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範文(精選19篇)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範文(精選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範文(精選19篇)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

讀馬拉古茲的《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時,有許多的語句觸動着我的心絃,啓迪着我的思考和認識。下面請允許我和你分享《兒童一百種語言》帶給我的心靈雞湯:

一、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孩子是由一百種組成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着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有着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有着獨特的……。每個孩子都是那麼的獨一無二,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閃光點。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待;充滿溫情的陪伴;發自內心的讚美,讓每個孩子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二、傾聽孩子,信任孩子

“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一百種傾聽、驚奇、愛的方式;一百種歌唱與瞭解的喜悅;一百種世界等着孩子們去發掘;一百種世界等着孩子們去創造;一百種世界等着孩子們去夢想”

孩子的世界是那麼的五彩斑斕,天馬行空。如果我們願意駐足傾聽孩子的想法,你會發現每個孩子幾乎都是天生的哲學家、科學家、詩人……但因爲有許多的原因我們對於孩子的發現、孩子的驚奇、甚至是孩子的語言都沒有很好地去傾聽和感受,更別提去信任孩子。在很多人的心理總給孩子畫好框框,孩子你在框框裏是安全的,而外面有許多的危險你千萬不要出去。在這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孩子們的想法,孩子們的表達及孩子們的探索創造。

三、和孩子一起感受成長的快樂

愛在左,而情在右。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揮,不覺得悲涼!這是冰心贈葛洛的一段話。我覺得也可以用在這裏,用在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點滴時光裏。我們陪伴孩子成長並不是幫助孩子去規劃未來成長的線軌跡。而是和孩子一起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瑰麗多彩,一起去感受成長沿路上的鳥語花香,和孩子一起慶祝或者在孩子傷心哭泣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

《兒童一百種語言》不僅觸動着我們的心絃,更爲重要的是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兒童觀,讓我瞭解應該怎麼樣更好的陪孩子一起走完着快樂的成長道路。

首先需要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定位:

孩子們都是充滿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的,他們迫切的想知道爲什麼會下雨,雨是從哪裏來的諸如此類的問題。如果此時我們說教,大部分孩子們肯定聽不明白;如果此時我們不耐煩的打斷孩子的疑問,那麼下次孩子可能就不會再提問了;如果此時我們敷衍孩子說你們長大後就會知道,那麼孩子可能就會缺乏主動探究的慾望。

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進行探究活動。像面對小班孩子的問題,通常我都會用故事、視頻等比較直觀易懂的方式予以解答,讓他們形成一個概念。面對小班孩子,我們更需要多一點耐心和教學的智慧。對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新的知識,新的方法不斷的在涌現出來。那麼就需要我們老師轉變自己的角色不停的去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讓自己更懂孩子,讓自己更新教學理念。

其次在班級中讓孩子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願: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那麼在班級博物館成立之初我們就傾聽孩子們對於班級博物館的想法,瞭解孩子們對於博物館的認識。老師不進行預設,而是跟着孩子的思路去完成班級博物館的建設。這樣做不僅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更爲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孩子瞭解了班級博物館,最終師生共建的班級博物館才能正真服務於班級裏的幼兒。

最後努力讓每個孩子心中都開出幸福、智慧、自信的花朵。

信任每個孩子,教師不必事必躬親。教師不需要告訴孩子們這是磁鐵,可以吸住鐵的物品。而是要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總結。

都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照顧着祖國最美麗的花朵。可是在這裏我想說,我們只是靜待花開的人,用我們的愛心、耐心、細心靜靜的等待每朵小花開出屬於自己的絢麗色彩。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2

讀完《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本書,我覺得:尊重兒童的一切;尊重孩子的想法,接受孩子的個人差異,感激孩子、老師、父母和社區的任何小貢獻。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是指孩子們可以用一百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事物的態度,或者更準確地說,如果課堂文化允許的話,可以用一百種不同的符號來表達他們對事物的態度。

從瑞吉歐教師的角度來說,瑞吉歐教師解讀爲啓發者。教師並不預先設定孩子能力上的限制。他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權利和能力,也就是說即使是殘疾兒童也有特殊的能力。老師鼓勵孩子們用他們的信念來反駁、假設並加以實驗。

更重要的是,瑞吉歐老師有着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他們經常與學校裏的其他老師、行政協助職員和美術老師進行交流、討論和會談。

他們經常使用照片和視頻來討論某一個畫面,並要求教師表達他們的觀點和反思他們的教學實踐。

在讀完《兒童一百種語言》之後,我也有了其他的感受,那就是:教師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在瑞吉歐的兒童教育體系中也不例外。但瑞吉歐的老師扮演了一個不同的角色。

教師在這裏不是權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技能的擁有者、傳授者、輔導者和觀察者的角色,孩子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語言和文化,而是具體的執行者,孩子的興趣、需要、經驗是一切活動的出發點。

老師的角色是多樣的:傾聽孩子的聲音,觀察孩子,更是一個同伴和嚮導。回顧我的日常生活,雖然我也在學習關於孩子和觀察孩子,但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觀察孩子不僅需要敏感的眼睛和耳朵,還需要敏感的心靈,進入孩子的內心,傾聽他們的聲音。

這樣,我們就可以真正與孩子零接觸。

時代在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也在不斷進步。單一的模式不適用,需要不斷的演變和進步。作爲一線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反思我們在教學中所面臨的複雜情況,將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學習和應用。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後,我的感受遠不止這些。有些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書中反覆提到的一句話:“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一百種傾聽、驚奇、愛的方式;一百種歌唱與瞭解的喜悅”。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3

“幼兒教師始終是‘新’”這是我認真閱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中第10章節之後的感悟。這裏所說的“新”不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更新,而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角色定位的“更新”。對瑞吉歐教育來說,教師的角色既不是母親、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同伴,而是“以專業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和學習以價值的人”(f。霍欽斯語)。

