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感恩教育》觀後感範例

《感恩教育》觀後感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恩教育》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感恩教育》觀後感

《感恩教育》觀後感1

我是一個很任性的男孩子。今天早上我觀看了“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的節目,裏面的于丹老師講到:

一位教授帶着他的是個學生去上了一堂心裏活動課,教授說:‘你們必須要經過一間漆黑的屋子,屋子裏有風險,你們要一個挨一個緊跟着我,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是!“他們開始走進去了,在漆黑的小屋子裏面,同學們都小心翼翼的緊跟在教授後面,就在這時同學聽到一聲”吧嗒“,原來是教授開了一盞燈,同學們一看驚呆了,原來剛纔走過的是一條狹窄的獨木橋,獨木橋下面有幾十條鱷魚等着吃。這時,在教授的催促下有兩個同學冒着生命危險返回了。還有八位同學,教授又開了兩盞燈,那八位同學又往下看了一下,有一張細細的網,於是,又有六位同學返回了,還有兩位膽小如鼠的同學不管教授怎麼勸導也不過去。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去海邊,我們來到了海邊,媽媽與弟弟來到了沙灘上,挖一個水坑讓我洗腳,我到泥巴里去抓螃蟹,沒抓幾隻螃蟹,我又看到了一隻比我抓到的更大的螃蟹,我想也沒有想,不料一腳踏進去,被陷進了海泥裏,我用力的掙扎着,怎麼也拔不出來,這時媽媽又離我很遠,周圍又沒有一個大人,我想:我放棄鞋子,把腳拔出來,最後在我的努力下把腳給把出來了,我垂頭喪氣的走回了沙灘,把這一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不但沒有責怪我,反而誇獎我,能在危機時刻,勇敢處理困難。最後我光着腳丫回家了。

我很尊敬這兩個同學,同時後面那六位同學經過教授的鼓勵下也走了過去,如果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也要像那十位同學走獨木橋一樣,我們要刻苦學習,要戰勝學習中的困難,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

《感恩教育》觀後感2

伴隨着一陣陣勁爆的音樂,同學們一邊拿着椅子,一邊摩肩接踵地行走在擁擠的人海之中。大家期待多日的“爲了所有的愛與期待”感恩教育演講終於在學校大操場拉開大幕。

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好的一位老師。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從此就有了父母那無盡的愛與祝福!或許,父母不能夠給予我們榮華富貴的生活,但是,他們能夠給予我們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東西——生命。

父母爲子女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當你受傷時、哭泣時、憂鬱時……只要你想,就可以隨時回到這裏,享受着父母對你的那份無盡關愛。這,便是他們的幸福了。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開心、快樂,這就已經夠了。

而老師就像是一位辛勤勞動而又不求回報的園丁,每個工作日都會給我們一道道“輸送知識”的水源。這種知識的水源將會伴隨我們一生;老師就像是一支紅燭,一點一點地融化我們心靈的冰川,走近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遠離寂寞。她給我們的愛,輕輕地,柔柔地,像茉莉一般,散發着沁人心脾的香味......

老師的愛無私中透露着平凡,但又暗含着一些偉大。我們的老師,雖然沒有華麗的舞臺,也沒有簇擁的鮮花,但一支支粉筆是他們耕耘的犁頭;三尺講臺,便是他們爲我們奉獻青春的戰場!他們的幸福,就是讓自己的學生在長大之後對自己的國家做出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感恩老師,給了我一個前進的動力;感恩老師,給我飛翔的翅膀;感恩老師,給我指明人生的方向;感恩老師,給我放眼世界的慧眼……

我的父母,我的導師,你是我人生之中的一部分!你們是我人生航船的掌舵手,我們的一切來之於你們。我在這裏深深地要對你們說一聲:“謝謝!”和“對不起!”

《感恩教育》觀後感3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關於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的講座,受到了很大的啓發。

首先,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我們不能像那個小男孩一樣,又是摘果子又是砍樹枝,還要砍樹幹,最後到老了才明白,回過頭來坐在樹根上,陪着老樹根看太陽。尊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沒有人會相信他在社會交往中能關心同學,體諒他人,更不用說對他人對社會奉獻了。父母不僅賦予了我們生命,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讓我們在溫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但就是在父母的關愛下越來越多的人卻忘記了孝敬父母這一做人的根本,而我們要做一個體諒父母,爲父母緩解壓力,關心父母身體健康的人,我在生活中就是一個孝敬父母的人,經常幫父母洗碗、倒垃圾、摘菜、搬東西。

