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大綱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1

近段時間,學校的同學都在談論着一個很火的節目,就是cctv4的《朗讀者》,趁着假期,我也瞄準了時間,按時坐在沙發前,打開電視,看看這很火的《朗讀者》到底是何方神聖。原先,《朗讀者》是一個綜藝節目,是以朗讀名著作爲主要資料的。

我看得這一期,主題是《第一次》,這一期的嘉賓很多,有演員王學、棋手柯潔、作曲家許鏡清。這些名人嘉賓都說了他們人生中許多難忘的第一次,並且這些第一次都是他們人生中十分難忘的經歷,帶給他們許多的感悟。

在這麼多的名人第一次中,令我影響最深刻的是許鏡清的故事,他是著名電視劇《西遊記》的作曲家,也就是說電視劇裏面的主題曲、插曲都是他的作品,爲此,他花了整整四年的時間去進行創作,四年裏他夜以繼日,十分艱苦。那時候,他還有一個夢想,舉辦一個自我作品的演唱會,可是,面臨的困難不是沒有好的作品,而是沒有錢,他缺錢。他嘗試過許多頒辦法去實現願望,卻都一一失敗。就在堅持了多年後,最終在確定夢想的二十多年後,最終迎來的曙光,有人提議他進行衆籌。他理解了這個提議,最終成功在人民大會堂第一次舉行了他的兩場《西遊記》演唱會。在演唱會過後,他深有感觸,就是這樣的一個夢想,二十多年以來,自我都能夠堅持下來,真的不容易,幸好在這二十多年中沒有放棄,最終圓了自我的夢想。同時還感嘆:只要還活着,這一點都不晚。

是啊!夢想只要經過自我的努力,能夠在自我活着的時候實現了,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晚。同時,堅持也很重要,不要因爲一次的失敗就放棄,更不能因爲一次的失敗而自暴自棄。我們要向許鏡清一樣,二十多年的堅持換來的自我夢想實現的一刻。這不正是我們求學、求藝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嗎

就如我們班的刁子俊同學,他已經練習武術有五年了,在這五年期間,每一天放學、節假日都回到學校進行訓練,最終,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參加番禺區武術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在學校的舞臺上爲我們表演,這也是堅持夢想的結果。

好吧,夢想,我堅持,我來啦……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2

在這個星期,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讀者》節目。剛聽老師說完,我很好奇,難道這個節目是一羣人在朗讀嗎?那該多無聊呀!爲什麼老師會讓我們看這種節目?

等看了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並不是我想的那樣。嘉賓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們的朗讀,也不是平白無趣,而是發自內心,充滿真情實意。當節目剛開始時,主持人董卿阿姨就簡潔明瞭地告訴了我們第一期節目的主題:遇見。在我心中,遇見這個詞是相當平常的,不就是一個人碰見另一個人嗎?當我看到一個人時,我才發現遇見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他就是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他曾經想當宇航員,可是沒能當選。這時他"遇見"了他的父親,是他的父親鼓勵他,使他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他選擇了新的行業,並且經過多番波折,當上了總裁。看完之後,我感慨萬千:人生是多變的,但有許多人都因失敗而沮喪。可他們都未曾想過,或許他們走另一條路,便可登上人生巔峯,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放棄,在一條路上跌倒不起。哪怕當不上白領,董事長什麼的,只要勇於挑戰,不畏失敗,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3

昨晚,一檔五四青年節特別節目,央視《朗讀者》第一季最後一期請來了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和女排球員,郎平朗讀了一篇《人生》,而她的講述更加震撼人心,尤其是當初老女排不怕犧牲的精神在郎平平實的敘述中顯得是那樣深刻。

郎平說:“2016年裏約奧運會結束時,我感嘆自己終於可以去‘修理’一下自己的身體了。回想起2013年的時候,我十分猶豫是否出山,我的身體也不是太好,要幹就十全十美,達到最好,要不就不幹。最後我想哪怕給中國女排留下一些經驗和訓練的方法,帶出一些年輕的教練,也是值得的,於是我出山了。”

