當屬李煥英送賈玲上車的那一幕。它生活化到每一個表情和動作,都洋溢着地氣的光芒。

它不再是矯揉造作的語言遊戲,它因真實而真誠。尤其是當售票員問李煥英爲啥不坐車了,李煥英爲了面子說的那句還有事沒辦完呢。

冰天雪地,她本無事可做。她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省錢供賈玲上學。

那一刻,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自己的母親。我也是。

我上大學的那一年,因爲要趕上午八點的火車。而我們村,距離市裏火車站要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所以,我每次返校都要坐凌晨四點四十的班車。冬天的凌晨四點,媽媽拉着我的手,走十幾分鐘的路,在路口等車,有時一等就是二十分鐘。

那時,媽媽沒有羽絨服,我看到她在打哆嗦,卻還問我冷不冷。車來了,我坐上車,溫暖襲來,我的媽媽要自己走回家。

我多想有輛車送她一程,電動車也行,可惜沒有。我多想看着她的背影,可惜天太黑,我什麼都看不見。我多想好好說一聲再見,可惜司機總是用一腳油門結束我所有想說的話。

那四年大學生涯的凌晨四點,每一次媽媽把我送上車的下一秒,我都靠着車窗流着眼淚,在心裏對自己說快點工作快點賺錢,快點回報媽媽。

可惜,社會不如我想象中那般美好,說來慚愧,直到現在,別說敞篷汽車,就連普通汽車我也沒能送給我的媽媽。

所以,電影最後一幕,賈玲來着敞篷汽車,試圖表達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我哭得最是慘烈。

我的媽媽62歲了,身體不算健康,高血壓腦血栓,一身病痛仍在爲子女操勞。她是最最平凡的母親,她從未見過敞篷汽車。當我問她時,她說敞篷汽車和咱家三馬車差不多唄,下雨了也得挨澆。

你要問我看完電影最悲哀的是什麼,我會告訴你,最悲哀的是,我們的母親是李煥英,而我們大多數都不是賈玲。

這算悲哀嗎?我覺得算。如何打破這種悲哀,在父母有生之年更努力纔可以。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3

自從《夏洛特煩惱》之後,我覺得就沒有什麼值得看的喜劇電影。李煥英給了我驚喜。現在的喜劇電影大多都是披着喜劇的外衣,再說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假話,他們以爲自己是在搞笑,他們只是在演搞笑。演的小品已經不是爲了讓人開心,而是爲了顯示自己高級。

不管賈玲是不是第一次做導演,但是電影的笑點你會笑,哭點你會哭,而且不刻意,那就充滿了感情。

這部片的母愛貫穿了始終,最重要的是這麼簡單的事我看到了最後才知道。

在最後的伏筆被翻出來的時候,我後悔沒有帶紙巾!

《你好,李煥英》到底是什麼呢?

我覺得,是賈玲時至今日,最想圓的一個夢。

而和她一起圓夢的,張小斐、許君聰、何歡這些一路走來並肩作戰的戰友們,師恩天大的馮鞏老師,楊蕾、劉佳、丁嘉麗、王琳這些演藝界前輩,喜劇界各門各派雲集捧場的同仁們,還有我們這些,在電影院裏給出了歡笑和淚水、也跟着一起勾起了回憶的觀衆們。

電影《你好,李煥英》依然採用的穿越梗,但足見賈玲的用心。

在選角上,除了採用小品的一些經典原班人馬,在賈玲母親中年角色的選取上。扮演者和賈玲一樣,都有梨渦。也算是一個小細節。確實很有母女像。尤其看到電影最後,賈玲母親的照片,真的和選角還有幾分相似。

另外在劇情上,前半部分還平淡一些,電影中間還是有很多搞笑的場面。全局圍繞賈玲幫媽媽完成心願,有不少好笑的地點。

很多觀衆評價說:謝謝賈玲的電影,故事講得很好!雖然小品的味道有點多,但是整體故事還是講得非常好的。

《你好,李煥英》之所以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其具有雙重的表達含義——表面是在講述親情故事,而冰山之下則是對遺憾的探討。親情和遺憾,無疑都是每一個人成長裏無法逃避的命題。

因爲一次意外,曉玲的母親李煥英遭遇不測,從某個角度來說,曉玲是“罪魁禍首”。再結合之前曉玲一直煎熬於未曾讓母親高興過,這些都推動着曉玲去完成這一次“穿越”——她想去彌補遺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曉玲穿越回去,時間是1981年,但是自從去了哪裏,曉玲卻穿的卻一直是她的年代的衣服,我覺得也許是一種暗示,這終究是曉玲的一場夢,又或者說是母親爲她打造的一個夢,夢醒了,母親也就離開了。

還有一個細節是電影的最後,賈曉玲有出息了,開着紅色的敞篷跑車載着母親回家。看到紅色敞篷跑車的時候我又忍不住了,因爲電影的開頭,李煥英騎着自行車載着曉玲,曉玲說要給母親換輛小轎車,不再騎這輛破自行車了,李煥英說那車開着太悶。說完二人便出了車禍。

所以電影結尾曉玲開的是紅色的敞篷跑車。而且車裏母親穿着一身綠色大衣(因爲玲姐的母親曾經說自己的自己綠大衣“要是再綠一點就好了”),妝容看着就是過上了好的生活。可是這一切都是曉玲的想象,鏡頭一轉,副駕駛的母親已經消失了……

也可能是因爲這是真實的故事(指賈玲姐的母親確實離開了),又哭又笑,雖然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但是還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就像玲姐說的“我覺得,我把心掏出來給大家看了”。

看過最後反轉之後,再回過頭想想,張小斐的演技是真的很好。看小玲的眼神不僅是對妹妹,對一個好閨蜜,更有對女兒的無盡的疼愛。即使重生也毫不猶豫地選擇接住女兒。我也認同,李煥英不會遺憾。

在賈玲的想象裏,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的媽媽,回顧了自己的人生,覺得這輩子過得真的很開心。所以纔有電影后半段那句,看起來沒有上下文的“你怎麼就知道我這一輩子不幸福呢”。

從女性的視角,記錄另一個平凡的女性的一生,這纔是真女權。媽媽也曾經是一個小姑娘,即使從你有印象的時候開始,她就以一箇中年女人的形象出現。

張小斐演的媽媽很有年代感,雖然和賈玲同年齡段但是不出戲,兩個人配合很好

缺點的話也有:情節之間轉折略微生硬,劇本打磨得不夠細。由此又帶來另一個問題,整個電影的節奏不是特別好。如果把節奏把握得更好,電影完全可以再上一個臺階。這個幾乎是整部電影最大的問題。

整部電影留白的地方太少,賈玲想表達的多,又過於迫切把所有感受都給觀衆。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在於情感的真摯和濃度毫無疑問,哪怕你不喜歡這種風格我覺得認爲這部電影用心了是沒什麼爭議的,但同時給得太過直白,會讓觀衆沒有什麼自我解讀和感受的餘地。

電影的拍攝順序應該是順拍。整體前半部分能感覺賈玲初做導演的青澀,後面體驗要比前半部分好,更成熟。

這部電影是我期待已久的,我對原小品印象很好,加上對賈玲的喜愛和信任第一次不看口碑盲買票。

李煥英有一個很好的女兒,她用一部電影爲母親做了墓誌銘,讓這個世界知道有一個叫做李煥英的女子曾經來過。走出電影院的一刻,突然想到一首詩。

十年孤旅偶還家,童子窺簾母遞茶。

卻睹棠紅心自憮,事親不及一庭花。

面對日漸蒼老的父母,我們應該多點耐心,多點關注。上帝不能無處不在,因此,他發明了母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這是多麼幸運的事情。至少,我們還有機會。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4

賈玲一看就特別喜慶,笑眯眯的。平時生活中這樣的人也很討人嫌。賈玲姐說籌備電影太累了反彈了,能看得出比以前胖好多,就希望這段時間能好好休息休息,注意健康。賈玲以前瘦的時候太像電視臺女主持人,端莊大方,倆酒窩特討喜,長的很符合中國人眼裏有福相的標準。只看到了表面,一看就是隻會說好的人,然後又活了過來,這纔有的喜劇天賦吧。早些年的名模,之前和賈玲沙溢一起參加過央視的一個節目喜樂街,是常駐。

後來又和賈玲一起參加湖南的百變大咖秀。挺喜歡賈玲的。喜樂街她和沙溢表現簡直絕了,笑得死去活來,感覺這個女孩真的反應超快。不過她能不能再減減肥,微胖還是挺可愛的,現在有點過胖了,某些角度看着確實顯老,還有大碗這兩年趨向於沉寂其實也正常,像麻花更是這樣,沈騰除了春晚已經基本不再演小品了。

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畢竟我相信玲姐的眼光。很喜歡賈玲本人的綜藝表現,但希望她先拿出不抄襲又能真正稱爲喜劇的作品再論地位,她唯一的代表作你好李煥英勝在淚點而不是笑點。挺心疼賈玲,明明是好心做這麼個舉動,被別人逼出這麼個藉口,賈仙女那麼可愛,爲啥老是把她塑造成倒貼的形象。玲姐真的是超級好的人,節目好幾次幫曉彤擋,然後又各種帶嘉賓。她真的值得所有最好的。

