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年關於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

2015年關於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爲全面瞭解xx市農村生態環境現狀,深入研究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推進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開展,積極探索農村可持續發展有效途徑,切實保護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結合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生態環境專項治理行動,開展了農村生態環境情況調查,邀請廣大居民朋友積極參與。截止12月14日。

2015年關於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報告

  一、調查基本情況

參與調查男佔75%,女25%,18-25週歲佔12.5%,26-40週歲佔50%,41-60週歲佔37.5%,60週歲以上佔0%。對現有農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布點情況37.5%人表示基本滿意,12.5%人表示滿意,50%人表示不滿意,農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正常運行,37.5%的人認爲當前農村生態環境狀況爲一般,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是:鄉鎮企業發展和生活廢料堆積,而農業生產過程也會影響環境。87.5%的人堅決反對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鄉鎮企業發展。家裏的生活垃圾一般都是扔到垃圾池(桶),並有專人收集清運。家裏的生活污水,經下水道收集後排外。37.5%的被調查人對村裏的生活環境基本滿意。現在一般村都裝有生活垃圾箱(池),而且是村裏統一建設,統一收集清運。農村家裏使用的能源,除了常規電能,主要使用液化氣瓶或天然氣和使用太陽能。家裏使用過的廢棄農用薄膜主要賣給收廢品或混同生活垃圾扔進垃圾箱。家裏收割後的秸稈(稻杆),都是直接把秸稈爛在田裏做肥料。生活區周邊有工業企業,並且主要工業廢棄物是工業廢氣和工業廢水。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53%的人認爲產業轉型需再進行提高,其次是硬件投入和羣衆意識。

  二、存在問題

農村經濟發展迅速,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農村環境惡化的現象開始加劇。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治理,保護農村環境,對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污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農村的環境保護長期受到忽視,農村環境問題令人堪憂。在建設新農村這一惠及廣大農民羣衆的民心工程的時候,千萬不能忽視農村的環境問題。

1.工業的發展形成的大氣污染、水源污染蔓延到了農村。爲了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在項目的選擇上,採取的是兼收幷蓄的政策,根本不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對工業項目的廢氣、廢水排放監督不力,使廢水、廢氣成爲公害,不僅影響了工廠周邊大氣、水源的質量,而且廢氣、廢水隨風及河流擴大到更大的範圍。嚴重影響了大氣質量、水源質量、土壤質量,致使這一範圍之內的生態環境和人們生活環境不斷惡化。

2.農藥、化肥對農村環境的影響。農藥與化肥的利用既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是農業發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之一。但農藥與化肥的利用在其發揮正面作用的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負面效應。那就是農藥、化肥的殘留不僅使農作物中有害成分顯著提高,也使土壤的品質嚴重降低。所以農藥與化肥也是破壞當地農業、破壞當地農村環境的元兇之一。

3.地膜對農村環境的破壞。農用地膜與農藥、化肥一樣,既是農民的好幫手,又是破壞農村環境的元兇。目前農村所採用的農膜,大部分都很難在短時間內降解,對其回收利用或統一處理的難度也較大。把它埋在土壤裏,會影響作物的生長;任其隨風飄落,嚴重影響着環境衛生。

4.生活垃圾對農村環境的影響。農村過去很少有生活垃圾,生火用的燃料遺留物及人、畜糞便等最後都作爲肥料回田了。其它方面的生活垃圾基本上沒有。現在隨着農藥、化肥的使用,農家肥基本上沒人用了。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產品包裝物及其它生活廢料逐漸增多。農村基本上沒有對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的條件和設施,致使農村的環境衛生狀況越來越糟糕。

5.作物秸稈對農村環境的影響。過去農作物秸稈的利用是很充分的,除了用作生活用火的燃料外,還可以通過處理後用作家畜飼料,也可以編織成各種適用的編織品。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物秸稈的這幾項用途也逐漸失去了市場,大部分作物秸稈成了廢棄物。目前農村對作物秸稈的處理辦法基本上只有焚燒一種方式。不僅焚燒作物秸稈產生的濃煙嚴重污染着空氣,而且極易發生火災。

  三、幾點看法

1.加強領導和組織,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要清醒認識、認真分析農村環保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增強抓好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自覺性,真正地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

2.加大對農村環境的綜合管理和整治力度。突出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固體廢棄物,加強城鎮生活和飲食娛樂服務業的污染治理特別是廢水排放的管理。對有污染的鄉鎮企業,要加強督促檢查,鞏固達標排放成果;對重點污染企業要建立更爲嚴格的監控制度;對新建產業,要切實實行“環境優先”原則,嚴禁新建重污染企業。

3.以創建爲抓手,全面推進農村生態建設。緊緊圍繞建設生態鎮這一目標,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農業資源,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形成植物生產、動物轉化和微生物還原的良性循環機制,從根本上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環境。廣泛開展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着力提高農村環境質量,構建生態優美、和諧穩定的新農村。

4.加強農業科技的推廣工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大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科研攻關力度,積極推廣先進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努力實現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生產技術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產品無害化。

5.廣泛宣傳環保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農村環保工作的合力。利用各種媒體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向廣大羣衆宣傳公益意識、環保意識,從而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環境、個個參與環境保護的氛圍。倡導購買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生活消費品,選購減量包裝的商品,促使生活垃圾實施減量、無害和資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