2016年裏約奧運會奪冠,是對郎平作爲教練員最大的獎賞。郎平說:“我當時就感覺心裏的這塊石頭放下了,累得想激動也沒有眼淚了。我也是從隊員時代走過來的,當時隊員壓力很大,我就給她們鼓舞。登場別怕輸,也別想輸,我們是來贏球的。”郎平的話現在聽起來依然振奮人心。

說起帶隊,郎平透露中國女排姑娘到食堂總是最晚的一批人。她說:“我們平時的訓練很枯燥,斜線扣球就分很多種,球員們每天是練兩三個小時。作爲教練,自己還要做出作戰方案,提煉精華給她們。里約奧運會期間,我一稱重才知道自己減了14斤,連睡覺都在做夢打比賽。”

郎平的那一代老女排至今僅有郎平一個人仍戰鬥在一線,這是不與歲月妥協的奮鬥。說起一個時代的記憶,在郎平的日記裏有對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奪冠的內容:1984年8月8日,勝利了,勝利了,這是夢嗎?……站在場上的中國隊告訴人們的是無所畏懼。

郎平說:“那個時候歐美強隊身材高大,力量出衆。我們當時便找了男陪練,男排球員有時把球砸在我臉上,感覺整個臉都爆炸了一樣。現在想起來都出汗,我們每天防守練習就訓練兩個小時,此外我還經常加練,記得有一次吃小竈防守,從早晨8點一直到下午3點,練習了7個小時,腿都腫脹了,這種鬥志絕對不簡單。我很幸運碰到這麼好的教練和隊友,最輝煌的歲月我參與了,我覺得特別幸福。”

郎平朗讀了丹麥文學家勃蘭兌斯的《人生》,“這裏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去攀登的……無論他們多麼年老,到死也是年輕的。好像鮭魚迎着激流,他們天賦的本性就是迎向歲月的激流……”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4

《朗讀者》邀請各個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嘉賓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傾情演繹來自朗讀者文學顧問團的國家頂級文學家、出版人、專家、學者精心挑選的經典美文,最終節目將會呈現出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

今天,我觀看了《朗讀者》這個大型綜藝節目。這個節目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主持的。這檔綜藝節目的總主題是:一個人,一段文。而今天第一期的主題是:遇見。

通過這檔綜藝欄目,我學習了朗讀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怎樣讓朗讀帶有感情。欣賞着他們朗讀文章的聲音,我彷彿身臨其境。

朗讀的人來自不同行業:有成功人士柳總、有無私奉獻的無國界醫生、也有創建鮮花山谷的夫婦、還有詩譯英法唯一人的許淵衝老爺爺……朗讀的內容也豐富多彩:有濮存晰朗讀的老舍散文《宗月大師》,來感謝人生路上幫過他的人、有無國界醫生朗讀的《答案在風中飄揚》,來表示她們對和平的渴望,也有朗讀《朱自豪情書》的夫婦,來表達他們對彼此的愛意……

看完《朗讀者》以後,我對朗讀的興趣更加濃厚了。我一定要在今後的日子裏,朗讀更多的書籍。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5

在這個星期,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讀者》節目。剛聽老師說完,我很好奇,難道這個節目是一羣人在朗讀嗎?那該多無聊呀!爲什麼老師會讓我們看這種節目?

等看了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並不是我想的那樣。嘉賓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們的朗讀,也不是平白無趣,而是發自內心,充滿真情實意。當節目剛開始時,主持人董卿阿姨就簡潔明瞭地告訴了我們第一期節目的主題:遇見。在我心中,遇見這個詞是相當平常的,不就是一個人碰見另一個人嗎?當我看到一個人時,我才發現遇見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他就是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他曾經想當宇航員,可是沒能當選。這時他"遇見"了他的父親,是他的父親鼓勵他,使他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他選擇了新的行業,並且經過多番波折,當上了總裁。看完之後,我感慨萬千:人生是多變的,但有許多人都因失敗而沮喪。可他們都未曾想過,或許他們走另一條路,便可登上人生巔峯,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放棄,在一條路上跌倒不起。哪怕當不上白領,董事長什麼的,只要勇於挑戰,不畏失敗,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

