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通用15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導語:《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由著名領導力大師、人際關係專家史蒂芬·柯維博士開發的享譽全球的版權課程。下面爲大家提供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通用15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1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爲我們每個人都守着一扇只能從內開啓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

七個習慣的簡要定義與架構圖

習慣一:積極主動(BE PROACTIVE)

主動積極即採取主動,爲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主動積極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他們揚棄被動的受害者的角色,不怨懟別人,發揮了人類四項獨特的秉賦——自覺、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時以由內而外的方式來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他們選擇創造自己的生命,這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決定。

習慣二:以終爲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的創造——先是在腦海裏醞釀,其次纔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對個人、家庭或組織而言,使命宣言可以說是願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決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決定。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之後,創造出一個文化。

習慣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即實質的創造,是夢想(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與實踐。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與組織均針對要事而來,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習慣四:雙贏思維(THINK WIN/WIN)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目的是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及資源,而非敵對式競爭。雙贏即非損人利已(贏輸),亦非損已利人(輸贏)。我們的工作夥伴及家庭成員要從互

賴式的角度來思考(“我們”,而非“我”)。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方法,是一種資訊、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習慣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當我們捨棄回答心,改以瞭解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啓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對方獲得瞭解後,會覺得受到尊重與認可,進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談,雙方對彼此的瞭解也就更流暢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習慣六:統合綜效(SYNERGIZE)

統合綜效談的是創造第三種選擇——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方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瞭解彼此,甚至是稱許彼此的差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手法。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合綜效的利基,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實踐統合綜效的人際關係和團隊會揚棄敵對的態度(1+1=1/2),不以妥協爲目標(1+1=3/2),也不僅止於合作(1+1=2),他們要的是創造式的合作(1+1>2)。

習慣七:不斷更新(SHARPEN THE SAW)

“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四個基本生活面向(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組織而言,習慣提供了願景、更新及不斷的改善,使組織不至呈現老化及疲態,並邁向新的成長之徑。對家庭而言,習慣七透過固定的個人及家庭活動,使家庭效能升級,就像建立傳統,使家族日新月異,即是一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2

最近教育局推薦了一本名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書給我們。由於時間關係,我也只是大概的看了一遍,雖然不是很詳細的看,但給我的感悟卻很多。它讓我想起了一本名叫《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書,它是通過一則看似簡單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個非常深刻但又簡單的人生哲理——理念的更新是解決一切困惑的起點。你的“改變”將決定你的未來!一切取決於你的心態。

而這本書則講的是實踐能力,它強調以原則爲中心,以人品爲基礎,以及達到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的“內外修煉”;它不是高談闊論的說教,而是通過一些細微生動的故事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它涵蓋的不僅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東西,更可貴的是它還探討了一些具體到家庭、教育、與人相處等方面的事情,可以說爲我們開啓的不是一扇門,而是一扇扇門。

書中以七個習慣展開記述,它將習慣定義爲“知識”、“技巧”、“意願”三者的混合體。習慣的確很重要,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說:“習慣就彷佛一版權法纜繩,我們每天爲它纏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會變的牢不可破。”所以說,不管是領導、職員、還是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得失。書中還提到“成熟模式圖”,即成長的三個階段,分別爲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人類都是從依賴到獨立,然後從獨立到互賴。這三個階段中都會養成不同的習慣,也就產生了習慣的轉變。書中提到的七個習慣主要是:

一、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

他所說的積極主動不僅僅是指行事採取積極主動,還意味着爲人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積極主動是人類的天性,即使我們的生活受到了外界條件所控制。但作爲一位領導,他的理智必須勝於衝動。甚至應該避免衝動。應能夠慎重思考,選定價值觀並將其作爲自己行爲的內在動力。

我們不管做什麼,都應該主動而非被動。就像書中所說的那樣。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人類不僅能針對特定的環境選擇迴應方式。更能主動的創造有利環境。採取主動不等於膽大妄爲,惹事生非或滋事挑釁,而是要讓人們充分認識到自己有責任創造條件。

二、以終爲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當今社會,成功人士並不算少,但大多數人成功之後,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後,都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事物。因此,我們務必掌握真正重要的願景,然後勇往直前、堅持到底,使生活充滿意義。

書中所說的“以終爲始”有兩個原則基礎,一是“任何事物都是兩次創造而成。”我們做任何事都有是先在腦中構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創造。然後付諸諸實踐,即體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創造。也就是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先明確目標,根據目標在確定以後的實踐。“以終爲始”的另一原則基礎是自我領導。但領導決不同於管理,就像史蒂芬說的“成功——甚至求生的關鍵並不在於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於你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確。因此,無論在哪個行業,領導都重於管理。”要想做一個好的領導,不妨以原則爲中心,撰寫一份屬於你自己的使命寓言,並付諸實踐。

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這個習慣是一個讓人受益匪淺的習慣。它可以說是前兩個習慣的具體實踐,書中提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麼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見、情緒或衝動所左右。從這個意義上說,自我管理的實質就是自律和條理,是對計劃的實施。

習慣一的基礎是人類特有的四大天賦。即想象力、良知、獨立意志以及最重要的自我意識。習慣二的基礎則是想象力和良知這兩大天賦。而有效管理的先決條件就是發揮人類的第四大天賦——獨立意志。有了它,我們就可以主動作爲,而不是被動的聽命。

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我們總是把現在這個社會當作競爭的角鬥場。看事物也就是“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就視爲自己之失。利人利已者則把生命看作是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鬥場。

雙贏不是什麼技巧,而是人際交往的哲學。史蒂芬列舉了六個交往模式,即:

損人利已(贏/輸) 捨己爲人(輸/贏)

兩敗俱傷(輸/輸) 獨善其身(贏)

利人利己(雙贏) 好聚好散(無交易)

如果讓你選,你會選哪一個?我認爲最理的答案肯定是雙贏。那我們爲何不向它發展呢?要做到雙贏其實並不難,只要做到:誠信、成熟、知足就可以了。

五、知彼解已 ——移情溝通的原則

這個習慣主要講的就是人與人的溝通,移情聆聽是聆聽的一種,也是聆聽的最高境界。它是以理解爲目的,聽者要以傾訴者的角度去看特事物,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感受。