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領悟到了沒有信心的人與人交往時會很膽小,不敢說話,一點陽剛之氣也沒有,這樣的人往往不敢面對困難和挫折,缺乏自立精神。我們要做一個對自己有信心,勇於面對挫折、打敗困難,做一個敢怒敢言的人。這樣纔不會讓生命之舟擱淺,纔有可能托起生命的巨輪。

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感悟到了與社會上的人溝通,交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你的朋友越多好處就越多,如果有困難和朋友一起開解,痛苦就會減少一半,如果快樂和朋友一起分享,那快樂也會增加一倍。所以我們要善於與人合作、溝通、交朋友。

通過講座,我想,我要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不斷的完善自己,做一個孝敬父母、團結同學、自強自立的好少年。

《感恩教育》觀後感4

這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讓每一箇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爲,一般表現爲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職責。

然後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係,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裏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着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透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想想自我,有時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囉嗦,有時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願,想到那裏,我不禁感到很內疚,爸爸媽媽爲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還不明白感恩,總惹他們生氣,悲哀,太不就應了。在那裏,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我以後要聽你們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爲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齊快樂的學習,樹立自我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用心進取,做一個優秀的合格人才。

《感恩教育》觀後感5

看完了于丹老師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之後,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心存感恩、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愛我們的人,而不能忘恩負義!

父母對我們的愛就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教育更就是盡心盡力的,不惜任何代價的!而我們,卻就是怎樣回報的呢?從於丹的講解中,有一個事例就是這樣的:有一個母親太溺愛自己的女兒,有一天,她自己在倒水時,一不留意燙傷了自己的手,當她將自己的手伸到正在看電視的女兒面前想尋求幫忙時,她的女兒竟然不耐煩地說:“快讓開,難道你沒有看到我在看動畫片嗎?”這難道就就是我們對父母的報答之恩嗎?我們只明白索取,覺得父母給我們的一切都就是就應的,可我們又給了父母什麼呢?同學們,你爲下了班的父母端過一杯熱茶,還就是爲父母洗過一次腳?記得民間有一句俗語:烏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連動物都懂得感恩的含義,何況我們人呢?不,我們更就應懂得回報!

我們不僅僅僅只就是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朋友、還有幫忙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個性就是我們的老師。老師您每一天都在默默的奉獻着,爲班裏的事情操心着,多累呀!您從來都沒有抱怨過,我們還就是總惹您生氣,不好好學習。老師,您辛苦了!我們以後必須會好好學習,不會再惹您生氣了!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要學會感恩去報答,感恩就是沒有界限的!讓我們每個人都報有一顆感恩的心吧,世界將變得更和諧,更友善!

《感恩教育》觀後感6

今天,看了于丹老師的感恩教育講座,使我對感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感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感恩,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感恩是出於真誠懇切的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但感恩,並不止於此。當一個人經常說感恩的時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報怨,多了份珍惜;當一個社會經常說感恩時,他的世界便少了份紛爭,多了份和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是一種知足,一種珍惜,一種前進。

我們感謝父母,從哇哇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所以感謝他們給予的生命,撫養我們成人;感謝老師,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爲我們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着光和熱,燃燒着自己,點亮着他人。感謝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引領我們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感謝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所有給予我們關心和幫助的人。

感恩,讓我懂得天下父母之心尤爲貴;感恩,讓我懂得承膝於祖輩的樂趣;感恩,讓我領略到陽光的嫵媚;感恩讓我明白什麼是披肝瀝膽,風雨同舟;感恩,讓我明白鳥語花香,蔚藍的蒼穹。

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因爲有了愛,所以感動;因爲感動了,懂得了感恩。親愛的同學,有過這樣的感動嗎?如果你曾感動於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於一縷陽光、一片綠葉、一顆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動於乳羊跪母、烏鳥反哺、落紅護花、落葉歸根&&那麼,讓我們合上雙手,閉上雙眼,向上天誠心的禱告,願天下人都學會感恩!讓感恩意識傳遞,相信我們的前途會更加光明,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感恩教育》觀後感7

今天早上我觀看了于丹教授的專題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這一講。 看完節目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于丹教授講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有一棵蘋果樹,一個小男孩經常來和蘋果樹玩,蘋果樹滿足了小男孩許許多多的願望。時光飛快的過去。小男孩變成了大男孩。他不再跟蘋果樹玩了。當小男孩老了的時候,蘋果樹已經變成快要枯死的樹根,這時男人又回來了,蘋果樹卻什麼都不能給他了。蘋果樹只希望男人能陪他一會兒。故事中的蘋果樹就像我們的父母,他們總是滿足我們一個又一個的願望,而我們卻經常認爲這是父母應該爲我們做的,當我們的父母老了的時候,他們只是希望我們能多陪他們一會兒,這是一個多麼微不足道的願望啊!

