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通用10篇)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通用10篇)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1

前一陣子一口氣從花市書店買了10幾本書,其中只有一本人物傳記——《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這是鳳凰衛視知名主持人曾子墨的自傳。“曾子的曾,孔子的子,墨子的墨”,就是因爲這句話讓我對曾子墨有了深刻的印象,從而讓我產生了對她傳奇經歷的好奇,從而買了下這本《墨跡》。

再沒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就看到很多名人的推薦:

繼林徽因之後最正的範兒。——王朔

曾子墨的經歷讓人歎服。尤其是有關摩根斯坦利頂級世界投資銀行的故事,精彩之至。曾子墨的求職歷程可以說是部職場教科書,她的很多應聘經歷完全可以被學習、複製。希望她的成功可以帶給更多學子們好運。——白巖鬆

然而我看過之後,卻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一、曾的經歷在她筆下顯得特別輕鬆,彷彿是受到了命運女神的眷顧,高中,人大金融,長青藤大學,摩根史坦利投資銀行,鳳凰衛視一路綠燈。雖然不是同齡人,但是讓任何人看來就是一個神話。

二、她的聰明,務實和進取是成功的要素,可是我從書裏看不到她所受到的挫折,困惑掙扎和抉擇。誰都知道投資銀行分析員的生活會是多麼的勞頓辛苦和枯燥,然而,曾筆下的投行生涯都是在明星團隊,都是接手幾十億美金的併購,都是老闆們的稱讚,就是電影也會有些波瀾吧。

三、原先我並沒有注意過《財經點對點》中的美女主持,只是朋友一句戲言,我開始注意她。如今曾小姐的出境率大爲增加,但是我個人對她的風格不敢恭維--總是讓我想起“呆若木雞”這個成語,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一動不動,毫無表情,看不出個人的喜怒哀樂。

四、最後就是曾小姐不斷強調Armani套裝,剛上班就立刻買Gucci的高跟鞋,自己是CD,JimmyChoo的鐵桿粉絲,我只是想,投行和鳳凰該是多高薪水的工作啊,可是看長了心理有些逆反:難道黑乎乎的西服就一定非是Armani麼,肥肥大大的腰身來的不如ZARA性感和時尚,年紀輕輕的靚女只是套在保守卻價格不菲的套裝,我真有些同情她了。

五、最後就是,這麼一個美女,厚厚的一本經歷自傳,卻看不到她個人感情的描寫,哪怕是一絲感觸都沒有,排除不便透露個人隱私的原因,我真是不能理解30多歲的青春年華,難道沒有愛的滋潤?

總之,30多歲寫自傳,底子確實薄了些,不過傳奇般的經歷和鶴立獨行的性格,不失爲這本書的亮點,並不後悔讀完這本書。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2

利用長長的假期,我讀完了《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一書,感觸頗深。書中那個美麗的、堅定的、有着巨大能量的女孩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當她的同學正爲高考焦頭爛額,她已因“總分永遠第一”獲得了保送中國人民大學的資格;當夢想留學美國的本科生、碩士生們向託福600分衝刺時,18歲的她以660分的驕人成績獲得了北京市第一;當同窗們還在忍受着枯燥的課程,她已持全額獎學金踏入美國常春藤名校;當哈佛女孩劉亦婷還在哈佛門口徘徊,她已當之無愧成爲華爾街的明星;當在摩根斯坦利的事業似乎已達到頂峯,她又毅然決定投身鳳凰衛視追尋夢想的真正生活;“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點亮別人照在我頭上的光環”是她留給我們的耐人尋味的話語……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是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曾子墨的自傳,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初諳世事的中國女孩由懵懂無知到學富五車、由文靜懦弱到大方自信的成長曆程,還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她四年的達特茅斯大學生活。清新秀麗的詞藻使人讀來感到美不勝收,精彩的情節環環相扣,讀着,讀着,我就像是進入了一種超自然的平和的環境中,感受不到一絲塵世的喧囂,我想,這就是文學的魅力吧。正因爲曾子墨的書讓我讀來覺得十分親切,毫無一絲距離感,所以我親熱地稱呼曾子墨爲姐姐。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子墨姐姐考“託福”的那段經歷。報名時,所有工作人員都不信,這樣一個皮膚黝黑、小巧玲瓏的女孩,會有勇氣參加“託福”的考試,其中一個身着藍色工作服的更是趾高氣昂:“現在的小孩真不得了!沒事兒別在這兒湊熱鬧!”強忍着不滿的子墨姐姐報名後,從書店抱回一堆有關託福的書,還給自己制定了周密的“60”天計劃。非常不巧,一場突如其來的腮腺炎卻使她一病不起,臉頰腫得像饅頭。在她飽受了高燒和疼痛的煎熬、等到痊癒可以開始複習時,計劃中的60天只剩30天了。一半的時間,相同的工作量,意味着她要比別人多付出一倍的精力。但子墨姐姐沒有氣餒,她本來就是懷着輕鬆的心態參加考試的,再說,備考時間的減少,並不代表你已經失敗!於是,子墨姐姐奮起直追,用認真踏實的態度和100%的效率彌補客觀原因所造成的不足。從此,在人大圖書館的研究生閱讀室裏,多了一個勤勞的小“託派”的身影。