要做到知彼解已,首先你要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對方瞭解你,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

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統合綜效是人類所有活動中最高效的一種,是對所有其它習慣的重要考驗和集中體現。它是以原則爲中心的領導方式和培育方式的精髓,統合綜效能夠激發、整合並釋放人類的最大潛能,前面的五個不同習慣都是爲了能創造統合綜效的奇蹟。

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假如兩人意見相同,那麼其中一人必屬多餘,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毫無益處,要有分歧纔有收穫。

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則

養成了前面六個習慣還不夠,我們還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磨練自己,因爲生活與服務人羣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

這一習慣就是個人產能,它維護並優化你所擁有的最重要資產——你自己。它從四個層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性、情感。每個層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有平衡好四個層面的更新進度,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忽視任何一個層面都會對其它層面產生消極影響。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種原則,也是一個過程,一個在成長和轉變之間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

這七個習慣可以說是人生的精華,作爲一個領導,應該養成這七個習慣。可我感覺,不管是領導、職員、還是學生,都應該養成這七個習慣。如果我們能有“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終爲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已”的溝通;“綜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我相信,我們一定會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3

這本書講的是實踐能力,它強調以原則爲中心,以人品爲基礎,以及達到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的“內外修煉”;它不是高談闊論的說教,而是通過一些細微生動的故事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它涵蓋的不僅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東西,更可貴的是它還探討了一些具體到家庭、教育、與人相處等方面的事情,可以說爲我們開啓的不是一扇門,而是一扇扇門。

習慣一:積極主動

我們經常說:“我不小心忘記了……”, “我遲到,因爲……”,“其實是有原因的……”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找藉口或是抱怨,其實我們應該主動積極地創造未來,實現夢想。所以,有效能的人士爲自己的行爲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影響範圍, 同時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習慣二:以終爲始

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爲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 ?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 你生活的重心是什麼?

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纔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要事第一

有效能的人會用少量時間處理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是人贏,而非物贏,那麼要讓雙方都好,就必須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往往有三種個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習慣五:知彼解己

當我們捨棄回答心,改以瞭解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啓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對方獲得瞭解後,會覺得受到尊重與認可,進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談,雙方對彼此的瞭解也就更流暢自然。

習慣六:統合綜效

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瞭解彼此,甚至是稱許彼此的歧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手法。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是要懂得去學習和自我批評,應該全面審視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質與素養。

我要借用美國作家佛格森的一段話: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我們每個人都守着一扇只能從內開啓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

倘若你已決定打開“改變之門”,接納本書所闡揚的觀念,那麼我保證,你會得到以下的收穫。首先你的成長過程雖是漸進的,效果卻是革命性的。你將會認同,僅產出平衡這一項原則,如果得到充分應用,就會使大多數個人和企業發生變化。前三個有關個人成功的習慣,可以大幅提高你的自信。你將更能認清自己的本質、內心深處的價值觀以及個人獨特的才幹與能耐。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就能產生自尊自重與自制力,並且內心平和。你會以內在的價值標準,而不是旁人的好惡或與別人比較的結果,來衡量自己。這時候,事情對錯與別人是否發現無關。

你還會意外地發現,當你不再介意別人怎樣看你時,反而會去關心別人對他們自身、他們所處環境以及與你關係的看法。你不再讓別人影響情緒,反而更能接受改變,因爲你發現有一些恆久不變的內在本質,可以作爲支柱。

至於追求公衆成功的三個習慣,能夠幫助你重建以往惡化、甚至斷絕了的人際關係。原本不錯的交情則更爲鞏固。

習慣七可加強前面六個習慣,時時爲你充電,達到真正的獨立與成功的互賴。

不論你的現況如何,都請相信你與你的習慣是兩碼事,你有能力改變不良舊習,代之以意味着高效、幸福和互信的人際關係的新習慣。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4

先問個問題: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這麼回答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匹惡狼和一匹好狼,最後誰會存活下來呢?是你餵養的那隻。

我們如何選擇,會反過來決定自己的人生。

人在任何時候都有選擇的自由,而如何做出更優的選擇,需要我們對自己“不斷更新”,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01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充沛的經歷和強健的精力,它直接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狀態和熱情。

除了鍛鍊身體、調整作息外,我補充一點,我覺得還需要去用心聆聽身體,去感受身體。

爲什麼呢?

因爲身體知道答案。

心理學也特別強調和身體的鏈接。比如你一定有過特別緊張的時刻,對吧?也許是當衆發言,也許是工作彙報,也許是進行商業談判。當你特別緊張的時候,你的大腦很容易一片空白,很容易搞砸對吧?

緊張的時候做什麼最有效?答案是深呼吸。

你深深地吸氣,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感受氣流,感受你自己,也許你的腿是麻的,也許你的手有點抖,但是一旦你把注意力拉回到你自己上,也就不再那麼緊張了。這也是冥想的精髓。

這一生和我們相伴最長的朋友,除了時間之外,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了。請愛惜身體,愛惜我們自己。

02精神

幾乎所有的崗位應聘條件裏,都寫這麼一條:“抗壓力強”。

在現在這個社會,每一個人都揹負着壓力和焦慮,這似乎是這個時代背景下的主旋律。

如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游刃有餘,快速自我調節?如何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困難、挫折、壓力和挑戰?

這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

那麼如何變得更強呢?答案就是去經歷,去挑戰,去面對。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魯迅先生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對我來說,層層剖析自己,鼓足勇氣直面真相,看到自己的恐懼並面對它;在經歷漫長的探索與痛苦後,努力向上生長蛻變重生;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舊想辦法去找到動力,然後繼續熱愛生活。

如果連這都殺不死我,以後還有什麼能難倒我?

這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較量。

03智力

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無知!

對於知識,對於技能,我們需要永遠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多讀書,保持獨立思考;多傾聽,但最後自己做決策;多輸出,搭建自己的思維體系。

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深度、寬度、長度)?

