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範文(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1

這是一部險些被片名耽誤的生活流喜劇片,它港味醇正濃郁,人物形象鮮活,節奏不急不躁,徐徐展開,用一點點植根於生活的細節小火慢燉,一步步融成一部接地氣的成年人情感生活藍圖。影片後半段漸入佳境,探討愛情中無法用詞彙準確定義的男女關係,描繪這可愛的一家人在悲歡離合的人生裏兜兜轉轉走一圈後,內心的終極選擇和答案。

香港電影離不開美食,生活流電影更是吃中見“真相”。

生活流電影的精髓就是在看似平淡的飯局中演繹一場場驚心動魄的人物內在情感暗涌。

我注意到電影中的三頓飯讓我形象深刻,因爲每頓飯的菜都有特別的含義。

第一頓飯大家吃的是火鍋。

這裏飯局戲劇衝突密集,大哥與前女友莫妮卡重逢,三弟和女友Josephine又一次爲了結婚不結婚大吵,天使般撫慰所有人的角色喵喵空降,二哥不經意間泄露自己曾偷偷暗戀“大嫂”的過往,大哥不甘示弱回擊原先的那張牀自己和莫妮卡睡時又窄又讓人腰疼。這場飯局氣氛火熱沸騰,撕B吵架簡直一觸即發,達到第一個小高潮,所以熱氣騰騰的火鍋作爲第一場飯局的主打菜再合適不過了。

第二頓飯大家吃的是Josephine煮的那道“豬扮牛,牛扮豬”,豬排牛排大亂燉。

這頓飯暗示着幾個人物身份的錯換。原本大哥的女友莫妮卡變成和二哥因爲工作結緣水到渠成相愛的二嫂,而網紅喵喵也不再是一個外來者,假扮大哥用來掩飾自己失落的新女友。這種新的排列組合讓劇情引人入勝,讓人物對手戲交戰正酣,大哥和喵喵的天台攤牌戲讓我看到了黃子華的演技,也讓嬉笑的劇情沉澱下來,讓觀衆瞭解到喵喵這個角色並非只是吸引眼球的嫩模工具人,因爲才幾天喵喵就察覺到了之前莫妮卡未曾發現的大哥紅綠色盲事實,所以喵喵對大哥絕非隨便玩玩,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第三頓飯是大家經過一場終極大吵,一切破碎又一切重組後的和好團員飯。

這頓飯的主菜是有福叉燒。可貴的是,這道菜還是原來大家記憶中熟悉味道,雖然“難吃”,但這是大家幾十年人生的羈絆,是對自己糟糕感情生活的自嘲。

奇怪的是,有些菜明明不好吃,你卻津津有味的吃了一輩子,有些人你再大吵大鬧也割捨不掉,因爲他們不是別人,是你罵罵咧咧卻心心念唸的家人。這場在“二嫂”的文物龍鳳呈祥招牌下的家庭飯局戲年代感十足,也是導演對老香港的致敬懷念。

這場最後的大團圓戲讓我們感覺到這個家是他們在經歷過百轉千回的人生和荒唐可笑的生活後,他們心底裏依然想棲息和永遠守護的地方。老房子雖然要賣了,但家人在家就在,與此同時,大哥也邁向了新生活,和莫妮卡徹底告別。

這部電影因爲情節比較生活化,對話較多,所以初看可能有一點平淡,但看着看着後半段越看越入戲,越看越聯想到我們自己的生活,等電影結束後,後勁突然涌上來了,回味無窮。

電影結束,幾個電影中困擾我的問題在點映後的導演連線環節似乎得到了解答。我不知道是不是你心中的答案。

大哥和莫妮卡接吻後,兩個人的情感發生了什麼變化?

大哥剋制不住自己,情不自禁上頭熱吻後,莫妮卡突然中斷清醒,呆滯的表情讓觀衆明白兩個人緣分已盡。莫妮卡也許曾在大哥和二哥中猶豫徘徊,但這個沒有感覺的吻也讓她明白,是自己一直沉溺在過去美化的記憶中,和大哥的那段舊感情中pk和ok的誤會只是壓死他們感情的最後一根稻草。分手的理由大多千奇百怪,歸根結底只是因爲我已經不再愛你,不願再妥協,不願再包容你罷了。

三弟最後爲什麼沒有和女友求婚成功,兩個人不是一直看起來挺甜蜜的嗎?

三弟雖然最後電競比賽奪冠,贏得了獎金,但女友Josephine真的只需要錢嗎?

Josephine是一個看起來很傳統,但骨子裏是敢於突破傳統的新女性形象。她的外婆是菲傭,媽媽又做了一輩子包餐,所以可想而知,她早已經厭倦了這樣依附別人的人生。她會問自己,難道自己真的要做一個一輩子給電競冠軍煮菜的黃臉婆?不,她要愛,要陪伴,要做一個短視頻烹飪網紅,她要有自己熱愛併爲之奮鬥的事業,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和人生。

喵喵和大哥最後是在一起了嗎?