新型的教師角色定位。在有關介紹瑞吉歐的文體中,大致對瑞吉歐的教師的專業性作了如下描述:①促進兒童在認知、社會、情緒、創造力和身體各方面均衡地學習;②班級管理;③學習環境的設計與佈置;④提供兒童適當的保育與輔導;⑤行政事務上的溝通與協調;⑥追求自我在專業上的成長。在分析了教師在瑞吉歐課程發展中的作用後,我想用這樣的語句來形容比較貼切:“教師是幼兒的夥伴、傾聽者;是支持者、引導者;是學習者、研究者。

基於此果,我在教學過程中也切實感受到了“教師是兒童學習的支持者和引導者。瑞吉歐教師對兒童學習的支持、引導行爲有一些獨特的理解。”所帶來的教學效果。

在語言活動《陽光》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對“佳子將陽光包在裙子裏送給奶奶,可當打開裙子的時候陽光不見了。”這一現象不是很理解,當我問到“爲什麼會這樣時?”孩子開始竊竊私語了,陳澤豪說“可能佳子的裙子沒弄好。”黃書聞說“佳子包的陽光太少了。”陳俊菲說“佳子包的陽光在路上撒掉了。”針對孩子的不同想法,我突然就想“何不讓孩子親自到外面嘗試‘包陽光’(恰巧那天的陽光很充裕)呢?”於是我就請孩子到外面嘗試“包陽光”。過了一會兒,孩子進來了,而且還很像模像樣的圍起衣服角,等進教室後我說“讓我看看你們衣服角里的陽光吧!”孩子異常興奮的打開衣服角,當衣服角剎那滑落的一瞬間,大家都尖叫起來“陽光不見了!”於是我問“爲什麼會這樣呢?”這時思維敏捷的李陽搶着說“我知道,我知道。當你在外面的時候就有陽光,可你到了裏面陽光又不跟你進來的,所以到了教室裏就沒有了。”孩子們開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在短時間內都同意了她的觀點……

通過這個活動小插曲的出現,使我對“新型的教師角色定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兒童發現、明確自己的問題和疑問。在瑞吉歐的教育者那裏,教師支持兒童的學習並不簡單地表現爲“傳道、授業、解惑”。把知識呈現給兒童或回答他們的問題,並不是教師的主要任務。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幫助他們自己發現答案比前者重要得多。我相信,幼兒在進行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時自然會遇到一些想探索或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我們教師的作用就在於鼓勵、支持兒童自己去解決問題。因爲,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也許又能引發有意義的新問題。教師作用的核心在於“創造發現的機會”。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4

作爲一個新老師,在我剛翻開《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這本書寫的很深奧,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體會不出其中的奧祕。於是我在網上搜索了很多關於瑞吉歐的教育理念。如:走進兒童心靈的兒童觀、強調“互動關係”和“合作參與”。在瞭解了瑞吉歐的一些教育理念後我重新打開這本書,靜下心來開始細讀。

書中詳細地介紹了瑞吉歐理論的背景與起點、瑞吉歐·艾蜜莉亞的教育工作者對課程的描述、對理論與實務交互作用的反思。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提到:“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一百種傾聽、驚奇、愛的方式,一百種歌唱與瞭解的喜悅。”作爲一個新老師,我有歡喜也有憂愁,歡喜的是我能夠時時刻刻欣賞幼兒的奇思妙想以及幼兒身上最純真的美;擔憂的是一不小心又會打碎某個孩子的夢想。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後,我知道了要做一個優秀的幼兒老師就應該轉變教育觀念、認清自己的專業教育角色。不僅在幼兒的認知、社會、情緒等方面進行教育和啓迪,還要成爲幼兒的心靈夥伴,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幼兒,走進她們的心裏世界。生活中儘量爲孩子們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去發現,去探索。

此外,我認爲最讓我獲益的是第二十四章結論:最後的反思中作者條列出來的指導原則和建議。其中,包括項目活動的開始與維持、呈現的策略、團隊動力、教與學的策略。相信有了這些指導原則和建議,對我以後的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幫助,在工作中我也會借鑑這些原則和建議,幫助自己成長。

我是一名新老師,我深知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這需要我不斷學習,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累積經驗。今後,我也會珍惜幼兒的“一百種語言”,努力挖掘幼兒的各種潛力,尊重每一位幼兒,實行適合幼兒的教育,努力成爲一名真正的幼兒教師。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5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是世界著名的瑞吉歐學前教育系統的創始人馬拉古茲寫的一首詩。多年來,各位專家學者對此的研究敘述數不勝數,作爲一線教師的我也從這首美麗而憂傷的詩歌中,感悟了一些自己日常生活中有關幼兒教育的理解和啓示。

“兒童有一百種語言”——尊重幼兒

世界在兒童眼裏充滿了未知,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奇妙的事物,而方法可能是看、是聽、是聞、是觸摸……但是,誰都不知道,下一秒他們會用什麼“手段”來探索和表達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所以說,兒童有一百種語言,一百種可能性。與生俱來的探索慾望,讓他們不遵循我們成人按部就班的思維模式,有時甚至會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爲教師的我,只有以尊重他們的好奇好問,尊重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作爲前提,才能走近他們的世界,理解他們的思考,確保給予一些較爲正確的幫助和教育。假如,我高高在上、自以爲是地判斷孩子的行爲,可能就是一個教育的“儈子手”,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抹殺他們的聰明智慧。當我看到孩子在椅子上塗畫就認爲他調皮惡作劇,就永遠不知道他可能是在給椅子穿上漂亮的“衣服”,所以,尊重幼兒,多觀察、傾聽幼兒我纔可能更明白“兒童一百種語言”的表達方式。

“兒童有一百種語言”——給予空間

教師在幼兒的教育中扮演着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要充分尊重幼兒,就要給予幼兒探索表達的空間。如何創造這個寬鬆健康的環境支持,我要學習和努力的方面還很多。一方面,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多多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充實自己的內在文化;另一方面,我們要相互學習,提高自己專業素養水平,提高組織活動和觀察、分析、比較、概括等能力,向兒童展示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和解決策略,滿足孩子們不斷髮展的教育需求。例如,同一個美術活動《春天》,我們可以爲幼兒提供彩筆繪畫,也可以提供剪紙、毛筆、捏塑等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自然角種子發芽的過程中,我們不單單用圖片展示種子發芽的過程,我們還可以提供放大鏡去觀察、提供紙筆去描繪、去聞、去摸、去討論,給予更多探索手段,讓孩子真實地接觸世界。