學以致用最重要。

這需要我們在實際中有針對性地或階段性地學習,這樣才能實踐產生共鳴,效果最大。也就是奔着用的目的去讀書和學習。在此過程中建議閱讀經典,或者說閱讀該領域內的TOP1:比如在經濟商業領域的查理芒格,比如管理大師德魯克和稻盛和夫。學會挑書,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04社會/情感

沒有人可以孤獨地存在於這個世界。

社會關係可以從經濟學原理出發進行解讀:人與人的鏈接是基於價值的交換。正如同我們在習慣四中提到的雙贏思維,有效人脈一定是基於價值的產生與鏈接。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做更多有用的事,給與他人和社會更多。

情感關係可以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所謂關係就是一切。在家庭關係和朋友關係中,相互滋養和相互成長的關係是最好的方式。反過來,在家庭朋友關係中得到滋養的人,也會更有力量和能力去在這個商業社會裏乘風破浪。

高效能人士的身上都必定有不斷挑戰和超越自己的特質。稻盛和夫說過,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優秀是一種習慣,甚至說是一種必然。

與君共勉。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5

習慣如同地球的萬有引力,只是許多人沒有注意或不肯承認罷了。習慣總是成爲左右你行動與思維的看不見的手;對於企業領導者來說,習慣的直覺至爲重要;那些優秀的習慣在昇華中就會成爲領導者的個人魅力;全世界最卓越的領導力大師史蒂芬。科維認爲:目前盛行的個人魅力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號稱圓滿的人生;成功的個人和組織都是遵循了高效能的七個習慣;從企業角度講也是如此,如果不能清晰地明確企業的願景是什麼,那麼將會讓企業在一個階段目標的實現中漸漸迷失了遠方的目標。

習慣如同地球的萬有引力,只是許多人沒有注意或不肯承認罷了。

小到個人,大到團隊、企業,習慣總是成爲左右你行動與思維的看不見的手。特別是當你在看不清事實的真相,不能夠完全瞭解到事實的全部的時候,習慣往往成爲左右你判斷的“直覺”。

對於企業領導者來說,習慣的直覺至爲重要,因爲基於組織來說,好的習慣在昇華中便成爲企業文化,那些優秀的習慣在昇華中就會成爲領導者的個人魅力,也成爲生活與事業中的思維與行爲準則,如果將這些原則再加以昇華的話,就是我們常說的價值觀。

全世界最卓越的領導力大師,被美國《時代週刊》譽爲“思想巨匠”、“人類潛能的導師”的史蒂芬。科維認爲:目前盛行的個人魅力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號稱圓滿的人生:包括個人成就、財富與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捷徑可循,不必腳踏實地去追求。這種華而不實、“暴發戶式”的論調,無異於鼓勵不勞而獲。縱使得以成功,也是勝之不武。

史蒂芬。科維研究認爲,成功的個人和組織都是遵循了高效能的七個習慣,並將這七個習慣內化爲個人和組織的原則。

1、積極主動: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才有可能對他人負責;一個人有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才被人尊重。相信自己,全力以赴地做事情,充滿激情和活力,就會感染周圍的人。每個人選擇創造自己的生命,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決定。

2、始終不渝:很多人達到自己所謂的成功後往往失去了方向,或是就此沉淪或就此迷茫。從企業角度講也是如此,如果不能清晰地明確企業的願景是什麼,那麼將會讓企業在一個階段目標的實現中漸漸迷失了遠方的目標,而要想達成心目中“百年老店”的夢想,就需要讓組織的每個人都能信守組織原則。“個人尊嚴、卓越和服務”這三大原則應該象水一樣滲透,無所不在。

3、要事第一:時間管理技能決定着領導者的成敗。什麼事情必須自己完成,什麼事情必須委託給他人,哪些事情你必須提前考慮,哪些事情不必考慮。越是擅長判斷,果斷處理,你的效率就越高,價值就越明顯。

4、雙贏思維:去掉你死我活的心態。建立廣泛的合作關係,用競合來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吃虧就是佔便宜。如今的商業競爭早已步入多贏的局面,正是基於這樣的思維,我們也看到了整合理念的廣泛接受,如果沒有雙贏或多贏的思維,整合也就失去了前提。

5、知彼知己:這裏說的知彼知己不是孫子兵法所講的軍事原則,而是指溝通上的真誠的心靈交流。做事就是做人,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或是一個企業,只有讓對方認同你、認可你,纔會有生意,才能夠有深入的溝通,而這種深入的溝通就是要真正瞭解彼此。

6、兼收幷蓄:聚衆人智慧歸己所用。一個遠大的目標,非一己之力就能達成。善用團隊力量的人,纔是真正的智者。

7、全面發展:理解爲公衆的勝利更準確。應該在獲得提升中實現更多的社會及公共的價值。

這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一氣呵成的。憑藉培養這七個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由依賴而獨立,再由獨立進而組織成員之間的互相依賴。這些習慣不僅適用個人,也適用於團隊。它們的基礎是效能,而效能的關鍵原則就是產出與產能平衡的原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6

史蒂芬?柯維的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內容很好,讀後深受啓發。習慣在不經意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它影響着我們的一生。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爲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着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着我們的成敗。在現代社會,要想做一名成功的高效能人士,創造卓越的企業文化,就必須從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入手。

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

人性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不僅能消極選擇反應,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環境。採取主動並不表示要強求、惹人厭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爲自己開創前途的責任。

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有天壤之別,尤其再配合聰明才智,差距就更遠了。想要生命的產能與產出平衡,進而追求圓滿人生,主動精神實在不可缺少。

我想一個人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和消極逃避的態度會給你的人生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在我們的平時教學要認真對待,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更要積極主動地要求承擔各項任務,如各級公開課、課題研究等等。不要等領導分配任務,可以自己積極主動地提出要求。這樣既爭取到了機會,又會給自己帶來成功。

習慣二:以終爲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太多人成功之後,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後,卻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事物。因此,我們務必掌握真正重要的願景,然後勇往直前堅持到底,使生活充滿意義。

這個原則告訴我,學校管理不能盲目地只是處於無約束的狀態。像我們的學校,要做成一件事必須有目標、有制度。而且要有人人蔘與的角度。每人要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及任務。他們應該知道完成任務後的成就和獎勵。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達到老子說的無爲而治的境界。如果延伸去,在班級管理方面也能達到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做的管理層次。這樣的班級肯定是最出色的。這樣的學生畢業出去後會成爲自覺的人才。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有效的個人管理可分爲四個步驟:

