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武松打虎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武松打虎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武松打虎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武松打虎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武松打虎讀後感 1

水滸傳》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武松打虎》這一章節。

文章講述了武松提着木棒上了景陽岡。天色已晚,山上竄出一隻白額猛虎,武松拿起木棒便朝猛虎打去,猛虎身首矯健避開了木棒。

這時武松臨危不懼,趁着酒興,用力把撲過來的猛虎按倒在土坑中,左手緊緊地楸住老虎頭頂的花皮,伸出右手,提起鐵錘般的拳頭,用盡全身的力氣,往猛虎身上打了幾十拳,直到猛虎七竅流血,奄奄一息。書中曲折的故事情節描寫可以看出武松的武藝高超,徒手打死猛虎,令人震撼!

作爲一名小學生,我的力量及本領還不夠強大,所以我暗自下定決心:要學習“武松打虎”的精神,提高自身的`學習中的“戰鬥力”,不斷增強自身的“護身符”。

在學習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寫作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英語詞彙量,它們就像一隻只學習“攔路虎”。這時我要發揚“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懼怕,不放棄,應存有迎難而上的信心,勇於挑戰,反覆審題,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一步步地去分析,去解答。

在日常的生活起居中,都是爸爸媽媽把我照顧得好好得。我想一個自理能力強的學生、就會有足夠的耐心去認真對待學習,做一個生活中的“打虎英雄”。

武松打虎的故事千古流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值得我學習。閱讀讓我增長知識,找到快樂,多讀書,讀好書,讓閱讀伴我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武松打虎讀後感 2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就是《水滸傳》。

本書深刻的描寫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爲領袖、有衆多英雄豪傑參加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蹟。“忠義”引領梁山好漢抱成一團的信條是“忠義”二字。“義”是起義軍團結的'手段,他們提出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成爲深入人心的格言,提出的“替天行道”的口號。

我覺得《武松打虎》最好看:武松在景陽岡下的一家酒店裏開懷暢飲,不聽店主的勸告,執意要過景陽岡。武松上了岡,看見了官府榜文,才知岡上真的有老虎,但他還是決定繼續上岡,後來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最後終於把老虎打死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武松非常豪放、勇敢、機敏。以後,我也要向武松學習,做個有勇有謀的孩子。

寫這本書的施耐庵也值得我們敬佩,他在這本書裏寫到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個個性格鮮明,他把這些好漢們的英勇無畏、豪爽奔放的英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武松打虎讀後感 3

《水滸傳》是感情,塑造了衆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的形象故事!如《武松打虎》就是其中之一。

武松是《水滸傳》中傑出的人物,他是山東清河縣人,人稱二郎。他身高八尺,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是因爲他武藝高強,勇猛過人。在景陽岡,武松遇到一隻吊睛白額大虎,他臨危不懼,一把抓住大虎的頭按下黃坑裏,然後用左手緊緊揪住虎的.頂花皮,右手握成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氣絕。景陽岡打虎這一壯舉,顯示了武松無比神威的英雄氣概,在他身上寄託了人民戰勝惡勢力的正義理想。

如今我們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也會經常碰到一些“攔路虎”,通常有許多人都會臨陣退縮或者逃避不敢應對,自從我學習了《武松打虎》這篇課文之後,使我懂得做人遇到困難時要臨危不懼,我要學習武松打虎的精神。要無論在學習上或是生活上遇到了困難時都要不慌張、不退縮,勇於挑戰,勇敢應對,勇往直前。憑着自我的聰明才智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解決“打虎英雄”。

武松打虎讀後感 4

在著名小說《水滸傳》裏有一篇故事叫“武松打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老虎,當地人稱他爲英雄。有些人認爲武松打虎是不愛護野生動物,不算英雄。雖然我也是個老虎,但我覺得我也有必要發表一下我的高談闊論。所以我才‘綁架’了這位田恬同學來替我寫文章——

我爲了這件事以每秒鐘1km的速度“飛”了過來,到了南外仙林分校小學部四(1)班的教室,找了個空位坐了下來,準備來聽聽他的感受。

“當然算啊,要看什麼情況,關鍵是他的行爲是爲了個人還是爲了他人。武松打虎,主觀上是正當防衛,客觀上是給一方保了平安,當然是英雄。”陳天然同學理所應當地說。

“古代老虎爲害老百姓,打虎是一件爲老百姓謀生存利益的事,當然是件好事,這事武松給辦了,所以人們都把他當作英雄。那很正常啊!”趙若冰同學早早地就舉起了手,這下終於得到了機會。支持武松的朋友們聽了她的話,都拼命地鼓掌,爲她歡呼。這下四(1)的同學們就分成了兩大派,一是支持武松派,二是反對武松派。