“兒童有一百種語言”——多點反思

越是教育經驗豐富的教師,可能越會被自己的教育、思維模式所禁錮,我們的社會在飛速地發展,我們的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和接受能力特別強。所以,我們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及時反思自己的行爲。閱讀了《兒童有一百種語言》這首詩歌,我心中總是有些淡淡的憂傷,因爲馬拉古茲在詩歌中說到“孩子有一百種語言(還多了一百種的百倍再百倍),但是他們偷走了九十九種。學校和文化,把腦袋與身體分開……”。日常教育中,我們是否因爲繁忙的工作,武斷的認定孩子的行爲是錯誤的?我們是否因爲孩子的吵鬧聲,硬聲制止孩子們的遊戲?我想,難免是有的,孩子會不斷的犯錯,老師也免不了犯錯,我們不要害怕錯誤,而要不斷反思,在錯誤中成長,讓錯誤不再重蹈覆轍。

《兒童有一百種語言》給我的啓示遠不止這些,我們要反覆學習和思考,在不同的階段根據自己的教育實踐會有不同的理解。希望我們都不是偷走兒童九十九種語言的那種人,我們要用心去傾聽,尊重愛護他們,多一些讚美和鼓勵,努力讓他們自由的翱翔在想象的空間,用智慧的雙眼去發現,那九十九種語言甚至更多!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6

當我們成年之後,經常會有一種感覺,如果我是個孩子多好啊。孩子,代表天真,純粹,無邪。孩子的世界簡單快樂,充滿無限種可能。《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本書就是通過觀察孩子的世界,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帶你找到教育的啓發。

作爲一名教育者,我對教育有一定的理解。但還是被這本書中的觀點折服,結合書中的觀點,我對我的職業,教育有了新的看法。當第一次讀《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時,前面專業的描述還是有些晦澀難懂的,這種感覺有點像大學時期上專業課。可想而知,本書的作者是以爲很有學識,教育專業人才了。當我讀後面研究案例時,感覺簡單明瞭,受益匪淺。不僅如此,它還讓我懂得了我們應該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個別差異,感激來自孩子、家長、老師以及社區的任何小貢獻。就如這本書的名字一樣,“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代表着孩子可以使用一百種不同方式表達出他們對於事物的態度。

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我們教育體制的缺陷;其次,要尊重學生,千萬不要壓制孩子,應讓孩子充分表現其潛能。教室職業道德中提到: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爲人師表、教書育人、終生學習的職業道德規範。老師最好的角色應該是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我們經常變成壓迫學生學習的人,這與瑞吉歐的教育理念完全相反。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依然隨處可見;課堂後,大小補習班使孩子沒有時間休息;經常聽學生抱怨“我們什麼都不缺,就缺覺。”可是又有哪位家長認真感受過這句話後面的悲哀。

當前的背景下生活在充滿新的需求、新的社會環境之中,孩子過早地被捲入成人生活,經常變成一個過度情感投資的對象,束縛了學生的發展。另一方面,現代兒童需要更健康、更聰明、更具有潛力,更願學習、更好奇、更敏感,更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他們對世界充滿興趣,渴望友誼。

爲此,瑞吉歐採用彈性課程,以兒童爲中心,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不讓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圍之中。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必須儘可能減少介入,更不可過度介入,“與其牽着兒童的手,倒不如讓他們靠自己的雙腳站立着”。我相信,學生在探索和解決的問題過程中會收穫更多,而我們教師的作用就在於鼓勵、支持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因爲,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也許又能引發有意義的新問題。教師作用的核心在於“創造發現的機會”。

時代在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也隨之進步,單一的模式,不能進行套用,需要不斷演變、不斷進步。作爲一名教師,我要不斷吸取經驗,並且不斷反省自己在現場教學時所面臨的種種複雜的情境,將學到的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根據自身情況學以致用。最後,借用書中一直出現的一句話: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一百種傾聽、驚奇、愛的方式,一百種歌唱與瞭解的喜悅。希望我們在未來的教學中能一直銘記,不要在不經意間扼殺了孩子的語言與天真。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7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一書,“帶領我們探索兒童,發現兒童,教育兒童以及向兒童學習的一次奇妙的旅行”,“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一百種傾聽、驚奇、愛的方式,一百種歌唱與瞭解的喜悅。”這本書,對意大利的瑞吉歐教育模式進行了介紹和剖析,她的教育模法式在20世紀後期世界幼兒教育領域備感讚譽。

讀完此書,深爲書中尊重孩子,保護孩子所感動,他的主要教育方法是讓讓孩子在美麗、健康又充滿愛的環境下,參與長期的、有趣的項目活動,活動從孩子的需要出發,在生活中生成,形成完整地教育體系,我們從他的一個個方案當中,學會看懂孩子的需要,讀懂孩子的發展,爲孩子的下一步做好準備,生成活動需要老師對孩子的高關注,需要科學的理論去支撐,需要愛的付出,當一位老師,眼裏裝着孩子,心裏想着孩子,讀懂孩子的這一百種語言,看懂孩子的一百種需求,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對孩子的教育導向,以孩子作爲學習者的本質,教師、家長和兒童之間的相互依存,以探索和發現爲導向的課程。孩子們在探索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那份發現的驚喜讓孩子的發展,在樹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大的用,當一個孩子,因爲那一個個的問題一次次的得到解答,自己得到解決的方案,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很好的發展。

看懂瑞吉歐很不容易,讓一個好的教育理念成爲導向,需要有心去體會,作教育的有心人,把孩子的需要放在首位,是幼教工作者前進的方向。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8

寒假裏,我翻閱了張明紅編著的《學前兒童語言教育》一書,它共分爲三大篇,分別是:語言功能篇、語言發生發展篇、語言教育實踐篇。最後的語言教育實踐篇,我認爲與自身的幼教工作有着很大的聯繫,因此我進行了重點閱讀此篇。本書通篇行文流暢優美,清新明快,富有理論聯繫實踐的指導意義,讓人有一飲而盡的渴望和酣暢淋漓的期盼。