確定角色——寫下個人認爲重要的角色。假若以往不曾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就把這時閃過腦際的角色逐一寫下。

選擇目標——爲每個角色確定未來一週欲達成的2至3個重要成果。

安排進度——根據上面所列目標,安排未來7天的行程。

逐日調整——每天早晨依據行事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務。

這人對我的啓示是應該在週末就安排好下週所要做的事。而且在每天早晨就安排好一天的事務。先安排重要的事,然後安排不緊要的事。事情要分輕重緩急,不能按喜好亂來。否則事半功倍。而且每週要總結一下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尋找改正的方法。爲今後的工作指明方向。

比如,開學第一週的工作要在開學前就安排好。其中的事情非常多,比如接到新班級還要熟悉學生、新教材要徹底的讀通透、要備好開學的第一節課等。這麼多的事情,必須安排好先後順序,重要的先做,學生必須先熟悉的,然後是備課等等。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做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鬥場。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就視爲自己之失。

利人利己可使雙方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及共蒙其利。要達到互利的境界必須具備足夠的勇氣及與人爲善的胸襟,尤其與損人利己者相處更得這樣。培養這方面的修養,少不了過人的見地、積極主動的精神,並且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與力量作爲基礎。

這條習慣告訴我們,現代社會不能單憑自己的個人力量來完成。爲了取得更好的成功,必須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雙方開展有效的合作。而且要講求實效,必須推心置腹地進行交流。

比如,同事要開公開課,我們要認真去替他考慮,備課時一起分析。試教時仔細聆聽,有問題要及時提出,不能在背後說別人,要當面指出課存在的問題,如果能指出解決的方法更好。還有備課時能集體備課更好,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優缺點。這樣備出的課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要心胸開闊,不要有小心思,保留一手。大家要把最拿手的本領拿出來。要記住別人的進步就是自己的進步。看到同事取得了成就,自己的付出不也有更好的回報了。所以合作能帶來雙贏。

習慣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則

若要用一句話歸納我在人際關係方面學到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

同理心傾聽不只是理解個別的詞句而已。據專家估計,人際溝通僅有一成通過語言來進行,三成取決於語調與聲音,其餘六成則得靠肢體語言。所以在同理心傾聽的過程中,不僅要耳到,還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體會。

我想,同理心很像我們以前學習到的換位思考,或者說是角色變換。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7

距離上次讀完《平凡的`世界》,已有一年之久。由於去年準備中級考試,鮮有時間讀書,直到最近才閱讀了一些經典書目。第一本就是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本書強調的是“習慣”一詞,長久而爲之。作者深知:人的行爲總是一再重複。卓越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習慣。一個良好的習慣,小至一個肢體語言,大到我們的思維方式,都有助於我們走向優秀。因此,作者提出了“積極主動、以始爲終、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知己、統合綜效和不斷更新”這七個習慣。只有在我們工作、生活中始終堅持哪怕是慢慢靠近這七個習慣,才能平衡產出和產能。這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系統,它們符合成長規律,提供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高度整合過程。現談談我對“習慣三:要事第一”和“習慣七:不斷更新”的理解。

習慣三:要事第一。作爲一名工作了八、九年,不新不老的人,有個深刻的感悟:面對繁雜的工作任務,理清做事的先後順序非常重要。具體而言,要事第一、分清輕重緩急,急事、重要的事先辦,特事特辦,特別是領導交辦的急事、大事,最好記錄在自己工作筆記本上,儘快着手準備,做到未雨綢繆。新的工作任務來臨時,自己往往是兼顧多項任務的,但千萬不能因此把新任務放置一邊,按先來後到的順序處理,而是看看手頭工作的完成狀態和輕重緩急,再決定是先放下還是儘快做完。正如在家裏做家務,自己應該有分析思考能力,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怎樣做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其實,這個習慣與“釘釘”辦公的有些理念是不謀而合的,比如設置工作任務、時間截止日期,撰寫工作日誌、完成任務進度提醒等,能把這些處理好,就能真正提高效能。

習慣七:不斷更新。更新知識,更新思維。當今時代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這意味着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離開了學校並不意味着停止學習,相反,它是我們新學習的開始。學校更多的是傳授基礎知識,但工作中需要的遠不止這些,我們必須不斷地自主學習。“人生最值得投資的是自己”,我的一個好朋友曾經對我說過這句話,當時她正在準備研究生考試,如今她真的如願以償。在她的影響下,我決定從今年1月份開始,堅持每月看一本書,在月底與隊友交流心得,然後互換書籍,從而達到彼此督促、共同進步的目的。

成功靠的不僅僅是技術、學問,更多的是綜合素養。在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基礎上,知行合一,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提高投入產出比,向高效能人士靠近!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8

人們常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無疑告訴我們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重要性。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好習慣和壞習慣並存的,好習慣的多少往往會對成功與否起決定性的作用。在競爭力日漸激烈的社會,一個人要是想成功,想成爲一名“角色”,甚至想要創造印在史冊的卓越痕跡,就必須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而養成這些品質,與一個人的好習慣是密不可分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提到的七個習慣,對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有直接的影響,因爲它貫穿人的一生。下面我將談一下看完這本書後,對這七個習慣的一點感想。

習慣一: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即在工作中催生改變。簡單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初入愛柯迪,面對新的環境,未知的事物,十分好奇,對待工作有一種莫名的衝勁,交代的工作會認真完成,碰到不懂的會主動去詢問前輩們,現在回想一下,這大概就是積極主動的習慣讓我避免許多沒必要的失誤。就好像打籃球被圍堵去突破的時候,變向運球多運幾次就成功躲開對手了。除此之外,這個習慣還有其他的作用。當我們在開發新類型產品時,總會遇到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點,積極主動的人會竭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會消極迴避,甚至謙虛低身向別人請教。總之,就像書中所說的一樣,積極主動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

