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雨人觀後感

雨人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雨人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雨人觀後感

雨人觀後感1

世間總有一種溫情讓人難以忘卻割捨,那就是骨肉親情。這種親情在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里正受到種種慾望的挑戰時,人們選擇了什麼?電影《雨人》告訴了我們答案——親情。

這是一部講述兄弟間骨肉情深的電影。當查理多年之後仍然耿介於父親當年對他的教育時,父親的去世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悲傷;相反,倒是300萬美元的遺產讓他爲之寢食難安並欲窮盡手段。之後,他查明那些錢是留給他哥哥的。而這個哥哥他從未聽說過,當然在記憶裏他是以雨人的形象存在的。無需否認,在最初階段,查理絲毫沒有念及兄弟之情,而是將其哥哥作爲一種工具,即想獲得對他的監護權,當然這種權利的背後是爲了鉅額遺產。而電影故事情節就是從這裏展開,直到它復原了一個幼年的記憶和一份親情故事。

父親是怎樣的人,電影中未作詳盡的交待。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父親對兒子的遺囑做些稍稍的理解,他有着與不同常人的父愛,那種愛的深沉是小兒子在當時看不到和不能理解的,相反,這恰是查理不悅的記憶並直接導致父子失和許多年。父親對兒子的愛,之於另一個患自閉症的大兒子雷曼卻是忘不了的;並且雷曼對弟弟的愛也如打上了烙印一般永駐內心,不容絲毫的侵犯。這種永恆的親情和愛,它是美好的,無疑應當爲人們所記住和懷念。

雨人是殘缺的,而不殘的是記憶。如果將其當做獨立於每個人的一個天才記憶者能夠幫助我們記住親情的話,還不如歸類於他可以是或者就是我們每個人記憶存儲器或提醒者。電影是諷喻的,這種象徵化的意義正是告訴我們,它表現了人們對自身親情的缺失而不自知。

情節的記憶復原意味着親情的完整,當查理將哥哥所帶給他幼年一系列的記憶時,他感動了。他感動於哥哥的關心和愛護,他理解了父親當年的教誨,他感悟於女友對他的愛,當然他更加悔悟於早年無知的任性和對親情的漠然。在這樣一個充滿誘惑和慾望的世界裏,他做了反思,最終沒有迷失而選擇了正確。

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似乎應有着這樣一個小小的雨人,它象是一面鏡子深沉地反照我們自身日益的浮躁,它教會了我們對親情的念念不忘和感恩。善待雨人,正如善待自己!

雨人觀後感2

《雨人》講訴了性格暴戾的弟弟查理從小與父親,與家庭斷絕了關係,沒有過任何親情的體驗。而在父親去世後將大筆財產給了他從未謀面的哥哥的時候,他的憤怒和動機是有目共睹的。之後便有了他把精神病院的自閉症患者哥哥雷蒙騙了出來,企圖利用他的“弱智”將其財產弄到手,直到後來的想運用法律手段把取得雷蒙的監護權,以至取得金錢。即便是在查理髮現雷蒙驚人的記憶能力後,也積極利用到賭場,贏得了一大筆錢用以解決他生意上的失敗。

看完了《雨人》,驚覺親情的魅力竟是如此細膩而又震撼人心。可以融化充滿目的性的不善接近,可以磨合溝通的阻礙,以及改變一個人的內心。

短短的旅程中,弟弟無數次的抱怨哥哥無法與自己溝通。他一次又一次的拂袖而去、大吵大鬧,內心的暴躁不安宣泄而出。可是,只要他能耐心的詢問和傾聽,總是可以從雨人口中得知令人感動的祕密。

溝通的阻礙並不是因爲智力問題,因爲每個人都需要被關懷,每個人都需要愛,只不過接不完的電話、處理不完的事務、解決不了的難題,讓弟弟忽略了傾聽。

反觀這個五光十色的社會,何嘗不是弄花了我們的.眼睛?雷蒙之所以可愛,有一點是因爲我們彷彿可以在他身上看到永恆。當他笨拙地唱起兒時對弟弟唱過的歌;當他看到滾燙的熱水,歇斯底里的尖叫,我們才明白在他對弟弟的感情有多深。30多年的歲月沒有抹去他心中的親情,就算與家人相隔,他心底深處仍然死死地拽着那幾年與家人共處的回憶:他的“一壘,二壘”的喜劇對白、他的發黃的照片。這麼大個人了,提到父親時仍喊着“爸爸”。那些回憶已經刻在他心中最安全的地方,一旦被觸碰,他就用最激烈的行爲抗擊,執着地扞衛心中的寶貝。

三百萬遺產,把兄弟倆聯繫在一起;憨傻的哥哥最終感化了弟弟功利的內心,金錢與親情的關係也到了如此微妙的地步。有人說,親情是一種野蠻關係,因爲你無法選擇並且歷時一生。然而,金錢卻以更囂張的姿態插足於人與人之間,讓你無法阻止。

雷蒙的單純像是一面誠實的鏡子,反射出人們急功近利的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