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通用13篇)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通用13篇)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1

讀《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之前,我給自己報了三門理財課,我學習理財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自己的投資回報率,不要傻傻地衝到股票市場裏被割韭菜。事實上,學習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行爲。

後來,因爲我自己的收穫不小,然後就勸表姐學習理財。她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沒錢不需要理財而且我在小城市生活不用那麼拼。我發自內心地替她着急,希望她能夠通過學習稍稍改變一下目前的生活。

其實,這本書買了一段時間,只是一直被收在櫃子裏沒有打開過。上週才翻出來讀,在第四章找到了,很多人拒絕學習的理由。

主要有三點:

第一:拒絕學習就不可能有機會知道學習之後的收穫;

第二,由於不知道學習之後的收穫是什麼,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穫有多好、多大;

第三,既然對學習的好處無從瞭解,自然就沒有學習的動力……

任何一個人如果曾經有最終習得某種技能的經驗,就會知道。在習得的那一瞬間,整個世界就會爲之改變。換一種說法:因爲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他也就不再存在於原本的世界裏;因爲所習得技能,他擁有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實時也確實如此,我本人就是因爲嚐到了學習的樂趣以及那種收穫的喜悅纔會鼓勵身邊的人堅持學習,並且不間斷學習。

“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曾經一度把這句話作爲自己的座右銘。

在學校的時候,我可以說是最不愛學習的學生,那會因爲自己眼界小、目光不夠長遠,因爲沒有堅持學習,所以也就無法體會學習產生的收穫帶來的樂趣。直到大學畢業,直到工作很多年才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

“學習”最關鍵的一點是:任何知識的獲取,都不是可逆的。在知道它的一瞬間,它就已經改變了一切,生活因它而改變,卻無法還原。我們再也不可能對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置之不理,它瞬間就能根深蒂固,無法剷除。這就好比我們小時候學習騎自行車,一旦學會就不會忘記,無論多少年不騎車,就還是能夠上車就走。

“學習”的重要起點是:起碼學會一種技能。無論這種技能多簡單、多普通,學會之後總是可以讓學習者瞭解“習得”帶來的大不同。一旦擁有了一個起點,學習慾望就會像發了芽的種子,無論多大的石頭都壓不住——它會越來越茁壯,越來越堅強。

其實,那些拒絕學習或者一不小心受了影響而把“學習”妖魔化了的人真的非常可憐,他們每天都在掙扎着“管理時間”、“珍惜生命”、“提高效率”,卻不知道他們因爲當初不肯花十幾分鍾學習而導致其後少做了很多事情、錯過了很多機會,並且連只有一次的人生都沒有過好。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2

陪孩子去圖書館看書時,偶爾一次機會看到了一本《把時間當作朋友》的書籍,當時爲了打發時間,隨手翻看了一下,沒想到越來越放不下,後來使用朋友的借書卡把這本書借了出來,花了兩週,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

讀完這本書,感覺作者是個謙遜的人,他總是說自己智商平平,資歷平平,也沒啥懂的,就只是有點教書經驗,而我不這麼想,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無論智商高低,只要付出了努力就會得到一定的回報。

所以從今天起,首先要做的是擺正自己的心態,心理上要更加健康的發展,即使自信的時候自信,自卑的時候自卑,其實也沒什麼,有這些情緒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自以爲覺得自己了不起,要儘量早,儘量多的努力,纔是更適合的信條。

在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當自己不幸遇到痛苦時,要能控制情緒。例如轉移注意力,不斷告訴自己,此刻世界上還有比自己更痛苦的人,自己還不是最痛苦的一個,這樣自己就更能忍受痛苦,這也是人常說的心大吧。雖然有很多人都想要滿足自己的慾望,但如果可以延遲滿足感就會變得更有耐心,有耐心的人會更容易成功。

因爲時間對於我們來說不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不像金錢,所以即使我們聽過無數遍時間就是金錢的說法,但事實上好難切實感受到這種時間的流逝或者說由於時間流逝而帶來的損失。

爲了精確地感知時間,我們要記錄自己的時間花銷,製作自己的時間預算,並且定期審計時間開銷。但是絕不可以把每天的時間從早到晚排得密密麻麻,這樣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

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需要處理,我們必須排出時間來處理這些事情。同時,我們也是需要工作和學習以外的其它生活來放鬆,恢復,以便能做更多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勞逸結合。

在成功路上,最重要的是可以自學並且學會記筆記,會總結,而後再繼續出發。爲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效率,不要遲到,不要浪費時間去證明自己,不要自卑,不要做一些無用功或者帶給自己負面影響的事。人還是規律地生活比較好,有計劃地做事。計劃和自由從不矛盾,計劃得當才能使自由最大化。

最後,我們永遠都要提前準備,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越早着手準備越好,並且我們永遠要有耐心!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3

我時常思考有什麼是每一個人共同擁有的,並且是人人平等的,無論是嗷嗷待哺的幼兒還是日薄西山的老者。我想那就只有時間了,時間對於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它不會因爲外界的變化而受到任何的影響,並伴隨着人的一生。但是我們時常感覺不到時間的平等,並會埋怨時間過的真快。