喵喵這個角色非常討喜,是空降在這個嬉笑怒罵大家庭裏的小天使,她負責撫慰所有人破碎的心。是她聯繫18個前男友中的一位幫助大哥解決抄襲問題,並讓大哥面對自己真實的感情。是她幫助Josephine成爲烹飪網紅,成爲獨立女性,是她熱情去爲三弟的電競比賽加油打氣,是她和莫妮卡女性間的互相扶持。結尾中,大哥和母親天台亦真亦幻的對飲戲,母親告訴大哥是時候賣房走出去了。是的,大哥聽了母親的話,離開熟悉的生活地帶也許會有新的驚喜,他最後和喵喵說吃飯的地方遠一點也好也是這個意思,大哥終於決定要開始新的一段感情了,他決定向前走,邁向新的人生了。

這是一部關於家庭的電影,家是一個你經歷過悲歡離合,你經歷過繁花落盡後內心依然可以停留永駐,永遠覺得那裏最好的地方。

秋天到了,天氣有點涼了,但看完這部電影心裏卻暖暖的。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2

選在中秋檔上映的正宗港式喜劇《還是覺得你最好》講述了發生在六人之間的三對情侶相聚在同一屋檐下啼笑皆非的故事。

可以肯定地說,全港班底帶來的是一次老派港式喜劇的絕勇回春,但同時,如果僅僅將其看作一出令人捧腹的喜劇,未免辜負了導演在其中精心設置的種種暗線與隱喻。這也使得本片在致敬傳統喜劇的同時,又帶有一種發人深省的思考。

食與情

英文片名《六人桌》言簡意賅地點明瞭影片中的一大重要元素——飯桌與美食。在傳統中華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美食,在這裏也更爲自然地發揮出了深層次的象徵意義,即食物與情感相輔相成。

第一次晚飯,當大哥初次得知自己念念不忘的前女友Monica成爲了二哥的現女友時,大哥陳鴻表面大方輕鬆實則舊情難了,二哥陳禮表面禮貌平和實則暗流涌動,而二者間這種極其微妙的表裏關係恰巧用飯桌上一鍋兩用的鴛鴦鍋進行了完美的闡釋。而在第三次晚飯中,Josephine精心設計的假扮美食又正好隱喻了六人間欲說還休又不可言說的情感狀態,豬假扮牛,魚假扮蟹,香甜苦瓜湯變果凍,美食可以以假亂真,我們總在強撐着去扮演那個不是自己的人,隱藏着那份自然的情愫與真實的自己,殊不知正視這份命中註定的永結同心與白頭偕老纔是每個人最終的情感歸途。情感就這樣在不停變換的美食間流動着。

每晚八點準時開始的晚飯,昏黃燈光下掩映的飯桌。飯桌是一家人在忙碌的工作之後,卸下僞裝與防備的地點,飯桌上下正在上演着精彩的故事。因此利用飯桌這樣高度侷限化的場景,既將每個人物隱祕的情緒狀態直觀顯露,又巧妙地通過五次晚飯設置戲劇衝突推動了情節發展,同時也與親情——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影片主線相互映射。

成長着迎接自我的女性們

在三弟終於將電競愛好發展成事業並贏得比賽與獎金後,女友Josephine卻沒有像大家所希望的那樣接受男友的求婚。相反,面對這個她夢寐以求的美好時刻,她似乎在放鬆的鏡頭記錄下找到了她最真實的一面,原來她的世界可以沒有他。“外婆做傭人,老媽做包餐,習慣了爲別人做飯,但是做飯有點累了。”在與男友長跑多年後,她終於意識到自己可以不用成爲別人的附庸,不用再爲別人而活,甚至,她也可以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夢想。

同時,猶豫不決又似乎與大哥舊情難卻的Monica,也在關鍵時刻放下了內心的不捨與執念,他們終於決定要以一種“世界上沒有一個詞語能形容”的關係走下去。而作爲獨一無二的局外人闖入這個家庭的喵喵,也牽引出影片中幾次尤爲關鍵的轉折點,是她送出的眼鏡成功讓大哥意識到看清楚外面的世界與不要強撐的重要性,是她在一次次誇讚Josephine的過程中幫助她重拾自身的信心並找尋人生的價值,也是她在每次聚餐時都能精確觀察到一家人間矛盾問題的所在。

影片摒棄了常規女性角色在家庭關係中處於側面被動的地位,反之給予了每位女性當之無愧的高光時刻。女性在複雜的家庭關係中迎接着屬於自己的成長時刻,做自己,衝破束縛自身的框架,認真對待每一場感情與每一次成長。她們,與影片中的每位男性一起,是糾結與矛盾的,但同時,她們又是積極與堅定的。

“人在哪裏,家就在哪裏”

