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科技推廣項目技術工作總結

科技推廣項目技術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技推廣項目技術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技推廣項目技術工作總結

開展特種玉米示範提高科技增收水平特種玉米引種示範技術總結我單位在xxx鄉xx村,實施了xx畝特種玉米引種試範項目,投資科技扶持資金x萬元,通過努力,取得了預期效果。

一、立項背景

xx縣地處xxx,全縣總面積xx平方公里,轄xx個鄉鎮,xx個行政村,xx個自然村,總人口xx萬,其中農業人口x萬,耕地面積x萬畝。處在xx位置,x公路幹線在這裏交匯,榮烏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交通、自然條件優越,水力和旅遊資源十分豐富,x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x毫米,年均氣溫x℃,年均日照時數2800小時,0℃以上年均積溫2950℃左右,年均無霜期156天左右。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多年來,由於缺乏技術引領,資源開發沒能充分應用,種植業一直侷限在傳統玉米規模生產,種植面積佔我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75%以上,但經濟貢獻率僅有30%。一些有識之士在特種玉米上進行了探索,企業加工能力達到了3000萬穗,本地市場消化達到100萬穗。近年來,轟轟烈烈的這項朝陽產業面臨曇花一現。栽培技術成爲約束的瓶頸,品種良莠不齊,管理科學水平低,收穫粗放,商品穗低,加強科技引導和示範成爲重要任務。

二、項目主要研究的內容

開展品種示範,推廣優良品種。通過開展科技培訓與交流,增強種植戶素質;開展選種,整地、催芽,播種、地膜覆蓋、管理與收穫集成技術應用、解決特種玉米發芽率不高,商品穗低的問題。實施200畝水果玉米標準化示範進行品種展示,科技服務、技術交流等多種功能的科技推廣。通過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農民的基本素質和市場開發能力,引導我縣特色農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三、主要解決的技術與創新點

在x鄉x村種植特種玉米200畝。引種試範15個,篩選優良品種6個。刷新了一個目標,普及了四項技術,破解了兩個難題。

一個目標:項目區平均畝產鮮穗7000多個,實現銷售收2100元,畝均純收入1200多元。項目區傳統玉米生產畝平均純收入450多元,特色種植實現收益翻番。

四項技術:

(1)頂凌整地結合增施有機肥。清明節前後,耙耱除茬,破土碎垃圾,同時預備優質有機肥3000擔/畝。

(2)浸種催芽:5月上旬選種催芽,用甲霜靈溶液浸種,然後進行增溫催芽。

(3)地膜覆蓋:人工起壟結合施入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殺蟲劑,行距1.5尺,5月上旬地膜覆蓋,幼芽破胚1-2後人工點播,每空2粒,株距1.0尺。播深2.5釐米左右。

(4)培土壓膜:由於特種玉米幼芽纖弱,頂土能力弱,及時放苗,同時周圍培土。

(5)及時摘除果穗,提高商品性,同時爲第二穗生長創造良好的發育條件。破解了兩個難題:

1、品種引進,一年之計在於春,品種的優劣決定了生產的成敗。我單位高度重視,詳細瞭解品種植物學特徵、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生長髮育等方面的表現,根據我縣生產區的'立地件,引進了15個稀特品種。

2、特種玉米尤其水果玉米種子千粒重低,含糖量高。發芽勢弱,頂土能力低。地溫低,易受黴變。地下害蟲好食,幼苗易感病。我們在這方面高度重視。在當地首次開展了浸種催芽,人工點播、地膜覆蓋。

四、存在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教訓

1、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找到適合當地立地條件的品種,開展試驗、示範、推廣,強化技術創新和改進傳統生產經驗。如浸種催芽、地膜覆蓋等,開發研究更多的生產模式,翻陳出新。

2、水果玉米既不耐旱,又不耐澇,春季低溫易發黴變,苗期管理是關鍵。

3、水果玉米春季管理是獲得高產、優質的關鍵。其主要措施是防旱、增溫和保出苗。4、項目建設週期短,宣傳推廣影響力不強,對產業結構調整引導性不明顯,有的農民剛探水,就斷了水源。

五、改進意見

在今後的水果玉米種植中,堅持保幼苗,增加商品穗,提高產品的商品值。山旱坡地發展種植要謹慎推廣,其次根據現在的生產要求,良種良法配套使用,確保優質高產高效。重視日常管理,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降低自然災害的威脅。

繼續做好項目的後續服務,保持正常的技術支持,不斷探索水果玉米管理技術,及時品種換代。給力特色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