讀了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書中李笑來老師一篇篇的分享自己對人生的追求、時間、學習和成長等主題的思考。其中很多道理在其他的關於時間的書籍上都有敘述,但是李老師都把這些道理反芻出來再加以論述,所以讓文章很多道理淺顯易懂,很多問題或許自己也曾意識到,卻總有着自己獨特的認定和解讀。但是正如那一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心智的成長只靠閱讀書籍,與人交談,欣賞作品等簡潔的方式獲得,那只是別人想你陳述自己的觀念而已,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思考。書中關於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李老師在遇到某一件事後就會進入思考,在經過摸索和思考之後,領悟到自己一起心智上的誤區,從而糾正誤區使自己變得更好。異於其他書籍的是,作者不會搬出某些人來論證,而是現身說法,以自己真實的經歷向大家分享感悟。

書中李笑來老師反覆強調了一個觀念——心智。“心智”指的就是一個人各項思維能力的總和,而時間管理就是一個“運用心智獲得解放”的過程。相信大家都清楚人是不可能去管理時間的,而時間流逝是永恆不變的,它只會按照自己的方式流逝。管理時間只不過是人一廂情願罷了。由此看來真正需要管理的就是我們自己了。管理時間只是一個方法,而心智是人的思想與靈魂。無論是處於什麼環境什麼年齡段的自己都會給自己定下很多計劃,心裏想要如何如何執行它,但是實際與想象總是相反的。時間不僅僅是用長短來衡量的,還有深淺、廣窄和高低,因此與自己交朋友,與自己交談,把學習、工作、生活安排的有條有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

心智作爲人的思想和靈魂,沒有什麼是比培養、調整自己的心智更重要的了。一旦我們的心智出現了缺陷,那麼我們就會因爲丟失靈魂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那麼我們就會因此而浪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心智的完善成爲我們當務之急的大事。

書中李笑來老師指出所有人共同的弱點就是“懶惰”。誠然,我自己也有並且無法克服,我在學習生活中因爲懶惰而無法完成計劃的例子俯拾皆是。但是我又會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去安慰自己,原諒自己。在自己安慰自己,原諒自己的過程中,其實就爲我自己埋下了病根並越陷越深。李笑來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他的經驗,那我們就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去克服這些困難。一旦我們給自己制定了目標那麼我們就要付諸實踐堅持到底。不能再給自己找各種藉口去原諒自己了。

“相信我,你並不孤獨”,這是李笑來老師父親對他說的話,它有着一種力量助力我們前行,它時刻告訴你,在困難面前還有一個人陪着你,和你一起去承擔,一起克服。

真正的心智是植根於一個人內心的思想,是一個靈魂的力量和生氣。我們要正確運用心智的力量儘量減少自己的錯誤,畢竟今天的一個小錯誤都有可能被無窮放大。

讀過李笑來老師《把時間當做朋友——運用心智獲得解放》這本書後,不免有豁然開朗之感。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4

前不久看了李笑來的書作《把時間當作朋友》,不過很是失望,可能是自己期望高了點。雖說我也從書中得到些收穫,作者態度也很謙虛。但本書概念闡述不清,知識點散亂,敘述也沒有足夠的條理。

不過這些在經過九年義務教育摧殘的無數同學眼中都是小事,從另一面看反而需要感謝李笑來,試問現在有幾位名望高重的老師有這種目光,同時也在做着此類實事,普及這些基礎知識(其實更合理的話應該是由教育系統承擔這一責任)。這件事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件互惠互利造福社會的事,李笑來老師給出一個睿智的理念和一個美好誘人的目標藍圖,但關鍵的是卻缺少了一個全面,清晰的指導方案。我給這本書的評價是還過得去,畢竟讀者可以從這本書裏認識到“心智”的一個方面,但我不推薦廣大學生青年購買,原因正如在前面幾篇三星評價提到的,此書更加適合作爲隨意的博客讀物。我建議李笑來老師能夠拿出一個更加系統全面的“心智”知識體系,相信真正敬重李笑來老師的人肯定比我還更真誠地等待。

以下是詳細闡述本書的缺點

1、本書的中心是心智,用李笑來博客中的原話來說:

A一個人的心智指的是各項思維能力的總和,用以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像、假設、推理,而後根據指導其行爲。

B喬治·博瑞博士的定義: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

1)獲得知識;

2)應用知識;

3)抽象推理。

現在請大家再回顧一下書中的內容,不難發現作者在抽象推理也就是想像,假設,推理用的筆墨嚴重不足,而在應用知識這兒也多是舉例而無進一步論述。爲了提出更確鑿的證據,我根據書中的價值觀點,整理了四個主題,分別是心理學,時間管理,社會心理學以及閱讀和學習。

不得不承認,李笑來是很出色地把“心智”這一理念介紹給讀者,不過要圍繞它爲核心而構建一個敘述體系,這本書做得還遠遠不夠。這也是我認爲還不如給本書一個更合理的定位,作爲介紹其他具體學科的大門或者路燈。但即使如此,相信對於任何可以感知『獲得知識;應用知識;抽象推理』這個輪廓的同學來說,僅僅選擇這幾個方面來描述未免太狹窄了。

此外本書的題目也可以看出作者在統籌整本書的內容上功力不足,“把時間當作朋友”可以肯定和時間管理有關,不過最多也只可以延伸至心理學,那麼剩下的社會心理學呢,還有其他關於閱讀和學習的章節呢?更不要說怎麼才能把這個題目和本書的核心概念“心智”的輪廓聯繫起來。

歸根究底,心智是種能力,可以習得並且通過鍛鍊提升。但如果作爲指路人的導師沒有給出更仔細踏實的描述,那麼這本書和伴隨我們從小到大的口號有什麼區別?

