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復活的軍團》的觀後感

《復活的軍團》的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復活的軍團》觀後感(一):一將功成萬骨枯

《復活的軍團》的觀後感

從看到6集的標題開始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部底蘊宏大的片子 不知道用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形容是否妥當 這部片子從兵馬俑的發掘工作入手 通過進一步的陶俑發掘和周邊發掘 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大秦帝國這輛兩千多年千的戰車是如何工作的。始皇帝野心勃勃 高瞻遠矚 可以想象他對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位偉大的千古一帝 站在幾位秦王的肩膀上 他從政治 法律 經濟 交通 軍功制度各方面出發 可以說他把整個帝國變成了他手中的一把尖刀 這把刀由西向東 刀鋒直指中原大地乃至任何敢於向他反抗的敵人。看過這部片子我並沒有對大秦帝國的軍隊有多麼深重感慨或之自豪的情感 冰冷的陶俑和出土的各類文物史料深刻的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態 秦帝國15年而終 實在非戰之罪 不免唏噓 始皇帝千古一帝名副其實。

《復活的軍團》觀後感(二):遙想秦人,幾點歪思

這部短短六集的片子,讓我重新認識了秦人,也服了他們。

1. 現代人能想到做到的,他們也都想到做到了,差別只在於精細度而已。標準化管理、流水線生產、流程制度說了算、賞罰分明有序、目標一致化(goal congruence)、責任到人(accountability)等等,哪個不是現代國家和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

2. 客觀條件什麼的,對於秦人來說都是浮雲。沒有路就修路,沒有水就造渠。海拔、高山、距離什麼的,好像沒有什麼不能被克服的。只有不想幹的。只要幹了,就沒有幹不成的。除了令人咋舌的強大意志力,高超的技術水平也讓人歎爲觀止。

3. 很多事情對於秦人來說似乎是本能的認知。比如說,水利。看歷史書,後世的朝代,常常是歷經教訓,才認識到水利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治水的經驗也是在和大自然無數次的搏鬥中積累起來。可是秦人一來就治水,也不需要有人苦頭婆心的講事實擺道理。而且,一出手就治了個了不起的都江堰,歷千年而不倒。

有時候異想天開,秦人的技術和思想怎麼這麼先進,是不是有人穿越過去的啊....

可是,爲什麼這些思想和技術就傳不下去?爲什麼強悍的秦軍歷經五代國君直至秦始皇打到巔峯之後,這麼不堪一擊,被起義軍迅速打敗?除了影片中提到的原因,還有些什麼可能?以下只是個人的一些歪解。

1. 秦人從來不被視爲華夏正統,更曾被視爲夷人。試想“夷人”的思想/傳統,怎麼會被齊魯後人、泱泱儒生學習傳承,自然其影響力隨着上位者的更替也就消散了。

2.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看片的時候,時不時會感嘆怎麼秦人就這麼勤奮刻苦,整整五代國君啊,一直就這麼操練發展着,不會覺得累?再加上後來秦始皇連年的六國戰爭,南打土著北趕匈奴,不會想要片刻的休息?繃緊的弦,總有斷的一天。起義的時候,說不定正好就是絃斷之時。

《復活的軍團》觀後感(三):一些啓示

1、秦軍的標準化,可以認爲是法家治理的一個側影,統一,規範。製作流程層層監督把關,層層負責。

2、靈渠、長城、秦直道等等,這些超越時代的工程或許耗盡了秦國力,讓我想到了又一個大一統王朝-隋朝,大運河時至今日還在發揮作用,成王敗寇的說法讓隋煬帝成爲一代昏君。

3、獎勵軍功與重視耕戰是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強大的兩大原因,可能會導致軍國的出現,但是作爲統治者的實用主義觀點,這確實是在戰國時期出類拔萃的道路,更何況不這樣做的國家,難道實現了民主麼?既然國不富民也窮,不如國先富起來。至於獎勵軍功更是可以與科舉相提並論的制度,不要認爲科舉是落後象徵,在其出現伊始以及相當長的時間,它是寒窗學子能夠實現鯉魚跳龍門的渠道,這條渠道可能比當前窮二代逆襲要更規範也更易於實現。