“家”作爲着重展現的重要元素,隱藏在影片中的方方面面。被大哥細緻保護的老房與爐竈,彷彿正應了在他心中母親流傳下來的話語“家在,爐在”。強撐着維穩家庭關係的大哥總認爲家在哪裏,人就在哪裏。他想方設法地讓三位女性搬入他們的老宅,想要通過走近些,再走近些,來維持這個家庭日漸缺失的傳統氣息。

影片最後,大哥同意賣掉這終日佔據他內心空間的老房,並在幻想的與母親的交談中,由“家在哪裏,人就在哪裏”的觀念轉變成了“人在哪裏,家就在哪裏”。他放下了內心中對於家庭這一傳統關係的執念,在閃爍的家庭招牌下意識到了要打開門,走出去,走遠一點。大哥對於“家”這一詞語含義認識的前後轉變,也是影片中令一個頗具深意的地方。

如果我們將“家”的含義擴大化,影片中Monica在工作中一直秉持的原則與理念是發揚香港文化,她帶回老宅的所謂文物與牌匾,甚至喵喵這一角色自我帶有的強烈新時代特性,似乎都在反映着一種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衝擊與抗衡。這種衝擊與抗衡的焦點,便是影片中不停出現的“家”的元素,家庭彷彿一個小型關係網,我們能否衝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大膽地走出去,尋找隱含在這個詞背後關於人生與家庭的別樣意義?

片名《還是覺得你最好》出自張學友的同名歌曲,流淌而出的港式金曲,穿插其中的爆笑金句,全港明星的傾情演出,詼諧幽默的人生哲思,都全方面展示了純正港式喜劇的別樣魅力。

也正是因爲以上的種種亮點,《還是覺得你最好》帶有一種在快節奏的當代社會中難以尋覓的百姓氣息,導演對於這種隱匿在家常便飯內的煙火氣的精準把握,擊中了每個人對於情感的敏感與脆弱,同時激勵大家勇敢地走出去,帶着這份美好又熾熱的感情走出去,發現自己的生活,創造自己的價值。

就如同張學友在歌曲中寫到:“即使你離開,我熱情未改,這漫長夜裏,誰人是你所愛,但我不懂說將來,但我靜靜待你歸來。”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3

中秋假期看了《還是覺得你最好》,是一部6分及格喜劇片,但裏面的女性角色太過臉譜化,對女配喵喵和約瑟芬的刻畫令我如坐鍼氈。

喵喵和約瑟芬,一個是絕對男凝下的滿分嬌俏女孩,一個是大衆意義上典型恨嫁中女。一個只能提供色相和男人想象中的情緒價值,一個只能給予不值錢的陪伴、圍着不成熟的男友和鍋碗瓢盆轉。

這其實代表了男人對女性的兩種要求,在外要你傾國傾城,在內要你賢惠居家。

對女主的刻畫也極具刻板印象,好像愛情片裏總要有個隔着重巒疊嶂誤會的難忘故人,纔好合理闡釋男主當下的情感困境。

愛情轉折情節也設置得太過漂浮,和整個棚拍電影模仿自然光線的虛假燈光交相輝映,虛幻得彷彿無時無刻不在用畫面對觀衆耳提面命“一切都是假的”。

好笑是好笑的,但太刻板了,最後設置的男人夢想裏的HE情節只會讓我想破口大罵,味兒太沖,醒醒吧中年男人們,天兒已經變了!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4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只是一部愛情喜劇,導演通過層層明顯的暗喻展現傳統與現代、家庭與個體間的衝突和困境,嘗試給出一套港式解決方案,而這深刻的命題竟然能和輕鬆的愛情喜劇氛圍達成統一,應該全賴一個“情”字。

一、傳統與現代

黃子華飾演的大哥與兩個女子間的周旋,明顯是對在傳統和現代間搖擺的“我們”的同構:一個有着厚重而美好的歷史、執着過去以至於有點神經質,可眼看着漸行漸遠;一個理性、勇敢又自由,她遵循內心的呼喚追求自己所愛,關懷當下的每個個體。

二、娜拉的出走

面對“現代”的感召,王菀之飾演的Josephine令我大受震撼,她在“現代”的鼓勵下重新認識自我、實現自我意識的覺醒,一句“原來我可以沒有你”如雷貫耳,莊嚴宣告了現代娜拉的出走——這可比玩偶之家要來得艱難,因爲她掙脫的是一種“自由選擇”的沉淪;不過與此同時,她又無法與更早擁抱“現代”的小男友(三弟)共悲歡,似乎暗喻現代社會中極致個體化下人與人的無法理解。

三、遠行和家

劇末,大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方面他擁抱“現代”,決定走出去、走得更遠;另一方面他決定與“傳統”以一種“無法描述的新關係”進行和解,也就是放棄“家在,人在”、選擇“人在,家在”。

兩方面合二爲一,也就是在解放人的主體性的同時堅守一個概念上的“家”。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最近看到另一篇文章所提出作爲現代主義危機的可能解的“主動走向集體的自由靈魂”,看來智者多半殊途同歸。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5