賈玲這種永遠是把觀衆放在第一位吧,給觀衆帶來快樂是她腦子裏的第一想法吧。自身的感受委屈什麼的,私下消化就好了。跳舞真的超級棒,滿滿自信,不怯場,有氣場,身材好又怎樣,那也抵不過強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羨慕的自信感。當初是因爲她的酷口相聲開始喜歡她,那時她還不胖,期待了好多年她跟老白再說相聲,雖然知道已經不太可能了。人就是越得到反饋才越有自信,想起來面試的時候。

面試官如果繃着臉就會讓人很慌,面露笑意纔會讓被面試者情緒更穩定。賈玲幾次撲沈騰懷裏感覺就是妹妹跟大哥的感情,換成她撲我老公我肯定在旁邊姨母笑,但別的女人不行。不是說賈玲不好看胖不怕她勾引男人,而是賈玲橫看豎看她就不是這種人。瑪麗和沈騰合作她倆有感情,賈玲和沈騰合作她倆有感情,其實男女演員合作就是演員,自多就是關係好一點,不見得有更多的情況,現在觀衆特別愛過度解讀男女演員的合作關係。

讓演員不能正常發揮,處處小心。最有力的證據,有一期賈玲和沙溢演的那個小品,上來搭戲的微胖的男演員據說是賈玲的老公,她老公和她一直有合作,老公就在現場呢,大家真的想多了。這種現象在第四五期挺明顯的,主要是對方隊伍也沒有能和滕玲呼應的嘉賓,就真的確實很迷茫無助的感覺。但是感覺第六期開始倆人逐漸開始適應了,專注於遊戲本身找創造笑點。

截止第七期,周深的低笑點捧場和潘老師的大膽表現已經讓他們打開任督二脈的感覺,個人覺得之後會逐漸變好。辛苦了家裏的頂樑柱。沒有不什麼自在的',他們每次都能給觀衆帶來歡樂。有些人就是喜歡挑刺,喜劇人給你帶來不舒服的感覺,爲什麼就不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最近有煩心事,或是自己厭倦了那些,又或者那些不是你喜歡的東西,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有所不同,他們不能滿足於每個人,是他們不自在還是你不自在。

我看了這麼久王牌,從沒看出來賈玲和沈騰有什麼超越朋友的感覺,不知道網友都是咋腦補出來的,我就算是腦補這這句話再看,也沒看出來。怎麼看就是小妹妹的感覺,很自然的朋友啊,親情什麼的。賈玲喜歡沈騰真的扯上天了,我倒是覺得好幾期都很好笑,剛播的那期,鄭爽作弊被抓的那期。感覺還是嘉賓人數不夠吧,兩期都能看到同樣的人有點奇怪,每次結局都煽情不喜歡。喜歡看沈騰和賈玲,從來沒覺得他們誰喜歡誰,一直覺得他們是非常有默契並相互信任的搭檔,這節目如果沒了他倆基本沒有看頭了,賈玲就是開心果,做開心果付出的努力得很多,不是誰都能當開心果的。

一場車禍喚醒了她深處的柔情,一滴淚水沖刷了她內的不解。

這小品,融了悲劇,亦融了社會各象,還融了愛與溫情,不乏遺憾。雙開門的冰箱,嶄新的綠皮大衣,都只能成爲賈玲永遠的回憶,對母親的回憶。

賈母因車禍離世後,賈玲一些原本被封存的記憶,逐漸被想起。兒時的玲兒遇到了“危險”——玩具被搶,她的母親李煥英便挺身保護女兒,並帶她去看電影。如水般,母親的愛悄無聲息地蔓延着,浸潤了我的雙眼。這袋母愛,多麼寶貴而珍重,值得賈玲珍惜。爲了讓女兒開心,賈母奉獻着,傾盡了她的所有去愛這個女孩。

今有賈母愛女,古有岳母刺字。

牀前,岳飛向母稟報了自己將要上戰場,爲國殺敵的消息。岳母嘴角掠過一絲溫暖的微笑,她愛子,也愛子的國家,亦願子爲國家獻力。岳母這袋母愛,傾注在岳飛背上“精忠報國”幾個大字上,帶着血的紅字,是岳飛受到的母愛。

中有賈母愛女,外有母疼女孝。

海倫·凱勒自幼失明,狂燥不安的她在家裏摔打吵鬧,哭笑無法自控。她的母親溫柔地按摩着她的頭髮,她愛女,亦願女能拋掉枷鎖,重新擁抱生活。海倫母親這袋母愛,傾注在請來沙莉文老師上。開朗活潑的沙莉文,是海倫受到的母親。

今有賈母愛女,古有孟母三遷。

孟子聰明穎慧,卻不分是非美醜,樣樣模仿。孟母焦慮地皺起眉頭,她愛子,亦願子能學有所成。孟母搬離屠場,搬離墓地,她這袋母愛,傾注在學校旁邊的家裏。散發書卷氣的學堂,是孟子受到的母愛。

似水的母愛,潺潺流淌,汩汩成溪,但應有魚蝦在其中玩樂,這汪水才富有了生機。趁早,來得及孝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別再等,這袋母愛來之不易。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5

今天獨自去看完《你好,李煥英》,催淚又搞笑。

像我這樣淚點低的人。開場沒幾分鐘就直接戳中了淚點,不是簡單的擠出幾滴眼淚是幾度飆淚。

之所有會有那麼深的感觸,應該是勾起了了兒時的記憶,產生了共鳴。

在我的記憶裏,媽媽也已經是中年婦女的形象,記憶裏的媽媽開朗中帶了幾分羞澀,爲人爽朗大方對自己卻是無比小氣,在看到電影中中年李煥英送賈玲上省城讀書時,爲了讓女兒放心買了票上了公交車,目送孩子乘坐的車離開後又退票下車,雖然影片裏並沒有交代原因,但是觀影的我們心裏都清楚,“她”是爲了省錢,又爲了讓女兒放心,所以才假裝上車。(我們父母的年代幾乎都經歷了物資匱乏,相信在每一個家庭裏都能找到這樣的母親,年輕時常常省吃儉用,爲了孩子卻常常虧待自己。

現在我的母親年紀大了也常常是默契的報喜不報憂,和我們在她面前的呈現一樣,每次打電話或者見面,父母常常說的一句話:“你好,我們就好”。有時候身在其中,雖然心裏明白他們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對我們表達愛,但並不能完全體會他們的那份深情,我常常反駁道:是你們好,我纔好呀。看到李煥英在雪裏踩出深淺不一的腳印,離開時蹣跚的背影時,就有點淚崩。

本來以爲劇情到了賈玲快要離開81年時,整部影片就快結束了,哪知道劇情反轉,媽媽早賈玲之前就已經穿越到年輕時代,爲了達成賈玲“讓母親高興”的心願,所以一直沒有說破,當賈玲從天而降,馬上要摔到在地上時,年輕的李煥英奮不顧身地衝上前用身體接住壯碩的賈玲是,嘴裏念着:“我的寶呀!”

隨着作爲孩子的我們一天天長大,年齡一歲一歲的增長,父母呢,就像老母雞護着小雞仔一樣的,即便我們已經長大成人,已經羽翼漸豐,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了,但是他們依然還是會用殘破凋敝的翅膀來保護我們,這也是老人家們常說的,無論孩子長到多大,在他們眼裏依然還是孩子。

聽多了嘮叨,也就聽煩了,那有時候作爲孩子的我們就會自作聰明,覺得他們的思想跟不上時代,覺得他們根本不懂我們現在在想什麼,對他們所說的話也就沒有那麼在意了。

現在回頭想想,經歷艱難的這幾年,其實看的最明白、最透徹的莫過於他們,只是他們不說而已,我們以爲用我們認爲的方式在回報他們就是在對他們好,其實在他們眼裏,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就是最好的回報。(寫到這裏鼻子又忍不住發酸,眼睛裏泛起了淚光。)

劇情放到了“李煥英”快要離開人世間時的那一幕,賈玲半趴在病牀上緊握着媽媽的手,“李煥英”對賈玲說:“只希望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這句話貫穿了整部劇,裏面有多個鏡頭都有媽媽對孩子說了這句話。我相信全天下的母親都會對孩子說“這句話”,當然,我的父母也沒少說,看完這部劇下樓,蹲在了影城的一個牆角,就給媽媽撥通了電話,接電話,這通電話打了25分零29秒。媽媽說的最多的就是那句:“我最希望的是你們一家人團團結結,你健健康康。”

在生活中有時候一忙起來,或是自己陷在生活的泥潭中,給家裏人撥通電話,都是忙裏偷閒擠出來的,有時候還邊吃零食邊打電話,邊刷牙洗臉邊打電話,對電話那頭的嘮嘮叨叨,還經常會有些不耐煩,我是常常搶話頭的那個人,當聽到母親又在回憶陳年往事或者絮絮叨叨的教我做人的道理,我就會打斷她,心裏會覺得你知道的未必有我多,你說的我都知道。

