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後感大綱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摔跤吧爸爸》講述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爲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後感,歡迎大家瀏覽。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後感

  第一篇:《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後感

印度的父親是有多麼大的權力啊。十四歲就嫁人,是普遍狀態嗎?至少她們還在上學啊。”要求鍛鍊、控制飲食已經夠殘酷了,她們是女孩子呀,愛美也很重要啊。這是我短淺的看法。無論如何,女孩子總想爲悅己者容的吧,我以己度人着。

影片中若不是穿插了侄子這個講述者,客觀的調子就很難保有,很難產生即參與又遊離的微妙視角。就不會那麼容易博得共鳴。如果不是侄子承受了那一巴掌,本來、真實的承受者可能是女兒。所以在強行剪髮之後,還有可能真的在大庭廣衆之下甩過巴掌。那麼牀墊被子也可能是女兒的?睡不好覺啥的......這個相比之下就不那麼重要了。

果然如此的話,後者那樣的父親就完全是個暴君了吧。

不愛有很多種,可能是十四歲就把女兒推出去嫁了;可能是逼着女兒去練習摔跤。

幸虧,幸虧她們成功了,不然那些逝去的童年、那些沒體會過的歡樂,誰能給她們補償。

顏值很重要。影片結束我幾乎要原諒這個爸爸,並且那一刻我也"成了印度人",心底巴望着,一定能要贏啊、一定要贏啊。但是看到最後真實的辛格的照片,並且字幕指出印度開始有成千上萬的女孩開始練習摔跤之後,我又開始不喜歡這個爸爸了。設想真實的爸爸,打人的爸爸......認同不起來。

中國東亞病夫睡獅覺醒的故事我們也看過好多了,好多激動早就來過一遍了。包括最後一刻的反敗爲勝。包括從未出場過的5分摔,在第三局開場時,我就猜測,嗯,該上場了。

因爲什麼才能徹底改變女兒們的思想呢?因爲同伴小女孩的哭訴?不夠。還需對以前思維慣性的徹底打碎。這是一個殘酷的過程。

有些成功,你必須眼光超前、想人不敢想,做人不敢做,才能殺出重圍,嶄露頭角。必須放棄保險穩妥的舊方法。必須承受失敗的風險。不承擔失敗的風險,沒有資格享用成功的巨大喜悅。

所以,對這世界上的因果關係、風險收穫,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值不值得,總有一種人生這麼過了。你以爲不值得的,可能是你膚淺愚妄,理解不了別人甘之如飴。你以爲值得的,可能會用悲劇的第二種--"得到的"--來啪啪打臉。

摔跤竟然還挺精彩的。通過這部電影,感覺get到了好多摔跤知識。我以後可能在換臺的時候,看到摔跤會放下遙控器,饒有興趣得看一場。所以,電影多少增加人們對摔跤競技興趣,有利於其影響力擴大,摔跤協會應該很欣賞它。

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至少一萬小時的努力。佩服任何一位堅持做一件事做到極致的人。

  第二篇:《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後感

這兩天的票房被一部印度電影刷新了!《摔跤吧!爸爸》以史無前例的高口碑霸佔着評分榜第一名,到目前爲止,它是引進片評分最高的商業電影,豆瓣評分達9.2,而貓眼評分居然達到了9.8!

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是一部體育競技類電影。印度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一心想爲國家贏得一枚摔跤獎牌,卻因爲生活所迫無法完成夢想。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自己的女兒們有運動天賦和潛力,他不顧社會和周圍人的反對和嘲笑,開始對女兒們進行“魔鬼”訓練,最終培養出獲得國際競賽冠軍的一流女性摔跤運動員。

在觀影的同時,觀衆被片中深深抓住了,尤其是三場扣人心絃的競技對決,更是看得不少觀衆心跳加速。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在觀影后說,“從劇作到表演,從節奏到音樂都相當驚人。”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成功的勵志電影,也是一部口碑爆棚的商業電影。

劇中演員蠻拼的!此劇背後,我們瞭解了戲骨級演員阿米爾汗的拍影經歷。雖然他有“印度劉德華”之稱,中國觀衆對他也不陌生,但爲了出演這部電影,他在戲外也是一個勵志典範。爲了最真實的表現劇情,他在完成了角色19歲的青年戲份後;短時間內從130多斤增肥到200斤,演出該角色55歲時發福的狀態。然後又在五個月內減掉25公斤的贅肉去拍壯年的戲份。而劇中扮演兩個女兒的女演員也進行了一年的摔跤培訓,這也是爲什麼片中摔跤場景看來很真實的原因。可想而知,從胖大爺到型男,這一增一減,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執着!其背後付出的艱辛和汗水非常人所能承受!精益求精的精神展現無遺!

