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必備]讀《昆蟲記》有感15篇

[必備]讀《昆蟲記》有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讀《昆蟲記》有感15篇

讀《昆蟲記》有感1

今日午時,我最終讀完了我最心愛的這本書《昆蟲記》。爲什麼要說是我最心愛的書呢?因爲我想這本書把一個五彩繽紛的昆蟲世界,活靈活現的從這本書中體現了出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法布爾經常一絲不苟的觀察昆蟲們趣味的“生活”,他把觀察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法布爾幾乎窮盡了大半生的.時間與精力陸續寫成了10大卷《昆蟲記》。《昆蟲記》的發表,在世界上引起了一片讚歎之聲,爲此,法布爾還被稱之爲“昆蟲荷馬”。在1910年時,晚年的法布爾曾所以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呢!

讀完了這本書以後,我感受到了法布爾的一生那種刻苦勤奮、銳意進取、自學成才的本事與他的那股鑽勁兒、韌勁兒、孜孜不倦的勁兒,簡直是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對昆蟲的那份好奇,那份愛,是十分人能夠所理解的。法布爾對於昆蟲的研究之深,使他筆下的那些小蟲子,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充滿了靈性,讓人看了以後,着實的感到了昆蟲的可愛,就連讓人最噁心的食糞蟲讓人看得都妙趣橫生。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我們應學習法布爾的這種精神,在任何情景下,幹任何的一件事情,都必須要有一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僅有這樣,我們再會不斷的提高,讓自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踏踏實實的幹好每一件事,僅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認認真真的幹好我們的每一件事,不要老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是這個樣貌,那麼你將一事無成;我們在觀察一些事物的時候,要對那個事物表示有一種好奇心,這樣才能夠寫出一篇好的觀察日記。

讀《昆蟲記》有感2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的著名作家法布爾寫的。這本書描述了大自然中很多昆蟲的生活習性比如:蟬、螞蟻、蟑螂、黃蜂、蜘蛛、熒火蟲、松毛蟲等等各式各樣的昆蟲,作者法布爾還仔細的介紹了昆蟲的本能、婚戀、繁殖、死亡等情況。

書中說一隻剛長出羽毛可以出窩的小麻雀,被有劇毒的黑肚狼蛛刺傷腿後流出了血,傷口慢慢的變成了紫色,這條腿已經不能動了。但是它胃口還是很好,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降臨。前期它仍然能好好的吃東西,喂得遲,它還要發脾氣!但是過了兩天,他什麼也不吃,身體縮成一團,羽毛凌亂,有的時候動也不動,有時身子不住地發抖,不久小麻雀就死了。

在一望無際的田野裏有很多飛舞的光點,大家應該知道這是熒火蟲的傑作吧!以前我以爲熒火蟲是吃樹葉、草、花之類的食物,現在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後我大吃一驚一一熒火蟲竟然是食肉動物,他們的主要食物居然是蝸牛。還有,紅螞蟻既不會撫育兒女,又不會出門找食物,他們爲了生存,只好用卑鄙的'手段掠奪黑螞蟻的兒女,使他們淪爲自己的奴隸爲自己服務。

感謝法布爾,讓我知道了大自然還有許許多多奇妙的事等着我們去發現。好好學習吧,我們一起去探索神祕的昆蟲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3

有這樣一個人,30多年嘔心瀝血,只爲一部名著。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在“荒石園”中度過大量的時間。

他,就是“昆蟲界的荷馬”——法布爾。

翻書,細思。我們是否真正研究過一種昆蟲?我們是否曾停下奮進的腳步,去傾聽自然界獨特的聲音?我們常常只顧着前進,而忽視了那麼多身邊的美。而這一本書,卻將大自然的獨特,以清新的語言記錄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展現在我們面前。

《昆蟲記》,“昆蟲的史詩”,不朽的鉅著。

品讀,細想。自然界中,我們究竟遺漏了多少精彩?圓網蛛的織出的網,蟋蟀從不隨遇而安的性格,螳螂修女般具有迷惑性的外表,蟬短暫的歌唱。若不讀這本書,我又會了解多少呢?這的確是一本神奇的書啊。它包容了自然界中螞蟻、螢火蟲等熟悉而又陌生的動物,展現出自然界獨一無二的魅力。

