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婚紗觀後感(精選10篇)

婚紗觀後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剛剛看完《婚紗》這部很韓國的韓國電影,哭的不能自己。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婚紗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婚紗觀後感(精選10篇)

  婚紗觀後感1

剛看了一部電影,韓國的《婚紗》,差一點淚流滿面,很乾淨的情節,簡單的故事,然後就勾勒出一個如此動人的電影來了。

簡單的情節,身患絕症的母親,懂事的女兒,以及原本因爲母親工作忙而不太和諧的母女關係。整個故事就發生在一個平淡忙碌的單親家庭中。影片基本上全是母女的場景。影片中甚至連出現的成年男性與女性的個數都屈指可數。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又一次贏得了無數人的眼淚。那種感覺,讓我一下回到了十年前看《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感覺。

電影無論是開頭還是結尾都平淡無奇,然而就在這平淡的中間透射出了最感人的情節。以雨傘開頭,又以雨傘結尾。我喜歡這種有成長的結尾,不管中間的過程是如何的疼痛。女兒有時候看起來超出年齡的成熟,比如問出舅母母親身患絕症的事實,以及又顯稚嫩的用手指試探母親是否還活着的情節。但是,每一個細節都在透露出一種疼痛,女兒的超出年齡的成熟與母親長時間對女兒關心的缺失密不可分。都爲這部影片增添了很多刺痛人心的痛處。

電影本身用簡單的情節喚起了無數人關於親情的回憶,在淡淡的回憶中感受親情的偉大。第一給我震撼的時候是,母親的哥哥停下車,倚着車門,在那個時候他終於忍受不住哭了出來。我受不了女人的眼淚,但是男人的眼淚,更讓我受不了。除了那種莫大的悲痛,有哪個男人會讓自己如此的流出眼淚?

母親知道自己的活着的時間不多了,於是開始想方設法的與女兒多待一些時間,允許女兒的逃學,甚至替女兒撒謊不去上課。在一種淡淡的講述中一次一次的刺痛人心。有一天女兒終於跟母親吵架了。女兒不吃表哥“弄髒”了的食物,我理解母親的想法,像母親說的那樣,這樣以後誰會容忍你?看到這裏,我自己都不知道這樣的矛盾到底該怎樣解決,可是,女兒的一句話便讓矛盾煙消雲散了。女兒說,媽媽能,要是媽媽活久一點就好了……

感人的地方太多了,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看電影的時候唯一要帶的道具就是紙巾。

可是無論怎樣,看完電影以後總讓我們想起很多的東西,人性的弱點又一次暴露出來了。

母親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然後才忽然轉過神來想起應該多陪陪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親人。可是其實這個時候隔閡已經產生了。於是,便產生了,因爲要賺錢所以失去了很多與家人相處的機會,又因爲爲了增加與家人,特別是與自己最相依爲命的女兒的關係,又去用賺來的錢買遊戲機……人性的弱點一次一次的暴露在人們面前。在面對即將死去的高雲時,所有的人們又心生憐憫,無論是外表冷漠內心火熱還是其他的原因。但是人性的關懷難道必須要等到快要失去的時候纔要表現出來麼?

母親是,女兒也是。人類終究要等到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爲什麼總是這樣?

在看過電影哭的淚流滿面後應該想想了。我們自己在路邊扔了一塊石頭,好多年以後,當我們在路邊發現這塊石頭的時候再把石頭移開,竟然以爲自己做了莫大的善事。

我們的生命就在重複這樣的過程,毫無珍惜的放走了自己本該珍惜的東西,等到發現的時候纔去枉費心機的去彌補。然後自己就把自己感動的哭了。想起來很可笑,可是誰又能保證沒有在重複這樣的過程呢?