今天的這通電話,我只是靜靜的聆聽,因爲此刻發現跟她打電話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怕她聽出自己略帶哭音的聲音。聽着她絮絮叨叨和我說:要多幫助別人,特別是那些有難的、需要幫助的、別人看不起的人,因爲我就是那樣過來的”。

兩年前經歷生死那一次之後,我的爸爸媽媽說的最多的就是我的健康最重要,其他的什麼都不要管。但是出來那麼多年對自己逼迫慣了,常常也會因爲生活而焦慮,常常也會陷入證明和慣性努力當中,有時候因爲身體狀態稍差一點,或者別的原因也會陷入一些混亂,我就會自我救贖,去看一部電影,或者放下所有的事情,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開始真正願意放下一些外在的虛張聲勢,就做當下力所能及的事,不逼着自己要成爲什麼樣子才值得,擁有現在一切美好的生活。因爲只有我健康快樂,爸爸媽媽纔會真正安心,無論我是否有成就,有外在豐盛的物質條件,爸爸媽媽是無條件愛我,“我是值得被愛的”。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6

走進影院,和賈曉玲來了一場奇妙的穿越,和她一起哭,一起笑。

故事開頭賈曉玲爲了使母親高興,僞造了名牌大學錄取通知書,卻不小心讓母親看到了真的錄取通知書。離大學開學還有一個月,母親卻不幸出了車禍。這次意外,使賈曉玲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她出生前一年,並與正值青春的母親李煥英成爲好閨蜜,賈曉玲使盡渾身解數使母親高興。

暗線故事中一個個細節設計了一場母女雙向奔赴的愛,這也是劇情巧妙之處,動人之處。在女兒一次次的努力背後,也藏着母親不露聲色的愛。曉玲讓英兒成爲化肥廠第一個有電視機的人,幫助英兒參加排球比賽,幫她相親……同樣有“先知視角”的李煥英觀看女兒的節目時淚流滿面;在酒館談心時,她說“我想要女兒,一輩子健康快樂就好”;她義無反顧選擇老路,攥着被撕碎的結婚證,說“我覺得我這輩子特別幸福,怎麼不相信我呢?”……

故事結束前曉玲的一句“可是她還不會縫啊!”一切都明白了,母親和她一樣穿越了,並且一直陪在她身邊。她哭着狂奔向母親,我的淚水也奪眶而出。

“天冷了,穿上秋褲吧!”“多吃點,上學纔有勁!”……耳邊響起的是媽媽的嘮叨,滿含父母的關心。原來大人的管束,是對孩子愛護的另一種表達。他們用笨拙的方式表達愛,而子女卻不曾認真傾聽,直到失去了,才後知後覺:經歷離別才發現父母的用心良苦。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深沉的,無微不至,無處不在。每晚放學回家,媽媽你總在沙發上淺睡,一聽到開門聲,立馬撐起疲憊的身子,拖着身子進廚房幫我熱牛奶,然後躡手躡腳放在書桌上,輕聲細語囑咐我別忘了喝。此時,我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帶着餘溫的牛奶是媽媽溫暖的愛。

拿起保溫杯,慢慢吹着裏面滾燙的水,腦海中是媽媽穿着睡衣,站在桌前爲我倒水,我輕輕抿一口,溫熱的開水順喉嚨流下,滋潤了心田,冒着絲絲熱氣的水中是媽媽熾熱的愛。

媽媽,感謝你在我白開水般平淡的日子裏偷偷加了一勺勺蜂蜜。

“媽媽”二字承載了太多太多,媽媽是寒風中的一件外套,媽媽是炎熱中的一縷涼風,媽媽是黑暗中一盞明燈。我以一聲“媽媽”爲報酬,肆無忌憚地向你索要一切;你以一聲“媽媽”爲枷鎖,毫無保留地向我付出一切。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亙古不變的,古有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可是子女對待父母卻是有“子欲養而親不待”遺憾。如果現實生活能像電影一樣重新來過,該有多好。逝去的親人,曾經的遺憾,還有來不及的陪伴都能用另一種方式來彌補。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愛別等,孝別遲,空了多回家看看,珍惜有父母陪伴的日子,告別時再多說一句,再多看一眼。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7

最近正火的你好李煥英在影院熱播中,這就是一個在128分鐘內訴盡雙向奔赴的愛的影片。很多人在最後半小時的影片中泣不成聲。我亦被這愛感動,淚盈滿眶。

2001年,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大起大落,一心想成爲母親驕傲的她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慟欲絕。可她卻意外回到1981年與還未生她的母親李煥英相遇。曉玲自覺不能讓母親驕傲,就想憑藉未來記憶使母親走上另一條人生道路,可母竟也是穿越而來並再次走上既定軌跡。她依舊想要生下賈曉玲。但李煥英在現實中依然去世,賈曉玲卻還一樣生活,終成了母親的驕數。

影片中的賈曉玲因爲不想讓媽媽繼續受苦,因爲她對媽媽的愛所以才選擇改變媽媽往後的人生。這條愛之線,起點是自己,終點是母親,飽含眷戀。

本以爲故事已經結束,可誰知同樣魂穿的李煥英,會在女兒掉落時跑去接住她,看見女兒被懷疑連傷都顧不上就要出院,會爲了女兒的願望買電視,打排球,看電影,划船,會給女兒把破洞縫成可愛的小動物圖案。這條愛之線起點是李煥英,終點是賈曉玲,疼愛深情。

雙向奔赴的愛,不至於讓一個人付出了一切卻得不掉到半分回報,賈曉玲與李煥英相向奔赴,雖然是現實意義的BE,卻心上相擁。

從影院出來,我想:若是媽媽也能回到過去,她會怎麼選擇?既定軌跡還是另一起痛章?她是否還會繼續生下我?”

我問了媽媽。她說:我不會再生下你了。話說的決絕。讓我一下子呼吸停滯,不會再生下我了?不會了嗎?我一下子就有了淚意。不會再了。我是哪裏做得不好嗎:也對,總是惹媽媽生氣的我不應該爲她帶來再一次的煩惱。如果是我回到過去,我會盡力改變她的人生,不再讓她的人生裏有關於我的一分一毫的痕跡沒有我,她也許不會受氣,不會操勞,會有更好的生活,即便我心裏有些許不甘,我也還是希望她好,我希裏她能做喜歡的事,當喜歡的人,酒脫自在一生都平安順遂,不要爲了我獨自扛下難熬的苦楚。

我強忍下淚意,保待平靜,說:“挺好的。”

話還沒說完,她又打斷我說:“我想出去旅遊,去各地看看,帶着你一起。”

我苦笑着,說:“你都不打算生下我了,還怎麼帶着我一起環遊世界啊?”

她像是剛反應過來說:“那不行,還是得生下你,沒有你我怎麼辦。”

“可那樣你不就又走上老路了嗎?”我半是急切半是欣喜地說。“老路,老路就老路唄,路上有你呢,我怕啥!”孩子氣式的回答讓人哭笑不得。

我微笑着透過鏡片望向她。你也向我奔赴而來了對嗎?我在這條路上等你,你找到我了,不是嗎?這條路,起點是你我,終點也是你我。

就像賈曉玲和李煥英,我和你之間的愛雙向奔赴。我和你之間相隔百米,共進五十。

我們便可緊緊相擁。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8

獨自看電影《你好,李煥英》,特意拿了一包紙巾出來,算是提前做好了被感動的準備,因爲我淚點低。還喊兒子和同學也去觀影,委婉地想讓他們接受一份關於母子親情的敘述詩,瞭解孝順的痛點,真有點一廂情願。某一個瞬間,我忽然有一個想法,看《你好,李煥英》,笑與哭切換自然,其實情節不復雜,被感動之餘,我們是不是該想一想,對自己和母親該做點什麼?

