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通用17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通用1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通用17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1

習慣天空的鳥兒絕不會甘願被山阻擋,他會不斷嘗試,直至成功。——題記

“本書講了一個關於教育與自我救贖的故事。”要是我在這本書的推薦欄上看到的,起初我認爲這只是宣傳這本書的噱頭。但是當我細品讀完這本書後,我才被這細膩的文字而感動到。

故事發生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但主人塔拉卻出生在一個極度迷信極度貧窮的家庭。家裏的“掌權者”父親,但是父親是個極度的基督教崇拜者,在這個家庭中,男女沒有分別。所有人都只能在廢料場乾重活,聽取父親的指揮。

在這個宗教家庭中,有無數令人作嘔的“事實”:所有的藥品都是帶有撒旦的毒水,學校則是令人墮落的地獄,受到哥哥的欺凌則完全是臆想,而疼痛則是與上帝的親密接觸……

真正改變他的命運的是哥哥泰勒的音樂深深地打動了他,令她感到自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哥哥們與父親的傀儡。於是他開始學習代數幾何歷史一瞬間,塔拉腦海中便有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歷史的往事就像一陣嗯風一樣輕輕劃過她的耳畔。他從這些風中領悟到了真理,感覺與家鄉的麻木是截然相反的。之後他拿完成了自己的救贖,成了一位歷史學博士,離開了那個阻礙她飛翔的家鄉。

好啦,出生在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但她的故事卻是一個關於從蠻荒到理性的轉變,這給了我們一個問題:自我救贖有沒有早晚之分。

毫無疑問是沒有的,塔拉只在家裏學過基礎的數學語言知識。當她看到代數幾何時,他束手無策,什麼都不懂。但在哥哥泰勒的悉心教誨一下,她終於登上了大學的殿堂,實現了自我就贖。

如此,我們看出只要肯努力,我們也可以成功,也可以實現自我突破,也可以感受到那是嗯令人難忘的風。只要我們有自我救贖的心。

最後引用書中的一句話:“無論你成爲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他一直在你心中。”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2

讀這本書算是意外中的意外。

之前只是看到說這是一本關於教育的書,真正讀完才瞭解其實是作者的自傳,也瞭解爲什麼是關於教育。除開教育的作用外,也寫明瞭作者和她的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改變。

作者在前17年前接受的是父親違背世界主流想法的教育,甚至是扭曲的事實,直到她去上學後才重新認識這個世界,這逐漸形成作者自我意識的覺醒,也是對原生家庭的抽離。

其實書讀到一半的時候,也是作者開始發現父親口中的世界是扭曲的,開始有一些意識上的對抗的時候,我一度很想放棄,我覺得作者過的太苦了,這種苦難超出我本身所能承受的。但也許正是這種苦難,所以作者才更想要不斷的探究,以此達成對自我的和解。這種和解更像是一種對自我的肯定,這種和解,更像是我理解但是我無法肯定,我要有我自己的聲音。

作者的童年只生活在家庭裏,沒有其他過多信息的干擾,這種狀態其實也是快樂的;作者在故事的終章寫到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我覺得她也是快樂的。也因此,教育的意義更爲凸顯。

這本書最開始給我的感受並不太好,我心裏想:我又沒有這麼殘忍的原生家庭,但隨着作者心境的逐漸改變,我才真正認識到這本書的強大之處。每個人的生長都脫離不開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是我們怎麼帶着這種正向或負向的影響向前走,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作者也不會要教會我們怎麼處理這些問題,更多的帶給我怎麼去思考這些問題,更多的是一種思考性。

關係的共性表明,你思考的結果會豐富你自己,她也可以幫助你處理其他關係的問題。

讓我想起來,我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標題是"內心敏感的人···",我一看這不是在說我嗎,但是那個視頻我沒看完。但我想了一下我把微信簽名改成了"重構自我精神世界"。

現在看來,頗有一些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我還還感覺到有一個很有問題的點,就是她的母親。這一點我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也有看到,蛤蟆先生的母親也很愛,蛤蟆也能感受的到,但是當和他的父親同在一個空間時,她就要繃起臉,假裝對蛤蟆很兇。當然,作者的母親的行爲更爲嚴重。屬實時令人費解。

希望我將來存在於婚姻關係中,不做這樣的母親,也不逼迫我的丈夫成爲一個這樣的父親。在其他的關係中,我能勇敢的做我自己,也能勇敢的發聲,儘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希望能永遠的堅定這個信念。

讀完之後才能感受到這本書真正的魅力,但是她更適合你深陷苦難,迷茫,無法思考的時候,狀態好的情況下可能會無端帶給你一些痛苦的感受。

希望我會有認真讀第二遍的時候,並永葆正向的狀態。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3

這本書應該稱之爲原生家庭之痛。

人之爲人,父母給了你生命,然後,家庭開始了對你的第一輪塑造,你的價值觀、你看待世界的角度、你接人待物的態度無不留下家庭的烙印、父母的影響。然後,你步入學校,學校開始了第二輪塑造,老師和同學們的思想行爲會影響到你,課本知識會重塑你,宗教、哲學、政治信念、意識形態教條都會深刻改變你,這些被稱爲知識、智慧或信念的東西超越了家族傳承,是千百年來積累起來的集體智慧,它們隱居於字裏行間,尋找一切可能的空白大腦,不由分說地進行灌輸。再後來,你步入社會,你把家庭傳承和學校教育應用於社會實踐,你發現這是一個更大的課堂,必須調適自我才能適應社會,社會成了那個終極塑造者。

在這幾輪塑造中,你也並非完全被動,你有有限的選擇權利,有汰舊布新、揚棄舊習甚至反叛舊識的機會。家庭、學校、社會對你的塑造和你自己的選擇最終決定你成爲什麼樣的人。而你的投胎和你的選擇多多少少有些宿命的因素。當你回想自己的生活和成長經歷,不管它們包含了多少主觀因素,你都可以找到一個替罪羊,把你某一方面的痛苦或不滿歸咎於它,痛詆之、聲討之、活埋之。