有句話叫“百善孝爲先”, 意思就是說,孝敬父母在美德中佔據首位。一個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麼任何人都不願意和他交朋友。在我們所學的《弟子規》中“ 首孝悌” 也是要求我們做人必須要以孝敬父母爲根本己任。

通過觀看于丹教授的這次講座,我感覺在生活中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實在是太多了,對我們的照顧是那麼的無微不至,而我們卻經常認爲這是理所應當的,我們對父母做的實在是太少了。我們的父母工作繁忙,還要照顧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他們是那麼的辛苦。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父母也會感到非常舒心和快樂

愛我們的爸爸媽媽吧,從現在開始!

《感恩教育》觀後感8

“感恩”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擁有的。而現在,孩子對於父母的養育卻認爲那是理所應當的。

當老師嚴厲的呵斥、責罵和批評時,你是否知道“老師”已不再是他的工作,而是他終生的事業。“老師”——一個神聖的稱呼。他們將所有的愛心傾注於學生的身上,在家他不是個好妻子好丈夫、在父母面前他不是個好兒女!這不都是爲了他的學生嗎?

當我們不在爲今年收成不好而煩惱時,當我們有貧困奔向小康時,我們可曾想到是國家給了我們補助,是國家的繁榮使我們走向小康!

當我們拿着零用錢奔向商店時,何曾想到這是父母一滴滴血汗淚水的結晶呢?有這樣一組數據:某校八百多學生,知道自己生日的佔100%,知道自己父母生日的佔45%,知道自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日的盡只佔9.99%。

讓我們學會感恩,感恩老師,感恩祖國,感恩家人,感恩身邊的一切一切。讓心中的那份愛心永遠的傳遞下去,溫暖更多的人!

在老師的專屬節日——教師節。對老師說一句平淡的卻出自你內心的話語,優異的成績或許更能替代那鮮豔的花朵和金錢上的贈予。

當祖國大慶時,對着天空喊出你對祖國的祝福和對祖國的人熱愛!

當你生日——母親的受難日。告訴媽媽你最想對她說的每一句話。當你看見爸爸爲了支撐這個家而汗流浹背時,簡單地問候一句:“爸爸,您辛苦了!坐下休息會吧!”當年邁的外祖父母教你做人的道理時,你是否覺得膩煩了?那可是他們幾十年的經驗啊!

“感恩”——一個神聖而潔白的詞組。讓我們用我們的愛心點燃那永不熄滅的愛的希望之火吧!

《感恩教育》觀後感9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于丹老師專題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才恍然大悟,學習固然重要,可比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會感恩,學會做人!感恩你我他,將快樂裝進口袋。

其實現在的我都莫以爲然的接受了長輩那無限的愛,卻忘記了自己因有的職責——感恩他人,早已把感恩從心靈深處擠走,把那無限的愛視爲理所應當,當看了于丹老師專題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才知道我錯了,我在希望別人給予時,沒有動自己的感恩之心,就像于丹老師說的故事一樣“一個小女孩在看電視,她的媽媽手受傷了,拿給她看,她一手推開了媽媽,說;別打擾我看電視!”就這一個我們以爲一個微乎其微的細節,卻傷害了我們最愛的媽媽,其實完全可以換種方式,溫柔得吹吹媽媽的傷口,問一問還疼不疼?其實這樣的小動作還有很多,都發人深思。我們也曾有過許多這樣的案例,媽媽的嘮叨,爸爸的嚴厲,都是爲了誰?在所有人心裏都是嚴父慈母,我也不例外。媽媽總是順着我的性子,那代表性的嘮叨也尾隨其後,當我難過時會安慰我,當我失敗時會鼓勵我,當我受傷媽媽比我更痛苦;爸爸不會跟媽媽一樣噓寒問暖,但那嚴厲的神情中流露出愛,至今我還記得那天,我被一個男生欺負了許多次,爸爸忍無可忍,星期五爸爸找到他和他的家長處理了這件事。以前我還以爲他們不在乎我,甚至還發過脾氣,現在想想真是可笑之極。我想感謝親愛的爸爸媽媽,是你們生了我,撫養了我,呵護了我,沒有你們就沒有我。