“可是,可是現在老虎是保護動物,己經很少了。老虎早己不能威協人民的生存了。再去打虎,一是沒有意義,二是破壞生態。屬違法犯罪行爲,不能英雄了。”張梓昕激動地話都結巴了。把大家都逗樂了

我在角落那正好聽到了田恬同學的一句話:“一件事情,應該在不同的條件下,在不同的時間段中,有着不同的意義,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事物,事物是發展,應該用運動的觀點看事物呀!”我聽得直點頭,心想:“就是她啦!”所以就“綁架”了她來幫我寫文章。

“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條件下,在不同的時間段中,有着不同的意義,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事物,事物是發展,應該用運動的觀點看事物。”

武松打虎讀後感 5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施耐庵寫的《水滸傳》這篇小說的一小節《武松打虎》。

武松到“三碗不過崗”的酒店裏喝了十八碗酒,武松付了錢轉身要走時,店小二攔住武松說道:“客官,岡上有一隻大老虎,如果你去了它會把你吃了。”武松不信,硬要往岡上走。

武松心想“如果我回去,店小二肯定會恥笑我,所以我要把老虎打死了才能回去,這樣就不會被恥笑。”

走了一陣,太陽便落下山了,武松的酒力發作,渾身焦熱起來,便一手提着梢棒,一隻手解開衣服,跌跌撞撞地往一片亂樹林走,見一塊光溜溜的大青石,便把梢棒放在一旁,躺在上面就要睡覺。忽然,發起一陣狂風,樹葉亂飛,風過後,只聽見亂樹背後“撲”的.一聲響,跳出一隻睛白額的老虎來。

武松見了,叫聲:“呵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起那條梢棒在手裏,閃在青石邊。那老虎又飢又渴,見了武松,急不可耐地把兩隻前爪在地上按一按,當我看到那老虎捉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氣性先自沒了一半,而武松對付這三招只是三次躲開,我覺得武松好聰明。

老虎吼了一聲,轉過身來,這時武松輪起梢棒,盡平生力氣,猛地劈了下來,只聽見“咔嚓”一聲巨響,一顆枯樹被折斷,沒打着老虎,梢棒去折成了兩截。那老虎咆哮着,性發起來。這時,我真爲武松擔心,後來沒想武松居然把老虎打死了,我真佩服武松。我想像武松那樣很勇敢,機智。

我受到的啓發是:我以前看到困難就害怕,很想躲,現在我要向武松那樣勇敢、機智,在學習的方面上,也有困難的時候,就像一隻攔路虎擋住了我在學習方面上的思考,所以我要向武松那樣打敗擋住我學習方面的攔路虎。

武松打虎讀後感 6

我喜歡看四大名著,尤其是《水滸傳》,更是我的最愛,《水滸傳》小說連有很多英雄好漢,我偏愛武松。不僅僅是因爲他的英雄氣概和過人的膽識,還有他的一生正氣。

武松是水滸傳裏面唯一沒有綽號的英雄,單叫他行者武松,可見他的獨特之處。武松打虎是家喻戶曉的英雄壯舉,上至老嫗下至孩童,無人不知這個典故。武松在景陽岡喝的太多的酒,沒有理會店家的勸告,體現出武松的自信,這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典故出處。可是,偏偏山上真的`有大蟲。武松酒勁發作,居然躺在老虎納涼的那塊石頭上睡着了。大蟲的突然出現,讓武松酒全醒了。在一剎那慌張之後,武松就開始了和老虎的生死搏鬥,用力過猛將長棍打斷了,只能赤手空拳對付老虎。憑藉着高強的武藝,赤手空拳將老虎活活打死了,就這樣,他成爲了景陽岡的大虎英雄。

武松的英雄氣概不是一般人有的,他的勇氣和膽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膽識之外,他高強的武藝也是打死老虎的關鍵。我們平時對於知識的積累要做到堅持,這是戰勝一切學習困難的保證,在遇到困難時應該想想武松打虎的故事,學習武松的沉着冷靜,客觀的分析問題,再加上調整好最佳心態,那我想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了。

武松打虎讀後感 7

大家一定看過《水滸傳》吧?裏面有個好漢武松,非常勇猛,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爲當地百姓除害。我讀了這個故事後思緒萬千,有許多感想想說,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故事主要情節,再慢慢告訴你我的體會。

話說好漢武松在柴進莊告別宋江等人後,便開始行程,一天到一個叫景陽岡的地方,他腹中飢渴,便進一家店喝酒,店主說岡上有虎,勸武松別去,武松大笑,未聽勸告,上了岡。誰知岡上真有虎,武松便勇敢地與它展開了激戰,只見武松把老虎嘴直按下黃泥坑裏去,左手緊緊楸住頂花皮,右手握成鐵錘般大小的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武松打死了老虎,爲民除了一害。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當遇到重大問題時,千萬不可以驚慌失措,焦躁不安,更不能喪失鬥志,坐以待斃,要勇敢面對,善於思考,敢衝善鬥,盡一切力量積極設法解決。我們在生活、工作或學習中,也同樣會遇到像這樣的突發情況和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只要我們遇事冷靜思考,沉着應對,就一定能攻克種。種困難,掃除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攔路虎”,最後取成得功!

