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

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

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以使教學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1

一、本學段課程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的習慣。

(3)繼續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4)繼續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衆說話,聲音響亮,態度大方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5)繼續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

(6)繼續學習寫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

(7)繼續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8)繼續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224個生字。

(2)能夠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143個,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得端正,寫勻稱。

(3)繼續練習寫毛筆,能寫得端正,勻稱。

(4)繼續練習寫毛筆字,並能寫得端正,紙面乾淨。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說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衆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6)能閱讀適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6、習作。

(1)能用學習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寫出文從句順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引號,頓號。

二、教材簡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本,共分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習作、課文和單元練習。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共2課。

2、“課文”共安排23課,分爲7個單元。

3、“習作”共安排了7課。

4、“單元練習”共7個。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本,共分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習作、課文和單元練習。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共3課,指導學生讀書要有選擇,學會作讀書記號,留心觀察事物。

2、“課文”共安排23課,分爲7個單元。選文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爲學生學習祖國語文,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和諧的發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冊生字均安排在課文裏。繼續採用“識寫分流”的辦法。課文後的練習設計簡約、實用。一是朗讀、背誦、默讀、複述;二是要求學生用鋼筆描紅;三是讀、抄常用詞語,鞏固複習所學生字;四是聯繫語境理解詞語、句子,學習課文中常見的構段方式等,學習分析自然段,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等方面的練習;五是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的“小練筆”,讓學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進行局部仿寫練習,以便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3、“習作”共安排了7課,“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爲宗旨,在內容安排上富有兒童情趣,在呈現形式上力求靈活多樣,在操作練習上提供多各選擇,以利學生能夠輕鬆愉快地習作,並在習作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信心和創新意識。

4、“單元練習”共7個,以綜合性爲主,包括字詞句方面、朗讀背誦方面、寫字方面和口語交際。意在豐富語言教育的內涵,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三、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1人,男生28人,女生13人。通過這一年多的教學瞭解到本班絕大多數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缺乏興趣,學習態度不積極。少部分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能借助拼音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初步學會結合詞語理解詞義,掌握常用漢字數量大,初步學會辨別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初步學會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檢索漢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初步學會獨立識字。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會給部分學過的詞語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能聽懂別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主要內容,並能複述。能正確朗讀課文,會默讀課文,能說出一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麼,理解課文,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對短文能靜下心來認真細讀,對文中的詞句能有意識地深入的體會和理解,知道抓住關鍵詞句感情其內涵。

但因爲學生學習態度,接受能力等差異較大,因此學習情況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欠培養,書寫馬虎,學習懶惰,怕吃苦,依賴思想嚴重,學習方法不夠科學。特別是習作能力有待提高。從整體來說,動筆前的構思還不夠,作文缺少創意。行文中,出現不具體、不生動,沒有個性的張揚,公式化較嚴重。個別文章空洞無味,後進生的習作語句不通、不連貫,作文水平還停留在一、二年級。因此在這學期,我將積極尋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習作上一個臺階,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習作求真、求實、求新。

四、教學措施:

1、抓好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學習。

(1)聯繫上下文是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學生理解課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課文所描述的形象爲手段的,進行抽象的定義解釋和邏輯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點是以句(文)解詞,以句(文)解句,即讀書時要瞻前顧後,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來理解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後聯繫。如對《蘋果裏的五角星》中“循規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導學生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找出表示“循規蹈矩”意思的語句。當學生找出“循規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卻未”用過“另一種切法”後,再引導學生讀3、4兩個自然段,具體說說“循規蹈矩”的切法是怎麼切的,爲什麼說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規蹈矩”的?這樣把“循規蹈矩”與人的具體行爲做法聯繫起來,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難度,又使這個詞語形象地積累在學生的腦海中。二是歸類組合。詞語歸類,特別是意思相近的詞語歸類,是以詞解詞的最好辦法。

(2)聯繫生活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基礎。母語學習離不開生活。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爲基礎,學生只有藉助已有經驗和積累進行閱讀理解,才能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有深切的感受,纔有助於學生對這些詞句的積累和內化。

