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2016年黨員看《第一書記》觀後感範文精選

2016年黨員看《第一書記》觀後感範文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導語:影片《第一書記》講述了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克服種種困難,帶領小崗村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小編收集整理了這部影片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年黨員看《第一書記》觀後感範文精選

  範文一:

在兩天的黨課學習之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老師們講的關於黨的知識,還有那部電影《第一書記》。

起初看到這個電影名的時候,我還不太感興趣,因爲我不想看到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但當我看到沈浩選擇了去小崗村當第一書記希望有一番作爲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是一部講理想、講抱負的電影,它很好地詮釋了黨的很多內容和理論知識。我喜歡沈浩的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實現他的理想,不辭勞苦地爲小崗村的發展作出貢獻;我喜歡沈浩的公私分明,從不弄虛作假,敢作敢當,告了王德福就是告了,被打也要收回剷車,從不懼怕惡勢力,而且大方寬容,不還手不說最後還幫助王德福建飯店;我喜歡沈浩的實事求是,根據小崗村的實際情況儘可能花少的錢完成大的改造,並且還長途跋涉地去申請鐵路停止運行好讓他們搭橋,答應了村民的他都盡全力去做到,大大地促進村裏的發展,爲村民謀得福利;我喜歡沈浩的爲人民服務,深入羣衆,關心羣衆,密切聯繫羣衆,舍小家爲大家,因爲他知道國家更需要他,人民更需要他。

沈浩以他的實際行動忠實地履行了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實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優秀作風,努力爲人民服務,盡心竭力爲百姓做好事、辦實事,把他最好的青春奉獻給黨、給祖國、給人民,他是一名大寫的人,他不僅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更創造了不少社會價值,在人民的心中留下了腳印,永不磨滅。"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雖然沈浩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身上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正如影片結尾沈浩女兒說道:"你雖然走了,但小崗村還在,和你吃過飯、說過話的人還在,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也在……" 看到最後這裏,我哭了。

其實在我上黨課之前,我不明確自己的入黨動機,爲什麼入黨。以前總是聽人說,入了黨以後找工作要方便些,現在想想,這種想法挺膚淺的。或許是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功利性太重,我現在對自己爲什麼入黨有了新的想法和看法。我覺得無論是國家的發展還是社會的發展甚至是個人的發展,都要以理論爲基礎,光靠實踐沒基礎不學會總結經驗只會是逆水行舟,進的是一小步退的卻是一大步。入黨能學到很多理論知識例如四項基本原則、黨的爲人民服務的宗旨、黨的精神、黨的理想與抱負等等,這些都是前人的總結經驗以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優秀文化。入黨除了學習這些,還團結全國各地人民,只有大家內部團結,有着同樣的抱負和愛國情感,爲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是很薄弱的力量,這個國家都會強大起來,才能做到無堅不摧。我知道農村的發展進步空間比城市的要大,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困難,但我相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城市帶動農村共同致富,國家會發展得越來越繁榮;我也知道我離一名優秀黨員還差很遠的路程,但我會很堅定地走下去,實現我自己的人生價值,爲國家貢獻出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範文二:

這部電影是根據安微省鳳陽縣小崗村原黨委書記沈浩的真實事蹟改編而成的。影片講述了原本在省財政廳工作的.沈浩,幹了多年公務員後,毅然放下優越的工作環境,拋下優越的生活條件到鳳陽縣小崗村掛職工作。在小崗村工作的六年中,他爲小崗村鋪路、修橋,幫助貧困戶,招商引資進行經濟改革;讓幾十年來駐足不前的小崗村大踏步的前進,成爲了中國經濟的潮頭;但當小崗村正在重現昔日輝煌時,自己卻因積勞成疾,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的感人故事。

沈浩放棄了財政廳優越的工作環境,放棄了家中溫馨的生活,來到了偏遠的小崗村。那裏的條件艱苦,工作也不好開展,可是既然選擇了,就要堅定的做下去。在很多人看來黨校是個嚴肅,神祕的地方,但實際上黨校老師生活是比較清貧的,所以我們既然選擇了黨校教師這份職業,就要盡一個教師的責任,耐的住寂寞,耐的住清貧. 踏踏實實把工作做好。

