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精選15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精選15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1

中國哲學起於“農”,祖先們在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中覺醒,寒來暑往,日月盈虛,於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動”,進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這個理論貫徹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於是我們格外重視此間原則,在繁盛時不忘謹慎常存,在黑暗時不忘靜候光明。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說道的運動循環往復,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物極必反,另一個是相反相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事物的究極之境終歸都是返璞於自然。譬如書法,初學者起先臨摹名家,按照約定的章法規範去練習,而習到最後,待你忘了這些條框約束,於手中紙筆渾然一體,才真正做到了爐火純青。再譬如寫作也是一樣,好的文章絕非華美辭藻的堆砌,而是以簡潔清晰的敘事,渾厚深邃的思想流傳於世。杜甫堪爲詩聖,便是他那樸實而真摯的詩文,沒有任何金雕玉飾,卻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淚的真大義。

這便是中國人講究的“物極必反”,因此我們的中庸之道講究凡事總要差那麼一點,“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此我們才覺得“大成若缺,大盈若衝”,我們纔會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國文化才更加強調謙遜和低調的美好品質。

中華民族有着有異於其他民族的堅韌,這也和中國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天災人禍面前,我們堅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誨。“相反相成”便是告訴人們,你得先俯下去,爲了更好地勃發。無論說天人合一,內聖外王,還是儒道互補,中國傳統文化究其主旨都離不開正反比較的敘述。智慧哲人們總能從兩個相對立的事物中找到關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這纔是中國哲學要義。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用矛盾的觀點來解釋。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爲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於西方哲學用大量的定義去闡述這個道理,中國哲學家們用更簡練,更靈性的方式記錄了這個源於天地自然的哲學觀念,即“反者道之動”。在思考人於宇宙關係的過程中,很明顯,這種起源於直覺的暗示的確爲中國哲學的發展提供了一條筆直而明確的捷徑。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2

一、本書簡述

這本書從結構上可以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背景、方法論進行了分析;第二部門按照時間順序對先秦諸家開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觀點和相互之間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對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並對本書進行了總結。

二、收穫和感悟

一是以人爲本。作者介紹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這和以往接觸的哲學不同,以往學習的哲學中,強調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等問題,過於抽象,很難和個人生活聯繫起來,並和自己的人生意義聯繫起來。而從對人生的系統反思這個角度出發,讓我們對哲學的功用和意義有了深刻的瞭解。特別是對人的四種境界的劃分,讓我們對哲學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二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做過人生的反思和總結。如年末,對自己一年的生活、經歷的事情、閱讀的書籍等等進行總結。發現其中的問題,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但很多這種反思總結中,多數流於流水賬,對爲啥這樣做?這樣做是受何種觀念影響?這種觀念從何而來?都知之甚少。

三是發現每個人受固有環境和社會流行觀念的影響巨大。例如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讓中國人喜愛直覺思維,比如我們的繪畫、我們的音樂、書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極泰來等觀念,都和中國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有緊密聯繫。

這不僅讓我們反思,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受什麼觀念的影響。或者說,是什麼觀念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生活方式,其在歷史上,已經有千萬次人都經歷過了,但如何才能發現自己觀念的侷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觀念在影響或決定我們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變自己的觀念,這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學習新的知識,一種是領悟,真誠地去做事,達到心和宇宙統一起來,所謂致良知的方法,一種是敬,抱持者對世界的敬愛的態度,來生活。例如前一階段看一本書上,一個志願者到利比亞去工作,通過其工作經歷,他人生的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已經不侷限於單純的原來,醫院、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他在瞭解這個世界的過程中,觀念已經發生很大變化。

五是哲學爲啥重要。哲學就是通過思維找基本規律。哲學是最高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下面還有N層的東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邏輯、技能等。學習哲學就要以興趣和實用爲導向,定下你的目標,要讓哲學成爲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讓自己具備觸類旁通、解決問題、正確決策、創新等重要能力,非讀哲學不可。

例如,我們學習數學就知道,數字是一種抽象,函數是對數學規律的抽象,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建立數學模型,這是另一層次的抽象,在此基礎上,還有數學哲學和系統動力論,是對數學的更高層次的抽象。

六是學習哲學的方法。認識哲學,瞭解哲學,懂得哲學的體系和邏輯原理,並將這一原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之中。學習哲學需要技能+意識+學習材料。如批判性思維是意識的儲備,可以幫助你迸發學習熱情,形式邏輯是技能的儲備。