《昆蟲記》在不經意間,打動我。

讀罷,細品。在法布爾樸素的筆下,這一本鉅著變得獨特,它沒有像普通的科普名著那麼枯燥,而是充滿了活力與詩意。似美文,如詩歌。一書讀罷,那旖旎的墨香氤氳在空中,我心中也漾起了點點波紋……

《昆蟲記》,一本科學鉅著,亦是文學著作。

品讀着聖甲蟲爬坡時反覆跌倒的情景,我彷彿看到了他在不斷失望後又振作的樣子,彷彿聽到了他內心中堅定的吶喊。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這是聖甲蟲永不言敗的精神;閱讀者昆蟲驅趕蟬,想要霸佔“清泉”時的'樣子,我彷彿看到了那羣昆蟲貪婪的面目,彷彿感受到了蟬樂善好施的品質;品味者圓網蛛織網時的文字,我彷彿看到了它織網時靈活的轉動,彷彿看到了那天衣無縫的網。此刻,我不得不爲他們的精神而讚歎,不得不爲大自然的奇妙而驚訝。

讀《昆蟲記》,隨法布爾在園中欣賞昆蟲之舉,欣賞自然,欣賞美。

讀《昆蟲記》有感4

暑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昆蟲記》。讀完這本書,我的心猶如一面平靜的湖水,扔進了一塊石頭,蕩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靜。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科普作家、博物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作者以其生花妙筆,爲讀者勾畫出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

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和多次實驗,細緻而生動地記錄了多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如繁殖和捕食方式等,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整本書得益於作者耐心仔細的觀察和不厭其煩的實驗,再加上細緻的描寫,讓我們瞭解到了驚奇的昆蟲世界:管蟲會穿衣服,鬆蛾會預測天氣,蜘珠會用蜘蛛絲穿梭到各個地方....所有這一切,無不讓人爲之驚訝和歎賞。這本書以人性觀照生物性,以及對人性的思考,爲人們留下了一座富有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寶藏。

這也讓我們體會到;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用心思考才能體會到世界的豐富多彩,當仔細觀察一隻螞蟻從高空掉下來去卻不會死,我被深深吸引,並通過進一步探究,我發現了其中的奧祕:原來,因爲螞蟻很輕,重力較小,所以從高空掉下去不會死。通過仔細觀察,我的`發現越來越多,我的寫作素材不斷豐富,寫作對我來說不再是攔路虎。

如果沒有像法布爾這樣的精神,人類的精神之樹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如果沒有像法布爾這樣的精神,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讀《昆蟲記》有感5

大自然就是一本最好的百科全書,它帶給了我們無盡的美好。田野裏的一朵小花,沙漠裏的一株小苗,夜空的一顆星星……都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只要細細去觀察,我們就會獲得意外的驚喜與快樂。

這個暑假裏,我捧起了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編寫的《昆蟲記》。當我翻開它的扉頁時,就被它精美的畫面吸引了,我迫不及待地繼續往下讀,裏面有充滿活力的“音樂家”蟋蟀,勤勞的“清潔工”蜣螂,天才的“建築師”蜘蛛……我被這些小傢伙的堅韌所震撼,也爲他們的團結互助所感動,更爲他們的不凡絕技而喝彩。

在作家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小昆蟲的世界生動有趣。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蠶寶寶也是一種非常招人喜愛的小昆蟲,它是同學們的“小寵物”,它的世界是多麼奇妙啊!

蠶寶寶的一生分爲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它一共要經歷六次蛻皮。春天,科學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五顆蠶卵,我帶回家後,按照要求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新鮮桑葉上。過了幾天,隨着氣溫的升高,卵由飽滿的'黑色變得空空的了,原來一條條蟻蠶孵化出來了,它們比芝麻還小,看上去只是一個個小黑點,仔細看它們吃過的桑葉,全是零零星星的小孔,一片小小的桑葉放下去,一天都吃不完。

過了些日子,蟻蠶在經過蛻皮後,頭部和身體逐漸變成白色,它們的食量也越來越大。晚上,四處安靜了下來,我還聽見了蠶吃桑葉的“沙沙”聲呢。

又過了兩個星期,我發現蠶不怎麼吃桑葉了,身體變得晶瑩剔透,有時揚起頭左右晃着,原來它們準備吐絲結繭啦!結繭可是個大工程:蠶先用開頭一些絲試探性定點,這樣便於固定蠶繭,待整體穩定後,蠶開始努力吐絲,逐漸把自己包裹起來,一層、兩層……經過一天一夜的不辭辛勞,終於,形成了硬硬的蠶繭,就像是蠶的盔甲一般,後來,裏面的蠶慢慢變成蛹,然後變成蛾,破繭而出。