在這一書中,作者以飽滿的激情、獨特的視角,大量闡述了語言教育的目標與內容、語言教育的方法與途徑、語言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等另類思考。閱後讓人久久不能釋懷,情不自禁地陶醉在他所描繪的語境裏。透過文字,我在共鳴的同時進一步感悟着作者的心靈,爲之打動。站在教育的圈子裏,看整個世界,我們心懷教育者的真誠,擔負教育者的責任,世界在我們眼裏,縮成了一道風景。爲了這美麗的風景,我們纔對教育如此癡迷、寄予厚望。

書中闡述了許多理論知識,提升了我的理論學習。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的時期,這段時期幼兒的相應語言能力將得到怎樣的發展,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豐富幼兒的生活,爲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幼兒掌握語言的關鍵,幼兒的一切活動都是教育,作爲老師必須抓住一切契機,對幼兒進行教育,因此必須從小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語言,注重對幼兒的語言教育,使其語言能力在良好語言訓練和培養中健康成長。

幼兒的日常生活是幼兒學習語言的基礎,幼兒生活的各方面與幼兒的語言教育息息相關。貫穿幼兒一切活動都是教育這個理念,因此我們不光着重集體語言教育活動,而應將語言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在幼兒來園、飯前、飯後等分散時間,或者區域活動中,利用與幼兒接觸的一切時機,和幼兒進行交談。鼓勵幼兒多和小朋友交流,多和家長聯繫,多帶孩子外出郊遊,豐富孩子的視野,也就是豐富了孩子的語言基礎。

此外,教師應善於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語言培養。例如:在進餐時,教幼兒說出菜譜的名稱,讀書時簡單說出故事、進區活動說出內容等。教師還應利用師生間交往,有意提供示範,通過動畫讓幼兒觀察、學習、模仿。通過師生間、小朋友間交往,不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幼兒教育中的語言教育在幼兒時期是非常關鍵的,因此我們應從幼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教育是一門陶醉的藝術;教育是一曲激昂的樂章;教育是打開心智之門的金鑰匙;教育是塑造靈魂之竅的雕刻刀。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高尚的人在對話,讀了《學前兒童語言教育》一書,完全有此功效,在書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去進行語言教育。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9

如何上好一節語言課是我一直有所困惑的事情,爲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最近我仔細的閱讀了《學前兒童語言教育》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深,使我認識到自己平時在語言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使我認識到自己在語言教學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和提高,對我的幫助很大。

語言是邏輯的基礎,不同的語言有着不同的思維方式,多學一種語言思維就複雜一倍。因此語言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必須豐富幼兒的生活,爲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必須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創造機會讓幼兒多聽、多看、多說、多練,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語言興趣。這樣,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得到健康、順利地發展

書上通過目標內容、教學方法、活動設計、環境材料、領域滲透、日常生活、發展評價七個方面的內容向我們介紹了教師應該如的對幼兒進行良好的語言教育。由於書上介紹的範圍很廣,我就專門針對我讀了該書的教學方法和活動設計兩方面內容,來說說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書上指出語言教育可細分爲:談話活動、講述活動、文學作品欣賞活動、早期閱讀活動、聽說遊戲活動。談話活動和講述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說的能力;聽說遊戲活動則是培養幼兒傾聽的能力;早期閱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而文學作品欣賞活動主要目的是陶冶幼兒的情操,啓迪幼兒的智慧,其次再發展幼兒的語言。語言教學就是給幼兒講故事、念兒歌並讓他們學會講這些故事和兒歌。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語言教育教學理念,幼兒的語言是靠在不斷的聽、說過程中把自己原有的經驗轉化爲新的知識經驗。因此我認爲爲了快速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許多老師應該對正確的開展講述活動、談話活動、聽說遊戲活動以及早期閱讀活動花些心思。

孩子只有真正學會了說話,把自己的願望用正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傳授的知識和經驗。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應有目的地豐富幼兒生活內容,增長幼兒知識,開拓幼兒視野,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使他們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還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啓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思索,擴大和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這些就是我這次看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後的一些感想,我會把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使自己在以後的語言活動中有所提高。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0

前一陣子在讀一本叫做《學前兒童語言教育》這本書,雖然還沒有讀完。但是,現在也有所收穫。

根據書中所說和生活中結合,普遍的孩子都是發音從模糊到清晰、詞彙量由少到多、語句由簡單到複合句、有情境性語言到連貫性語言、先聽後說,理解先於表達。那麼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認識能力,所以周圍的語言環境對兒童語言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我看來可以說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一方面,不光是對於孩子也同樣適用於我們成年人。

不光要孩子在好的語言環境下學習,我們需要提供給孩子們充分操作語言的機會,通過多種形式操作可以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那麼要做到這些教師就要在活動中起到主體作用和主導作用,這些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蓋好語言這所大樓那麼詞彙量必定是這樓的磚瓦。詞彙數量是兒童語言發展的標誌之一,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標誌之一。根據兒童的個體差異性來給兒童計算詞彙量的指標。不要一味的要兒童學習太多,根據個體差異來進行增減。

我們要培養孩子好的傾聽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要讓他們想說、多說。會說。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效果。要培養他們消除在環境中緊張的因素消除不敢說話的顧慮。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模仿,以免讓孩子在學習語言上走上彎路。這樣也能進一步避免導致口吃的發生。

慢慢的時間久了,讓孩子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有禮貌、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可以理解日常用語、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聽懂會說普通話。不過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英語也是現在家長關注的語言之一,很多家長由於自己不懂英語,便把孩子送到英語全日制的幼兒園。這也是一種好的方式,首先在語言環境上就已經建立起來了,可以在學校說英語回家說國語。

無論什麼方式什麼方法,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他們在學習語言中找到快樂,這對於他們將來以後的學習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不會厭倦學習。