2、通觀整本書,很明顯地可以察覺到條理主線並不是很清晰,有太多多餘的例子和羅嗦話。這種氛圍很適合溝通不,過要做到循循善誘,還需要更多清晰的邏輯聯繫。關於這一方面,書中突出的一點就是往往在講述一箇中心時會牽扯到其他類別的觀點,並且文章的分類也不甚高明。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5

“相信我,你並不孤獨,”文中如是說。

孤獨感隨着時間在生命中堆積而與日俱增,但是我們真的孤獨嗎?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孤獨只是我們沒有學會如何跟自己進行和諧相處的一種感觸反應罷了。而且,孤獨在一個人的時間裏面佔據很多比重,這種情況下,時間就已經不是朋友,而是敵人。

似乎我們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覺得自己一直被時間追着跑,而且是被追得死去活來。近一年多來,自己的這種感覺體味的淋漓盡致,時間長了,自己便成了時間的奴隸,不知自己從何處來,卻又要歸於何處。在時間的長河裏面,我迷了路,遊蕩着。竭盡全力想把時間當作朋友,可它很蔑視的不屑與我爲伍。但是生命總是會在平淡中給人以微微提醒,以便告訴我們生活還是存在希望的。

偶然的機會,偶然的邂逅,翻閱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作者,李笑來。這本書首先沒有從大道理上告訴應該怎樣的去壓縮時間,沒有像中學老師一樣像唸經般的告訴“時間就是海綿裏的水,只要用力去擠,總是會有的”,更沒有像某些書籍說只要按照所羅列的內容一項項做好,便會擁有大把大把的時間。而它,是這樣說的:

“承認了吧,你對時間的流失無能爲力。”樸實的話語,卻告訴我們必須面對這像手中沙一樣流逝的時間,無可奈何,無計可施。改變的前提,是先要承認及正確的面對問題,興許只有這樣才能讓生活做出一點改變。

“共有的弱點:懶惰。”這個觀點跟我的思想很相稱,我從來不認爲人的本性是“真善美”。懶惰、貪婪、慾望等等,這些纔是構成人本性的東西,而活着便是爲了修行,在時間與自我努力的過程中,一點點的趨向完美。

“長期來看,我們都是要死的。”精闢犀利的文字,時間給與我們的,也會在呼吸停止的那一刻被統統收回。有點嚴肅,有點莊重,有點讓原本多彩的世界變得黑白的感覺。不知道你看完有沒有,反正我有這種感覺。

摘錄這三句並進行了一定的自我點評,是因爲這三句話告訴了,我應該好好面對我所存在的這個客觀世界。看到光明的時候也應該看到它背後的黑暗。也正是可以正視了對時間的流逝無能爲力,人的本性就是貪婪及我們終將會死去這幾個事實後,才能做出一些決策,改變一些。文中繼而有陳述了以下幾句話:

“一切靠積累,一切都可以提前準備,越早醒悟越好。”對的,所有的別人眼中看到的你的一切,都是由你的時間堆砌而成,你怎樣運用時間,時間就會把你洗滌成爲怎樣的人。我把醒悟理解成,對自己短暫的生命開始負責,是願意用這一生爲社會、爲自己做一些事情,還願意面對時光等待多年以後的垂垂老矣。無論怎樣,都要經過時間的雙手,改造而成。

“我知道我現在要學習、要努力,這個沒問題。問題在於,學習也好,努力也罷,就好像投資一樣,都是要投入時間、精力,甚至金錢的。如果在我根本不能確定我現在的學習究竟能給我帶來怎樣的結果的情況下,我就投入時間精力、精力和金錢,那我不就是連傻瓜都不如了。所以,你必須告訴我,學這東西有什麼用處?沒有用的東西我纔不會去學。”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這樣的教育制度下我們應對方法似乎只有機械般的學習,考試,取得優異成績,順利畢業,找份好工作,然後,這一生就過去了。由於年少自己的反叛,很願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與之抗衡,但是,我敗了。所以,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在完成自己所謂正當事業的同時,活出真實的自己。這段話與也存在着自己的問題,思想偏開放,與現實有些不相符合,不建議絕大多數優秀的同學汲取。只有做好了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們纔有能力去做想做的事情。