這書的作者似乎就幹了這樣一件事,她解開了她生長於斯的家庭的疤痕給所有人看,她有一個偏執的精神不太健全的父親,有一個隱忍、順從、不作爲的母親,有熒光指路的兄長,也有神思錯亂、虐待狂似的哥哥。他的父親對政府和公立機構不信任,他們兄妹沒接受學校教育,生病也不去醫院,他父親每時每刻都在做着對抗政府和應對世界末日的準備工作。他的執念給家庭帶來痛苦和危險,每個家人都傷痕累累,而這些災難被那個充滿宗教狂熱的父親視爲上帝的眷顧。這樣的成長環境是那些來自正常家庭的孩子們無法想象的,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爲學術精英,其生活軌跡、心路歷程和奮鬥的艱辛一定充滿故事性。

一個沒有經歷過貧苦生活的人,不可能明白貧苦生活意味着什麼;一個沒有經歷過精神和肉體虐待的人,不可能體會遭受虐待的感受;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不可能感受疾病或殘疾的痛苦;一個被理解被尊重且沐浴愛中的人,不可能體會被親人孤立的痛楚;一個習慣於一種理念、一種是非、一種價值的心靈,不可能懂得多元價值世界的廣大和自由;一個被教條捆綁的族羣,不可能創造生活的奇蹟也難以和其他族羣和平共處。這部書提供了許多可以共情的生活體驗。比《悲慘世界》悲慘,比《呼嘯山莊》真實,不及《罪與罰》壓抑,不似《復活》可得救贖,因此,它適合互聯網時代的人們拓展心靈體驗。

太過正常的生活限制了我們對非正常生活的想象力,因此,你需要體悟作者的生活現實和心理世界。對於我們不瞭解的世界,可共情可寬容,不可隨意評判。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4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一本講述與命運抗爭、衝破原生家庭的牢籠,最終找到真正自我的一本書。

本書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是一位年輕的歷史學家,十七歲之前從未上過學,憑藉自學考上楊百翰大學,隨後哈佛訪學,劍橋讀博,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這是一本自傳體小說,主要講述了塔拉極端的童年生活:塔拉的父親是一個固執的異類,不相信政府,孩子出生沒有戶口,質疑教育,從不贊成孩子們進入學校,拒絕醫院,用塔拉母親的精油和靈性療法來做治療。幾個孩子在與父親獨斷專制的抗爭中,各有勝負。反抗成功的,就如同塔拉一樣,遠遠地離開了這個地方;反抗失敗的,加入了父親的隊伍,成爲了父親那樣的人。

雖然這樣一本回憶錄,講的是她本人,但是引起深思的,應該是我們所有人。從塔拉一家的身上,我們能夠明確看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孩子總是無形中成爲了父母的影子。父親的固執,影響到了每一個孩子,那些偏執的價值觀,把所有人都困在了這座山中。

塔拉常常半夜驚醒,夢到了自己依然坐在原來的廢棄火車上,父親在垃圾場幹活,轟鳴的切割機聲,山腳下的馬鳴,以及遠處的雲和山。她頹廢過、妥協過、失敗過、迷茫過。不過最終她還是用從父親那裏學得的勇氣,跟過去斷了聯繫。

只是那座山依然還會在夢裏出現,她的童年仍需要用一生來治癒。我們如同塔拉一樣,父母的行爲舉止將我們深深影響;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要適應一切。我們會帶着原生家庭的烙印,跟另一個帶着烙印的人交往,我們彼此難以達成一致,我們總會改掉固有習慣。這會讓我們有不適感,有脫離感,背叛感。但就像塔拉在接受採訪時說的: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全新的自我:轉變,蛻變,虛僞,背叛。

塔拉的經歷讓我重新審視自己,也帶來啓發,幫我開啓找尋真正自我的過程。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5

小說是由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創作,仁愛紅翻譯的,有點像作者的回憶錄。

主人公塔拉在十七歲之前沒上過學,九歲纔去辦出生證明。對她來說,生日的不固定沒有任何不平常。父親虔誠地遵守上帝的每一條規則並要求家人一併遵守,他因爲《聖經》裏的一句“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和蜂蜜”,第二天把冰箱裏的牛奶、酸奶和奶酪全都清除乾淨,晚上回家時,卡車上裝了五十加侖的蜂蜜,一家人每天早餐不是蜂蜜麥片就是蜂蜜薄餅。在這裏就可以看出文中的父親是非常有權威的,他可能錯誤的指引造成的後果讓相信他的人吃了不少苦:盧克的燒傷、肖恩的摔傷包括母親的“浣熊眼”等等,當我看到他們遭遇的苦難時忍不住長嘆一口氣,合起書本閉起眼睛,內心無比難受,眼淚從眼角滑落。但是文中的爸爸很平靜,他說:“這是上帝給我們的考驗,它要向我們證明,它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這種病態的偏執不僅僅體現在信奉上帝上面,還有他對發生在愛達荷州熱點事件的看法上,他確信韋弗一家人被政府包圍並受到了槍擊是由於不把孩子送去上學這個違反政治規則的行爲,他對家人們說“馬上就要輪到我們了!”他們連夜加工黃桃罐頭,把錢用來買之後需要用到的物資;他讓母親去當助產士,以後可以自力更生。

在塔拉的家裏,孩子不被允許去醫院、公立學校,父親認爲一切政府辦的東西都有它們“黑暗”的目的,這也就是塔拉十七歲纔去上學的很大原因,但是這個“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個十七歲是幸運還是不幸運也真的很難說,但是去上學這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它讓塔拉明白了很多,知識讓她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瞭解事情的本質;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正確判斷一路走來的是是非非。

最重要的是,學習讓她有了知識,知識讓她逐漸找到了自己,她不再覺得自己與劍橋大學格格不入,坦然接受屬於自己的美好。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地方是塔拉剛去劍橋大學的第一天,她從容地走在傾斜的屋頂上,而克里博士和其他學生都是匍匐前進。克里博士對塔拉講了一段話:“每個人都發生了變化,其他學生都很放鬆,直到我們來到這麼高的地方,而你正好相反”。

