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3篇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導語:《摔跤吧!爸爸》屬於那種四平八穩,開場五分鐘觀衆就知道大結局的影片。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摔跤吧爸爸》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作文【1】

今天看的這場電影,是一個真實故事,它讓我倍受啓發。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3篇

吉塔和巴比塔經過小時候父親嚴厲的訓練,長大後,吉塔成功地爲印度奪得了世界錦標賽的金牌,巴比塔奪得了銀牌,我覺得之所以她們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功,是因爲她們堅持着從小開始的嚴格訓練,沒有放棄,雖然吉塔到了國際際體育學校後開始逆反,幾次比賽都連連失敗,但是,當妹妹巴比塔來到這裏時,她慢慢地去讓姐姐覺悟,吉塔因爲妹妹的努力,也慢慢醒悟了,把自己的奢侈生活忘記,重新走上了她正確的摔跤道路。

吉塔能在比賽的最後一刻打敗對手,贏得比賽,獲得了世界摔跤比賽的總冠軍,改寫了印度的歷史,她做到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只要你肯努力,肯堅持,肯付出,誰都可以成功,誰都可以奪得自己內心世界中的金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人嘛,生命中肯定會有許多觀後感或者心德,這些觀後感和心德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不會直接影響人的一生,但是會影響人的決定,從而改變一生。今天我去看了一場電影,看完後的心得讓我受益匪淺。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女孩,名叫吉塔,吉塔的父親是一個職業的摔跤手,還獲得過全國冠軍,後來因爲家境窮迫,被迫離開了摔跤生涯,但他將他的心願寄託在了後代身上,他的父親爲了讓國家在奧運會上實現零突破,便對吉塔和吉塔的妹妹進行了地獄訓練,最後吉塔不辜負父親的厚望,取得了金牌,雖然這過程中有着許多困難,但是都被吉塔父親的父愛與關心,和吉塔的堅持克服了。電影完的時候許多人哭了,可是我沒哭,我沒哭是因爲這些心德給我的震撼不是表面的,而是內心的。

我的心被吉塔父親的關心,包容與體貼所打動,同時也被吉塔這種爲了不讓父親失望咬着牙也要堅持下去的偉大精神所感動。

從這個電影中我知道了一個可以讓我受益終生的人生道理,那就是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只要你願意堅持,尋找希望,哪怕有天大的困難對你來說也是小事。

微蕎智慧教育“陽光週末觀影親子活動”得到了幾百位家長的廣泛參與和支持,讓家長和孩子們接受了一次教育的洗禮,一次觀影,短短的140分鐘,卻讓家長和孩子們獲益匪淺,紛紛對活動給予了高度的讚揚和期望,希望接下來多多參與微蕎智慧教育組織的各種有意義的親子活動。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作文【2】

出於認識慣性和網絡標籤的力量,印度在我們眼中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印度電影也以其大段的歌舞、誇張的動作和匪夷所思的情節被戲謔爲“開掛神片”。近年來印度電影屢屢被引進中國,知名度大增,但主要功勞可歸於阿米爾汗個人的明星魅力,在中國市場排名前三的作品都是他主演的。不過,即使票房最高的《我的個神啊》也只是剛過億元。

《我的個神啊》這種喜劇、奇幻類影片是觀衆最熟悉的印度影片,但《摔跤吧!爸爸》給了觀衆頗多題材上的意外。

因此,在5月《摔跤吧!爸爸》上映之前,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它能創造奇蹟。該片以超高的口碑逆勢而行,排片從首日的13.3%一度增長到31.8%,豆瓣評分從8.8增長到9.2,票房16天累計6.5億,超越了在印度本土的總票房,成爲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神片”。同時,影片在IMDB評分8.8分、爛番茄收穫96%的新鮮度,說明也獲得了歐美觀衆的認可。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一位摔跤手爸爸爲了贏得一枚世界金牌,完成自己未曾實現的願望,將自己的女兒訓練成了摔跤手。摔跤運動在中國並不流行,觀賞性也比不上賽車、球類,大多數觀衆對其規則和比賽形態都是陌生的。影片在題材上並不佔優勢,之所以獲得如此廣泛的傳播度,關鍵就在於它在故事中蘊含了個人勵志、家庭情感、社會性別和國家榮譽四大主題,讓故事角色的處境成爲了整個羣體的處境,從而營造出了廣泛的感染力。

