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合集]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5篇

[合集]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合集]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5篇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黑柳徹子日本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這本書講述了二戰期間,她在日本一所私立小學——巴學園中的學習和生活。《窗邊的小豆豆》出版後,在日本,甚至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受到很多家長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喜愛。

本書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名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小豆豆的好奇心她把整個班都弄得不安寧,讓老師也無法專心上課,最終學校開除了她。以至於,媽媽不得不把她帶到了新的學校——巴學園。巴學園的教室是廢舊的電車車廂,全校只有五十幾人;第一次見面時,校長面對滔滔不絕的小豆豆十分耐心的傾聽;爲了讓巴學園的孩子不偏食,校長每天午飯時都要問孩子有沒有帶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巴學園不像其他學校一樣按課表上課,而是按照自己的愛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用這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特點思考問題的方法以及他們的個性;巴學園裏還有很多可以發揮小朋友特長的活動。這讓小豆豆覺得在這裏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終於,在校長的指引與關心下,那個在學校由於十分淘氣被退學的.小豆豆,也變成了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孩子。

文中的小豆豆雖然淘氣,卻充滿了孩子的童真、善良。身爲教師的我們身邊不乏遇到這樣的孩子,這讓我們不得不問一問自己: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我們可曾像巴學園的小林校長一樣給予我們身邊的這些“小豆豆”一樣耐心的傾聽,幫助這些“小豆豆”建立自己的自信呢?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面對這樣“淘氣、天真”的小豆豆時更多的是大喊大叫,給予一頓臭罵吧!可當你大聲臭罵這樣一個“小豆豆”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種對自由的渴望,對世界的好奇,正是我們自己也曾經歷過的昨天。

教學之路漫漫其修遠,我們總會爲孩子的調皮而氣惱,但時間久了就會發現,發脾氣並沒有多大作用。天下本沒有壞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每個孩子都需要我們老師給予尊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愛、理解、尊重爲基礎進行教學。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憑興趣做事情,總會在無意識中漠視或違背老師的教學意圖。有時甚至會以調皮、搗亂的方式來引起同學及老師的注意。

活潑好動本是孩子的天性,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這些我們漫漫教學生涯中所遇到的“小豆豆”。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對他們採取寬容的態度,耐心細緻的做思想工作,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學會換位思考,跟他們平等地交談,最終找到癥結所在。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特別之處,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或許這個同學熱愛勞動,那個同學喜愛畫畫,這個同學擅長語文,那個同學樂於數學……每個孩子都只是一個個體,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受到來自父母或社會的薰陶與感染。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教育的意義不正是要把這些擁有善良本性的“小豆豆”們培養成在各自的領域擁有一席之地,爲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的有用之人嗎?

在《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小林先生了,他不僅有耐心、愛心、還有童心。因爲小林先生對學生的大愛,纔有了沒有圍牆的巴學園,才讓更多像小豆豆這樣的問題孩子在巴學園裏快樂的成長,度過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身爲教師的我們也應該學習小林先生這種對教育的熱愛,以及對學生的用心。愛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基礎。我們從事的事業,無處不需要愛。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2

童年是天真的笑聲,童年是豪放的奔跑,童年是無邪的話語,童年穿着幼稚的公主裙,童年是繫着鮮豔的紅領巾……童年對於青年人來說是非常向往的,童年對於老年人來說是非常懷念的……

我是一個書呆子,很喜歡看書。《窗邊的小豆豆》也是在同學的推薦下,滿懷好奇地讀起來的。它勾起了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那些歡聲笑語濃濃的糊在了我的心頭,難以忘懷,揮之不去……

這本書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著寫的,她講述了自己上小學時光的一段童年回憶:小豆豆(作者)因爲淘氣被迫退學,纔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領導下,原來在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大家所能接受的小朋友,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巴學園裏親切、隨和及與衆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孩子們度過了這最快樂的最美好的小學時光 。獨特的教室,獨特的教育方式,我也喜歡巴學園。並不是因爲它是獨一無二的,而是因爲快樂。巴學園裏的老師和孩子們都很快樂,要知道快樂令人生活變得更美好,更充實!

巴學園是作者童年的美好鮮明回憶,對作者而言那裏發生的每一件小事則是童年最美妙的音符。在這不濃不淡的回憶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對童年的魂牽夢絮。童年的世界裏充滿了快樂和天真,充滿了幻想和純潔。每一顆純真的心,都在孩子們的圖書中自由翱翔;每一句動聽的話,都在孩子們那狂草奔放、鳳舞龍翔的文字中滿溢出來;每一張天使般的笑容,都在那“彩色”的圖片中顯示出來!對於童年,我相信大家都有共同說不完的同感以及語言吧?

童年是有趣的。它記錄着每一個小朋友成長的腳步,記錄着每一個小朋友盛開的笑臉,也記錄着小朋友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困難。童年的詩、童年的歌、童年的圖畫、童年的容顏、朝夕晝夜、春夏秋冬、山川河流、大漠廣原……一處處童年的`留影,印下了深刻的記憶。長大了,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地拿出來“翻翻看看”。有時候我們還會爲那些童年無忌而開懷大笑,這是多麼有趣的事啊!