塔拉從小生活在高壓、緊張的環境中,父親的狂躁、哥哥的暴力都使她比一般的人更懂得在逆境中生存,但是一旦換成一個舒服的環境她就渾身不舒服,似乎這種美好只是一場夢。

人生路上遇到一個貴人是多麼的珍貴,克里博士就是塔拉的貴人,他相信塔拉就是一塊金子,他說“無論你成爲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即使是黃金,在某些光線下也會顯得晦暗——但那只是錯覺,金子一直是金子。”

他引用《賣花女》當中的句子給予了這個階段剛好需要它的塔拉:“她只是一個穿着漂亮衣服的倫敦人,直到她相信自己。那時,她穿什麼衣服已經無關緊要了。”

它讓塔拉驚訝,也令我心中一動。

他說“決定你是誰的最強大因素來自於你的內心”。

塔拉從愛達荷州的山區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兩年後獲文學學士學位、蓋茨比劍橋獎學金。之後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等。我非常欽佩她的自學能力,一個剛開始解方程需要三個小時還是解錯的人,在天賦之外她付出的努力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她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學習。她的父親試圖阻止她,千方百計給塔拉找活幹,文中發生的一件事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父親讓塔拉擡水穿過田野澆果樹,擡了一桶又一桶,“這原本也沒什麼反常的,但當天正在下暴雨”。

塔拉對於學習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我在學習的這個技能至關重要,那就是對不懂的東西耐心閱讀”。這萌發了我對中國文學史的閱讀興趣。

看到這裏,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父親真的太冷血無情了,可是他何嘗不是一個“受害者”——他自己也不知道的精神問題。

在他執着的堅持裏我也看到了“可愛”和可能不是那麼正確的父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戴着美國步槍協會終身會員帽子,說着語法混亂的鄉巴佬英語的男人發出在山腰上還比較合適的音量在小餐館裏說着“世界就要完蛋了”這類演講的場景,我都忍不住笑了。

父親因爲母親研製的草藥成了富翁,家裏的物資更充足了,對於迎擊“世界末日”更有信心了,塔拉即將離開西部山區的那天父親掩飾不住失落和恐懼,“畢業”一篇中的最後一段說明了原因:

“如果你在美國,無論你在哪個角落,我們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侖汽油。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可以去接你,帶你回家,讓你平平安安的。但是如果你去了大洋彼岸……”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當塔拉推翻了以前的世界建造新的世界的過程中無處安放的心讓她受盡折磨,不斷推翻,不斷重建。最後的站立是多麼的不容易!我能看到這本書是多麼難得。是教育,讓你站立;是知識,讓我們相遇。

最後分享一段塔拉?韋斯特弗在《福布斯雜誌》訪談中的話:“教育意味着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教育不應該是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6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英文名叫《Educated》,無論是中文的名字還是英文的名字,都像是一本教育類的書,其實我認爲不是,敘事的手法,更像是一本小說,一個故事。但這卻是美國Tara Westover的一本自傳。

這是一個山村裏的家庭,看不到一點他們生活在發達國家的跡象,甚至第一章就表現了出來。他們七個孩子中有四個都沒有出生證明,全部的生活似乎都和大山和廢料場有關,他們的生活與世界脫節,甚至當人類世界崩塌的時候,他們家都不會受影響。得了病是不能接受現代醫療的治療的,因爲認爲所有的青黴素等藥品中都帶有撒旦的毒藥水,只有草藥救命。牙疼是不能止住的,因爲其認爲疼痛是與上帝接觸的機會。父親揮舞着《聖經》,講解着牛奶的罪惡。賺錢,存下糧食以及汽油,就是爲了等待世界的末日。他們很奇怪,讓人覺得是幾百年前的人,甚至重男輕女,家庭暴力,父親認爲母親去工作是一件很不應該的事情,他們也不應該與政府有任何關係。極其極端的童年故事。

可是主角並沒有表現出厭惡和反抗,爲什麼呢,因爲未曾明白何爲對何爲錯,當你的世界裏從未有過陽光的時候,你會覺得黑暗就是這個世界,並習以爲常。

改變源自哥哥泰勒唱詩班的音樂。

主角受影響開始閱讀,去接受教育,學習幾何,學習代數,開始思考。甚至考上了大學,去大洋的另一邊的劍橋讀書,她終於不再是男權下的附屬品,她認識到父親那荒謬的思想,哥哥對她巨大的傷害,意識到她的家庭中對於男的偏袒。

而這本書爲何稱爲《Educated》,Tara說過“人們只看到我的與衆不同: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卻戴上一頂學歷的高帽,熠熠生輝。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來自一個極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裏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不上學,不就醫,是父親要我們堅持的忠誠與真理。父親不允許我們擁有自己的聲音,我們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惡魔。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博士……我知道,像我這樣從垃圾堆裏爬出來的無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應當感激涕零纔對。但我絲毫提不起熱情。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裏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熏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這本書的最後一章極其引人深思,她寫道“戲劇上演時,不知爲何,我無法再穿過鏡子,將十六歲的自己釋放出來代替我。

在那一刻之前,她一直在那裏。無論我看上去多大的變化——我的教育如何輝煌,我的外表如何改變——我依然是她。她在裏面,每當我跨進父親家的門檻,她就會出現。

那天晚上我召喚她,她沒有迴應。她離我而去,封存在了鏡子裏。在那一刻之後,我做的決定都不再是她會做的決定。它們是由一個改頭換面,一個全新的自己做出的選擇

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全新的自我:轉變,蛻變,虛僞,背叛。

而我稱之爲:教育。”

《聖經·詩篇》中的一句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這句話正是表達作者逃離了故鄉的山峯,像飛鳥一樣去尋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

救贖來自教育,它帶給我們無限的可能。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7

本書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是一位年輕的歷史學家,十七歲之前從未上過學,靠着自學先是考上了楊百翰大學,隨後又哈佛訪學、劍橋讀博,她的人生勵志且精彩。

作爲一本自傳體小說,它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塔拉極端的童年生活:塔拉的父親是一個固執的異類,他不相信政府、質疑教育,從不贊成孩子們進入學校,拒絕醫院……幾個孩子在與父親獨斷專制的抗爭中,各有勝負。反抗成功的,就如同塔拉一樣,遠遠地離開了這個地方;反抗失敗的,加入了父親的隊伍,成爲了像父親那樣的人。

