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博物館及詩歌觀後感

博物館及詩歌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雨巷讀後感

讀戴望舒的《雨巷》,詩中那份幽怨與蒼涼穿越時空如影隨行,那份對愛情的守望的決絕與果敢讓人望塵卻步。在這首詩裏,我感到強烈的期望和等待,最美好的是等待,最殘酷的也是等待,所有的美麗的心願,也許在期待中實現,也許在期待中破碎。

博物館及詩歌觀後感

一首好的抒情詩,應該是藝術美的結晶。它會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喚起人們審美的感情。《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點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裏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着一個沒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到象徵。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

戴望舒的詩歌創作,也接受了古典詩詞藝術營養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詩人創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就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徵性的抒情形象。這顯然是首古代詩詞中一些作品的啓發。用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徵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的表現方法。如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更把丁香結和雨中惆悵聯繫在一起了。他的《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首詩裏就是用雨中丁香結作爲人的愁心的象徵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成《雨巷》的意境和想象。

戴望舒之爲戴望舒,恐怕大抵是因爲《雨巷》,這並非是說他別的詩不好,或有質疑他的才華。完全是因爲這首實在是太美了,光輝太過燦爛,以致襯托得其它詩稍顯黯淡。《雨巷》就像太陽,其它月光之詩的亮竟都隱沒於烈烈陽光下了。雨巷》之於戴望舒,就像《洛神賦》之於曹子建,《滕王閣序》之於王勃,《長門賦》之於司馬相如,《再別康橋》之於徐志摩,《邊城》之於沈從文??巨擘之作,一篇足以雄踞文壇,傲視羣俠,佔分天下十鬥才之一二。

  遼寧省博物館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了省博物館參觀,使我印象深刻。遼寧省博物館是我國著名的歷史藝術性博物館之一。位於瀋陽市中心和平區十緯路二十六號。館舍原爲奉系軍閥熱河都統湯玉麟官邸,“9、18”事變後,僞滿政府在此設立“國立博物館奉天分館”。1948年,瀋陽解放。經東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東北博物館,於1949年開放,1959年改名爲遼寧省博物館。

館藏書法精品有樸實秀碭的傳世珍寶晉人書《曹娥詩辭》,剛勁挺秀的唐歐陽詢《夢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書千字文》,歐氏真跡堪稱寥若晨星,歷年爲書家之典範。另外,還有已成爲傳世孤本的唐武則天時弘文館鉤填的《王羲之一門書翰》和唐狂派創始人張旭《古詩四帖》等,以及兩宋時期皇帝趙佶、趙構、趙昚祖孫三代流傳下來的真跡。其中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高宗趙構《書曹植洛神賦卷》兩幅作品,處帝王之尊,頗具神韻。大詩人陸游八十歲時的《自書詩帖》爐火純青,草法蒼勁豪邁,堪稱詩書雙壁。

繪畫精品有中唐開元年間周昉之《簪花仕女圖》,其筆下仕女“曲眉豐肌,豔麗多姿”,使人不僅能從中領略其高超的藝術水平,也深刻地體味到了唐貞觀年間上層貴族們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圖》,“林木陰森山巒起伏,官員待渡,意境幽遠”。顯現出中國畫的絕佳境地,被稱爲劃時代之傑作,宋徽宋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通過對虢國夫人等貴婦人遊春的描述,顯露楊貴妃家族驕奢,圖中精巧構思,精美的筆法,爲後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寶。

至於館藏之元、明、清書畫更是風格各異,流派紛呈。這些藝術珍品中的一部分是愛新覺 羅·溥儀,這位清朝末代皇帝從北京攜至長春,於僞滿州國垮臺時散佚,而後輾轉得歸遼博收藏。

刻絲又名緙絲,是一種通經斷緯,正反面紋樣相同的藝術織作。遼博收藏的北宋《紫鸞鵲譜》、南宋名家朱克柔運絲如筆的刻絲力作《牡丹圖》、《山茶圖》等品藝高雅,堪稱世界奇技。

館內藏品中尤爲富於地方特色的還有遼代瓷器,它們大多出自墓葬之中,遼瓷源中原制瓷工藝,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獨特風格,形制依契丹族習俗,適應遊獵騎牧生活,有雞冠壺、鳳首瓶、長頸瓶、三彩海棠式盤、碟等。可謂豐富多彩。至於遼代帝陵出土的遼聖、興、道宗三代帝、後哀冊,有漢文和契丹文兩種,鐫刻精細,保存完整,爲海內僅

存珍寶。

館藏青銅器亦頗爲豐富,既有考古發掘品,又有傳世佳品,遼寧出土的青銅器中,禮器多同於中原而兵器,用器則頗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在古地圖類藏品中有明朝的萬曆年間李應試本刻本利瑪竇繪製的《兩儀玄覽圖》,由八幅組成通屏世界地圖,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科學成果,明、清兩朝得以據此進一步認識世界。