通過以上的瞭解,我想總的來說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教師與家長都要與孩子創設良好的親自交往語言的空間、鼓勵兒童言語活動、樹立言語榜樣。鼓勵言語創造性。要讓孩子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尋找到樂趣。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1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第一句話是:孩子是由一百種組成的,有一百種世界,等着孩子們去發掘。

讀完整本書,讀懂了書中的“小題大做”。他們的“小題大做”來自於尊重和幼兒有關的每一件事:把幼兒看作和任何人一樣的獨立個體,尊重幼兒的想法,接納幼兒的個別差異,感激來自於幼兒、老師、家長以及社區的任何微小貢獻。作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更加應該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同個性、不同需求的孩子參與活動的方式也不一樣的,他們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和狀態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依據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地組織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並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銳地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當個別幼兒對集體活動不感興趣時,教師通過引導或有效地調整活動來影響其參加;當個別幼兒有不同的需求時,教師應該予以關注和重視;當個別幼兒由於身體、情緒狀況影響導致其拒絕參與集體活動時,教師也絕對不能強迫;當個別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參與活動時,教師也應該允許。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第二句話是:站在旁邊等一會兒,留出學習的空間,仔細地觀察幼兒在做什麼,然後,假如你也能透徹瞭解,你的教法也許與從前大不相同。

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新《綱要》指出:“要尊重幼兒的個性表現,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當面對幼兒的個體需求和羣體安排起衝突時,教師不應該漠視幼兒的需求,更不應該以粗暴的態度對待孩子的“不合作”,而是應該理解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深入到孩子的活動之中,以寬容的心理對待幼兒,關注幼兒的需求,仔細觀察,耐心傾聽,站在孩子的立場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尊重他們的不同需求。

在瑞吉歐的教育理念裏,教師支持兒童的學習並不簡單地表現爲“傳道、授業、解惑”,更爲重要的是,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幫助他們自己發現答案。讓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引發更多有意義的新問題,從而生成新的課程項目。但是我們也必須和孩子一樣,能夠感受驚奇和歡樂。我們必須能夠接住孩子丟給我們的球,並以一種讓孩子想要繼續與我們玩,過程中有可能漸漸發展出其他遊戲的方式把球拋回給孩子。

所以,教師的核心作用在於爲孩子“創造發現的機會”,讓“發現”成爲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2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瑞吉歐教育體制的完善和強大,完善是說它的各種教育機制已經建立了一個很完整的系統,在各個項目中整和了很多的內容(其中包括幼兒已知的內容和未知的內容還有幼兒假設的內容),形成了一個整體;強大是說在項目的策劃、組織、發展的過程中參與的人很多,有教師、幼兒、教學協同人員、家長、社區人員等,從理論到具體的實施都有科學的依據和支持。

再從瑞吉歐的教師方面來說,瑞吉歐的教師被解釋爲啓發者,教師並不預先設定幼兒能力上的限制,他們認爲每個幼兒都有自己一定的權利和能力,即使是有身心障礙的特殊幼兒也有他(她)的特殊能力。教師鼓勵幼兒們爲自己的信念辯駁、假設、並加以實驗。

再有瑞吉歐的教師的學術研究的氛圍非常濃厚,他們經常與其他的教師、行政協助職員、駐校藝術教師相互聯繫、討論和會談。他們經常會利用照片、錄象來討論某個片段,請教師們各抒己見,反省教學的實踐。

另外瑞吉歐教師的工作都能做到多、細、深。多是指觀察得多,記錄得多,對於幼兒的一舉一動都觀察得非常仔細,有很多的項目的策劃也是從觀察中得來;細是指不僅觀察地細而且研究地也非常的細,比如:海蒂是個4歲大的孩子,她不喜歡看到湯姆老師的臉上戴着一個和實物一般大小的麗莎老師的面具。海蒂告訴湯姆:“你不可以這樣子,那是麗莎的名字。”教師就將這句話記錄下來,並認真研究海蒂抱怨的真正的含義?4歲孩子無法分辨代表物品的文字與代表的文字之間的不同,海蒂把所有的字當作是代表物品的象徵符號,所以她用“名字”來代表“臉孔”這是她的認知,研究了以後,教師就能站在一個更好的位置去協調和建構她的進展。深是指教師在規劃組織時,能引導幼兒向更深的內容進行挑戰,如:有一組幼兒對於窗外高大的向日葵感到興趣,他們十分驚訝向日葵裏頭竟然有這麼多的種子,教師覺得向日葵的花應該在幼兒的記憶中長久保存,便提議幼兒用紙與彩筆製作一朵開花的向日葵。這些畫成功地完成了,幼兒在畫中注意到每一顆小種子,老師與小朋友都同意這個畫畫活動增加了他們對從沒注意過的細節的變化。但教師還是覺得活動比較狹隘,她詢問幼兒爲何對於向日葵的種子感到驚訝,幼兒回答說他們記得在6星期前種的向日葵子,而現在向日葵花的種子就象當初他們種在土裏的一樣。於是教師又建議幼兒畫出這些種子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畫出他們無法觀察到的,畫出他們認爲種子在向日葵裏產生的步驟。結果幼兒畫的畫五花八門,表現了幼兒的才智,突顯了幼兒的想象能力。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我還有其他的感受,那就是瑞吉歐教育體制是一種西方的教育體系,它的成功是由瑞吉歐·艾密梨亞這個意大利城鎮的文化環境、意大利幼教改革專業化的需求、馬拉古齊等一批優秀的教育家、心理學家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3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它就是瑞吉歐教育體制,是一種西方的教育體系,它的成功是由瑞吉歐·艾密梨亞這個意大利城鎮的文化環境、意大利幼教改革專業化的需求、馬拉古齊等一批優秀的教育家、心理學家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他們把幼兒看作和任何人一樣的獨立個體,尊重幼兒的想法,接納幼兒的個別差異,感激來自於幼兒、老師、家長以及社區的任何微小貢獻。在我們看來一個既骯髒又無聊的水坑,對瑞吉歐這個大家庭來說則如獲至寶,並以水坑爲探索主題,進行了一連串有趣的項目課程活動。瑞吉歐的教育工作者相信幼兒能共同建構知識,小組運用就是一個共同建構知識的理想情境。在這樣的狀態下,提供幼兒更多機會進行有目的的思考的經驗,成人也更容易聆聽幼兒的想法,協助他們解釋自己的看法。