我還有感謝教育過我的人,感謝幫助過我的人,感謝傷害過我的人。

感恩你我他,路漫漫,要經歷的還有很多,先學會感恩再說。

《感恩教育》觀後感10

3月15日上午8點鐘,我在電視上觀看了《中小學生感恩教育》這部由於丹教授爲我們講的短片。它雖然時間非常短,但給我的感觸卻非常非常的大。

于丹教授首先講了“孝”,“百善孝爲先”這句話大家都知道。我們都是從娘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我們是父母的心肝寶貝。這時,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遇難者的第三個電話》,文中,在生死關頭,銀行家愛德華毫不關心自己龐大的遺產,他最先想到的卻是自己的父母,這令我深深感動。愛德華的生命留言:“媽媽,我愛您!”多麼平常的一句話,可是卻包含了愛德華對母親的愛。在這裏,我想告訴大家一句名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所以,同學們,我們要在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多陪陪他們,不要等到他們離開後才追悔莫及。

于丹教授其次講了“仁”字。她說我們要多交朋友,不能一個人孤立玩耍,我覺得她說得很對。小孩子從小多交朋友並和朋友關係要好,這是爲走進社會打好基礎。我現在就有很多朋友,所以我整天都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有朋友,會讓我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于丹教授還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就是說人生下來並無惡意,本性是善良的,經過父母的培養和成長的經歷會塑造我們不同的性格和本性。我覺得培養我們的性格和本性可以從日常習慣開始,比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守時、早睡早起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品質。不要認爲這是小事,良好的品格就是在平時的點滴生活中養成的。

同學們,我觀看了這個節目體會到了很多東西,你不妨也去看看,相信你一定會和我一樣,大有啓發!

《感恩教育》觀後感11

在黑龍江七臺,由於丹老師爲我們講了《感恩教育》,它一共分爲四段:第一段,培養孝心;第二段,培養愛心;第三段,培養自立、自強、自信;第四段,教育我們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

在講座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樹和男孩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孩男孩就好像我們,不斷的依靠父母。大樹好像不斷被依賴的父母。它爲男孩失去了果子和樹枝,付出了所有。

我們也應該爲父母付出些,就像漢文帝劉恆那樣。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臥牀不起。劉恆親自爲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牀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牀邊睡一會兒。他天天爲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嚐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纔給母親喝。這也是感恩。

還有雞蛋、胡蘿蔔、幹茶葉的故事我也倍受啓發。

在故事中,鍋中的沸水是我們在人生中的逆境,而它們是經歷挫折的人。

雞蛋它雖然只是用了薄薄的蛋殼保護了自己,但它樂觀向上,並沒有被挫折打敗,而是經過了受挫的過程,使自己變得強大了。

胡蘿蔔剛開始也堅持自己的想法,可是它並沒有保持下來,直到最後,它被挫折打敗了,變成了一灘軟塌塌的胡蘿蔔泥。由於它半途而廢,所以我們不能像它這樣。

而幹茶葉與它們都不同,它不僅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它最終改變了逆境,使沸水變成了茶水。

我們應該學習雞蛋或幹茶葉,沒有被沸水改變。在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人應該堅持不懈,改變逆境。這樣才能得到好的結果。

這兩個蘊含哲理的故事,加上于丹老師精彩的講說,使我懂得了,人不光是要學習,也要感恩,理解他人,使自己更加充實。

《感恩教育》觀後感12

今天,按照學校要求觀看了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講座。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兩個主題:一是感恩教育,要培養孩子的孝、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承擔愛與責任;二是人格教育,要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在社會交往中獲得自信與愉悅,成就別樣的人生。

類似講座聽了不少,聽時熱淚盈眶,心潮澎湃,過後,依然迷茫。一直認爲,對孩子的教育比任何一項任務都要艱難,這不是一個模具的誕生,這是一個生命的成長,結果莫測。就象我們雖已爲人妻、爲人母,依然無法預知自己的將來一樣,我們亦無法預知孩子的將來。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力所能及的硬件環境,給他愛,盼望着他無憂無慮的成長。沉思後,還是擠出些體會來。

體會一:教育趁早。“孝爲德之本”。中國幾千年來世代相傳一個“孝”字,孩子雖然不能完全體會到做父母的苦心與奉獻,但至少從懂事就應該明白好吃的父母都留着給他吃的小道理。就象于丹老師講的故事一樣,一棵樹把果子、樹枝、軀幹都給小孩子拿去,就象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孩子遲早會悟的,只不過早悟、早獨立,晚悟、自哀傷。而我們做父母的也是,早悟,早教他獨立,晚悟,對誰都是一種傷害。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啓蒙老師,在孩子這張白紙上你起筆越早就竣工越早。

體會二:放手是愛。懷胎十月,常常捧着本書看咋當媽,還興致沖沖買了個琴,自我修煉點音樂素養,自然胎教是少不了的。呱呱落地後,真是捧着、抱着,恨不得天天含在嘴裏、揣在懷裏。直到現在,俺的長輩們都說:“看寶兒,真穩,學走步時一邊走一邊自己喊慢慢慢。”和寶兒一起走在大街上,二年級的小夥子了,快到我肩頭,我還有太多的不放心,忍不住都要拉着他的手走。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太乖,太循規蹈矩,做事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下一代不能再重蹈覆轍。有一天,聽寶寶說,他能自己打飯、自己睡覺、甚至能開導小朋友解開心中的難題,我滿是意外。所以,母愛,太多,就是溺愛,牽手是愛,放手亦是愛!