如在管理理論學習中,通過管理理論的發展,可以在理論中找到共同之處,看到人的思維的軌跡;如我們可以發現杜邦分析和麥肯錫方法對應的形上學;羅傑斯的心理諮詢方法對應的存在主義、達爾文的系統動力論對應的馬克思等等。在設計研究中,有設計方法論,仿生設計學等等。再如笛卡爾建立了普遍數學,只以順序和量化關係爲考察對象

七是新學到的一些哲學知識。一是哲學的方法論,負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數學的方法、邏輯分析的方法;負的方法是採用不是什麼的方法。由於哲學的反思的性質,它最終必須思想從邏輯上說不可能成爲思想的對象的“某物”。這種思想對象用負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中國哲學中的修養方法,無外乎誠和敬。通過誠對待思想,敬對待世界的終極理念,來不斷完善自己,實現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學的根本之爭,是觀念論和實在論的爭論。

哲學史對於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由於他的反思的性質,它最終必須思想從邏輯上說不可能成爲思想的對象的“某物”。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爲四個,自然境界。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會的風俗習慣。、功利境界。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爲自己而做各種事。

道德境界。還有的人,可能瞭解到社會的存在,踏實社會的一員。有這種覺解,他就爲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情;天地境界。可能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3

對中國哲學,我一向抱着“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因爲其浩瀚的思想,讓人產生敬畏之心。當我捧起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時,這種感覺頓時釋然。此書的作者,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講述,讓人一讀之後,欲罷不能。馮友蘭先生對哲學“入世”與“出世”的剖析讓人心境豁然開朗。佛家說,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說,肉體是靈魂的監獄。這些歸結起來彷彿是說,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

有人認爲,儒家是入世哲學的代表,並舉例證明。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意義,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面講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因爲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但馮友蘭先生指出,從更廣更深的角度而言,這種看法有失公允。中國哲學中的一個主要流派道家認爲,生命是個贅疣,是個瘤,死亡是除掉那個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聖人,是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其內在的修養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會上的功用。只不過儒家和道家的側重點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種社會關係規範化),道家貴“自然”(順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道家講求修身養性。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這兩種思想看來相反,其實卻相輔相成,使中國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入世哲學是強心劑,出世哲學是清醒劑,入世哲學使人關注社會價值,出世哲學使人關心自我的超越價值,入世哲學使人振奮,出世哲學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補,進退相宜,這是中國人從入世和出世哲學中獲得的人生智慧。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學的功能不是爲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爲了提升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在爲功名利祿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國哲學思想也許是慰藉心靈的一劑良藥。歌手李娜在出家時說過四句話:“人有四種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

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

三是文化、藝術、哲學;

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進入第四種境界閃現人生亮點,對於我們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過高和不太現實,但通過對哲學的修養來實現對人生較高層級的領悟,找到精神的家園,確是每個人人生的一種使命。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4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着本書裏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等等。其實我也不清楚怎麼去說,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不過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爲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上也說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5

《中國哲學簡史》是一部享譽中外、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哲學名著。它是根據一代哲人馮友蘭在美國的演講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廣泛流傳。它把中國的哲學發展以時間爲線索串聯起來,通過對中國哲學的審視,讓讀者感悟到中國文化在當今的重大意義,不失爲一部可以影響人的一生的文化經典。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實話說,筆者對中國哲學的瞭解僅僅停留在一個非常膚淺的水平。但在閱讀了馮友蘭老師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後,筆者對中國哲學有了新的認識,哲學的知識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條理、系統化的了。下面,就列舉一些閱讀過程中摘錄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爲我的收穫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對於《六經》,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編者。”由此,著者進一步得出一個推論,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師,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這裏,筆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熱”現象。社會曾經大肆炒作與孔子相關的種種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後,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這裏,筆者不是想否認孔子在我國文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筆者覺得,對孔子的盲目炒作,只會造成孔子形象的虛高,以至於最後,人們凡是遇到與文化相關的東西就把孔子擡出來,這未免有點不倫不類。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無爲’的意義,實際上並不是完全無所作爲,他只是要爲得少一些,不要違反自然任意爲之。”這讓筆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課本上看到的一個概念,即“服務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職責範圍內作爲,做到不越界,盡力服務人民。然而,當下社會,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官商的勾結,他們不是“無爲”,而是“無所不爲”,這恰恰是哲學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如果讓貪污和腐敗繼續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而如何規範政府工作,讓政府做到“無爲而治”,則是我們應該關心的話題。