功夫不負有心人。18歲的她以660分的驕人成績獲得了北京第一!看到這裏,我對子墨姐姐的喜愛首次轉化爲了敬佩和仰慕。敬佩她的鍥而不捨、孜孜不倦,仰慕她的.勤奮刻苦、聰穎好學!

而文章最後一段的內容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藍衣服’眼裏,我第一次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尊重。這讓我的內心在平靜之餘,多了一些成就感和滿足感。不過,那時的我並沒有預料到,這樣一個僅僅是爲了練習英語而無意間取得的分數,竟然讓我在短短的一年之後,就遠赴異國他鄉,開始了甘苦交織的留學生活。”是啊,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其他人的成見,這樣取得的勝利一定是別有意義、有滋有味的。對別人世俗的偏見充耳不聞,將其當作前進的動力,做一個自尊、自強、奮進的人,也是我們應當追求的。在你第一次以自己的方式讓那流言蜚語自生自滅、不攻自破時,多年後再來細細回憶,一定別有情趣吧?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3

封面上,那個自信的微笑,那身貼身的職業裝,讓人不禁疑問:這本書究竟應該界定爲明星還是成功人士的自傳呢?前者太輕浮,後者太深沉,曾子墨大概可被認爲是兩者的結合體:既有銀幕上光鮮照人的形象,更有跨商界與影視界的豐富經歷。如果辨證的來分析這個年僅三十的成功職場女士的思維方式,就會發現其實曾子墨的思維很經濟,充斥着某種“好學生”的標準模式。

曾子墨的倔強、好強、不服輸以及銳意進取的精神在平實無華的敘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她的人生是某種“好學生”的道路,但是選擇這種道路必須要極高的條件:第一是很高的IQ,第二是明確的理想以及目標,第三是永不動搖的,經濟的價值觀。或者成爲某種功利的價值觀。

在她的成長軌跡中,從高中、大學、再到留學美國,直至後來進入了華爾街的著名投行摩根斯坦利,這一路走來,都很成功,貌似就沒有失利的時候。我覺得這主要源自於她的自信。考託福的時候,她那麼小的年紀,卻能以北京市總分第一的驕人成績,摘得了桂冠,在簽證的時候,由於別人的不信任,卻讓她執意的要求回家取“證”,以示自己的能力。

當在她申請達特茅斯大學時,對於“義工”事情,她採取的卻是誠實,於是給校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她順利申請到了獎學金,進入了該校學習。而所有這些,都是源自於她個人自身的獨特魅力,與她的家庭應該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吧!書中講述了自己在校打工的經歷,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他人廣泛的認可,從她那裏,我們學習到了,不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做好自己則是最基本的。

其間,也講述了她爲何選擇華爾街,選擇摩根斯坦利,這應該也是來源於她的自信,還記得她說的一句話,哪裏最好,她便要去哪裏。而在面試過程,她也爲自己做了充分的準備,而達到了有備無患,順利地進入了,她理想中的企業,而工作的努力與自信,讓她成爲了一個“明星分析師”。

當她與簽證官有矛盾時,她的倔強是一種表象,其深處其實是對於自身能力的一種絕對自信,同時以一種玩味的心態來期待簽證官的屈服,某種成就感在她心中便油然而生。這種成就感必然伴隨着諸多的準備,於是將我們的視線引入了她對於留學的堅定的決心以及充足的準備。因此我們知道,每個夢想都需要有某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持,但是在有精神力量的同時,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做好每一件可以成爲成功的墊腳石的小事。今天曾子墨的成功是在商界的、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似乎是遙不可及的,但是,要堅定地相信,無論夢想多麼卑微,它都值得你堅持,併爲之而奮鬥。她應對自如的出色表現中,我們不但再一次重溫了她的價值觀,同時也能夠從她的面試經歷中切身體會到此類面試的側重點以及面試官希望看到的面試者身上體現出的特性。國外的面試官看來是要被打動的,每個面試其實都是如此,我們的曾子墨小姐是足夠聰明的,正如她所言,左右逢源。