瑞吉歐的教育工作者非常注重記錄,因爲它能提供教師機會聆聽或回顧教室裏工作中的任何對話,或提供教師更加了解幼兒的想法與做法的機會。比如:海蒂是個4歲大的孩子,她不喜歡看到湯姆老師的臉上戴着一個和實物一般大小的麗莎老師的面具。海蒂告訴湯姆:“你不可以這樣子,那是麗莎的名字。”教師就將這句話記錄下來,並認真研究海蒂抱怨的真正的含義?4歲孩子無法分辨代表物品的文字與代表的文字之間的不同,海蒂把所有的字當作是代表物品的象徵符號,所以她用“名字”來代表“臉孔”這是她的認知,研究了以後,教師就能站在一個更好的位置去協調和建構她的進展。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代表着孩子可以使用一百種不同方式表達出他們對於事物的態度,更精確地說,假如教室文化允許的話,孩子可以使用一百種不同的象徵符號進行表達。因此,要尊重和孩子有關的每一件事;把孩子看作和任何人一樣的獨立個體,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我們纔會培養出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一代新人!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4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尊重和孩子有關的每一件事;把孩子看作和任何人一樣的獨立個體,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個別差異,感激來自孩子、老師、家長以及社區的任何微小貢獻。“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代表着孩子可以使用一百種不同方式表達出他們對於事物的態度,更精確地說,假如教室文化允許的話,孩子可以使用一百種不同的象徵符號進行表達。

再從瑞吉歐的教師方面來說,瑞吉歐的教師被解釋爲啓發者,教師並不預先設定孩子能力上的限制,他們認爲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一定的權利和能力,即

使是有身心障礙的特殊孩子也有他的特殊能力。教師鼓勵孩子們爲自己的信念辯駁、假設、並加以實驗。

還有,瑞吉歐的教師的學術研究的氛圍非常濃厚,他們經常與其他的教師、行政協助職員、駐校藝術教師相互聯繫、討論和會談。他們經常會利用照片、錄象來討論某個片段,請教師們各抒己見,反省教學的實踐。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我還有其他的感受,那就是:教師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在瑞吉歐孩子教育系統中也不例外。但是瑞吉歐的教師卻有另一種角色。這裏的教師不是權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技能的擁有者、傳授者,輔導與觀察的角色,孩子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語言文化傳遞,而是具體執行者,孩子的興趣、需要、經驗是一切活動的出發點。這裏的教師的角色是多樣化的:是孩子的傾聽者、觀察者更是夥伴與嚮導。回想自己的日常生活,雖然我也在瞭解孩子觀察孩子,可是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觀察孩子不僅需要敏感的眼睛和耳朵,還需要敏感的心靈,要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他們的心聲。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和孩子零距離接觸。

好的教育活動離不開充分的課前準備和教師間的默契配合,二者缺一不可。例如:一次我上公開課,雖然課前我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在活動中時由於每次播放音樂總是慢半拍,活動中出現了小小的等待,打擾了孩子的注意力,活動變的有些不流暢,效果也因此受到影響,象這樣的小細節也是今後要注意的問題。

時代在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也隨之進步,單一的模式,不能進行套用,需要不斷演變、不斷進步。作爲一線教師的我們要不斷反省自己在現場教學時所面臨的種種複雜的情境,將學到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根據自身的情況學以至用。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解讀,我的感受遠不只這些,有些並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的,最後我想把書中反覆提到的一句話和大家共享:“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一百種傾聽、驚奇、愛的方式;一百種歌唱與瞭解的喜悅”。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5

第一次看到《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本書,是在幼兒園的閱覽室裏。最早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名字——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很想知道孩子究竟擁有我們所不知道的怎樣神奇的一百種語言。在後來的閱讀中,也許是因爲這本外譯的書過於艱澀難懂,也許是因爲我讀書的心志還不夠堅定,總之,我沒能認真讀完這本書。在這次的2014鄉鎮優秀教師培訓班的專家推薦書目中我又有幸看到了這個熟悉的名字,於是,我決定在寒假期間認真地閱讀一次這本被衆多人看好的書。

最初閱讀這本書時,我是有畏難情緒的。因爲,書中的很多內容都帶有濃厚的地域背景,讓我覺得有些難以理解。但隨着閱讀進程的不斷深入,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這本書和我們平時閱讀的書籍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它以訪問的形式詳細介紹了瑞吉歐教育的主要特點,書中的各個章節來自作者對不同瑞吉歐教學參與者的訪問,凝聚了衆多人的智慧結晶,也使我們看到了一個比較多元化的瑞吉歐理論。但誠如霍華德·加德納在書的前言中所說到的:不管一個教育模式或體系如何理想,他總是立足在當地的環境中,沒有一個人能夠把瑞吉歐的戴安娜學校搬到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也沒有人可以把杜威的新英格蘭學校搬到瑞吉歐·羅馬格納這個地區。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想我應該明確自己閱讀的目標,即從瑞吉歐教育實踐中汲取一些有價值和值得思考的東西,從而使我的工作更加貼近孩子發展的需要。我想從幾個方面談一談這本書帶給我的一些啓示和感想。

一、學會尊重孩子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把尊重孩子掛在嘴邊,會認爲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就是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遊戲項目的機會就是尊重孩子……。在閱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後,我對尊重的看法有了改變。瑞傑歐教育讓我體驗到了一種真正人與人之間平等意義上的尊重。瑞吉歐教育者對孩子的尊重來自他們對孩子能力的完全信任,來自他們對孩子活動的全力支持,來自他們對孩子內心想法的認真傾聽,更來自於他們對孩子行爲的期待和欣賞。這些來自於瑞吉歐教育者們的做法,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對幼兒真正的尊重。也讓我意識到,在和孩子們一起時,我們必須徹底摒棄我是一名老師的想法,讓自己真正融入孩子中間,成爲孩子活動時的親密夥伴和解決困難時的嚮導。

