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繡春刀2觀後感影評大綱

繡春刀2觀後感影評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導語:《繡春刀2》名爲“修羅戰場”,這是近年來日劇愛用的一個詞,形容爭鬥劇烈的局面,例如正室和小三的正面對決,或者員工和boss之間矛盾的白熱化。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繡春刀2》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繡春刀2觀後感影評

  繡春刀2觀後感影評範文【1】

明朝萬曆末年,閹黨掌權,外憂內患,民不聊生,時局危亡。

錦衣衛是令人恐懼的存在,鎮撫司三字,聞者心驚,繡春刀、飛魚服,見者色變。

他們人手一本無常簿,寫下就是鐵證如山,說你有罪絕不無辜,不必呈堂證供,即可抓人下獄,嚴刑拷打。

一名錦衣衛當差,因爲捕風捉影說了幾句魏忠賢的八卦,被無常簿大筆一揮,治了個暗通逆黨。

錦衣衛去寺廟查案,上菜的小和尚雙手發抖。淨海和尚說,來燒香的都是好人,錦衣衛提筆寫下“淨海和尚說,買北齋字畫的都是好人”,當即把他嚇得全盤招供。

恐怖威壓之下,暴露的是大明廣廈搖搖欲墜,只有餘息尚存。

那是個法紀形同虛設的年代。鎮撫司千戶說,這個衙門那個官府,到處有我們的人,動動手指就能把黑的說成白的。

那也是個上層建築千瘡百孔的年代。只需一個身手拔尖的百戶,就能潛入機要重地,燒個精光。

彼時的沈煉,還不是《繡春刀》中那個徹底與官場決裂,投奔廣闊天地的自由人。

他終日遊走在提防試探、言不由衷、收斂情緒、笑裏藏刀的世界,竭盡全力應付公私混淆的算計,晦澀難測的人情和身不由己的桎梏。

但暗無天日的歲月暫時還沒有把他耗盡。

北齋問:這個世道你沒過夠嗎?他只是轉移話題:誰也救不了這世道。

琢磨一下《繡春刀2》的故事,這就是一個權力高層勾心鬥角、把小人物捲入政鬥陰謀充當犧牲品的標準間諜片母型。

當然,不是007,《碟中諜》那樣善惡分明、力挽狂瀾的英雄主義。

而是人人遊走在道德灰暗地帶,身負重重牽制,面對責任和良心的考驗,不斷被迫做出抉擇和犧牲的現實主義諜戰。

試想,可以把背景搬到當代米國,錦衣衛換成中情局 ,鎮撫司換成外勤特工,東廠換成五角大樓,經歷司換成電腦房,遊船換成空軍一號,明神宗換成總統,魏忠賢換成幕僚,所有的冷兵器換成槍械……