所以在我們被電影感動的淚流滿面的時候,想想身邊的人,不要哪天才忽然發現,自己僅僅是因爲自己彌補了自己的過失,就把自己感動的淚流滿面了。

  婚紗觀後感2

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韓國的電影《婚紗》,看完之後我哭得不能自已。這是一部很感人的電影,一部講述親情的片子。

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爲它帶給我太多的感動,電影中處處都體現着真情,可以說是生活中真實情況的反映,能夠抓住每一個觀者的心。暖人的親情,即使是死亡也阻擋不了的永恆。主人公高雲是一個婚紗設計師,同時也是一位單身母親,在工作和女兒之間,她每天忙於工作,似乎忽略了女兒,但是她還是盡力把所有的愛都給女兒。儘量一切都滿足女兒,只是和她相處的時間很少。當他知道自己得了重病的時候,她想盡力彌補自己的女兒,帶着女兒去做女兒最想做的事情,她教女兒學習騎自行車,鼓勵她戰勝恐懼,最後女兒高興地學會了。她甚至辭掉了工作,有更多的時間陪女兒,給女兒留下美好的回憶。她讓身邊的親人瞞着女兒,但是她不知道的是,當女兒知道真相之後,也在盡力的創造奇蹟,創造美好,給她的媽媽留下美好的回憶。少拉知道真相後,和以前判若兩人,感覺她瞬間長大了,懂事了,一切都按照媽媽以前所說的去做。讓媽媽不用爲她操心。以前每天早上她都任性的讓媽媽幫她梳頭,可是當她得知媽媽病了的時候,她勇敢了,她可以自己梳頭瞭然後匆匆的去上學,即使關門之後她會嚎啕大哭,也要勇敢堅強的面對。當遇到下雨天,她不用媽媽來接她回家了,因爲她記得媽媽的話,隨時帶着雨傘。她問媽媽的心願是什麼,媽媽說想看着她和朋友一起開開心心的,想看着她跳芭蕾舞。媽媽知道女兒從小就不喜歡跟別人分享任何東西,吃飯時不喜歡和大家共吃一個菜,那樣少拉覺得很髒,媽媽知道少拉從來不去上芭蕾舞課,因爲少拉和朋友們鬧翻了,她並不愉快。少拉爲了完成媽媽的這些心願,她去喝別人喝過的牛奶,克服自己的障礙。她努力學習芭蕾舞,讓媽媽看到了她的表演,她和朋友和好了,一起去醫院看望媽媽,這些她都做到了,媽媽的心願完成了,她很感動。

電影最後,少拉知道媽媽走了,媽媽躺在那裏一動不動了,但她還是像以前一樣起牀澆花,一樣的自言自語,醫生來巡房,少拉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她死死的守住門口,不讓醫生們進去,無論醫生們怎樣勸說,她知道,媽媽走了,可是她在欺騙自己,也許醫生不進去確認死亡,那媽媽就還在。閉上眼睛就看不到媽媽了,她怕有一天媽媽突然離開自己,她已經失去了爸爸,她和另外的孩子相比已經缺失了父愛,她不能再失去媽媽,但是這樣的抗爭是沒有用的,災難依然會降臨,病魔依然不會離去,事實依然沒法改變。

電影的情節雖然很平凡,但是很感人。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生活中,由於我們的叛逆、任性,常常忽略了自己的親人,忘記回報自己的父母。常常把父母給與我們的愛當做理所當然,一味的索取而不懂得回報,那樣太自私了,這個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的愛,親情、友情、愛情都是這樣。還有就是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好好的愛自己的父母和身邊值得你珍惜的人,不要等到失去後才珍惜,那樣一切都已經沒有意義。

