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實用]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實用]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巴黎聖母院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1

這本書看完好幾天了,那感覺就像是有一團說不清是什麼東西一直堵在心裏,很想找人和自己探討,很想讓它澄清。書裏面經典情節很多很多,那裏面展示很多,我不能一一重複,就這樣藉着幾個點,簡單說幾句好了。

讓我印象深刻場景是作者筆下當時那些建築,那些奢華象徵權力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思想,以及爲了自己願望可以做什麼事情,一切都假借神聖宗教,一切都假借神聖教堂來展現,展現建築家審美觀,也就是個人才華,或者展示自己能力,我想那時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聖宗教外衣下面,典型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從那許多錯綜複雜毫無章法建築羣,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內心是怎樣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後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教堂尖頂,正是人們扭曲靈魂在對着蒼天做這無聲哀號!

教堂裏面是那麼陰森恐怖,這讓人聯想到在宗教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骯髒和敗壞,真善美宗教和利用宗教製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強烈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這樣對照下進行,讓人心靈深刻體會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劍,你會盡你全力去刺破那層蒙在社會上空陰雲,那陰雲是邪惡,你對它充滿了憤怒和鄙視,就像書裏面那些流浪漢們對待社會瘋狂報復。可是你不能,因爲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惡,你就先要將代表着真善美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麼殘酷事情啊!還有比人喪失本性更悲哀麼!

印象深刻是這樣幾個人物,代表美麗善良姑娘--愛斯梅拉達。她不僅有迷人外貌,更有一顆純真善良心靈,從她對待那隻山羊,救下那個落魄詩人,對於傷害過自己卡齊莫多,送上水和憐憫,對待愛情犧牲,等,我們看到她是美麗,她身上心靈上沒有污垢,她是沒有被污染。可是,這樣天使一樣姑娘,受到是怎麼樣對待呢?流浪,在最骯髒環境裏面生活,被所謂上流社會排斥和嘲諷,被玩弄,被拋棄,被誣陷,被威脅,最後,作了徹底犧牲。

書中描寫了一個那樣社會,和在那個社會生活中種種人物狀態,麻木如那個弗比斯,最底層如老鼠洞裏那幾個隱修女,瘋狂副主教,還有盡全力反抗最醜陋卡齊莫多,副主教和卡齊莫多形成了人性上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美麗姑娘,同樣遭到了拒絕,他們愛都是那麼熱烈,那麼誠摯,可是,一個是佔有,一個是奉獻,已佔有爲目,當目無法達到時候,他想到是毀滅,毀滅別人;以奉獻爲目,當無法奉獻時候,想到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我想這也就是世界名著真正魅力所在,他讓人看到不是一個簡單故事,他深刻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一些活動,無論放在什麼時候,什麼社會,人共性是始終存在,對美好向往,對美好追求,對美好讚美,人是一個天使和魔鬼綜合體,人和人經歷沒有相同,也就是說,社會本身就不可能讓所有人享受到同等待遇,這種不一樣待遇,讓多少人內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對美好追求阿!林林總總骯髒巧取豪奪,充斥着我們眼睛,振盪着我們心靈,我們該怎麼辦?

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答案。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2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醜對比”。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波希米亞少女愛斯美拉達是巴黎流浪人的寵兒,靠街頭賣藝爲生。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因爲不忍心看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接受詩人甘果瓦做自己名義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見卡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會同情憐憫,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鐘人的脣邊。這樣一個心地高貴的女孩,竟被教會、法庭誣衊爲“女巫”、“殺人犯”,並被判處絞刑。作者把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恨。

至於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鐘人卡西莫多,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表面上,過着清苦禁慾的修行生活,而內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而加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美拉達那裏,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溫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託在愛斯美拉達的身上,可以爲她,可以爲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

這種推向極端的美醜對照,絕對的崇高與邪惡的對立,使小說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能捲走我們全部的思想情感。這也許正是浪漫派小說的魅力所在。

在《巴黎聖母院》中,作者以極大的同情心描寫了巴黎最下層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們舉止粗野,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有教養、文明的世界裏的.人的美德。互助友愛,正直勇敢和捨己爲人的美德。小說中巴黎流浪人爲救出愛斯梅拉達攻打聖母院的場面,悲壯、激烈、慷慨、驚心動魄。