通過這個節目,我受益匪淺,明白了許多做人道理。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6

每一期,節目都有如“遇見”“選擇”等主題,選擇合適的朗讀者並匹配好內容是引發共鳴的保障。

從效果看,《朗讀者》有好反響,或許和找到了不少有閱歷和感染力的嘉賓有關。

徐靜蕾和已過世的奶奶有着割不斷的感情,當她朗讀史鐵生《奶奶的星星》的片段時,很多觀衆落淚;“世界小姐”張梓琳朗讀了劉瑜的《願你慢慢長大》,獻給自己10個月大的女兒,她那“願女兒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期許打動熒屏前的無數媽媽……

在《朗讀者》策劃之初,節目組就意識到單純依靠專業朗讀這樣“曲高和寡”的方式來吸引大衆顯然行不通。

他們尋找到的高而不“冷”的表現語言,拿劉欣的話來說,是“以文字爲介質,以情感爲窗口”。

把文字和人背後的故事串聯起來,那些原本看上去深奧的文字,自然就擁有了柔軟的質地。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7

看《朗讀者》第一期,濮存昕老師談了自己生命中的貴人。患小兒麻痹症的他受盡小夥伴的譏笑,是一位醫生給他做了手術,使他成爲一個能跑能跳的普通孩子。在當知青的日子,是一位工作人員給他做了回家鄉的批示,他不再是一名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還有一位人民藝術學院的領導,讓他免試入學,最後他走上了演藝的道路。可以說,是這幾位人改變了他的命運。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改變自己命運的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命中的貴人吧!

記得我上中專的時候,以級部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這所職業學校。當然成績比起靠高中的同學來說,是比較低的。在這裏我遇到了改變我命運的人。那就是我的班主任張老師。她當時任命我爲班裏了團支書,讓我得到了鍛鍊。後來我們學校的畢業生第一次可以參加師範的成教師資班的考試,是張老師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參加考試。然後我就順利地考上了。如果不是張老師,我現在肯定不會走上講臺,成爲一名人民教師。張老師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剛考入師範的時候,五千多元錢的學費讓我們家又一次陷入了借債的窘況。我上中專的時候,第一次學費加轉戶口的費用就教了七千多。當時父親是民辦教師,工作極低,每個月也就是170多元。母親除了種莊稼,還到鄰村的窯場幹活,補貼家用。這七千多元的學費父母借了親戚朋友一圈,纔給了我一次上學的機會。後來考入師範後,又要借錢。大姑說,女孩子家上什麼學呢!可是父母寧願自己揹着饑荒也要讓我上學。於是,雖然我比別的同學多繞了一個圈子成爲一名教師,但是我也是幸運的。我靠我自己的努力爭取到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在這裏,父親和母親也是我的貴人。

現在,我是一名從教18年的教師,經歷過工資低、地位差的年代。而現在教師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一步步提高。我很慶幸生活在一個尊師重教的年代,讓我和家人衣食無憂。幹教師是良心活兒,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成長的影響非常重要。因此,我會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善待每一個學生,因爲我知道,我對孩子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即使當不上他們的貴人, 我也要做他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讓他們在若干年後,還會回想起有一位用心的老師曾經教過他們。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8

書聲琅琅,且讀且行。

朗讀者第二季第一集,我看的很匆忙,趕着ddl一邊寫論文一邊放直播,還用另一個手機在刷着微博話題跟着動態。但看着那熟悉的舞臺熟悉的燈光和熟悉的她,我彷彿又回到節目的現場,門開,燈亮,聲響,她款款走出,我自內心深處爆發出一聲尖叫,世間美好,匯聚一人,不負如來不負卿。