(3)字、詞典是閱讀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對於小學生來說,隨着年級的升高,在閱讀中使用工具書的頻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爲這是自學能力的重要標誌之一。本冊的課後練習設計,對此予以了應有的重視。如《三顧茅廬》第三題,“先說說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詞語”;《黃河的主人》第四題,“查字典,先解釋帶點的字,再理解詞語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學習。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核心工程,是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只有具備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順利地進行高年級的閱讀學習。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進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抓住聯繫點,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一篇課文是一個緊密聯繫的統一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必須從整體入手。過去的繁瑣分析,“牽着學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無助於學生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整體把握,而且也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影響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激發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就必須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抓住課文的聯繫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步步深入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抓課題。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時從課題入手,通過審題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解決問題。這樣的閱讀思路,可以收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抓關鍵詞(句)。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是指概括文章內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統領全文的總起句、總結句或中心句(詞)等。因爲是關鍵詞句,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抓住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閱讀課文,就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抓課後問題。本冊課後問題大體分爲寫字、朗讀和背誦(複述)、詞語積累和運用、閱讀思考和探究、遷移運用和資料蒐集等類型。編者在設計這類問題時,力求爲老師們選擇最佳的教學切入口,並能通過這個問題的提示,引領學生潛心會文,深刻地思考,在準確地“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地探討課文的內涵,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抓住動情點,真切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無情物”。教學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捕捉課文中的動情點,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深層“對話”,真切地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課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如《第一次抱母親》中“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很難過”就是課文動情點之一。

3、抓好默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

4、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閱讀就是吸收。而小學生閱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積累語言。因此,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學習,也應該是小學中年段閱讀教學的基礎工程之一,必須充分重視。

(1)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要落在實處。“課後的讀寫詞語訓練”,雖然只是要求讀讀寫寫,但不能只進行抄抄寫寫的機械訓練,更不能擠到課外不管,而應該貫穿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進行綜合性的訓練。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閱讀中體會、吸收;二是在讀寫練習中鞏固、積累;三是在遷移運用中內化、吸收。

(2)養成閱讀摘記的好習慣。“閱讀摘記”是“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學生寫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既要教給學生閱讀摘記的方法,又要培養學生閱讀摘記的好習慣。

(3)朗讀背誦仍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除了重視抓好上述的兩種形式的訓練外,朗讀背誦訓練仍是主要渠道。因爲學生通過課文,不但積累了“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而且積累了這些優美詞句所在的優美語境,儲備了一些語言模式和語言圖式,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良好的語文反應機制,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語感。因此,朗讀背誦訓練仍然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

  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2

一、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經過幾年的寫字學習,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做到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正確,熟練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瞭解漢字的結構特點,特別是各種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佔的空間大小及筆畫的變化。

2、寫字時做到字跡工整、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學習掌握基本筆畫橫、豎、撇、點、提的書寫技巧。

5、毛筆字工整且形似範字,運筆正確、到位。

6、激發學生和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學生對漢字書法的鑑賞能力。

7、結合書法傳統文化,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要求:

1、在教學中,適當向學生講述一些有關漢字起源與發展的知識,介紹一些古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引導學生欣賞書法作品,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採用書法比賽、作品展覽等方式鼓勵學生好好寫字,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寫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起他們的寫字興趣;

2、在教學中要做到訓練有度,在教學內容上注意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使學生體驗到書寫的樂趣,樹立信心;

3、要做到課堂指導和課後練習相結合;處理好寫字與識字的關係;處理好寫字教學與課外書法活動的關係;

4、成立書法興趣小組,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書法興趣和特長,帶動全班同學參於到寫字活動中,進提高寫字水平。

四、具體實施措施:

1、嚴格要求,養成習慣,各種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對於孩子的良好習慣更應該嚴格要求。嚴格要求學生按照“寫字歌”中要求去做,持之以恆,提出“提筆就是練字時”的口號。