至於加入鳳凰,則是一次完全由她自己作主的選擇。在投行枯燥重複的工作中,曾子墨失去了熱情與新鮮感,於是選擇離開華爾街。這一選擇也讓我領悟:不管做什麼,熱情是最重要的,失去了興趣,在別人看來再理想的職業都是味如雞肋。在我爲上華師還是深大而苦惱時,子墨的選擇給了我啓迪。

事業上的打拼經歷又是一大亮點,她憑藉自身實力和頑強的奮鬥,獲得了美國同行的認可,而且無論在投行還是在電視臺,做得都很出色。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仰望的地方,要相信任何事情,只要你認真地爲它付出一切努力,終將收穫回報,這是一個老套的真理,總是很正確。

曾子墨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可模仿的。但是在另一個層面上,其實她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有些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我也曾經崇拜這些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幸運兒們。但想一想,人之一生,做得對得起自己的努力和平凡起點就行了。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而當他們爲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之時,生命的價值,是平等的,無差異的。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4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書籍,我們認知了未知世界,學到了科學知識,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看過很多書,它們給我稚嫩的生命提供了豐富的知識營養。其中一本叫《墨跡》的書,我反覆看了多遍,它帶給我的感悟只能用一個“憾”字來形容!

這本書是鳳凰衛視主持人曾子墨的自傳。這個不凡女孩遠渡重洋留學,通過不懈的努力,陌生而包容的美國文化接納了她,由於在世界頂級投資銀行工作中的出色表現而改變了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看了這本書後,我徹底地喜歡上了這個高貴優雅、外柔內剛,聰明機智的女孩。

當初曾子墨以優異的成績被直接保送進北大,可是她卻令人匪夷所思地拒絕了,毅然選擇了人大金融系。由於偶然因素,這個初諳世事的女孩卻又踏上了出國留學的路程。她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執着的追求,終於登上了人生的巔峯。看完這本書,我不禁兩頰發熱感到慚愧。曾子墨在人生中面臨着那麼多的壓力和抉擇,卻依然能快樂而堅強地生活,而我卻只要遇到學習上的小問題、小麻煩,就會發脾氣、畏縮不前,放棄理想。

曾子墨說過一句話:“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點亮別人照在我身上的光環。”是啊,人是爲自己而活着,而不是爲別人活着。我們就應該把握自己的命運,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爲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地去探索人生的道路。而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坎坷的,如果一遇到困難就停止前進和探索的步履,那麼人生將會失去它耀眼的光芒。如果我們勇敢地面對挑戰,克服困難,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會是光明的未來和美好的前程。只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彷徨,勇敢地跨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障礙,就能創造美好的未來。在這過程中,讓我們痛並快樂着!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5

看了曾子墨的自傳《墨跡》,讓我感覺最深的就是她的激情,從小聰慧,清秀可人,學習優秀,輕輕鬆鬆托福考個近滿分(673的滿分,考660分),出國留學特達茅斯大學,以幾乎全A的高分畢業,摩根斯坦利的成功面試進入投行業,事業頂峯之際卻跳槽到鳳凰,永遠都是不畏任何困難永往直前,不達到目的不罷休。非凡人所能及,不愧是"才女中的美女,美女中的才女"。

她的激情大半來自她的爭強好勝,比如她的中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爲了一筆獎學金居然願意再考一次高考;在留學期間戰勝了重重困難,從語言到生活,從學習到打工,在應聘和工作期間她也是做得非常漂亮,原因之一就是"她想做個頂級的分析師"讓她在工作中孜孜不斷的學習、成長。可以講,該書告訴了我們:成功就是來自更多的付出,更勤奮的工作,更多的汗水,更少的抱怨,更多的苦頭和更積極的心態。