作爲浪漫主義文學的里程碑,這部小說最明顯的標誌之一,是雨果把善惡美醜做了鮮明的對比。

但這種對照卻不是按傳統的方式不美與善,醜與惡分別集中在兩類不同的人物身上,或是根本回避醜怪的一面,而是讓他們互相交錯:外表美好的,其內心未必善良;外表醜陋的,其內心未必不美,未必不善。

巴黎聖母院,威嚴赫赫,以其不朽的智慧,在它存在迄今八百多年中,默默注視着滾滾河水、,曾經是多少人間悲劇、人間喜劇的見證!在雨果的這部小說中,它彷彿有了生命的氣息,庇護愛斯美臘達,證實克洛德的罪行,悲嘆衆路好漢嘗試打擊黑暗統治而英勇獻身的壯舉,驚讚卡席莫多這“渺不足道的微粒塵芥”把一切首都,愚昧迷信、野蠻統治猖獗的那個社會之中,發揮其橫掃一切的威力。《巴黎聖母院》作爲一部浪漫主義代表作,正是由於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畫中世紀的法國社會真實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據動人的情節發展,凝聚、精煉在這部名著中而呈現出它們的生動面貌和豐富蘊涵,贏得了繼《艾那尼》之後浪漫主義打破古典主義死板的又一勝利。這是一部憤怒而悲壯的命運交響曲。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3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4

“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東西。”--題記

閒暇之餘,我從書架中抽出那本落滿灰塵的《巴黎聖母院》。斑駁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細碎的灑在木桌上,輕輕地抿一口香茗,翻開還殘留着油墨香的書。

我的思緒飛入書中。古老的街道洋溢着玫瑰的芳香,哥特式的教堂傳來厚重的鐘聲。一羣白鴿結隊而飛,在巴黎聖母院上空留下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風兒吹,花兒飛,在夕陽下訴說着那遙遠時空中的悽美故事。

主人公卡西莫多生來就奇醜無比,巴黎聖母院的.克洛德收養了卡西莫多,讓他在聖母院裏當敲鐘人。由於長年敲鐘,他的耳朵被震聾了。一個節日的晚上,克洛德遇見了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達並愛上了她,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弗比斯上尉所救,愛斯梅拉達因而愛上了弗比斯,兩人約定相會。這件事被克洛德得,藏在他們約會的地方用匕首刺傷弗比斯,自己溜走。嚇昏過去的愛斯梅拉達被判絞刑,行刑是,卡西莫多救走了愛斯梅拉達,將她藏在聖母院中。流浪人們爲救愛斯梅拉達誤與卡西莫多大戰,在混亂中,愛斯梅拉達被有克洛德帶領的軍隊絞殺在廣場上,卡西莫多憤然將克洛德從教堂頂樓推下,最後卡西莫多緊緊地抱着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死去。

卡西莫多和愛斯梅拉達是美麗的。卡西莫多勇敢地從封建教會的‘虎口’中救出了愛斯梅拉達,用‘聖殿避難’的方法保全了她的性命;愛斯梅拉達因不忍心看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接受甘果瓦做自己名義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性命。他看見卡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時,只有她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邊。這就是美啊。

“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東西。”

那是一個午後,在公交車上,人們都紛紛轉頭看窗外飛逝而過的風景。突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司機猛的一剎車,“哇”的一聲,把車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位中年婦女的身上。剛剛可能因爲司機的急剎車,這位婦女受不住,吐在了一個靠窗的時髦的年輕姑娘身上。空氣中充斥着一股淡淡的臭味。中年婦女用手背抹了一下嘴邊,連聲向那位姑娘說着對不起,姑娘連忙從包裏抽出一包紙巾。全車人的心都爲這位中年婦女吊着,都以爲那位姑娘會破口大罵,沒想到她抽出一張紙,站起來脫掉外套,搭在車背上,用紙去擦那位中年婦女的衣服。“大姐,您需要坐在通風的位置,這個位置您來坐吧,我站會。”“可是,你的衣服怎麼辦,我帶回去幫你洗乾淨吧!”“沒事,反正衣服也舊了。”說完,她就下車了。這位姑娘用行動證明了美麗的定義。

