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庫斯圖裏卡的神作《地下》觀後感大綱

庫斯圖裏卡的神作《地下》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導語:願世界和平,願歷史上的一切噩夢都不再發生。

老實說,那些什麼好萊塢那種特效大製作的史詩片我已經有些厭倦了。但是最近翻看了南斯拉夫導演庫斯圖裏卡的《地下》,這樣一部別具一格的史詩片仍然能引起我極大的興趣。

庫斯圖裏卡的神作《地下》觀後感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生得太晚,都沒有看過南斯拉夫的老電影。前幾天聽我的室友說他看過《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頓時對他肅然起敬。相信我們的父母那一代對南斯拉夫電影有完全不同的印象,因爲南斯拉夫電影和印度電影、阿爾巴尼亞電影一樣,是他們年輕時記憶的重要部分。曾幾何時,南斯拉夫這個國家還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兄弟,像我們中國一樣也同時與美國和蘇聯交惡。以至於當1998年科索沃戰事爆發時,我們很多中國人還是站在社會主義兄弟的立場上爲南聯盟打抱不平,渾然不覺這個國家已經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南斯拉夫王國到鐵托的南聯邦,到米洛舍維奇的南聯盟和衆多前加盟共和國,再到今日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經歷的大變革、大動盪不能不讓人感慨萬千。因此,當《地下》的開頭打出“從前,曾有一個國家叫南斯拉夫”這樣一段字幕時,我們可以想象,庫斯圖裏卡是懷着怎樣一種心情去拍攝這樣一部濃縮祖國曆史的電影。

今天南斯拉夫電影人的創作風格跟記憶中的那些老電影已經迥然不同。《地下》這部影片荒誕的情節和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可能會讓觀衆迷惑。我剛開始看這部片子時,就不斷地問自己: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然而,看完之後我不再懷疑。影片的許多細節都讓我會心地一笑,讓我覺得那就是曾經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因此,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歷史本身就是這樣荒誕的。藝術家只不過是揭示出了我們早已看慣的荒謬而已。現代藝術作品的價值也就在於此吧,既然藝術的使命已不再是簡單而準確地描摹現實。

庫斯圖裏卡用這樣荒誕不經的形式展現祖國的歷史,是需要勇氣的。我想正是年輕時對祖國的記憶和多年流浪國外的經歷讓他不斷思考,使他對祖國的感情變得深沉。於是,有米洛舍維奇治下的民族主義的南聯盟人士跳出來,指責他把當年鐵托手下的革命者醜化成小偷和騙子,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生活在一種框架中的人很難跳出去想問題,所以不管歷史還是現實在他們那裏都已經經過過濾和變形。當沒有過濾加工的更接近真實的東西呈現出來時,他們往往難以接受。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生活在這樣一種框架中,相信着一些類似於“戰爭還沒有結束”這樣的假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也是生活在地下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地下》裏面那種荒誕的地下生活時,應該想一想,那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地下》的後半部分有一個細節:當庫多那個在地下出生的兒子走出地下看到太陽和月亮(他不能辨認這兩者)之後,感到沮喪和恐懼,他對父親說:“我們能回到地下嗎?”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們走出了自己所生活的'這個框架,看到更接近真實的世界,我們會恐懼嗎?我們會希望重新回到那個暗無天日的地下嗎?近些日子的觀察,越來越讓我傾向於對這個問題作出肯定的回答。

對於這樣一部內涵豐富的電影,我無力作出更多的評論,只能再講一處印象深刻的細節,那就是庫多和他的兒子從地下來到地上,看到正在拍攝關於他自己的電影那場戲。我們通常把關於電影的電影叫做“元電影”。《地下》裏面也出現了拍電影的場面,它在某種程度上應該也可以叫做元電影。上面提到的這個情節讓我想到伍迪?艾倫的《開羅紫玫瑰》。《開羅紫玫瑰》裏的男主角是從電影裏來到現實中,遇到一系列的矛盾衝突。《地下》的庫多在地上的人們眼裏是已經犧牲的英雄,也是電影裏的角色;他一直生活在地下的“戰爭狀態”,跟正在拍攝的電影背景也正好一致;當他從地下來到地上時,也是從電影裏來到現實中。地下和地上的衝突,加上戲裏和戲外的衝突,最終產生了庫多殺死一名扮演德軍軍官的演員這樣一個戲劇性的結局。這個細節設計得充滿張力,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間,讓我們審視自己生活的現實,思索現實和荒誕的電影情節的相似性。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我們中國也是一個在近代苦難深重的國家,我們也有抗擊侵略的歷史,也曾經在共產主義和民族主義之間徘徊。我們能夠出現像《地下》這樣深沉地思考民族歷史的作品嗎?當然,我們中國人含蓄的文化性格不利於這種狂放不羈的作品的產生。但是拋開這個不講,單說我們有勇氣用這樣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歷史嗎?我不得不遺憾地回答:恐怕沒有。因爲我們仍然沉浸在往昔的輝煌和挫折中,自卑和自負兩種矛盾的情感仍然佔據着我們的心靈

《地下》的前半部分關於二戰有這樣兩段字幕:“1941年,德軍對這個城市進行了轟炸,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1944年,盟軍對這個城市進行了轟炸,比三年前德軍的轟炸更加猛烈。”在《地下》問世三年之後的1998年,北約軍隊對南聯盟的首都貝爾格萊德進行了轟炸,理由是“爲了結束在科索沃發生的人道主義危機”。而米洛舍維奇的南聯盟軍隊則是對科索沃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和炮擊,理由是“清除混在羣衆中的分裂武裝”。對歷史的一次次重演,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祝福南斯拉夫這個曾經存在的國家和它的人民。

同時,也祝福我那同樣飽經滄桑的祖國和人民,願歷史上的一切噩夢都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