4、在中國歷史上,秦文化是獨一無二的。秦人功利實用、滿懷開拓和進取精神。他 們崇拜規則和秩序,相信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或許,這種文化傳統在秦人發跡之 前就決定了日後的崛起,同時也埋下了覆滅的種子。 是秦始皇將這支軍隊帶到了輝煌的頂峯。但是,這個帝王超越了時代的野心耗盡 了帝國的國力。無論如何,一支軍隊的命運是緊緊依附在它的國家之上的。在秦軍最 後的日子裏,帝國的秩序已經崩潰。當士兵們在前方拼殺時,他們的家已經無人來養 活,覆滅的命運不可逆轉。

讓我們再一次凝視這些兩千多年前的軍人,他們曾經造就了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 帝國,也造就了我們的歷史。今天,我們使用着的文字來自於秦人,我們廣袤的國土是秦帝國的延續,我們統一的中華民族在秦帝國時期開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個大帝國,仍然和我們血脈相連。

《復活的軍團》觀後感(四):一些心情而已

本是回覆一個豆油的,又覺得不吐不快,於是在此加評。

1. 本片並不是一部編年體,要看歷史書,可以去圖書館,OK?片子從幾個主要方面來剖析秦軍強大的原因,闡述祖先們智慧、行爲、思想的構成。

2. 歷史從來都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封建專制時代,帝王意志和手腕,是國家強弱的直接原因。在那個蠻荒初開的年代,如果沒有近乎冷血的國策和手腕來推動如此龐大的國家機器,統一和變革只能是空想。

3. 金導的幾部紀錄片裏,確實都存在誇大的敘述。又或者與其定義爲誇大,不如說是附加了金導自己的許多夢想。

-------------------

第一次看該片是04年奧運期間,一幫搞大三實習的人擠在寧波郊區一個海軍酒店裏。伴隨着劉翔奪冠,看着復活的軍團,熱血之情難以言表。這麼多年過去,我依然喜歡翻閱探討跟歷史有關的東西,只是經歷過現實的洗滌,當年的不知來由的激動"豪情"逐漸淡去。

金導是我十分崇拜的導演,是在我心裏真正從事電影藝術的爲數不多的導演之一。他的敘述慣於一線逸開而窺全貌,這樣的紀實手法非常合我的胃口。從王者之師到圓明園到大明宮,無不寄託着導演自己那回溯遠眺的夢,用電影的藝術特效和獨特拍攝方式將這些夢境展開在我們眼前。當再次回望先祖的靈魂和精神,畫卷如此優美,樂章娓娓道來,感慨至深而沁人心扉,看客們又何必糾結它屬於現實派或者抽象派。

願與電影迷和歷史迷們分享心情。

《復活的軍團》觀後感(五):與子同袍

對秦歷史很好的補充材料,可能以前只停留在歷史書上的“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還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balabala”,這部紀錄片以秦國的兵器製造、軍隊、國策(耕、戰)、嚴苛的法律,水利工程(雖然初始目的也都是爲了戰爭)等各個方面,更直觀地展現了爲什麼最後統一六國的是秦而不是其他國。對我這種歷史盲來說,是很好的科普? ?(?ˉˉ)?”

現代人真的是很難想象當時的秦人有怎樣的智慧和毅力去完成那麼浩大的工程,還有那些精巧絕倫的設計,比如說弩,使得匈奴人幾十年不敢來犯,莫非真的有人穿越哈哈哈?°??°?? 都江堰,兩千多年了依然發揮着作用,夯實的道路兩千多年仍寸草不生,還有靈渠、鄭國渠、長城,舉全國之力,之智慧。也是因爲如此不愛惜民力,導致了秦二世而亡吧。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在耕戰國策下的人民,不是在戰場就是在後勤,像是戰爭的機器。戰場上取敵首級就能升官級或免除奴隸身份,製造的兵器都要刻上工人的脈搏,以便引咎,所謂“物勒工名,以考其誠”。

看完紀錄片再看《阿房宮賦》,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總體四星,但聲控表示,旁白聲音不戳我的點,扣半星(′?_?`)

《復活的軍團》觀後感(六):生產力是第一要素

早上的時候刷微博看到有人討論古代陣戰,於是順手學習了一下冷兵器時代的軍事基礎知識.下午把陳凱歌的<荊軻刺秦>(電影)和金鐵木的<復活的軍團>(CCTV紀錄片,記錄秦代軍隊)看了一下.感覺<復活的軍團>中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值得記一下.