陳詠燊導演、黃子華主演的喜劇片《還是覺得你最好》,是近期最讓我驚喜的一部院線電影。毫不誇張地說,通過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過去香港市井喜劇類型的重生。

在近幾年,當影迷們說起哪部電影是“港味十足的電影”時,往往指的都是動作片。但其實,很多人與香港電影的第一次接觸,都是從港式喜劇片開始的。然而,港式喜劇近幾年卻衰落得非常厲害,究其原因,無論香港的影視創作者還是香港影迷,都在無形之中,把港式喜劇等同於了無釐頭喜劇。

而我始終覺得,無厘頭喜劇其實只是港式喜劇原有肥沃土壤上,盛開出的一朵絢麗奇葩而已。真正承載着這朵奇葩的土壤,其實是香港市井喜劇。無厘頭喜劇是在市井喜劇的基礎上,將小人物身上的特徵進一步誇張放大,再佐以獨特的表演風格形成的。而近幾年很多香港喜劇片,盲目地追求無厘頭喜劇的形,卻失去了市井煙火氣的魂,從而讓那種誇張的表演與劇情,失去了土壤根基,只給觀衆留下了尷尬。

光看《還是覺得你最好》故事發生的主場景,就已經接上了這股市井煙火氣。大部分嬉笑怒罵的戲劇衝突,全發生在三兄弟的家中,而這個家原本是三兄弟父親製作叉燒的飯店,房間裏縈繞着久久不散的叉燒氣味。也許導演覺得,只靠演員的臺詞,並不能讓影院裏的觀衆,真的聞到那股叉燒的香味,於是他又巧妙地在這個房子外面,加上了一個漏音嚴重的KTV。一到夜晚,屋外紅綠主色調的霓虹燈照耀夜空,跑調走音的歌聲不絕於耳,再加上存在於角色口中的叉燒氣味,讓電影的整個敘事空間,都充滿了一種有形有質、撲面而來的市井生活氣。光是這個敘事空間,就已經能夠喚起觀衆對自己過往點滴生活的回憶,從而對故事裏的人物感到親切與認同。

這種親切與認同,正是市井喜劇笑料產生的前提。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看見一個路人摔了一跤,你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好笑,或者哪怕你想笑也會剋制,因爲這不太禮貌。但當你跟關係親密的朋友一起出去玩,朋友突然摔了一跤,也沒受什麼傷,在短暫的錯愕驚慌後,大家就會捧腹大笑,甚至事後說起這樁糗事,還能把彼此逗得前仰後合。可如果把這件事告訴朋友之外的別人,也許別人就會一臉錯愕:這事兒的笑點在哪?

其實,朋友之間之所以會因爲一樁糗事而發笑,不是因爲這件糗事本身有多麼好笑,恰恰在於這件事本身其實讓人尷尬。親密的關係,會自動將這種尷尬的情緒,轉化爲想笑的情緒,從而化解尷尬。而市井喜劇的開端,常常正是從一樁難以化解的尷尬開始故事。

《還是覺得你最好》的故事,便開始於大哥的前女友,突然有一天成了二哥的現女友。原本二哥也覺得大家的關係有點尷尬,想要帶着女友搬出去住。偏偏大哥還是個想法傳統的人,覺得一家人就應該住在一起,於是沒辦法,二哥只能帶着大哥的前女友,與大哥睡在了同一屋檐下。

這樣一個戲劇性前提,光是想想,就已經能感受到故事裏衆人的尷尬。而影片卻通過黃子華極其生活化的表演,以及兼具煙火氣與私密性的敘事空間,將這種尷尬巧妙轉化成了讓觀衆捧腹的笑料。比如其中有一場戲,因爲搬家工人不負責任,大哥只能幫忙替二哥和他女友安裝兩人的雙人牀。更尷尬的是,家裏的三弟和三弟女友還在客廳裏穿來穿去,眼看大哥居然在爲二哥和他女友安裝雙人牀,兩人都既震驚又敬佩地對大哥豎起了大拇指,而大哥也只能尷尬中裝着大度地接受了兩人的讚揚。

如果這部影片只是對生活中的尷尬瞬間進行喜劇性地展示,那麼我可能只會覺得,這是一部頗爲不錯的喜劇片,如此而已。但導演卻沒有止步於此,在電影中,人物之間的親密關係,不僅是將尷尬轉化爲喜劇的催化劑,導演還對這種親密關係本身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拆解,某種意義上,甚至讓我想到了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

《還是覺得你最好》其實在很多地方,都與《飲食男女》有着相似性。兩部電影都用食物、用家庭聚餐,來探討東方式家庭親密關係背後的本質。只是《飲食男女》是一個父親和三姐妹,而《還是覺得你最好》是則是三兄弟,以及大哥嘴裏始終念念不忘的母親遺言:家在、爐在、老爸在。《飲食男女》裏衆人的矛盾都發生在餐桌上,始終希望一家人能完完整整一起吃飯的朱老爹,最終用一頓飯,完成了家庭關係的分解與再生。《還是覺得你最好》同樣如此,大哥始終不願三兄弟分開,爲了實現這個願望,不肯賣房支持三弟的事業,忍着巨大的尷尬讓二哥和他的女友搬進了屋子。