她很美,她的美混合了知性和感性。從她報送到無意去考託福到美國去留學到投行工作,這段歷程都非常精彩。上天好像真的特別恩愛她,但機會出現的時候,又有誰能夠好好地抓住它?像子墨那樣勇敢,聰明,機智,有所準備,不怕失敗呢?在投行工作的四年裏,她每天工作十小時,真的非常艱辛。一個外貌有着長長頭髮,眼睛大大的她看起來弱不緊風的弱女子,每次我看到她插圖的時候,都會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書中大篇幅的介紹了她在美國的生活和工作,書中有兩句話另我很受震撼一是"看似大大咧咧粗線條的美國人,在關乎人品道德的細節上,卻講究原則,容不得絲毫的馬虎";二是"誠信和榮譽遠比成績更值得珍惜和維護"。她在摩根斯坦利工作時她曾寫道公司中很多人都是美國政要、名人的子女,但是在公司爲了自己的前途,爲了父輩的名譽,工作的甚至比平常人更辛苦、更努力。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真正的靠實力生存的公平社會,一個國家之所以強大是有它必然的原因的。相比之下我們生活的社會中有太多的特權與不平等。曾子墨沒有象一些出國留學的中國人一樣鞭笞自己的國家,相反她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理解着這個社會、理解着周圍的人。

她放棄投行而去鳳凰,居然是因爲一本書一段文字。這裏的子墨給人不再是神奇,不再是遙遠的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她能夠深入艾滋村暴露社會陰暗的一面,遊離世界名勝順便報道社會現象這就是寄娛樂於工作,她害怕會蟲子,還有她朝聖的西藏,一切一切使得她更加可愛。有害怕也有勇敢,有愛心也有同情心……她告訴我們: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無論英語,寫作,都要把它當作是一門必須掌握的技巧。

曾子墨的自傳我就不詳細說了,我想她的成功可以歸功於她來自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文化氛圍很好的家庭,父母親都是北大的老師。自小就受到寵愛和父母的文化教育,自然比別人多了很多先天的優勢。假如沒有父親改的名字,你想:曾子墨就是曾子的曾,孔子的子,墨子的墨,是戰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三子,名字充滿文墨香味;如果沒有父親看似"隨意"的說叫她去考託福,她也不會得到660的高分。假如沒有母親以前影響,她也寫不出那篇賺取老美眼淚的美文,也就不能申請得到達特茅斯的全額獎學金,也就沒有了在華爾街光輝的歷程。所以說,子墨的幸運歸根到底是她父母親精心安排傑作。其實現實生活中,一個富裕的家庭,一個文化氛圍好的家庭,他們的子女都是很出色的。環境可以造就人也會毀了人。自己努力也很重要。

《墨跡》很值得一看,有的時候我會覺得老天怎麼能對一個人如此的眷顧,但是老天對每一個人也都是公平的,她付出了必然有收穫,即便沒有收穫我相信以她的心態也會泰然處之。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6

在媽媽推薦下,我讀了《墨跡》這本書。

《墨跡》是現任鳳凰衛視主持人曾子墨的一本自傳,敘述了她在美國長春藤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畢業後轉入美國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在事業最輝煌時又辭職加盟鳳凰衛視的傳奇故事。

從金融到媒體,從華爾街到鳳凰衛視,這巨大的轉變讓我匪疑所思,覺得曾子墨真是有點傻,居然放棄了那個在常人看來比登天還難的職業,而惟一的理由只是不喜歡。

我苦苦思索着,希望可以找出問題的答案,但終未如願,直到遇見了她。

她,是我阿姨舊時的摯友。她的父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心想在退休時讓她接替自己的位置,那是一個讓無數人可望而不可求的。那一年,就在人們認爲她要繼位時,她卻同樣因爲不喜歡而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去非洲做志願者。這一點似乎與曾子墨有些相似,因此,我試圖從她身上找出答案。

當聽了我的疑問後,她只是淡淡一笑,說“從小,我就被灌輸着這樣的觀念:在家裏要做好孩子,在學校要做好學生,長大以後要接替父親的崗位。我的命運似乎是被安排好的,但我卻從未真正動腦筋去想一想什麼纔是‘好’?是別人都認爲好的纔算‘好’?不,只有能讓自己快樂的纔好。如果你的工作只讓你苦惱,那幹嗎還要再做下去,工作不只是因爲想要創造幸福嗎?”