小小的昆蟲具有無窮的力量,它們靠着堅持不懈、努力奮鬥,創造了自己的美妙世界。小小的昆蟲,裝點了我們多彩的生活,爲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讀《昆蟲記》有感6

你有沒有想過昆蟲的生活?或是昆蟲的世界?你有沒有想過昆蟲的習性,覓食方法,繁衍與死亡…….讀《昆蟲記》可以讓我們洞悉這所有的一切。

《昆蟲記》,又名《昆蟲物語》,《昆蟲世界》。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全書共十卷。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爲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的靈性。該作不僅詳細地記錄了法布爾的研究成果,更記載着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和他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與追求。法布爾,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爲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而聞名,雨果稱他爲“昆蟲世界的荷馬”。因貧病交加,法布爾於92歲逝世。

簡介完畢,現在讓我們走進《昆蟲記》。

這是一本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本書。它讓我明白了自然昆蟲界的太多太多。我不知不覺對我之前瞧不起的昆蟲的肅然起敬。從《昆蟲記》裏,我認識了天才建築師蜘蛛,預測天氣大師松毛蟲,捕食高手螳螂、愛美的被管蟲、快樂的蟋蟀、挖隧道的礦峯、不會迷失方向的蜜蜂、環境清潔工綠蠅、有兩顆毒牙的狼蛛、“小鬼”恩布沙、吃枯露菌的甲蟲、捕食蒼蠅的捕蠅蜂、嬌小的赤條蜂、喜好唱歌的蟬……等等。這些平時被人忽視的小蟲,在《昆蟲記》裏,一個個像注入了新的活力。盡情的展示着自己的色彩。而這一切,都出自偉大的科學家,法布爾,之手。但是,法布爾並不是隨隨便便就獲得瞭如此大的成就,他忍受了幾十年的貧寒交迫,憑藉自己超乎常人的毅力,是用努力和汗水換來的,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爲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成功者背後的路都是那麼艱辛

法布爾對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充滿了純潔的愛。他從小家境就十分貧寒,但他任然刻苦努力地研究生物學。他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一切,懷着感恩的心去面對。這就正好詮釋了快樂的.真諦:知足常樂、欲大則空。即使生活再苦,他依然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這一切,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

再說《昆蟲記》一書,這是一本被認爲是創造了奇蹟的書,爲什麼說它創造了奇蹟呢?因爲它記載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生育和死亡,而且它創造於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在那個時期,昆蟲學家的“田野實驗”是不被認可的,昆蟲學家們只是將昆蟲做成標本,睜大眼睛觀察,卻不考慮真正的昆蟲的習性與本能。這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是作者細心觀察的結果。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但是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有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顯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記》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讓我喜歡上了這些可愛的小生靈;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相似點。這是人類與自然界衆多的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

讀《昆蟲記》有感7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爺爺的一句名言,也同樣是對書籍讚美的一句名言。我愛讀書,它使我增長了許多知識,讓我開闊了視野…

《昆蟲記》是一本描述昆蟲生活的鉅著。書中對昆蟲的本能、習性、繁衍和死亡等做了極細緻的描寫,妙趣橫生,令人百看不厭。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他出生於一戶貧窮人家,終生勤奮好學,耗費一生的畢生的心血來觀察、研究昆蟲,並寫成了這部昆蟲鉅著——《昆蟲記》。

自從知道了《昆蟲記》這本書以後,我就非常想看。直到爸爸媽媽把這本書一買來,我就撲了上去。書中編寫了《螳螂求食》、《灰蝗蟲的生活》、《小條紋蝶》、《糞蟲們》等多篇文章,其中我最喜歡《論祖傳》和《神祕的池塘》這兩篇。這兩篇文章講述了法布爾小時候和昆蟲的故事。法布爾和普通的的小孩一樣,也喜歡玩,可是他會邊玩邊從身邊發現問題,還能想辦法解決問題。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他長大以後更是廢寢忘食地去觀察昆蟲,瞭解昆蟲的`生活,發現它們生活中細小的問題。

我平常也非常喜歡小昆蟲。有一次,我抓了一隻綠色的蚱蜢。它全身綠油油的,肚子上還有紅色的小點,好看極了!這是什麼蚱蜢呢?這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想到了《昆蟲記》這本書,於是我又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昆蟲記》中的《綠蚱蜢的生活》一文,原來是綠蚱蜢!我興奮極了,因爲書中還詳細介紹了綠蚱蜢愛吃蟬和水果以及一些生活習性,知道這些信息,我就可以養這隻綠蚱蜢了。於是我拿了一個水蜜桃給它吃,它果然吃了起來,而且力氣也變大了,還會在屋裏跳來跳去呢!