正如我前面所說,親密關係能夠將尷尬轉化爲笑料,但這種轉化本身,其實依然遵循着情緒等價交換的原理。沒有物質會憑空產生,也沒有一種情緒會憑空出現。東方式的大家庭,是一個能夠庇護人、讓人感受到溫暖和安全的地方。但這種庇護並非永遠沒有代價,它需要有人承受委屈。在親密關係裏,那個將自己的尷尬,化作朋友親人之間的笑料、陪着大家一起哈哈大笑的人,也許本身並不想笑。

《還是覺得你最好》沒有停留在讓觀衆哈哈大笑上,電影裏的情感一樣真摯而動人。大哥找來的假女友喵喵,作爲這個親密家庭中唯一的一個外人,卻也是唯一一個能夠細心考察到所有人細微情緒的人。很多時候,恰恰因爲關係太過親密,我們會忽視了別人的付出和委屈。但喵喵作爲唯一的一個外人,卻反而沒有把這些付出和委屈,視作理所當然、照單全收。

面對三弟女友認真準備的一桌菜,喵喵沒有把它當成家常便飯,而是指出,廚房裏只有兩個竈臺一個烤箱,三弟女友卻能在同一時間,把煎炒烹炸、雞鴨魚肉、四菜一湯全都熱氣騰騰地端上桌,這其中花了多少心思?

影片中最打動我的兩處情節,一是喵喵在天台上跟大哥說,你在這個家裏,永遠忙着照顧別人的情緒,沒人關心你開不開心,大哥聽完後潸然淚下;二是當三弟向女友求婚時,三弟女友突然說,她的奶奶是幫傭,她的媽媽做包餐,她也一直在給三兄弟做飯,她覺得累了,她突然發現,自己做菜拍成視頻,原來也並不想分享給三弟看,原來她做菜,也可以不需要服務任何人。

大哥和三弟女友,這兩個一直在親密關係中默默付出、承受所有委屈的人,在這一刻,以完全個人的身份,覺醒了過來。他們發現,自己也可以不需要去照顧“關係”裏所有人的情緒,而只需要照顧自我的情緒便夠了。

當然,與李安一樣,導演陳詠燊也沒有簡單對這種東方式的家庭親密關係,下一個簡單粗暴的定性。恰恰如同我們每一個普通觀衆一樣,這樣的家庭關係,總是讓我們既愛又恨、充滿矛盾。

說起來,我個人對《還是覺得你最好》這部電影裏最有共鳴的一個點,恰恰是那個一到晚上就能聽到外面KTV漏出來的走調歌聲。因爲在我老家的房子外面,也有一個漏音嚴重的KTV,我曾經在過年回家的時候,被吵得睡不着覺而打電話報警投訴,但也曾經在某個無事的夜裏,當聽到一首我熟悉而記憶久遠的歌曲時,忍不住跟着外面KTV的歌聲旋律哼唱起來。去年年底,因爲疫情,那家KTV倒閉關門了,當夜晚再也聽不到那些煩人的歌聲時,反而有種難言的寂寞與惆悵。

《還是覺得你最好》這部電影裏,貫穿始終的,也是這樣一種欲語還休、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似乎住在一起時,所有人都在這段親密關係裏,或多或少承受着委屈。但真到了分開的那一天,所有委屈又都化作了一種不捨。

這種情緒,也像是香港市井喜劇。在親密關係裏,將尷尬轉化爲了笑料,卻又因爲笑料,而忽視了當事人的尷尬。到最後,到底是應該覺得好笑還是尷尬、是覺得委屈還是不捨,誰也說不清、道不明。

導演用一種開放式的手法,最終沒有給這種情緒以一個定性。每一個不同的觀衆,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感知,自己去給這種情緒以一個定性。而電影最後對整個香港夜景的航拍鏡頭,再次讓觀衆感受到了,導演對這個充滿了市井生活氣的香港,所滿懷的感情。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6

《還是覺得你最好》我看了兩遍,最喜歡的還是導演對女性角色的塑造。片中出現了3位女性,有2位甚至還是情敵關係,但並沒有空口鑑婊、陰陽怪氣、雌競這種情節出現,反而大家都顯現出了一種融洽、獨立、相互幫助的品質,要知道,能把女性角色拍的不被女觀衆討厭,且不是男主人公成長/獨立的跳板,真的很難,尤其是對於國產電影而言。

Monica這個角色我最喜歡,她很立體,也很複雜,像個真正的成年女性。她一邊工作一邊讀phd,壓力很大,情感狀況也不甚明瞭,時不時會情緒爆發一下,反而顯得更加生動。她經常在心裏演小劇場,在新歡和舊愛之間來回搖擺,二弟足夠溫柔體貼,大哥現在看起來也並不是那麼面目可憎,更何況再覆盤當年的分手,原來是誤會重重。