書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圍繞《易傳》展開的,這一章很有趣,講得都是關於的卦象之類的理論。之前只聽說過最著名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說法,但並無深刻認識,這次閱讀後,儘管對裏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內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學中的調和的理論。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調和那些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混亂、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則是達到“和”。這裏的“和”正正是我們最最熟悉的和諧。由此可見,一方面,“和”的思想源遠流長,在中國歷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見一斑。他們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這樣一個理想社會的美好藍圖,而這直到現在,仍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目標。

最後一個,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個觀點“中國人民族主義意識的發展歷來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這讓我聯想到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切糕”現象。一塊“切糕”背後是有目共睹的強買強賣行爲,這樣的行爲明顯違背了當今社會的法律法規。然而,執法人員卻很少去管理,最終纔會引發後續的爭端。也許,執法人員認爲,新疆的人民是少數民族應該要加以照顧。但筆者認爲,我們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應該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這種平等的政治色彩不應被過度強化。盲目過度的政策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義。否則,法律的尊嚴會受到損害,其他民族的權益也將受到侵犯。這樣,又談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穫之餘,也有些許疑惑,在此分享,願與各位探討:

首先,中國哲學如此博大精深,但爲什麼當下的社會越來越少人會關注它呢?大多數人寧可學習西方哲學,都不願意瞭解中國的哲學,難道說中國哲學就比西方哲學差嗎?根據這次的閱讀,不見得是這樣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其次,中國哲學中其實蘊含了不少爲人處世,乃至治國的智慧,那我們應該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讓它更好地作爲社會科學爲我們的社會發展提供智慧呢?中國哲學與當今社會發展的契合點又在哪裏呢?

上面的問題,並非一時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哲學能獲得應有的重視與發展,在人類史上再次留下輝煌燦爛的財富。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6

孟子曰:“揚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這句話是孟子對楊朱的評價,也側面體現了楊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輕物重生”。那麼,我們是否要做到輕物重生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我們得討論一下“物”與“生”。“物”即爲物質。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物質的影子,如:金錢、名利、地位、珍貴的物品等,他們都是物質。物質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無疑是巨大的: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能否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能否行駛更大的權力,能否滿足自我的虛榮心等這些都與物質息息相關。假設說,物質消失了,那麼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寸步難行。於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接下來就是“生”。“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沒了生命,就什麼也沒有了。就彷彿是失去水源的魚,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見,“生”的確比“物”更重要。那麼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是從何而來了。只是,我對此仍有點異議。我認爲,還有比“生”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

《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顧患有所不闢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還有比生命更貴重的東西,所以有些災禍我不躲避。這裏孟子所說的比生更貴重的東西,就是指“義”。“義”的解釋繁雜多樣,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盡相同,但肯定會有相同的一點——不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假使讓一位有“義”的人去爲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違揹他們內心的事,那麼他們一定會覺得生不如死。故此,在這種情形中,“義”更重於生。

每一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熱愛,都應該是心中的道德底線。國家的恥辱,滅亡,使得屈原縱身投入汨羅江,這也是屈原“義”的體現。所以,我對於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並不認同。

當“生”與“物”出現了碰撞時,“生”比“物”更加貴重,那些因錢財的短暫失去,偏激之下自殺了斷的人,死的並不值得;而當“生”與“義”擦出了火花,那麼“義”要更領先於“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靈魂的人,也不值得!

我們應該做到“輕物重生”,但更應該做到“輕生重義”!這就是我的觀點。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7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將人生劃分爲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個人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處於功利境界。即我們所做的事都是出於利己考慮,儘管結果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有利的影響。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爲自己謀取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作爲社會成員的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教師就是處在道德境界,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瞭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爲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爲自己的道德行爲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對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作爲教師,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爲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爲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我,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爲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要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教師教育對象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薰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於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爲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再次,要矢志鑽研,勇於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着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託,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並形成擁有自我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於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最後,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社會發展已證明:現代化的社會將是信息社會,是科學知識不斷髮展、不斷擴大、不斷更新的社會。教師自身除搞好專業教學外,還要積極參加業餘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和精深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旁徵博引,遊刃有餘,變傳統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爲素質教育的重學、重思、重樂,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爲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僅是教師,越來越多的人能達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這樣,人類社會纔會真正的成爲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8