從第一季到第二季,從初生牛犢到稍涉人世,董老師將朗讀者比喻爲自己的孩子,而作爲觀衆的'我們更是這個孩子成長的見證人。閱讀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但朗讀不是,現在的人們已經少有時間和精力會去停下來認真的將書本上的文字朗讀出來,而朗讀者要做的就是喚醒我們讀書的意識。第一季的問世,激發了多少人迴歸書本的慾望,第二季捲土重來,文化底蘊更增,涉及書本更深,面向羣體更廣,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堅守朗讀者節目的初心和目標,堅守董老師的一個夢和一份執着。

我不太愛去宣揚董老師爲了這個節目付出了多少,熬了多少夜,或者說長了多少白髮,因爲這一切都是她的事業和責任,她在這其中證明着自己的價值和品質,她也從中獲得了滿足和快樂。但是我們依舊不得不說,董老師很辛苦,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很辛苦,做電視的艱難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最終只被部分人檢驗,而電視節目面向的卻是數十萬的挑剔的、風格迥異、審美不一的觀衆們,得到大家的認可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朗讀者第二季開播前一天的宣傳海報,董老師的眼角多了的幾條皺紋,眼下的發烏的眼袋,她曾累到流淚,這些我們應該看見。

第一季正趕上我高三,每週的朗讀者便成爲我一週的作文素材,我已經不記得我的作文裏出現過多少次許淵衝先生,出現過多少次胡瑋煒,朗讀者於我,是快速獲取文學新知的好途徑,是快速瞭解名人大家的好途徑。

第二季播出此時,我已經來到大學,我不再急功近利的爲考試而讀書,我已經擁有了慢慢讀書的時間和精力,此時我將朗讀者視作志同道合的好友,我將與他一起品味文字的魅力,這期間我還會有很多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會認識賈先生,我會與姚明一起讀海明威,我會同更多更有趣更有閱歷的人同行,他們在指引着我,以朗讀者的身份,以朗讀的方式。

朗讀有力量,魔力魅力生命力。

它讓過路人駐足,它讓旁觀者傾耳;它讓古老的文字復活,它讓厚重的書本起舞;它讓現場的人凝神,它讓熒屏前的你我靜氣。

神祕的力量,讓人心動。

朗讀者第二季,初心不改,朗讀依舊。

朗讀者第二季,書聲琅琅,且讀且行。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9

朗讀者是秦玥飛,耶魯大學畢業生。20xx年8月他選擇了去湖南,落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村,當了一名村官。六年了,他現在的工資只有1700元。現場有人提問他,去農村有沒有感覺大材小用?

他說:“我也不覺得我是一個大才,因爲我在農村這樣一個廣闊天地裏,它給了我一個平臺,讓我這個小才,可以有了大用。”

董卿給觀衆讀了一個數據:第一年,他幫所在村村民引進了80多萬資金,建起了新的敬老院,然後三年裏修了水渠,重新硬化了村公路,同時引進了信息化教學設備.....

看着他腳穿解放鞋、數日不洗澡,紮根農村爲民服務的淳樸形象,加上他那樸實無華的語言,怎能不讓人們心生敬意?

和他一起上臺的還有幾位,也是和他一樣回農村做貢獻的各大名校的畢業生,他們一同朗讀了遲子建的《泥濘》。

看到這裏,我想說:這纔是擁有熱血的年輕人,擁有激情的年輕人,擁有風采的年輕人,擁有抱負的年輕人。這纔是祖國的棟樑之才!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們向他們學習,回到農村廣闊天地裏,幹一番偉大的事業。因爲農業是中國的希望!農業興則萬事興,農民富則國家富!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10

作爲中國最有商業價值的傳統文學作家,麥家曾憑藉諜戰小說《暗算》摘得中國傳統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由他的每一部小說都被改編成影視劇,曾一度掀起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的狂潮。

雖然麥家憑藉作品在業界和讀者羣中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調內斂,極少在公衆面前講述自己的個人生活。此次,在《朗讀者》節目中,麥家是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與兒子的父子故事。

“兒子,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在我萬里之外,我則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們太小了,但我們不甘於小,我們要超過地球,所以你出發了。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爲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作準備;這也是你命中註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纔可能走得更遠……”《致信兒子》是一封麥家寫給遠在美國留學的兒子的信件,字裏行間,不但有麥家對兒子的叮嚀囑咐、有對生活感悟的分享、對人生的探討、也有不吝表達的切切愛子之心。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11