童年是快樂的。親人的呵護、朋友的關心、老師的教育,那都是我們難忘的記憶,亦是一生珍貴的精神財富。總有一日,我們會長大成人,這些童年將會成爲我們的回憶。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時光,追逐兒時的夢想,用堅實的努力收穫最美的童年! 童年的記憶正散發着幽香,讓我們長吸一口氣,聞聞童年的味道,細細品嚐,品味我們的點點滴滴,可能一次純真的微笑,也會成爲我們永恆的記憶。

記得我五歲的時候,過年回老家時,有一次看見一隻土狗一隻腿伸着站着撒尿。於是,我便模仿那隻狗狗的樣子上廁所。恰巧被我媽媽看到了,媽媽問我爲什麼這樣做。我說是因爲看到狗狗撒尿的樣子,所以學着狗狗做。結果引出了衆人的鬨堂大笑,我不由得羞紅了臉。童年的生活,是我們最美好的生活,最快樂的記憶!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巴學園中孩子們的天真、快樂,還有擁有童心的小林校長,他們可以在巴學園裏一起玩耍。雖然到了最後,巴學園毀了,但小林校長確沒有傷心,他想要重建個學校,我真佩服他的執着!讓童年的美好回憶,隨着我們清脆悅耳的笑聲,永恆記憶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3

讀完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被小林宗作的教育思想所感動,結合我一直研究小主人教育,談談我的感受。

顯然,巴學院是非常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精神的一所小學校,首先是自主學習的精神,現在的課堂,學生的自主性顯然被束縛,什麼時間上什麼課,當然都是嚴格規定的,學生只是服從。而巴學院呢,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來上,有的孩子在學習語文,有的在學習科技,還有的在上體育課,自主地練習體操。想想這樣的學習,孩子怎麼會不喜歡,而學校也擁有一套教育方式,就是在一上課,就把這一整天的學習目標寫在黑板上,然後讓學生自己決定先學什麼,後學什麼。那麼,爲什麼孩子會這麼自主呢,當然開始當然是由興趣做支撐了。後來,學生學完自己的感興趣的,下面的怎麼辦呢,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如果學完了,下午有他們都喜歡的散步活動,提前完成學習任務,下午就會散步了,其實就是出去玩了。這是兩個重要的激勵措施,一個是自己的喜歡,一個是爲了自己喜歡的,所以自主學習才這麼容易推進。當然,還有就是學生感覺自己被尊重,所以產生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所以能自主完成自己不感興趣的科目的目標。

巴學院還特別重視生活的自主,爲了提高學生生活的自主性,小林宗作校長顯然是非常注意學生習慣的養成,他發明的吃飯歌“好好嚼啊”顯然包含着生活的好習慣,細嚼慢嚥是學生重要的一個健康生活的習慣,另外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也很詩意化的讓學生養成飲食的習慣。還有就是自己做飯的體驗,小豆豆通過切菜,做鹹菜等事情獲得非常好的成功感。同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體驗,小豆豆在挖排水溝的時候,小林宗作是把她當作一個成人來對待的,提醒他的只是要做完了再弄回去,並沒有阻止她,結果這一次自主的完成,讓她改掉了一個壞習慣,就是上廁所的時候向下探頭。

學生是校園的主人,從校歌的完成和廢棄就可以看出,小林宗作校長顯然是費了功夫,寫了一首校歌,最後的結局是孩子們不同意,那麼校長就擦掉了,校長尊重孩子的意見。還有就是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同位,每一天的同位都不一樣。再就是學生游泳時可以選擇穿衣服還是不穿衣服,學校添置新的電車圖書館時,孩子可以在這裏呆到深夜,去感受學校的變化等,從這些來看,學生的確是校園的主人,所以才能那麼的愛護這個校園,當別人詆譭校園的時候,他們才能唱巴學院,從外面看是好學校,進到裏面是好學校這樣的發自內心的歌曲。

最終讓學生完成內心的自主,小林宗作絕對是一個教育大師,因爲巴學院從來沒有說教式的教育,如站好隊什麼的,可是卻秩序井然。這是因爲孩子的自信、自尊。比如孩子有自己的樹,孩子中午有自己發言的機會,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機會,校長竟會爲一個殘疾兒童準備一個運動會,讓這個兒童在每項比賽中都順理成章地得到第一名,校長不停鼓勵每個孩子,對小豆豆經常說的也是“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最了不起的是他在一開始聽了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講話,真是難得,現在在教育功利化的時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讓孩子自主,讓孩子長出翅膀,在人生路上展翅高飛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想起了一句話,只有老師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4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寫的自己小時候在巴學園上學的一段真實的時光,這段時光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讀完之後,我非常感慨,深深地被作者—小豆豆的一個個故事情節所吸引。她能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記得那麼清楚,描述得那麼詳細,說明了她對巴學園、對同學有着很深的感情,特別是對小林校長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我覺得她是個幸運的人。因爲有兩個人對她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一個是她的媽媽。一個是巴學園的小林校長。小時候,因爲小豆豆特別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退學了,媽媽雖然很擔憂,但她是一個對孩子寬容,能看到孩子優點的人。所以她並沒有訓斥孩子,而是帶着她找到了小林校長開辦的巴學園,在哪裏,小豆豆度過了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她得到了尊重,再也不覺得自己奇怪了。媽媽怕孩子自卑,一直到小豆豆20多歲的時候,才把她被退學的事情告訴了她。從這一點我更加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大,前些日子,學校領導請家長聆聽了專家講座《父母規》,我才真正體會到學校領導的良苦用心!小豆豆媽媽還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就是善於信任她、支持她、尊重她。

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在小豆豆對一句特別難說的話記得非常熟練時,她媽媽說“能夠記住這麼難的話,可見孩子們對感興趣的東西能記得特別牢固”。可見培養孩子的興趣是多麼重要。我也在反思自己,平時在教學中,有時候對學生缺乏耐心,缺乏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興趣,真的是自慚形穢!這學期,各個班級利用早讀的時候讀國學經典《弟子規》,我看到有的孩子沒有用心去讀,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讀,用心讀呢?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有了很大的啓發,知道怎麼去培養孩子的興趣了。