這裏有一個假設,影片中,如果李煥英還活着,賈曉玲會怎麼樣?生活中,如果父母還健在,我們又會怎麼做?也許這種假設不合時宜,但是仔細想來,假如李煥英還活着,女兒能否真的會爲母親着想?爲什麼擁有時不知珍惜,失去時倍感傷痛,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回想起母親中風時的場景,差一點失去她,就差一點,我也會加入沒有媽媽的隊伍。但是現在她身體恢復不錯,我們一如既往的爭吵,互相看不順眼,又彼此相依爲命。舉手投足間充滿默契。

如果母親不在了,我將在最初的一兩年自由自在,會有解脫的感覺,會更獨立的做自己。但是我相信接下來的無數年,無數個夜晚,浸入骨髓的思念和哀傷會伴隨終身。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一張席,父母不在了,人生只剩歸途。聽上去是不是特別的殘忍?現實就是如此,沒有了嘮叨,操心,爭執,分歧,歡笑,分享,惦記……然後呢?你連坐下來吃飯的勇氣都需要心靈雞湯的鼓勵——因爲桌面上永遠少了一雙筷子,一個碗。而我們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話是:“多大回事啊,不就是添一副碗筷的事嗎?”那一刻,天會塌,真就是大事,沒有媽了呀。

幸虧她還在!是的,她還在。看到賈曉玲奔跑在回去找李煥英時,淚奔了,看到了李煥英如願穿上皮大衣,坐上轎車,很滿足的舒心的笑,淚奔了。流淚的人都知道是幻想,都知道滿足了內心的祈願。我撥打母親電話,長聲後聽到她說“喂”,低沉有力,我放心了,她還在。她一直在,喚着我的小名,開着客廳的小燈,桌上永遠有我愛吃的剝好的石榴或者一碗蛋羹。我沒打算改變和她不爭吵的習慣,我一樣厭煩她管束我,甚至我故意不和她說話,關門躲進臥室,只留她孤單的在電腦前打遊戲。——但是,她還在,她還在呀!

這個春節,兒子在家特別宅,他更多的不是陪伴我,而是陪外婆。他似乎比我更有感知,總是長時間站在老人背後給按摩頭頸,揉肩。倆人基本無對話,整個畫面安靜祥和。我沒有問他是否看了電影,是否想有一天我成了“李煥英”,他會怎樣。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現象纔是常態,但需要在某一時刻覺醒:不要都成爲“李煥英”後,纔想起不做那個痛徹心扉的賈曉玲。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9

正月初三遇上情人節會不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恰巧辛丑年的第一場雪不期而至。

中午收到小妹的微信。小妹請我和媽媽去看電影-《你好李煥英》。上一次看電影還是5年前。我的心有點激動。聽說這部電影老催淚了,臨出門前我帶了“兩”包紙巾。媽媽說我:“你拿一包紙巾就得了唄,你還拿兩包”。其實,我感覺兩包都拿少了。

克服了天冷路滑,找停車位種種艱難險阻,終於坐在了放映廳的座位上。不得不說看電影的人真多,爲賈玲貢獻票房了。

熟悉的音樂響起,電影開始了。電影剛開始,我就開始哈哈哈哈哈。我小妹推了推我,對我說:“你淡定點,要不下次不帶你出來了”。

我收斂了一些,可是還是笑不停。這時媽媽轉過頭來說:“你這一直gei'gei樂,你帶紙巾幹嘛來了。”小妹說:“包兒(這是一個外號,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就不叫我姐姐了)拿紙巾擦口水來了。”

女主賈曉玲穿回到1981年,她在81年叫樂瑩。樂瑩-玲兒。這個梗讓我想起,高三時認識了一個叫海歡的女生。他給我起了一個特別文藝的名字—季紜—君。那個文藝的女生爲我灰暗的高三時光,增添一份彩色。那時的友情純潔而美好。

電影的開頭是賈曉玲回到1981年。讓媽媽想起了她的小時候。1981年,李煥英是廠裏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

1981年,姥姥家也是村裏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家。那個年代誰家第一個買電視機,是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記憶。

電影中播放着1981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奪冠的片段,這時,媽媽說:“對,那時學校有一臺小的電視機,學生們晚自習不上了,在操場上觀看女排世界盃決賽,媽媽個子小什麼都看不見,只能聽到得分的陣陣喝彩聲。不上晚自習在哪個年代都是一件記憶猶新的事。

媽媽說這些事是80年代的事,就是李煥英的麻花辮不對,那個年代的麻花辮應該是這樣的。

電影的內容就是一般電影的內容,媽媽說賈玲人脈挺廣,挺多演員都是熟人,馮鞏,王琳(她不叫雪姨也不叫琴姨)。還有宋曉峯和劉能,也跟着我爸看了一個假期的《鄉村愛情》認識幾個二人轉演員。

電影的結尾,李煥英說:“我的女兒,我讓她健康快樂就行”。

我想我的媽媽也是這樣認爲的。在媽媽心裏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也是她最愛的女兒之一,我和妹妹是雙胞胎,媽媽有兩件小棉襖。

電影結束時,妹妹看我在揉眼睛,說:“哭了?紙巾給你啊。”我連連否認,說右眼隱形眼鏡不太舒服,我怕隱形眼鏡掉出來。回家的路上小心翼翼,不敢眨眼,到家之後隱右眼形眼鏡掉了出來。當我準備摘左眼隱形眼鏡的時候,發現左眼隱形眼鏡已經掉出去了。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0

今天,終於還是去看了《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看完後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堵在心裏酸酸的。從電影一出,有不少人都去看了,而且很多網友都評價說電影巨好,但沒有一個人可以笑着從影院裏走出來。我本來淚點就很低,所以不敢看這種情感類的電影,但今天最終還是沒忍住,於是就抱着哭的想法,進了影院。

電影前半場可以說笑點很多,把整個廳前來觀影的人都樂的開懷大笑,但越往後就越不行了,不少人都抽噎着,基本全場的人都在哭,我旁邊的一位阿姨在她的一包紙巾用完後來借我的用,然後在影片結束後,她手上拿着很多紙巾,臉哭的通紅。我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完全不顧形象的痛哭着。

本影片主要講了賈玲和她媽媽李煥英的故事。賈玲從小就不爭氣,從小到大沒什麼出色的時刻,在考完大學後,她只考上了成人教育,而不是一本大學,她爲了讓媽媽開心僞造了一個大學錄取通知書。但就在祝賀她考上大學後的宴會上真相被揭開,大家都知道了賈玲的通知書是假造的。本以爲李煥英會大發雷霆,不過她卻沒有任何責怪賈玲的意思,母女倆依然很要好。而賈玲也下定了決心,要爲媽媽爭一回光!可命運總是愛捉弄人,在兩個人幻想着未來美好的生活的時候,一輛大卡車撞向了母女二人。隨後在醫院進行救治的同時賈玲來到了1981年的勝利化工廠,遇見了年輕的李煥英。

回到過去後,賈玲想幫助自己的媽媽,讓她在以後的未來中可以過的更好,幫她找更好的姻緣,不讓她被別人瞧不起,在這之間發生了許多有意思的事情。最終二人在1981年相認,賈玲也知道了媽媽不奢求她怎樣,只要她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片尾李煥英還是走了,沒看到賈玲給她承諾的,讓她過上的更好的生活。

影片中賈玲醉酒後問李煥英喜歡男孩還是女孩,她回答女孩。當賈玲說到她女兒長大可以掙很多錢,很有出息時,李煥英說只希望她健康快樂就行。簡單一句話讓無數人淚奔,父母就是這樣,給我們無私的愛,不求我們的回報,只求我們健康快樂成長。

看完此影片後,心中五味雜陳,想起總因爲一些小事就經常和父母生氣、頂嘴,真是太不應該了,畢竟到頭來都是爲我們好,只是有時自己不理解罷了。羞愧之情涌上心頭,感覺以前的自己好傻!看不透真相,只知道跟父母賭氣,這種種行爲甚至在無形中就傷了他們的心,在此也向我的爸爸媽媽說聲對不起,請原諒曾經我的無知,希望一切從新開始,以後我會讓你們開心,我會爭氣的!我再也不會故意氣你們了,請原諒我曾經的過錯。”

相信從現在開始明白父母對我的好還不晚,不做一個總讓父母生氣的孩子。希望我的同齡人以後可以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不再耍小脾氣,對父母好一點,給他們帶來開心與快樂,而不是生氣與痛苦,因爲趁現在還來的及去改正,去回報。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1

昨天晚上,正好是週末,難得與家人在大地影院永旺店觀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笑中有樂趣、哭中含真情的一部令人熱淚盈眶的好電影,是一部家庭教育的好影片。

影片採取回想、穿越、倒敘等藝術手法,再現了李煥英從談對象到女兒賈曉玲考大學這段時間的人生經歷。李煥英的人生平凡而有樂趣,這就是影片讓觀衆笑聲不斷的原因,也有養育孩子的辛酸,這也是讓觀衆爲之流淚的真實情感。

看完這部電影,給我的啓示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能期望過高,作爲父母,要向李煥英學習。一是學習她樂觀向上、積極的人生態度;二是學習她對孩子未來的期望是健康快樂,而不是把考上好的一本大學作爲對孩子的唯一要求。影片中李煥英給人的感覺就是美麗大方,性格陽光、樂觀,生活積極向上,她的這種人生性格影響了女兒賈曉玲的性格,也決定了她對孩子的希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這個希望在影片中有多處體現,都是李煥英自己說出來的,給我印象深刻的有兩處,一處是影片一開始,賈曉玲“考上”一本大學露餡後,李煥英騎着自行車帶着曉玲在回家的路上,娘倆一路上有說有笑:誰說女兒不行了,只要女兒健康快樂就行!另外一處是影片最後,李煥英和賈文田領結婚證後和賈曉玲在一起聊天時說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