2、認真備課,提高質量。認真研究每一課,把握每一筆畫,每一個偏旁的書寫要領,充分利用輔導手段,突破難點,提高效率,增進質量。

3、嚴格把好每一天的批改作業關,讓練字成爲一種習慣。每天都認真批改,及時指導,鼓勵。

4、開展書法類競賽,激發學生的興趣。

5、爲學生創造一個好的寫字氛圍。

一、學情分析

本人任教2+1四年級的書法課,經驗和方法都不足,但是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就通過練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所以說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書法指導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學生要從最基礎的書法入門開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書寫習慣,能熟練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尤其需要教師着重指導用筆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過幾千年的衍變、發展、積澱,羣星璀璨,名家輩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成爲人類藝術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書法教學是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弘揚我中華民族文明的突出體現,寫好漢字不僅具有展示、欣賞和收存價值,而且又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書法課要講究字形、運筆、結構、章法四美,顯然將其提升到一個藝術高度來認識來衡量。

三、教學目標

1、書法課的教學要有人文性

素質教育要求教學要面對全體,使學生在多方面得到發展,書法教學作爲培養特長一面來講,要讓學生了解書法的重要性,曉知並學習古代名人學有所成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藝術之感情和奮發向上的信心,從小養成喜好、愛好藝術的良好習慣,並且既學本領,又學做人。

2、書法教學要有針對性

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圖人人都能當小書法家,但求個個參與,書寫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還必得注重發現和培養人才,要注意選拔出類拔萃之優生作爲培養對象,給他們機會,教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書寫技能,真正使他們的特長得到發揮,爲他們的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3、書法教學要有持久性

欲獲得某一知識、技能,並非三兩日可成,必有時日來保證。“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必須具有持久性。

(1)、學習書法不僅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練學生的耐性。要天天堅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終。平時要求學生每天利用一點時間(三二十分)練習鞏固自己所喜愛的書法。

(2)、開展書法興趣活動,在活動中比進步,比質量,比速度,比特色,並將學生的書法作業進行展評,以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方可達到日久功成的目的。教誨學生:自古學藝無捷徑,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並兩步行。天賦自來是有,但不學無術,形同廢物而無用。

4、書法教學要具有發展性

我們教書法的目標是:

(一)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特長,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個性得到發展。

(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具有觀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並能借鑑、引用、學習。

(三)能使整體進步,部分學生有爲,並終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學必有果,培養學生自信,展示自己、發揮才能、發表作品。最終達到學生自認爲“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目的。

5、書法教學要具有興趣性

書法本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藝術,下有根上無頂,無人書寫水平達到頂峯。小學階段的書法教學首先要引導學生了解傳統的四種格體,初步認識真(楷書)、草、隸、篆,大致區分各體的字形特點,尤其是瞭解楷書中柳、顏、歐三體,倡導積極嘗試、習練愛好之精神,讓學生觀賞一些書法刊物,開闊眼界、欣賞佳品、品評傑作、學會審美、勤學苦練、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平時注意用毛筆示範學生,引導學生在“看、識、品、學、練”五點上下功夫。經啓發誘導,漸漸使學生被書法藝術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書法之門。

四、採取措施。

自來學藝均有百日之功,無論成效大小,觀其自曉。時久習練,可以使眼高手自高,功到自成,耗日太多使學生情緒低落。可也不能急於求成,對小學生來說,要使他們循序漸進,初見成效,也有以下的方法: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自己喜愛的字體去練;

(二)按字形的要求,正規嚴格去指導習練;

(三)學會比較和鑑別的方法;

(四)教學生掌握運筆和寫字的章法,一步一步練習,分步檢查書寫效果強化過關。

  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3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通過六學期的語文學習活動,同學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語文學習方法,大部分同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閱讀:大部分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但能讀出自己的理解的同學不多,因此,加強朗讀訓練仍然是語文課堂的重點。另外,閱讀理解能力,許多同學有待加強。

識字:本冊教材識字量很大,同學們經過大量的識字,已經掌握了許多識字方法,獨立識字能力強,詞彙豐富,但傅浩康、傅俊傑等人識字困難大。

寫字:學生的書寫習慣好,書寫大方、工整、清楚。但有少數幾個人的作業不認真。

寫作:寫日記每週寫一篇,但有個性的日記少,一些比較好的都是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完成的,缺乏童區趣。主要是不會運用標點符號,有些句子不夠通順。

口語交際:平時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難上,其末通過測試,發現同學間的水平差異大,自信心強,語言面貌好,但交際的儀態有待加強。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瞭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帶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蒐集、瞭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臺”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爲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臺。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裏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2、教材的主要編寫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2)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本冊

