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2017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2017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是培養和發展數學能力的突破口。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歡迎大家閱讀!

2017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2017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

【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46個學生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0人。二年級的孩子經過了一年的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以及學習習慣等相對來說已有了較大的轉變;完成作業情況也較好,大部分同學作業清楚,態度端正,對數學表現出了較大的興趣。不過還有的同學由於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種種原因,尚不能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學起數學來感覺還是有點累。學生樂於計算,但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就有點麻木,不注意審清題目意思,急於動手,以至於粗心大意,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需要更加的嚴格要求,多動手,多思考。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來。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與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及用數學解決問題。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解決問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據《標準》的理念,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貫穿於數學課程的全部內容中。在《標準》中提出了有關解決問題教學的詳細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

數感是人的數學素養的基本內涵之一。加強數感的培養是當前數與計算教學領域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數感的建立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因此,《標準》將培養學生的數感作爲一個重要的目標,並在不同的學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學生數感的建立是一個逐步體驗和發展的過程,需要通過每一學段、每一學期的數學教學循序漸進地培養。本冊實驗教材結合萬以內數的認識和萬以內加減法的教學,提供豐富的建立數感的學習素材,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1)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本冊實驗教材集中安排表內除法的教學。“表內除法(一)”教學除法的意義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表內乘法(二)”教學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和用除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加強了教學過程的探索性,體現了知識形成的過程。首先,除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與乘法的初步認識一樣,先給學生提供一個熟悉的具體情境──春遊前的準備活動。

(3)集中教學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在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乘法口訣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之後,在“表內除法(二)”中教材集中安排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教學,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自己探索、練習所有的表內除法題的計算方法。

(4)用除法解決問題的教學滲透於學習除法的含義和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中。學習除法計算的目的是用它解決問題。教材在注重讓學生通過活動探索、理解除法計算的含義和方法的同時,滲透用除法解決問題的教學。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2、 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係;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3、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4、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信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並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5、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7、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複式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表內除法。2、萬以內數的認識。3、用數學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教學措施】

一、落實教學具體措施特別重視的地方

1.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範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教材通過數小正方體木塊,10個是一長條,100個是一層,這樣的10層就是一千個,有這樣10個大正方體就是一萬個,體會“千”“萬”的實際含義。通過設計圖案複習認識圖形,通過實驗泡黃豆,填寫和繪製統計圖表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再如:開展“分一分”的活動,在大量平均分的過程中,體驗除法的含義,等等。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並與同伴說一說”,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適當的教學素材創設教學情境,同時,適時地記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二、針對學困生的具體措施

五個必須”即:“備課時必須對學困生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上課時必須讓學困生提出問題,合作學習中必須讓學困生髮言,輔導點撥時必須解決學困生的困惑,設計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佈置並對學困生當面輔導”。

對學生因厭學輟學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積極採取幫扶轉化措施,採用教師和學優生對學困生一幫一、結對子的方式,幫弱促強,幫助學困生重新樹立學習信心。

1、教師在備、教、批、輔、考等教育教學環節,對學困生多加關懷,厚愛一層,從抓基礎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在備課時,關注學困生,注重基礎知識和興趣知識點設計教案。

2、在課堂上,加強基礎知識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困生樹立“我也能回答教師提問,我也能學好功課”的信心

3、批改作業時,對學困生進行面批,多以引導和補習爲主;考完試,找學困生談心,以鼓勵教育爲主。

讓學困生找出自己學習上的優勢與長處,喚起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的意識,由消極被動地學習向積極主動地學習轉變,由自卑向自尊自強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切實解決了學生的厭學思想,從根本上消除輟學的現象,確保了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學質量的提高。

  【2017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2】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總共45名學生,經過一年半的數學學習,基本上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異。但由於新教材“解決問題”等教材編排的特殊性,大多數學生對如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和分析問題上存在欠缺。但在解決簡單問題上,學生初步形成數學意識,能發現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並進行分析和解決,具有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因此,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習習慣的鞏固,繼續培養學生“傾聽”、“合作”、“交流”等能力和習慣,養成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其次,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內容變動情況

1.降低了難度。主要體現在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內容的變化上。第一單元是統計的內容,原來二年級下冊主要是教學複式統計表以及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現在重點學習調查的方法和記錄整理數據的方法。第三單元是圖形的運動,現在只讓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刪掉了原來要求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紙上辨認圖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內容。

2.完善結構體系。主要體現在第五、六單元內容的變化上。首先及時安排了混合運算單元,其次是將“有餘數的除法”這一單元從三年級上冊移到了二年級下冊,這樣安排更能突出“有餘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聯繫。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一),圖形的運動,表內除法(二),混合運算,有餘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簡單的推理,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小小設計師等。

(三)編排特點

1.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

2.繼續加強學生對知識整理能力的培養。

3.繼續注重體現數學背景知識。

4.在完整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5.練習的層次、功能分明。

6.爲教學評價提供線索。

三、教學目標

1.瞭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 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4. 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訣一些簡單和稍複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5.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6.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象抽象爲有餘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認識餘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餘數要比除數小。

7.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9. 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2.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除法 2、萬以內數的認識 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提供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