第二點是孩子對父母的希望。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家庭,希望父親帥氣有權勢,希望母親漂亮賢惠。影片中賈曉玲極力撮合李煥英與沈光臨的婚姻,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父母、好的家庭,但每次事情的發展都不是按自己的設想去發展,結局都是以讓人失望,讓人啼笑皆非。這就說明,人生有時並不是按個人的意志轉移的,而是受諸多因素的制約,人的命運是多變的。正如李煥英的命運一樣,在一路上陪着女兒享受快樂人生的時候,意外的車禍正慢慢地向她走來……這也是影片中賈曉玲在快樂之餘滿懷感恩之情常常流淚的真正原因。同時,作爲父母,要與孩子交朋友,影片就是賈曉玲穿越到母親李煥英那個時代,和李煥英以表妹加朋友的身份交往,相處的非常融洽。

另外,影片中雖然李煥英辛苦帶孩子的鏡頭不多,都是賈曉玲以回憶的方式一帶而過,但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總之,《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是成功的,它告訴人們的是,每個人都要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追求,要珍惜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自己的家人,每個人都要以自己的方式快樂的生活,健康快樂纔是人生的真諦!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2

過年時候沒時間看電影,但《你好,李煥英》的口碑太強大,這週一晚上去看了晚場。晚場的上座率也非常高,不愧是春節檔的票房贏家。大家都是前半場笑,後半場哭,笑中帶淚的結束了這場觀影。

影片中的賈曉玲說:自己有記憶起媽媽就已經是中年婦女的樣子。但是《你好,李煥英》中卻開啓了時空穿越,賈曉玲來到了自己還未出生的1981年,看到了媽媽年輕時候的樣子,這才發覺原來媽媽也曾是花季少女,原來媽媽年輕的時候這麼漂亮。她走路會蹦蹦跳跳,有着奇奇怪怪的小心思,會和閨蜜吐槽看不慣的人和事,也會爲了喜歡的男生有情竇初開的小心思。

但似乎成爲媽媽,這一切就會被“叫停”。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因爲神不是無所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媽媽會爲了自己的孩子變得強大,無私,奉獻,甚至是無所不能。片中李煥英的那句催淚臺詞也說出了每個媽媽的願望:“我的女兒,只要健康快樂就行。”

片中的賈曉玲有個心結,她覺得自己沒爲媽媽爭過面子,沒有做出過什麼成績,在和媽媽相處的幾十年之中讓媽媽高興的時候都很少。而同樣穿越過去的李煥英知道女兒的這樁心事,一直在努力的幫女兒打開心結。情節中多次李煥英試圖想讓賈曉玲知道,雖然她看起來普通平凡,成績寥寥,但是她樂觀健康的長大已經滿足了李煥英作爲母親的最大心願。

這部電影還涉及到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如果命運還有一次重來的機會,你還會做出和當初一樣的選擇嗎?每個人可能都對自己人生中的過往片段有過或多或少的後悔,或是在生活不順的時候回到過去重來一次。而在電影之中,時光機把重新選擇的機會送到了李煥英的面前。

賈曉玲一直覺得如果媽媽能嫁給廠長的兒子沈光林人生就會完全不同。所以穿越後她一直在努力撮合,希望藉此改變媽媽的人生軌跡,哪怕在之後沒有自己這個人也無所謂。賈曉玲鼓勵李煥英參加排球賽,安排沈光林和李煥英到公園約會,單獨看電影等等。可李煥英還是選擇嫁給賈曉玲的爸爸賈文田。她從來沒有覺得嫁給廠長的兒子有多好,也沒覺得之前的平淡一生多不好。嫁給賈文田,生下賈曉玲,李煥英從來沒有後悔過。哪怕要吃苦受罪,她還是要賈曉玲這個女兒。

後來,賈曉玲看到自己褲子上媽媽縫的圖案,說出來全片最大淚點:“我媽還不會縫啊。”讓我們進一步看到母愛的偉大,你以爲你已經很愛媽媽了,可媽媽永遠比你想象的更愛你。

最後,大家不妨也去看一下這部電影。希望大家好好愛自己的媽媽,自己的家人,珍惜當下的時光。今天是元宵節,祝福每一個家庭團團圓圓,闔家幸福。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3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旅程裏,總會有那麼一些重要的人和事,被我們銘記,猶如絢麗的焰火,被定格在某個永恆的瞬間。

一場車禍喚醒了她深處的柔情,一滴淚水沖刷了她內心的不解。

這部電影《你好,李煥英》,融了悲劇,亦融了社會百態,還融了愛與溫情,亦不乏深深的遺憾。視線裏的雙開門冰箱,嶄新的綠皮大衣,都只能成爲賈曉玲永遠的回憶,那是她對母親無法割捨的親緣至情。

賈曉玲覺得,自己一直沒有讓母親李煥英開心過。高中畢業那年,她考上了首都戲劇學院(成人教育類),覺得牌子沒面子,就特意做了個“名正言順”的一本錄取通知書,以博得母親開心。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在母親騎自行車帶自己回家的路上發生了車禍,母親重傷,送醫搶救無效。賈曉玲在醫院陪護母親期間,困了,睡了,就在夢中不知不覺穿越到了母親生孩子的前一年——1981年——她想起母親的種種經歷,決定讓母親開心一回。

第一件事就是買電視,她讓母親李煥英成爲第一個在廠裏買電視的人。第二件事是動員李煥英參加女子排球賽,以此來實現讓母親與廠長兒子相親的目的。儘管輸了比賽,但目的達到了,廠長開始安排兒子沈光林與李煥英見面。賈曉玲爲了讓母親“開心”,哪怕最終沒有自己出生,也要極力促成兩個人的關係。只不過,原來李煥英一直有對象,並最終決定與他結婚。

賈曉玲穿着當時頗爲流行的破洞牛仔褲,穿越到了1981年。李煥英發現後就縫好了這個破洞,而且縫成了一個可愛的圖案。賈曉玲想起母親年輕時不會縫衣服,此時,她感慨涌動,影片達到了感人的高潮。

原來,一切都只是賈曉玲一廂情願。其實,賈曉玲的母親李煥英也穿越到了曾經,但比賈曉玲早。賈曉玲爲她做的事她都盡力配合,可當別人問李煥英,那個賈曉玲是幹嘛來了,她回答的這句話,真是令人感動:“讓我高興來了”。如水般,母愛悄無聲息地蔓延着,浸潤了我的雙眼。這母愛,多麼寶貴而深厚,值得賈曉玲珍惜。爲了讓女兒開心,李煥英奉獻着,傾盡所有心思去愛這個女孩。

事實上,世間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海倫·凱勒幼小失明,狂燥不安的她在家裏摔打吵鬧,哭哭笑笑,無法自控。她的母親溫柔地摸着她的頭髮。她愛女兒,亦願女兒能拋掉枷鎖,重新擁抱生活。她爲女兒請來了開朗活潑的沙莉文老師,並借沙莉文老師傾注了滿滿的母愛,而海倫也因這份母愛而獲得新生。

母愛似水,潺潺流淌,汩汩成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賈曉玲藉助電影回報母愛,而觀衆如我者,則須趁早,多盡孝心,多讓母親高興起來。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4

好久沒有看電影了,包括去電影院。應夫人的邀請,選擇了一個晚場的晚點。兩張電影票和一杯水,再沒別的了。爆米花和奶茶,她怕胖,我血糖高。站在5樓4號放映廳門口的服務員對着四樓的我們喊“快點,檢票了”,差點不知道往哪走。四號廳不大,剛進去就我倆,徒有四壁。眼前是一張長方形的白色銀幕。突然感覺怪怪的。摸來摸去坐哪都可以,不用對號,倒是有點爽。

《你好,李煥英》,喜劇演員賈玲導演,拍攝的是她因意外去世的母親。

電影的名字,直接樸素,沒有任何修飾和誇張。“你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問候,“李煥英”是母親的名字。是母親也是朋友,打破了過去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生硬關係,整個電影名字就很接地氣。這部電影剛開始上演,沒有炒的沸沸揚揚,也沒有在大街小巷人聲鼎沸。像春天郊外的油菜花,慢慢鋪開,蜂蝶至,人影重。

記得之前《戰狼》系列也很好看,掀起影院狂潮熱浪。那是大國情懷,重國。燃起每個中國人的愛國激情。

《你好,李煥英》拍母親,是小家親情,重家。母親,是每個人心中最綿柔的港灣。只要母親在,什麼時候躺在母親的懷裏都是一種幸福。母親不在了,幸福,只是一種悲情的想象。

以賈玲爲導的一羣喜劇明星,演繹了一部人間悲喜劇。喜劇人,用他(她)們獨特的視角和演技讓你不得不笑,不得不大笑。如:賈玲和沈騰“躲雨”擠在一起,再如:有人提醒沈騰怎麼不騎上自行車,他說“不會騎”,大家頓時笑了。再回想“週三”那天他推着車就跑,你就不覺奇怪。這就是一個好“包袱”。你再想那個時代有很多人做事只爲了趕時髦,你會笑的不止。這又讓人想到憑票買電視機的場景,買回去有人關注電視放的是什麼節目嗎?沒有!大家關注的焦點還是電視的本身。