如此一來,甚至整個結構都不需要太做調整,直接化作一部陰謀論驚悚片。而且直覺上,會比大多數同類的好萊塢俗片更耐看。

有興趣的話,第一部也完全可以做類似的替換,絲毫不傷及故事的主心骨和思想表達。

開這個腦洞,當然是好玩爲主,但也足以說明,《繡春刀2》的內核有多麼現代。

你可以說是借古喻今,也可以理解爲以當代審美講古裝故事,總之都稱得上成功範例。

所以也能明白,當年《繡春刀》爲什麼成爲現象級口碑片,除了電影層面技藝確實紮實,還因爲無論政治驚悚還是現實諜戰,在華語大銀幕上,都太罕見了。

哪怕以古裝的面貌出現,也是填補稀缺。

動作戲也極盡實戰層面表現,兵器突出重量,身法缺少輕靈,躥高不過一丈,過招強調力量和擊打感。

其中倭刀的典故,看過徐浩峯《倭寇的蹤跡》應該會會心一笑。

室外打鬥猶有武俠痕跡,房內無從施展,酷似當代的近身格鬥,CQC自由搏擊,簡直可以放在《颶風營救》裏。

正反派暗器火器百無禁忌,比武藝之餘更拼兵法和心理算計。

沈煉夜半潛入盜書一場,與東廠高手打鬥正酣,突遇巡邏兵,立刻轉向心跳加速的潛行刺客模式,那一瞬動靜的對比轉換,也純然是諜戰戲的神韻。

  繡春刀2觀後感影評範文【2】

三年前第一部《繡春刀》技驚四方,路陽通過續集全盤繼承了拿手之處。

臺詞點到爲止,透着爲官者應有的城府老辣,看得出千錘百煉。轉場幹練,毫不拖泥帶水,留白恰到好處。除了偶有幾場抒情戲略垮,兩個小時幾乎劇力不竭。

他注重角色塑造,小人物也力圖用一兩個瞬間來豐滿血肉,引導我們關注他們的命運。

幾場重頭戲的時機跟第一部幾乎一致:開篇的深夜之搏,中段的院落圍困,高潮的以弱敵強,把成功套路做出另一種變體,第三部可以繼續沿用。

路陽善拍男人戲,兩部都是兄弟情掛帥,但不是狗血的歃血爲盟,而是實用出發的有難同當。

也正是對實用主義的前提,才蒸騰出同袍友情的可貴,避免了許多兄弟戲的中二傾向。

高潮的雙雄殺通關,沈煉一句“裴兄煩請守住吊橋”,裴綸回一句“好說”,兩人再不發一言,橫刀迎敵,萬種豪情都在其中。

兒女情長告白,也是惜字如金。北齋以真名相告,沈煉一句“沈某記下了”,千言萬語再不必說。

所以,這故事主線是官場陰謀,方君卻願意把它歸入武俠,裏面的人情世故,分外有江湖兒女情懷。

闖江湖的,不會你儂我儂絮叨半天,掏心窩子的話翻來覆去說。

儘可以信口開河,儘可以插科打諢,但說到關鍵的,總是一兩句帶過,眼神一迎,彼此心意瞭然。

默契,是江湖特有的浪漫。

在我們的想象裏,江湖之遠,廟堂之高,存在着不亞於次元壁的屏障。

比起萬人殞命的戰事,對於江湖人而言,官場不啻是更接近修羅戰場的煉獄。

一衆困獸裏,最可悲的是陸文昭。在殺伐中倖存,一心“換個活法”,巴結逢迎攀爬仕途,如履薄冰地醞釀着出頭之日。

他對沈煉說:到了我這歲數,情義、氣節都磨得差不多了。

可悲的是,他本質上仍是個江湖人,選的是一條完全不適合自己的路,盡心盡力不計代價一條道走到黑,傻乎乎以爲光明就在出口。

他讓我想起《投名狀》的龐青雲,心懷出人頭地的宏願,突如其來暴屍殞命。

不同於龐青雲,明末火器不振,至少給了陸文昭一個悲壯慷慨的死亡。

相比之下,沈鍊鐵了心背叛體制,卻因爲新皇登基後的惻隱保住了性命,更像是照顧觀衆情緒和世界觀的一廂情願。畢竟這是前傳,他死不得。

況且,少了丁修,總得給女觀衆另找一點純愛幻想寄託吧。

《繡春刀》不是浪漫飄逸的武俠神話,跟現實主義諜戰片《柏林諜影》、《特務風雲》同屬一個色系。陰暗冰冷,充斥着讓人窒息的絕望。

這從來不是一個正邪交戰的故事,我們很難說沈煉、裴綸是多麼正義良善,陸文昭、朱由檢是多麼腹黑邪惡。

只不過,他們中的一些比另一些多一點良知和擔當,道德的底線、情義的分量、鋤強扶弱的人性本能,對他們來說仍有意義。

泥足在修羅地獄,能活成這樣,已殊爲不易,值得敬佩。

通過目睹一羣黑白難辨的螻蟻,在修羅場的血腥廝殺,我們也多少了解到一些關於權力的真相。

最可怕的,不是權力的遊戲多冷血恐怖、泯滅人性,而是那些自以爲在玩權力遊戲的人,並不自知並非玩家,只是真正玩家遊戲盤上的棋子。

他們的所思所想,都由看不見的骰子決定,一舉一動,都被隱形的吊線掌控。

他們的野心是幻覺,慾望是虛空,他們自以爲堅定的自由意志,是站在上帝視角的觀衆眼裏,最殘忍也最悲愴的笑話。

  繡春刀2觀後感影評範文【3】

以一場慘烈的歷史大戰拉開影片故事的帷幕,堆積如山的屍骸,硝煙瀰漫的戰場,鮮血淋漓的畫卷,大戰後僥倖存活的士兵和一干耀武揚威、殘暴血腥的倭寇以及一排生無可戀、悲壯麻木即將被處決的士兵,蕭索、蒼茫、壓抑、死亡氣氛濃烈異常,營造的代入感極強,讓觀衆很容易進入劇情,並跟隨故事的一干主人翁經歷一番驚心動魄、九死一生的暗黑古裝之旅。