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繫,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爲教師的“教本”,又成爲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裏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臺”“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4)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侷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着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繫,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三、教學目標

(1)在識字、寫字方面,新增認識200字,會寫200字,累計會認2400字,會寫1800字。

(2)在閱讀方面,繼續重視朗讀訓練,大部分課文都要求朗讀,體現了課程標準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同時,加強了默讀的訓練。課程標準在低年段就提出“學習默讀”,中年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

(3)關於閱讀理解與積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到中年段,則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4)課程標準對中年段的閱讀還提出了一項新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爲此,這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略讀課文。三上和三下每冊各有8篇,四年級上冊略讀課文增至14篇,就是爲了加強略讀能力的訓練。

(5)再從習作來看,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三年級的習作,重在激發興趣,使學生樂於書面表達,主要是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四年級上冊教材仍然注重培養習作的興趣,繼續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寫清楚。教材中還安排了學習寫簡短的書信,這也是中年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的。

四、整冊教材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隨着學生識字、寫字量的增加,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點。

2、加強詞、句訓練。

3、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4、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繫。

5、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增加到課外閱讀量。

教學難點:

1、生字的認識與書寫。

2、朗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3、綜合性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4、習作興趣的培養,掌握習作的基本要領,初步掌握使用好詞好句。

五、教學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六、具體教學內容與教學措施

(一)識字、寫字教學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它是閱讀習作的基礎。由於中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識字方式上可以做進一步的調整。

對於認識的字,由於精讀和略讀課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學生認字並不困難,可以讓學生自學完成。老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可以對多音字、難讀準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選讀課文中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爲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識字,自查字典讀準確,培養獨立識字能力。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課外閱讀,通過各種渠道主動識字,擴大識字量並養成獨立識字的習慣。

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引導學生用識字規律認記生字。課內要留有一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寫好筆畫、筆順,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提高寫字的速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學生的寫字練習重在求質。對於要寫的生字、精讀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老師引導學生隨時抄寫,及時聽寫檢測。也可以說“詞語盤點”中的詞語,進行復習鞏固。

對於書寫練習,除課堂生字學習指導外,主要憑藉本冊的鋼筆字和毛筆字寫字教材,進行指導和書寫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愛好。

(二)閱讀教學

本冊既要完成中年級閱讀學習目標,又爲高年級的閱讀作準備,在教學上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是學習的重要階段,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讀課文數量將逐漸減少,略讀課文的數量則逐漸增加。

1、精讀課文的教學

(1)指導朗讀、默讀。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本冊教學仍要重視朗讀訓練。

本冊的朗讀要求,一般安排在課後練習第一題。教師可以根據要求,給學生以充分的讀書時間,多讀少講。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中學習、思考,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感情,增強語感。

本冊的默讀,要在學生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嘴脣的基礎上,加快默讀速度的訓練。默讀比朗讀的速度快,更利於訓練思維,要培養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默讀後要有自己的感受,並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討論交流活動。默讀能力的提高要有個訓練的過程,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默讀,循序漸進地提高默讀要求,把訓練落在實處,不能急於求成或流於形式。

(2)精讀詞句,積累語言。

詞句訓練是精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本冊教學要繼續研讀詞句意思,結合聯想和想象,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積累詞句,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本冊課後練習中對詞句的學習和積累,採用了靈活的、有一定彈性的安排,比如,背誦你喜歡的部分,把你喜歡的語句寫下來。這一編排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教學中要加強檢查、交流,將訓練落到實處。

(3)精讀內容、領悟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教學本冊教材,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文體特點,利用課後習題、文中泡泡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精讀課文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一是要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二是閱讀中聯繫生活實際深入思考並展開聯想和想象,還要對閱讀的內容加以分析和歸納,進一步理清課文的條理和思路,從而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是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情入境地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情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中去,瞭解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還要在教師重點講解和與同學閱讀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後,教師還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示閱讀思路,用圈點、批註、勾畫等方法,讀、思、記課文中需重點領悟的部分。

本冊要重點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這項內容在語文園地八“交流平臺”中,它以對話形式,滲透閱讀中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教師可引導學生把交流平臺中提示的方法,加以擴展練習,運用到閱讀學習中去。