她很幸運,還因爲她遇到了小林校長,校長的教育方式很獨特。最初小豆豆來到巴學園的時候,校長很耐心地聽了她說了4個小時的話,這使小豆豆很高興,因爲以前從來沒有人聽她說這麼長時間的話。她自己也說和小林校長在一起的時間是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讀後感·可見,她在巴學園生活得多麼快樂!經過小林校長的細心培育,小豆豆成長爲一個好學、肯鑽研、樂觀、善良的好孩子。小林校長獨特的教育方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學校舉行的運動會,小林校長讓身材矮小的高橋君感到了幸福,運動會上的第一全都讓身患殘疾的他奪得,是因爲校長特意爲他精心設計了運動會項目,是爲了給他自信,更是爲了在以後生活上永遠有自信。回想起自己在教學中也遇到過像高橋君一樣缺乏自信的學生,班上有個小男孩,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他由姥姥照顧,平時不愛說話,課堂上回答問題聲音特別小,做事也經常丟三落四。有時候我也沒忍住訓斥他幾句。之後,我也感覺自己做得不對。是啊,孩子這麼小,正是需要關愛的時候,正是需要給他自信的時候。我應該學學小林校長,多鼓勵、讚美孩子,給孩子們樹立自信和勇氣。

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恰到好處的教育方式是何等重要,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用心地指導孩子,我不期待孩子們個個優秀,但求個個有所進步,有所成就。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5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或讀了一段話,或讀了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啓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爲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纔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啓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爲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後感。

 第三,選準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裏只能論述一箇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着便是對這些衆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爲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裏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複述了。這主要是因爲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寫好“讀後感”要做到四點:

一、讀懂原文抓中心:我們在讀中可分三步去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通過認真地“讀”,纔有寫“感”的條件。

二、選擇重點作感點:一本好書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點很多,從衆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於寫的感點,作自己讀後感的切入點。

三、讀感結合有側重:處理好寫讀後感時“讀”與“感”的關係。

四、聯繫實際談感受:聯繫自己或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

暑假的一天,媽媽帶我去書店買書。我最愛看書了,於是一口氣挑了好多本!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叫做<<窗邊的小豆豆>>的書上時,我頓時被吸引了!“哇!那一定是本有意思的書!”我得意地想。於是不假思索地拿了下來!那是一本有粉色外皮的書,書皮上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抱着胳膊微笑地看着我,頭上扎着兩個小辮子,可愛!我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她!

回到家後便迫不及待地首先拿出了這本<<窗邊的小豆豆>>貪婪地讀了起來。翻開書,媽媽讓我先看一看書的簡介,這樣就知道這本書大概寫了些什麼東西,哦!看完介紹我知道這是一本描寫作者小時候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故事。她因爲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校長小林宗作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成功的一生的基礎!看完簡介我對 “小豆豆”更加好奇了!“怪怪的”、“被退學”、“巴學園”這些詞語在我腦子裏繞啊繞的,吸引着我趕緊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我只用了五天便把這本書看完了,要不是中途被媽媽搶過去看了幾次,我還會更快地看完!媽媽也非常喜歡這本書,她說看完這本書,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光,很溫暖,很感動!現在這本書我又看了幾遍!書中的內容已經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我經常和媽媽一起討論書中有趣的故事,還會笑個不停呢!每次當我坐公交車時都會想起“巴學園”的電車教室,想象 “小豆豆”光着腳丫在電車教室裏學習、玩耍的種種場景!看到自己在鄉村小學裏當校長的爺爺時,便會想起小林宗作校長!想起他耐心地聽第一天去巴學園報道的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話!這多麼了不起啊!就是這一次的傾聽,讓年幼的小豆豆第一次有了被大人認同的感覺,覺得自己也是可以被別人接受的,覺得自己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

正因爲有如此優秀的校長先生的引導,才使小豆豆從“怪怪的”逐漸變得“正常”了!小豆豆天生性格就是活潑、善良而勇敢的,我有許多要向她學習的地方:比如我不夠勇敢,我想自己一定沒有勇氣和智慧幫助書中的泰明爬上那棵小豆豆的樹,讓身體有殘疾的泰明也能感受到正常孩子所擁有的快樂和幸福!

“巴學園”是洋溢着快樂和幸福的地方!有上完課的田間散步;有集體的“禮堂”宿營;有“旱田”的勞作和耕耘;有等待的“電車”來時的興奮和激動;更有那“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我和媽媽經常在做飯和吃飯的時候也把我家飯桌上的飯菜來歸一歸類呢!彷彿我的旁邊正坐着那個機靈古怪的小豆豆,我邀請她也來嚐嚐我媽媽做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想想真是很快樂!

我經常會想像小豆豆長什麼模樣,書中的插圖彷彿給了我答案!可媽媽告訴我,那些圖片中的小女孩並不是照着小豆豆的樣子畫的哦,那是日本一位著名的畫家的作品,是書的作者挑選了當中一些合適的小朋友的圖片放到書中的!可是我還是願意相信,那畫中的小女孩就是我喜歡的小豆豆的樣子!