毛主席都說:飯可以一日不吃,但不可一日不看書。因爲書給了我知識,開拓了我的眼界,常常在做題目中用到書給予我的答案,對於這樣一個好夥伴好朋友,我又怎麼能拋棄它呢?

讀《昆蟲記》有感8

暑假裏我又看了一遍去年寒假就看過的《昆蟲記》。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瞭解了許多關於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知識,有趣極了。

你們知道嗎?知了唱歌是因爲它在黑暗的地下做了四年苦工,才見到光明,所以忍不住開心地縱情歌唱。在沒看過這本書之前,我還以爲它是熱得受不了才叫呢!有一種孔雀蛾,它們的壽命只有短短的三天,只來得及找一個伴侶。還有捕蠅蜂媽媽,她能夠準確地估算出自己的寶寶能在多長時間內吃完她留下的食物,神奇吧?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螳螂了。螳螂雖然有美麗的容貌,在平時捕食時,總是假惺惺地擺出一副祈禱的樣子。但你可千萬別被它的外表給騙了。每當有獵物經過它面前時,它總是會打敗它,把獵物變成自己的美餐。因爲螳螂的`暗器真厲害!細針般的硬勾,鋸齒一般的刺,一對健壯無比的大鉗子。這其中不論哪一個讓你碰上都是不好受的。螳螂還吃自己的同類,雌螳螂還吃自己的丈夫。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是螳螂媽媽生下寶寶,幫它們建好巢之後,就什麼也不管了,我覺得螳螂媽媽一點也不稱職,不該丟下小螳螂不管。我認爲昆蟲世界裏最殘忍的就是螳螂了。

讀《昆蟲記》有感9

星期六,我讀了法布爾的一本叫昆蟲記的書,是寫蟬的故事。本文共寫了四個篇章,分別是:我有四百個兄弟姐妹、地下建築師、螞蟻的謊言、短暫的歌唱生涯。第一張講的是蟬媽媽生下了四百隻蟬寶寶,可是一隻狡猾的蚋在媽媽的卵房裏吃掉了蟬寶寶,一直叫小樂的蟬活了下來,可一共有四百隻。第二篇講的是小樂該去地下挖洞過一年等待第二年夏天。第三篇講的是小樂退了皮飛上天在樹下喝樹汁和螞蟻鬥爭的.事。最後一篇講的是夏天快結束時,小樂的聲音一天不如一天,他越來越老,最後,死了。

這本書很好看,法布爾先生用童話的方式講述故事,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讀趣,還有魅力的插圖,一點也不枯燥,我喜歡。在這,我推薦給大家。

讀《昆蟲記》有感10

《昆蟲記》這本書向人們描繪了一個異常紛呈的昆蟲世界,把昆蟲的捕食、習性、繁殖等都一覽無餘地展現在我面前,使我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昆蟲記》中每個昆蟲的習性、特點都被刻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彷彿他們就在你眼前一樣。這全都要歸功於法布爾仔細的觀察:“蝗蟲的藍翅膀、紅翅膀像扇子一樣張開,它們帶有鋸齒的天藍色或玫瑰紅的長腿在人的手上亂踢亂蹬。”“螳螂的大腿下面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緊挨着這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些大齒。”

昆蟲的世界是如此奇妙!在未讀這本書前,我還不知道雌金布甲蟲會吃掉雄金布甲蟲,松毛蟲能預測天氣,小蜘蛛會乘着絲線在空中飛。有些蟲類的智慧也並不比人類差:樵葉蜂不用任何精密儀器,就能準確判斷出巢蓋的大小,真是令人稱奇;舍腰蜂捕蜘蛛時,只捕小的,這樣每頓就都可以吃到新鮮的,聰明吧!