儘管人的精神世界是雙面的,沒有完全的醜也沒有絕對的美。但是,美就是進步的方向,美就是最原始的目的,就像書中所說的“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東西。”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5

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不知道爲什麼突然感覺很難過,卻又發現自己明白了好多東西,感覺自己所處的世界,社會有時候就是這個樣子。

在這場四個人的戰爭中,他選擇了犧牲,或許再有來生。他還是會依舊愛着愛斯梅拉達,他確實長得醜,沒有弗比斯有能耐,也沒有弗比斯的那身騎士裝,更沒有那一把寶劍,可是當他在教堂中看到埃斯梅拉達的時候,他悄悄的走開了,他自卑,他痛苦,他覺得自己配不上埃斯梅拉達,他也會抱怨社會,抱怨這個社會的不公平,或許會有人說,我們要,我們也會靠自己的雙手去改變自己的未來,可是他呢?他絕望了,他恨透了這個世界,他恨透了這些虛僞又魔鬼一邊的人,他恨不得殺了他們所有人,可是在這茫茫人海中他卻遇到了埃斯梅拉達,還記得愛斯梅拉達第一次見到弗比斯的時候,她愛上了她,爲十麼呢?還不是因爲弗比斯是一個騎士,有一身騎士服,後面有一羣“垃圾”,還有那一把寶劍,她愛上他,記得在莎士比亞的 威尼斯商人中將匣子用來選親,將愛情分爲:重外表,重金錢,重實質,埃斯梅拉達就是一個重外表的人,他只不過是愛弗比斯長得帥,和他的那一把寶劍,直到最後將自己愛的死去活來,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弗比斯真的好麼?她玩弄埃斯梅拉達的感情,張前顧後,可是爲啥埃斯梅拉達還是依舊喜歡他,當她傷心的.時候,卡西莫多去安慰她,她不喜歡,爲十麼?當卡西莫多幫她去找弗比斯的時候,她知道卡西莫多有多難受麼?他也喜歡埃斯梅拉達啊,他也喜歡你,你知道麼?就因爲他覺得自己配不上你,漸漸的漸漸的,躲着你,默默的看着你,可是當他去找弗比斯的時候,弗比斯他根本就沒那你當人看,他就沒有在乎過你,當卡西莫多煩惱着,想着咋麼和你說的時候,你卻怪他沒能把你心愛的人找來,叫他滾,叫他滾,記得你說過:要是弗比斯有着卡西莫多的心那該有多好。很好是吧!不就是因爲卡西莫多在各方面都不如弗比斯麼?你的愛情註定是失敗的,記得一個朋友說過:你可以因爲喜歡一個人,而喜歡上他的外表,但請不要因爲喜歡他的外表,而喜歡一個人。

還有神父和詩人,他們也愛上了埃斯梅拉達,可是詩人確是軟弱的,不過也是明智的,他知道不屬於自己的愛,他不會去爭取,不會去想那麼多,他也是樂觀的,在社會上的愛情與麪包,他默默的選擇了麪包,或許他是個廢物,不敢去爲了自己愛的人去爭取,可是社會現實,促使他不得不選擇麪包,過着一個人的生活,還有神父,因爲埃斯梅拉達長得好看,深深地愛上了她,並不斷地追求她,追求不到就去殺害她,神父,沒有經歷過什麼愛情,在他的世界裏,喜歡一個人就是要佔有她的一切,就是要不擇手段!

最後埃斯梅拉達死了,直到死她還愛着弗比斯 ,這一種令人痛心的愛啊,卡西莫多知道神父那樣的行爲後,將神父——自己的義父,沒人要他的時候,收養他的義父。推下了教堂,在推下教堂的那一刻,他的目光 朝向了埃斯梅拉達,那可是他的義父啊,沒人要他,將他收養的義父,不管咋樣對他,都是他的義父啊,卡西莫多離開了,他找到了埃斯梅拉達的墳墓和她永遠的在一起了,弗比斯也悲劇的和別的人結了婚,神父死後被人冷漠,到最後仍是一個可憐的孤獨者……