從沈浩身上,我還看到了他的創新精神。他肯動腦筋,辦產業、興商貿、科學種田,以市場經濟的頭腦發展種植…..六年來沈浩帶領小崗村做了太多的事。我聯想到自己,工作時有時按照老思路老方法,缺乏創新精神,要勇於創新教學方式,多嘗試一些新的方法,多思考教學規律,在教學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看到沈浩同志的事蹟,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有多很多,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不斷感悟。作爲一名黨校教師,要深入學習沈浩同志,以他爲榜樣,學習他的敬業精神,學習他的無私奉獻,黨校教師應當具備高度的敬業精神。作爲一種職業,黨校教師都應當對學員負責,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黨校工作的重要性決定了黨校教師身上的責任之大,這種責任的重大,要求黨校教師經得起誘惑。當然,有人會說黨校無權,何來誘惑?似乎誘惑總是和權力成正比。正因如此,纔可能使人尋找權力。表現在某些黨校教師的身上就是不安於本職工作,終日想着“另謀高就”或是尋找“副業”。這就要求身爲黨校教師就是要能“熱愛本職,淡泊名利”,看到自己職業的崇高性;勤學習,苦鑽研,踏踏實實授課,認認真真做一名馬克思主義佈道者。在平凡而有偉大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深入學習沈浩同志,做一名優秀的黨校教師:上得了講臺,下得了基層,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平凡!

  範文三:

電影《第一書記》生動演繹了沈浩的奮鬥和奉獻精神,藝術再現了他短暫而絢麗的人生。沈浩,是小崗村的村支部書記, 2009年11月6日凌晨,因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累死在工作崗位上。

沈浩原來在安徽省財政廳,一個體面的公務員,工作了十八年職位沒有進步,按照世俗的標準,他是平庸的。當初,沈浩被上級安排出任小崗村的村支部書記,是帶着憧憬和壓力去的。在他的帶領下,小崗村的路修了,養豬場有了,葡萄園、良種基地、蔬菜基地、還有旅遊都搞活了。最重要的是改變了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識,人們不再抱殘守缺,從開始的不相信冷眼相待,到後來的積極參與小崗村的建設。短短几年,小崗村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影片通過再現沈浩在小崗村工作6年的點點滴滴,着重挖掘了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重現了他感人的生活細節。沒有臉譜化的“高大全”形象,也不是觀衆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給我們的感覺:沈浩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但普通卻不平凡,他用行動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觀看《第一書記》,心情是沉痛的,又是滿懷敬佩的。沉痛的是他剛剛46歲,小崗村的事業剛剛走入正軌。敬佩的是像他這樣一心一意爲人民的幹部現在已經不多,甚至很少了。

沈浩,正是用他的實際行動譜寫着一首當代共產黨員之歌。人民是喜歡這樣的村支書的,人們是愛戴這樣的領導幹部的。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在沈浩三年任期結束之後,小崗村的村民們要用按手印的古老方式來挽留他們的好書記,也就明白了一個平凡的村支書爲什麼會受到老百姓這樣的擁戴。

爲小崗村修路、架橋,一波三折,是沈浩忘我的無私品質最終感染了“釘子戶”。不求回報地幫助貧困戶,沈浩在小崗村無私奉獻,公益事業最終順利完成。正如演員王剛所言:“精神不垮,辦法有的是!” “一撇一捺寫出一個人,一生一世才做成個人……萬世根本是做人,做大寫的人。”電影《第一書記》在一曲蕩氣迴腸的主題歌中結束。“一個帶頭人就應擔當起無盡的責任,我願做這樣的帶頭人”,影片摘錄沈浩日記中的這一段文字作爲旁白,擲地有聲。

電影《第一書記》的成功上映,爲正在全黨蓬勃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提供了生動鮮活的教材。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了沈浩的偉大人格。沈浩是有情有義、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負、有奉獻精神的共產黨人。通過沈浩我們低下頭來想一想,做爲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一個無論從思想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應該嚴格要求進步,要做到與時俱進的我們,我們是不是缺失了沈浩的那種拼博奮鬥的精神,我們是不是應該時刻提醒着自己,我們是在黨的教育領導下的先進份子,就像我們經常寫的那樣我們將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信念,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我相信這句話在工作中,學習中說了很多遍,很多人認爲這是一句口號,但是從沈浩身上,我們看到這不是一句口號,這是他行動的目標,他始終在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爲重,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無私的奉獻,同樣我們也應該向他一樣,不能空喊口號,我們要以這句話作爲行動目標,真真正正的爲人民爲國家做事。作爲青年黨員,我們要學習他,始終以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爲重,在工作中倍加努力,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爲大家多做事。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沈浩是示範、榜樣。不管在什麼崗位上,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只要我們想着服務社會,就一定都能做好,人生也會過得充實、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