”哲學“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夠了解,它卻充滿神祕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個很崇高,很神聖,同時也是一個含義深厚的詞。假期我在家中反覆的看這本書,但總是感覺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學它是一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許多事情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所以哲學給人帶來的魅力是無窮的。

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從宏觀上對中國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有了認識,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漸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個起源,中國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爲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爲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爲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時候,爸爸也推薦了這本書給我。當時很不瞭解,覺得這本書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現在的我們對讀懂這本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哲學的龐大氣場和魅力,它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夠提升我們的價值觀和擴寬知識面。

書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爲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爲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書中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教學中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爲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學生時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爲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在其中我們也可以學會。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也讓我真真的瞭解了哲學。雖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讓我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9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哲學的瞭解大概就僅限於神祕、晦澀與深奧了——當時的我,甚至以爲哲學是各門學科中最無用的一個。直到我翻開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後反思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到中途時便大徹大悟;但這本書不一樣,我在翻開它第一頁的目錄時,便醍醐灌頂了。

“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的確!

哲學,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完一生後,想要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總結時發現的規律總合。而由於一個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許有人會說莊子的“喪我喪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認爲其實那一種“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種具象化的體現),因此,哲學離我們其實並不遠,甚至無處不在。

第一頁的醍醐灌頂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很快,我便開始研究起了目錄——於是我便知道了爲什麼這本書被歷史學家陳來先生讚譽爲“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蓋因首先,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所有的哲學學派、理論、觀點都收集、理解、展示出來的書了,光是這點,便可以勝過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學書;其次,它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東西方的哲學觀念進行比較、討論、融會貫通的書了,這一點也同樣使它成爲了中國哲學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開裏頁,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說上面所述兩點只能讓馮友蘭成爲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代宗師的話,那麼現在,他可以說是開山鼻祖了。在這本書中,他不僅清楚闡述了各個哲學觀念,還對其進行了延伸探討以及比較討論,例如:在第九章介紹《老子》思想時,他不僅將《老子》所謂道解釋爲了哲學家們爲了進一步解釋“名”而所假設帶來的結果,還與西方“形而上學”進行了比較分析,看完不禁覺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真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10

哲學與政治和教育的關聯。

中國古代的哲學與政治和教育頗有淵源。早在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代表。各家哲學的興起,也是與私人講學同時開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實不僅僅是哲學,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爲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給他們各門知識,不過在另一方面,孔子給傳統制度和觀念的解釋,卻是他自己推導出來的,如“仁”、“義”、“忠”、“恕”等觀點。而孔子的哲學其實也代表了一種精神的修養。而墨子卻不同,墨子更偏向於政治,他的墨家在戰國時期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頗爲深遠。同時他也批駁了儒家的一些觀念,他主張的“兼愛”和“非攻”的哲學理念,是一種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對當時國家政治的一種理念。由此看來,哲學與政治、教育還是緊密關聯着的。而這種哲學可以更好地應用在我們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提醒我們要向他人學習。“不恥下問”也敦促我們不要以向地位或學識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爲恥。

哲學是富於實踐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國哲學都富於實踐精神,也就是傾向於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這一哲學觀點的是老子,他主張無爲而治,但是老莊代表的傳統道家思想並未成爲主流,他們追求真正的身體與靈魂的自由學說,顯然沒有“成功學”更加受人歡迎。儒家的主要觀念是輔佐君王,入世爲官,通過誠意正心、格物致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最終成聖。雖然魏晉南北朝出現了道家復興,但已經有了很多入世的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國內的禪宗,主張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樣在國外,哲學家們也提倡實踐,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不僅僅在哲學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實踐精神,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實踐,不能光說不練,“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自實踐,纔能有自己的收穫。