武松打虎讀後感 8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以鮮明的愛憎感情,塑造了衆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的形象故事!如《武松打虎》就是其中之一。 武松是《水滸傳》中傑出的人物,他是山東清河縣人,人稱二郎。他身高八尺,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是因爲他武藝強,勇猛過人。在景陽岡,武松遇到一隻吊睛白額大虎,他臨危不懼,一把抓住大虎的頭按下黃坑裏,然後用左手緊緊揪住虎的頂花皮,右手握成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氣絕。景陽岡打虎這一壯舉,顯示了武松無比神威的英雄氣概,在他身上寄託了人民戰勝惡勢力的正義理想。 如今我們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也會經常碰到一些“攔路虎”,通常有許多人都會臨陣退縮或者逃避不敢面對,自從我學習了《武松打虎》這篇課文之後,使我懂得做人遇到困難時要臨危不懼,我要學習武松打虎的.精神。要無論在學習上或是生活上遇到了困難時都要不慌張、不退縮,勇於挑戰,勇敢面對,勇往直前。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解決難題,努力成爲學習和生活上的“打虎英雄”。

武松打虎讀後感 9

武松打虎是家喻戶曉的故事。故事中的武松來到了景陽岡下的陽谷縣地面,此時他又飢又渴,便來到了一家叫做“三碗不過崗”的小酒店並連吃了十八碗酒。待武松正要走時,店主卻攔住他並告訴他山上有一隻兇猛的大蟲,只有午間集結了二三十人才能過去,而且這酒叫“出門倒”,三碗以上就別想上崗,要武松在他家先住着。但武松仗着酒壯膽量與勇氣,堅持踉踉蹌蹌地走上了景陽岡,在酒力發作的情況下,與遇到的猛虎進行了殊死的搏鬥,最後赤手空拳將大蟲打死。

這篇故事通過豐富的人物描寫和場景描寫,刻畫出了赤手空拳與猛虎勇敢地較量,擁有英雄氣概的'武松,兇惡陰險的老虎以及從側面描寫出貪生怕死的店主人。從中我也明白了,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知難而進,勇往直前,才能把一件看似根本不可能出現和發生的事情做完、做好。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只有把困難看得淡薄一點,敢於跟苦難困難作鬥爭,在學習生活中即使遇到了再大的“大蟲”,也可以戰勝它。

由此可見,這個故事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意味深遠的人生啓示呀!武松他真勇武機敏,我很佩服他。

武松打虎讀後感 10

我讀了《水滸傳》之《武松打虎》深有感受。我覺得武松真厲害,他竟然連喝十五碗酒後,在醉酒的情況下徒手打死了一隻老虎,真是厲害。

武松與宋江告別後,一日走陽谷縣的景陽崗下。他來到一家酒店連吃了十五碗酒後不聽勸告,一意孤行,來到了一座破落的山神廟看到了山神廟上的陽谷縣領的告示。這才知道真的`有虎。武松不已爲然。又走了一陣,酒力發作,東倒西歪,便把哨棒放在林邊一快大青石旁,剛要躺下。突然一陣風起,樹後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虎。武松“啊呀”一聲跳了起來,拿起了哨棒躲在青後邊。

老虎又飢又渴,兩眼緊盯武松,縱身往上一撲,從半空中竄下來。武松一驚,酒都變成了冷汗冒了出來,急忙一閃。老虎撲了個空。老虎又來,又被武松躲過,老虎再來,武松卻又閃在了一邊。武松乘機雙手揮起哨棒使勁劈了下去,只是哨棒打在了枯樹上,折成了倆截,一截尚在武松手裏。老虎一跳,正好落在武松面前。武松丟掉那半截哨棒。雙手抓住老虎頭上的花皮,向下一按,用盡全身的力氣。一陣拳打腳踢,老虎口鼻眼頓時迸出鮮血來。

我很佩服武松這樣沉着冷靜。

武松打虎讀後感 11

每個人都讀過一些名著,我也讀過,就讓我來爲大家說一說我看過的水滸傳的一則故事——武松打虎。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英雄武松勇敢、機智,醉打大老虎的事蹟。