  婚紗觀後感3

澄澈的淚水在眼眶中涌動,大屏幕上那把小黃傘一點一點模糊起來,漸漸消失在我的視線裏……

“沒有媽媽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年僅六七歲的曉女主人公——曉珞,由於媽媽設計婚紗的工作過於繁忙沒有時間照顧她,從而導致了對媽媽沒有感情。曉珞從小沒有父親,不幸的是,曉珞的媽媽高芸不幸患上了絕症,她知道自己以前沒有好好疼孩子,所以想用自己的餘生讓曉珞感覺到愛。她努力地爲曉珞付出:她每天擠出時間來陪曉珞玩;教曉珞騎單車;爲曉珞做紫菜包飯;還陪曉珞過生日……這一切的一切,終於讓一開始並不領情的曉珞感動了。偶然的一次,曉珞得知媽媽在世上的時間不久了,但曉珞是個懂事的孩子,她每天依舊笑着面對媽媽,爲了完成媽媽生前最後一個願望——看自己表演一場芭蕾,本來放棄了學習芭蕾的曉珞在短時間內努力練習芭蕾,爲媽媽表演了一場精彩的芭蕾。而高芸也用自己的餘生爲女兒做了一件獨一無二的婚紗。

電影中不僅瀰漫着濃濃的母愛,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小主人公曉珞的堅強。

電影中下雨的三個鏡頭最令我感動。第一二次下雨,曉珞都沒有帶傘,在這時候,媽媽總會出現爲曉珞撐起雨傘帶她回家。但第三次,曉珞的媽媽已經去世了,我以爲曉珞肯定又忘記帶傘了,可是這次,曉珞從書包裏抽出了一把小黃傘,獨自走在了雨中。看到這一幕,我的心猛地顫抖了,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對世事還沒有任何瞭解,卻要揹負這麼大的壓力,承擔這麼多的痛苦,這是多麼堅強的一個靈魂啊!

可我又轉念一想,其實,或許也是因爲她媽媽的病危,曉珞纔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吧!曉珞從小有潔癖,吃東西都要跟大家分開吃,因爲好朋友喝了她的睡,她便與好朋友吵了架,後來因爲她怕媽媽擔心自己,學會了與他人共享,與好朋友和解了;一開始曉珞放棄了學校芭蕾,也是爲了完成媽媽的心願,曉珞又重新努力學習芭蕾;一開始曉珞上學從不知道帶傘,也是因爲媽媽的離開,她學會了照顧自己。這不都是因爲種種苦難,曉珞才得以改變,變得堅強嗎?

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從小父親去世,在外祖父家生活,親情的淡薄和親戚的傷害給他又笑的心靈留下了最初的傷口,高爾基出去打工,社會的人情冷漠又讓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困苦,但就是在這種殘暴的社會中,高爾基學會了堅強,變成了一個勇敢的青年,拜託了困苦,走向了幸福生活,試想,如果高爾基生在一個高官厚祿的家庭,他會不會也變得像當時的貴族一樣揮霍無度呢?

曉珞就是這樣,媽媽的.病危讓她學會了在苦難中成長。其實我們也是一樣,在現在這種幸福按了的日子裏,我們太過於依賴父母所及預訂物質享受,或許在苦難中成長更能讓我們變得堅強。

“在苦難中成長……”我在心裏默唸着,大屏幕上那把小黃傘有漸漸清晰起來,“雨天,別忘了帶上你的傘……”我深吸一口氣,揩乾了臉頰流淌的淚水。

是啊,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

  婚紗觀後感4

看了幕電影——《婚紗》,本以爲這是部愛情片子,看了一段之後才知道我的猜測是不對的,是一部親情催淚劇。講述了一個小姑娘和她媽媽的故事,一開始小姑娘和班裏的同學關係搞得不好,也不認真學芭蕾舞,但小姑娘當知媽媽得病,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她知道她已經開始想媽媽了。小姑娘問媽媽有什麼願望,媽媽說:“我的願望就是可你看到我的寶貝有很多關係融洽的好同學,看你表演一次芭蕾舞。”小姑娘爲了滿足媽媽的願望主動找鬧過彆扭的同學道歉,努力學習芭蕾舞,實現了媽媽的願望,就在當天晚上,媽媽永遠的離開了她。小姑娘每次放學遇到雨總是有媽媽的出現,爲她遮風擋雨,媽媽也總會嫌她爲什麼出門不帶傘。但這部電影的最後一幕小姑娘帶了傘,媽媽已經遠去,永遠的離開了她,但小姑娘也學會了堅強,最後她那自信的微笑讓我明白這才叫堅強,這才叫愛。

