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萬物理論》觀後感範文

《萬物理論》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在從物理學院轉入管理學院以前,我的夢想一直是成一名物理學家。這個夢想從初中就有了,它一步一步促使我參加競賽、來到科大,最終走到今天。雖然如今已經離開了物理學領域,但是曾經那些爲了物理而努力拼搏的日子仍然歷歷在目。也許正是因爲我在物理學領域的學習經歷,所以我對於科學家羣體有着不同於社會上的這部影片的一般觀影人的熟悉和理解。

《萬物理論》觀後感範文

斯蒂芬·威廉·霍金曾是我最熟悉的物理學家之一,或許僅次於牛頓和愛因斯坦。實際上,霍金的名聲是如此之大,在我和其它領域的親戚、朋友交談的過程中,我發現霍金或許是如今尚在人世的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了。可是與另外兩人不同,霍金的成名並不全是因爲他在學術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更是因爲他獨特的人生經歷。黑洞本身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物理現象,在這裏引力扭曲了時間和空間,連光也逃脫不了。但是正如這部電影的主題沒有過多的涉及學術理論,這篇觀後感也會更多的關注這個故事的人生、愛情和人性層面的話題。

我今年21歲,人生閱歷不能說豐富,所以人生、愛情和人性或許是我尚難以駕馭的話題。但是錢鍾書先生曾說:“調情可變戀愛,模仿引到創造,附庸風雅會養成真正的鑑賞,世界上不少真貨色都是從冒牌起的。”所以如同孩童學步,不論是在寫作、影評或是人生感悟,我都會沒有遲疑地邁出這跌跌撞撞的第一步。

首先是關於人生。我一直感覺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非常的相似,因爲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相同的期望與渴求。首先是吃飽穿暖,有一個安全的環境。其次是有讓人滿意的休閒和娛樂。還要有家庭、朋友,有愛、付出、索取和他人的尊重。只要滿足這些,就能讓大多數人過上幸福、滿意的生活。但是人性中也有一些妨礙我們獲得幸福的缺陷,比如嫉妒、野心和暴躁等等,這些在這裏不再細談。

妨礙我們獲得幸福的,不只是內心的缺陷,在生活中更多的是外在條件的限制。比如不乾淨的食品、污染的空氣、生活壓力,還包括更嚴重的貧窮、戰爭和疾病等等。在霍金的故事中,他在自己正當風華正茂的年紀遭遇了最嚴酷的寒冬。他患上了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當時醫生告訴他,這種疾病不能治癒,而他只剩下兩年的壽命。也正是因爲這樣一種巨大的不幸,他的人生經歷獨一無二。

在影片中,霍金從一個騎自行車和朋友競速的少年,一步一步的失去了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最終他坐在輪椅上,唯一能動的是眼睛和一根手指。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只是發現走路變得越來越困難,直到一次走路時仰面重重跌倒,逐漸失去了走路的能力。同時,他的手指也開始不聽使喚,作爲一名學者他再也不能寫字,後來連穿衣服的能力也失去了。最終,他不再能夠說話,生活不能自理。

每個人都可能在人生中遇到種種不幸,有可能是先天的缺陷,有可能是外在的打擊,也有可能是環境的壓力。這一點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選擇的,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可能影響細微,比如一次考試失利、騎自行車跌倒,有些可能帶來長久乃至終生的影響,比如某種疾病或者親人去世。

霍金的故事吸引人們的一點,就是他在面對生命中巨大不幸時展現出的堅強和樂觀。如他在影片結尾時的演講中所講的:“不管生活看上去多糟,總有你能夠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當電腦平淡、沒有情緒的電聲傳入觀衆的耳中,看着這個時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歪着頭坐在輪椅中,顫動着唯一能夠移動的一根手指,告訴我們這些話的時候。人們如何能夠不爲他的堅強感動,那些同樣在生命中遭遇不幸的人如何能夠不爲他的樂觀所激勵?