影片的票房奇蹟自然也觸發了無數的話題討論,其中有兩個人的評價很具代表性,恰恰點出了影片的閃光之處。一個是導演馮小剛在微博所寫“片尾升字幕時集體往外跑,尿憋的`”,這表明影片情節豐富和節奏緊張,將觀衆的注意力始終吸引在了銀幕上。一個是國兵總教練劉國樑組織運動員看片後所說“每人談論這部影片都勾起了很多回憶”,也就是“感同身受”,這說明影片將真實和真情融合在了一起,讓觀衆產生了認同感。

爛片各有各的爛法,而好片總是相似的。《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印度片、體育片、勵志片,但歸根結底它是一部好片,而好片是超越題材和國界的。因此,怎麼講好一個故事遠遠要比故事本身更重要。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作文【3】

類型電影的敘事講求戲劇衝突,衝突包含在事件和人物的變化之中。《摔跤吧!爸爸》一開始渲染的是父親的“重男輕女”和“夢想遺產”兩個意識,這對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很讓人反感。但是考慮到印度國情,女性地位不高,如果沒有事業,一生就被捆綁在家務上。於是,父親的個人願望就慢慢轉化到對整個女性階層的拯救上,故事的立意和觀衆的情感都發生了變化,可謂先抑後揚。何況,父親並沒有強人所難,而是先看到了女兒身上的天賦,具有成功的可能性,轉變也就順理成章。

影片中對印度女性的命運訴說讓觀衆意識父親的觀念在當今印度社會是多大的突破,雖然依然不夠完美

片中,父親的夢想和女兒的實踐融爲一體,共同經歷了確定目標、遇到阻礙、進行努力、發生意外、達到結局五大步驟,也就是類型電影的敘事套路。對電影創作來說,多走套路往往意味着少走彎路。父親的阻礙主要來自外界的壓力,他是一個扁形人物,一旦確定了目標,就始終走到底。而女兒的阻礙在於內心的彷徨,她是一個圓形人物,要不斷進行選擇,需要戰勝的是自我。兩者相互映照,在推動敘事的同事,又形成情感的碰撞。

在這個過程中,影片處處展現出對印度社會的細膩觀察,以恰到好處地分寸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也起到了製造衝突和營造幽默的效果。比如村民對生男技巧的介紹、不同宗教信仰對雞肉的忌諱、摔跤場上的女性歧視、學院派和實戰派不同訓練方法之爭等,都極大地豐富了情節,展現出了廣泛的社會內容。

體育片的高潮總是和“絕招”結合在一起,這也是亙古不變的套路,該片的絕招就是直接拿到5分。由於前面已做了鋪墊,結局是可預見的。影片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沒有將焦點全部集中在比賽場上,而是設置了父親缺席這一重要情節,讓女兒通過回憶過去的經驗進行自救,成功的關鍵既需要實力,更需要意志。這樣一來,在營造動作的震撼效果的同時,更強化了情感的感動作用。

賽場上的“五分奇蹟”精彩片段是演員艱辛實戰練習得來的。對真正的運動員來說,不小心造成的運動損傷將成爲終身的病痛。

由於印度人的觀影習慣,印度電影往往很長,並伴有大量的歌舞。當引進國內時,需要進行刪減,以便於影院排片。《摔跤吧!爸爸》刪除了20多分鐘的旁枝戲份和部分歌舞。但如果我們看了原片就會知道,該片中的歌舞絕不像其他印度電影那樣抽離故事之外,爲歌舞而歌舞,而是很好地融於故事之中,起着點題的作用。比如父親訓練女兒的情節,就是給一組蒙太奇鏡頭配上“請憐憫我們吧,我們還是小孩”這樣的歌詞,既道出了兩位女兒的心聲,也是觀衆情感的投射。

體育片最重要的不是奪冠時刻,而是努力的過程,所以訓練細節必不可少,而影片巧妙地將其轉化成歌舞形式,讓觀衆不感到突兀。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就是將民族的內容用世界的方式進行包裝,《摔跤吧!爸爸》無疑提供了一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