在那一刻,我大徹大悟,我終於明白曾子墨爲什麼要轉入鳳凰,也明白了她爲何要去那充滿了苦難的非洲。

畢竟,生活是自己的。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7

《墨跡》,鳳凰衛視主持人曾子墨的書。每當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這本書。

曾子墨的骨子裏有不服輸的勁兒。她學習刻苦,小小年紀就在託福中考得高分,順利進入美國常青藤學院之一——達特茅斯學院。畢業之後,她又憑藉自己的努力,進入著名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後來加盟鳳凰衛視擔任主持人。

她努力征服了座座高峯,卻又隨着自己的心意投身進了全新的領域。我十分喜歡她這種不羈、自由、機靈、勇敢的性格,更敬佩她自我、獨立、不服輸的精神。她在書中說過一句極爲經典的話:“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點亮別人罩在我頭上的光環。”正是這樣,她在各個領域都做得很好。

生活中難免遇到挫折,我們難道不應該像曾子墨那樣面對挑戰嗎?

記得第一次賣報紙的時候,我很是拘謹,看到路人也不敢上前叫賣、詢問,眼看着夥伴們手中的報紙一份份都賣了出去,我卻一無所獲。怎麼辦啊?這時,前方出現了一位老爺爺。我立馬跑上前,鼓起勇氣說道:“爺爺,買份報紙吧!”沒想到,他不僅不買,反倒數落起我來:“你這孩子,不好好學習,跑出來賣報紙幹嗎?”我尷尬極了,差點哭起來,轉念一想:我應該像曾子墨一樣面對挑戰!

我開始在大街小巷四處詢問,在太陽下跑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最後,我手中的報紙變成了一張張鈔票。面對困難並戰勝它,這種喜悅是多麼與衆不同!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8

有人說女子是天生的弱者,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總是最容易被先淘汰掉的。即使有成功的那些也是鳳毛麟角。可是,我們不乏看到許多成功的典範啊,我相信,只要不放棄,只要努力,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女強人。女生當自強,女生絕不是弱者。同時也是我看《墨跡》這本書的感受。

這本書是目前香港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曾子墨的自傳,介紹了這個平凡女孩的不平凡經歷。

當她的同學正爲高考焦頭爛額時,她已因“總分永遠第一”獲得了保送中國人民大學的資格;當夢想留學美國的本科生、碩士生們向託福600分衝刺時,18歲的她以660分的驕人成績奪得北京市第一;當同窗們還在忍受着枯燥的課程,她已持全額獎學金踏入美國常春藤名校;當哈佛女孩劉亦婷還在大學門口徘徊,她已當之無愧成爲華爾街的明星;當在摩根斯坦利的事業似乎已達到頂峯,她又毅然決然投身鳳凰衛視追尋夢想的真正生活……

她,就是曾子墨,一個美麗的,堅定的,有着巨大能量的女孩。日前,她將自己的成長曆程結集成書,作品《墨跡》,清晰展現了一個女孩夢想照進現實的道路,勵志傳奇,激動人心。

《墨跡》回溯了曾子墨在華爾街從事投資銀行的巨大成功,不無幽默地展現了一箇中國女孩的努力和智慧。

曾子墨從華爾街走向鳳凰衛視,我並沒有書中提到的某些人的惋惜和感嘆。因爲不瞭解華爾街,不瞭解摩根斯坦利,當然也想象不到金融和投資的壓力和誘惑。我只是佩服她從一個領域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的魄力。更是佩服她的爲人,可以展現出讓人相信到讓一個外行直接把她送入直播現場的能力。也許處境有些相近,她從國內到美國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求學,從投資銀行到電視傳媒開始新的事業。

“這是我的選擇,我沒有退路,傷心難過,艱辛不易,無論等待我的是什麼,我只能義無反顧,一步一步往前走”。這怕是一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因爲它太貼切太受用了。

成功的結局有千千萬萬種,但成功的品質總是一樣的。曾子墨身上所擁有的優秀品質就是渴望成功的人要學習的。

努力。她付出了比別人多的多的努力,作爲一個普通大學生,苦練英語。在達特茅斯更是加倍努力,常常要一個晚上讀完300多頁的課本;要穿着短裙絲襪行走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氣裏。從普通的分析員到摩根斯坦利唯一的中國分析師,一步一腳印。

毅力。六個月的連續高壓式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或天亮,往往長達十幾個小時,這種瘋狂的生活是常人無法接受的。而曾子墨卻堅持下來。

行動力。曾子墨在參加任何項目時都是說到做到,並且總是提前完成,令合作伙伴刮目相看之。她有高人一等的智慧,更有快人一步的行動,她有優秀的執行力。

自信。自信不是自大或自負。自信源於自我瞭解和定位。她不服氣地問簽證官爲什麼拿不到簽證,她不服氣地坐在辦公室裏等待上層指令。她自信那些她可以出色完成的事情,卻也不自卑於某些失敗。她自信的同時也會自省。

