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思政教師工作計劃

思政教師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思政教師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思政教師工作計劃

思政教師工作計劃1

一、活用政治教材——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課堂的支撐點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材是根本,它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學生學習的柺杖。教師要立足於教材,在既定的框框內跳舞。學生要着眼於教材,在有限的知識架構內觀察、分析現實世界。因此,活用政治課教材,是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課堂的支撐點。

1、要做到活用教材,必須要尊重教材,解讀教材。尊重教材,意味着尊重教材編寫、編排的意圖,這就要求從整體上明白該教材想教給學生什麼,某一課、某一框、某一目意圖教給學生什麼,課與課、框與框、目與目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的。解讀教材,要求對教材的知識結構要詳細瞭解,做到“深人淺出”。因此,構建高效課堂,必須研究教材的知識內容及其編排意圖。優秀教師和平庸教師的最大區別就是,優秀教師常把複雜的內容教得非常簡單,平庸的教師常把簡單的內容教得非常複雜。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對教材的研究深度存在差距。因此,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纔可能設計出最合理、最科學的指導學生探索、研究、學習知識的過程,才能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走的彎路,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消耗。

2、要做到活用教材,必須要駕馭教材,超越教材。尊重教材不等於只唯教材。用教材教,就要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對教材進行學習化加工,使“教材”進到“學材”,讓教材本身所承載着的知識內容、三維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功能釋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立足於教材,而不囿於教材。根據課程標準和考綱,駕馭教材,超越教材。

例如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三課《感受文化影響》,本框題共有三目,分別是“文化影響面面觀”、“潛移默化的影響”、“深遠持久的影響”。如果根據課本安排對學生講授在邏輯上有點混亂,知識點不夠突出,而且學生難以把握。縱觀本框題內容,實際上講述三個問題:一是文化影響的來源,二是文化影響的表現,三是文化影響的特點。在講授時,本人結合課程標準和考綱要求,對教材目題結構做了如上的適當調整。學生對知識點一目瞭然,邏輯結構清晰自然,知識目標落實較好,課堂效率也很高。

二、巧設問題情境——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圍繞問題展開的。問題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和諧統一,它將直接決定課程的效果。巧妙的問題情景的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意識,使學生進入探究者的“角色”,推動教學進程向預定方向發展,完成知識的建構和自我發展。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學得輕鬆、高效,課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巧設問題情境,是教師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應注意以下方面:

(1)設計的問題情境要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切不可爲片面地追求激發學習慾望而離題萬里。

(2)在創建問題情景時,教師要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層次、生活經驗、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等因素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的基礎之上,創造性地爲學生創設啓發性較強、能起到提綱挈領作用的問題情境。注意角度和方法,要一針見血,又不失趣味性。

(3)問題情境設計應當難易適度。問題情境設計是爲了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推進對知識的深層次思考。問題情境設計過於簡單,無助於學生積極思維;設計難度太大,會使學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

例如,在講授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三課《感受文化影響》時,本人結合學校剛剛舉辦的校園體育節、藝術節來巧設情境。同學們參加了體育節、藝術節的哪些活動,有何感受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爲什麼給你什麼啓示結合同學們身邊的鮮活的事例,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問題情景來講解,學生覺得很親和,很實在,打破了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假、大、空”的誤解,積極性很高,也很快就對文化影響的來源、文化影響的表現及文化影響的特點有深刻的理解。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妙設課堂活動——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課堂的潤滑劑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通過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爲學生提供充分展示各種才能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直觀的感受、體驗抽象的知識,探究知識,歸納和總結知識,獲得自主探究的成功,實現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巧妙的課堂活動設計,不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是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妙設課堂活動,是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課堂的潤滑劑。

教師在創設課堂活動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1)課堂活動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爲實現教學目標來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它直接制約着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實施。創設課堂活動要緊緊圍繞着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展開。

(2)課堂活動應當貼近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終歸宿,教育的內容必須儘可能地貼近生活、接近生活、融入生活。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課堂活動的創設要貼近生活。

(3)課堂活動的創設是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服務的,課堂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因此,課堂活動應當精簡,不能過於複雜,時間不能太長,一個活動一般以3-5分鐘爲宜,有多個的以10分鐘內爲宜。

否則,就會喧賓奪主,適得其反,與新課改的“以活動促進學生的發展”的指導思想相背離的。

例如講授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時,根據班級同學來自不同家鄉,並且還有幾個少數民族的實際,本人在課堂前10分鐘左右時間來了場即興的“曲苑雜壇”,讓來自不同省分、不同民族學生,用自己的方言(民族語言)即興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如粵劇、黃梅戲、民歌等,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直接感受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四、精設練習作業——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課堂的強心劑