中國哲學裏有很多無的思想

《中國哲學簡史》稱爲“負”的方法。比如我們要解釋白是什麼,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個黑的東西來解釋,再反過來就容易多了。《道德經》開篇寫到“道可道,非常道”。什麼是道啊,說不出來,如果能說出來,就不是道了。這就是用否定來爲其下解釋。有比如禪宗,第一義不可說,但表示第一義的最好方法就是靜默。儒家雖然不像道徹底的推崇無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養的過程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通過修養,去掉心性中惡的成分。當然了,在我們現今生活中,這種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問題,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釋,而是通過反義或近義的方法,也許這個問題無法用語言解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我們會找到另一件東西,讓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經》的後面部分,老子就用一個個例子和比喻,講述了“道”的概念。還有,在當今繁雜的社會中,我們也需要給自己做減法,去修養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美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11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說能讀到什麼,有什麼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這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高考奠定的基礎,爲了高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爲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書之後,發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爲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爲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係,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爲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說,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說,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着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脫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於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聖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12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先生對於宗教的認識是每一種大的宗教就是某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即迷信、教義、禮儀和體制等。可以看出任意一個偉大的宗教內核必定有一個哲學體系的加持。現實中對於宗教的貶低化應該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層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義、禮儀和體制。

因此馮先生描述哲學的兩大特點:其一是系統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人作爲思考主體進行思考的時候,經常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限制和影響,特定的生活中,體悟生活和生命便會有特定的方式。所以在哲學中會有一定的強調、一定的省略,組成了哲學的特點。而中國的哲學之所以發展至今日,與其中國的背景因素不無關係。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地理、經濟背景,馮先生在第二章開篇引用了《論語》(《雍也》第二十一章)裏的孔子的一段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馮先生引用此話將中國文明與兩希文明(希臘和希伯來)做對比,希臘文明屬於典型的海洋文明,身處於地中海,扼守連接歐洲和小亞細亞的咽喉。因此從古希臘從開始至雅典時代,對於商業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區,其中有馬其頓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臨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而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只有一面靠海,而且從古至今中國人下遠洋的次數並不多,例如徐福東渡到日本爲秦始皇求丹藥,還有作爲中國遠洋團隊上的創舉鄭和下西洋。因此東亞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中國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開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別暗指的便是中華文明比做樂山,更爲靜態,西方的動態的海洋文明比做樂水,更爲動態。

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因此在古代的中國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在中文裏,“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內”都是表示“世界”。但是對於希臘人,一直處於海洋國家會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內”(比如說,住在克里特島上),怎麼就是住在“普天之下”。從孔子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思想家們從來沒有到海上冒險的經歷。但是用現代的角度來看孔子和孟子所住的地方都離海很近,孔子住在魯國,而孟子所在的鄒國也在山東境內。但是在《論語》裏,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公冶長》第六節)因此,海在孔子心中是個未知、遁世之處,人跡罕至之處。而這是隻有自己的道不行,纔會去的地方。而仲由作爲孔子的七十二賢之一,一直是以勇氣出名。據說,仲由聽到孔子的這句話,非常高興。但是孔子卻並沒有因仲由的過分熱心而感到特別滿意,他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意思說,仲由雖然勇敢,可惜不能裁度事理。)

而孟子提到海的話很簡短。他說:“觀於海者難爲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孟子將海和聖人的思想相比,展現了更多不可知不嘆的一面。(《孟子·盡心章句上》)看着孔子和孟子對於海洋的未知和驚歎。對比之下,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國家,漫遊列島的經歷和感悟和孔孟又是多麼不同。

而古代中國和古代希臘的哲學家們不僅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之中,還生活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之中。中國是個大陸國家,中華民族歷來依靠農業來維持生存。在馮友蘭先生那個時期,中國的參與農業生產的全體人口中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個農業國家裏,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一切社會、經濟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爲中心。比如周朝井田制、明代的攤丁入畝、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以及中共領導人在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口號,土地公有制度和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

馮先生表達了在一個農業國家裏,無論和平時期或戰爭時期,農業都同樣重要。中國歷史上,公元前480至前222年是戰國時期和今日世界在很多方面都頗爲相似。當時中國分裂爲許多封建的小王國。每個小國都把“耕戰之術”作爲國家的要務。最後,“七雄”中的秦國,在經濟和軍事上都佔優勢,得以戰勝其他六國,從而使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政治統一。因此中國哲學家們的社會經濟思想都強調要區別“本”和“末”,農業生產被認爲是立國之本,而商業則被看爲是立國之末端,因爲經濟生產主要靠農業,而商業只關係到產品的交換。商品的交換終究要以生產爲前提,在一個以農業爲基礎的國家裏,農產品是主要的產品,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各種社會、經濟的理論和政策都重農抑商。