這本書裏還有許多有趣、有意義的好故事,總之,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對,還有,這也是媽媽最喜歡的一本書哦!聽我說了這麼多小豆豆的故事,你還不動心嗎?趕快去看吧,你也會喜歡的!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7

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做成的教室;一個能微微笑着聽一個小女孩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而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的校長;一個每天從自己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上午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還要組織大家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的課表;一個每天有“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的午餐;有一個能夠讓學生自己選定的,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的稀奇古怪項目的運動會……很難想象,這麼多的一個一個都來自一所學校——“巴學園”。《窗邊的小豆豆》就是講一個因爲淘氣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小豆豆到“巴學園”後發生的新鮮動人的,也是令人羨慕的學習生活。

看完《窗邊的小豆豆》一書讓我感悟到許多,說心裏話,我是很羨慕小豆豆的,因爲小豆豆太幸運了,有這麼理解她的校長先生和媽媽。小林校長用他的環境、師者的言行、各種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到愛、平等、自由與秩序。在這本書裏我想我已經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東西,那就是:“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是有着優良的品質。……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要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爲有個性的人”!

巴學園爲我們展示了教育最爲理想光輝的一面:每當校長先生看到小豆豆,就會對她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簡單的話,給了小豆豆無數的信心。是的,孩子們是多麼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呀!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句話,都能給孩子帶來欣喜,早上,孩子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老師及時送上一句真誠地讚美:“你今天可真精神!”看到孩子在打掃衛生,送上一句:“你真能幹!”看到作業本上整潔的字跡,你說:“你的字寫得真漂亮!”相信,孩子們一天的心情都會很好,他們會認真地做每一件事,因爲,老師關注到他了,老師非常喜歡他。而我們的現實教育又如何?我們生活在生活當中的教育者是如何進行教育的呢?多年來,我們的教育以甄別和選拔爲指歸,熱衷於排名次、比高低,並以此作爲所謂的標準來確定學生的學習成效,確定教師的工作實績,確定學校的檔次級別,其結果只有少數“優秀者”能夠體驗成功的快樂,而更多的人成爲陪襯者、失敗者、殉葬者。

因爲過分關注“結果”,我們的學校沒有了生機,歌聲少了,活動少了,有的是月考、週考、階段考、摸底考,有的是預賽、複賽、選拔賽、淘汰賽,有的是“無邊試卷蕭蕭下,不盡題海滾滾來”。

因爲過分關注“結果”,我們的老師沒有了熱情,合作少了,交流少了,有的是無休止的'加班,有的是冷冰冰的競爭。你給學生出10道題,我給學生出20道;你爲學生補一小時,我爲學生補兩小時,大家都在“分數”這輛戰車上頑強地打拼和奮鬥。

因爲過分關注“結果”,我們的學生沒有了個性,微笑少了,興趣少了,有的是分數面前的沮喪,名次面前的惶恐,有的是老師責備的目光和父母恨鐵不成鋼的嘮叨。星期天沒了,節假日沒了,他們的生活空間被一點點擠佔,他們每天都在“應試號”這艘戰船上疲勞地航行,他們都期待着有一天能駛入高考成功的那個美麗誘人的“港灣”。

而我們都知道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於塑造健全的人格、展示人性的魅力,關愛生命的成長。教育的魂魄就在於對人的關注,融入人的生存、生長、生活和發展的過程。而我們對教育賦予了太狹隘的結果,寄託了太多功利的目標,添加了太繁重的負擔。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對學生鮮活生命的關注吧,不要讓我們的孩子成爲考試的機器、分數的奴隸!不要把目光聚焦於那功利主義結果上,不要讓教育的翅膀綁上沉重的金塊!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8

剛聽到這個書名,還以爲“窗邊的小豆豆”是指長在窗邊的一種可以吃的植物呢!看了書後才知道,原來小豆豆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很感謝爸爸給我買了這本有意義的書,它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化身;讓我懂得父母的一片苦心;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更讓我接觸到了一種令人羨慕和嚮往的教育方式。

主人公小豆豆最後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個朝氣蓬勃、天真爛漫、十分懂禮貌的小朋友,要知道她以前可是個人見人討厭的“壞孩子”。在媽媽的關愛下,她來到了一個改變她一生的地方,也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巴學院。在巴學院裏有着太多和別的學校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環境和教育方式;有能讓同學們接受的校規;還有一位爲同學着想的校長,這簡直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個快樂的'天堂。而創辦這所與衆不同的學校的人──小林校長,他沒有那種威嚴的神情,也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勢,而是非常和藹可親地對待他的學生,簡直就像一個好父親關愛自己的子女一樣。我真想成爲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儘管這個大家庭裏只有五十個人,但在這個大家庭裏你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不會因爲身體的缺陷被冷落在一邊,也從來不會有老師向家長告狀,這麼好的學校上哪找去呀!

小林校長是我所看到的一個最瞭解孩子的校長,學校的名字叫“巴學園”,是因爲在這裏,一切都遵從小孩子的天性。他利用長着綠葉的樹做校門和圍牆,用廢棄了的電車做教室,使孩子們一進這學校就感興趣;上課時的座位可以自由選擇,每天的學習科目順序也可以自己選擇,一天的學習任務完成了就可以出去散步;他甚至讓孩子們在大禮堂裏體會野營的快樂;讓孩子們帶了毛毯和睡衣住到學校裏,只爲讓孩子們在凌晨時看電車的到來;他讓家長給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學校來,只爲孩子們可以盡情玩耍,不用擔心弄髒弄破衣服;他了解孩子們飯前喜歡說話的特點,就允許孩子們吃飯前嘰嘰喳喳先把話說個夠,甚至還特意設計了每天請一個同學飯前當衆說話的活動……這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令我們這些孩子羨慕不已。