故事寫得十分精彩,非常生動,膾炙人口,令人對武松的大英雄形象非常深刻,對他的赤手空拳勇斗大老虎的英雄氣慨由衷佩服。

文中寫道武松不聽店主勸,斷然向景陽岡走去,但真的碰上了一隻老虎,那老虎不是吹的,而是一隻吊睛白額大老虎。粗壯的四肢,鋒利無比的虎爪,如鐵棒般的.尾巴。但武松毫不畏懼,拿起哨棒,與大老虎對打起來,老虎見着武松,就勢猛地一撲,卻讓讓武松躲過,老虎又用身一掀,又狠狠地用虎尾一剪,卻都落空了,幾番過後,老虎的氣力就泄了一半,武松雖然受了傷,但越戰越勇。忽地,躍到虎背上,掄起雙拳,對着老虎的頭一陣猛打,打的老虎七竅流血,最後把老虎打的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了。

這篇文章運用通俗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了武松打虎的精彩。讓我們到現在還在流傳着他的英雄事蹟。如果你想知道武松勇斗大老虎的精彩片段,請不忘去欣賞水滸傳裏的《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讀後感 12

其中,我最欣賞嫉惡如仇的江湖行者武松。

武松打虎,施耐庵著作的水滸傳中的故事,主要講述梁山好漢武松在回家的`途中,在景陽岡遇到一隻猛虎,在喝醉的情況下把這隻猛虎打死,爲當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後被世人傳爲佳話。

武松是山東清河縣人,人稱二郎。他“身長八尺”,“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在景陽岡,武松遇到一隻吊睛白額大虎,他臨危不懼,一把抓住大虎的頭按下黃坑裏,然後用左手緊緊揪住虎的頂花皮,右手握成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氣絕。景陽岡打虎這一壯舉,顯示了武松無比神威的英雄氣概。

武松是《水滸傳》中傑出的人物,在他身上寄託了人民戰勝惡勢力的理想。我要學習武松那種敢於鬥爭、勇往直前的精神。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爲他武藝高強,勇猛過人。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碰到一些“攔路虎”,要發揚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慌張、不退縮,敢於挑戰,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解決難題,努力成爲學習上的“打虎英雄”。

武松打虎讀後感 13

在中國四大名著中,有一本叫《水滸傳》的書。在裏面,武松打虎這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那武松真厲害,可有人卻說,武松觸犯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不是英雄。我覺得他說的不對,武松就是英雄,而且是大名鼎鼎的英雄。理由如下:

首先,武松生活的年代是宋代,那時候,還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而且那時的老虎到處都是,不像現在老虎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人們連老虎的'一根汗毛都不敢碰。

其次,老虎出沒時,武松正因爲在景陽岡一口氣喝了十八碗酒,而在石頭上睡着了,老虎正想向武松發出攻擊,如果武松那時不出手,不就是能等死嗎?武松爲了保命打死老虎是天經地義的。

最後,那隻老虎已經吃了十幾個大漢了,害得村民整天憂心忡忡,把自己的關在家裏,還經常幻想:萬一老虎吃了菠菜,成了大力水手,衝過門來吃人怎麼辦,更別說踏出家門去打獵了。正因爲這個,所以武松不費吹灰之力把老虎打死,也算是爲民除害了。

不過,宋代是宋代,現在是現在,武松那時打死老虎成了英雄,但如果我們像武松一樣打死老虎,別說是大老虎,就算是小虎崽,也是犯罪行爲,肯定會受到懲罰的。

武松打虎讀後感 14

《水滸傳》爲明代施耐庵所寫的長篇章回體小說,與《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並稱“四大名著”。《水滸傳》長達一百二十回,要問我最喜歡的是哪段?當然是“武松打虎”了。

武松在景陽岡下的一家酒店一口氣喝下了十八碗“三碗不過岡”。儘管有店家三碗不過岡的規勸,還有官府關於景陽岡大蟲的警示,可武松卻是“藝高人膽大”。當他突遇猛虎時,儘管酒都作冷汗出了,甚至慌亂應付之時,手裏唯一的武器——一根哨棒也打在樹上折斷了。可英雄就是英雄,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武松憑着平日苦練的一身好武藝,靈巧地避開了老虎的“撲、掀、剪”,硬是用一雙“鐵拳”生生將猛虎打死。在閱讀過程中,我既爲武松醉醺醺邁步景陽岡突遇猛虎捏一把汗,也爲武松的臨危不懼而油然起敬。

古人說得好:書到用時方恨少。從武松徒手打死老虎,一方面顯示他的.過人膽識,一方面是他苦練武藝的結果,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只有平時刻苦努力地學習,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在面對一些突發事件時,也像武松遇到老虎一樣,沉着應對,並最後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