習慣二:以終爲始

以終爲始即是要在工作中樹立自己的目標,如果把我們每個人比作航天員,月球及未知的宇宙便是我們的目標。柯維教授提到的第二個習慣要求我們做到事事有目標,朝着目標制定行動計劃,一步一個腳印。例如,打造隱形冠軍、鑄就百年企業是IKD的願景;再比如,新產品壓鑄試模中一次成功試出合格的產品,這是我們作爲壓鑄模具工程師的目標。總之,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朝着目標前進會讓我們時刻充滿激情,永遠積極向上。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告訴我們要學會做自己時間的主人,不要被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牽着鼻子走,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要能夠分清工作事務的輕重緩急,因爲我們常常會把緊急的事情當成重要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我會將比較重要的事情在郵件中置頂,將公司製作的電腦桌面壁紙利用起來,用壁紙背景上的“緊急事項區”、“正在處理事項區”、“待辦事項區”、“臨時歸放區”來區分不同的事情,將要事放在一個獨立的區域。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即是待人處事的原則了。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我們實際工作中亦是如此。工作當中總有難事、繁事,一味地將工作任務、責任推給他人,是不可行的,這隻會惡化雙方之間的關係。我在工作中遇到新項目的開發,前期流道渣包的設計時,會去壓鑄車間、模具車間尋找並瞭解類似產品實際生產中的情況,然後將好的方面運用到新產品中,這樣我們設計方案思路打開了,車間師傅的工作也省事了,達到了雙贏。畢竟不是所有的競爭都是要撕破臉皮的,競爭中合作,合作中成長,何樂而不爲呢?

習慣五: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即是移情溝通的原則。正所謂,傾聽是有效溝通的橋樑。習慣五知彼解己要求我們以理解對方爲前提,傾聽者要學會站在講的人角度上去思考,並模擬自己在做這個工作中遇到了相同問題的處理方式是怎麼樣的。要做好這點,我們還可以學着去了解對方的講話語氣、肢體動作等,在瞭解對方的同時也讓對方瞭解自己,這纔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我常常在工作中感受到與人溝通的有效性,比如在模具設計中,聆聽實際試模師傅的試模問題點,並做好記錄,那麼以後遇到類似情況時就有方向,能夠避免類似的失誤。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即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習慣六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要去系統性思考,不要僅僅停留在一個方面,而是要透過這個事情發散更多的方面,從而衍生出更全面的內容。同時,它是前面五個習慣的集中考驗,只有做好前面,才能綜合綜效。平時工作與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大局觀思想,多方位思考問題。比如一個新產品來的時候,我們除了設計出良好的澆注系統外,還要綜合考慮後道工序是否方便加工等事項,最終得出一個滿意的方案。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即始終堅持自我提升。每個人都想擁有自由的時間,想過自己嚮往的人生,這往往不是財富能解決得了的,因爲財富可能總有一天會用完,而知識不會,倘若你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提升自我,知識在你腦海裏別人是拿不走的,而且自己變得優秀後,財富自然而然也有了。所以,在平時工作中,我們要多走出去,多去別的兄弟工廠、標杆工廠或企業等地方學習,或者通過互聯網等平臺進行學習,因爲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纔不會被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所淘汰。

在閱讀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以後,把自己以前零零散散的總結算是清晰地歸納了,更明白自己今後需要注意什麼、需要做什麼,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會好好用這七個習慣來時刻提醒着自己。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9

這本書的架構非常清晰,每個標題深入進去,都讓人獲益匪淺。本書講述了7個習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001.積極主動

影響我們的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迴應。大多數人只是坐等命運的安排或貴人相助,事實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採取主動是實現人生產能和產出平衡的必要條件。

002.以終爲始

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認清方向。如果通往成功的梯子一直搭錯,那每一次行動無疑加快了失敗的步伐。成功,關鍵不在於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於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

003.要事第一

有效的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人各有志,各有各的優先要務,必要時,應該不卑不亢地拒絕別人,在緊急與重要之時,知道取捨。

004.雙贏思維

世界如此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爲自己之失。雙贏品德有3個基本特徵:誠信、成熟、知足。誠信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成熟就是表達自己的感情和信念的同時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知足即相信資源充足,人人能有份。

005.知己知彼

首先要去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如果你真正愛一個人,那麼花時間瞭解對方將有益於今後的坦誠相待。

006.統合綜效

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的意見不同,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我有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瞭解。學會尊重差異、建立優勢並彌補弱點。

007.不斷更新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爲生活與服務人羣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這是本書的七個習慣,以下是其他精彩之處:

008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有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確認角色。考慮自己下一週的角色和任務,記下這7天需要專注的領域即可。

第二:選擇目標。思考下週每個任務欄下你最想要做的一兩件要事。

第三:安排進度。爲每一項目標安排具體的實施時間。如果你的目標之一是鍛鍊身體,那麼可以安排一週2-3天,每天一小時的鍛鍊,以確保達到目標。

第四:每日調整。

009.合而爲一

七個習慣澆灌出來的最高級、最美好和最甘甜的果實就是齊心協力,就是把自己、愛人、朋友和同時合而爲一。

010.螺旋式上升。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種原則,也是一個過程,一個在成長和轉變直接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一個不斷完善的自我過程。

相信優秀如你,必定是一個高效能人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10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在第一次粗略地瀏覽了一下時,感覺枯燥乏味,讀的次數多了,就會慢慢發現裏面的精氣真髓。從而潛移默化地加深我的感知感悟,擴大了我的視距,使我的認知提高了一個層次。本書通過有趣味性的實例,講述了良好習慣對於個體及企業團體成敗的影響。書中講的道理通俗易懂,字裏行間都帶着闖勁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揚個人的命運控制受自己控制。書中介紹的七個習慣,讓人深思、令人回味。

第一積極主動這個詞的涵義不僅僅是主動採取行動,在工作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積極主動是我們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所必須具有的人生態度,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自己總有選擇的權利。所以,要對自己時刻有一份責任感,因爲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裏,而自己並不是環境或他人的附庸。因此,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積極主動的人所取得。每一種逆境都含有等量或更大利益的收穫。同時,那些似乎看是逆境的環境,其實是隱藏着諸多的良機。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不少令自己沒有重視的陋習,這些不良習慣勢必會影響思維的連貫性,造成顧此失彼的結果。在工作中不要由於沒有成功就不停地找藉口責備他人,埋怨他人。總認爲是事情找上自己,使自己無法主導或推動事情的進展。其實我們要以樂觀人生態度,積極面對一切,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每一天的工作。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分析問題所在,處理好,最重要一點就是要有一顆強烈的責任心。習慣是生活的累積,是能夠刻意造成的,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並且做的更好。在整個人生中,主動和態度都起着雙重作用:你既激勵別人,別人也激勵你。要從工作中找到樂趣,使它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產生最佳影響效果。對於那些有積極主動的人來說,積極主動就是一切成功的起點的,