“與其不停的尋找更好的方法,還不如馬上開始行動,省得虛度更多的時間。”做好這件事情究竟對自己有沒有意義?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爲止,沒有其他選擇。對的,當我與時間爲伴的時候,明白很多古人所說的話。原來不懂的,現在懂了;原來蔑視的,現在敬畏了;原來異想天開的,現在踏踏實實了。往往並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纔有興趣。所以,興趣不僅僅來自我們內在的心靈,更會有一定比例來自外界,別人對你所做事情的評價和你所做事情給別人帶來的影響。多行動比自己多想來舒服的多。

與時間爲伴吧,少點遊戲,少點微博,少點發呆,那麼應該你會擁有個精彩的人生,我們從時間中來,也會回時間中去。最後也用一句話結束本篇文章“平靜接受並且正確認識自己的天性,是改變天性的第一步。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6

所謂耐心,就是甘於把時間投入到簡單、枯燥但是最終會意義非凡的重複當中去懶惰,是缺乏耐心而不願投入時間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視,是缺乏耐心而不能運用心智去展望未來。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願投入時間精力去認真地調查研究。膚淺,是缺乏耐心而不能運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爲缺乏耐心而拒絕觀察外面的世界。——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段話,“懶惰、短視、草率、膚淺、夜郎自大”都是人性、心性,影響着我們,《把時間當朋友》這本書看起來是本“時間管理”類書籍,但是作者說所謂時間管理亦或者管理時間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時間本身是一個不可捉摸、不可控的概念,能夠真正管理的就是我們自己,從自我內心出發,管理自己內心從而管理時間,這本書提出了“心智”這一詞,用他的話說,是開啓心智。心智開啓了,才能看清楚想明白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心智開啓了,才能看清楚想明白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唯有這樣,時間纔是朋友,《把時間當作朋友》其實講的就是自我管理。

那麼什麼是“心智”,心智也可以說是智商,是由一個人的性格、經驗、知識累積組成,相當於是一個人的思考模式,由此可見,心智的成長,受多方因素影響,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片面的、也有狹隘的,經歷越多,紮根越深,對今後的影響就越大,路也就越走越窄,越走越偏,人的差異化就越大。那麼如何把握心智正向的方向,書中通過舉例的方式闡述出幾個方面;其中我感覺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大腦:書中舉例描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可能因爲工作需要或者考試將近,需要讀完一本書,並不是一目十行的看,需要你認真閱讀並理解,或者可能需要你寫一篇讀書心得時。你正式開始讀書,當你坐在沙發上開始看,一會你覺得自己有點渴,然後你出去找水喝,打開冰箱順手拿了一瓶飲料,喝了一口,又想起來你在減肥不應該喝這種帶糖的飲料,然後你經過一系列的心理活動,你把飲料放了回去,你回到沙發繼續看書,看了一會,你換了個姿勢,不巧的是你按到了電視遙控器,剛好電視上是你特別喜歡的電視節目,哇,這個主持人真漂亮,不過今天的話題好無聊,你又換了好幾個電視臺,最後都沒有好節目,你想:好無聊,還不如看書呢,拿起書又覺得有點渴,想起來剛纔把飲料放回去後,沒有重新倒杯水喝,然後你又開始了喝水之旅,突然手機響了,一條微信。一個朋友問你在幹嗎?你沒好意思說你在學習,你只是含混地回覆說,你病了,在家休息呢,不想出去……你又回到沙發上。想了想,還是換一下背景音樂吧,現在這個太傷感。於是,你換了首歡快的,然後重新坐好,開始看書,你下意識地看了一下表,天哪,一個小時這就過去了,可是你連一頁書都沒看完呢。

這個場景是不是非常熟悉呢?可能有點誇張,但我們都會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是大腦太活躍了不受控。一個人擁有活躍的大腦原本是好事,但是,在不受控的時候,也可能是壞事——就像那樣。大腦非常活躍,並且注意力最容易接受它的指令;所以,甚至在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它在不停地操控你的注意力。然後,你就這樣輕易地被你的大腦所左右。書中作者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你的大腦並不是你,你的大腦是(屬於)“你的”大腦。儘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導你的行爲,但是,你要明白你不應該隸屬於你的大腦,而應該是你擁有你的大腦,並且應該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腦。坑能有點繞口。通俗點說就是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大腦,管控情緒,讀書的時候就好好讀書,排除一切其他的心思,不要干擾到自己。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當我想睡覺的時候,並不在乎環境有多差”。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7

《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作者李笑來從心智成長的角度來談時間管理,指出時間管理是成功的關鍵所在。引述自己從事的職業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訴我們:如何打開心智,如何運用心智來和時間做朋友,如何理解時間管理的意義,在時間管理上取得突破,進而用心智開啓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大多數時候,人們總是覺得時間管理是屬於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的成功人士的事情。對於我們這種閒散的平凡人士,時間管理似乎顯得沒有必要。但讀了這本書以後,猶如醍醐灌頂,原來自己的那種好逸惡勞而又自欺欺人的想法是那麼的荒謬可笑。