來到我們的社會還不是這個樣子麼?有的人爲了一個人的外貌愛得死去活來,還幸福的自稱這是我美好的愛情?你敢說你是愛他的人麼?有的人因爲覺得自己渺小,在愛情面前不敢擡頭,自卑着,在夜裏一個人偷偷的哭着,傷心着,你敢說我愛的是他的人麼?要是你愛的是他的人,爲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愛情不會讓你自卑,只有你自己那麼認爲,美好的愛情人人嚮往,可是在社會的現實下,又有多少人選擇了放棄,選擇了軟弱,爲十麼不能把你愛的人的要求定的低一點,選擇對的人成就一生,選擇了錯的人你連哭的機會都沒有。

命運決定了誰是乞丐,誰是王子,可是愛情決定了誰是王子,誰是乞丐……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6

翻開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行走,因爲它將人性陰暗的一面展示得淋漓盡致:虛僞、麻木、卑鄙、墮落……但不只有這樣,偶爾也能看到幾縷微光:奉獻、團結、善良……光,雖然微弱,卻是極其振奮人心的。正是因此,才使人有讀下去的勇氣

雨果將美與醜、善與惡拉向了兩個極端,形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對比。通過這種方式讓人明白了美與醜並不是從表面可以看出來的。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座奢華的、象徵着權力的教堂,它就像一件極致美麗的外衣,將人性全部掩蓋了起來。人們甚至不知道擁有自己的思想,一切都要假借神聖的宗教來實現。宗教如烏雲一般籠罩着中世紀的天空,想扼殺一切真善美。

作品中每一個對比都是震撼人心的:封建王朝中,大小官吏勾心鬥角,處處與人民爲敵,國內盡是冤獄,艾絲梅拉達因此受到迫害,而在“奇蹟王朝”中,儘管那些平民、乞丐、流浪者衣衫襤褸,舉止粗野。但卻互助互愛,捨己爲人。爲了救出艾絲梅拉達而攻打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就像一隻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上和善,溫文爾雅,實際上卻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不擇手段。而加莫西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這個幾乎將人類外表所有的醜集於一身的人,卻能冒死從絞刑臺上救下艾絲梅拉達。克洛德和加莫西多都愛慕着艾絲梅拉達,都同樣遭到拒絕,也同樣選擇了毀滅。但二者的區別是:前者選擇毀滅他人來成全自己,後者則毀滅自己來作爲最後的奉獻。

小說中的艾絲梅拉達則是這個陰暗的時代中最爲耀眼的光芒,她不僅擁有迷人的外表,更有一顆如明鏡般澄澈的心靈。從她對待山羊,給想要劫持自己的加莫西多送水,救下落魄的'詩人,對負心的弗里斯至死都保持的愛情就可看出這是一個至美至善的人。但是正因爲這樣,她的存在纔不能被這個時代所允許,最後被誣爲“女巫”“殺人犯”,從而被送上了絞刑架。

那個時代的法國被烏雲籠罩得讓人有窒息之感,真希望有一把利劍能刺破這片烏雲,但卻不可能,因爲這意味着必須打敗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尖銳的矛盾體現了殘酷的現實,也揭示了人性喪失的悲哀。

我曾經偶然看到一條新聞,新聞說的是幾隻驢子在被大雪困住時互相取暖。我想中世紀的生活在底層的人民和這幾隻被大雪困住時的驢子很像——都能在惡劣的環境下互相幫助。雖然世界依舊黑暗,但這份“相濡以沫”的友愛就如同穿透雲霧的微弱的陽光一般,至少讓人感到溫暖,我想,至少艾絲梅拉達和加莫西多以及奇蹟王朝中的人就是如此。也許,卡西莫多和艾絲美拉達就是愛情的化身,代表着至死不渝的愛情。

掩卷,我唏噓不已,聖母院的鐘聲似乎還縈繞在耳旁。如果這個世界缺少陽光或陽光還不夠溫暖,那就燃燒自己去發出光芒吧,我這樣想。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7

邂逅《巴黎聖母院》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是一個灑滿陽光的午後,我抱着隨遇而安的心態漫無目的的走進圖書館。在茫茫書海之中,時間不早也不晚,恰好《巴黎聖母院》印入我的眼簾。隨意翻閱,瞬間被書中的情節吸引住了。

《巴黎聖母院》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積極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作品。讀過這部小說的人,一定會對書中一個個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印象深刻:純潔善良的愛斯梅拉達、陰險刻毒的克洛德、放蕩無情的弗比斯……