第二以終爲始是首先確立在做任何計劃時,先擬出願景和目標,確定自己的行爲與目標保持一致。在清晰明確目標後,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纔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我們很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和明確人生的目標,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只是爲忙碌而忙碌着,往往缺乏的是規劃,沒人去想很遠,所以目標決定是很重要的。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都要經過規劃和目標,其次纔是實現。遠期目標決定的是未來,而不是到了未來我們在做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要積極努力培養自己的目標意識,在工作中要勇於探索,不再只是被動地、盲目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只有調動自己的主動積極性,確立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切合工作中的實際,然後全力以赴地奔向自己人生目標。第三要事第一是一種自我管理的原則,怎樣掌握好“要事第一”的管理。重點是,它要求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要分輕重緩急,無論事情迫如何切,個人與組織均要把“要事”放在第一位。如果弄不懂什麼是“要事”,就難以把時間掌握好。每個人的“要事”都不一樣,由價值觀來決定事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部室的工作性質屬繁雜瑣事諸多,以前在工作期間,感覺到在工作中常常難以避免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由於沒有掌握高效能的自我管理的工作方法,經常被這些事弄得不能靜下心來。有時候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矇蔽,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其實這也與平時沒有制定明確的目標有關。現在認識到工作是要有章法的,是要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方法。先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自己掌握住重點並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用少量時間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確保效益與效率的平衡。

第四雙贏思維是通過雙方共贏的角度來尋求互利互惠的共同願望,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時,要換位溝通,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雙贏就必須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感受,是對人的品德、能力、價值的認可,這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要求。

雙贏精神無法存在於你爭我奪的環境中,雙贏思維是在不傷害自己還要讓雙方互賴的一種合作方式,而不是做損人利己之事。要學會雙贏的思維,同時,也要有利人利己觀念的豁達胸襟。在助人成功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工作的快樂。通過充分發揮自己的想法及感覺,共享與他人的互惠互利和資源合作成功的喜悅。第五知彼解己需要的是主動去了解對方,然後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因爲“知彼解己”單方面去做是沒有效果的,所以一定要拿出誠意來,坦然而談。對方獲得瞭解後,會覺得受到尊重與認可,進而,雙方對彼此的瞭解也就更流暢自然。

傾聽是一門溝通的藝術。要了解對方,首先卸下心防,專注於對方所說的話,傾聽及迴應理解對方含義、動機及感受,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忽視對方發泄情緒,沒有耐心去了解對方通過語言音調所表達出來的感受,就更談不上了解對方,所以就不可能協作好。在有了雙贏思維的基礎上,人就會耐心的去傾聽,以瞭解心去聆聽別人,真誠地給予迴應,讓對方覺得自己真正被瞭解。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於雙方情感的積累,便能開啓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解己需要勇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才能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第六統合綜效的精髓是以真誠瞭解的意圖,去傾聽有效的、正確的讓每個人都受益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是要大家齊心協力,比自己各自奮鬥能夠取得更多的成果。號召大家要有合作精神、團隊精神。並且能夠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夠達到統合綜效。綜合綜效是以原則爲中心的領導方式和培育方式的精髓。要實現人際關係中的綜合綜效,首先實現個人的綜合綜效。要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能夠正視個人認知的侷限性,通過真心誠意與人交往來獲得更多的信息。而統合綜效的溝通,則需要每個人都敞開心扉,坦誠相待,貢獻自己的想法,並接納別人的優勢,從別人的想法中得到對自己有益的部分。當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有分歧的時候,那分歧的部分肯定有自己沒有想到的東西,這時就需要別人的看法來拓展自己的知識經驗。因此尊重差異的存在,相信這些差異有助於增強自

己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大家彼此加深溝通,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衆志成城。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11

D12《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統合綜效”讀後感?

R:今日繼續閱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統合綜效”這一章節;

R:個人的參與左右着集體的成敗。愈是真誠的投入,契而不捨的參與解決問題,愈能發揮個人創造力,所獲得成就也更能得到認同。作者認爲,日本人的經營方式改變了全球市場,最了不起之處在於重視個人參與。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看淡一些,不必在意旁人的看法和詆譭,應該化解負面的阻力,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團隊能進步,核心看是否大家能齊心協力,目標一致,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T:最近在參與《視頻號實戰訓練營》的學習,萌姐反覆強調,視頻號要做起來,一定一定要重視起步階段的冷啓動,也就說你得先有一部分一度人脈不停的爲你點贊轉發,纔有可能衝進更高的流量池。

換句話說,你得有人支持你,你纔有起來的可能,那別人爲什麼要支持你呢?前提就是你要先有付出,先給別人點贊評論轉發,這個時候個人的參與感真的很重要。其實我以前是一個不太願意“麻煩”自己的人,我一直有個觀點是: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是自己的事,我學到知識在自己的腦袋裏最終還是自己得益,沒必要天天發出來讓別人看到我多愛學習,多會學習,自己的生活自律也好自虐也罷,跟他人無關,別人關不關注點不點贊評不評論一點都不重要,不值得自己費勁心思的“麻煩自己”去爲了“得瑟”!

後來我發現跟我想法一致的人很多,但都是“提桶之人”。

當我有管道意識的時候,當我認爲互聯網是我賴以生存的生態圈之後,我才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有句話叫“無處不營銷”,我們自己就是一個品牌,一個產品,質量是否合格得用戶說了算,價值高低也是用戶來評估,在這個圈子裏你的參與度與互動模式直接決定你所產生的價值和結果,事實證明:得瑟光榮,悶騷可恥是真理,不得瑟就代表你沒在爲這個生態圈輸送價值,那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羣人才可以走的更遠,感恩我光芒萬丈的小夥伴們,願你的成長路上有我的陪伴,也願我的成長中有你的身影,互幫互助,我們一起加油?

