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合集15篇)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合集15篇)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

伴隨着掌聲與讚歎,夾雜着眼淚與感動,一個個樸實燦爛的笑容令人長久不忘。

——題記

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在1月8日拉開序幕,一個個少年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思緒萬千。

來自內蒙古包頭的徐佳琦姐弟。八年如一日,照顧患病母親;四川涼山的彝族兄妹邱小華和邱萍萍,用稚嫩的雙手爲家庭奔小康貢獻自己的力量;年僅16歲卻擁有十年採茶經驗的“茶園少女”王夢佳。面對破碎家庭,毅然選擇留下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重慶的“棒棒男孩”冉俊超與父親一起扛起家庭。用自己雙手改善生活。

而這麼多孝心者中,一個“舞蹈家”吸引着我,來自山東泰安的七歲小女孩兒小俊熙患有嚴重狼瘡性脂膜炎,他的左腿萎縮嚴重,但他卻將“熱愛跳舞”四字刻在心中,跳舞時和常人無異,踏着輕快的節奏,活力四射,鏡頭面前。小俊熙跳舞十分沉醉,始終保持快樂的樣子,爲了不讓腿再萎縮小峻熙不論颳風下雨都在熟悉的那條街上跳舞。有時峻熙奶奶常常因爲小峻熙的腿傷心,而體貼的小峻熙也會時常做鬼臉逗奶奶開心。身殘志堅的小峻熙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感染着所有人。

這些不畏艱難,踐行孝心,以樂觀的心態和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希望的感人事蹟。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榜樣力量,孩子們用孝行善舉喚起人們對家人和社會的強烈責任感,樹立了尊老敬長。不畏逆境,樂觀向上的精神。

含苞待放的花朵,終將挺過嚴寒,迎來屬於自己的春暖花開。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2

今年7月,黃詩桓被評爲20xx年廣東“新時代好少年”,其事蹟經本地媒體報道之後,也引起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的關注。

“照片中戴眼鏡的就是我爸爸,這是要去武漢前在醫院門口拍的。”26日下午,黃詩桓在房間翻閱着其父親在戰疫期間的照片,向央視攝製組講述疫情期間的故事。黃詩桓清晰記得,2月xx日當天是下雨天,爸爸出發時弟弟哭得特別厲害,她自己內心也充滿了緊張。“我那時候知道感染新冠肺炎後會發燒和呼吸困難,所以特別擔心爸爸。”她回憶。

“黃詩桓的事蹟特別有代表性,她體現了一個普通孩子,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能夠做些什麼。這對其他孩子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且有一定的引導作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體育青少節目中心《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短片導演郎君表示,節目組通過廣東省文明辦瞭解到黃詩桓的事蹟後,擬將其作爲20xx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的候選代表,將其故事拍攝成一個專題短片,屆時將在CCTV-14少兒頻道與全國青少年朋友見面。

“希望能夠在廣大青少年中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少年兒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勵少年兒童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郎君說,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主辦,在全國範圍內尋訪有孝心的孩子,從20xx年起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今年計劃於10月底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邀請黃詩桓在內的30名“最美孝心少年”候選代表參與。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3

11月7日晚上,我和姐姐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放的《衆裏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

主持人白巖鬆叔叔和歐陽夏丹阿姨他們,爲我們講述了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這十位孝心少年分別是來自甘肅的李依桐、李易軒姐弟、來自山東的王薺悅、來自河南的王帥康、來自湖北的劉倩、來自湖南的楊沛錦、來自西藏的次旦拉姆、來自浙江的徐煜岑、來自四川的蒲曉燕、來自陝西的馮莫林、來自廣西的藍曉萍、藍芸萍姐妹。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一個個讓我感動,但我記憶最深的是我的老鄉王帥康。