在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的過程,並得出結論。教師可做重點指導和點撥,不可用現成的結論代替學生的思考。同時,尊重學生的理解和獨特體驗,允許學生有其他合理的選擇。

2、略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安排了15篇略讀課文,根據葉聖陶提出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讀教學要求與精讀要求不同。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是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教學中還可以結合課文中泡泡的內容,提示學生思考,比如,《萬年牢》中“課文中三處提到了‘萬年牢’,這中間有什麼聯繫呢”是有關課文內容的理解題目,可以作爲引領全文學習的思考題。

3、選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教材後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內容基本與單元對應,供學生自學完成。這類課文屬選擇性學習,教學上不宜統一要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和個體情況,決定是否選用。選用時,可以按課文內容分別插入相關專題單元閱讀,也可以作爲期末綜合複習材料,集中安排閱讀,讓學生課外獨立閱讀完成。教師可以提出要求並酌情檢查,通過引導和交流促進閱讀。對主動閱讀的學生,要予以鼓勵,激發學生更多、更廣泛地課外閱讀。

(三)“語文園地”教學

本冊安排8次口語交際。分別是:“走,我們去春遊”“以誠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啓示”“小小新聞發佈會”“熱愛生命的故事”“鄉村生活”“我敬佩的一個人”“向你推薦一本書”。其中,“大自然的啓示”“鄉村生活”作爲口語交際,是“綜合性學習”的一部分。其他6次是結合專題內容,從學生生活和思想實際出發而安排的話題,比如,策劃春遊,真誠地對待人和事,對生命的瞭解和熱愛等,都是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內容,學生有話可說,能夠彼此交際。這些話題中,有的以獨白語訓練爲主,如,小小新聞發佈會,也有的以交際訓練爲主,如“走,我們去春遊”,更多的是兩者相結合的訓練。

本冊口語交際教學,既要重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特別要在學生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範,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要根據話題內容,設計導入方式,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練習,有話可說,有話愛說。另外鼓勵學生表達,不要打斷學生講話時的思路,引導學生暢快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2、交際中,注重語言的規範和指導。

教師可以在語言表達的準確生動上、內容豐富上和思維清晰上給學生以指導,使學生的口語表達在指導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指導還要有層次性,循序漸進地提出表達要求。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口語交際的不足,就共同的問題及時講解,隨時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還可有針對性地點撥糾正。

在互動交流中,注意讓學生學會傾聽,要聽明白別人講的主要意思是什麼,還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有不同意見與同學商討。討論時,把自己的意思說清楚,一個說完後,另一個再說,不要中途打斷別人的說話,要尊重別人的發言。

3、面向全體,訓練到位。

教學要面向每一個人,不能留有教學的死角。要想辦法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人人都有鍛鍊的機會,在雙向或多向的互動中活躍思維,逐步提高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可以根據話題內容,採取多種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可以採取同桌互說,指名說,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擴大口語交際的“面”與“量”。教師要特別關注雙向互說,瞭解每一個人語言表達中存在的問題,並隨機進行指導。

4、把口語訓練延伸到日常活動中去。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和語文活動中,在回答問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情況,隨時糾正口語交際中存在的問題。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他人交流,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養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

5、引導評價,提高語言能力。

關注自己表達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能有效地提高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可隨時引導學生開展評價,本冊可就聽人說話能否把握主要內容,說話能否清楚明白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進行評價。學生在參與評價過程中,逐步提高判斷正誤、優劣的能力,並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習慣。

(四)習作教學

本冊習作在“語文園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爲完整的習作訓練;此外,結合課文學習,安排3次小練筆,作爲片斷練習。

8次分別是寫校園景、物、事,寫自己的心裏話,寫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看圖寫想象,寫熱愛生命的人和事,寫鄉村生活的感受,寫敬佩的一個人及自由表達。其中,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熱愛生命的人和事,鄉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個人,這四項內容是說、寫合一安排;其他四項是說、寫分開安排。這8次習作訓練有以下特點:

