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科技競技活動作爲小學科學教育 的重要一環,是學校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競爭意識,訓練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思考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的重要陣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小學五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並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

要求學生有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生動活潑,有很大的彈性和開放性。注重突出科學、環境、社會、技術的聯繫,加強了和其它學科的聯繫。本冊教材引入專題研究這一教學內容。

包括以下幾部分:人體內部的祕密、我們怎麼看到物體、生物的生長與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機械、研究與實踐

根據新科學課程標準,本冊重在培養學生以下幾種科學素養:科學探究: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能進行觀察、實驗、製作等探究活動。對生物、地球運動等科學內容進行探究。

科學價值觀:保持與發展想知道,愛提問、大膽想象、樂於探究的願望。關心科學對待新事物及STSE之間的聯繫。正確的理解科學,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互助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習中尊重事實、注重環境保護和與自然和諧相處。

科學知識:使學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礎知識、變化所需的能量來源、科技與未來世界的緊密關係。以及運用知識進行科學探究活動。通過本冊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科學價值觀、科學知識、STSE各方面得到發展。

三、教學措施

1.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2.建立科學文件夾,記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文件夾包括以下內容:科學課筆記本、自己蒐集的文字、圖表、圖片、照片、觀察報告、實驗報告、記錄表、評價表等。

並在期末對學生做的文件夾進行展示與評比。

3.發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綜合評價等到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採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4.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繫,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5.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繫。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6.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7.積極參與新教材實驗。

8.開展環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關係。

  【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校五年級共二個班52人,他們經過三年的科學學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科學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維方式也初步的由具體轉變爲抽象。因此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擴大學生知識範圍,進一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聯繫他們的實際生活,用所學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最終達到將科學知識創造性應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重點強化了認識事物內部的變化特徵和變化的相互聯繫,既有對事物外部表象的觀察,又從微觀世界認識事物的內部結構和變化的規律性分析,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構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簡單機械等;認識事物的相互聯繫,如病毒與生命健康、簡單機械與運動等。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間接生活經驗的回顧與運用。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觀察與探究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增強學生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助於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識目標

1.瞭解生命的奧祕,知道我們是在媽媽體內,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發育,成長到現在。在這一過程伴隨着遺傳或變異。

2.瞭解地球和地表的變化,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各種各樣的礦物等。

3.瞭解變化的能量,從日常生活入手,瞭解擺的祕密及特點,瞭解摩擦可以生熱,線圈通電有磁性,能量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4.瞭解宇宙的一些奧祕,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我們地球的四季變化的成因等。

5.瞭解現代科技的發展,瞭解人類的科技發明與其他生物的聯繫,科技發展的力量,新能量的開發和利用等。

6.瞭解人類的進化及各種學說,從小樹立起科學的思想和意識等。

(三)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評議和討論。

2.培養學生分析、採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並做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4.培養學生能對自己的探究活動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並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與他人交換意見。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研究的形式編排了《人的一生》、《地球和地表的變化》、《無處不在的能量》、《探索宇宙》、《科技與能源》、《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爲主要線索,以生物體的外部表象及內部結構、遺傳與變異、地球和地表的變化及生物界的能量變化、宇宙的認識等爲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促使學生在“事物宏觀的外部表象與微觀的內部特徵”之間建立聯繫,進行以“邏輯推理”爲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藉助學生不斷豐富的間接“生活經驗”,切入到科學探究活動之中。

《人的一生》單元中《細胞》一課通過指導學生觀察細胞,使學生初步認識細胞,知道細胞是構成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知道科學是不斷髮展的。《人的一生》一課結合研究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和各個時期特別是青春期身體生長髮育的主要特點,讓學生知道青春期進行衛生保健的一 些常識,懂得珍愛生命。將這一內容放在第一課,是想從研究人切入,體現人文思想。《我像誰》一課通過學生觀察研究自己與家人之間在身體特徵上的異同點,並通過對其他動植物 的研究,知道遺傳和變異的含義。本課是對本單元“生命的延續”教學活動的階段性總結。這三課內容的編排在研究的範圍和深度上都是有層次的,《細胞》則是研究包括人在內的生物體身體的構成及生長變化的原因,《人的一生》只 研究關於人的身體及其生長變化情況,《我像誰》研究的是生物的最本質特徵——遺傳和變 異,使學生認識到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

《地球和地表的變化》單元中《火山》、《地震》,目的是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認識火山和地震現象是如何發生的;《各種各樣的礦物》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礦產和金屬礦產,認識它們與人類的密切關係;《地表的變化》讓學生認識地球的表面是不斷變化的,各種自然力量和人類的活動都會對地表的改變發生作用,意識到保護陸地物質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做一塊卵石》,初步認識各種自然力量對地表的改變作用。

《無處不在的能量》單元由《擺的祕密》、《鑽木取火》、《通電的線圈》、《無處不在的能量》四課組成。其中《擺的祕密》讓學生知道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有哪些。《鑽木取火》讓學生知道什麼是能量,能量是能夠轉化的。知道鑽木取火的道理,瞭解人類用火的歷史。《通電的線圈》讓學生認識電磁鐵,知道電磁鐵是電能轉化成磁能的裝置,知道電能產生磁;學會製作電磁鐵;知道影響電磁鐵磁極、磁力大小的因素;瞭解電磁鐵的應用。《無處不在的能量》讓學生知道 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探索宇宙》單元中《太陽家族》讓學生通過對太陽家族的初步探索,瞭解各種天體的特點及其運行規律,培養學生蒐集整理信息資料的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 科學探索精神,感受浩瀚宇宙的神奇與博大,激發學生對無限宇宙的探索興趣和無限遐想。

《神祕星空》認識銀河系的基本構成、性狀特點及大小;知道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間的關係。

《探索宇宙》讓學生了解人類進行了各種形式探索了太陽系及外外太空,瞭解了許多關於宇宙的奧祕。

《研究與實踐》單元選擇“尋找達爾文”和“我的科學學習歷程”兩個研究專題。讓學生了解人類的進化生命的起源的各種學說。同時,從小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爲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應有力量。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本冊教科書的編排從探究對象上看,重點強化了認識事物內部的變化特徵和變化的相互聯繫,既有對事物外部表象的觀察,又從微觀世界認識事物的內部結構和變化的規律性分析,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構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探索宇宙等;認識事物的相互聯繫,如生命與生命健康、變化的能量等。探究水平較前幾冊教科書有明顯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驗的整理與提升,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間接生活經驗的回顧與運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爲主的思維技能訓練,設計了大量的強化學生邏輯推理的探究項目,如根據地質的外部表象,推測產生變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徵與內部變化之間建立聯繫。

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繫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五、基本教學措施:

本冊教材在縱觀全冊教材,教師應更加放開手腳,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有較強求知慾望的話題作爲課的主體,通過活動使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從而加深對科學、對科學探究、對科學學習的理解。解釋與模型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解釋與模型的訓練。

在教學中採用先進的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知識,根據教材特點,製作一些課件,藉助課件的動畫效果、彩色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易於接受。

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查一查、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想一想、做一做,多種感官並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三動”能力,即:動手、動口、動腦。

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層次教學,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能夠從中理解學習的意義,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大部分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