王帥康今年11歲,是我們武陟縣大虹橋鄉的。他非常可憐,20xx年,他的爸爸去世了,媽媽也離開了家。他就過着不幸的生活?爲了掙錢養家,70多歲的爺爺去外邊打工了,他也開始撿垃圾。他用自己撿瓶子的錢給奶奶買零食,可自己卻捨不得吃。他還去地裏幫爺爺拔草,可草上的刺卻不停地渣他的手,可他去一聲也不吭。

看看王帥康,再看看我,我感到非常慚愧王帥康的環境那麼不好還沒有怨言,刻苦學習,多麼懂事的孩子啊!可我呢?吃着媽媽親手做的飯菜,穿着媽媽買的漂亮衣服,無憂無慮的讀書,多幸福啊?!可我還和媽媽頂嘴,要零花錢,挑食,多麼不應該啊!

哎!和這幾位孝心少年相比,我真是臉紅啊?!

看了頒獎典禮之後,我下決心:孝敬父母,儘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去幫她們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比如說,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我要送上一杯熱水,一聲問候;爸爸媽媽心情不好時,我要給他們講一個笑話;爸爸媽媽過生日,我要悄悄地寫一封感恩信……

同學們,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終身難報,就讓我們用生活中的小事去回報她們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4

愛的牽引,帶我們衆裏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爲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緣自內心的震撼。20xx年,來自甘肅的李依桐、李易軒姐弟、來自山東的王薺悅、來自河南的王帥康、來自湖北的劉倩、來自湖南的楊沛錦、來自西藏的次旦拉姆、來自浙江的徐煜岑、來自四川的蒲曉燕、來自陝西的馮莫林、來自廣西的藍曉萍、藍芸萍姐妹等12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

現場,一位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就像一曲曲動人心田的歌聲、一條條清澈甘醇的溪流,滋潤了我的心靈。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徐煜岑的故事。徐煜岑在媽媽患病喪失語言能力後,從吐字發音開始,一天天、一步步慢慢幫助媽媽重新開口說話,這個過程是艱辛的也是甜蜜的。徐煜岑那句發自肺腑的話語“從小媽媽就是一句句教我說話的,我不管用多長時間,教媽媽多少次,一定要讓媽媽開口說話!”頓時讓我熱淚盈眶。看看她的故事,再看看我自己,感到十分的慚愧,我無憂無慮的享受幸福的生活,有時甚至對媽媽大呼小叫,媽媽每日不辭勞累的照顧我的生活起居,我卻是如此的回報她無微不至的關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一世也報不完父母的恩情。

“最美孝心少年”是我學習的榜樣,我爲你點贊!!!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5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真的沒有說錯。

在大山裏,一些窮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要幹很累的活兒。可是,我們城裏的孩子生在福中卻不知福,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享受黨和政府的“兩免一補”的陽光教育,卻還不好好讀書,整天埋怨這埋怨那,有時還沉浸在看電視、打電腦遊戲上,相形之下,我們真慚愧啊!

相比起來,那些大山深處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特困家庭的孩子,一邊要照顧家中生病的父母、年邁的爺爺奶奶,一邊還要認真讀書、爭取考上大學,真不容易!

一個賣燒烤的女孩,爲了家,爲了媽媽,晚上和媽媽一起去賣燒烤,白天還要認真讀書,回到家,只有一、兩個小時看書。可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以驚人的毅力去學習,以四科滿分的好成績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媽媽很高興,破例給自己的女兒烤了一根烤香腸,那可是平時捨不得吃的啊!

另一個女孩,別人叫她“奔跑女孩”。她媽媽是個送票員,很不幸的是,八年前,她的媽媽被診斷爲:“尿毒症”。爸爸到天堂已多年,還有年幼的弟弟,怎麼辦呢?這位堅強的女孩毅然接過媽媽的這份工作,代替媽媽去送票,因爲這可是全家唯一的經濟啊!人們中午、晚上總能看到她奔跑四處送票的身影,她辛苦地工作着,一個月也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爲了家,爲了媽媽,爲了弟弟,她一分錢都精打細算,捨不得爲自己花一分錢。就這樣,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支撐起一個家,那是何等地堅辛與不容易!