小林校長用他的環境、師者的言行、各種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到愛、平等、自由與秩序。比如:通過韻律操,讓孩子們“在心靈和身體兩方面都得到和諧的發展”;通過散步讓孩子們感受世界,學習理科、歷史、生物等知識;通過全部學生不分男女都可以光着身子在學校游泳池裏游泳,讓孩子們體驗到“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無需自卑的。他還通過讓孩子們在晚上扮妖怪,行夜路,來練膽量,戰勝恐懼。通過對每個孩子無微不至地關心與幫助,讓孩子們體驗到愛的美好感覺……他能讓孩子不知不覺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學到有用的知識。

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時,我思忖着:爲什麼我們的國家就沒有這樣的學校?如果有的話,我相信它將成爲我們所以孩子們爭着要去的學校;如果我們的老師也能像小林校長那樣,那該多好啊,我們可以和老師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和老師說說悄悄話,那可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啊!真希望所有的老師和家長們都來看看這本書,都來做一個真正瞭解我們孩子,以我們孩子的方式來愛我們的人!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9

其實天下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和壞家長。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只是某些孩子生性好動(比如小豆豆)和一些孩子比較大咧咧。 但是不管他們因此犯了錯誤還是怎麼樣,都不可以妄下"壞學生"的定論。 他們都需要尊重。 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注意,先尊重學生,嘗試從他們的那個角度想一下這件事情,弄明白他們爲什麼這麼做。跟他們平等地交談,解開他們的心結,然後再教導。而巴學院就是這樣,比如說,巴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的時候聽她講了四個小時話,不打斷,知道她想停的時候才停。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夠溝通。而現在很多教育者和家長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教育者對孩子們的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熱心。這是源源不斷的動力!

童年的香味兒和千金難買的教育真言就在這本書,這就是當我看完了《窗邊的小豆豆》最大的感想。

巴學園,儼然一個教育的理想園,正是因爲這樣一位理想的校長---小林宗作校長。他對幼兒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他很有創意、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他尊重兒童,擁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懷。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友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對這個"頭髮稀疏,牙齒脫落"的老人肅然起敬的同時,我想我已經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東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價值就在能把孩子的這種本真發掘出來並保持下去,讓他成爲他自己。"

同樣是基於愛,我們身邊的很多父母並未如小豆豆的父母那樣,或許在他們認爲,愛的方式只能是教育與管理,而不是寬容與順從,或許在他們眼裏,對於孩子的妥協就意味着放棄。當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們都應該去接受,而我也並無意指責或評判什麼。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童年,也都曾從教育的歷程中一路走來。很多時候,愛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得到的結果並不一定就如人所願。書只是引子,我們卻應該去承擔思考的責任。

中國的父母們總習慣於替自己的孩子打點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套用到他們身上,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孩子真的有用嗎?孩子們難道就不應該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嗎?孩子們誠然要學會適應社會,但適應難道就意味着個性的泯滅嗎?

這本書不僅讓我記住了"巴學園",記住了小林老師,記住了一個慈祥的媽媽,讀出了怎樣去面對一個孩子的行爲,讀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讓我們好好思考一下過去的我是如何,今後又該如何吧

7歲的小豆豆在大人的眼裏肯定是算不上個好孩子,她剛上小學一年級便被學校強制退了學。好在"玩劣"的她被一個在外人看來非常"怪"的學校收留了。這個怪怪的校長,極其注重對孩子自身個性的培養,並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空間。於是小豆豆們獲得了真正的來自於心靈的感動。下面節選的文字就是描寫小豆豆在巴學園第一天的學習生活。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0

《窗邊的小豆豆》,這個聽起來充滿童稚的名字,是媽媽小時送予我的,最近翻來重新品讀,又會有不同的樂趣和發現。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黑柳砌子的作品,雖然我不喜歡日本人,但是這本記錄作者童年的一段真實生活的作品卻讓我改變了對日本人的看法。這本書主要寫小豆豆來到新學校巴學園的一段美好的時光——電車教室、健康樹皮、溫泉旅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野炊、韻律操……這些事情多麼使人留戀。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裏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看完了厚厚的整本書後,又一遍一遍的回味。

這本記錄小豆豆的在“巴學園”真實時光的書,每一處都值得一遍一遍慢慢品讀,那篇《散步》,一路上的一花一木都讓人覺得愜意至極:“出了校門後,女老師走在中間,九名一年級的小學生沿着小河邊走着。小河的兩岸生長着成排的高大櫻花樹,就在不久前,櫻花剛剛怒放過。”景物襯托出散步的悠閒、美好、愜意。

我至今爲止記得最清的是那篇《泰明死了》。這篇是從一個友人的視角描寫的一件極悲傷的事情,這篇的神態描寫很不錯,關於小豆豆的心理、神態描寫:小豆豆的腦海裏涌起了關於泰明的影像:春假前,大家分手的時候,泰明把書遞給自己,他那彎曲的手指;第一次遇見泰明的時候,小豆豆問:‘爲什麼你要那樣走路呢’,泰明沉靜的回:‘我得過小兒麻痹症’時,他那溫和平靜的聲音和微笑着的臉龐;那年夏天,兩個人進行大冒險——祕密爬樹的'時候,年齡和身體都比小豆豆大的泰明,卻完全信賴小豆豆,把一切都託付給她。那時候感受到的泰明身體的重量,現在想起來,是那麼令人留戀。而正是泰明告訴小豆豆,“美國有一種叫做電視機的東西”……

還有那段雖然只有一個人說話,但另一個人會知道的對話:“再見了。”

小豆豆悄悄地和泰明道別:“也許,等我們長大以後,有一天會在什麼地方碰到。那時候,要是你的小兒麻痹症治好了,該有多好啊!”

說完,小豆豆站起來,又看了看泰明。對了,忘了一件要緊的事!