自省。做了經理後,她開始問自己:這些是我真正想要的麼?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在採訪失敗後自省哪裏做錯了。竹子每長高一段,就會給自己做一次小結,人也如此。子墨雖總是處於成功的風口浪尖上,但並未因此失去了方向。她審視自己,判斷自己。就像胡茵夢放棄了日進斗金的學藝作生活而清風明燈相伴。真實的虛幻的都是人生。

自我。在申請時,因爲她的誠實,老師感動着;在工作中,因爲她的魅力,同事敬佩着;在生活中,因爲她的真誠,朋友欣賞着;在書中,因爲她的真實,我喜愛着。子墨就是這樣一樣女子,屬於她自己的一個女子。

《墨跡》就是曾子墨的青春印跡,就是一幅精妙絕倫的書法,就是一幅氣勢磅礴的山水畫。我駐足觀賞,心生羨慕,在一個普通讀者的心中,早就因爲她的種種,開始思考着……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9

對曾子墨最早的認識是看了鳳凰衛視的《社會能見度》,看到電視屏幕上的她,已經被她的才能和智慧深深折服了,看了她的自傳《墨跡》後,更佩服曾子墨那麼流光溢彩的傳奇經歷。

從中國人民大學的報送生到美國達特茅斯(常青藤盟校之一),從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到鳳凰衛視主持人,她的每一步都那麼光彩耀人,對常人來說都是一個難以到達的高峯,而曾子墨對此只是認爲這一切都是因爲她“太幸運”了。

看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子墨在華爾街求職中遇到的一件小事,在她披荊斬棘到達摩根士丹利最後一輪面試時,在子墨完美地回答完關於兩種工資的支付選擇時,面試官突然聞到了到時的實際利率是多少,這個問題子墨並不懂,但她沒有不懂裝懂,而是很誠實的回答自己並不知道,如果有需要的話會回去查到後再告訴他,我想這份真誠是吸引面試官德一個重要因素,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應該保持着真誠。

此外,曾子墨在華爾街做的風生水起時卻毅然選擇了放棄這份別人求之不得的高薪,體面的工作,因爲她認爲“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點亮別人罩在我頭上的光環。”人面對選擇是可謂是艱難的,這份果斷不禁讓人起敬,因爲放棄後我們都不知道以後我們面對的會是什麼,會不會後悔。很明顯曾子墨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加入鳳凰衛視開始了她另一段嶄新又精彩的旅程。

看完了這本自傳,覺得人與人之間其實是有很大距離的,也許周邊的環境也起了些少作用,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每個人手中的。儘管也沮喪過我們的起點已經相差太遠,但每次重溫這本書,但是受了很大的鼓勵,一直能給我力量去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讀後感 篇10

國慶放假期間,我用了兩天的時間,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墨跡》這本221頁的書。爲什麼會是這樣一個奇怪的書名呢?因爲書的作者是一個年輕人,叫曾子墨,書中記錄的是她留在記憶中的真實的足跡。這本書語言平實流暢,內容自然清新,讀來給人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特別值得青年人一讀。

曾子墨,一個出生在北京知識分子家庭的女孩,高中畢業時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入學後不久,她便遠涉重洋,到美國求學,而後求職。陌生、包容的美國文化接納了她也改變了她,而她也在世界頂級的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的工作表現中改變了美國人對中國女孩的看法。她參與完成了大約700億美元的併購和融資項目,其中包括我們都知道的新浪上市。六年後,正當她的事業似乎已在世界頂峯時,她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毅然辭職。理由是"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點亮別人罩在我頭上的光環"。2000年,她又加盟鳳凰衛視擔任主持人,先後主持過《財經點對點》《鳳凰正點播報》等節目,現擔任《社會能見度》的主持人。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曾子墨是一個聰明、漂亮,不僅媚雅,而且媚俗,貪圖享受,而又勇於進取的一個了不起的現代女孩。

我們不缺乏曾子墨的頭腦,也不缺乏她的刻苦和努力,當然缺乏她的基礎,但更缺乏的是她那美國式的自信,敢於推銷自己,敢於展示自己的優點,敢於迎接各種各樣挑戰的不屈不撓的精神。這些,對新時代的人又是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