《感恩教育》觀後感13

週末我觀看了于丹老師做的一個講座,講座的題目是《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講座的內容分爲了四個部分,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一部分:“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教育我們要做個有孝心的孩子,中間還提到了岳飛、賴東進等幾個在孝這一方面的楷模人物。

孝順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品質,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品質,“百事孝爲先”,由此可見孝的重要意義。岳飛是南宋有名的抗金名將,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正因爲他的心裏有着對母親的深切的孝順和愛,才使他具備了對國家的忠孝和大愛,“精忠報國”這四個飽含深意的字就是他最敬重的母親刺在他的背上的。賴東進是某公司的董事長,他的父母都是盲人,母親還有點癡呆,可是他並沒有放棄父母,而是跪着給父母餵飯,一直持續到現在,他說,他要一直這樣去做,直到父母百年之後。

無論是岳飛還是賴東進,或者其他孝順的人,他們都很好地履行了自己贍養父母的義務,秉承了中華民族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他們永遠是人們的楷模,將永遠被人們記住,他們的品質也將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懂得孝順,身體力行把這項美德傳承下去。

人,這簡簡單單的一撇一捺,就像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孩子們在年幼時,需要父母的撫養和培育,等父母老了之後又需要孩子的支撐和扶助,如果少了任何一筆,都不能成爲一個完整的“人”。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設想一下,如果在你年幼時父母拋棄了你,你又怎麼能夠舒適地活到現在?再想想,如果你在父母年老時拋棄了他們,他們又怎麼能夠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作爲子女的我們,如果不好好贍養老人,可能配得起被稱之爲“人”?但遺憾的是,雖然這只是很簡單的問題,有人卻仍然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孝義,經歷了華夏幾千年的傳承,自古至今都作爲一座永不退色的豐碑在歷史長河中屹立,而其作爲一種美德,更是中華兒女永遠不能缺少的品質啊!

《感恩教育》觀後感14

今天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爲今天我看了一堂名爲《感恩教育》的講座,它對我有很深的觸動。講課的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大樹和男孩的寓言故事,大樹爲了男孩能交學費、買玩具、蓋房子、娶媳婦、增遠見而貢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想到大樹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不正如大樹那般的默默爲我付出嗎?

想着想着我的思緒漸漸的回到了過去,記起很多和爸爸媽媽間的往事。每當我生日時,父母都會陪我過生日,但在我開心的點燃蠟燭的時候卻不曾想到多年前的那一天卻是媽媽的受難日,媽媽在那一天冒着生命危險生下了我並開始了永不停歇、不求回報的付出。還記得在我摔倒時是父母趕緊把我扶起並鼓勵我勇敢的向前走;還記得在我生病時是父母焦急的送我去醫院並默默的陪我到最後一滴鹽水掛完;還記得過新年時是父母陪我買新衣服,從鞋子、襪子、褲子到上衣,別人有的我也都有,父母從不讓我失望……可是,父母爲我做了那麼多而我卻爲他們做了什麼呢?“好嘮叨、真煩”、“不要你們管”,這一句句不經意的話卻深深的傷害了父母的心。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正爲本孝爲先。原有陳元帥爲母洗腳、周總理替母餵飯,現有田世國瞞着家人捐腎救母、賴東進討飯養父母,還跪着喂他們吃飯。孝道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應該是社會上每個人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這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是人之常情。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耳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又響起了這首歌,聽着聽着我慢慢的閉上了眼睛,輕輕擡了頭,緊緊握住了拳頭,那一聲發自內心深處的話語以我最大的聲音呼喊而出:“媽媽!我愛你!……”

《感恩教育》觀後感15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讓每一箇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爲,一般表現爲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後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係,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裏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着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囉嗦,有時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願,想到這裏,我不禁感到很內疚,爸爸媽媽爲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還不知道感恩,總惹他們生氣,傷心,太不應該了。在這裏,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我以後要聽你們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爲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優秀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