其次是關於愛情。這部電影是根據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霍金的回憶錄改編而成,影片着墨最多的就是兩人獨特而又感人至深的愛情。霍金和簡邂逅於劍橋的禮堂中,文科背景的簡和理科出身的霍金好似不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霍金向學習中世紀詩歌的簡搭訕講的是“The theory of everything”。霍金是一個物理學家,用他的話說他是“有智慧無神論者”,而簡信奉英格蘭教會。簡第一次到霍金家裏做客,霍金的父親問簡喜歡什麼畫家,簡回答特納,霍金的父親說他的畫就像被雨淋過一樣。在劍橋的舞會,霍金從不跳舞,簡渴望跳舞,但爲了霍金也裝作不愛跳舞。在這裏,愛情中的異性相互吸引,它讓兩個完全不同的人走到一起並做出巨大承諾。這時候,愛情是一種粘合劑,也可能爲之後的婚姻生活帶來隱患。

當霍金的身體狀況變糟,簡義無反顧的選擇與霍金結婚,這近乎殉情的行爲是兩人愛情的高潮。“簡在訪談中曾說道,年輕時過於無憂無慮和樂觀,她認爲他們終將戰勝疾病,從而像正常的家庭一樣生活。她高估了醫學,而低估了居家生活的艱辛,後者像頑固的系統誤差一樣折磨着這個年輕的女子。她的宇宙核心由丈夫完全佔據,除了日常起居的照料,還有丈夫的個人事務,三個孩子,自己的學業和工作,繁瑣的家庭瑣事更是化作數據圖上的壞點一點點剝蝕着她的笑容。這些壓力無疑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黑洞,支撐着她的完全在於愛和責任,這些力量如同霍金輻射,讓黑洞看起來沒那麼黑暗絕望。”

“古語道,久病牀前無孝子。另有言,貧賤夫妻百事哀。霍金夫婦雖然算不得經濟窘迫,但來自生活的巨大壓力無疑將這個家庭從‘平常’這一平坦的時空拽離,而這些壓力則大半由簡一人承擔。影片二人坦承分手的段落令人動容,這個女人下定決心與這個偉大的天才結合之時,是爲了能讓他生命中餘下的兩年平靜而從容,過多的期待都算作奢望。而在霍金的頑強和簡的悉心照顧下,這段路程奇蹟般地延伸了二十多個年頭,卻終結於與疾病無關的理由。年輕時爲愛許下的諾言,在現實中通過行動綻放昇華,但結局峯迴路轉;理論的精妙之處,在實驗中得到更爲充分的體現,卻慢慢偏離了最初的預言。”

最後是關於人性。一直覺得一部真正偉大的藝術作品,不管是文學、音樂還是電影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深入的揭示人性。這部影片給人的震撼力也在於對真實人性的深入揭露。在這樣一部講述人生悲劇的故事的電影中,觀衆自始至終感受到的卻是真實的、濃濃的溫情。劍橋禮堂中科學與文學、代表着理性與感性的兩極的近乎天定的邂逅和相愛,小酒館中直接又笨拙的追求,舞會上的星光燦爛,康河邊充滿柔情的旋轉,他們像一對普通戀人一樣約會、接吻和熱戀。

當疾病開始顯現,霍金重重地摔倒在地。他決絕地推開簡,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學生休息室裏看電視。出去後在草坪上,他僵硬又顫抖地提着球杆打球,賭氣般咬着牙把一個個球努力地推進小門裏去,旁邊的簡咬着嘴脣發抖。結婚以後,霍金失去了越來越多的行爲能力。通過博士論文答辯的那天,他和簡在家裏宴請朋友,本該是值得慶祝的開心的一天。他卻發現自己的手已經不聽使喚,以後再也無法做到喂自己吃飯了。朋友們說說笑笑,屋裏的燈光溫暖明亮,霍金強顏歡笑,禮貌地離開餐廳。他試着爬上樓,卻卡在樓梯上不能動彈,孩子在頂樓透過隔離網看他,霍金哭了。淚水從臉上無聲地劃過,他的面部肌肉抽動,眼神裏都是委屈、無奈和辛酸。

也許正是那些對於真實人性的深入展示,讓每一位讀者、觀影人在接觸這些作品的時候感受到內心深處的強烈共鳴,使得這些優秀的作品能夠膾炙人口、深入人心。每一次感動和共鳴,都是內心的一次成長。每一次總結也是對寫作能力和自身理解能力的訓練。由於個人經歷所限,我的對於愛情理解尚淺,所以在愛情部分引用了網絡上找到的影評,但是僅僅是閱讀這些影評,也對於自己有教育意義。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獨特的故事,有高潮有低谷,有光輝的時刻也會經歷挫折。當一個人的故事被寫入書籍,被搬上銀幕,由衆多的人們欣賞,這故事就有了更多的意義。我們在別人的一生中尋找我們自己,認識我們自己,並藉此瞭解世界、瞭解自己,幫助我們更好的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就是讀故事、看電影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