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5篇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我不是藥神》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爲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下面給大家分享我不是藥神的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5篇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

去年,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讓很多人淚雨紛紛。

坐在影院裏,不同的人被不同的橋段弄得直抹眼淚。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影片,用喜劇的手法講述,把人逗笑又逗哭,因爲人物的處境就在笑與哭的漩渦中,不能自拔。

主人公程勇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開着一家成人保健品小店,店面老舊破敗,經濟捉襟見肘,婚姻也分崩離析。身患“窮病”,他已經到了“破罐子破摔”的地步!慢粒白血病人呂受益找到他,求他從印度販賣些廉價救命藥。他慢慢從裏面嗅到了久違的商機。他大賺了一筆,然後“洗手”開起了服裝廠,生意紅紅火火。但好朋友以生命的代價把他從冷漠中喚醒,他意識到活着不能只爲賺錢,還要救人。道義擔當,他一步步完成了人性的自我救贖。

影片中有很多畫面直戳人心,其中有三個畫面讓我感觸頗深。

畫面一:慢粒白血病人呂受益初見程勇時不被待見,他卑躬屈膝地討好、諂笑,但最終還是被程勇趕了出來。想活下去的呂受益用自己做得來的方式求一線生機的一幕,讓觀影者心頭酸楚,深深同情。

畫面二:程勇拿到了印度仿製藥,慢粒白血病友羣的羣主帶着衆多病人來到餐館商談買藥事宜。程勇覺得他們戴着口罩是對自己的不尊重,讓他們都摘下來。爲了能拿到便宜的救命藥,這些害怕有菌環境的病人們只能乖乖地露出面如灰土的臉,虛弱地此起彼伏地咳嗽着……只要能繼續活下去,他們言聽計從,尊嚴在此時變得一文不值。

畫面三:程勇被抓,被判了五年。當他從法院出來,囚車行駛在大街上。押送的警察對司機說:“你開慢點。”秋日的陽光下,路兩旁站滿了上千名慢粒白血病人。他們重病纏身,羸弱無力,已經沒有力氣爭辯什麼,只能默默地注視、默默地送行,目光裏飽含着他們所有的感激之情……這一幕讓很多人淚奔。他們用這樣的方式表達:程勇,你是罪犯,你是藥神,你是英雄!

回到現實中,看看“水滴籌”“輕鬆籌”,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人都在呼喚着藥神。

影片中,程勇身上體現出的人性的善良,還有對生命的尊重,讓人莫名感動。如果我們想遠離自私冷漠的瘟疫,就必須有人不計得失,多施善舉,大家才能手牽着手、心暖着心,這個世界纔會變得坦蕩光明!我們纔敢拍着胸膛對天說:此生何懼病與痛,人間處處有藥神!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2

看完《我不是藥神》的時候,我是淚流滿面的,雖然其間一直有感慨,但最後最深的印象還是那些字幕:“中國開始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而這部影片也是評分很高。

其主要內容是:主人公程勇開了一家印度神油店但生意不好,由於父親病重急需醫藥費,兒子不想去國外與母親生活,租的店面到期等原因急需用錢,剛好白血病人呂受益請求他從印度販賣抗癌藥,而程勇思前想後決定鋌而走險併成功地取得了印度格列寧的中國代理權。此後便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賣出,並與劉思慧,彭浩,呂受益和劉牧師一起賣起了盜版藥。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由於害怕被抓判刑,程勇決定將代理權轉讓給賣假藥的張長林,“五人幫”隨之解散。但程勇與印度格列寧的淵源並沒有結束,五年過去,參加了呂受益的葬禮後,程勇又一次賣起了假藥,並且價格只有原來的六分之一。但與此同時,瑞士格列寧公司的醫藥代表正與警方一同抓捕賣假藥的藥販子,還有高額懸賞。預料到賣假藥不能長久,同時印度廠子那邊又開始減少生產,程勇決定放開渠道,讓上海以外的病友們也能享受到福利,但也因此,程勇被抓了。三年後程勇出獄,發現格列寧已經變得平價,再也不會有人要買印度藥了。

在這部影片中我有一些零碎的感受。比如影片中提出了一個“真”與“假”的問題:到底什麼纔是評判真與假的標準?是有法律效用的一紙專利文件,還是病人們的實際感受到的藥效?第二,在電影中主人公的做法是違背了法律的要求的,但電影中的褒貶傾向很明顯,主人公雖然一開始是出於利益接收販賣盜版藥的生意,但越到後來,尤其是目睹了呂受益因爲沒錢買貴藥喪失生活信心自殺的事情,在他的葬禮上看到了衆多白血病人懇切的眼神,他開始從一個生意人變成了一個救世主:不僅賣的價格比五年前還要低,到後來還開始自己墊錢......第三,主人公兩次去印度所看見的景象的區別很大,有值得說道的地方,第一次去是陽光明媚,集市熱鬧非凡,還有許多的小孩子開心地追着主人公乘坐的汽車跑,而第二次,也就是五年後決定再次賣藥的時候,主人公看到的是濃霧籠罩中的印度,有人在用機器製造霧氣,還有神鬼的雕塑在路上穿行。這不同的景象是預示着不同的後事:第一次的場景預示着主人公財路的打開和暢通,而第二次則是預示着呂受益的死亡和更加危險和未知的前路。第四,影片中對宗教呈現一種包容的姿態,不僅主要人物之一劉牧師信奉基督教,印度製藥廠長對於程勇的做法也持一種支持和讚賞的態度,認爲他是“救世主”。第五,當思慧把各醫院病友羣羣主叫到程勇跟前時,呂受益率先摘下口罩,而到程勇決定不再賣藥,呂受益又將口罩戴起,這一摘一戴,正體現了呂受益對程勇的信任與失望。