D:多多助力需要支持的小夥伴,也給自己定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最終纔會使命必達!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12

在讀完了這本書以後對我的影響很大,在這本書當中作者強調以原則爲中心,以品德爲基礎,進行能達到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的“由內而外”的修煉。本書一共分爲四個部分和十個章節,分析如下:

在第一部分當中主要寫了“重新探索自我”從由內而外的造就自己,首先,從自身的品德做起。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成功的基本觀念也發生了改變,由重視“品德”轉而強調“個人魅力”,即成功與否取決於個性、社會形象,以及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圓熟技巧。這種思潮朝兩個方向發展:一是看重人際關係與公關技巧;一是鼓吹積極積極心態。過分的強調個人魅力有時甚至不顧及道德原則,毫不避諱地鼓勵玩弄手段,欺騙他人,柯維對這種現象痛心疾首,提出在短暫的人際關係中,有時你的確可以憑藉個人魅力暢行無阻,但是,“光有技巧還不夠”,相對於一些次要優點,只有道德才是溝通的利器。事實上,很多具備次要優點的人,也就是社會公認有才華的人,往往欠缺基本的道德。內在的本質比外在的言行更具有說服力,惟有修養自己的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恆久的快樂。其次,要認識自己的“心靈地圖”。柯維說,人腦海裏有許多的地圖,但我們可以將其分成兩類:一是關於現實世界的,一是有關個人價值判斷的。顯然,第二種說法只是“地圖”一詞的引申意義,是指心靈的地圖。

在第二部分主要講了個人的成功要從依賴到獨立,也就是三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爲始、要是第一。積極主動即採取主動,爲自己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和價值觀,而不是根據情緒和外在環境來下決定;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先是在腦海裏醞釀,其次纔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專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要事即實質的創造,是夢想(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和時間。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

第三部分主要講了公衆的成功:從獨立到互賴,簡單的可以理解爲互相幫助,合作共贏,人作爲一個獨立的主體,離不開大衆的發展,通過合作的方式獲得更大的效益。要想在工作當中跟對方合作首先就要了解對方的需要,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與對方開啓真正的溝通,坦誠相待,獲得對方的尊重和信任,還要有勇氣,則可大幅度提升溝通的效率,實現1+1>2的成效。

第四部分主要講了不斷更新,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四個生活面向(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個人及組織而言,不斷地更新及不斷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現老化及疲態,並邁向新的成長路徑。

最後,我們如何成爲高效人士那?:

1.養成主動去改變環境的觀念,把自己的影響範圍儘量擴大到關切範圍;

2.確立明確的目標和自己的價值觀,並且在做決定時知道什麼對自己更重要,並放大期望週期朝着目標前進;

3.制定計劃,學會對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說不,每週有重點,並且花一點時間在以2位中心目標的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到對人:4.正直誠懇的對待每一個人,所謂loser心態就是想着損人利己或者損己利人,遇到衝突時要儘量找到對雙方都有利的解決方案,利人也是利己;

5.主動傾聽去理解別人的想法而不是好爲人師或者進行價值判斷,並且承認人與人之間的不同;

6.最高級的溝通是大家都對事不對人,能坦誠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集思廣益,爲同一個目標而頭腦風暴,找到更好的方案;

7.鍛鍊身體、忘記過去、常讀常新、真誠待人,不斷學習堅持。(郭漢良)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13

博學不窮,篤行不倦!

蕭掄謂有文章曰:“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孟郊在勸學中亦云:“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在現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中,感謝融譽生讀書活動讓我們重拾書本,能夠再次從古往今來偉人的文字中豐富我們的知識,拓寬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境界。

讀完《高效能人士的期個習慣》這本書,我不禁感嘆,它不愧爲融譽生必讀書單的第一本。這是一本可以多次閱讀,反覆琢磨,並運用於實際生活中的書。它所提到的七個習慣具有很高的普適性,我相信,其中肯定都有能令我們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部分,甚至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這本書並不是講所謂“假大空”的道理,而是通過許多生動的小故事來進行循序漸進的講解;並不僅僅提供工作事業上的指導,而是在爲人處世以及生活的各方面都給予了我們幫助。從這本書中我第一次聽說可以將習慣定義爲“知識”、“技巧”與“意願”的混合體,第一次聽說成熟的三個階段:依賴期、獨立期和互賴期,而佔本書主體的七個習慣,也並非相互割裂的七個主體,是相輔相成、互相印證的。

在提高個人修養方面,我們需要養成“積極主動”、“以終爲始”、“要事第一”的習慣。方誌敏說,我們活着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爲。積極主動的人關注自己的影響圈;以終爲始的人學會高效的自我領導;要事第一的人掌握有重點的管理方式。我們的工作並不是流水式的記賬工作,猶如一灘毫無波瀾的水,我們的工作有寧靜的水灣,洶涌的暗流和美麗的浪花朵朵。每一項工作,我們在心中都要有一個合理的主次排序,重要的工作往前放,具體在我工作上就比如新系統的上線,資金的調撥規劃,而每一項工作,無論大小,都不是能夠無腦完成的,完成前總要思考這樣的目的和動機,從而從根源上發現和解決問題。

在社會合作溝通上,我們要遵循“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綜合綜效”的原則。正如作者所說“人們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樣的不同。”雙贏在曾經的商場人眼中難以理解,但法國有這樣一句諺語:聰明人與夥伴同行,步調總是一致的。在工作中,區域其實處於城市公司與集團中間,是從上至下溝通的橋樑,反饋的渠道。我們要做到有同理心,理解城市公司遇到的各方困難並給予區域的幫助,理解集團需要達到的高標準並提供有力的支撐,從而最後達到雙贏、三贏的局面。如果在溝通過程中遇到了意見不一的情況,也並不是說哪一方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各方因爲所處角度不一,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我們也要努力做到設身處地想問題,從而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法。