分手多年再相逢,當年再大的怨氣也消了,留下的只有美好的片段,Monica肯定是動了心的,所以當她跟大哥抱在一起甚至吻在一起的時候我一點都不驚訝。而兩人之後的表現也將“千帆過盡”的含義表達的很清晰,人還是當年的人,但感覺卻早已不是當年的感覺了。原來大家念念不忘的感覺早就在時間中一點點消磨殆盡了,這本身就是愛情的真相。

我還挺喜歡看這種展現真實生活的橋段的,女主角不用帶着牌坊談戀愛,觀衆也不必苛責他們在道德上的瑕疵,正是錯誤與瑕疵,才使得人物有魅力。

Josephine的成長是片中最明顯的一條線,從催着男友結婚到拒絕男友的求婚,她在日復一日的廚房勞作中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面對心愛的人她滿腹怨氣的說想喂屎給對方吃,這一橋段真的全場爆笑,因爲太真實了,很多女的在面對自己的另一半時都是這種咬牙切齒的態度,明明他是自己最親密的人,卻恨不得給他喂屎。

Josephine和三弟這種又像情侶又似姐弟的關係其實非常消耗人,兩人在漫長的戀愛過程中,早都已經分不清對彼此是愛情還是親情了,三弟總想等自己成功一點再結婚,但他從沒想過Josephine是如何定義成功的。

本片的導演明明是個男性,卻能觸達到兩性關係中較弱勢一方的感受,作爲女性觀衆,我還是挺受用的。

不知道後面Josephine和三弟的關係會走向何處,但起碼她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她不想再走外婆和媽媽的老路了,從被預設好的道路上走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突破。

喵喵這個角色近乎完美,她漂亮且聰明,且在面對其他女性時沒有那種因爲漂亮聰明而帶來的優越感與壓迫感,她能敏銳的察覺到 Josephine的天賦,更能第一時間猜到大哥的隱疾,在大家吵翻天之後,還能不帶任何嫉妒情緒的化解尷尬,真的是位妙人。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她對感情的態度,交過很多男朋友又怎樣,她很認真的面對每一段感情,數量和對感情的態度並無直接聯繫,男導演/男編劇能意識到這點,更爲難得。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7

一聽這部電影的名字就覺得是部愛情片,果然它就是一部講述愛情的電影。又有一種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的感覺。雖然經歷了很多,但還是覺得你最好的感覺。

這部電影由香港演員黃子華、鄧麗欣、張繼聰、王宛之等主演。片中黃子華與另外兩位男主演飾演同母異父的三兄弟。鄧麗欣則是飾演他的前女友,同時又是他二弟的`現女友。而王宛之則是飾演三弟的女友。

片子一開頭就是王宛之飾演的女友拿了一把劍逼着三弟講出設置的密碼。一開頭就帶來一點緊張的氣氛。而大哥和二哥都在旁邊勸,並教三弟回答女友問的問題。劇情就此展開。片中人物悉數出現。

王宛之飾演的女友在片中飾演一個很會做飯,並且常做飯給他們吃的女孩子。

故事發生在香港的一套老房子,大哥捨不得賣掉這房子,並說是母親的遺願。

三弟是一個酷愛電競,並且跟女朋友是青梅竹馬的一對情侶。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大哥的前女友是二弟的現女友,並且大哥似乎還喜歡前女友。兄弟倆爲了女朋友大打出手。

而大哥雖然沒了前女友,但也有小女生喜歡,並且這個小女生十分貼心。職業是模特,而大哥是攝影師,他們倆通過拍攝工作認識的。而小女生雖然年紀小,但也沒有因此錯失理智,她會從一些細節發現大哥的心思,以及一些一般人不知道,看不出來的比較祕密的事,就像她發現大哥是色盲的事,以及根貼心送給他眼鏡等。足以看出她的用心和真誠。我們現實生活中就應該多一些用心和真誠。而不應該充滿虛僞和欺騙。

在片子的最後,三弟獲獎了,還贏得了豐厚的獎金,最後大哥決定把房子賣了,把房子賣掉已經說了很多次,之前大哥一直不肯賣,最後終於是決定賣了,謀求更好的發展,更大的舞臺……

我看了這部電影,覺得裏面充滿了真誠,愛就愛,不愛就不愛,不要欺騙自己,也不要勉強自己,要做最真實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真實感受來做出選擇。不僅很多事情如此,愛情更是如此,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一個巴掌拍不響,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說起劇中的演員,相信也是很多影迷都認識的香港演員。像黃子華,我看過他演的其他劇集,其實他演的劇多少都有一些喜劇成分,雖然不多。應該說是很會演戲的演員。而像王宛之,雖然很多人印象中她是位歌手,但其實她還會演戲,在劇中,她把角色詮釋得很好,演的淋漓精緻。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8