當然如果仔細的觀察還不能使《昆蟲記》成爲一本文學鉅著的.話,那麼再加上法布爾細緻的文筆就使本書成爲一本熠熠生輝的文學經典。《昆蟲記》中精彩的語句數不勝數,如:“體色略微發黃的大孔雀蝶毛蟲,同樣惹人注目”。“這條毛蟲在它那稀疏地環繞着黑色纖毛的體節末端,鑲嵌着綠藍色的珍珠。”法布爾仔細的觀察和細緻的文筆讓我如飲甘泉,沉醉其中。

想想看,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也能做到對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就能很容易發現生活中那精彩的瞬間。我要好好學習法布爾,找尋生活中被自己忽視的“文章”。

讀《昆蟲記》有感11

知識是人類文明色彩中的綠色,書籍是蘊藏豐富知識的樂土,讀書則是所有人精神成長、完美人生的必須。

法國思想家迪卡爾曾說“閱讀優秀名著就像和高尚的人進行談話,這些偉人在談話中向我們展示的是它們的智慧、思想。”衆所周知,每一部文學名著都是一段歷史的縮影,它再現了那段時期的人物、社會、生活習俗、科技水平及其它種種知識,其中《昆蟲記》就是一部很好的名著。

讀了《昆蟲記》,我覺得它是法布爾從人性觀察昆蟲,用散文化的筆調,在書中真實地記錄了各種各樣的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生育、死亡等。這本書滲透着法布爾對生命的關愛和敬畏之情,體現了作者細緻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這是一部昆蟲世界的史詩,一首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衆多自然界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本永遠解讀不盡的、值得世代相傳的世界名著。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昆蟲界的微觀世界,還知道了許多知識,例如第一章“螳螂求食”的故事中,在一段一段地閱讀中,我的腦海裏也閃現出了一個接着一個動人的情景。當介紹它的外貌時,我彷彿就拿着一個放大鏡在入神地觀察着它,栩栩如生的筆調、細緻入微的觀察,這些處處讓我心動,讓我爲《昆蟲記》而着迷。

讀了《昆蟲記》,我對動物的認識又更上了一層樓,我從此擺脫了對昆蟲的無知,變得博學起來。讀了《昆蟲記》,我受益匪淺。

讀《昆蟲記》有感12

昆蟲記是我讀過最有趣的一本書,之前我還不知道有人會用盡一生的心血,寫一部關於蟲子的書,這個人就是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實地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以優美的語言爲人們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昆蟲記是一部描寫昆蟲習性、工作、繁衍、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被作者人性化的蟲子們紛紛登場,展開了一段段神奇、有趣的故事。看了昆蟲記我才知道,原來好多昆蟲是天才的建築師、藝術家,它們的巢穴就是一件件無法模仿的藝術品,而它們的本領是與生俱來的,簡直太奇妙了。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非常有趣,比如: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螢火蟲是如何發光的;小甲蟲是如何關心下一代的;還有蜘蛛是怎樣通過電報線獲取獵物的等等,一個個小故事看了讓人着迷。不過也有讓人害怕的,螳螂外表看上去非常美麗,其實它們相當殘忍,是天生的殺手,它們不僅吃其它昆蟲,同類間也自相殘殺,簡直太讓人難以置信了!昆蟲記使我懂得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對作者產生了深深地敬佩。法布爾克服了重重困難,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寫作,爲人類世界奉獻了一部不朽的作品。書中對各種昆蟲細緻地觀察,生動地描寫,都體現了作者的用心,在他的筆下一隻只昆蟲都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與智慧,達爾文稱他爲“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這本書讓我覺得法布爾的探索精神是最爲可貴的,他求真、求實值得我們學習,激起了我們對未知領域的探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爲我們開啓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世界的大門。

讀《昆蟲記》有感13

在我的記憶裏,夏天是白日陽光熱烈的炙烤,是夜晚窗外習習的涼風,是冰鎮的汽水和西瓜,抑或是那濃綠的樹蔭和草地。對了,還有動聽的蟲鳴聲。

我們對昆蟲的事瞭解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其實昆蟲的世界比我想象的要精彩得多,直到我看過這本《昆蟲記》之後,我才明白昆蟲的世界,有趣的你想不到。

法布爾是一位昆蟲學家,也是一位文學家,它的《昆蟲記》是一本科學鉅著,裏面描寫了呆頭呆腦的昆蟲,也有十分智慧的昆蟲,還有一些十分堅強的昆蟲。翻開這本書,我驚奇的發現那並不是一個陌生的.世界,昆蟲也會像我們一樣工作休息;他們要麼是聚室而居,要麼是獨處一室;他們也會想接近自己愛的人;他們也會勇敢的去驅趕入侵者......