練習作業,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形式,是全面完成教學任務所必不可缺的重要手段,是鞏固和強化課堂所學知識必須具備的教學環節。但練習作業並不是越多越好,否則,反而會在學生中造成逆反心理,產生厭學情緒,成爲高效課堂的絆腳石。因此,精心設計和佈置練習作業,適應不同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不僅使學生有效地複習和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在練習的'過程中激發興趣,加深對課堂講授的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精設練習作業,是構建高效政治課堂的強心劑。

教師在佈置練習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數量要適中,避免“超載”,質量要高,難易度適用,並且設置一定的選做題,可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選做。練習作業的佈置,要做到“不佈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練習作業,佈置啓發性、思考性練習作業;不佈置重複性練習作業,佈置可選擇性、層次性練習作業;不佈置難、偏、舊、怪練習作業,佈置實踐性、研究性練習作業”,要避免“教師隨意佈置大量作業——學生疲於應付——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佈置過多作業——學生再疲於應付作業”的惡性循環。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課堂已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習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天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堅持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構建和諧高效的思想政治課堂。

思政教師工作計劃2

一、班級情況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一年級3個班的政治課。據瞭解學生的基礎不是太差,只要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就能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有一部分學生在小學就不認真學習,成績較差,但一般在嚴格的督促下都能改正。

二、教材分析

初中一年級思想政治課,從一定的意義上說,是一門德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這門課程教材由前言和五課組成,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教育,高尚道德情操教育,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三、指導思想

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四、教學目標

根據現代教育精神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和學會關心到21世紀教育主體,引導學生確立尊重、關愛、責任的基本價值目標,引導學生珍惜初中生活,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主動把握自我、發展自我。引導學生品味生活、做情緒的主人,學會拒絕不良誘惑,瞭解自我保護的措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做生活的主人。

五、主要措施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案,備好每一節課。

2、上課過程中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該課內容。

3、課堂上要求學生大膽發言,結合自身實際發表觀點。

4、以討論形式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並鞏固知識。

5、結合課文內容佈置相應的練習、作業並要求學生按時完成,獨立完成。

思政教師工作計劃3

爲了更有效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師的學科教學水平,搞好政治高三的複習,提高政治課的教學質量,特制定揚中市高中政治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爲指導,以課本爲依據,充分研究高考。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高三教學模式,增強政治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試的能力,從而提高政治課的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以課本和課程標準爲基本,充分研讀考綱,從整體上把握複習的要求。讓學生詳讀教材,記憶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改變教學觀念,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給予學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時間和空間。

3、加強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試題,把熱點與教材知識的有效結合,注重知識的遷移與運用,精選習題,避免陷入題海中。

4、進行有效的知識落實。把課堂的知識落實做爲主渠道,及時進行“章結”、“單元過關”和“月清”。

5、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優生率、平均成績和及格率上有明顯提升。

三、高三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高三教學、複習的整體把握和詳細計劃及實施措施。對高三隻是有大致的階段安排與複習進度,對每一階段的教學和複習目標、複習策略和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沒有細緻的考慮,這種計劃的盲目性,必然導致教學的盲目性,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必然是盲目的,

2、缺乏對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研究。在政治課的課程標準中有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明確要求,如“識記”、“理解”和“運用”。在考試說明中有明確的考覈目標和要求,並有詳細的解讀說明。我們的教師對其沒有認真的研讀和分析,也談不上有效的依據課標和考試說明去教學。

3、忽視課本,依賴資料。課本知識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寫的,有完整的體系和邏輯。我們的教師在高三教學和複習中總是拋棄課本而按照資料來進行,捨本求末,學生對於知識沒有系統性的把握和理解。目前,學生對於課本知識的記憶和熟練程度是相當差的。例如,在97年的高考試題中“怎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幾乎就是課本中的原話。

4、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效率低,效果差。表現在:仍然按高一和高二的教學方式進行,不進行充分的研究高三的特點,課堂效率低;在複習中,就知識講知識,缺乏對知識的深層次分析,只是知識的簡單羅列,對於主幹知識的把握不到位;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上,因而也就談不上知識的遷移和運用。教師獨佔課堂,學生被動在聽,沒有自己的感悟和落實的時間。