“《湯姆叔叔的小屋》,已經不能還給你了。就讓我替你保存着吧,一直到再見到你的那一天。”這段對話寫出了小豆豆的天真和對世界的懵懂,讓人眼淚被迫流了一臉,小豆豆不會再見到他了,她卻沉溺於自己的世界,自顧自說話,但是我相信泰明是一定會知道的。

《一生的心願》,小豆豆一生的心願——買那隻馬上可能就會死去的小雞,結果第四天、第五天,兩隻小雞接連死去了。那句:還供上一枝小花,體現出小豆豆的天真。盒子裏還落了幾根羽毛、不由得咬緊牙關,都顯出小豆豆對一件小事物的懷念,畢竟是她“一生的心願”啊!最後那句總結的也很好:“一生的心願就這麼早早的夭折了,這是小豆豆一生中第一次品嚐到“別離”的滋味。

此外,小豆豆怕記不住野炊的地方,竟在回家時一遍一遍反覆念,野炊時捏耳垂的動作;捨不得把手裏的車票交出來,一口氣說了四個小時的話……小豆豆的天真和可愛是誰也不能及的。小林宗作校長,在《放回原處》小豆豆掏廁所時,只是說“弄完放回原處。”;一個瞌睡不打的聽小豆豆說了四小時的話,也是對一個小孩兒的尊重;他獨特的教育方式,每一節課可以自己學習自己喜愛的課程;還有飯前歌,讓學生開心的吃飯。他帶給人一種值得信任、依戀的感覺,就算在書上,依舊也能感受到。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1

最近根據學校安排我看了一本書叫《窗邊的小豆豆》,書中主要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故事。作者小時候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閱讀之前,對於題目中的“窗邊”曾簡單地理解爲窗戶旁邊,但看完書之後,便明白了這個詞給人一種被排除在外圍,而不是處於主體地位上的感覺。在日本,窗邊族,指的是那些被人們冷落了的孩子。他們不是有生理缺陷,就是有心理上的或者性格上的缺陷。但這些孩子在巴學園中,卻收穫着歡笑和喜悅,之後在各自的崗位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書中,我被小豆豆------一個充滿稚氣又可愛的孩子吸引着,但更被陪着小豆豆成長的巴學園小林校長的耐心和愛心而吸引。在小林校長第一次見到小豆豆時,就聽小豆豆聊了四個小時,能聽一個孩子聊那麼長時間,需要多大的耐心,而小豆豆也從那一刻開始信任小林校長;在學校舉辦的“小型運動會”中,校長特意爲高橋設置了項目,高橋每一項都獲得了第一,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讚歎。這麼一來,培養了殘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補償———自尊和自信。諸如此類的例子,有許多。

“愛”,是小林先生教育的宗旨。讓孩子們學會愛人,學會感恩,是小林先生的目標。巴學園培養出來的學生在成年之後都成爲了日本的棟樑之材,小林先生功不可沒。“一切爲了孩子,爲了一切孩子,爲了孩子的一切”,是小林先生的真實寫照。個性培養、愛心培養等獨特的教育方式使小林先生永爲後人銘記、懷念,而這正是我們應該借鑑的。小林先生獨特的人文關懷精神和借鑑自西方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箇中國教師研究學習。

前幾天在聽講座中,教授講了一個故事《幸運的'英子和不幸的黑子》,也說明充分了解學生,關注學生智力因素的同時,絕不能放鬆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關注。我想起皮革馬力翁效應,當你把一個孩子當着一個“好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他就會越來越好;而當你心裏認定他是一個“壞孩子”,你再怎麼努力也都無濟於事,註定你的付出和你的結果是事與願違的。在巴學園裏,每一個孩子都被認爲是最好的孩子,接受的是尊重、是關懷、對孩子心靈上每個細節的關懷,校長、老師用“愛”照亮每個孩子的心靈,孩子同樣用“愛”照亮着身邊的人。

中國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謂恪盡職守,但在瞭解學生的內心這一點上,小林先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家。教師,不應該是扼殺童心與純真的殺手,不應該是隻追求考分的討債人,更不應該是填鴨教育的實施者,而應該是在孩子心中播種愛與光明的使者,是他們漫漫人生之路的領路人;教師,不應該讓孩子們咬牙切齒、唾罵議論,而應該用愛、用諄諄教誨和理解讓他們銘記終生、感恩懷念,讓他們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存在,在寒冷中感受到慈母般的溫暖。

做一個關注學生心靈的老師,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們心連着心,情牽着情。教師有了愛,纔會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只有全身心地去愛孩子,才能讓孩子真正的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孩子就像是一株幼苗,用心去澆灌,才能使它健康茁壯地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2

有這樣一個學校,親善的校長可以耐心地聽你東拉西扯地說上四個小時;一個同樣擁有黑板、桌子、椅子用電車做成的教室;上課的時候你可以先從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校還可以有散步、游泳、露營、泡溫泉的活動;可以在盒飯裏體會到什麼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這個學校另類的學校就是——巴學園。

想一想,這個學校有多麼的美妙!

哦,沒有老師總是板着臉訓你;沒有大堆的作業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沒有規規矩矩條條框框拴着你讓你失去自由;沒有人因你的缺點嘲笑你、鄙視你;沒有……

這像是天堂裏的學校王國。

可是這樣的學校真的存在過。淘氣的、怪怪的、讓人無法接受的小豆豆,因爲自己性格退了學,可她幸運地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學校——巴學園。小林校長接受了她,用特殊的愛和教育改變了小豆豆,讓她快樂成長和學習的同時,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正常孩子,從而改變了她的一生。童年的美好“巴學園生涯”爲她親善大使、作家、主持人的身份奠定了基礎。她的《窗邊的小豆豆》爲我們帶來了多少歡樂、驚歎和感動呀!