時間,我們每個人都太熟悉不過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我們每個人都在失去,每個人對時間有不同的感知和思索,於是釀成了不同的人生。有些人抱着人生短短數十載,何不及時行樂的想法,渾渾噩噩的度過人生;有些人認爲努力能改變人生,儘管他們目前所處的生活是多麼地糟糕,甚至孤獨,但他們堅信,只要奮起直追,和時間賽跑,指定出各種計劃,把時間規劃精確到每分每秒,就一定能編織出精彩美麗的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以此,我們知道了時間管理就是人生管理,時間管理的怎麼樣,就會帶來什麼樣的人生。然而太多人只是在規劃時間,卻沒有規劃人生,或者說沒有管理自己,同樣他們無法擁有精彩的人生。由此可見,單單規劃時間是不可行的,管理自己纔是最終目標,自律的人生纔會更精彩。

自律的人有熱度的。或許一年兩年你看不到,但是三年五年你一定會看得到。舉個減肥例子,就像我們身邊的同事朋友嘴上說要減肥,但是一到有聚會或美食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做不到一個自律的人。每個人都曾想過,十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如果從現在開始看書、郭從現在開始健身、如果從現在開始努力,是不是N年後的自己可以收益巨大,我們很多人都是期望得到好的結果才付出努力,殊不知只有顛倒了因果順序。即便是我們清楚的知道努力以後會有好的結果,當分解成一個個小困難的時候,懦弱的人總能找到退縮的接口。其實,作爲我們成年人,我們都明白水滴石穿的道理,但是爲什麼同樣的人在同樣的條件下若干年後會顯示出巨大的差別呢?是時間不一樣多嗎?顯然不是,是兩個人的成長軌跡不一樣,或者是是兩個管理自己的能力不一樣。時間老爺爺給與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它永遠不分你好或者你壞,就給與你時間多點或者少點。只是因爲我們向時間偷了個懶,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因此我們要永遠謹記,永遠別和時間偷奸耍滑,雖然看似我們偷了時間,其實我們偷的是自己的人生。

通過閱讀此書,我知道了,我們雖然我們每個人無法選擇人生的.起點,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成長的軌跡,並且通過選擇努力,選擇奮鬥,學會時間管理的一種方式,從而把自己的人生規劃的僅僅有序,定能編織出一副美麗的人生藍圖,讓我們感受到生活帶來的甜蜜感及工作帶來的成就感。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8

用了大概兩個月斷斷續續把這本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完了。大學畢業,很少讀技術書和網絡小說之外的書。這次真的感謝公司提供了這麼個機會,有幸讀到了這本書。

很久沒讀書,也沒寫過讀書筆記,這次破天荒的拿起了筆,讀到哪裏想起什麼就記錄什麼,天馬行空。突然感覺讀紙質書蠻有趣,有時間停下來思考。

過了三十之後,我漸漸感覺莫名的焦慮。這本書好像找到了答案。

自我滿意度持續下降,記得剛工作發工資時多麼開心。收入越來越高,幸福感卻越來越低。書中提到“出路肯定存在,但這出路只有一個起點一一接受現實:告訴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時間,我沒辦法一蹴而就。”就和我寫公衆號一樣,慢慢對閱讀量少而懊惱,完全忘了當初寫作的目的,只是因爲恐懼時間的流逝,培養一種愛好習慣而已。

從書中我學到要記錄每天完成的事情,於是乎在廁所放了筆和本子,想利用上廁所時間記錄,堅持了還沒一星期放棄了。現在本兒和筆還在廁所。想來確實可笑。培養一種習慣確實不容易。

書中深入淺出的說的各種觀點,很能引起共鳴,關於交流,說到就算質疑,也要等對方把話說完。事實上我很能明白這個道理,每次爲打斷別人闡述自己的觀點事後懊惱。有時感覺就是太自我,根本無法很好的傾聽,進而無法有效交流溝通。還有就是,打電話之前可以短信詢問對方下。尊重,設身處地的能爲人着想,自己也能會很快樂。

“培養孩子的興趣,不是買來一架鋼琴或者一本書就可以的,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孩子的情況,選出孩子最可能做的比別人好的事情,然後絞盡腦汁讓孩子學得會、做的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誰都好一一興趣就自然出現了。”“往往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纔有興趣。”這段話讓我感觸頗深,現在家人給孩子報各種興趣害怕輸在起跑線,可是想過嗎?人生是場馬拉松,贏到最後從來不是先出發的。應該慢慢的發現孩子的長處放大,而不是補各種短板。人生很短,能做好一件事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要給自己定太高的目標,自從辦了卡,在一次跑步完又去游泳着涼了,就再也沒去過。今天才爲了錢不浪費去了,銷售都不記得我了,呵呵,健身這件事堅持真的不容易,以前斷斷續續晨跑過幾個月,跑一個月就放棄,後來鼓起勇氣又堅持。現在想起來堅持最長的反而是高三睡前的仰臥起坐。戒菸可能也算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9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關於時間管理的書,不僅有趣,還很實在,作者李笑來曾在新東方當過老師,現在在做留學的事情。

時間管理不是一種技巧,從更高的層面上來說,時間管理的本質是人生管理。而人生是可以管理的嗎?這大概也是個很詭異的命題。作者提到的“心智”跟《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觀念如出一轍,根本上來說,要開始管理時間其實就是向自己的根本心理弱點開炮,挑戰那些未知的區域,去面對乃至習慣自己的恐懼。