這本書的封面最顯眼的便是和鉛筆一樣尖尖的山峯,象徵着作者的家,同時那尖尖的頂彷彿一把利劍直戳人心。起初想讀這本書的原因不過是因爲比爾蓋茨的推薦以及它長居暢享榜首,直覺告訴我,這可能又是一位“哈佛女孩”的勵志故事。

然而,翻開書卻給了我一個不同的世界。寧靜的山谷、粗壯的針樹葉、低矮的房子、山腳的馬鳴、廢棄的垃圾場、轟鳴的切割機,沒有勵志故事中應有的挑燈夜讀,也沒有一次次失敗後的不拋棄不放棄。我有些不甘心,翻遍全書想要找到一絲勵志書該有的所謂“奮鬥史”的蛛絲馬跡,然而,我能找到的卻只有一位患有躁鬱症、偏執固執的“控制狂”父親和一位習慣性軟弱服從的母親。

這個家庭中唯一的異類是哥哥泰勒,他也是給塔拉指明方向的人。面對其他哥哥肆意的嘲笑,泰勒絲毫不爲所動,依然靜靜的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塔拉遭遇欺負甚至侮辱時,泰勒以已之力挺身而出,堅持主持正義。所以塔拉最喜歡的也是與靜靜看書的泰勒待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通過泰勒,塔拉知道了一個全新的活法:不用整天蓬頭垢面圍着竈臺轉,可以自由的表達自我,穿着露肌膚的裙子,大聲唱歌,不用忍受父親的控制。那是一個規矩而又理性的世界。

那個世界對於塔拉來說,有着無限的吸引力,雖然入學考試上的那些符號她一個也不認識,對於物理的認知只是來自廢料廠,但是擺脫原生家庭、走到新的世界中去,這股強大的精神動力最後還是讓她克服重重障障,最後考上了大學,獲得了蓋茨劍橋獎學金,還一步一步拿到了劍橋的碩士博士學位。

鯤鵬飛向了藍天,作者的故事就講到了這裏。

生活中的我們,都比故事中分配給我們的角色更復雜,願每一隻努力的鳥兒,都能衝破命運的桎梏,終能會飛往屬於自己的那一座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8

這本書給我帶來最大的震撼是,作者文字的力量,她不用藉助外物就能準確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將那些抽象的感覺,傳遞給讀者。

其次便是作者獨一無二的經歷了,看似不真切,但卻是作者真真實實經歷過的,我無法完全體會到她每晚從夢中驚起的感受,但我知道她很痛苦,她想擺脫過去,但又捨不得回憶,最後只有將回憶帶走(書中說她將這裏的回憶藏在了牀下的箱子裏),但這終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何與痛苦的過去共存?而不是想着改變自己,擺脫他們,我想這也是作者想要的一種結果,但現實往往不允許這麼美好的事情發生,共存談何容易?勢必有一方要妥協,但我知道她不可能妥協,而巴克峯他們也不可能妥協,從她離開巴克峯到楊百翰上學的那一刻,反抗之魂依然覺醒。

而將作者和她的父親母親聯繫在一起的,是他們共同擁有的回憶,而那些回憶也被某些事件扭曲,也變得不真實,只剩下那些愛了,父親對女兒偏執的愛,母親對女兒愧疚的愛,而她一直是愛他們的,從始至終,從未改變。我並不覺得這本書有多勵志,反而我覺得這本書更能讓人去回憶自己的過去,回憶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與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在作者的引領下,童年的一幕幕彷彿都在我眼前,重新上演了一遍,我沒有作者那麼豐富的經歷,那麼曲折的人生,但我與他相同的是,我們都曾在年少時擁有過一些不可說出的小心思,就像塔拉再被肖恩欺負後發出狂笑一樣,她不想引得別人的關注,那樣會讓她感到影響,彷彿她笑的聲音越大,這越像是哥哥給她開的玩笑。

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每次母親批評我,我都會想哭,而她最討厭我哭,每當這時我都會捂住自己的眼睛,然後對她說一句,你猜我哭了嗎?就像母親在和我玩一個遊戲一樣。在我的回憶中後來的結果往往是沉默的,可能母親還是會接着罵我,但我的心告訴我,我聽不見了,也看不見了。一個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塔拉僅僅是一個參考,這世上還有無數個被回憶苦苦折磨的人,回憶將他們緊緊地揪住,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讓他們回想起往日的不堪。

但當自己把回憶都默認時,困住自己的,就不是回憶,也不是旁人,而是那個不敢掙脫的自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9

教育不再像過往一樣,需要承擔起人們想擺脫貧困,走向富貴的強烈慾望。作爲一名教育的工作者我試圖追問過教育的意義是什麼?當閱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我的內心則多了一種充滿力量的聲音。

作者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教育就是一個自我重塑的過程,如果你選擇主動學習,那麼你將重塑一個全新的自己,但如果你選擇被動接受知識,那麼你將被別人塑造,塑造成一個別人想要的你!

這本書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育永遠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受原生家庭挫磨的不止塔拉一個,但選擇反抗的卻只有塔拉那個性格古怪的哥哥泰勒。

泰勒是個與衆不同的孩子,他違抗父親的命令,獨自一人離開巴克峯上大學,去追尋他想要的生活。他還鼓勵塔拉:“是時候離開了,塔拉。對你來說,這兒是最糟糕的地方,去我去的地方吧,去上大學。”泰勒的話在塔拉的心中播下一粒好奇的種子:沉悶的廢料場外是否真的有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爲了逃離,塔拉在替父親幹活的間歇偷偷自學,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後,她終於收穫了一個奇蹟——楊百翰大學入學通知書。

新的考驗隨之而來,大學是個全然陌生的地方,當塔拉第一次走進真正的課堂,才發現自己和同學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但她並沒有沮喪,憑藉毅力和信念,塔拉不僅從不及格生成爲全優生,還獲得了去劍橋大學交換的機會。

繼而在那裏攻讀碩士,又成爲哈佛大學訪學者,最後獲得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就這樣,塔拉通過讀書,一步一步悄然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瞥見了她渴望的新世界。

正如塔拉所說:“教育給我新世界,給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讀書,永遠普通人逆襲最容易的一條路。當你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見識也就越來越廣,你就會擁有全新的視角和自信心,獲得新生的力量。哪怕將來跌落繁瑣,經常讀書的人,面對同樣的逆境,也能有不一樣的心境,更有不一樣的將來!