快樂的時光,即便再長,偶遇意外,快樂就是過去,而悲傷則成永恆。

賈玲的母親去世了。生前,她愛她的女兒。她能包容她女兒的一切過錯。縫縫補補,省吃儉用,即便是“升學宴”那樣大的場面被賈玲“造假”了,她也不生氣,母親的包容與大度,鼓勵與信任體現的一覽無遺。但是母親也有堅強好勝的一面,如:排球比賽。

如果說喜劇演員演喜劇,那是本行。演悲劇,我認爲與生俱來。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不用演,一個人躲在被窩裏也能哭上幾天。在茫茫人海中如果這個人不哭出來,誰也不會知道他有多麼的不幸。

母親去世了,這是一個永久的痛,無法彌合。賈玲哭了,那些心有共鳴的觀影人也哭了,包括我,電影結束的時候我把口罩從鼻樑上使勁推向眼睛……

看完,走出影院,又回到現實。

人爲什麼有時候會笑,有時候會哭。有時候哭着哭着笑了,有時候笑着笑着又哭了……

電影,也無法給出每個人心中真實的答案。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5

過年了,好多電影上映,小姨帶着我去看了一場電影——《你好,李煥英》。電影結束了,我卻意猶未盡,仍然沉浸在電影的種種畫面中。

影片的主要內容是:賈曉玲是一位高中畢業的女學生,收到了成人教育的錄取通知書,爲了不讓媽媽李煥英失望,她僞造了一張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但是這件事很快就在賈曉玲的慶祝宴上暴露了,不過李煥英沒有責怪她,反而和她在回家的路上有說有笑,這時,不幸的事發生了,一輛大貨車撞上了李煥英正在騎的自行車。李煥英被送進了醫院,在李煥英昏迷的時間裏,賈曉玲意外穿越到了自己母親年輕時的年代——1981年,並幫助自己的母親拿到了全廠第一臺電視機、幫她召集隊員參加全廠的女排比賽,甚至還想改變母親的命運——幫助廠長的兒子沈光林追求李煥英。但,一切到了最後卻仍然和以前一模一樣。並且,賈曉玲很快發現,年輕的母親李煥英也是穿越過來的。

現在回想起來,許多的片段勾起了我心中萬千的思緒。當李煥英和她的排球隊員們拼盡全力的打比賽,卻仍然敗給鐵娘子隊時,賈曉玲很失落,但李煥英和她的夥伴卻都笑容滿面,拿着自己的獎品看了又看,誇了又誇,彷彿自己獲得了冠軍,沒有透露出一絲的不開心。可以看出李煥英樂觀的心態和不拘小節的性格。其實,李煥英早就知道賈曉玲是自己的女兒,畢竟她也是穿越過來的。不過李煥英沒有告訴女兒,而是假裝不知道,實際在背後默默的守護她——賈曉玲醉酒後揹着她回家、看見賈曉玲褲子破了洞幫她縫起來等等。

看到影片後面的部分,賈曉玲看見了自己小的時候尿褲子,李煥英並沒有批評她,反而爲她找尿褲子的原因,隨着賈曉玲的步伐,她又看見自己想吃烤串兒時、自己考中好的學校時……每一次不管消息是好是壞,李煥英總會笑着面對,給予她鼓勵和愛。當看到這個片段的我,早已熱淚盈眶。

回想起自己從前的經歷,是不是和賈曉玲有些相似呢?每次我打電話給媽媽,和她說自己嘴饞,她都會爲我帶回我喜歡的小零食;每次考砸了,媽媽總會給我鼓勵,告訴我下次再接再厲;每次過年,媽媽總會不惜重金,爲我買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可我呢,我開始回憶從前我的種種行爲:因爲媽媽沒有買到自己喜歡的早餐,關在房間中不吃早飯;因爲媽媽不讓看電視,衝着她大吼大叫;還因爲自己認爲媽媽成天護着弟弟躲在房間中大發脾氣……想着這些回憶,我意識到了,從前許多事情的確是自己做的不對。

還記得影片在最後李煥英對女兒的囑託,李煥英只希望自己的女兒健康快樂。多麼樸實無華的要求啊!我想,全天下的母親都有這樣的想法吧。

最後,我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更想說: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趁着我們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好好珍惜他們的愛吧!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6

春節檔的這部電影一直都是評論很好,就勾起了我的觀影慾望。本來對電視劇,電影之類的恨不感興趣,但還是禁不住鋪天蓋地的好評,所以就有了想看的慾望了。

於是吃過晚飯就決定看這部電影了。有一個不讓媽媽省心的孩子是媽媽的不幸,這是兒女的觀點。但是天底下恐怕沒有哪一個媽媽會這樣認爲,媽媽就是爲了照顧兒女來到世界上的。只有媽媽纔是兒女的天。“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只有在媽媽面前,兒女才能是寶貝,不管別人怎麼認爲。影片中的賈曉玲爲了讓媽媽開心假造通知書,在媽媽爲孩子準備的慶功宴席上,假證被揭穿,媽媽臉面盡失。這時候的賈曉玲更覺得自己就是媽媽的災難。但是媽媽卻告訴她這些都無所謂,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行了。媽媽和女兒騎車的場面是那樣溫馨,溫馨的就像簡簡單單的生活平常一樣。但又是那樣不平常,因爲這是最後的一次母女一起的畫面。

賈曉玲穿越到媽媽年輕時候的那個時代,媽媽未婚,自己也沒有出生,這樣賈曉玲和媽媽成爲了好姐妹。賈曉玲的到來就是爲了讓媽媽李煥英高興的。並且說了會讓李煥英更高興的。賈曉玲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於是有了幫李煥英搶買電視的那一幕。讓媽媽有了全廠第一臺電視機。鼓勵李煥英參加排球賽。

賈曉玲認爲自己就是一個不孝女,爲了讓李煥英可以高興,賈曉玲甚至以自己不來到這個世界爲代價,只要母親能高興。所以她拼盡全力也要湊成李煥英和廠長的兒子沈光林的婚事。讓他們看電影賈曉玲可以在雨裏淋一晚上。還可以安排李煥英和沈光林遊船。但最終都是以失敗爲結局的。因爲李煥英有自己的心上人,也就是賈曉玲的爸爸。不是因爲賈曉玲的爸爸是誰就因爲是賈曉玲的爸爸。因爲李煥英也是穿越回到那個時代的,即使在活一百遍,李煥英不變的依然是讓賈曉玲成爲自己的女兒,這是誰都不能改變的事實。這個普通的婦女是母親,是一個孩子心中的女神。

後半部分我是留着眼淚看完的,因爲我知道李煥英已經不在了。在這個前提下看到的一幕幕就像賈曉玲一樣是扎心的,不管是賈曉玲摔倒時媽媽的一句安慰,還是賈曉玲大聲地喊着“李煥英”的名字。每一個場景都是讓人心酸的場景。最後賈曉玲開着敞篷車,李煥英坐在副駕駛上,穿着那件綠大衣。開着開着副駕駛上就空無一人了。瞬間撕心裂肺的感覺襲擊我的內心。子欲養親不在的傷痛是可以讓人崩潰的。我想即使賈玲如何成功,沒有母親那也是不完美的。如果可以替換賈玲一定會用自己所有的成功換區媽媽的安在,這是不用懷疑的。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不管父母多大年紀,在父母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孩子。哪一天父母不在了,那我們該如何安放我們當兒女的心呢。趁父母還健在一定好好孝敬他們,多陪陪他們,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或者論論東家長西家短。或者陪老爹下個棋還有討論世界形式該怎麼發展。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7

今年春節悄無聲息就過去了,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如果不是吃餃子和走親戚,我都感覺沒有過年一樣,而且這兩年家裏不讓燃放煙花爆竹,年味兒更沒有了。幸好每逢過年都會有好幾部電影上映,今年呢也有好幾部電影上映,其中就有《侍神令》、《刺客小說家》、《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

每到過年肯定會有賀歲檔的影片,今天我想要說的是《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微博、朋友圈都刷屏了,口碑也不錯,都說很好哭,我在看之前也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些影評,我個人是不喜歡太煽情的電影,在看之前我知道是穿越題材的電影,因爲之前也看過楊冪的《宮》,我知道穿越回到過去是不能改變任何東西的,但凡你想要改變的最後還是發生了,只不過可能換了另一種形式。之前奇葩說也有這個辯題:人類要不要發明時光機。我一直都深信,時光倒流毫無意義,因爲那些至關重要的決定,重來一次,也還是會那麼選。以前我也問過自己,如果沒有我,母親會不會過得幸福一點?後來才明白,這些是最無用的反思,因爲母親一定不會這樣想。

看這部電影,一句"媽,我知道我沒出息"我眼眶就溼潤了。我們這一代人,竭盡全力想要成爲自己父母的驕傲。但是父母未必這樣想,電影裏,媽媽說:我只希望我的女兒健康快樂。我想這纔是更多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期盼。沒必要一定要成爲驕傲,健康快樂就好。