1.兵器材質

從兵馬俑可以看出,秦軍的兵器是標準化生產的.箭頭和箭頭,弩機關和弩機關間差距極小,可以方便更換.當時的秦軍兵器工業已經不是小作坊了,而有了標準化大生產的雛形,而且可能已經使用機械.比如戈頭的打磨痕跡沒有交叉紋,說明不是手工打磨,極有可能是砂輪.當時鐵器還不成熟,無法做到全國按統一的技術標準生產,要做到大生產,只能使用青銅.況且秦的青銅是十分先進的,可以造出90cm的劍,領先於戰國.

2.極端的計劃經濟

秦律法規定了關中平原的每畝地的農業標準.就是說我的地上種小麥每畝地用多少種子是必須依照法律的.秦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了幾代人的經驗.

3.舉國動員能力

司馬遷說秦兵百萬,人口五百萬.軍隊比例20%.這個數字十分不科學.一些非常軍事化的國家如普魯士軍隊比例不過3%,南北戰爭時美國不過5%.中國古代每個軍人需要3個後勤人員.所以如果20%除四5%也是極高的比例,要做到這一點,離不開上面說的極端計劃經濟,漢中關中巴蜀三大糧倉.

4.軍銜系統

"秦國軍隊左手提着敵人人頭,右腋夾着俘虜,赤膊上陣,不顧生死,虎狼之兵""秦兵每逢戰事興奮異常"

當時當兵是貧寒人家升官的唯一出路,而且賞罰分明.秦軍戰鬥力十足.每次上陣前,秦兵都要喝酒.所以兵馬俑中士兵多是啤酒肚..orz..

5.運輸系統

巴蜀糧草給嶺南了,關中糧草給咸陽了,所以北方部隊的糧草由山東出.每192石從山東出發的糧草扣除折耗只有一石能運抵河套.所以修了秦馳道.秦馳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騎兵從咸陽/陝西西安到九原/內蒙包頭只需三天.而且秦代發明了雙轅車,一隻牲畜就可以駕車.提高了效率.秦代繫馬時勒馬的胸肌或者肩腋,兩匹馬可運1.5噸貨物,當時西方勒馬的脖子,馬跑快了會窒息,兩匹馬只能運0.5噸貨物.

感想:

再一次感受到了生產力的力量.秦的人口,糧食產量是其它國家好幾倍.這些是冷兵器時代的國力決定因素.而且秦的農業和工業都極爲發達,這些是虎狼之師的基礎.或者說,正是商鞅和李冰奠定了秦帝國霸業的基礎,而白起和王翦更多的像是錦上添花.

戰爭更多時候拼的是國力.比如曹魏和蜀漢.再如滿清吞併新疆和西藏的時候,藏人和準格爾蒙古人都以百萬計,而清的人口以億計.所以大清屯兵青海,糧草齊全,符都準備了了一萬五千張,滿蒙漢部隊步步爲營向拉薩進發的時候真的沒有任何勝負懸念..

以前看<叫魂>的時候感覺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大清的財政和律法.民間到底能不能裝神弄鬼?道士是什麼社會地位?死刑犯需要皇帝親批?怎樣平抑糧價?感覺外國史學家對這些更感興趣一點,而中國史學家偏愛政治和軍事.

感覺太多的時候歷史的重心不是皇帝和大將的恩怨,后妃和外戚的糾纏.而是經濟基礎.比如土豆和玉米的引進使得中國人口翻了兩番,並且農民起義更少了.這件事其實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了,只是潛在下面,沒有乾隆帝文治武功明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