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2017年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想

2017年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導語:由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引發的當前習誦詩詞的熱潮,在本質上是傳統文化熱,因爲詩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年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想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作文【1】

過年走親串友發現,一棟樓裏,差不多有一半的春聯都貼錯了。

近日,央視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在引起收視熱潮的同時,也帶動了很多人開始重新記誦古詩詞。作爲詩詞愛好者,看到這樣的消息有些聞之則喜。不過在談論詩詞大會之前,我先說一件小事。

我們單位所在的辦公樓,每層大約有十幾個辦公室,扎眼的是,我這一層有兩個辦公室貼了春聯,其中一個還把上下聯貼反了。推測原因不外有二,或是不知道上下聯的標準,或是不知道上下聯的位置。同事說,文化單位出現這種常識級的錯誤,實在很難堪。

貼錯春聯的比喻,恰好符合我的一個觀察。過年走親串友發現,一棟樓裏,差不多有一半的春聯都貼錯了,甚至有人貼了兩個上聯或兩個下聯。我並不是要普及對聯的常識,我只是感到,對聯這種中國獨有的、傳承了千年的傳統文化,都會成規模地出現常識性的錯誤,遑論其他。

我的同事曾告訴我這樣一個細節:他曾採訪過一位國學大師,其間閒聊,提到南北朝時期的一位三流文人,老人說,這個人我知道,他寫過什麼什麼文章,順口背出了整篇文字。同事和我說,“我當時愣在那裏,聽一個年過九旬的老人背了十分鐘的古文。你要問我什麼是國學,我告訴你,這個人,就是國學。”

事實上,古往今來,許多大師和學者都有記誦的童子功。被梁啓超稱爲“前清學者第一人”的戴震,可以把十三經的經文和注背下來,治學廣博,音韻、文字、歷算、地理無不精通,涉獵如此之富之廣,文獻不熟能行嗎?

回過頭來再說說詩詞大會,其收視擊敗了熱播的偶像劇和綜藝節目,熱愛者有之,唏噓者有之,豔羨者有之,批判者有之。稍感遺憾的是,許多思考和批評言不及義,更有深文周納之嫌。

比如,有論者認爲,詩詞大會並不能普及乃至弘揚傳統文化。其實,一檔電視節目容量有限,不大可能具備普及傳統文化的能力。事實上,電視節目的製作有自己的規律和運作方式,不論其產生怎樣的影響,它首先應該是節目,而不是課堂。進一步說,詩詞大會已有不小的進步,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回顧去年春節同一頻道同時段在播什麼,同時再看看第一季的內容。

再比如,還有論者認爲,僅靠記背是無法領略詩詞魅力的,也無法培養出真正的人才。誠然,背下來不是萬能的,可有時候,背不下來是萬萬不能的。許多專家和家長都在強調,要培養真正的人才,就要開發一個人的觀察力、想象力等等各種力,須知,千力萬力,基礎是記憶力,記都記不住,其他都可能是空中樓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能作詩自然好,可詩人到底是少數;只會吟也不錯,那經典依然可潤心。

當然,詩詞大會的附麗乃至當下的“國學熱”,免不了泥沙俱下,魚龍混雜。這需要辨析,也需要批判,可是,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中國詩詞大會點起了一把火,這把火點燃什麼,引燃什麼,都在用火之人。在傳統文化長期式微的背景下,這把火是值得珍惜的,是需要呵護的。畢竟,傳承也好,復興也罷,要補的課太多,第一步應該先是傳,把先人的經典傳下去,把文化的精神傳下去。不過,欣賞也好,境界也罷,還是先從貼對春聯開始吧。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作文【2】

心中有詩的人,縱然不逞口舌之強、言辭之利,也會用行動寫出“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公元975年,偏安江南近40年的南唐被滅,後主李煜成爲北宋的俘虜,被押到汴京。與他同行的,是他已經蜚聲海內的詞句。“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鳳簫吹斷水雲閒,重按霓裳歌遍徹。”3年後,他又因回憶故國,寫下“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而被宋太宗毒殺。臺灣文化學者蔣勳說:“李後主是戰爭的失敗者,又是文化上的戰勝者。因爲他的詞征服了汴京,整個汴京的文人都開始填詞。”

宋詞,從歌伎酒肆的小調,轉變爲中國文化史上與唐詩並肩的文化高峯。

文化的魅力,從不、也永遠不會屈從於任何壓力。詩書傳家濟世,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規律。

曾有學者在報刊上撰文,批評當下有些人“不會說話”,往往在語言中表現出一種傲慢,或頤指氣使,或口無遮攔,或索然無味,或不知所云。《人民日報》前副總編輯樑衡曾在值夜班時撤下一篇評論,其撤稿意見大意是,一篇千字文連續出現13個“要”字,“一要再要”的霸道作風、官樣文章令人生厭。不會說、不會寫的問題存在已久,解決這個問題,不妨去學學詩。正如孔夫子所言:“不學詩,無以言。”