就我個人來說,自己也有很多次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得更有效率,因爲總是有如此多的事情在做:讀書、上網、運動、練習音樂、社交……有時候興致勃勃的制定了一堆計劃,執行了不到一兩個星期又扔下來了,最後不得不感嘆“男人要對自己狠一點”,在不甘於承認自己不是個男人的同時,又安慰自己說,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而這些心理過程,在作者的案例中都有很清晰的展現。同時又清晰的和心智成長的命題練習起來,因而說從闡述時間管理的角度來說,的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因爲那些討論時間管理的,往往傾向於在技術層面上打轉:如何列表,如何制定計劃,如何授權……

作者對於很多常人思維出現的偏差做了一些分析,是些挺有趣的閃光。比如,“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與“別人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的組合;“實際上正確和實際上不正確”與“以爲正確和以爲不正確”的組合;“真的重要和真的不重要”與“顯得重要和顯得不重要”的組合;“出色否”與“有無理想”的組合……凡此種種,都在平常的思維裏,使用矩陣組合的方式,把思考前進了一小步,而帶來的啓發確是巨大的,這恐怕也是作者自己展示的心智力量吧。

“相信我,你並不孤獨”在書中多次出現,大概最能安慰人了,當我們驚詫的發現自己很多奇怪的可羞的心理習慣和弱點在書中被清楚的表明,不免有豁然開朗之感,不過關鍵是這並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們要走出一些誤區,仍然需要我們付出心智的成長和努力。書中關於懶惰的分析多少都說中你我的軟肋,我也是一次次在問別人問題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懶惰;然後又在別人發問的時候對別人的懶惰而無語。不過作者傳遞的態度來說,也不過不可妄自菲薄亦不可狂妄自大。關鍵在於行動。

此書中,最值得我們直接去實踐的,在我看來有:

1、搞清楚自己的目標,其實嚴格來說這並不是時間管理的內容,可是時間能和我們的生活分得開嗎?

2、時間花銷的記錄,以及“事件—時間”日誌。這差不多是我認爲最爲有效的方法。這一項如果加上用在晨間日記當中,可能就更加威力無窮了。在我自己實驗的過程中,亦有多次讓人驚詫的體會。德魯克的書中也提到過這個方法,當初看到這個方法後,我嘗試後,驚異的發現自己有一段時間竟然每天看電視超過兩小時,而我是一個天天批判電視的人,因爲電視如此的破壞着人們的思考,於心智提升並無多大幫助。當我從我的時間開銷中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情況就改變了,不管是爲自己找的什麼理由,從那以後,我就對這一項時間有了更清晰的覺察。當然了,現在我幾乎不看電視。

3、關於那些最平常的睡眠、運動還有準備等等的建議。

有時候真理就是“媽媽的嘮叨”,光說不做,毫無益處,而有些事一旦做了,不僅有樂趣,還往往有意外的驚喜。尤其是“用傳授給別人來實踐”這一真知卓見,正好再次響亮的重申《與神對話》中所說得“你教的正是你所需要學的”。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10

有些後悔現在纔看到這本書,也非常欣慰自己能在一個正確的時間看到這本書。如果是在哪怕一年前讀到這本書,我都不會有收穫的感覺,而能有收穫說明能領會,能領會的本領本身就說明了成長。

我自認爲不是完全的”體弱者“,所以對那些追求速效的成功學和十全大補的”雞湯文“不是很感冒,但是心裏知道,方子到位,”雞湯“一定是能對症下藥的。笑來老師的書就是對症下藥,治的就是我這種”心智無力“的體虛病。

一直以來,困擾自己的最大問題就是面對自我期待與現實水平之間差距時,如何化解內心矛盾,不被所擾而能繼續進步的問題。爲了瞭解自己看過一些書,常常有意識的做些功課,在平常生活裏把自己拉出來拉練拉練,可是在很長的時間裏,我都充滿了挫敗感,也是書中所說的,”人生的幸運在於能夠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如果說我知道什麼什麼是正確的事情,那麼我在心智上的訓練失效是因爲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同時也拿不出像樣的道理說服自己。

書中點開的一個首要問題,也是人性的劣根,就是大部分都是即懶惰又勤奮的。想想自己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想掌握快速學習的方法,卻又懶於付出心血,常常疲於找尋各種辦法,卻最終都敗在自己的懶惰上。太多時候我們花了許多精力,卻到了臨門一腳時不願意伸出腳,回想起來確實也就服氣,也爲自己的愚蠢感到可笑。

書中最爲精華的部分,就是提出人需要依靠心智去把握自己,克服劣根性。我們不是不能科學的制定計劃和清單,而是不能科學的執行和完成任務,我們在制定計劃時過於勤奮,卻在執行中過於懶惰。大部分長久的失敗很少能反思到,這個過程中我們讓自己的心智迷失,讓自己的劣根發作,所以書中給我了一個最大的提醒,就是”所有學習上的成功,都只靠兩件事:策略和堅持,而堅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書中將我們經常屈服於我們的懶惰和毛病歸結於我們喪失心智,並且任意它的喪失。而要想轉變,首要的是學會開啓心智,並掌握持續開啓他的技巧。