在給演員點讚的同時,我們不禁要爲那些假唱事件的主角,驚險時刻靠替身的“明星”汗顏,職業的操守哪去了?專業、敬業的精神哪去了?是走心還是走錢?僅靠顏值圈粉,註定不會深入人心。影片戲裏戲外體現出的實力、專業、敬業,何嘗不是一種工匠精神的體現?

演藝界如此,其他行業也如此,只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纔是當下最有生命力的。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我們每個人對所幹的工作不懈努力,精益求精,注重細節,纔會有更多的完美,纔會有更多的優質電影和中國製造。

  第三篇:《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後感

在我的印象中,印度影視一貫以其異域風情及歌舞魅力感染人,《摔跤吧!爸爸》卻將父愛和夢想結合得如此完美,並且聚焦金牌意識和女權意識,整部影片呈現出一種破而後立的格調,既有對現實的鞭笞,又有打破傳統的勇氣,動人心絃,令人熱淚盈眶,也讓我迫不及待的想寫點東西。

1、父愛

曾經是印度摔跤冠軍的父親,在爲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之後,希望生個兒子來完成自己未實現的夢想,贏得世界級比賽金牌,但事與願違,妻子連連給他生了四個女兒。一個偶然的機會,女兒在打架中戰勝了男孩,這讓父親眼前一亮,有了類似"花木蘭代父從軍"的靈感,決定對其中兩個女兒進行摔跤訓練,幫助他實現夙願。在現代家庭教育的語境之下,這位父親很容易被冠以"自私"、"偏心"、"虛榮"的帽子,以自己的'權力改變女兒的命運,逼迫女兒做她們不喜歡的事情......隨着劇情的發展,父親對女兒從事摔跤事業的規劃,其實是愛的成分大於父權的成分。印度的女性地位不高,常被當作家庭附屬品,很多女孩子未成年就步入婚姻,過上了繁雜而艱苦的家庭主婦生活。而影片中,摔跤老爸一直懷揣着冠軍夢,偏執地想將夢想延續到下一代,以"暴君"形象對兩個女兒展開魔鬼式訓練,甚至將女性象徵的長髮給一剪沒了,兩個女兒爲此搭上美好的童年時光,乃至青蔥時光,不僅僅要承受着身體上的疼痛,還要飽受外界的非議和嘲笑。也許你會說,劇中父親獨斷專行,絲毫不尊重女兒們的個人意願。但是,女兒們所承受的磨難,又何嘗不是別的女孩所仰望的幸福?他引導女兒們進入體育競技行業,徹底改變了女兒的命運走向,把女兒變成了一個擁有世界視角的現代女性。摔跤小舞臺,社交大舞臺,女兒所擁有的人生,其精彩程度要遠遠超過其他印度女性,這何嘗不是父愛的偉大體現。都說父愛如山,深沉而厚重,不像母愛那樣溫潤透徹,也許有時難以察覺,但只要你碰了壁受了委屈,他就一定站在你能看得到地方,爲你加油打氣。這就是父愛的力量,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

2.夢想

正如世紀老人冰心所言: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成功是由痛苦創造生命的夢想,是由自強不息鑄造的奇蹟。劇中的吉塔和巴比塔爲了實現父親的冠軍夢,他們遠離自己最愛吃的零食,被逼含淚剪去最象徵女性的長髮,忍受來自同齡人與非同齡人異樣的眼光、非議和嘲笑。他們犧牲那個年齡階段該有的娛樂時間,艱苦訓練。他們壓抑了青春,卻也重塑了青春,猶如高考學子,揹負着家庭的夢想,社會的期待,在追逐人生夢想的起飛階段,振動沉重的翅膀,艱難的前行。吉塔最終成功的精彩瞬間來自於日常大量枯燥訓練的積累,來自於彎路中的折回,來自於絕不放棄的最後一擊,從而成就歷史傳奇!成功的道路充滿艱辛,輝煌的背後灑滿汗水。但即使前方的道路再難,荊棘再深,夢想的實現也不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