先來說說卡西莫多這個人物吧!他長相醜陋:幾何形的臉,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上帝把一切醜陋都給了他。他命運悲慘,是一個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前的畸形兒,被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收養,成爲一名敲鐘人。愛斯梅達拉,一位美麗善良的吉卜賽舞女,她身材曼妙,舞姿迷人,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邪惡的克洛德想把愛斯梅達拉據爲己有,於是命令卡西莫多綁架她,沒想到因爲受到宮廷弓箭隊隊長菲比斯的阻攔,愛斯梅達拉竟愛上了菲比斯。

當卡西莫多受刑之時,只有愛斯梅達拉不計前嫌給他喂水,他默默愛上了這個善良的女孩。在最後因爲克洛德的誣陷要處斬愛斯梅達拉時,卡西莫多將她帶上了巴黎聖母院的鐘樓,雖然沒有成功改寫愛斯梅達拉受刑的悲慘命運,但是他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世人,自己丑陋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顆至善至美的心靈!

卡西莫多外貌是醜陋的,但是他的心是善良純潔的;而菲比斯,他英俊瀟灑,風度翩翩,但自私輕薄,品德敗壞。兩人相互比較,不禁讓我想起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的那句話:人並不是因爲美麗纔可愛,而是因爲可愛才美麗。讀這部作品,我們不難發現強烈的對比是《巴黎聖母院》的另一個寫作特色。雨果塑造的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醜八怪”,他賦予了卡西莫多一種“美麗”,一種隱含的內在美。卡西莫多的外貌無疑是醜陋的,但是他的'內心卻是高尚的。卡西莫正因爲有了這種“缺陷美”才顯得更爲真實。

從卡西莫多的身上,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美源自於心靈,如果沒有心靈的內在美,再完美的相貌不過是一副沒有靈魂的軀殼。當然,也正是因爲書中這種誇張的描寫、強烈的對比,以及對“缺陷美”的成功塑造和戲劇性的場面烘托,才使得雨果的這部《巴黎聖母院》當之無愧地成爲了浪漫主義作品的典範。

“我的慘淡源自醜陋,你的不幸來自美麗,我只能是那高塔上的敲鐘人,在最神聖的場所,做最慘淡的夢,下一世哪怕被太陽拋棄,做你的影子仍是美的。”這是我最喜歡的書中的一段話。是的,讀完這本書,我想說,與這本書的邂逅是幸運的,因爲它讓我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美,也讓我懂得什麼纔是人間的真善美!正所謂的“美由心生不爲顏,一腔熱血撒紅塵!”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8

時至今日,我有幸讀完了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命運三部曲之一—《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描寫的是15路易十一統治下的法國爲背景,反映了宮廷與教會如何壓迫下層人民,人民又如何同這兩股勢力鬥爭的故事。

書中的情節,始終圍繞着三個主要人物展開:聖母院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吉普賽跳舞女郎愛斯梅拉達和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展開。

作者將愛斯梅拉達塑造爲美與善的化身,使她的外表美與心靈美(給劫持自己的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送水)結合到一起,以引起讀者對其不幸遭遇深感同情,從而對當時的封建禮教及王權產生進一步的憎憤。而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則被塑造爲外表醜陋,內心崇高的形象。他愛慕着善良美麗的愛斯梅拉達,甘心在她周圍默默保護她,在她遇險時不惜一切地拯救她(從絞刑架上將愛斯梅拉達救出),甚至願意爲愛斯梅拉達尋找愛人。由此可見卡西莫多對愛斯梅拉達的愛,是一種混合着感激、尊敬和同情的大愛。無私、樸質且永恆。這種情感完全不同於副主教弗羅洛的邪惡慾望,也絕不同於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場作戲。

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醜陋與美麗竟然可以這樣和諧完美的結合和表現。大概沒有一本書能像《巴黎聖母院》那樣將這樣兩極端的人物寫在一起,並將他們的表現毫無保留地將其展現,以及他們對愛的釋懷。他們都愛美麗的姑娘——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一個美麗無比的姑娘。但他們卻彼此演繹不同的自己的愛情故事:一個是御前侍衛弓手隊長弗比斯,一個俊美無比的男子,無數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但他對愛情卻是不專一的,他把它當自己無聊時的一場遊戲,他將女子視爲囊中物,他的告白無數次的對着不同的女子敘述,不厭其煩;另一個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一個醜到極至的男人——耳聾、獨眼、駝背、七扭八歪的雙腳支撐着生體,一個被無數人所唾罵的人,但他卻永遠地深愛着愛斯梅拉達,他對她的愛矢至不渝,他對她情堅定不移,到愛斯梅拉達死了之後,他也亦然抱着她的屍骨殉情死去。