5、缺乏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近幾年的高考命題思路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注重學生的學科思維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問題的情境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注重基礎、以大綱、考綱爲指導,以課本爲本,注重基礎知識和對知識的遷移與應用,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爲主線來統領知識。靠做大量的題來使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只能是事倍功半。

6、缺乏對學生學習和複習策略的指導。我們的教學仍停留在我講你聽,我說什麼你就做什麼上,沒有對學生進行學習和複習的指導,如何做,應該怎樣做。導致學生的學習沒有主動性和方向性,教師辛苦,學生辛苦而沒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對習題的篩選和對高考試題的研究。很多學校給學生髮了很多資料,教師講資料,學生做資料,教師對於資料中的習題不進行選擇和預做,學生陷入題海中而無法自拔,沒有對知識的消化時間和空間。由於教師對於高考考試題缺乏研究和深入分析,自己覺得這個題好就讓學生做,不去考慮是否與高考的要求一致,是否與高考的命題思想相一致,也很少去考慮這些題目考察學生什麼、訓練學生什麼。尤其在綜合複習階段,教師給學生布置大量的難題、偏題和濫題而脫離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無效勞動太多。教師也很少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

8、試題的設計缺乏整體性和針對性。表現在:教師給學生命題只是東拼西湊,沒有命題思想,我要考察學生什麼,要了解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否符合高考命題要求;沒有自己對高考的感悟,沒有自己的創新試題。

9、課本知識與熱點、重點問題的聯繫空泛。表現在理論聯繫熱點、重點問題時只是點到爲止,泛泛而談,沒有把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從一個切口入手進行細緻的分析。所謂講題也只是就題講題,就答案講答案,所謂學生掌握就是記住,面對新的問題仍然無從下手

四、採取措施

1、從整體上考慮和制定教學、複習計劃,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實施。學科組應該在集體教研的基礎上制定詳細的計劃和措施。在計劃的制定中要有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以及具體措施、評價、時間安排、內容安排等內容。

2、在每輪複習中應注意的問題:針對近幾年高考的命題特點和政治學科實際,一般可用三輪複習法。

第一輪複習主要是抓課本基礎知識的落實,讓學生細讀教材,讓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圍繞主幹整理知識,形成知識內在立體結構和網絡。在課堂上落實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習題應注意基礎性和基本知識的遷移。強化對主觀題練習,主觀題的題目不宜過大。

第二輪複習主要側重於課本知識與實際問題的結合,提升對課本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近幾年的高考政治試題,往往以時政、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作爲背景材料,考查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測理論聯繫實際的效果,同時也突出了試題的時代性和現實性。因此,在第二輪複習中,要着重關注本年度的熱點問題。遵循“宏觀把握、微觀切入”的原則,要了解每個熱點的背景材料,圍繞熱點尋找切入點,教師要結合題目給學生以詳細的示範,如怎樣分析歸納材料要點,怎樣尋找材料和知識的結合點,怎樣以知識去統領材料,怎樣組織答案等。學生進行鍼對性的練習,逐一突破。

第三輪複習是重新梳理課本知識,回顧熱點,對照考試說明上的知識點,查缺補漏。教師少講,讓學生自己進行,並進行適當的練習。練習的題目要精,針對自己學生的實際問題,注意答題的規範性。

3、研讀課標、考綱和考試說明,充分利用好高考試題。教研組的教學研究,應具體到課標、考綱、考試說明要求是什麼,教學中怎樣體現和實施,怎樣依據要求去選擇習題,學生怎樣落實。研究各種高考試題、組合和有效的使用高考試題。

4、提高課堂效率,做好知識落實。對於政治課來講,教師在課堂上不要每一個概念都講,面面俱到,而應該通過問題來引領學生讀書,理解知識,教師對於重要的概念、觀點和原理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清基本思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予學生理解和消化的時間、空間。

知識的落實要堅持“三清”或“四清”,注意把知識的系統和記憶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堂堂清”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天天清”清基本的練習題,建議每天做6—8道客觀題,2道主觀題,教師主要檢查學生主觀題,“週週清”讓學生自己整理本週的內容,“章清”是對於本章中的沒有掌握的知識進行落實,不必面面俱到。

5、精選不同等級和要求的練習。根據每一輪的複習目標,精選不同等級、不同要求的習題進行練習,避免毫無目標的題海戰。對在練習中發現的新問題,要多思、多問及時解決。重點解決學生在主觀題上的問題,針對性的訓練。在專題複習中的熱點問題要一題多問、一題多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此外,還要處理好知識理解與解題的關係,重點知識和一般知識的關係,難題和基礎之間的關係,學科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