我們總是在失去了一些東西后纔會覺得後悔當初爲什麼不好好珍惜,不知道這是不是人的宿命。一次感動,一次成長,我們的生活百般離奇,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發生一些想不到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對待這些事情,讓我們的生活裏少留一些遺憾。在我們的生命裏總會遇見那麼幾個可歌可泣人,有時候讓我們笑的合不上嘴,有時候也讓我們哭的沒有了聲音。今天一女同學主動請我吃飯,給我買了份炒麪,做好後端到我的座位上,心裏有一些默默的感動,大學四年了,女同學請我吃過飯的我真記不起有誰,我好想好久沒有這麼受過誰的關心,在她把炒麪端在我桌面上的那一剎那,我的心是感動的,原來有那麼一個人關係你是多麼的幸福。媽媽是最疼我們的,把最好的留給我們,不論我們犯多大的錯誤,在她那裏都能被原諒,好好愛我們的媽媽。

成長的感動不在於生命的長短,在於生命的堅強與美麗。人最美和最醜的地方是心靈。

  婚紗觀後感5

單身母親獨自撫養女兒無疑是偉大的,而面對人類現今無法戰勝的病痛,她在有限的生命裏,把所有的愛都給了素雅。而素雅也把對媽媽的愛通過實現媽媽對她的願望。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的感受,那就是溫暖。

這部電影似乎不能用言語來形容,那些感人至深的情節,超越了語言,超越了國家,是人類深處最真的體現。

看這部影片最初的在一個朋友的空間日誌裏看見關於這部影片的推薦,由於好奇於推薦中所說準備好紙巾哭吧。也是閒來無事。於是就這樣看了。

看多了電影,慢慢地開始排斥電影中許多讓人感動的情節,開始認爲那是導演所玩弄的“把戲”。也許更多的是人慢慢地長大了,越來越體會到許多事情的運作。而我卻沒把他當做一門藝術來欣賞,忽視了那是一種人性美的體現,如貝多芬所追求的樂曲,梭羅所熱愛的田園,梵高筆下的向日葵……突然發現:能夠體現美好的東西,能夠體現人性美的事物,我們都能稱之爲“藝術”。

當看到美好的事物,我們是不是會聯想到那些人類邪惡的一面。《婚紗》中感動的故事娓娓道來下也表現了人們自私的一面,當呂雲向高雲提及素雅,進而提及錢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可想而知高雲的傷心,不,應該是悲痛。我們每個人幾乎看見這都會義憤填膺,可是迴歸我們現實的生活,我們不是如劇情般上演着“劊子手”的角色嗎?世界在發展,我們也追着世界在變化,有人說這是爲了適應這個多變的世界,所以我們跟着世界物質了。如今的世界還不是人類智力的結果。我們彷彿不能控制了,世界已獨立,而我們卻被束縛了。人類美好的,也有對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矛盾觀如中國古老的陰陽學說來解釋人類的二元對立。

如此這樣,我們無法擺脫人類的邪惡嗎?答案在每個人的心中。

回到影片,回到女主角,我感覺無話可說,想說的是我們的那些美好的一面現在越來越只能在電影的體現。人類是不是把美好都給與了藝術,而現實的生活,我們留下另一面。

我們所謂的夢想,信念,自由,善良……都只能用藝術來呈現,而生活中的是我們沒發現,還是怎麼?只能把電影來當做一種療治我們精神的“阿斯匹林”。

  婚紗觀後感6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是我們無法還清的,其中我們虧欠最多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父母的最好的禮物,可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禮物嗎?”在影片《婚紗》中,女主人公高文不禁這樣問自己。到底是嗎?