學詩不僅僅是學技巧。中國古詩詞中有豐富的表現手法,但只去學技巧,卻難以真正提高自己說與寫的能力,更不能改變自己思考的內容和方式。“詩言志”,一個人,境界不高、格局不大、眼界不廣,技巧再多有什麼用呢?樑衡說,只會用“要”字寫評論的人,是“權”的意識、“官”的意識太重了。有了這樣的意識,技巧再多也用不出來,或根本懶得去用,只留下一副高高在上的冷麪孔,臭在那裏。

學詩是披沙揀金、去粗取精的`過程。詩人未必都是君子,更不都是好人,李國文先生在隨筆中就列舉過一系列令人不齒的詩人賤行。但好詩總是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真誠的感情、最真切的心志的反映。經過漫長時間的化學作用,去腐朽,凝神奇,“表裏俱澄澈”。錢鍾書先生把文章喻爲雞蛋,作者喻爲母雞。隨着時間的流逝,讀者更多關心的是雞蛋的質量,而不再注意那隻母雞當初是否貞潔,或許這就是文化的自淨功能。遠離了詩,就遠離了自省,弱化了趣味,鈍化了對美最初的嚮往,麻木了心靈中最本真的部分。真心實意親近古詩詞,用詩意抵消生活的粗糲,用壯闊開掘思維的閉塞,用精緻磨洗庸常的瑣屑,知恥、知禮、知不可爲,這就是詩,讓一個人形端表正,擴大到社會,“再使風俗淳”。因此,《中國詩詞大會》比拼的絕不是記憶力,而是對審美、對感知、對體用的迴歸,讓我們的口耳鼻舌觸重新敏感起來,讓我們知道該說什麼、該怎樣說。

人人都能讀懂詩,也會被真正的好詩折服。北宋初期的汴京,人人醉迷於李後主的詞,並不在乎他的亡國之君的身份。《紅樓夢》中被人買來賣去的香菱,同樣可以感知“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的韻味。在中原大地,那些不識字的農民也會從“頭戴金冠壓雙鬢,當年的鐵甲又披上了身。帥字旗,飄入雲,斗大的穆字震乾坤”的唱詞中熟悉穆桂英、楊家將,把家國情懷刻在心裏。心中有詩的人,縱然不逞口舌之強、言辭之利,也會用行動寫出“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這纔是打開詩的正確方式。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作文【3】

《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遊戲,這些詩詞還搭建起了中國人的心理結構,稍一吟詠便激盪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鳴。

由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引發的當前習誦詩詞的熱潮,在本質上是傳統文化熱,因爲詩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國詩歌的淵源極其深遠,詩歌在往昔,其教化意義也十分重大。“詩言志”,不論是寫景敘事還是抒情述懷,不論是現實主義的詩歌還是浪漫主義詩歌,歸根結底,詩歌都是爲了表達人的志向、意願、情懷和抱負。因此,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學習詩歌,《論語》就記載孔子要弟子努力學習《詩經》:“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孔子曾問他的兒子伯魚學詩沒有,教導他“不學詩,無以言”,並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將詩提到了激發人的基本情感的高度,把誦讀詩看作是培養君子人格的開始。

所謂“詩書傳家久,禮義濟世長”,詩歌的教化作用之所以自古以來就受到很大的重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優秀的傳統詩歌以最凝練、最典型、最形象的方式表達了民族文化的心理結構和普遍情感,誦讀這些詩歌,有助於淨化心靈。例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此詩被譜樂後稱爲“陽關三疊”,自古及今,傳唱不衰,其中對生命和事功、“天理”與人情的敏感和深情,至今令人動容。在詩中,有對親情、友情、愛情的眷戀,也有對保家衛國這種“天理”的體認。這首詩的永恆魅力就在於我們在不斷吟誦中,把保家衛國的應然“天理”逐漸轉化爲樂於接受的人情。

又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千古傳唱的名篇,前人說:“此詞一出,其餘中秋詞盡廢”。之所以如此,是因爲該詞展現了民族文化心理的流淌過程。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起句,代表了自屈原《天問》以來的中國人對人生價值、意義的追尋,“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是心理過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則是追尋之後得到的現實答案。這種民族文化心理的歷程決不僅僅是一種無謂、簡單的重複,而是在價值追尋觀照下的現實執着:有了價值追尋,現實就有了方向;有了現實的執着,價值追尋就不會空洞。所以,該詞的下闋雖是寫一般的現實生活,卻顯得那樣的新鮮誘人,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不再是一般性的祝願,而是有着更高價值追求的祈盼,對這種永無止境的祈盼的追求,正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特點和永不衰竭的動力。

《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遊戲,這些詩詞還搭建起了中國人的心理結構,稍一吟詠便激盪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鳴。尤其是那些優秀的傳統詩詞,它們是我們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共同創作和選擇的結果。好的詩詞,一定是詩情和哲理的合一。《毛詩序》說:“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詩詞有如此重大的意義,藉着節目的熱播,若整個社會都能承接詩詞的雨露滋養,從詩詞中梳理歷史路徑、文化脈絡,則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