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商人不受到重視。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裏,把民衆按行業分爲士、農、工、商四等,士和農這兩種行業受到社會的尊重,士通常是來自地主階級,農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因此家庭中若是“耕讀世家”,往往是引以爲傲,例如安徽的皖南黃山下的宏村都會有牌匾寫着“耕讀世家”,不僅要讀書還要耕作,一方面瞭解格物之理,一方面讀聖賢書。還有如湖南也有很重的鄉紳文化。

學者一般出身於地主家庭,不需親自耕地,而農民一般被稱作佃農,租用別人的土地進行耕種,但是家庭的興衰和農業生產的好壞直接聯繫在一起:農業收成好,他們受益;農業收成壞,他們也受連累。因此,他們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都主要反映了農民的思想。而加上這批學者受過教育,使他們得以表達農民自己沒法表達的思想,這種表達在中國就採取了哲學、文學和藝術的形式。因此中國的哲學藝術中有許多耕讀的傳統。目前有談及中國人民的信仰危機也有類似觀點,中國的鄉土文化紮根之深,並非輕鬆可以撼動,當把這種農業文明抽身而走的時候,似乎並未爲這些空隙填入新的超道德價值觀。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13

馮友蘭先生繫上世紀中國知名的哲學家。初讀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四年前吧,因內容與先前所讀的哲學迥異,再加之有大量生澀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讀《南渡北歸》時,方知馮先生1924年始清華大學哲學教授,後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新中國後馮在清華大學任教,涉及諸多相關內容。近段重讀《南》書時,尾部出現一段梁漱溟先生評價馮先生的話,讓我十分警覺。稱馮友蘭曾經諂媚過江青,馮的品行是墨家,實踐的是功利主義。將我對馮先生博大的哲學、國學知識和文人獨具品格的崇拜,從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說馮先生在那個特殊年代,放棄了文人獨立自由的品格,諂媚江青,出於什麼目的,馮先生在上世紀中國哲學界當屬大咖級的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的哲學思想一定有可讀性,就再次捧起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爲了便於印證或糾偏,同時在讀希金斯的《世界哲學簡史》。

西方人說中國古時有哲學思想,但沒有哲學家。那麼,古時希臘知名的哲學家有柏拉圖及其師傅蘇格拉底和學生亞里斯多得三人。馮友蘭先生從希臘和中國在地球所處的位置進行了分析。他說:希臘是海洋性國家而中國是大陸性國家。海洋性國家崇尚貿易,追求利潤。隨利而逐的個性盪漾着平等和自由。而大陸性國家的中國,以農爲本視商爲末,重本抑末鄙視商業。那麼,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爲,由於土地固定的羈絆,形成以家庭爲單元,世代家族相伴誕生的是森嚴的長幼尊卑等級觀念。當時,耕種土地是非常依靠經驗相傳,看天的營生。而哲學思辨恰巧是無需經驗積累的心智活動。遵循傳統,恪守春生夏長秋收冬儲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會出現“君臣、父子、夫妻”和“仁、義、禮、智、信”的“三綱五常”。無論儒家的孔子還是道家的老子爲了揚名立業,只能順應國家和民生大的環境,研究相適應的哲學思想。

儒家順應的是“治國”和“平天下”,道家順應的是“修身”和“齊家”。至此,中國古時哲學思想多了低頭研思具體的人間實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來生輪迴無形無影形而上的層面。這種農業民族的特性,也許就是有哲學思想沒有哲學家的重要成因。這一結論可能有些牽強,但這個成因於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擾着我,或許是讀這兩本書的收穫之一。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14

從孔子開始,儒家將實行仁的方法稱爲“忠恕之道”。“盡己爲人”即爲“忠”,這是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爲“恕”,這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孔子由“推己及人”的正否方面推論出上述道理,這說明忠恕之道的本源便是在探討“人己關係”。

對孔子而言,他對於人己關係的探索多是建立在“道德價值”的基礎之上的。他強調心中之“仁道”,以此對人的道德生活作出約束,通過行仁來履行人在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孔子希望通過道德準則使人們對彼此身體動作背後的動機達成共識,進而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達到人己關係的和諧。在孔子的觀念裏,他並沒有明晰地將人、己看作兩個分別獨立的個體,而是站在社會羣體的宏觀角度提出了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而這種社會狀態需要人己雙方的配合來實現。

