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親子共成長講座觀後感

親子共成長講座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學校教育當然重要,但無論多麼重要,它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的2017親子共成長講座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親子共成長講座觀後感

  【2017親子共成長講座觀後感1】

說起孩子,每個家長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到底應該怎樣搞好孩子的教育呢?我先說一下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現在孩子在小學階段,是活潑可愛,純潔無暇的,是非分辨能力差,但他們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強。我們應該從家長自身做起,只有家長自己做了,孩子纔會跟着學習,要是隻和孩子講道理,而自己不能作爲孩子的榜樣,那樣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同時,學校的教育同等重要,只有雙方面積極配合,才能看出效果。

平時我們都提倡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在德育方面,應當從小教育孩子愛自己的家,愛自己的家人,尊敬、關心父母,聽從他們的教導和指點。在智育方面,要時時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平時光是問一問是不夠的,必須深入瞭解情況和老師做溝通交流。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善於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爲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是孩子沒興趣,那他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做好。在體育方面,小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特點是愛動,家長必須適度的引導孩子運動。但也不能因爲玩的過度而影響孩子的學習和休息,讓孩子做些正當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動,以促進孩子的健康和發育。在飲食方面,要儘量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在學習方面,平時要注意對孩子進行獎勵,鼓勵孩子學習進步,好好學習。孩子學習行爲上表現出來的笨拙盒幼稚是正常現象,因爲學習是細緻的,只有逐步聯繫才能熟練掌握。要是孩子寫的差,就撕掉讓孩子重寫,這樣次數多了,孩子就不願意寫了,因此要允許孩子有個逐步學習的過程,用欣賞的目光和誇獎的語言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進步要儘可能的給予表揚和鼓勵。有那個孩子不願意自己的父母和老師對自己進行誇獎呢?另外還要注意對孩子獎勵的時候還要注重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這樣才能達到家長想要達到的結果。

另外,作爲一名家長,我覺得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當中遭遇到的煩惱告訴孩子,甚至把孩子當成發泄桶,還是應該耐心地引導,說服。孩子要是做錯事情時,應當處罰孩子,但是要適當,並且還要積極地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作爲家長要有科學的家庭教育的觀念。與時俱進的家庭教育觀念可以推動家長去改進家庭教育,所以家長也要不斷學習進步。我們應該既把子女當作子女,也把他們當作朋友。這樣的家庭氛圍纔會有利孩子的成長。總之,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2017親子共成長講座觀後感2】

有幸聽了胡玉敏老師的講座,有一些自己的感悟。

先說說胡老師的關於家庭教育方面,在新教師培訓的時候就聽過,還拜讀過胡老師的《家庭是教育的主陣地》,這本書就細細口味,認真閱讀,感覺收穫頗豐。回想起當今社會物質生活的富裕,使父母對子女的成就充滿期待,望子成龍的社會心理給萬千家庭的教育追求帶來了畸變,應試教育提前啓動,家長不惜斥巨資爭奪最佳教育資源,爲子女成才搶跑。於是,孩子壓力重重,失去了遊戲的童年,每天奔波了各個輔導班,特長班之間,對學習產生了厭倦,對人生失去了興趣。。。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感覺到現在的孩子真的也很不容易,好像都是爲了滿足父母的願望而活的,他們每天要面對繁重的學業,還要不停地充電,爲的是將來不落人後。回想起我們小時候,每天放學後就是瞎瘋亂跑,每天開開心心的,作業完成得很輕鬆,而且每天很快樂。可是現在的孩子見的多了,得到的也多了,反之問題也多了:厭學的,打架的,自殺的。。。在這一系列的問題後面,一個主要的問題是家庭問題。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導師,是永不卸任的大老師,他們不僅是子女的學習楷模,也是孩子的道德榜樣,因此營造優良的子女成長的人文環境,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父母的責任。任。

但是作爲教師,一年級孩子的啓蒙老師,也應時時刻刻地做好孩子的榜樣,同家庭教育一起既不拔苗助長、盲目攀比,也不不管不問,自生自滅。在孩子取得成績時,要及時鼓勵;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要對症下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因此對於孩子的學習,也要張弛有度,不能老在他耳邊嘮叨,而是讓他自己有計劃,有動力地完成任務,家長做好引導罷了。

不容質疑,家庭教育在年輕一代成長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家庭教育受父母的文化修養、教育觀念和方法的影響有其侷限性,需要學校的指導和幫助,針對個別學生和特殊家庭的情況,教師要分別做好不同家長和學生的思想工作。教師要與班主任教師配合,不定期地走訪家長,深入瞭解學生。家庭情況是非常必要的。這是指導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但要防止每月不登門,一登門就“告狀”的做法,對學生,家長要誠懇地教育,互相尊重,以協作的態度與家長一道研究教育問題。

實踐證明,學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緊密聯繫的,相互補充完善的關係,只有二者相結合,才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以關心與促進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


1.2017《同上一堂課我們的價值觀》觀後感

2.2017觀看《同上一堂課》觀後感

3.2017同上一堂課觀後感400字

4.組織觀看《周恩來的黨性之光》觀後感

5.教育片《周恩來的黨性之光》觀後感

6.2017濰坊《親子共成長》教育片觀後感

7.2017濰坊《親子共成長》觀後感

8.2017親子共成長講座觀後感

9.2017央視《央視朗讀者》觀後感

10.周恩來的黨性之光觀後感

11.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

12.2017親子共成長電視課堂觀後感

13.2017親子共成長觀後感

14.董卿《朗讀者》觀後感

《朗讀者》觀後感

16.央視《朗讀者》觀後感

17.2017《朗讀者》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