遼博非常重視陳列展覽,《遼寧歷史文物專題陳列》以中國通史爲經,以地方歷史爲緯,依遼寧地區重要考古資料爲據,採取重點文物專題組合的形式,以突出遼寧地方特色爲宗旨。以舊石器時代的營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漢以後各時期以漢族爲主體,包括匈奴、鮮卑、高麗、契丹、女真等諸民族的文化遺存爲內容,構成一個具有鮮明地方特點和豐富多彩的古代文化陳列體系,得到了專家學者及廣大觀衆的欣賞和好評。

遼寧省博物的參觀對於今後對於美術史的瞭解有重要的幫助,也對我的專業知識有所助力。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我們更深刻的瞭解了課本里的知識,也對於老師講述的課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參觀遼寧省博物館有感

週五下午我和同學們參觀了遼寧省博物館,在瀋陽城生活了二十餘載,這還是我第一次參觀省博,我們是下午入館,一直參觀到閉館,感想感觸還是頗多的。

遼寧省博物館是我國著名的歷史藝術性博物館之一。位於瀋陽市中心和平區十緯路二十六號。館舍原爲奉系軍閥熱河都統湯玉麟官邸,“9、18”事變後,僞滿政府在此設立“國立博物館奉天分館”。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經東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東北博物館,於1949年7月7日開放,1959年改名爲遼寧省博物館。

遼博館藏文物名天下,其中以書畫特別是晉唐宋元書畫、歷代絲繡,東北地區考古發現,特別是遼瓷,古地圖與歷代貨幣、甲骨、青銅器、碑誌較爲著名。 館藏書法精品有樸實秀碭的傳世珍寶晉人書《曹娥詩辭》,剛勁挺秀的唐歐陽詢《夢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書千字文》,歐氏真跡堪稱廖若晨星,歷年爲書家之典範。另外,還有已成爲傳世孤本的唐武則天時弘文館鉤填的《王羲之一門書翰》和唐狂草派創始人張旭《古詩四帖》等,以及兩宋時期皇帝趙佶、趙構、趙昚祖孫三代流傳下來的真跡。其中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高宗趙構《書曹植洛神賦卷》兩幅作品,處帝王之尊,頗具神韻。大詩人陸游八十歲時的《自書詩帖》爐火純青,草法蒼勁豪邁,堪稱詩書雙壁。

繪畫精品有中唐開元年間周昉之《簪花仕女圖》,其筆下仕女“曲眉豐肌,豔麗多姿”,使人不僅能從中領略其高超的藝術水平,也深刻地體味到了唐貞觀年間上層貴族們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圖》,“林木陰森山巒起伏,官員待渡,意境幽遠”。顯現出中國畫的絕佳境地,被稱爲劃時代之傑作,宋徽宋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通過對虢國夫人等貴婦人遊春的描述,顯露楊貴妃家族驕奢,圖中精巧構思,精美的筆法,爲後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寶。

至於館藏之元、明、清書畫更是風格各異,流派紛呈。這些藝術珍品中的一部分是愛新覺羅·溥儀,這位清朝末代皇帝從北京攜至長春,於僞滿州國垮臺時散佚,而後輾轉得歸遼博收藏。

刻絲又名緙絲,是一種通經斷緯,正反面紋樣相同的藝術織作。遼博收藏的北宋《紫鸞鵲譜》、南宋名家朱克柔運絲如筆的刻絲力作《牡丹圖》、《山茶圖》等品藝高雅,堪稱世界奇技。

館內藏品中尤爲富於地方特色的還有遼代瓷器,它們大多出自墓葬之中,遼瓷源中原制瓷工藝,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獨特風格,形制依契丹族習俗,適應遊獵騎牧生活,有雞冠壺、鳳首瓶、長頸瓶、三彩海棠式盤、碟等。可謂豐富多彩。至於遼代帝陵出土的遼聖、興、道宗三代帝、後哀冊,有漢文和契丹文兩種,鐫刻精細,保存完整,爲海內僅存珍寶。 館藏青銅器亦頗爲豐富,既有考古發掘品,又有傳世佳品,遼寧出土的青銅器中,禮器多同於中原而兵器,用器則頗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在古地圖類藏品中有明朝的萬曆年間李應試本刻本利瑪竇繪製的《兩儀玄覽圖》,由八幅組成通屏世界地圖,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科學成果,明、清兩朝得以據此進一步認識世界。

當我從遼寧省博物館走出來的時候,已是黃昏時分,望着那西落的夕陽,感覺自己彷彿剛剛從一幅千年歷史畫卷中走出來,那是一幅記載着悠悠東北歷史的畫卷,從瓷器青銅器,鐵器到馬蹄鐵,火槍,再到各個朝代的通寶,那一件件歷史文物將千百年來的一幕幕歷史畫面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他們不但記錄着過去的林林總總,還記錄着現在的點點滴滴,而且還在書寫着將來的美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