在闡述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書中內容首先闡述了我們天生的毛病有哪些,也就是哪些毛病會阻礙我們開啓心智。第一個毛病是自我感覺良好,因爲每個人最瞭解的是自己,越是或多或少我們都天生的會感覺自己比較優秀,並且會很容易因爲自己的體驗和感覺產生自以爲是和自欺欺人,這使得我們常常陷入一種錯覺中,要麼自己覺得對的實際是錯的,要麼自己覺得錯的實際是對的。所以要想開啓心智,首先要明白很多自己身上的經驗和認知有可能背離現實。

第二個毛病就是走神。我們常常會被外界因素和刺激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往往是順着刺激趨勢繼續放大的。比如外界的負能量接收後我們自己的情緒會變得更糟,這就好比巴普洛夫的經典刺激試驗,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往往都會聽到鈴聲就會掉口水。當我們認識到這個天性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意識控制自己的大腦,在外界刺激時,有意識的分析,有意識的掌握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讓大腦控制自己,而是要控制大腦。

同時書中還提到,”對痛苦的深刻感受會扭曲和抹殺我們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同時由於自我保護意識,我們會很容易遺忘痛苦,好了傷疤忘了疼。這對於一個善於反思,不重蹈覆轍的人來說倒是一個很糟糕的毛病。所以要學會利用心智讓自己保持痛覺,善於利用痛覺來激發自己的動機。

還有就是及時行樂的天性。每個人天性都希望是及時行樂的,也就是說我們都希望付出就馬上有回報,於是我們容易短視,容易放棄,容易失去耐心。而書中告訴我們推遲滿足感是我們開啓心智的要領,你能推遲滿足感,也就證明你正在用心智讓自己成熟。

最後,書中一句很重要的話來提醒每個實踐心智開啓之路的人。”平靜接受並且正確認識自己的額天性時改變天性的第一步。“

在闡述完人天性的缺陷以後,作者着重闡述了我們如何提高心智——與時間做朋友。

其實本質上,書中的許多操作性的建議與許多討論時間管理和人生規劃的書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是所站的角度,包括作者希望每個人以理服己的角度都與其他書籍有些不同。作者認爲時間是不能管理的,而要做到花時間花到刀刃上,要做的是與時間合拍,本質上就是掌握自己,用心智控制自己,讓自己保持一種自律的生活。而這個過程中,我們主要做的就是用心智對抗懶惰、認知偏差、先天的自我保護意識。

總結看來,書中在具體的建議上有幾點着重強調,一是計劃很重要,二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三是不要讓完美主義阻礙了實踐。

除開提高心智,書中內容還在開拓心智。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11

因爲書名的新穎,我從公司書架抽了這本書來看,讀罷掩卷沉思,回味無窮,全書分爲8個章節,從困境、醒悟、現實、管理、學習、思考、交流、應用直至最後一章“積累”。書中有不少觀點對你我都有助益。

現實社會有很多人壓力刻在額頭,匆忙寫在臉上,他們身上充滿矛盾——他們“既勤奮又懶惰”。此現象來自他們對“時間壓力”的感受。問題出在哪裏?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無法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夠管理的,是我們自己。因爲時間不理任何人,它用自己特有的速度流逝,它只會自顧自地流逝,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

如何開始管理自我?首先得了解自身,要理解這句話:你的大腦並不是你,你的大腦是屬於“你的”大腦。成爲大腦的主人,分清了主僕,這就開啓了“心智”。

一例“運用心智獲得解放”的案例:奧地利神經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於納粹魔掌,而他本人則在納粹集中營裏受到殘酷對待。在最爲艱苦的歲月裏,他沒有悲觀、絕望,他在腦海中設想,自己重獲自由之後如何站在講臺上,把“把關於集中營的心理學”講給來賓聽。他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接下來就要知道:速成絕無可能。

期望速成的第一個原因是人希望自己的慾望馬上得到滿足的天性。好比很多人熱衷的買彩票,相信運氣其實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現。第二個原因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階段就是無法跨越”這個道理。你何曾見過頭天懷孕,第二天生娃的?古語就有欲速則不達。要降低期望速成的想法,有一條出路,這條出路的起點——接受現實。

接受了現實,明白了絕無速成的可能,接下去就要與時間做朋友。

與時間做朋友的方法很簡單: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怎判斷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核心只有一個:看它是否現實。

判斷一項任務是否“真的重要”,其實只需要一個標準:這項任務的完成是否確實對達成目標有益。只有事情是對的,談方法纔有意義,否則越努力越南轅北轍。

正確的方法有多種,書中提及的有:估算時間、及時行動、直面困難、關注步驟等。

當我們採用了正確的方式去做了正確的事情,那麼剩下的就是堅持了,也就是積累。解決問題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一切都靠積累。深信積累的力量,時間就是你的朋友,否則,它就是你的敵人。所有學習上的成功,都只依靠倆件事——戰略和堅持,而堅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新東方的俞敏洪說,能登上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倆種動物,一種是雄鷹,一種是蝸牛。雖然蝸牛可能需要爬很久很久,但只要它爬到頂端,它所達到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和雄鷹是一樣的。因此,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想盡一切辦法真正瞭解自己,真正瞭解事件,精確感知時間,而後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爲與時間“合拍”——“與時間作朋友”,善於積累,我們就能在有限的生命裏活的有意義,或者說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