二、學會與人溝通

瑞吉歐教育理念中強調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溝通。瑞吉歐教育者認爲幼兒、教師和家庭三者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是促使幼兒主動獲取知識經驗、教師獲得專業成長,家庭獲得

科學育兒方法的良好途徑。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夠在活動中爲幼兒提供更多與同伴、教師、家長甚至是某些專業人員交流的機會,認真、平等的與孩子進行交流,悉心傾聽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要,我們也許會發現孩子們比我們想象中要能幹的多,他們擁有觀察、記錄、合作、分享、創造……等等成人所擁有的能力。同時,瑞吉歐教育者團隊之間的溝通也是令人羨慕的。他們會利用不同的方式促進教師間的交流與溝通,通過共同的分享來解決教師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我覺得交流和分享爲教師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專業成長平臺,在這裏教師能通過針對某個主題的交流和溝通,聽到來自不同意見的聲音,從而幫助教師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書中還着重介紹了社區、家庭與幼兒園的合作,讓我看到了全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以及他們正試圖通過社區與教育的合作來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

三、學會質疑的精神

書中對瑞吉歐教育的領頭人馬拉古奇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爲它可以和教育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福祿貝爾、蒙臺梭利、杜威、皮亞傑相提並論,甚至還有超出這些教育家的地方,就是他使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真正開花結果,變成了現實。爲什麼馬拉古奇能做到這一點呢?我認爲和他在教育工作中所擁有的質疑精神密切相關。在馬拉古奇倡導的瑞吉歐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不再是理論的實踐者,而是主動地參與者。藉由教育工作者的實務工作,形成對理論的反省,或者是有一種理論假設爲出發點,然後與實務所見相比較,重新修正它的意義。這也對我的教育觀產生了一定影響。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們總是會用各種理論來衡量我們的教育行爲,從未想過要主動地將我們的工作與理論相較。如果我也能像馬拉古奇一樣擁有主動參與的工作精神,那麼我們的教育將更具意義,更具實踐性,也更符合本地區幼兒的發展需要。

以上,是我第一次閱讀《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後的一點感觸。相信,隨着閱讀次數的增加,我一定還會有更多的收穫,也期待自己下一次的心靈感悟!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6

自知自己在專業閱讀方面還和同事們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各方面發展得不是很快,雖然自己在開學初的個人發展計劃中也有計劃要讀上幾本專業書籍,但是也由於種種原因而再三推遲。在每天忙忙碌碌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上課、遊戲。在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總感覺語言教育活動是最容易把握的,其實不然。前幾天,我向幼兒園借了幾本書,其中有一本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我翻看了一遍,才知道語言教學活動包括得可多,而頗有感觸。這本書力圖較好的體現《綱要》的基本精神,體現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與實踐研究的最新成果,將研究領域拓展到整個學前期,以更好地適應社會和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此書每章均採用了學習要點提示、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有關理論和觀點闡述、典型案例佐證、案例評析引導、相關參考資料、課後思考與練習的結構,在書中的十章節裏,從多側面、多角度呈現教學內容,提升了教材的實用性,方便教師操作與使用。

看到書中的第四章“學前兒童談話活動設計與組織”中,我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腦海中不經閃過一絲念頭:談話活動嘛,自然簡單。沒想到我看了後,真得感覺太有學問了,這真是一門藝術,一門值得我好好推敲、思索的藝術。書中說到: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談話教育中有不同的階段目標,只有在正確把握目標及自己班級幼兒的實際交流水平的基礎上,找到適宜幼兒進一步發展的“最近發展區”,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我嘗試着在每天的晨間談話活動中考慮如何使我們班的孩子都有“聽說輪換”的意識,在自己與他人的談話中能和大家談論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先聽聽別人說,再講講讓別人聽,這樣可以確定一個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即談話的話題也有了,活動目標也就確定下來了,效果較好。每天和幼兒談話的話題可多,談話的內容的選擇也十分重要,我將書中學到的知識融入到平時的教育活動中,報着試一試嘗試了幾天,沒想到一下子就把孩子們想說敢說的慾望調動了起來。第一天,我嘗試和孩子談他們感興趣的、熟悉的話題。我們知道,在幼兒的生活中,他們感興趣的熟悉的話題很多,飲食類、娛樂類、遊戲類等。幼兒對該類話題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可以就談話主題有話可講。第二天,我就各領域相關聯繫的、幼兒有豐富語言內容感知的、有一定新鮮感的話題和他們聊聊。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往往是那些新穎的生活內容,如:奇特的汽車等。第三天,我嘗試與孩子談談近日生活中共同關心點有關的話題,如生活中大家共同經歷的事(流感),或是電視臺最近放映的經典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能夠使幼兒產生交流與分享的慾望,就可以成爲談話活動中有趣的中心話題。第四天,談談以前交談過的孩子仍有極大興趣的話題,對於有一些話題,孩子們是百談不厭的,因爲這些話題可以不斷滿足幼兒的想象和創造,選擇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幼兒體驗到更多不同的交談經驗,如“勇敢的奧特曼”“我是孫悟空”等。嘗試後感觸:孩子們在此類談話活動中興趣高,有話講,講得好,遠遠好於我一再的灌輸一些知識與見聞。

書中還有許多方面的語言教學知識與案例,故事活動語言教學、區角活動語言教學等等,等待我慢慢品味,,慢慢學習,慢慢嘗試,讓孩子快快進步,快快成長,快快發展。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7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本書,讓我知道,“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代表着孩子可以使用一百種不同方式表達出他們對於事物的態度,更精確地說,假如教室文化允許的話,孩子可以使用一百種不同的象徵符號進行表達。因此,要尊重和孩子有關的每一件事;把孩子看作和任何人一樣的獨立個體,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教師是一個重要的角色。這裏的教師不是權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技能的擁有者、傳授者,輔導與觀察的角色,孩子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語言文化傳遞,而是具體執行者,孩子的興趣、需要、經驗是一切活動的出發點。這裏的教師的角色是多樣化的:是孩子的傾聽者、觀察者更是夥伴與嚮導。回想自己的日常生活,雖然我也在瞭解孩子觀察孩子,可是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觀察孩子不僅需要敏感的眼睛和耳朵,還需要敏感的心靈,要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他們的心聲。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和孩子零距離接觸。