作爲中國香港出品的電影,《還是覺得你最好》有着非常純正的“港味”。我們能從這部影片看到很多港片的影子,圍繞一家人住在同一屋檐下發生的各種矛盾展開的喜劇,延續了不少港片的風格,包括大家熟知的《家有喜事》。

濃郁的“港味”也使得觀衆對影片的評價產生了地域差異,粵語地區的觀衆在看電影的時候會覺得笑點十足,而非粵語地區觀衆會感到不知所云。主持人曉麗也表示自己在看的時候,很多笑點都是後置的,而周圍有懂粵語的觀衆會馬上哈哈大笑。裏面的一些梗,是獨屬於粵語文化的幽默。比如裏面一家叫“有福叉燒”的店,招牌上的“有”字少了兩橫變成了“冇”(沒有),變成了和原來相反的意思。粵語觀衆看到的時候可能會心一笑,而非粵語觀衆就難以理解了。

就好像我們在過去其實看以周星馳爲代表的這一系列港片的時候,其實大多數觀衆可能最初看的是配音版,我們感受到的是那種普通話帶來的喜劇。但是當我們沒有了這種配音版之後,我們再去直接看粵語電影,包括這部電影的話,其實就會很難感受到裏面關於粵語文化所獨特,帶來的一些喜劇感。

《還是覺得你最好》的整個故事,是圍繞着餐桌展開的。餐桌與愛情等關鍵詞的結合,也容易讓我們想到去年口碑非常高的《愛情神話》。食物和愛情的搭配,能擦出怎樣的火花?餐桌,既可以是和愛人一起的親密場合,也可以是公開的社交場合。我們對食物天然的渴望,也如我們對愛情的渴望。

它們之間是有天然可以勾連在一起的特點,所以說我們也能看到很多電影裏,會有這種把美食和愛情聯繫到一起的場景。《還是覺得你最好》裏面,吃飯作爲一個公開的社交行爲,和作爲一個私密的交流行爲,同時在一個飯桌上發生。他們在表面上好像是朋友,在表面上好像是兄弟,但在私底下,其實大家有暗流涌動的人物關係,有三角戀關係。

影片雖然是六個人的羣像戲,這三對男女,每個人都有很可愛的一面。每個角色,都可以對應一種廣式美食。爲此我們也採訪到影片導演陳詠燊,看看他是如何烹飪這份愛情食譜。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9

表面上講的是愛情,內核裏是親情,骨子裏是對舊日香港的依依不捨。

三兄弟已經沒了父母,住在老豆留下的舊作坊裏。老豆在裏面做了一輩子難吃的叉燒,那叉燒難吃歸難吃,但是因爲老豆(以及類似老豆的從業者)的辛勞工作,使香港的街頭可以買到15蚊的叉燒飯,便利店裏有即食快餐,餵飽那些不能花太多錢吃飯的人。大哥一不肯賣樓,二不肯丟掉那個叉燒爐,房子裏瀰漫着一股叉燒味。即使“有福叉燒”的燈牌壞了,變作“冇福叉燒”,一到夜晚,還是會亮起來。最後大哥終於嘗試做了一次叉燒,味道還和老豆做的一樣……難吃。

二哥正經上着班,業餘炒各種玩具舊貨,房間裏擺滿一架子,不知道還賣得出去不。

再說二嫂。(對了,二嫂義嫂這個梗,估計只有懂粵語的觀衆才能get到……)二嫂熱衷於保留舊香港的“文物”,比如店鋪招牌,龍鳳裝飾。電影在這裏還自嘲一番,才滿三十年的東西怎麼就成文物了。總之二嫂狂熱地做文化保育,業餘還在讀博士,同事當她癲的,大哥這樣念舊的人,也不能全然理解。也許抱怨她花太多時間在文化研究上的那些短信,只是導致分手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到最終,你會發現更加包容的二哥,纔是真正適合她的人。

三嫂,真正的草根出身,外婆做傭人,媽媽做包餐,最叻是煮飯,最大的願望是和三弟拉埋天窗。她戀的舊,是舊式女人以家爲大的生存方式。所以當她說“我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可以沒有你”的時候,還能看到女性的成長。

在這個戀舊的家裏,三弟和大嫂是徹頭徹尾的“新”。一個打電競,一個網紅,你在他們身上看不到舊香港和舊臺灣的影子,那些舊的東西,對他們來說也許是阻礙,是負擔。(三弟想要幾百萬去投資電競隊,大哥死活不肯賣樓)正因如此,他們反而是使舊秩序鬆動,推動別人往前走的力量。

大哥對二嫂的不甘心和不捨,越看到後面,越感覺到這種情緒,隱含的是對往日香港的不捨。但是最悲劇的是,你也許意識到自己確實錯了,後悔了,想要不要臉地耍賴皮,追返一些東西,但是那些東西也都已經變掉了,哪怕你機會再擁抱親吻,也找不回舊日的感覺。沒了的就是沒了。阿媽在夢中摸頭的那一幕,我直接哭到仆街。可是她說啊,別呆在這裏了,走出去,走遠點。