書讀完了,塔拉的故事還在繼續,我們的故事也是……反思與行走如影隨形,太多的困惑,值得我們用餘生來思考。

放下該放下的,原諒該原諒的,成全該成全的,這或許,就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教給我們最好的道理。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10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是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寫得一本自傳小說。講述的是女主人公出生在大山裏,17歲之前從未上過學,她自稱是“從垃圾堆裏爬出來的無知女孩”。但是,她通過自學考上大學,最後獲得了劍橋的博士學位。這本書通過分享如何接受教育擺脫原生扭曲家庭的陰影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她經歷了自我懷疑,精神崩潰,也接受心理治療等,最終實現了自我和解。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句話:“我能在風中站穩。是因爲我不是努力嘗試站在風中,風就是風,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陣陣狂風,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風,它們沒有區別,不同的是頭腦中怎麼想。”

提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都會覺得揪心,難受,但我認爲原生家庭是我們割捨不掉的本源,雖然一個人沒有辦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是卻可以像塔拉一樣,在經歷了傷害後,還會選擇充滿勇氣,變得強大,去逆天改命。這本書讓我們知道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掌握在自己手裏,可以戰勝原生家庭帶來的苦難,活出新的自我,飛往屬於自己的那座山。也許我們的翅膀會受傷,也許我們每個人心中嚮往的那座山很高,可是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充滿勇氣,充滿力量,像鳥兒一樣,飛向我們的夢想之地。每個人前面都有一座山,有人一生在山腳仰望,有人在半山腰徘徊,有人停在去往山頂的路上,有人在山的那邊,遇見了新的山。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周遭、不迴避自己內心的需求,正視自己的每一次思考,認識教育的力量、知識的力量,用知識和教育開闊自己的眼界,拋棄固化觀念的束縛,重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爲能夠掌控自己命運的那隻鳥。

“你可以用很多方法來稱呼這個全新的自我:轉變,蛻變,虛僞,背叛。”

“而我稱之爲:教育。”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11

用了幾天時間讀完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跟大家分享一下讀這本書時的感受,還有一些書中的精彩的片段。

這本書的原版英文名稱是《Educated:A Memoir》,作者是美國的塔拉·韋斯特弗。這本書是她的自傳,描寫了她在原生家庭中成長的過程,以及後來接受教育實現自我覺醒的過程。整本書言辭優美,結構精巧又渾然一體,沒有刻意與匠氣,是一本難得一見的佳作。

我站在穀倉邊廢棄的紅色火車車廂上。狂風呼嘯,將我的頭髮吹過臉頰,把一股寒氣注入我敞開的襯衫領子。在這種靠山近的地方,風力強勁,彷彿山頂自己在呼氣。往下,山谷寧靜,不受干擾。與此同時,我們的農場在舞蹈:粗壯的針葉樹緩緩搖擺,而山艾和薊叢則瑟瑟發抖,在每一次氣流充涌和噴發時弓下身去。在我身後,一座平緩的山傾斜而上,繼而將自己與山腳縫合。如果擡頭望去,我便能辨認出印第安公主的黑色身形。

以上是書中序言的開頭,我從其感受到了一種詩一樣的美,電影般的畫面感一下將我帶到了7歲的作者塔拉身邊.......作者的文字緩緩的流淌,營造出夢境一般的氛圍,讓我時常分不清自己在現實裏還是在主角塔拉的夢裏。我像是一頭扎進了冥想盆,漂浮在塔拉的記憶世界裏,一時是局外人俯瞰一切,一時又潛入她的心裏看到她深深的痛苦與掙扎。爲她每一個擡頭覺醒的時刻激動不已,也爲她每一個反覆徘徊的掙扎感到揪心。

書中大量的篇幅描寫了父母與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場景,我在閱讀時時時感到困惑,這些家人愛塔拉嗎?這個家中最小的女兒。愛的話爲什麼要讓她做那麼危險的工作,在她被哥哥打罵時一言不發,不惜與她斷絕關係也要維護哥哥的正確。不愛的話,又爲何總是稱讚她,不遠萬里的探望她?我想這不僅是我的困惑,也是在訴說這個故事時塔拉的困惑。

在這本書之前,我從未如此深切的意識到一個人的原生家庭竟如此重要,影響力如此巨大。它定義了我們是誰,我們因何而存在。家人與家人的愛,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們得以呼吸的空氣,更是我們面對生活的勇氣。可倘若這個原生家庭是畸形的有毒的,讓你感受到無比痛苦的,那麼想要找到真正的自我,而又抵抗住喪失腳下土地的驚恐,就會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而塔拉歷盡艱辛,做到了!

我們需要愛,來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值得的,可以正大光明的站在陽光下享受美好而無需羞愧的。愛是多麼強大的力量,對一個人而言,一封來自母親的道歉信可以抵過千萬本哲學理論書的理性辯論。我們常常會屈從於本能裏對愛的渴望。爲了得到愛,我們甚至可以在心裏扭曲現實,放棄自己的思想,放棄自我,全盤接受他人觀點,只爲了得到他們的認可。可是,生而爲人,我們需要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思想。我們不會永遠是誰的孩子,我們不是依附於他人的藤蔓。我們是人,獨立的人,和千千萬萬的人一樣,傲然挺立、平等、自由。

書中也有大量她父母宗教信仰的描述,對於他們將自己或他人受傷歸結於上帝的旨意,我表示非常困惑,宗教對人們來說究竟是什麼呢?人們失意時的慰藉?面對苦難時可以欣然接受的理由?還是逃避自己責任的避難所?遵從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是什麼呢?我在書中看到的是,很多情況下上帝的旨意成了自己糟糕行爲的遮羞布,讓人理直氣壯的說出,不是我的錯。逃避了自己應承擔的責任,應面對的後果。可恥,懦弱,又可笑。

慶幸塔拉在教育的幫助下看到更大的世界,聽到和父親截然不同的聲音。這些流淌的歷史文明幫助她重構了自己的肌骨,脫離過去重新開始。她很棒,真的很棒!