讀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解讀,我的感受遠不只這些,有些並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的,最後我想把書中反覆提到的一句話和大家共享:“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一百種傾聽、驚奇、愛的方式;一百種歌唱與瞭解的喜悅……”。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8

本學期讀了關於幼兒《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這本書,其中對對於兒童前閱讀學習的核心經驗、教學策略方法和案例分析讓我印象比較深刻。

一、創設閱讀情趣,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日常生活等與閱讀教學相結合,讓幼兒充分享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書面語言的知識,通過不斷的感知內化,積累閱讀經驗,讓幼兒自由地選擇交流對象、交流內容、交流地點,進行閱讀各種交流活動。根據幼兒認知的水平,閱讀的材料、內容的需要,教室內設立了閱讀角,有目的、有計劃地爲幼兒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幼兒讀物,自由活動時間讓幼兒自由閱讀,使幼兒將已有的閱讀經驗同化於自主閱讀之中。

二、追求教學藝術,吸引幼兒閱讀興趣。

幼兒的閱讀常常會依賴於耳朵的“閱讀”,爲了逐步引導幼兒,我們常常安排午間活動爲幼兒朗誦繪本故事,教師朗誦時咬字清晰,語調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不是完全照搬書中的文字,而是根據故事情節增添一些形容詞或象聲詞如“老山羊‘嘭嘭嘭敲門,門‘吱呀一聲開了。”“狐狸‘撲通一下摔了個四腳朝天”等等,這樣就抓住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能聽清、聽懂、愛聽,漸漸地“迷上”那些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

同樣一些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活動,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追求教師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當運用,例如:小劇場中表演的故事《拔蘿蔔》採用”感知――體驗”教學模式,教師與幼兒共同扮演圖片的角色邊看邊說邊做,從而使幼兒在模仿體驗中快樂地開展閱讀學習,使幼兒在閱讀中做到動靜交替,從“不願讀”到“願意讀”,從“被動學”到“主動學”,開啓了幼兒主動閱讀的大門。

三、強調“理解至先”,注重閱讀活動的過程。

幼兒的感知、理解、體驗是外顯的,即通過感知形象的動作,模仿形象的語言,從而完成圖畫中的形象記憶、想象思維等一系列較複雜的認知心理活動過程。在閱讀中,可以採用大圖書來啓發幼兒思考,加深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將內容自制成大型圖畫故事書或漢字大範文,主要幫助幼兒學習按序仔細觀察畫面並加以理解的閱讀活動。在大圖書閱讀活動中,教師可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幼兒思考。

四、強化“以人爲本”,明確閱讀目標。

在閱讀中,重視“以人爲本”的原則,尊重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個體差異。在幼兒對閱讀產生興趣後,提問偏重於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幼兒找出相應的圖片來回答,並講出理由,這樣既可促使幼兒仔細觀察故事人物的動作、表情,理解畫面內容,又可把語言符號和圖畫符號對應起來,從而逐步獲得閱讀必需的能力。爲不同層次的幼兒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儘量使每個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問題涉及的範圍儘可能廣一些,使幼兒能從各個方面回答。能力強的幼兒可多講一些,能力弱的幼兒可少講一些,當幼兒回答不出時,可以提出輔助問題進行引導,拓展幼兒回答,經常讓幼兒圍繞一些問題展開討論,使幼兒人人蔘與。

在閱讀中,要將幼兒作爲學習的主動參與者、思考者,通過圖書的名稱,提出相關的信息與問題,來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使他們能帶着問題,認真地觀察畫面,尋找線索,學着有目的地觀察事物,建立畫面之間的聯繫,從而逐漸掌握閱讀的方法,同時,讓幼兒將閱讀中的問題提出來,進行研討,共同尋求答案,使幼兒學習了發現問題、表達觀點、聽取他人的意見的交流方法,增長了與人交流的經驗。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讀後感 篇19

在着重關注幼兒口語交流能力學習與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學前階段兒童的早期書面語言準備經驗。社會和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人的閱讀能力被視爲當今社會獲得成功的基礎。近年的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3―8歲是兒童學習早期閱讀和讀寫的關鍵期,教育者要切實把握這個發展的時機,在培養兒童口語交流能力的同時,幫助幼兒做好書面語言學習準備。

1、前閱讀:

閱讀是從書面語言材料中獲取信息、建構意義的過程。幼兒的閱讀不同於成人的閱讀,其中最大的區別在閱讀材料和閱讀對象上。

學前兒童主要以閱讀圖畫書爲主,並遵循着從“圖畫到文字”的規律逐漸增加閱讀的經驗。學前兒童前閱讀的經驗,重點在於通過學習閱讀圖畫書,建立熱愛閱讀的行爲習慣;逐漸學習觀察理解圖畫書內容,感知圖畫和文字、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關係;並逐步形成一定的閱讀策略。

2、前識字

“前識字”的核心經驗是指幼兒在接受學校教育之前,獲得的有關符號和文字在功能、形式和規則上的意識,並在有目的、有意義的情景中初步習得符號與文字的經驗,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學前階段,我們不以兒童識字、認字爲目的,早期書面語言準備的經驗重在激發兒童對符號和文字的興趣,發展兒童文字意識。前識字的核心經驗範疇包括三個範疇,一是獲得符號和文字功能的意識;二是發展符號和文字形式的意識;三是形成符號和文字規則的意識。

3、前書寫

前書寫是兒童讀寫學習的一部分。主要指兒童在未接受正式的書寫教育之前,根據環境中習得的書面語言知識,通過塗鴉、圖畫、像字而非字的符號、接近正確的字等形式進行的書寫。早期的前書寫經驗對兒童整體的語言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兒童應當在前書寫過程中獲得與漢字的紙筆互動的體驗,建立書寫行爲習慣的經驗,感知理解漢字結構的經驗,並且能夠形成創意書寫表達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