這本書之所以吸引我們,是因爲它令人稀罕的環境、獨特的教育方式。

學校的大門是用兩顆矮矮的活樹做成的,樹上還長着綠色的葉子,教室是六輛停在那裏的“電車教室”,明亮的玻璃在清晨的陽光裏閃閃發光,車裏有行李網架,司機的座位換成黑板,電車的長椅換成小學生用的桌子和椅子,同學們可以想坐哪裏就坐哪裏。

吃午飯的`時候,同學們都集中在禮堂裏,50多個人,像一個熱鬧的大家庭,笑着,大聲地說着話,展示自己盒飯裏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什麼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呢?當初我也很好奇,讀了以後才知道,原來學校爲了怕孩子們偏食,讓家長爲孩子準備葷素搭配、全面均衡的飯菜。山的味道,就是蔬菜啦、肉啦、牛啊雞啊豬啊,長在陸地上的就歸入“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就是魚呀、海味呀什麼的。如果少了“山的味道”或是“海的味道”也沒關係,校長夫人會添加缺少的食物,這樣不但味道好極了,整個吃飯時間也有趣了很多。

如果在一上午把一天的學習計劃都完成了的話,下午就可以出去散步了,學生們沿着小河走,看着怒放的紅色櫻花,多麼美妙!天空藍藍的,一望無際的田野,種着金黃色的油菜花,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哦,這樣的課堂誰不喜歡?

在暑假裏,巴學園還有一個“主要節目”——溫泉旅行。同學們坐火車,坐船,到達了一個叫“土肥”的地方,可以在海里游泳,然後洗溫泉浴,在土肥住三天兩夜,浸泡在熱熱的溫泉裏,盡情享受難得的溫泉海水浴,還可以接觸到實際生活,的確是很好的旅遊項目哦。

總之,巴學園帶給我們的是不同的感覺,孩子們可以在校長和老師的引導下,自由、快樂、健康的學習和成長,在這裏,大家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做一個不受歧視的快樂好學生。在巴學園薰陶下的學生一定是別具一格同樣成功的人士。

童年只有一個,而巴學園給了孩子們一個金色的、快樂的、影響一生的美好童年。

我們無比嚮往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3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明白了孩子淘氣,學習不好並不算什麼,更不能說明孩子的未來沒有前途。主人公小豆豆,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就是一個因淘氣而被退學的孩子,來到巴學園,在小林家做老師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後來成爲日本著名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可見,小林老師成爲了作者一生的奠基。

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正是這樣的教育理念,小林老師創辦了全新的學校“巴學園”。學校的大門是用矮矮的樹枝做成的。教室也是用廢棄的電車改裝而成的,在這裏,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而決定上什麼,孩子們可以上午完成作業,下午就可以去散步,遊戲,還可以整天泡在圖書室裏,看自己喜歡的圖書。老師清楚瞭解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小林老師尊重孩子們,釋放他們的快樂,可以在大廳的地上畫畫,可以光着身子在游泳池裏游泳,可以帶着毛毯來大廳露營,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樹,這些快樂的事情是興趣的營養劑。單憑這些,孩子們的一天都是鮮活的,放學不願離開這裏,在家更想早早來到學校。

小林校長尤爲尊重個性極強或者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想盡一切辦法,採取獨特的教學活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舉辦運動會,大部分項目是考慮到身體有缺陷的孩子而專門設計的。最後,最後全校最矮的高橋君得到了很多項目的冠軍,從此,他變得更樂觀自信了。

主人公小豆豆爲了找到掉進便池裏的漂亮錢包,把便池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是說了一句:“弄完以後,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在平時,校長最喜歡對小豆豆說的話是:“小豆豆,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從此,小豆豆相信了自己就是一個好孩子,變得更加自信,以至於冒險的幫助患有小兒麻痹的泰明,實現泰明的心願,讓他爬上自己的樹,再現了小豆豆的善良與真誠。

巴學園的所有老師,都去努力尋找孩子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做到一視同仁,在巴學園裏,所有的孩子們都學會了關心別人,在這裏,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所有這一切,對孩子們的身體和心靈得到和諧的發展。正如小林老師所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

我很羨慕那些曾在巴學園上學的孩子,更羨慕有這麼一位懂孩子的好老師,還有巴學園這樣特殊的校園。所以主人公小豆豆在這裏成長爲一個情感豐富,心地善良而又單純快樂的孩子,爲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礎,可見良好的性格培養,纔是孩子一切的前提。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的影響,有來自周圍的影響,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的發現這些---優良品質”,並讓他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爲富有個性的人,我們作爲幼教工作者,雖不像小林老師那樣全心的挖掘孩子的天性,但我們可以去呵護孩子的心靈,儘量地把快樂的童年還給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4

胡靜亦,在秦皇島住了13年,現在浙江海鹽。

如果有這樣一個女孩子。她會在上課的時候把課桌開開關關,她會在課堂裏對窗外的宣傳藝人和燕子打招呼,她會在美術課時在桌子上畫上軍旗使老師苦惱,她甚至還會“打擾”隔壁班的老師。

如果有這樣一個學校。它的一切都與衆不同:它的校門是從地上長出來的矮樹,它的圍牆是由各種各樣的樹木組成的,甚至它的校園裏有着六輛電車作爲教室。

如果有這樣一本書。它是由一個孩子的視角所講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東京,它的主人公是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女孩子,它有着令人嚮往的學校“巴學園”,它還有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