1、拓寬題材範圍,給學生習作開闢選擇的空間。

拓寬習作的範圍,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充分體現在本冊習作編寫中。在八個選題中,每一個都提供了多項內容的選擇,增加學生寫的自由度。比如,“語文園地一”的校園寫景,寫物,也可以寫校園中發生的事。“語文園地二”的寫心裏話,可以對父母說、對小夥伴說、對鄰居說,也可以對其他人說。“語文園地六”,既可以寫鄉村景物,也可以寫鄉村生活;對於在城市生活成大的孩子,還可以寫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鄉村生活及鄉村的人和事。“語文園地八”的自由表達,選擇的餘地更大,可以盡情選擇自己想寫的內容,寫故事、童話、寓言,寫自己的希望和夢想,還可以寫自己關注的人和事等。這八個專題中,包括有寫人、寫事、寫景物、寫生活、寫感想、寫體會等。每個學生都有內容可寫,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

2、寫實、想象等多種作文類型。

爲了體現課標提出的“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本冊除了內容上拓寬習作的範圍,在形式上,也提供了多種習作類型。有寫實的,就是自己觀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也有寫想象的,有看圖想象、寫童話故事等。寫實是爲了讓學生從生活的真實出發,寫出自己的所想、所見、所感、所做,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認識能力;寫想象,是爲了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還有提供材料寫作文,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思考、作文,比如,“語文園地五”提供有關熱愛生命、救助生命的人和事例,以及自然世界中植物頑強生長的資料,供學生選擇使用,豐富了作文的寫作形式。

3、重視習作後的交流和評改。

評改和交流,是學寫作文、提高習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本冊從這一基點出發,在習作安排中,大都提出了交流和評改的要求,比如,“語文園地二”的寫心裏話,要求“寫完以後可以讀給對方人聽,再根據別人的意見改一改”。本冊側重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以及其他有明顯錯誤的地方。

習作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啓發引導,讓學生樂寫、愛寫,對寫充滿興趣。

課程標準中年級提出:“讓學生樂於書面表達”,本冊仍然從培養寫作興趣、降低寫的難度入手,讓學生不受文體、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專題學習,讓學生把在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學到的表達方式,運用到習作中去。還可以靈活處理“口語交際”和“習作”部分,可以先習作,後交際;也可以先交際,後習作,根據教學實際靈活安排,目的是讓學生樂寫、愛寫。在教學上可以採取各種方式啓發引導,讓學生對作文充滿興趣:可以設置情境,啓發想象;可以激發生活經驗和情感,讓學生有話可說,引發寫的衝動;還可以引導觀察,發現生活情趣,引起學生寫的熱情和願望。

寫的時候,不要有寫法上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不受形式的束縛,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時的寫下來,讓學生感到寫就是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實、內容具體,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

寫真實、寫具體是小學階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導時,要鼓勵學生如實表達,比如,寫敬佩的一個人,可以引導學生從真實的生活中觀察尋找。習作時,要讓學生寫真話、寫實話、寫心裏話,不寫假話、空話和套話。在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寫具體。此外,要讓學生用自己語言表達,提倡樸實、自然的語言風格,教師可以通過評價引導正確的文風。

本冊的“看圖想象”和“編童話故事”是想象作文練習。想象作文同樣要鼓勵學生真實的想象,而不是不着邊際的胡想亂造,老師要引導學生合理的想象。

3、讓學生經常練筆,養成勤動筆的習慣。

“小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經常性的練習活動。本冊內安排了3次小練筆,分別是“想象人物的表現”“讀課文後的感受”“想象周圍人的議論”。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制情境,尋找寫的契入點,讓學生有興趣寫、樂於寫,比如,《中彩那天》車開走後的情景想象,可以讓學生從實際可能出發,想象人物各自的語言、動作和表情。老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教學時間,隨時安排適於學生的練筆內容。“小練筆”以學生自主練習爲主,練習的時間宜短而快。教師不宜拔高要求,當作語文園地中的“習作”來對待。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練筆,當作日常要求,鼓勵學生隨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記在日記本中。

4、習作交流和評價,重在鼓勵。

教學中的交流評價主要體現在:寫前交流中,互相啓發思路;習作後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寫法,加深對自己習作的認識;講評作文中,互相激勵,提高習作水平。習作的交流評價重在鼓勵學生的習作熱情和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以鼓勵爲主,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始終以樂觀和愉悅的心情來寫作文。