讀這本書是一個非常享受的過程,現實與夢境交疊,常覺得自己在看話劇或是電影。深深的沉迷其中,它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着我不斷的閱讀下一行,不肯停歇。有時貪婪的讀了十幾頁,會驀地想起前面有個細節我沒讀清,又返回頭去細細的品讀一遍。

書中有很多部分描寫的都非常好,以下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些內容的摘抄。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一看原書,當一本文詞優雅的小說讀也是可以的。當然有能力讀英文原版的話就更好了,可能會感受到更多不同的東西。

山的催眠中長大。一切人類鬧劇都彷彿安靜下來。

現在想象她的樣子,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一個孤零零的畫面,就好像我的記憶是一臺幻燈機,而片盒卻卡住了。畫面上,她坐在帶坐墊的長椅上,留着一頭緊密的捲髮,嘴角露出恰到好處的禮貌微笑。她的眼睛充滿善意,安靜閒適,彷彿在看一出舞臺劇。那微笑讓我念念不忘。始終如一,神祕,超然,冷靜,是唯一恆久不變之物。

我以前聽過無數次爲讚美詩伴奏的鋼琴演奏,但瑪麗彈奏的音樂與之前雜亂的叮咚聲截然不同。那是液體,也是空氣;一會兒是岩石,一會兒又變成了風。

我跪在地毯上,聽着父親講話,又像是仔細端詳着一個陌生人,覺得二者,既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而我懸在中間。我明白,沒有任何未來可以同時容納他們;沒有命運能夠同時容忍他和她。我將永遠、始終做個孩子,否則我會失去他。

我想要一個學者的頭腦,但克里博士似乎看穿我長了一個屋頂工人的頭腦。別的學生屬於圖書館;我屬於起重機。

克里博士說他一直在觀察我。“你表現得像是在假扮別人。好像你覺得你的生活全靠僞裝。無論你成爲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劍橋,而是在於你自己。你就是黃金。回到楊百翰大學,甚至回到你家鄉的那座山,都不會改變你是誰。那可能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甚至也會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黃金,在某些光線下也會顯得晦暗——但那只是錯覺。金子一直是金子。”

我想相信他,接受他的話,重塑自我,但我從來沒有那樣的信心。無論我把回憶埋得多深,無論我如何緊閉雙眼對抗它們,當我想到自己,腦海中浮現的形象是那個女孩,在衛生間、在停車場的那個女孩。我不能告訴克里博士關於那個女孩的故事。我不能告訴他,我不能回到劍橋,是因爲在這裏,我人生中的每一個暴力和墮落時刻更爲凸顯。在楊百翰大學,我幾乎可以忘記,讓過去的留在過去。但這裏的反差太大,眼前的世界過於夢幻。比起石頭尖頂,記憶更加真實,更加可信。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12

作爲旁觀者,觀看他人的經歷,能感受更多。

16歲之前爲人生的分水嶺,之前在家裏幫忙給家裏人幹活,之後進入學校學習。有着哥哥的機緣和“攛掇”,自學考上了大學,之後也是相應的適應,在大學中有了去劍橋大學交流的契機,成功憑藉一篇論文獲得老師的青睞,順利進入“劍橋大學”學習。

機緣/周圍人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作用,若沒有哥哥的攛掇,作爲家裏這樣強大的阻力,怎麼能逃離這樣的生活呢;若沒有神教教父的幫助,怎麼能申請到政府補助金,在家裏人不支持上學的情況下,繼續學習呢;最大的幫助還是他的室友,一切暖心的舉動,讓她迴歸正常;還有她的姨媽,後來成爲真正的親人。在與家庭對立的時候,她的哥哥再一次站在了自己這一邊,給她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一個個體生是要保持獨立的人格,但是周圍的關係,是你向前的動力,是你得以在世界上一直向前的安慰。(自己現在也深有體會,只有周圍人的支撐,你才能度過一些自認爲艱難的時刻)

對於我來說,那句“對我來說只要有機會,我就一定會抓住(作者雖然是爲了展示自己的強大)”,不管是學習成績上還是其他。這個也是最近有人這樣講過,人生總是有一些關鍵的節點,關鍵節點就是需要全力以赴的。要不然呢,渾渾噩噩的吧。有機會就全力把握,沒有就靜待花開,要不然呢?

作爲農村人,我們何嘗不是,女孩子不應該上學的論調遍佈飛,趁早出來打工幫襯家裏。唉,一個人如何逃離自己的原生家庭,一個人如何能放棄這種深深的聯結呢,同時又在自己沒有一些天賦的情況下(作者有着深度的看問題和寫作的天賦),只能說好難。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內心深處形成了這樣的一個意像,那就是山的這一邊是家人的圈子,山的這一邊是我的圈子,家人與自己隔了一座無法跨越的山巒,這就是觀念的不同,山裏面的人認爲自己是正確的,山外面的人才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但是當觀念衝突時,兩個世界的人無法共存,這種家人之間的聯結也就沒有了。各自在自己的圈子世界中生活,互不打擾纔是每個人最好的歸宿。但是與家人的聯結怎能說斷就斷,就像風箏斷了線,就像飛鳥沒有了家,只能獨立遊蕩,自己的根在哪裏呢?幸虧有周圍的人接納了她,給了她溫暖,否則世界之大,如何自處。(時間長了也會消磨掉這種情緒吧,但是那又得需要多久呢)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遭遇,觀看別人能更清楚的看到一些東西,但是這些東西還是懵懵懂懂,不知道會對自己的人生會產生怎樣的作用。也許都是潛意識中的吧。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13

“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的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當象鳥飛向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

薦書原因

我向大家推薦的理由有兩點,一是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要保持獨立的思考和學習,只有學習能改變自己,甚至改變一生的軌跡!二是要學會慢慢的與自己和解,與周邊的人周邊的環境和解,這種和解來之於成長和教育,教育打開你的視角,讓你更好的觀察世界,融入世界。

傳奇女孩的一生

《你當象鳥飛向你的山》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美國愛達荷州大山裏的女孩,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從垃圾堆裏爬出來的無知少女,最終一步步傳奇的脫變,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博士......