電影中很多的地方都體現了人性的善,除了主人公程勇神一般的救了成百上千的白血病人,其他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善也有值得說道的地方。比如黃毛,背井離鄉但還是救助着一名白血病人,在發現裝卸藥物的地方已經被警方發現的時候果斷地選擇自己開車引開警方,並最終發生車禍死亡;劉牧師冒着被毆打的風險走上演講臺揭露張長林賣假藥的真相;一名老奶奶向曹斌請求不要再追查假藥......這部影片中善與惡同時存在,但明顯善是影片中的主旋律,且呈上升的趨勢。

作爲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影片,這部影片選的主題很好,正如影片中所說:“誰家還沒有個病人呢?”而醫藥的問題確實很普遍,對於一些家境貧困的人來說,高昂的藥費是很難支付的,因此,這部影片有很強的現實性。而反響如此之大,也將一定會引起更廣大人士的思考,繼而促進社會向好方向的變革。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3

看完電影《我不是藥神》,儘管結尾時有一個光明的尾巴,但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我的腦海裏飄出兩個字眼來:人性和無奈。把這兩個字兒聯繫起來,作爲本文的標題,很有些不倫不類的意味,但我還是很無奈地堅決地選用了它們。

《我不是藥神》表現的是人性的主題,或者說是人的生存權的主題。在我們這個社會裏,除了正在逐漸脫貧的那部分鄉下人和下崗工人以外,生活在貧困線下死亡邊緣上最最痛苦的人,就是癌症患者。爲求得生存,病人和他們的家屬所承擔的痛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我不是藥神》表現的就是這麼一羣人,以及與他們緊密相關的藥販子。影片真實地展示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生離死別。一個個由血和淚剪接而來的鏡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的基本生存慾望和奮鬥抗爭,我深深地被這些血淚連接的蒙太奇感動了。這就是人性的力量。

我歷來認爲,文學和藝術不應該是高大上的吹鼓手,而應該面對人性的主題,體現人性的力量。把鏡頭對準弱者對準社會的底層,去了解去發現去表現去吶喊。無論你是哭泣還是歡呼,人性是一個永恆的東西,是一個人類共通的東西,那纔是真正的高大上。《我不是藥神》是這一點感動了我。

《我不是藥神》同時表現的又是無奈。影片在死亡和生存之間,在法律和常態之間,在利益和良心之間,在朋友和親人之間,在野蠻與道統之間,無規則地閃動着。人世間就是有這麼多的無奈。面對疾病面對死亡面對金錢面對權力面對常態,人們常常面臨着很多選擇。在一個個撲面而來的癌症患者的眼神和他們的口罩面前,人不得不做出一種選擇。影片的主人公選擇的是犧牲自己,不敢說他要拯救蒼生,但他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情。這種選擇,是影片最最成功也是最最受觀衆讚歎的精髓。是因爲這種人性的表達,使影片具有巨大的震撼力。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種無奈實在是太多太多。文學藝術作品很少有人去認真地嚴肅地表現這種無奈。因爲種種原因不敢涉及,或許是個盲區是個禁區,作家藝術家們只有無奈。像我們這個社會很多人一樣,面臨這樣的狀況,他們變得束手無策,只有無奈。他們像影片中的情節一樣,面對那一個個撲面而來的癌症患者的眼神和他們的口罩,不得不表現出無能和無奈。無奈,是這個社會最不可救藥的狀態。

《我不是藥神》還有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真實地表現人物的缺點和人性的弱點。在觀衆的眼裏,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但他不是完人。他仗義但他也愛財,他愛孩子但家暴妻子。不同的人看他,還會找出其他缺點。這些都是人性的實在表現,因爲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能有十分完美的人,也不會有十分完美的人格。就像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一樣,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還有很多缺陷,還有假藥還有假疫苗還有貪腐還有法律缺陷,等等。不完美才是真實的。只有不完美才會有矛盾。有矛盾就有鬥爭,就有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表現無奈,就是直面矛盾,這是文學藝術應該倡導的題目。

文學藝術要表現的應該是一種人們崇尚與讚美的人性美,對各種無奈的陳述與辨析,對美中不足對社會對人性缺陷的分析與批判。

沒有批判,社會不會進步。

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最基本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