七、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他們的參與、互動。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質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該以教師的宣教代替學生的德育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德育魅力。只有珍視、尊重學生獨特的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們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學生接受,才能達到教育培養的目的。因爲,如今的孩子,要麼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優越,深得父輩的寵愛,缺乏對他人的關愛、給予與奉獻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麼知識面廣、生活經驗豐富、叛逆心強、容易與教師唱反調……這些,都給我們的教育工作到來了一定的難度,如果我們不認真分析、研究學生,區別對待,不能結合課文內容適時開展德育工作,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不成功的,就沒有達到培養人的目的。

八、“培優補差”工作措施

1、瞭解和正確對待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其實並不是以消滅差異爲目的,而是推動有差異的發展。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通過分層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使優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了”,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先慢後快,全面提升。

2、堅持做到每節課“層級化”訓練分明,練習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既有“雙基”知識,也有拓展訓練,保證後進生學有所獲,優等生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3、平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努力做到不歧視,多鼓勵;不粗暴,多寬容。耐心細緻地幫助,上課時多留意,多體貼,下課督促他們及時完成相關作業。必要時適當地降低作業要求。

4、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科學育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鼓勵孩子在爸爸媽媽的'支持和鼓勵下,另行自我發展,找到自己的長處。

5、在日常工作中,要對後進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4

(一)小學四年級地方課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學目的要求任務:

1、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基本的安全意識,獲得一些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2、樂於合羣,把自己融入到集體生活之中去。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3、懂得珍愛生命,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4、學會禮貌用語,學做一個文明觀衆。

5、拓展知識領域,提高綜合素質,促進文化學習、瞭解家鄉、熱愛家鄉。

6、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樂於參與各種體育活動,懂得關心和養護自己的身體,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7、樹立“居安思危”的國防觀念,激發愛軍習武、獻身國防的思想感情,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二、教學主要內容:

專題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幾個方面。其內容全面,形式新穎,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體現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促進其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良好的心理品質;轉變對未成年人的人文關懷方式,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不斷的提高處理成長中的有關問題的能力。

三、學生知識狀況分析:

1、學生的安全意識及自我防範能力較差。

2、合作及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3、資料收集的能力有待加強。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倡探究式、討論式、學習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

2、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爲學生提供感悟、體驗、提升的機會和平臺。

(二)三年級地方課教學計劃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周圍的生活充滿好奇心,但關注能力觀察能力欠缺,對家鄉的風土人情瞭解也甚少,所以地方課上想更多地體現自主性還是有難度的。課堂上,教師要以豐富的資料誘發學生努力學習、努力探究顯得很重要。

總體目標:

1、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基本的安全意識,獲得一些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2、樂於合羣,把自己融入到集體生活之中去。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3、懂得珍愛生命,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4、學會禮貌用語,學做一個文明觀衆。

5、拓展知識領域,提高綜合素質,促進文化學習、瞭解家鄉、熱愛家鄉。

6、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樂於參與各種體育活動,懂得關心和養護自己的身體,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7、樹立“居安思危”的國防觀念,激發愛軍習武、獻身國防的思想感情,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教育目標實施原則

1、教學內容的組織應體現綜合的特點。

2、突出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實踐性。

3、增強學生思考和探究問題情境的開放性。

4、關注學習過程的生成性,教學內容的表達應避免成人化。

  小學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5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爲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本班學生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上課時不善於思考,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裏,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着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夥伴對話。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啓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爲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啓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人教版教科書有着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這是不同於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同時又指導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接受的是親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現在語文學科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人教版教科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鏈接語”,精讀課文中“泡泡語”,有的導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科書努力把對學習的指導隱含在文字背後,不是指手畫腳的說教,而是和風細雨的點撥。“教科書通過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該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爲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五、校本教研項目:

本年級校本教研的專題是:加強課外閱讀,激發習作興趣。

個人教改探索項目:加強語文實踐,培養創新能力

《課標》中十分強調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加強和提高,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動眼、動耳,主動進行聽說讀寫思的基本訓練。尤其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我們要致力於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通過想象擴大語文本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多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