同樣在15世紀,同樣是路易十一稱帝的法國統治下,原本是生活在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卻陰差陽錯地被作者寫進了這本書裏。軍官,擁有美麗的容貌,顯赫的'地位,但舉止言談中,卻處處體現他的悲劣行爲,醜陋的心靈,而原本醜陋無比的敲鐘人,卻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美麗醜陋,真的很分明,但有時候卻是那麼的模糊。它可以一看就明白,但有時卻必須使你付出慘痛的代價才能看清楚它。

人於人之間總是存在某種共性的,雖然處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下,但兩端的人還是險現的,僅管可能,他或她不是很漂亮,但是他們的心卻永遠純潔乾淨。反之他們則擁有骯髒的心,怎麼洗也洗不乾淨。

就如今天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人於人之間是無所謂美,無所謂醜,外表漂亮的人未必心有善念,看似難看的人也不一定會令人生厭。

"叮咚"公交車門被打開了,上來一個滿臉皺紋的八旬老太手上還拎着個大布袋,看看四周,坐滿了人,無耐只好站罷。可這時車上的人呢,那些穿着時髦,英俊,漂亮的年輕男女,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動不動,只有這個着裝破舊,滿臉邋遢的中年男子站起了身,讓了座。

這個中年男子被人們尊敬——雖然他長得並不出衆,可是他的善心,讓人願望去接近他,而那些年輕男女呢…

說了這麼多,也談了這麼多,要說的實際上只有一句話:無論美醜,只要心善,我們都會真誠地接納你,最後就以小詩做結尾吧:

我愛他,

他並不英俊,

他並不聰慧,

我愛他,

他真心對我,

他真誠待人。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9

人們時常感動於《巴黎聖母院》中相貌奇醜敲鐘人卡席莫多對吉普賽美妙少女愛斯美臘達謙卑的愛情,而我卻被聖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德對愛斯美臘達孤獨、霸道而絕望的愛所深深震撼!

作爲一個教士,弗洛德性情溫潤、清心寡慾、時常沉醉在主的教義中。但自從他偶然看到在街頭跳舞的愛斯美臘達之後,她頎長的身材,優美的舞姿,無與倫比的美貌深深地征服了他,喚醒了他沉睡三十多年的愛情,他深深地愛上了她!

噢!

作爲一個教士這是不允許的!

所以他只能默默地關注她,深深地沉淪,瘋狂地迷戀她!

教士這一身份的特殊性註定了他的愛是無聲的,是孤單的。

有人說:“沒有經歷過愛情傷痛的人,一旦愛起來就是瘋狂的!”

這句話在弗洛德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三十多年的愛情禁錮使他愛她愛到骨子裏了。爲了得到她,他深夜潛入愛斯美臘達的房間,面對着愛斯美臘達的咒罵,反抗他深情表白:“開恩吧!但願你知道我是多麼愛你!是火,是熔化的鉛,是千把鋼刀剜我的心啊……你就糟踐我吧,打我,使壞吧!你要怎麼樣都行!可是你開開恩,愛我吧……愛我吧,愛我吧!我求求你了!”

這麼深的愛情,讓我動容!

但是愛情是自私的。弗洛德的愛情更是如此,他始終堅信:得不到就該毀滅!

所以他不能接受愛斯美臘達不愛他的事實,親手殺了她的情人,並嫁禍給她,致使她被判死刑。在刑場上,他伏在她的耳邊那句:“那好吧,你就死吧!誰也得不到你!”

令人感覺自己的心被硬生生地剜去,深深地疼了。但是在愛斯美臘達登上死刑車,駛向生命最後一站的時候,他於心不忍,匆匆離開了,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只是機械性的想要逃離。他一遍遍審視自己的心靈,一遍又一遍回想他們的過去,不停地悔恨:是她毀滅了他,又被他毀滅了!