整個文章的敘述,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慢慢訴說自己的人生歷程。女孩的父親是一個充滿被害妄想症的人,他認爲政府是罪惡的,除了固定的教會他們不參加任何社交,不上學,不去醫院,不吃藥。他們一直在建造一個避難王國,挖各種地窖和避難所,儲備幾十加侖的汽油,用來供他們逃離世界末日,這就是他們家的日常。小女孩對現實世界的一無所知,父親給她描述出來一個可怕的外界,所以她跟這個世界劃清界限,和真實的世界分割。因爲哥哥的不斷虐待,父親母親的助紂爲虐和無視,讓她產生了逃離的勇氣。

後來因爲教育,她真正從那個大山裏邊的世界抽離出來,從她父親的思想裏抽離出來。她投入到現實世界,追逐社交,打疫苗,吃抗生素,喝咖啡......現實新世界和過往父親虛構出的世界不停的衝擊,最終在愛和教育中成長,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沙漠之花

電影《沙漠之花》的主人翁華莉絲和塔拉的經歷有相似之處,華莉絲出生在索馬里的沙漠和母親過着遊牧民族的生活。在三歲時,華莉絲按照索馬里習俗就被施以女性割禮。十二歲時父親爲了得到五頭駱駝,要將華莉絲嫁給六十歲的老頭兒。就在出嫁前夜,華莉絲逃跑了,在沙漠中徒步很久投奔外祖母,也在外祖母那裏獲得了作女傭的機會。到英國後不久,索馬里爆發戰爭,舊政府被推翻,華莉絲趁亂再次出逃大使館而流浪英國街頭。華莉絲在街頭邂逅了收留自己的瑪麗蓮,跟着又在打工的餐廳裏遇到伯樂,最終被髮掘成爲世界名模,並投身於婦女解放事業。她們都是從內心想改變自己,也最終實現了自我改變。

認識、接納、提升自己

每個人和環境都是歷史的製造者,無論我們身在何處,要有衝破桎梏,打破束縛的勇氣,新的世界的大門向每個人都敞開着。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14

當初讀到《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時,裏面的宗教我並不是很理解,甚至不知道這本書是要敘述一個怎樣的故事,然而當我繼續讀下去時發現它越來越吸引我。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作者身上的真實的事情,作者從小生活在山裏,由於父親特殊的看法,他不允許他的孩子們去學校,每個孩子在慢慢成長中有了自己的選擇。而作者其中一個哥哥發展成了可怕的暴力狂,對作者及其他兄弟姐妹都進行過傷害。作者通過學習,以及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衝破,最後實現了自我的救贖。

我想說的是這樣的故事乍聽顯得沒有那麼震撼,但是在作者的描述下,我能夠深切的感受到每一刻屬於她自己的掙扎。這本書最打動我的一個地方就是,她沒有把擺脫舊家庭寫的乾脆利落,而呈現的是一種略帶有錯綜複雜的情感掙扎,使文章更加真實。她幾次在聖誕節的時候,在家的不遠處,等待着母親能夠單獨見她,但是母親的怯懦和守舊使得在文章結束時也沒有相見。在我看來她這樣做,一是決心與家庭劃清界限,二是希望母親走出怯懦,爲此她還是懷抱希望。

這本書給我的感悟太多,例如:原生家庭、自我衝突以及勇氣等方面。但這些問題都使我想到自己的內心,內心深處真正向往的是什麼生活,它就會指引你朝那個方向走去,所以,我認爲最重要的事就是將你的心變得更豐富更堅韌更鮮活,你的生活纔會有新的篇章。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15

一個17歲前從未踏進教室的大山女孩,最終靠自己努力進入了劍橋大學、哈佛大學,教育改變了她原本不堪的世界,給她的人生書寫了光彩的篇章,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然而閱讀過程中很多次跟着捏一把汗,擔心她會在殘暴面前低頭,猶豫軟弱就此屈服,即使經歷及其痛苦的身心折磨,最終仍能堅強,堅持做自己,實在佩服,也實在痛心,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大太大,雖然傷痕累累,所幸作者塔拉勇敢地走出來了。

前幾天纔回答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可以治癒嗎?”,我的回答大致是當你意識到該去治癒它的時候應該還是有機會治癒,如果說自身還深陷其中,沒有想過改變也不敢改變,那治癒的難度太大。

聯想到我要給我的孩子營造一個怎樣的家庭氛圍,讓她能健康快樂成長,最終能夠擁有堅強、勇敢、獨立、自信的自我意識,啊,有點燒腦殼[破涕爲笑]養大簡單,給她吃飽喝足就行,養好真不容易。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16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第一次看到作者簡介時就給了我必須要讀這本書的動力。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很特別的名字,真正讀起來才發現和我預想到的勵志書籍不一樣,它充滿魔力,讀着讓我忘卻時間,忘卻外界,沉浸書中,只想趕快讀完,讀到最後卻又不捨讀完,從來沒有一本書這麼吸引我。

塔拉1986年出生於美國愛達荷州一個“與衆不同”的家庭,他們不去醫院,不讓孩子去學校讀書,每天都在山裏度過,不是在和父親拆解破銅爛鐵,就是在幫母親過濾藥物酊劑,不是在同父親做一些高難度的工作,就是在被哥哥肖恩的家暴中度日。我無法想象一個如此發達的美國,和我同齡的人,竟過着這般生活,我爲塔拉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裏感到很沮喪,同時也爲她的自我突破感到震驚。