最後,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長。我們踏踏實實的工作和生活,就一定能成長,願我們都能收穫勤勞的碩果。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12

感謝書友的贈書,這是我第二次閱讀這本書,非常好的一本書,很值得一讀,尤其是還沒有形成比較適合自己學習方法的朋友,可以加以參考借鑑。書的內容不空洞,不是隻有概念,也不是文縐縐的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更不是那種聞着香濃喝着鮮美但總吃不飽的雞湯,而是淺顯易懂,着實可操的心得體會與學習經驗,使讀者非常直觀的看到李老師是如何進行自我修養。

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沒畢業,當時那個心情激動的,覺得大事可成也。然後後我就照着書裏的辦法去做,標記自己的時間,提高自己的閱讀量,優化學習方法,鍛鍊自己的思考方式還開始晨跑。最後我終於成功!成功的堅持了兩個星期。然後就該玩玩,該睡睡,該幹嘛幹嘛,又過會去了。爲什麼道理都懂,方法也認可,就是堅持不了呢?歸根結底就是懶,一邊懶一邊爲自己的懶找理由。現在回頭想想。算了,不想了,想到頭就疼。

真正開始踐行自我管理還是工作以後的事情,壓力大,效率要求高,開始真是不習慣,慢慢習慣之後發現自己確實改變挺大,比如說大概、好像、差不多、快了這類詞從那時候就基本從我的詞典裏消失了。經常要對接客戶,一聊天就發現自己肚子裏沒貨,別說打動別人了,談資都少的可憐,那就只能去找書看,而且還不能只侷限在哪一個領域,因爲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客戶會和你聊什麼......

久而久之,反而加強了自己的認知,培養了很多好的習慣。我的體會就是:如果說你想提升自己,最好的辦法有兩個:要不自己逼自己,要個找個人來逼你。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後感 篇13

看這本書起初是因爲這個書名。總感覺時間流逝的太快,根本不是人能夠掌控的,所以我常常感到焦慮。學會把時間當作朋友,合理的利用時間,確實是我現在迫切需要了解和學習的。

書中開篇提到了困境,拖延症會讓人陷入時間的困境,明明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但你卻在做其他容易做的而不重要的事情,有時錯誤的估算了完成重要任務的時間,又或者是在完成任務時候出現了差錯,這樣的情況都會導致壓力,而壓力造成恐慌、焦慮。無法管理時間,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先要把事情分成“重要的”和“不重要的”,“緊急”的和“不緊急”的,然後挑選“重要的”而又“緊急”的任務優先執行。我們真正能夠管理的,是我們自己。

本書的主旨其實是個告訴大家,時間是不可被管理的,必須開啓心智看清楚,想明白,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解決問題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一切都得靠積累。速成絕無可能,只有付出纔有收穫。生活有時候就是這樣,你想要什麼,它偏不給你什麼。而擺脫它的方法就是——你給我什麼,我就用好什麼,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能換的東西。對於任何正常的人來說,有時間,有精力,有正常的智商就足夠了。時間是現實的人的朋友,是不現實的人的敵人。所以說拋棄幻想付諸行動,這纔是珍惜時間的表現。

本書全面分析,並且用了大量的事例來說明時間的管理是有方法的,如估算時間、及時行動、直面困難、感知時間、計劃、驗收等等,其中配了很可愛的兔子插圖,讓人更加深刻理解文字的含義。書中提到人爲什麼要勤于思考,因爲很多人,堅持拒絕思考,然後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要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用心對待時間,時間纔有可能和你成爲朋友。

學會控制大腦,因爲大腦常常在我們無意識下操控我們的注意力。丟掉不必要的情緒,恐懼、痛苦、自卑、比較,這些都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學會控制自己的大腦,人就會更加專注,更容易成功。過去的事情是無法更改的,現在的煩惱是無濟於事的,而後悔是最浪費時間的,但是將來的尷尬也許是可以避免的。一個人的才華和學識是可以通過積累努力獲得的。生活中的智慧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自己能夠改變的事情,暫時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專心打造自己,讓自己成爲一個優秀的人、學習並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爲一個值得他人交往的人。這,其實是我內心一直在想,而不知道怎麼用語言描述出來的句子,在書中看到了,我更加確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看完了這本書,我深刻明白了,讀書是爲了解決問題這句話的含義。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學習的書,也可以說是一本使用時間指南,同時是一本勵志書。看得出來作者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勤奮努力的人,他把自己用心積累的感受寫在書中,都是可行可學的,看完後很多問題變得清晰了。積累和控制,是我在本書中學會的關鍵詞,積累自己的知識,學會控制自己的大腦,持之以恆,和時間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