我本來以爲這部片子要煽情的話會不會很假。最後二十分鐘之前一直有笑點,就到最後二十分鐘真的太好哭了,母親雪地裏的背影真的讓我久久難以忘懷,此刻我覺得已經不能說電影煽情了,大家都哭溼了口罩,無非是因爲電影的真摯、無非是因爲每個人心底都有類似的柔軟。所有打動人心的故事,都是鏡子。

下午連看了兩部電影,看《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最後二十分鐘的時候,我想到了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已經去世一年多了,因爲我的奶奶給了我太多太多。小的時候奶奶經常揹着我去幾公里之外的地方看戲,在路途中我經常尿她身上,她都沒有一句怨言。小學的時候我父親在家罵我了,我總是跑到奶奶家,她總是安慰我,晚上了,她把我揹回家,順便再數落我爸一頓。後來長大了之後我才知道,我的姐姐小的時候,奶奶也是同樣揹着她去看戲。後來我上初中、高中、大學。漸漸的我長大了。而我奶奶的背卻越來越彎了。我的奶奶是一個特別溫柔的人,從來沒有對我大聲的說話。奶奶對我的好太多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有的時候還真想要一臺時光機,回去看看我的奶奶。找到那一份溫柔。

電影最後,賈玲邊跑邊哭,真讓我傷心,曾經被深情以待,有心有力,卻沒機會回贈半分。這部電影是我看過的所有電影裏,我流淚最多的電影。寫到我奶奶的時候,我又流淚了,後勁兒也挺大。珍惜自己的身邊人,趁現在你還有能力。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8

某天,即將步入大學生活的賈曉玲情緒幾近崩潰。一輛卡車駛過,前一秒還在與她說笑的母親,卻在後一秒躺進了醫院。賈曉玲伏在母親李煥英的病牀前,悲痛萬分,她昏昏沉沉地含淚睡去,竟意外回到了1981年。

初看這部電影,我以爲它只是一部賀歲的家庭喜劇。賈曉玲僅僅是穿越回1981年的,抑或是是這部電影只是她的一場夢,賈曉玲會扭轉李煥英的命運,讓母親買到廠裏的第1臺電視機,參加女排比賽,和廠長的兒子相親,讓母親過得更開心。一切都將是那麼順順利利,每個人都會過得高高興興。

結果,到了影片的結尾,我們才知道,李煥英是48歲的李煥英。一句“可是我媽現在還不會縫啊”是謎底的揭曉,更是電影的結局。我終於明白爲什麼李煥英會在樹葉堆裏被賈曉玲砸中,爲什麼張叔說戴紅袖章顯年輕,爲什麼李煥英會認賈曉玲爲表妹,幫她解圍。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李煥英那深沉而又溫柔的母愛啊。

當場景慢慢褪色,當鏡頭又變回了黑白,母親李煥英的生命也漸漸消逝,賈曉玲看到了母親這一生的走馬燈,種種過往,次次回憶。她終於意識到,此時20歲的小姑娘李煥英其實是自己真正的母親。她拼盡全力地往回跑,想再見母親一面,可正當她趴在李煥英膝上痛哭時,鏡頭一轉,一切都回歸現實,鏡頭拉遠,餘光可見,李煥英的心電圖已經變成了一條沒有盡頭的直線……這纔是故事最終的結局,沒有愜意閒適,沒有談笑風生,有的只是兩個人的生離死別。

只是一個轉折,影片中的笑點紛紛成了觀衆的淚點。先抑後揚,直擊觀衆內心的柔軟之處,這纔是這電影中最能打動人的高明之處。

相信“子欲養而親不待”是許多人終生無法釋懷的遺憾。是的,從此以後,他們自己無論遇到再大的喜事,感到多大的快樂,依然會因爲註定難以彌補,而悲從中來。這份辛酸而又無可奈何,是我還不能感同身受的。

和家人一起看完電影出來。看着父母漸行漸遠的背影,那滿布皺紋的手,那夾雜銀絲的頭髮,都在無時無不刻地提醒我父母日益老去的現實。母親就像李煥英,普通而又偉大。她回過頭,向我們招手,示意我們快點跟。看着她的笑顏,我想,這不比影片裏更加美妙?

是的,天底下沒有誰會不愛自己的孩子,更沒有哪個孩子會不希望自己的父母開心,父母的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可是,這樣無微不至的愛,有時會被我們忽視,有時會被當做理所當然。所以,請再對他們好一些吧。

雖然我們還未成年,沒有自己的工作,無法有經濟能力來孝順父母。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少和父母鬥一次嘴,吵一次架,多和父母聊聊天,做些家務活,父母就一定會發自肺腑地感到快樂。

也許,在父母的心裏,也會有這樣的一句話:“我對你別無所求,只要你健康快樂。”

又想起影片開頭時,銀幕上的大字:

“你好,李煥英”

“Hi,Mom.”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9

今天週末,和孩子一起去看電影《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開始有多少笑點,後面就有多少淚點。我覺得最經典的臺詞是:“我要有個女兒,我只想讓她健康快樂就好了”,這句話是大多數母親的心聲,也有少數母親值得深思,把自己的高希望強加給孩子。還有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看完後心情怎麼已不能平復,已走出電影院,我還沉溺其中。孩子拉了拉我的衣襬,媽媽你在想啥呢?我哦的一聲才緩過勁來,答非所問地說了一句,你怎麼理解這部片子,孩子說要懂得感恩。我說這只是其中的一點,還有更重要的是要珍惜擁有,適時感恩,不要讓時間成爲自己後悔的遺憾,電影可以穿越,而現實呢?孩子回答說:“媽媽,我記住了。”

一部電影,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理解。作爲一個既是母親又是女兒的我來說,感觸頗深。現在的孩子很多隻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回報,等知道的時候只能用眼淚來祭奠,這讓我想起一件事來。

二零二零年的臘月初八,接到妹妹的電話,她的情緒很低落,原來她的閨蜜去逝了,還未滿四十歲,死於乳性癌。她斷斷續續地講述了送別閨蜜的情景,特別是那一段有關她閨蜜兒子的,讓我想笑又想哭。

她說從殯儀館去墓穴的路上,一向只知道索取的十六歲的斌斌(閨蜜的兒子)一下子長大了,那天下着很小的雨,大家都沒打傘,斌斌一路身子都儘可能向前傾,讓身子罩住雙手捧着的骨灰盒,不讓雨淋着,盡力做媽媽的傘,不讓媽媽打溼了,那雙手捧着骨灰盒的樣子,就像捧着無價之寶,又像媽媽小時候摟着他一樣地回擁着媽媽。到了墓地,他跪於幕地前,不哭也不鬧,就是緊緊抱着骨灰盒不讓任何人碰,也不放入墓地,直到一個多小時後他才把媽媽放入墓穴,也許他是把想對媽媽說的話都在心裏說完了吧。我沒在現場,可從妹妹斷斷續續的講述中,我也哭得稀里嘩啦。她還說,如果斌斌早點如此懂事,他媽媽可能還不會這麼早逝,其實人爭不過病,只是猜想罷了。妹妹說每次去她閨蜜家,斌斌都會把他媽媽氣得掄起掃帚。妹妹還說讓她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斌斌讓他媽媽給買一雙喬丹鞋,他媽媽說沒錢了,過幾天再買,他兇她媽媽說:“沒錢,沒錢,你的錢不給我花,你準備給誰。”你聽聽,這些話。可我覺得有這樣的想法的可不是個別孩子,斌斌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他們心中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現在的孩子是沃土裏的禾苗,即使不風調雨順,也有人想辦法。不是嗎?不管是農村還是城鎮都流傳着一句話,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九零後、零零後的孩子,獨生子女居多,一大家子圍着他轉,養成了天生的優越感,絕大部分只懂生活的苟且,不想以後的憂患,等到明白的時候已拽不回時光。

回頭再看“你好,李煥英”的票房一升再升,是不是就不會奇怪了。畢竟戲裏人生可以從來,而現實呢?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20

電影以主演賈玲的真實經歷爲主題,寄託了賈玲對母親最純粹的思念。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渴望母親以自己爲驕傲,但驀然回首,到了想笑盈盈擁抱那雙鬢花白的母親時,卻已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而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是子女爲母親付出,最後才發現自己永遠被母愛包裹。還記得電影中的一句話點醒了我,“打我記事開始,我只見過媽媽中年的樣子,卻忘了她也曾是花季少女”,而這句話也警醒了芸芸衆生,母親曾經也美麗動人,卻爲了我們走向柴米油鹽醬醋茶。