我們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有愛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很幸福了。我們更要懂得感恩,刻苦學習,努力拼搏,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部影片,令我非常感動。影片裏提到了一個小男孩,他的母親不會說話,他卻能日夜操勞,不分晝夜的教他媽媽說“我要喝水”這句話。一直教了上千遍,他的媽媽才學會了說這句話。使我感動的不僅是他的堅持,還有他的樂觀。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也是一個小男孩,有一個生病的父親住在醫院裏。他爲了讓爸爸的病儘快好起來,每天都幫他爸爸按摩穴位。看看我自己,也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每天爸爸媽媽回到家,我都會爲他們倒上一杯熱水。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百善孝爲先”。

覃耀緯:

孝心是什麼?我看完《最美孝心少年》後解開了這個謎團。孝心就是關愛父母,父母很勞累,要多關心他們的身體;孝心就是吃苦,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你誠心誠意的去做,就是孝心的體現。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我不禁想起了羊羔跪乳這個故事,講述的是羊羔小時候常常被媽媽照顧,長大後爲報恩而跪着吃奶。還有烏鴉反哺的故事,講的是烏鴉小時候媽媽餵它吃蟲,長大後小烏鴉捕蟲喂媽媽。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都能深深體會到“孝”的含義。

我不禁有些自愧,看着電視上的那些跟我同齡的孩子,他們小小年紀,卻去林中砍樹、在街上賣報紙掙錢,爲父母洗腳、穿衣,而我身在福中卻想不到這些,一有空閒只顧和小夥伴們玩耍。

孔子說:“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孝是中華美德,更是品德高尚的標誌,所以讓我們一起孝敬父母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7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今天我看了《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這擋節目,可以說這節目真是感人肺腑啊!我深深地被節目的情節吸引。我看到王芹秀的故事時,真是“雖不是親生,但勝似親生;雖不是血肉相連,但勝似血肉相連。”看到這動人心絃的場面,我禁不住流下了感人的淚水。

這個女孩和我一樣大,但她生下來就被生父生母給拋棄了。是她的養父(也就是她現在的爸爸)在砍柴時把她撿來的。雖然在她懂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撿來的,但是她對爸爸和奶奶的愛卻依然沒有變。他生活在十分貧窮的家庭裏,但她心裏沒有一點埋怨,況且她爸爸還患有精神疾病,不能幹重活。她爲了支撐這個家,整天上山砍柴,在家幹家務活。平日裏,爸爸給她的零花錢,她都細心地積攢起來,最後給自己的爸爸買了雙新鞋。當主持人問她:“有沒有想過給自己買東西呢?”她堅定地說:“沒有”......  從她身上我看到樂觀向上、勇敢頑強、堅定不屈的精神。同樣是一個孩子,但我們的生活環境有着天壤之別。一個是從小在蜜罐生活的孩子,另一個則是註定要經歷磨難的孩子。對於我們在父母懷抱中成長的孩子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在他們身上需要我們學習的有太多,太多......  我們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我們自己——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不要讓污垢矇蔽心靈。爲老人爲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一顆清純的聖潔之心......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

今天我看了李老師推薦的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節目,我感到非常感動。節目裏的少年們不論是在面對她的爸爸去支援了武漢,或者是在面對他們的爸媽生病在牀,都表現得很堅強。不但堅持努力學習,還幫家裏做飯、洗碗、洗衣服,也有幫爸爸送飯,給癱瘓的爸爸擦汗捶背,這些都讓我特別感動。

這些故事裏,我印象最深的是蜜蜂兄妹的故事。他們倆的媽媽生了病,做手術用光了家裏的錢。不但家裏的房子破舊得都漏雨了沒有錢修,而且還欠了一堆外債。全家人只能靠爸爸出去採松茸賺錢生活。採松茸非常是一件非常難的工作,因爲松茸長在3000多米的高原上,所以他們的爸爸每次到了採松茸的季節,就去離家很遠的山上,一去就是20多天。