在儒家學派的另一位領頭人孟子這裏,人己關係已然有了新的解釋。孟子認爲天地萬物都處於一個不斷髮展和轉化的過程中,因此他將人己關係着重解釋爲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自身“存心養氣”,不斷提升自我修養的歷程。孟子強調的“天人合一”也是說一個人要完善自我,妥當地順應天地不斷髮展和轉化的過程,與天地真正地融爲一體。

於此,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便出現了交集。《論語·子罕》中說:“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從孔子這四個“絕學”中,我們可以顯然地看到,他也不會被一成不變的理論概念束縛,從而可以靈活地處理人際關係。從孟子開始,中國哲學的政治功能變淡了些許,哲人們開始強調人作爲獨立個體的自我意識,哲學逐漸偏離了完全的政治工具。

然而,在道家這裏,人己關係又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因爲道家的“人己關係”算得上是在“物我關係”的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所以在莊子的闡述中,人己關係的圖式已基本有了完善的體系。莊子在《人間世》中提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他認爲,在人己關係中,我們必須先充實自己,纔有餘暇去糾正他人的行爲。很明顯,這與孔子的理論有着本質的差別。孔子從意欲出發,以形式化規範達到天下大同;而莊子從利他出發,強調人的獨立性和平等性,爲人際交往的實踐提出思路。綜上,孔子的思想更像一種政治理念,而莊子則以爲世人提供處世之道見長。

無論儒道,我們都可以看出,千百年前的智慧哲人們就已經將人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置於社會羣體的大環境中探討處世之道了。人己關係無疑是比物我關係更實在的哲學議題,在當今方法論大行其道的哲學環境中,我們是否應重新沉下心來討論哲學實踐的可能性,這同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15

《中國哲學簡史》,作者馮友蘭。我對哲學沒興趣,我原以爲我不懂哲學。看完這本簡史後,我才發現原來裏面的東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這些我其實也都讀過一些東西。莊子的《逍遙遊》、《大學》提出的在明明德這些有時候我還會拿來反覆抄寫,可我怎麼從來沒有把它們和哲學聯繫起來?我想是從來沒有系統的上過哲學方面課程的原因吧。也許還是自己對這個沒有興趣,從來沒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這本簡史對初入哲學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對我這種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幫助的。但終究我是興趣不大,總的來說快速閱讀了一遍,裏面的內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給類似於我這樣的人提個醒,理個大綱。

我大學同學小燕說:所謂哲學,不過是吃飽了的文人的胡思亂想,自以爲是,正過來反過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沒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說的挺好的也挺對的。她甚至說她最近對孫子兵法有了新的見解,所謂36計其實個個是陰招。小燕說的真的挺好的。爲她開心。

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讀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詡讀了很多書,卻唯獨對哲學類興趣不大,不甚研究。當我讀完這本簡史之後,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認識到這本書的知識比我教學生的《建築環境學》《燃氣供應》課程更有價值。遠~遠~遠~遠超過了我教授的課程的價值。當你對哲學有興趣的時候,恭喜你!這說明你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柴米油鹽、一地雞毛、雞飛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層次,你已經開始對人生進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進入了道德境界,這時候的人在精神上會獲得更多的滿足,人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哲學是對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我們的老子、孟子、孔子等聖人們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學大師們已經對這些東西反思的很透徹了。他們的哲學思想其實,其實我們也都懂。比如佛說:誰傷害了你,誰來渡你。再比如佛又說:放下,你就贏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難了。這使我想起了前幾年一個女同事跳樓自殺。她也讀到博士,我想這些哲學的東西她應該都懂。爲什麼做不到?因爲我們都是凡人。只能說可能她懂得,但還沒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慶讀研究生時的一個政治老師,他原本和我一個專業,後來是自己對哲學方面的東西非常有興趣,然後就轉去搞這些了。他給我們上課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着川普講,後來對我們說不行他必須有川話講,否則他覺得講的不透徹。然後他就在講臺前用四川話呱裏呱啦地講的神采飛揚,你可以感受到他眼裏放出的光。雖然其實我對他講的也不怎麼感興趣。但現在想起來他能與哲學打交道且樂在其中,真心爲他高興。

書中提到周敦頤的《宇宙發生論》,我就在想這個名字爲什麼這麼熟悉。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蓮說》的周敦頤。一般來說哲學家就是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遠大抱負之人宜早接觸哲學,學校也應儘早開設關於哲學的基本課程,這樣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機幫助其樹立遠大的志向,幫助其學習治道之法,利於國家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