最後,“不斷更新”是我們永恆不變的追求。所謂“滿眼生機轉化均,天工巧人日爭新”,在當今這個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我們內在不變的是對事業的熱情,而外在不斷地變通與創新則是唯一不變的追求。兩千多年前,司馬遷說:“周失之弱,秦失之強,不變之患也。”到了現在,不斷更新自我的法則依然適用。在融創,今年是各個新系統上線的一年,光拿我接觸到的財務方面來說,經營分析系統、收入合同系統以及物料盤點系統都是剛剛上線使用或已處於測試階段,銀企直連繫統會在近期上線,SAP系統也是今年才上線使用,處於運營維護期,到現在依然會出現各方面的問題。所以融創近十年的飛速發展中,“變”的文化十分深入人心,如果我們不懂變通,一直沿用舊系統,那麼遲早也會被社會、被市場所淘汰。

一本好書猶如一個老友,陪你經歷人生的低谷與高峯,伴你走過生活的風霜和雨雪。荀子曰:“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讀書最終的目的還是運用於工作和生活,學而不行,只會按圖索驥,紙上談兵;學而行之,方能時刻自省其身,而通人情練達。作者:胡雨露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14

近日,利用春節假期的時間,拜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俯卷仰思,感觸頗深。這本書通俗易懂,讀來頗爲受用,作者史蒂芬.科維博士經過運用很多生活、工作中的實例和生動形象的圖表,向世人介紹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則,最終告誡我們,如果能遵循這七個原則,並把他們化爲行動,那麼實現真正的卓越的人生就不會遙遠。

這是一本關於每個人的人生成長的書,書中認爲人生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1、依靠階段2、獨立階段3、互賴階段,也就是從0到一1,1一N的過程。

我們不難發現,處在依靠階段的人,最常用的一個字就是“你”,如“這事都是因爲你,纔會有這樣的結果”,因爲在這個階段中他們常常需要別人來對他的問題負責,需要別人對自我情緒負責,最終需要別人對他的人生負責。如果我們能真正擺脫依靠,那麼,我們的人生就到了第二階段:獨立階段。在獨立的人的語言中,經常會聽到“我”字,比如“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的計劃、“我”的觀點。然而,從依靠到獨立是人生成長中最艱難的一公里,很多人都不能完成蛻變。所以,當我們一個人靜下心來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在人生最艱難的一公里征途中,我們走到了哪裏?是0.1還是0.9?

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科維認爲接下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互賴。互賴階段的人,追求的是你贏我也贏,即以實現“雙贏”爲目標,他們不僅僅能看到雙方的差異中各自的價值,也能看到雙方合作的潛力,最終到達1+1》2。

2020年我就要踏上寧杭文旅市場部的新崗位,對我而言面臨的是人生的又一段新的征程,在這樣的時間節點讀到這本書,彷彿讓我看到了一盞明燈。書中講到的兩大思維模式“遵循原則”和“由內而外”,就像是新徵途上的指南針和發動機,能夠幫忙我理清思路,指引我選擇正確的方向。

文旅工作對我來說既是陌生的又是具有挑戰性的,異常是進入市場銷售這一隊伍,就越發有難度了,這不禁讓我壓力倍增。如何才能快速地適應新崗位,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呢?科維在書中給了我答案,那就是從七個習慣的第一個習慣做起:積極主動。我們常常會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我們人生的這場演出,導演就是我們自我。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會經歷一些困難和挫折,應對困難和挫折,我們是失去信心,放棄期望,還是自我當導演,去積極主動地應對困難呢?我的答案,當然是後者。積極主動,是做好每一件事的第一步,也是邁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更是從依靠到獨立最關鍵的一步。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想要真正成功的人,首先要從自我的內心出發,從正心、修身做起。那麼,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我們不妨經常問一問自我,我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我是否堅持着一顆“初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15

漫長的暑期來臨,炙熱的天氣無不考驗着人的意志,尤其是在繁重瑣碎的工作重壓之下,難免神疲怠倦。最近讀了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深刻領悟了需要用生命去踐行的“積極主動、以始爲終、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人生精化。

節約不必消耗的時間,高效地度過每一天,這想必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做到的事情。雖然大多數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又被每天冒出來的各種瑣事衝昏頭腦,則又將希望寄託於明天,進而陷入永無頭緒的惡性循環之中。根據書中給出的七項高效習慣,結合高速公路收費站監控員的切身經歷,我打算從這幾方面培養職業習慣,來成就自己的格局人生。

首先談的是積極主動去工作。工作的情緒狀態必然影響着工作的質量效率,我們不能被迫地去從事工作,而是要積極主動地願意去服務奉獻,既然選擇了高速公路收費站監控員這份工作,就是肩負了一種責任,我們不僅必須要熱愛它,而且也有義務去承擔它。從心裏、從行爲上,都要主動地去做有益於工作的事情,這樣能避免消極懈怠心理,從而實現高效工作模式。

然後要以始爲終要事第一。這樣的思維模式使得我們從事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改變踟躕不前的現狀,領先一步跨越上路。正如我們繁重的監控工作,8小時奮戰卻貌似忙成了12小時,大事小事總是不斷,重要的事有時會被瑣碎的事擱淺,忙亂無序這就造成了工作的低效。這時,我們需要以終爲始,學習高效能人士,在電腦前、在桌面上粘貼便籤,在筆記本上列明每天要完成的實務,達到的工作成果,堅持要事第一的原則。這樣即使工作再忙碌,也有明確目標來提醒,從而少走彎路高效工作。

接着是要擁有雙贏的思維。設身處地地思考青銀高速組織想要實現的青銀願景,又將需要集體中每個人通過怎樣的努力工作、服務、貢獻來達成,愛崗敬業助推青銀組織發展的同時,個人的價值也在奉獻之中昇華實現;此外,還要與其他同事一同進步、努力、拼搏,在共同生存與發展之中,獲得比孤軍奮戰更多的上升空間。雙贏思維下,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工作效率自然提高。

再者是聆聽溝通統籌綜效。工作需要溝通,以最直觀簡明地瞭解事務狀況,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達成共識後有效展開工作,統籌資源綜和能效,更具目的性。

最後是不斷更新精進自我。科技網絡異常發達的今日,並不是空有執行力就能快速開展任何工作。而需要不斷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知識理論,革新工作觀念方式。

一個人的成敗取決於一個人的人格,不要讓經年累月的不良習慣羈絆我們的人生,從現在做起培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從而深諳謀略成就格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