細想來,塔拉之所以有這樣的童年生活並不是偶然。這和塔拉母親法耶原生家庭的影響分不開,法耶母親極力爲孩子、爲大家呈現一種精緻幸福的生活,甚至爲穿“白色鞋子還是奶油色鞋子”糾結一個完美的早晨,只是希望她所營造的這種光鮮的生活可以讓孩子長大後有個好的歸宿。然而這對法耶的心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她想逃離這種生活,她想逃離別人對她的看法,這時塔拉父親吉恩出現了,帶着法耶回到巴克峯山裏過起了“隱居生活”。法耶一位聰明、睿智、善於研究的母親,整個韋斯特弗家族的發展都和她有着重要的關係,一個十幾歲之前孩子從未上過學的家庭,竟然出現了三位博士。年輕時的法耶在和丈夫的“對抗中”爭取了在家教孩子讀書、識字的機會,這才使得泰勒、塔拉、理查德通過自學的方式考入大學直至獲得博士學位,想到這我對法耶充滿敬佩。同時她又是一個毫無原則、盲目順從的人,無論吉恩做的決定有多荒謬,她總是在默默支持,導致發生兩次車禍、若干次安全事故,幾乎每個家人都從中受傷,她仍然選擇信仰丈夫吉恩,若說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我可以理解,而當肖恩一次次虐待塔拉時,她卻躲在廚房裏靜聽,沒有做出任何反應,這是我非常不能理解的。尤其,當在和肖恩事件的對峙中,他們竟一邊倒的妖魔化塔拉,鼓動全家人孤立塔拉,這樣的家庭,這樣的成長環境分明是電視劇中才存在的,然而這卻是事實,的的確確發生在和我同齡的塔拉身上。

當讀到父親在目送塔拉去劍橋的片段,看到“如果你在美國,無論你在哪個角落,我們都可以去找你......”時一陣心酸,分明又感覺到無論多麼畸形的父母也是愛孩子的,有時父母自以爲對孩子好的給予和灌輸真的對他們好嗎?不由想到我的原生家庭,我沒有那麼畸形的父母,我的父母勤勞、善良,他們在小時候過慣了苦日子,那樣的生活一天都不想讓我們經歷,於是百般疼愛,把他們能給予的,最好的給了我們,母親的無微不至到了溺愛的程度,導致我們姊妹三人個人自理能力較差。父親呢?我最尊敬的父親,在拼命工作以爲我們換取還不錯的物質生活,記不清多少個深夜、多少個凌晨,父親在伏案整理一項項錯綜複雜賬目報表,平時忙於應酬,對我們的教育就是嚴厲,嚴厲到望之生畏的地步,但永遠改變不了他是最愛我們的,也是我最尊敬的人。

塔拉的故事還在繼續,她經過重重困難突破原生家庭影響下的那個“自我”,成爲塔拉·韋斯特弗博士,她說:“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僞,背叛。而我稱之爲:教育。”

《你當象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在不斷的回讀中,終於讀完,感想、收穫非常多,可能我的理解有所偏頗,但那也不影響這確實是一本好書!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17

利用一週多的時間,把這本書讀完了。初讀了幾個章節,覺得很不可思議。在一個十分發達的國家,卻出現了一個原生的山村家庭。家庭暴力、女性偏見、大男子主義、宗教色彩充斥着整個家庭。整個家庭似乎有愛,又似乎沒有。由於父親的雙相心境障礙,導致了一個家庭處於“非常態”的情境中日復一日。

全書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講述的是筆者自述的童年回憶。因爲種種原因,塔拉(筆者)的家庭經歷過幾次重大事故:車禍、父親的燒傷、爆炸,以及數不清的小事件。同時,塔拉的童年還充斥着來自父親和哥哥的言語羞辱,肢體暴力和思想控制。

塔拉無疑也是家庭中幾個孩子中比較幸運的那一個,因爲她其中一個哥哥泰勒對她產生了很多積極的影響,並且在這種影響下,塔拉試圖走入課堂。泰勒的黑白CD,似乎成爲了塔拉昏暗童年的一顆糖果。

但走入課堂這一行爲,無疑會被父親視爲對家庭的背叛、對上帝的藐視,是政府的走狗,因此塔拉走過了很長一段自我譴責的路。

就是這樣一個在極端原生、無教育背景、甚至可以說社會化不完善的家庭中成長的塔拉,卻走入了世界級學府。這讓我想到了在心理學史上爭論了幾百年的問題:遺傳和後天到底誰決定了個體?

似乎心理學發展至今,原生家庭和教育(後天)的重要意義已經成爲了約定俗成。而塔拉是如何從那個廢舊回收廠走出來的?本書的第二部分的主題即爲“教育”。

教育給予塔拉的不僅僅是現代社會的常識、歷史、人文知識。同時還給了她看待世界的視角和感知力。書中有的一段讓我影響深刻的描述是,當作者剛剛踏入大學的時候,學習藝術繪畫鑑賞課的過程中,她並不能理解這堆東西,因爲在她看來,無論是“集中營”還是那些難懂的畫,都是沒有內涵的,她通過考試的方法是,也僅僅是去記住它們。但後來的塔拉,在讀到馬丁路德金時,會產生憤怒(因爲她明白了哥哥的辱罵)、在讀到歷史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在和偉人對話。慢慢的,塔拉也逐漸“醒悟”過來。

但這種“清醒”,帶個塔拉的並不像想象中美好。在我以爲塔拉終於可以擺脫原生家庭的痛苦、過上幸福的生活時,事實卻是,作者陷入了無限的糾結中,她甚至無法區分愛和達州家裏的她和劍橋的她哪一個是真實的存在。書中也出現了兩個塔拉。

然而到了書的最後,這種重影消失了。讀完這本書,其實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所以也去看了別人的書評。最多的一種解釋是,在寫作的過程中,作爲經歷者的塔拉和作爲敘述者的塔拉重合了,而作者也正是通過這種重合,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在現實中,塔拉沒有和家人達成和解,但是她已經走出了過去,達成了和自己的和解。

在知乎上熱評第一的答案裏有這樣一句話:這本書其實是塔拉在精神崩潰之後的自我治療過程。讓她痊癒的,正是教育賦予她的一種能力,一個全新的看待自我的視角、一個敘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