在以前就有朋友給我推薦《婚紗》這部電影,她給我說很感人,但由於她是那種“哈韓”,對於韓劇裏一點點男女主人公之間產生矛盾都會痛哭流涕的人,所以對於她提供的電影我是存在很大懷疑的。後來,應該是“影荒”了吧,我就順手下載了《婚紗》,我被“影片”中所反映的人性、親情深深地震撼到了。一部以母愛爲題材的電影,影片中有最好的母親,最好的孩子。

女主人公高文得了胃癌,在生命垂危之際爲了孩子,她選擇了保守治療,目的是爲了瞞住孩子,多陪孩子一段時間,她竭盡全力把自己能爲孩子做的都做了,爲孩子做一次飯,爲孩子買遊戲機並陪她一起玩兒,帶孩子去野餐……總之,應有盡有。而作爲孩子的少拉,這是一個敏感而又早熟的孩子,帶有嚴重的潔癖,在學校裏面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在她的心中只要媽媽在身邊就有了一切。後來她發現了媽媽生病了,幼小的她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但是敏感的她還是意識到了母親命不久矣。在她問她的阿姨:“你告訴我她還能活多久,不要騙我,不要讓我以後恨你。”“不要告訴她我知道了。”

還是孩子的少拉,超出了同齡人的成熟。她是幸運的,她遇到了她母親,她阿姨,跆拳道老師,芭蕾舞老師……好人,可是她又是不幸的,她註定會失去那個愛她的母親,註定了後來的成長道路上沒有她的陪伴。媽媽怕錯過少拉的成長,怕少拉失去自己後沒有玩伴,少拉怕失去媽媽的守護,怕失去媽媽後自己的無力感更甚,媽媽不僅僅是媽媽,還是少拉的朋友……媽媽病了,少拉想要媽媽安心,極力的控制自己的悲傷,克服自己的潔癖症,帶了一大堆朋友到醫院去看她;少拉還去學芭蕾,想要媽媽在臨走前能夠看到她的表演……媽媽知道自己不能參與少拉的婚禮,在電影開頭,媽媽高文設計的那套婚紗,就是給女兒少拉的禮物……影片以媽媽高文的死結束,少拉也開始在下雨天帶傘了,失去媽媽的少拉更加的懂事了,只因爲她知道,媽媽在天上一直都在看着自己而只有她健康快樂的成長媽媽纔會高興。

親情就是這樣,一味付出不求回報。生活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上,我們每天都在享受着這些付出,卻一直都沒有真正的瞭解這些付出背後的深情。《婚紗》讓我看到了付出背後的情,看到了生活的殘缺因情而更顯圓滿。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學會後悔,所以惜取眼前人。

  婚紗觀後感7

《婚紗》是一部謳歌母愛之作,母親之一顰一蹙,舉手投足,每處細節像一汪水潭,淺淺又深深漾起粼波,一圈一圈,愛的圓暈罷。當腦海再度演繹回放,我突然在一拐愛與被愛轉換處駐足,堅定此隅可開奇葩,可感可嘆,作此文以記。

母親髙芸是一位婚紗設計師,工作之忙使其無暇照顧孩子。因此內心之愛往往被孩子冷冷的三言兩語所冰凍。但當女兒發現母親離大期之不遠時,纔開始懂得主動愛母親。

一場悲劇,但卻終究因孩子的懂事而將不完整的逗號改成了句號,冥冥中啓發我們這一代子女該怎麼做。

因學習,一生中我們離開父母的時間是何等漫長,也許我們擁有幸福關懷下的童年,但不代表我們會沒了青年,成年,甚至懂得關愛他人的中年,老年;也許我們享受於愛的包圍,但不代表此種愛可伴隨到老,我們一生無慮;也許我們懂得他人,世間需要我們的關懷,懂得一句親暱的問候與感謝會帶給別人快樂,但不代表我們會如實做起,主動慷慨將愛贈予。