讀完這本書後,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昆蟲世界,讓我明白了昆蟲不再是醜陋的,不再是讓我懼怕的,昆蟲是可愛的。大家都喜歡蝴蝶吧,蝴蝶的前身是毛毛蟲,毛毛蟲是醜陋的,但他蛻變後就是美麗的。還有蟋蟀,他們的脾氣特別暴躁,十分喜歡打架,你如果在田野中漫步,很有可能會見到他們在纏鬥後的屍體,但它們的鳴叫是好聽的,是美妙的。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受到了昆蟲的美,法布爾將我帶進了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他的這本書遠離了城市的喧囂,無時無刻不抒發着對昆蟲的熱愛。法布爾認爲只有昆蟲纔是它心中最美麗的東西。讀完這本書後我與法布爾有着同樣的看法,昆蟲雖然醜陋,但他們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可怕。

讀完這本書後,我看到了一個更加美麗的社會生活。昆蟲的世界甚至比我們人的世界要更加文明。雖然他們也時常有纏鬥的事情發生,但我們的人類何嘗不是這樣呢?讀完這本書後,我想這正是昆蟲選擇熱愛他們,就像法布爾一樣。

讀《昆蟲記》有感14

魯迅先生曾說《昆蟲記》是“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也很有益。我也是一個“養蟲人”。因此我對《昆蟲記》喜愛有加,可我遠遠比不上法布爾。

法布爾,法國人,於1823年12月降生在法國南方一個貧窮的農民家中。上學時,他常跑到鄉間野外,兜裏裝滿了蝸牛,磨菇或其他植物,蟲類。15歲的法布爾考入師範學校,他用當老師的工資買下一本昆蟲學著作,立志做一個爲蟲子寫歷史的人。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買下一老民宅,取名——“荒石園”。

法布爾用擬人化的`手法爲我們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他將綠蟈蟈捕蟬寫得如同《武松打虎》一般精彩,《昆蟲記》也如同一面鏡子反應着人性世界。

我也曾如同法布爾一樣對蟲如癡如醉,我養過獨角仙、海南守宮(晰蜴的一種)、火玫瑰蜘蛛等。其中最有趣的便是養“獨角仙”,我得它時,是幼蟲一對。幼蟲身體白色呈“C”形有頭與三對足、大齶組成。

幼蟲需養在營養土,模仿野外富有礦物質的土中,法布爾筆下的金步甲幼蟲也是如此。在我一次次換土下,幼蟲慢慢成長,母幼先過渡至蛹期,金黃色的盜甲,三對有力的足,雖沒有公獨角仙的角但有着一對顎。

漸漸過了蟄伏期,公與母獨角仙從蛹期的殼從慢慢出來如同法布爾筆下的“金蟬脫殼”,蟬從殼中蛻變出來後,與先前的模樣兒大相徑庭!雙翼溼潤、沉重、透明,上面有一條條的淺色脈絡。獨角仙與蟬有雷同,但獨角仙有着蚴黑的盜甲如同出征戰士的裝備,不出意料獨角仙是好鬥者,如果你細心觀察常常會在樹上觀察到兩隻公獨角仙爲爭奪竊窕淑女而大大出手。我的兩隻獨角仙吃着昆蟲果凍度過晚年,但他們卻沒有產生愛情的結晶;便一命嗚呼了。

法布爾曾說:“你們探究死亡,而我卻探究生命。”

《昆蟲記》雖是科普類但有着堪比文學類的一個個故事爲後代的隧蜂門衛,卑鄙無恥的小飛蟲……這就是一個昆蟲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15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也是一部十分宏偉的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稱號。

我很喜歡法布爾優美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寫蟬向螞蟻乞討食物的文章,他是這樣描寫的: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放着大袋的麥粒,正掉着臉去背對着乞討食物的蟬,那蟬則伸着爪子……這樣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讀着這些奇妙的文字,我不由自主地對法布爾產生了莫大的敬佩之情。

我敬佩法布爾的頑強,他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使昆蟲世界成爲人類的知識樂園。可他爲了完成《昆蟲記》,犧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家人的偏見中度過的,是在貧窮中熬過的,但他從未放棄對昆蟲的研究,安於清苦,坐盡了冷板凳,最終成爲傑出的昆蟲家、文學家。

法布爾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一本傳世鉅著,還有“追求真理,執着探索”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