黑柳徹子就爲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美好而令人嚮往的學校,她寫的這本書是日本有史以來銷售量最大的一本書。她還是著名的節目主持人、亞洲唯一一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她就是小學一年級時就因淘氣而被退學的小豆豆。她所講述的這個非常與衆不同的學校就是“巴學園”,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窗邊的小豆豆》。

小豆豆第一次來到巴學園的時候,就被這所奇怪的學校深深地吸引住了,因爲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一所學校會“用電車作爲教室”。在接下來第一次看到校長先生時,校長先生告訴自己“跟老師說說話吧,說什麼都行”後,興奮的說了4個小時的'話,而校長先生就那麼認真的聽着,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點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對孩子的尊重吧,因爲他的做法使小豆豆感到“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

巴學園的上課方式更是特別,小學生們的座位都是由自己的心情每天都可以變化的,課程也是由老師寫在黑板上一天的內容,孩子從自己最喜歡的科目開始學習的,如果有不會的題目可以去問老師,老師耐心講解過後又會出例題。這是真正的學習,因爲是由自己的愛好開始學習的,所以不會發生心不在焉、不認真的情況。

我應該是和小豆豆一樣第一次見到校長先生和他的巴學園就被他們吸引住了吧,我覺得不可思議,覺得羨慕,也覺得微微有點難過。因爲很不幸我生活的十多年來還沒有見到這樣特別的學校和如此尊重孩子的大人,可是這樣的學校和老師,畢竟又是少之又少的吧。

我是那麼喜歡這個學校的一切。

這本書可以讓我回憶起童年的很多事情,比如像小豆豆一樣在地上滾來滾去,熱愛小動物,還有我小時候跟她一樣是個令人頭疼的孩子。記得我很小的時候上美術課,老師讓把一件衣服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我就異想天開的把兩個袖子塗成了兩種顏色。然後老師拽着我的袖子說,誰的衣服袖子是兩種顏色呢?接着把可憐的我罵了一頓,後來以我的大哭結束了這件事。我想如果要是換成小林宗作先生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說我什麼的吧。因此每當回憶起這件事的時候,總是有點遺憾,那個老師真是扼殺了天才。

從很小的時候就規劃過自己心目中的小學,它不一定要有頂級的教學設備,但一定要有很好的老師。他們上課時風趣幽默,下課時與同學打成一片,最最重要的是,他們一定要了解,尊重孩子,用自己的行爲打動學生。巴學園就正好和我心目中的學校相符,所以我是那麼喜歡巴學園,那麼喜歡小豆豆。

我期待在我長大的某一天也蓋一座這麼有創意的好學校,如果我的學生會把衣服的袖子塗上兩種不同的顏色我也不會責罵他,因爲我和小林先生一樣,希望他們能夠找到他們自己最陽光、最燦爛的童年。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5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記述的是關於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童年上小學的一段真實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可愛頑皮的日本小姑娘----小豆豆,她在自己的母校“巴學園”所經歷的改變她一生的真實故事。因爲小豆豆小時候老是像一粒粒的豆子那麼頑皮地蹦來蹦去,十分淘氣,而且好奇心也特別的強烈,對每樣事物都充滿了興趣,所以才上一年級,就因爲老師受不了她那“不尋常的邏輯”而被其它學校退學了。後來她的媽媽帶她來到了巴學園,幸運的她遇到了和藹可親的小林校長,在小林校長的細心愛護和教導下,讓在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人人接受並越來越招人喜歡的好孩子。

雖然書中的小豆豆很頑皮,但她的天真可愛,活潑開朗是毋庸置疑的。她頑皮起來會不顧一切地向一張報紙跳去時,沒想到卻掉進了廁所的掏口裏;當她上廁所頭往下看的時候,不幸她那五顏六色的錢包和白色蕾絲帽“啪”地一聲掉進了廁所裏……這些趣事都讓我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然而小豆豆也會誠心誠意地幫助泰明爬上“自己”的樹並和校長勇敢地交流自己的想法,這又讓我很佩服小豆豆的大膽和自信。

書中那位慈祥、溫柔、善解人意、爲他人着想的小林校長也給了很多人溫暖,奇特的巴學園也是很多孩子嚮往的地方。遇到小林校長是小豆豆的幸運,也是孩子們的幸運。小豆豆被原來的學校退學後,媽媽帶她來到巴學園,小林校長認真又耐心地聽了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話,並同意讓小豆豆在巴學園讀書。作爲老師的.我們,在與孩子進行交流時,我們應該向小林校長學習,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因爲只有孩子向我們敞開心扉,我們才能知道孩子的需求。然後我們才能對孩子進行對症下藥,從而讓孩子有所進步。小林校長確實與衆不同。文中小林校長說的一句話讓人深思:“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所以小林校長並不像其它校長一樣只追求孩子的成績如何好,他熱愛每一個孩子,總是對孩子們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而且還帶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小林校長這樣充滿鼓勵式的教育不僅改變了小豆豆的人生,也給了很多教育人啓發。

另外“巴學園”也是一個與衆不同的學校。 “巴學園”不像正規的學校那樣有圍好的城牆,它的教室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給了孩子新穎的感覺。 “巴學園”的午餐是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來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是自己從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巴學園”的運動會是能夠自己策劃稀奇古怪的項目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巴學園”的活動是上午如果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大家就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巴學園"就是這麼的與衆不同,它總是以孩子爲出發點,能夠讓孩子充分的發揮其能動性。

這本書中的天真可愛的小豆豆,善解人意的小林校長,還有新奇有趣的巴學園都會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美好的回憶,正是因爲讀了這本書才讓我真正懂得了自由,真正懂得了傾聽,也真正懂得了每一位孩子都是"造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