最後房子當然還是要賣的,家還是要散的,各憑本事,各奔前程。再望遠些,樓終究會被移平,街市變成另外一幅樣子,你除了笑着接受,掙扎着去創造新的生活,還能怎樣啊。這喜劇卻看似悲劇。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10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只是一部愛情喜劇,導演通過層層明顯的暗喻展現傳統與現代、家庭與個體間的衝突和困境,嘗試給出一套港式解決方案,而這深刻的命題竟然能和輕鬆的愛情喜劇氛圍達成統一,應該全賴一個“情”字。

一、傳統與現代 黃子華飾演的大哥與兩個女子間的周旋,明顯是對在傳統和現代間搖擺的“我們”的同構:一個有着厚重而美好的歷史、執着過去以至於有點神經質,可眼看着漸行漸遠;一個理性、勇敢又自由,她遵循內心的呼喚追求自己所愛,關懷當下的每個個體。

二、娜拉的出走 面對“現代”的感召,王菀之飾演的Josephine令我大受震撼,她在“現代”的鼓勵下重新認識自我、實現自我意識的覺醒,一句“原來我可以沒有你”如雷貫耳,莊嚴宣告了現代娜拉的出走——這可比玩偶之家要來得艱難,因爲她掙脫的是一種“自由選擇”的沉淪;不過與此同時,她又無法與更早擁抱“現代”的小男友(三弟)共悲歡,似乎暗喻現代社會中極致個體化下人與人的無法理解。

三、遠行和家 劇末,大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方面他擁抱“現代”,決定走出去、走得更遠;另一方面他決定與“傳統”以一種“無法描述的新關係”進行和解,也就是放棄“家在,人在”、選擇“人在,家在”。

兩方面合二爲一,也就是在解放人的主體性的同時堅守一個概念上的“家”。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最近看到另一篇文章所提出作爲現代主義危機的可能解的“主動走向集體的自由靈魂”,看來智者多半殊途同歸。

還是覺得你最好觀後感11

《還是覺得你最好》這部電影的人物塑造我覺得是成功的,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王菀之所飾演的角色,這個角色是那種賢妻良母的形象,寬鬆的衣服,不修邊幅的外表,負責家裏的打掃,操持家每個人的起居飲食,不自信的她關注男朋友的手機,每天問對方愛自己多少,在她的字典裏愛就是爲家付出犧牲,後來林明禎的角色給了她新的可能性。在三弟獲得成就後,三弟向她求婚,電影院中的我想說算是熬出頭了也以爲是圓滿的結局了,俗套可是應該也是大家意義上的幸福,可是她拒絕了,她解釋說:我的家人一直都是爲別人做飯的,我也以爲我也是一樣的,可是此刻我才發現其實沒有你我也可以的。在這些解釋出來的時候,我真的好喜歡這部電影的設定,我們都以爲前面的犧牲沒關係啊,後面不是挺好的有錢了可以結婚了,人生贏家。但是電影的這個女孩告訴你其實你也不是一定要接受的,如果你有一點擔心不快樂那麼你便可以有自己的選擇。相比那些經常告訴我們“故事最後王子公主美好地生活在一起”的單一結局,這部劇告訴觀衆,美好或者成功都應該建立在你對自己的理解上,而不是通俗意義的“幸福”中。

電影中戳人淚點的位置其實挺多,那句“想要所有人快樂的,往往是最不快樂”,這種叩問在一部喜劇裏面其實挺少的;但是真的有被戳到,然後你以爲這下來是溫情路線了吧,情緒都到這個位置了,然後編劇卻用喜劇的方式將你逗笑了,整部劇不乏這種已經在感動了,情緒也渲染到快哭了,但是編劇卻很合時宜地造梗,然後你又笑回去了。當時感動是真的笑容也是真的,那種感覺真的好奇妙。而且編劇也一直在叩問一些問題“爲什麼你們覺得死人說的就是對的呢?”這個問題出來的時候我心中覺得對哦,爲什麼呢?好像我們都這樣吧,那些經歷多的成功的人說出來的都是對的,就像大家都跟你說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可是誰規定一定要吃苦的呢?就沒有不辛苦的方式嗎?

整體下來《還是覺得你最好》粵語版,笑點是達標的,而讓我更意外的是場景的佈置,那種生活氣息,閃爍的霓虹燈,點到爲止的感動,角色也相對比較飽滿,我很喜歡的一個細節是“杯子”,那個無處不在的“杯子”其實就是一個佐證二哥對於女朋友的情感證據,還有二哥在與女朋友溝通時基本都是用語音,而不是打字,這些小細節都讓人感受到導演對於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理解。可能唯一的缺點真的就是隻有粵語版才能原汁原味的反映出每個角色了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