當愛的箏弦開始緊握在手心,我們邁開步伐,向前跑去時,風箏會飛得老高老高,深映在蔚藍的蒼穹,他們——被愛者會朝我們泯然一笑,於是微笑詮釋了愛別人是可以爲自己帶來溫暖,帶來別樣的感動的。

將愛與被愛角色相轉換,像影片中的孩子曉珞那樣漸漸懂事主動,我們的生活也會更美滿充實七彩,於是再短的時間我們也會視其爲一長長路程的愉快之旅。

當然,着眼於現實,我們可能不適合過多去愛,我們需要的多是父母之關懷,那麼珍惜罷,此愛,珍惜可帶來一生的無悔,也意味着滿足,也可帶來每刻之快樂。若我們珍惜,纔可更好領悟那些深深淺淺藏在一個愛字裏的蘊含,爲去愛添色!

  婚紗觀後感8

星期四的下午,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看了《婚紗》這部電影,起初我還以爲是一部愛情片,直到後來接觸了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這是一部感人的親情片。

故事以一件婚紗承載着媽媽的夢想與濃濃的愛。一個單親家庭,母親大大咧咧,粗枝大葉,小女孩古靈精怪,言語犀利,媽媽是個婚紗設計者,整日整日的忙碌着,沒有時間陪孩子,大雨中小女孩又忘了帶雨傘,她的媽媽姍姍來遲,連飯都不會做,本以爲這個故事會沿着這條思路走下去,直到孩子因爲缺乏母愛出現什麼樣的狀況,來達到故事的高潮,而事實是媽媽得了重病,當小女孩終於知道媽媽要離開她後,一瞬間她長大了,早起上學時,媽媽在衛生間痛苦的嘔吐,她自己梳着頭髮,故作輕鬆地問道“媽媽,你是不是又吃多了”,走出門外,那稚嫩的笑臉上淚水洶涌而下。爲了完成媽媽的兩個心願:看一次她芭蕾舞演出、和同學們快樂的相處,她默默地加倍練習她原本不喜歡的芭蕾舞,克服自己的潔癖向欺負她的同學道歉……可是奇蹟還是沒有出現,當她在媽媽的懷裏醒來,發現媽媽早已經沒有呼吸了,她靜靜地下牀穿上鞋子,給花澆水,嘴裏還說着“媽媽,你累了就多睡會”她站在媽媽病房的門口,撕心裂肺的哭喊着護着門口,不讓醫生們帶走媽媽,我的眼睛模糊了,此時,她內心何止是不捨?那深深的眷戀,那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啊!又下雨了,依然是小女孩最後一個走出教室,沒有了主動遮在頭頂上的雨傘,也沒有了疾駛而來的汽車,她撐起一把漂亮的小黃傘踏步走進了煙雨濛濛之中。臉上的微笑竟好像沒有了一絲痛楚,她知道,媽媽一定在看着她呢。

看完這部影片兒,桌面兒上的紙巾已經所剩不多了。或許是自我太薄弱了,太隨便感動的原故,但我卻發現身邊的同學都被感動了,都留下了淚水,影片兒的資料很震撼人心,縱然1個小小的舉措,1個眼神兒,一句話語,都完全可以促推我淚流一臉……

很多90後的孩子都比較叛逆,很有自己的想法,其實是自以爲是,我就是其中的一個。但是生命真的很脆弱,我不想讓以後的回憶都是與父母爭吵,都是相處中的不愉快,留下後悔。在此之前,我確實有點叛逆,不是一個特別聽話的孩子,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許這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是以後我不想在那樣了,我要努力改變自己,好好與父母相處,不惹他們生氣,不讓他們傷心難過,多替父母分擔一些,珍惜在一起的時間。因爲媽媽以前曾經身體不好,我一直特別害怕有一天媽媽會突然離開我,所以對此感觸也格外深。