在這20多天裏,爸爸天一亮就去採松茸,晚上只能在一個簡陋的帳篷裏吃飯睡覺。這兄妹倆怕爸爸累,就決定在暑假的時候跟爸爸一起去採。後來幸好國家的扶貧政策,爲他們家引進了養蜂技術,這才讓這個貧困的家庭有了好轉。不但還清了外債,還蓋了新房子。兄妹倆經常去蜂房幫忙,有一次他們蜂房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馬蜂,哥哥趕緊去趕馬蜂,結果沒拍準,拍到自家的蜂蜜,結果被蟄了。他笑着說:我第二天醒來臉腫得那麼大。真是太可愛了。

我以後也要像節目裏的這些少年那樣,爲爸爸媽媽分擔家庭責任,好好學習,孝順父母,幫助貧窮的人。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9

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觀看了《20xx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

提到了父母,很自然地想起孝這個字,孝道是中國傳統美德,古人說:百善孝爲先。父母養育了我們,給了我們生命,所以我們要用雙手和勞動來報答他們。

有一個叫徐煜岑的小男孩,他非常有孝心,可是有一天,他媽媽不幸從樓梯上摔了下去,當場昏厥,被送到醫院後因頭部受傷一直昏迷不醒,有可能不會說話了,兒子徐煜岑很傷心,他爲了讓媽媽快點醒來,通過錄音筆對着媽媽的耳朵說話,哪知道,過了一段時間,他的媽媽真的醒來了,可是她的媽媽已經失去了說話能力,他很焦急,因此,從拼音開始,每天手把手地教媽媽學拼音,他覺得,只要每天看着媽媽一點點進步,就是他最開心的事了,漸漸地他媽媽已經學會說一句話了,每次聽到媽媽說話時,都會使他特別激動。

他是一個九歲的男孩兒,叫楊沛錦,爸爸得了重病,時不時回抽搐,爸爸愛吃香蕉,因此,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給爸爸帶幾根愛吃的香蕉,常常給爸爸講故事,按摩,他覺得看着爸爸身體慢慢好起來,已經很開心了,同時,照顧爸爸是件很快樂的事。

當我們還躺在牀上向爸爸媽媽撒嬌,被爸爸媽媽呵護的`時候,他們早已託負了重任,成但了家裏的頂樑柱,所以,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不要總是被爸爸媽媽照顧,讓爸爸媽媽爲我們做事,我們都是家裏的一份子,也要學會照顧爸爸媽媽,幫他們分擔責任,好好學習,孝敬父母,用優異的成績報答他們。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0

在同齡人中,每個人都是一顆混淆在沙子裏的金子,是金子總會有發光的一天。只不過發光的方式不同,可以用聰明才智發光,也可以用強壯的體魄。但是有一些發光的方式,可以照耀一生。

"孝"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每個中國人刻在骨子裏的美好品德。許多人選擇在逐漸成熟之後孝敬父母,但是有一羣人是因爲孝才逐漸成熟起來,他們就是我今天要講的主角,他們大多才十來歲左右,卻早早成爲了家裏的頂樑柱。

如果說跆拳道是爲了保護自己,那這個解釋就有點太刻薄了。在甘肅民勤縣有一個小男孩名字叫做石培昊,他今年也就才十一歲,爲了不讓爺爺奶奶太辛苦,每次到了豐收的季節,就搶着去搬瓜。當記者去採訪他,問他搬瓜累不累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我乾的越多,爺爺奶奶累的就少。"這句話把在現場觀看的觀衆們,都給感動到了。一個小小的少年早就已經成爲了家裏的頂樑柱、開心果……

一位身上帶着茶的芳香,擁有着像花兒一樣的年紀。卻擁有着與年紀不符的本事和"孝心"。她就是來自四川眉山市的王夢佳。再一個應該被家人所疼愛的年齡下,自己的父親不幸離世,自己的母親也隨之消失,臨走之前她的母親還問她要不要跟自己走?可是她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拒絕,因爲他無法想象到自己的爺爺與奶奶在老宅裏面孤獨終老的情景。於是決定留下來幫助爺爺奶奶採茶,賣茶。登上頒獎臺的時候,心裏想的還是爺爺奶奶"等我以後有出息了就帶你們到處去玩。"

