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狗貓鼠讀後感範文

狗貓鼠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狗、貓、鼠》這篇散文出自魯訊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曾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閱讀,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希望我的理解能夠正確,下面關於狗貓鼠讀後感,祝您生活愉快!

狗貓鼠讀後感範文

  篇一:狗貓鼠讀後感

不曾發現,狗和貓原來是有着過節的冤家;也不曾知道,魯迅先生原來是仇貓的。

現在讀了《狗貓鼠》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魯迅先生仇貓是有着正當理由的:一是貓欺負和折磨弱者,二是貓有一副令人仇恨的媚態,三是它們的嗥叫令人心煩。然而這些都不是魯迅先生起初仇貓的原因;那是後來才添加進去的。

令幼年魯迅仇貓的原因很簡單:它吃了魯迅心愛的隱鼠。真是單純!後來知道隱鼠是被長媽媽踩死的,魯迅這才恍然大悟,但仇貓的感情非但沒有減淡,而是更深刻了。

爲什麼呢?因爲這裏的貓不是單指貓,更是指那些媚態的貓那些現代評論派的人。魯迅先生借自己的仇貓而用辛辣的筆調無情諷刺了現代評論派文人的媚態的貓式的嘴臉。

看到這,我不免爲貓抱不平。仇貓的人的確很多啊!我們身邊就有不少人經常打貓、趕貓甚至吃它們。但是,貓本無罪,爲何要仇貓呢?

誠然,貓有着一些令人討厭的惡習,如玩弄獵物、有時很嬌媚。但是這畢竟只是它們先天的秉性,是無法改變的。人爲什麼要給它戴上媚態的貓的臭名?常說人在進步,但借本無傷人之力的文字語言,借那些只能嗥叫的動物去攻擊人,這絕不是進步的表現。又如狗,和貓根本沒什麼深仇大恨。有時我們甚至可以看到貓狗逗着玩的情形,而不至於恨之入骨,見了貓就窮追不捨。然而人卻偏要說看哪!狗不是仇貓的麼?魯迅先生卻自己承認是仇貓的,而他還說要打‘落水狗’!這是所謂的君子應有的言行嗎?這是人的墮落啊!

人類的進步,往往伴隨着血腥無情的戰鬥,我想這應該是正常的吧。但是把戰鬥擴展到其他生物上,指桑罵槐般戰鬥,未免有點放肆。

貓也罷,狗也罷,不過是一些無辜的生靈。自人類會走路、會打獵那一天起,它們就已經追隨人類了。然而作爲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如今卻被用作人與人鬥爭的工具,那是它們的不幸,也是人的不義。同一搖籃下,人與動物之間應該多一份尊重。

  篇二:狗貓鼠讀後感

魯迅先生的文筆一向是很犀利的,像一支支鋒銳的標槍,總能準確無誤的刺入當時昏庸無能的執政者的咽喉。《狗貓鼠》正是這樣一篇文章。

文中對狗的描述不多,暗諷了目光短淺又自以爲是的人,卻用了大幅筆墨描述了貓和鼠。貓性情殘忍,喜歡捉弄折磨弱者,雖與獅虎同類,卻又帶着讓人噁心的媚態,貓自己要是身材再高大些,還不知道會怎樣的狂妄。這種隱喻的手法暗諷當時反動文人的醜惡嘴臉,入木三分。魯迅先生仇貓的理由最初很簡單,只爲了它們在我的耳朵邊盡嚷的緣故。真正讓他恨起這些貓,是因爲他最愛的隱鼠被貓吃掉了。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對鼠的描寫也十分有趣,特別是用老鼠數銅錢來描述老鼠遇到敵人的絕望和驚恐,體現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過人的洞察能力。那些跳梁的大老鼠顯然是讓人厭惡的,它們有損無益,只會破壞和偷竊,而貓呢,雖是飼養着的,卻吃飯不管事,而且大多聲張虛勢,本事不足。隱鼠倒是個有趣無害的小東西,它弱小可愛,喜歡緣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卻慰情聊勝無,給魯迅帶來了有關墨猴的遐想與快樂。儘管作者後來知道了隱鼠並不是被貓給吃了,但他還是討厭貓。與其說魯迅先生討厭貓,不如說是借貓來表達他對反動文人和政客殘忍無恥的行徑的痛恨與鄙視!

魯迅先生一身正氣,但他所處的年代黑暗、腐朽、不平等,他用筆作爲標槍,用力投中一切黑暗腐朽、麻木不仁的現實。《狗貓鼠》這篇文章生動有趣,卻飽含深意,足以讓當年所謂的狗、貓、鼠們無地自容!

  篇三:狗貓鼠讀後感

魯迅是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朝花夕拾》生動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有力地鞭撻了假、惡、醜,宣揚了真、善、美,體現出了他大憎大愛,愛憎分明的情懷。《狗貓鼠》就是這部散文集裏的一篇佳作。

作者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嘲諷了他們散佈的流言,並總結了貓的幾點罪行: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它嗥叫時,令人心煩;它吃了作者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作者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而且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從而表述了作者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嗷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其實作者闡述的不喜歡貓的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爲、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裏偷偷地奸笑。魯迅先生富有諷刺性的文章也反映了他愛憎分明的胸懷,因此他才能毅然扔下筆,棄醫從文,他才知道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纔有真進步。由此看來,愛憎分明,可以說是立世之道,時代發展的源泉,是作爲當代中學生的我們學習的。

愛憎分明,需要從現在做起。面對躺在車輪下的小悅悅無人救起,面對無人敢攙扶的老人,面對失蹤數天、編造被拐謊言的18歲女孩,你會採取怎樣的態度?也許,我們的世界正是缺少了愛憎分明,纔會釀成一場場悲劇、騙局。智者明辨是非、不宜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之,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積極實踐,以科學的知識和豐富的經歷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該做的事儘量做好,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努力做到知行統一;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一定要明辨是與非,鮮明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堅持原則,做出正確選擇。

愛憎分明,立世之道。時代在召喚着我們,讓我們高舉起青春旗幟,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大愛大憎,做社會主義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