電影發揮了大膽想象,將主人公傳送到母親年輕時。主人公賈曉玲爲了讓母親高興,謊稱自己是母親李煥英的表妹,從此與母親以姐妹相稱。還記得賈曉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引起我的共鳴,“如果我媽當年生的不是我,她應該過得比現在幸福吧”,也是從這刻開始,賈曉玲走向了給母親相親的道路。賈曉玲一邊絞盡腦汁使母親開心,一邊煞費苦心地幫母親相親。但在電影中賈曉玲的人物性格很複雜,可以說內心十分糾結。她想讓母親找到一個比曾經更好的路,卻又在聽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時氣憤萬分,說到底,她也不過是一個高中剛畢業的小女孩罷了。後來賈曉玲醉酒醒來時,發現母親與父親結婚了,不想讓母親重蹈覆轍,在與母親爭吵過程中撕壞了結婚證。但當她看見母親與父親兩情相悅,流露出的幸福時,她釋然了,世上利益的爭奪無處不在,可能,這就是命運最好的安排。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賈曉玲認出了母親的針腳,從而得知母親也穿越而來的真相。她哭着跑向母親,但已經沒時間了。最後的最後,母親永遠離開了賈曉玲,而賈曉玲永遠無法走出這個陰影。

這部電影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紛紛表示“笑着進去,哭着出來”。而她也點悟了多數背井離鄉的子女們,或許母親並不需要什麼大富大貴,她要的是一個健健康康,完完整整的你。電影中母親一句催淚的話讓我刻骨銘心“我未來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難道母親沒有猶豫過嗎?重新再來的一次選擇命運的機會誰不想要?但李煥英放棄了,她選擇了這個讓她操勞到生命盡頭的女兒,她選擇了放棄生命。李煥英是偉大的,她對女兒的愛超過了世俗的紛紛擾擾﹔李煥英是渺小的,她給予女兒的愛只有短短十幾年!

李煥英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個母親的一生。還記得影片最後揭示她身份時的第一幕,她看到女兒從高空墜落時的心急如焚,再到她自己忍着胳膊上的傷痛阻止張江與女兒的爭吵,到女兒表演節目逗她開心時通紅的雙眼,再到最後…爲了女兒放棄了本可以重來一遍的人生。而影片的結尾,是女兒賈曉玲獨自坐在那輛給母親許諾過得敞篷車上,而身邊空無一人。

該電影反映了生活中那些只顧往前走而忽略了雙親的子女,拍攝中規中矩,重在表達感情,處處是伏筆,處處有鋪墊,直至影片的最後我們才發現,自以爲自己對雙親的愛超越了物質,超越了生命,最後才發現,父母的愛永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它永遠包裹着我們,守護着我們。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21

今年大年初四,爸爸媽媽和我一起觀看了《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早在大年初一,我就聽別人說起過這部電影,也特意關注了電影的海報。這部電影一共有十幾張海報,每張上面總有四個字:“笑順爸媽”。因此,我對這部電影有了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不僅是因爲“笑”,更是因爲“孝順”。

這部電影是導演賈玲爲了緬懷自己的母親李煥英而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是根據2016年的小品《你好,李煥英》改編而來的。電影主要講了賈曉玲從來沒讓媽媽開心過。2001年,賈曉玲爲了讓媽媽開心,造了假證,假裝跟媽媽說自己考上了大學,剛讓媽媽開心一下,卻露餡了。更糟糕的是,在回家的路上,媽媽被車撞倒,去世了。賈曉玲突然回到了1981年,見到了當時的媽媽,與當時的媽媽成了好朋友,兩人形影不離。賈曉玲幫當時的媽媽做了好多事,讓媽媽開心了一回。然而,結果卻讓人意外……賈曉玲準備回到2001年時,卻突然意識到,她的媽媽其實跟她一起回到了1981年,“當時的媽媽”其實是“被車撞去世的媽媽”變過去的。賈玲放聲大哭,整個電影院也安靜了許多……

此時,電影的旁白說了一句“老話”:子欲養而親不待。我想,哪一位母親又何嘗不是這樣。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解藥,但對於賈曉玲、大多數我們而言,過去的時間越長,對母親的愧疚、思念就像是烙印一樣,在心裏留下的痕跡越深,越發不能忘懷。愧疚、遺憾、悔恨……當真正接到那一個家人打來的電話時,感情肯定不止如此。我們總以爲“還有時間”,可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多時間。唯一安慰自己的方式,就是繼續努力,相信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裏,一直有那麼一個人,正默默看着你,爲你今天取得的成績而驕傲。

我又想起岳雲鵬的一段經歷。2013年,岳雲鵬在德國演出,接到了父親突然離世的壞消息。當時真是很難選擇:放下演出回家,對不起喜歡他的衆多觀衆;登臺表演節目,對不起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的已去世的父親。他掙扎了很久後,決定強忍悲痛登臺表演。返場謝幕後,他再也忍不住,失聲痛哭。他當時只有一句話:“我爲什麼要演出啊!”但沒想到,父親去世三個月後,他就接到了春晚的邀請,參與了春晚的錄製。要知道,父親希望看到他上春晚,已經好久了。那一刻,他五味雜陳:如果能再給他一點兒時間,如果爸爸能夠看到這一切該有多好啊……結束錄製後,岳雲鵬走出央視大門,眼含熱淚地看着天空,輕輕地問了一句:你在麼?

然而,你在麼?歲月薄情而稍縱即逝,它不爲任何人停駐腳步。曾經聽過一句話:我們做子女的唯一的錯,不是不夠愛你們,而是以爲你們會在我們身邊陪伴很久的這種錯覺。這世上,又有多少人與賈玲、岳雲鵬的經歷相似呢?又有多少人知道要多多孝順母親呢?

不要嘴邊總掛着“還有時間”,行動起來吧,記住,父母永遠是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22

寒假的最後一天,帶周舟看了最近很火的電影《你好,李煥英》。賈玲、沈騰、陳赫讓這部電影一開始就充滿了喜劇色彩。電影的前大半部分,一直讓我在笑着:爲了讓英子買上電視賈曉玲裝瞎;爲撮合沈李曉玲買錯電影票;看電影時英子旁邊那個花癡觀衆;公園划船沈光林吃毛豆拉肚子;曉玲爲光林排練二人傳;曉玲用狗毛給桂香當假髮,又一球把假髮打掉……後小半部分,當賈曉玲看到褲子上的補丁突然意識到“可是我的媽媽現在不會縫呀”,一下子讓電影變換了節奏,曉玲終於明白母親也穿越到了這個八十年代,曉玲哭着跑回去找媽媽,母子之間種種往事浮現在腦海裏,一部喜劇片一下子轉爲一部溫情脈脈的文藝片。

我開始以爲這是一部女兒穿越回去改變母親命運的電影,到後來才明白,這原來是一個母親在臨終前爲安慰女兒做的最後努力,她怕女兒傷心難過,她怕女兒自責。她一直在告訴曉玲:媽媽這一輩子很幸福;我的女兒,只要健康快樂就好。女兒穿越一直是想讓媽媽更高興,以爲成全了母親,其實是母親在成全女兒。你以爲你很愛媽媽,而媽媽永遠比你想象中更愛你。

想起這個春節回家,早上起牀,爸爸問我:吃蛋炒飯好不好?我說好。等我洗漱完,卻看到媽媽在煮餃子。我問:今天不是吃蛋炒飯嗎?媽媽說:你不喜歡早上吃飯啦!

初一的早上,開車回去,在轉彎的時候太急,一下撞到門前的大樟樹上,怕爸爸看見,回來的時候把車撞壞的一面故意朝着菜園,誰知鄰居早就告訴爸爸,看到我回來,爸爸馬上去看我的車,把我罵了一頓。一轉身他就和鄰居討論怎麼砍掉那棵樹,怎麼把路加寬。

還記得有一次回家,爸爸不在家,媽媽打電話讓他回家做飯,爸爸說讓她自己做,媽媽說,她工作這麼辛苦,輕易不回來,你還讓她自己做。爸爸馬上就回來了。

每一次爸媽來學校,我請他們吃飯,他們都會說,你不要做這麼忙或者說不要到外面去,去食堂吃點就好。

今年媽媽生病住院,我陪了她兩天,她稍微好一點就催着我回去,說:這裏不用你陪,我自己能行……

在父母的眼裏,我們永遠都是小孩。

去看電影時,下着小雨,我和周舟撐着一把傘,周舟想喝奶茶,我說你等奶茶,我去取票,周舟遞過傘,說媽媽你帶傘去,我說你呢?他說我有帽子。小小的舉動,讓這個飄着細雨寒冷的夜溫暖起來。其實想想,父母爲孩子做的,遠遠多於孩子,可是孩子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會讓你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有一句這樣說:父母爲孩子擔心路路長,孩子爲父母擔心扁擔長。現在想起這句話,一點不假。先前認爲父母做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應當,直到自己也成爲父母,纔會感受到父母付出的真的太多太多。長大後,工作、家庭,讓你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有時候覺得他們刻板,嚴厲、不懂道理。後來才慢慢發現,有時看似的刻板、嚴厲、甚至不可理喻,其實歸根到底全是給予,全是包容,全是承載,全是愛。

珍惜當下的歲月,愛身邊愛我們的親人吧,因爲世上唯獨父母之愛,樸素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