或許有一天媽媽也會突然離開我們,而在她生前我們也沒有好好的愛過她,着我們自然不想,所以就趕快行動起來吧,把愛傳遞給你的媽媽,不要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身上。

  婚紗觀後感9

韓國感人電影《婚紗》贏得了無數人的眼淚,不僅僅因爲劇情動人,還有小女孩的懂事,這是更能打動人的地方。小女孩得知母親生病,也似乎明白母親將會離去,她害怕母親突然間就離去,當她唱完童謠時,母親睡着了,她懂得伸手到母親的鼻孔下看母親是否還有呼吸,是否還活着,她真的明白還有呼吸就代表還活着嗎?兒童眼中的活着是怎麼樣的?想成年人想的那樣,還有呼吸,有心跳有體溫就代表還活着嗎?兒童眼裏的死亡是否和成年人存在差異,他們是否真正明白死亡的含義?

大多數父母或其他人向孩子解釋死亡時都會說那人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或者說變成了星星在天上守護着自己等各種各樣的版本,但當一個三歲的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動物死去的時候,他也會很傷心,會哭泣,其實他們那時就會有一點理解死亡的含義了,至少他們懂得,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還有人也好,死了就永遠看不見了,那麼兒童是真正理解死亡嗎?並不完全,隨着他們一天天成長,經歷的事也會越來越多,大腦發育也會更加完全,他們對死亡的理解也會越來越清晰。但是,當父母的也要在恰當的時候向他講述死亡的含義,但是要懂得引用例子,可以從植物的死亡說起,再講到動物,最後才談及人的死亡,讓他們慢慢理解,慢慢接受,即使遇到了這樣的事,也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學着去面對。

而電影《婚紗》的小女孩,她對死亡這一方面是相對其他同齡孩子而言更爲懂得的,當母親一次次痛苦地嘔吐,一次次身體不適時,她開始擔心,她問及阿姨她母親的病是不是很嚴重,但更讓我驚訝的是她居然問起她母親還能活多久?她理解癌症那些更多的知識嗎?或許也會在書中看過,又或者編劇把這些編得有點過了,但對於一個十歲的小女孩來說,懂得這些也不足爲奇。總之,兒童對死亡的認識是隨着年齡,自身經歷以及從別人口中或書上而慢慢得知,慢慢理解的。

  婚紗觀後感10

一個母親在忙碌的工作中無意忽略了女兒的成長,知道有一天得知自己陪在女兒身邊的時間很短,纔開始意識到做些什麼。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生活的壓力逼迫着我們,每天匆匆忙忙地過着,忽略了身邊一些人一些事,知道真的到了要失去的那一天,卻什麼也做不了。其實這些我們都懂,都懂的失去才覺得可惜的痛,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在是去之前有好好珍惜。身邊也總會有有一些事情教會了我們一些東西,但真的學會了嗎?

每次想到一個人,就讓我心痛。那失去了卻又無可奈何的感覺真的時時刻刻地刻在腦海裏。或許我們都有這麼一次經歷,失去了那個很愛自己的人,到自己知道的時候,對方早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屬於自己的人了,這真的會很痛,但這又教會了我們要用心去愛那個愛自己的人。

現在可以發現,身邊的人有了微妙的改變,因爲知道就要來不及了。記得很小的時候,爸爸和爺爺奶奶的關係很不好,知道爺爺去世的那天,爸爸和爺爺之間的誤會都沒有解開。爸爸是個很倔的人,他和好,他比很多人細心,只是他不會表達,他對身邊人的愛從來都不會表達出來。但現在,他變了。他對奶奶的照顧無微不至。記得他曾經說過:現在不對她好,以後想對她好都沒機會了。是啊,很多時候,就是慢慢的失去,才發覺。

我們或許都不會表達我們的愛,但是,還是要多抽時間去陪陪身邊的人,多多看看他們的面孔,記住他們,不讓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曉珞是個堅強的女孩,但她也需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