繼春節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引爆全國觀衆對於中國詩詞的熱情後,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主特併兼製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

此間一衆娛樂綜藝節目熱鬧上演之際,《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均颳起一股清新之風,其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更是一舉奪得實時收視冠軍。此番,以製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關注。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裏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爲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爲何與成爲百裏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衆深受啓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爲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在第一期節目中,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爲一大亮點。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爲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爲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衆。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12

我們需要一檔如同把花瓣散落髮間的節目,聽得到心動,聞得到靈魂香氣,於是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製作的這檔《朗讀者》便出現了。接近1年時間的籌備,2月18日晚8點CCTV-1終於要跟觀衆見面了。

節目每期一個主題詞作爲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首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

1、朗:朗詠清川飛夜霜,此刻豁然開朗

“朗詠清川飛夜霜。”李白的《勞勞亭歌》讓人們仿若能看到聲音的響亮清澈,“朗”是獨屬聲音世界的魅力,爲了“朗然”,所以需要“朗吟”;因爲“朗暢”,所以人生“朗靜”。一個“朗”字,是串聯聲音魅力的紐帶,更能喚醒潛在中的本真。我若朗朗烈烈,生命便理直氣壯。

匆匆忙忙白駒過隙,卻發現自己連回眸的念想都沒有,不明不白不清不楚,迷茫由生心境,於是你我,便如同漂泊大海間失去方向的孤舟,手足無措茫茫無期。一個“朗”字,其實是生命中最被人們忽視的財富,“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剎那,應該是幸福的吧。

2、讀:那些記載深情的故事與詩篇,都是爲了被誦讀而存在的

所有的篇章,所有的詩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散文,都是爲了被誦讀。時間可以流逝,但是記憶可以被深刻。文字成爲我們記錄的方式,古往今來,陰晴圓缺,那些我們未曾謀面的經歷,全都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了。但是若不讀,這些飽含愛意和心境的詩行和文章,都會被歷史塵封,被時間飄零。沒有被讀過的故事,它們真的存在過嗎?

我們的一生,要遇到太多人和事,太多次被衝散,時間久了我們學會了遺忘。當淡忘成爲習慣後,生命中才會滿是遺憾,這也是爲何我們會孤獨,會難過,會空虛,會滿目瘡痍。只有讀到最喜愛的文字,我們的心情纔會歡暢。

只有那些故事與經歷,被我們讀過,我們纔會用澄澈的雙眸和純淨的心靈去追隨,去感激。愛讓我們的人生完整,而讀讓我們的愛更加深刻。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13

《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繫不同時空的生命。節目中第一個“人”是可見的朗讀嘉賓,針對不同的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着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出他們作爲“情感人”的一面。

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信息、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爲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董卿說:“《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爲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從見面會現場播放的節目片段看,《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上完成了統一。

《朗讀者》的朗讀內容包羅萬象,有翻譯家許淵衝的徒弟們用中英法文爲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爲妻子獻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書》詩詞;有賈平凹《寫給母親》這類表達集體記憶和大衆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傳志寫給兒子婚禮講話的個人感受。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能夠給觀衆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14

上週末,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擔當製作人並主持的《朗讀者》播出第八期,本期節目以“勇氣”爲主題,同時也迎來影視演員江一燕的亮相。在本期節目裏,江一燕向董卿及觀衆講述了“老師”一詞給自己帶來的刻骨銘心的記憶以及自己對它理解的深刻含義,並在現場深情朗讀陳忠實先生的經典文章《晶瑩的淚珠》,向祖國的每一位園丁致敬。