影片開頭所精心締造的慘烈古戰場情節並不是整部電影的故事核心,而是一個看似可有可無、實則極其重要的能貫穿一個時代所有小人物命運的引子。張震所飾演的士兵沈煉在戰場上救下了張譯飾演的即將被倭寇處決的戰敗士兵陸文濤,幾分鐘與倭寇的生死搏鬥,幀幀寫實,招招兇險,最後倭寇被殺死時鮮血飛濺的慢鏡頭用電影藝術的手法加以處理,無疑增益了戰場的慘烈、渲染了小人物命運如草芥般的悲涼。在這裏,張譯飾演的陸文濤說了一句話:“不想生命如割草死,就要換個活法!”這是小人物直面死亡時最真實的心理寫照,也是對所謂的`英雄主義一種無以言表的諷刺和吐槽。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文天祥一樣視死如歸、英勇就義,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上戰場時時刻刻享受死神的愛撫和騷擾。當陸文濤能從戰場上僥倖活下來時,當明媚的曙光從遙遠的地平線上照射過來時,我們恍然,陸文濤不是英雄,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兵。一個爲了生存而處心積慮、無所不用其極的士兵。

順着這條思路線索,電影真正的故事才拉開序幕,真正讓觀衆震撼、唏噓、感慨、沉默、悸動、反思的修羅戰場的廝殺決鬥才正式上演。陸文濤處心積慮爬上了錦衣衛的高位,通過吹溜拍馬、阿諛奉承的慣用官場伎倆在8年後成了魏忠賢的紅人,而當初救過他性命的沈煉倒成了下屬。二人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雖然早已遠離戰場,但他們仍然分分秒秒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的嚴酷監察,造成無數人枉死,血流漂櫓亦如當年慘烈的屍橫遍野的戰場。原來,有人的地方,就是修羅場。

對魏忠賢的仇恨並沒有讓所有力量團結起來同舟共濟勠力同心,信王暗中集結力量掣肘魏忠賢,但爲了自己的利益和人身安全,他又不斷剪除一些效忠自己的人。於是,我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會格外頭痛和不解,爲什麼沈煉和陸文濤曾是生死兄弟卻要反目成仇、兵戎相向?爲什麼明明信王深愛着北齋卻還要下令將她滅口?爲什麼明明是敵人的裴侖上一刻還要將沈煉繩之以法送往深牢大獄而在下一刻又和他成爲朋友和他並肩作戰?以至於到了最後我們都幾乎分不清他們到底在爲誰而戰?爲誰而廝殺?爲誰而流盡殷紅的鮮血?所有的情感紛亂而複雜,撲朔迷離,光怪陸離,猜不出,看不透,如硝煙瀰漫的慘烈的修羅場。

影片中沈煉在被錦衣衛圍攻浴血奮戰的時候道出了一句獨白:“我不願意爲活着而活着!”這句話不僅標誌着沈煉的意識形態發生了覺醒,也標誌着一種叫作信仰的東西正在悄然萌芽。順帶也可以解釋清楚在魏忠賢當道的暗黑時代人人自危堪比修羅場時混亂的人際關係的終極原因——爲了生存!

是的,爲了生存,所以陸文濤才願意忍辱負重、想方設法地活下來,爲了生存,裴侖纔會陰陽怪氣一絲不苟地爲錦衣衛辦事緝拿“真兇”沈煉,爲了生存,沈煉纔會盡忠職守逼死自己的不幸下屬,爲了生存,和沈煉生死相交的陸文濤纔會想狠心除掉沈煉,爲了生存,信王纔會催淚下令誅殺紅顏知己妙玄,爲了生存,信王纔會卑躬屈膝、甘心淪爲魏忠賢傀儡,爲了生存......他們纔會步步爲營、精於算計、暗中搞事情,一面樹敵又一面並肩作戰,一面寡廉鮮恥又一面信誓旦旦,一面抗爭又一面妥協,以至於搖擺不定,混沌不清,終陷入修羅場般的混戰而死去。

但這部電影又不是完全暗黑而殘酷的,雖然 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長當中,懸疑、緊張、悲愴、壓抑的背景音樂襯托着死亡和背叛,但希望和光明仍在,善良和美好從未離開,楊冪飾演的北齋一襲藍裝,清純唯美空靈如空谷幽蘭、雨後百合般沁人心脾,她的畫是現實的揭露、理想的預示;她是希望的象徵,天使的代言人,因爲她的出現,才能擊退黑暗,帶來蘇生。爲什麼影片最後的鏡頭會落腳杭州?因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如此人間盛景,怎容黑暗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