所謂的金銀珠寶不會代代相承,但是愛心與孝順是會代代相承。只有愛家纔會愛國,愛人民,長大之後才能成爲國家的頂樑柱。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1

清代王永彬曾說過:“百善孝爲先。”這句話。對於我們現代人說,孝敬父母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孝敬父母;十二三歲的孩子,這正是在父母身邊撒嬌、睡懶覺的時候,然而,有一些孩子,他們早已養成早起牀,幹家務,孝敬父母的責任……

央視在前天播出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這個頒獎典禮上評出了10個孝心少年。在這10個孝心少年的背後,都有一段讓人辛酸的經歷。在這其中,讓我感動的是邵帥。

在邵帥一歲時,他的父母離異,在他11歲時,他得知遠在800多千里外的北京,邵帥的媽媽患上了急性骨髓白血病。於是他來到北京照顧媽媽。他的骨髓跟他媽媽配型成功,於是他捐出骨髓。邵帥的姥姥說,他從小怕黑。在他香山的暫住的與醫院之間有一片樹林,他每天晚上送飯,都必須穿過樹林。邵帥爲了壯膽編了一首詩“爲了我的媽媽,我什麼都不怕,原來獨自在家都害怕,現在走夜路過香山,我都不怕不怕了……”他是一個多麼勇敢的人啊。經過邵帥的細心呵護和醫院的精心治療,現在邵帥媽媽的病好多了。

看完這個節目後,我明白了許多。我認爲,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我們現在的同學應該珍惜現在父母對我們的愛。爲父母幹一些家務活,陪父母聊聊天。我想這就是現在的父母們想要的。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2

今天下午第二堂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觀看了《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紀錄片。看完之後,我深受感悟:那些比我們還窮的孩子,失去了身邊的親人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殘疾的孩子,你們靠自己打工掙錢養活了自己的親人,你們的這些精神品質,我都做不到。

20xx年一共選出了十二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分別是:徐佳琦姐弟,彝族兄妹邱小華和邱萍萍,7歲女孩楊峻熙,16歲茶園少女王夢佳,“棒棒男孩”冉俊超,王森洋,11歲男孩石培昊,“棉花女孩”任立春,姚沁雯,黃詩桓。

她們的事蹟都很使我感動,但最使我感動的是XX的故事,XX出生的那天,媽媽不幸去世,爲了這個家還能生存,爸爸就出去打工。爺爺被查出患有心臟病,這個家庭的重擔就落到了她一人身上……

我和她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她的生活真的是地獄般的殘酷,而我的生活卻像天堂般的開心快樂;她有時連飯也吃不飽,穿不暖,而我,每天一日三餐,樣樣不少,我夏天穿上漂亮的裙子,冬天穿上棉襖,熱不着,也冷不着;她的母親去世,爺爺患有心臟病,她從小就失去了母親的愛護。而我,從小到大,母親一直關心我,愛護我。她不僅要上學,還要打工賺錢養活一家;而我,每天生活的自由自在,也不用擔心自己沒錢花;我和我的同學們都是生活在非常開心快樂的日子裏,而她卻生活在痛苦悲傷的日子裏。我真想對她說:“不要對你的生活灰心,不要失去希望,我相信,經過你的努力之後,你的生活一定會和我一樣幸福美好的!”