爲圓恩師夢想,帶着勇氣考取北舞

在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老師必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對於很多人來說,“老師”一詞甚至決定着接下來走的道路是如何的。節目中,江一燕表示十分感謝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每一位老師,在攝影的道路上,攝影老師教會了她攝影的含義:攝影不只是拍照,更是透過鏡頭看到這個包羅萬象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當在談起心裏一位對自己有着重大意義,同時又對自己的未來有着深遠影響的老師——章燕老師時,江一燕分享了關於這位老師的許多珍貴的回憶及溫暖的故事,“章燕老師教會了我堅持,讓我有勇氣登臺跳舞”,“小時候的我是孤獨的,但是老師一直陪伴着我,她讓我變得更開朗”。遺憾的是,就像每一個故事都未必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一樣,章燕老師在江一燕初中時因病離世,但江一燕爲實現老師追求舞蹈的最高殿堂的心願而努力考上了北京舞蹈學院,並帶着勇氣一直走到了今天。

陳忠實逝世週年,朗讀作品表敬意

陳忠實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於1997年獲茅盾文學獎,成名著作《白鹿原》曾先後被改編成話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適逢陳忠實先生逝世週年,江一燕在節目中朗讀其經典文章《晶瑩的淚珠》以表示敬意。文章裏的女老師以晶瑩透亮的淚珠,給予陳忠實繼續學習的勇氣,是他整個生命歷程中的的重要回憶。正如女老師之於陳忠實一樣,章燕老師也在江一燕走過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爲學生的引路人,老師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需要讓學生擁有對未知世界和不確定未來探索的勇氣。江一燕帶着對章燕老師的思念和對這份勇氣的感激,將數千個日夜的想念與感恩都寄託在這次作品朗讀中。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範文兩百字15

這部電影向觀衆展示了一段悽美的愛情,友情與人性尊嚴的故事,觀後讓人唏噓不已。

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病的少年麥克與中年婦女漢娜相遇,在她的幫助下,少年回家並得到治療,之後兩人相愛。漢娜不識字,於是讓少年給她讀書,在讀書的日子裏兩人產生了感情,這段忘年之戀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欲求,而是一種靈魂的依靠。但漢娜卻一直沒有向少年說出自己一個不爲人知的祕密:她是個文盲。於是她不辭而別。

然而在一次麥克去觀摩審判納粹戰犯時,無意中發現被告正是漢娜,她爲了保守自己是文盲的祕密而放棄減刑,直到出獄前爲了自己的尊嚴自殺。而所謂的尊嚴便是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個文盲。

此片中講述了關於愛,尊嚴與祕密的故事。正是書讓兩人走在一起,彼此產生愛情;也是因爲漢娜的文盲使其不讓他人知道自己的祕密,同時她也會因爲這個原因向麥克莫明其妙的發脾氣,之後又讓麥克爲自己讀書;她本可以以自己是個文盲將其在二戰中的罪責推脫,但也因爲自己文盲的身份與尊嚴,將這個責任承擔。“保密是西方文學的重要部分,你可以說角色的所有想法在小說中都被人們所持的特定信息所否定,這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許是因爲固執,也許是因爲高尚,他們決定不去揭露。”這是在影片進行到20分鐘時,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們講解的內容,這一內容也成爲了解構影片後半段的關鍵。()少年只能默默的在臺上流淚,他沒有向法官說出漢娜的祕密,因爲他愛漢娜併爲漢娜保守祕密。

此片前半部給人以輕鬆愉悅的氛圍,但中部的廳審與後部麥克探監與兩人信件不斷地情節,將這份忘這戀的感情推向了一個高潮,漢娜也在不斷的在學習文化,並以簡短的文字向麥克問候:你好嗎?小子。而這幾個字卻讓漢娜費盡周折。

麥克對韓娜的愛一種無形而深刻的,他知道漢娜的尊嚴,知道她的驕傲,更知道她的無知,可他寧願給他所愛的人最好的愛——替她隱瞞這樣一個事實,他的愛是偉大的。

當然在片中漢娜與麥克的愛是在一種忘情的基礎上的,他們忘記倫理,但是他們的愛卻在無形中記麥克多年後離異,只因這一段忘情之戀,使其在心中永遠無法忘記漢娜在其心中與感情中的地位。

漢娜是個罪犯,但也是個受害者。她無微不至的執行命令,但這樣的小錯卻在鑄成一個大錯,最終成爲一個戰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