主持人白巖鬆和鞠萍以及所有參加的來賓都說過:百善孝爲先,我希望大家讀了這篇作文,以後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3

她,叫王芹秀,早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是被父親撿來的。家裏雖窮,但是她的父親給了她全部的愛。從懂事起,芹秀就幫着家裏幹活,上山砍柴,下田插秧,照顧身體不好的奶奶……十三歲的她,幾乎扛起全家人的重擔。

同齡的我們,該如何與她比啊?十三歲的她,洗衣服,做飯做菜,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樣樣拿手,再想想自己,心中總會騰昇起一股愧疚、一種欽佩還有一絲動盪。是啊,父母爲我做了數不勝數的事,我又如何對他們的啊?因爲不想幹活而“鬧”,因爲要玩電腦而“爭”,現在想想,心上就好像被針紮了一下,不會出血,卻是最鑽心的疼。

父親節時,芹秀用攢的十五元錢,買了一雙鞋送給父親,還說:“要不是爸爸的話,我都餓癟了。”看到這溫馨的場面,我不禁熱淚盈眶,裏面有我的感動,也有我的愧疚。在父母親過節或過生日的時候,我幾乎是不送禮物的。雖然只是吝嗇的一句“生日快樂”或“節日快樂”,但父母總是笑得合不攏嘴。

到現在我才發現,原來孝是如此的簡單。不需要一沓沓厚厚的紙幣,或是貴重的禮物,只需讓父母安心、放心,畢竟,我們是他們的心頭肉,是被捧得高高的掌上明珠啊!

孝,雖能說易,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人不能沒有孝,因爲,孝,是做人之本。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4

今天,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裏面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帥康。

王帥康,這個和我們同年齡的孩子,身上卻有着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經歷。20xx年,王帥康的爸爸患了嚴重的病,去世了。奶奶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患上了心臟綜合症。媽媽也因此改嫁他鄉。爲了掙錢養家,小小的王帥康開始跟隨爺爺一起打工。但在他一年級時,就被醫生確診爲馬凡氏綜合症,所以現在十一歲的王帥康,身高就有1米75,但視力卻只有0.2。即使如此,王帥康還是會做很多同齡人不幹的事。每天放學回家時,他總會環顧四周,尋找丟在路邊的塑料瓶。看似簡單的一個任務,對於視力只有0.2的王帥康來說,卻是很難的事。他每天和爺爺一起把撿到的瓶子拿到廢品站去賣錢,還要回去照顧臥病在牀的奶奶,給奶奶把藥分發好,生怕出差錯影響奶奶的病情。賣廢品留下來的錢,王帥康就去市場買奶奶喜歡吃的東西,自己卻一分都捨不得花。他卻很給家裏爭氣,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每次都會被評爲三好學生。

這個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是如此的堅強。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舒適的地方,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提出的額外要求父母也能滿足。而王帥康呢?那些和他一樣的孩子們呢?他們家裏都很貧困,但他們的孝心卻一點都不缺。我們現在是如此的幸運、幸福,那我們就要好好地報答我們父母。正因爲有了父母,我們才能過上如此幸福的生活。“百善孝爲先。”讓我們一起把孝心撒滿人間,一起用行動來感謝我們的父母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5

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爲。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讓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讓我重新認識了孝。

“最美孝心少年”中有一個名字叫王夢佳的茶園女孩,她11歲,爸爸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生命,11歲的她成了爺爺奶奶的精神支柱,爸爸去世後爺爺不得不出去打工,來維持生計,王夢佳看着爺爺每天都那麼辛苦心裏很心酸,爲了方便照顧爺爺奶奶她沒有跟改嫁的媽媽離開,選擇留下來,她每天跟着爺爺去茶園摘茶,回來給爺爺奶奶做飯,洗衣服,照顧他們,替爺爺奶奶分擔些她力所能及的活,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要快快長大,爲爺爺奶奶做更多的家務。

看完她的故事,我的眼角溼潤了,多麼堅強、多麼懂事、多麼有孝心的同齡人啊!現在的我,每天早上鬧鐘要響幾遍纔會從被窩裏爬起來,而那時,媽媽已經爲我找好了衣服,準備好了早餐。在我眼裏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每天都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沒有一點責任感,其實我也長大了,我也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的!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長輩給了我們最無私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可我們又回報給他們什麼了呢?我們一天天長大,父母也一天天老去,所以不要等將來、不要等明天了,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一起將“孝”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