他的人生因爲她的出現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不愛他,他卻爲愛癡狂!

因爲沒有她愛的迴應,他的愛孤單前行,因爲她不愛他,在絕望中他欲毀滅她!

弗洛德的這種“得不到就毀滅”的愛情觀讓我心疼,也讓我想溫柔的.撫摸他的頭,輕輕地告訴他:“成全愛情的方式不止一種,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看着她幸福,默默祝福她,會比得到一個不愛你的她更讓你幸福!”

深深感動於《綠光森林》里歐文優雅轉身,成全了威廉和蘇菲的幸福;《鬥魚》中單子默默守護,成全了語嫣與於浩的情緣;《還珠格格》里爾泰無聲退出,成全了小燕子和五阿哥轟轟烈烈的愛情……那些男二號以自己的方式守護了他們深愛的人,成全了她的幸福。同時他們也是幸福的,因爲他們能在轉角目睹着她們的幸福,看着她開心,再不捨心裏也會感到欣慰!

因爲愛情,他們退出;因爲愛情,他們選擇守護,這樣無聲的愛比毀滅更讓人動容!

親愛的弗洛德,放手吧!

不要再折磨愛斯美臘達了,不要再毀滅自己了!

聽!有人在低聲吟唱:“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爲愛放棄天長地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10

語文課沒了,我這半年幾乎沒接觸過文學作品。假期裏找到了《巴黎聖母院》這本書,讀後的第一感是以後要多讀一些文學作品。

可能是長期沒讀過這類書的原因,我感覺小說(中文版)的語言很有文采,這也是我說以後要多讀書的原因之一。但我不能一直很愉快的看着,我感覺《巴黎聖母院》像《紅樓夢》,本來我打算將明清四大小說看完的,但沒能在看《紅樓夢》時堅持下來,《巴黎聖母院》中很多章節的標題是建築名或人名,文章的很多內容也就是描寫一件事物的背景,這讓我聯想到了動畫片《海賊王》,到了空島還要用那麼多集去寫空島的歷史,我感覺刪掉那些歷史毫不影響故事情節的發展,反而不會讓我覺得不耐煩。然而《巴黎聖母院》的附記>就說了,本版新加了兩章,都是關於藝術和歷史的,但沒有這兩章也不損文章的戲劇內容。我讀這篇小說的方法當然是略讀和跳讀,否則就跟不上情節的`發展了,不是因爲情節發展速速快,而是有關於回憶、歷史、藝術的內容很難讀,讀多了就忘了故事發展到哪裏啦。讀《三國演義》我感覺初期的困難就是有關的人物姓名太多了,《巴黎聖母院》是無關的事物太多了。

這樣讀完了小說,故事情節也大致知道,但感覺故事情節太短了(書是很厚的),小說以十五世紀路易十一統治下的法國爲背景,通過一個純潔無辜的波西米亞女郎慘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陰險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蠻殘忍、貴族的荒淫無恥和國王的專橫暴行。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他因自己的罪惡慾念得不到滿足,便瘋狂的陷害無辜的少女—艾絲美拉達,宗教法庭以偏見迷信爲依據製造冤案,還有貴族公子弗比斯,從精神上摧殘、打擊了這可純潔的靈魂,最後封建專制制度的最高體現者—國王—則親自下令“絞死巫女”。《巴黎聖母院》處處體現了雨果所倡導的"美醜對照"。艾絲美拉達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集美麗的外表與品質於一身;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內心骯髒。伽西莫多則與之相反;弗比斯則是一花花公子。

讀過了這部世界名著,我感覺收穫並不多,我又想起了《紅樓夢》,它是四大小說中成就最大的,但我卻看不出什麼,我是應該把小說的所有內容都讀一讀吧,否則讀世界名著和讀別的垃圾小說又有什麼區別呢?別的小說情節還會更離奇曲折冗長一點。好了,以後有空要將《紅樓夢》仔細看一遍,假期裏剩餘的時間也要再將《巴黎聖母院》仔細看一看,但仔細看的話應該看不完了,所以只寫現在的讀後感了,這也是不小的收穫阿!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11

“一位花容月貌、一顧傾人的少女,對一位如此卑微、醜陋和兇惡之人竟好心相救,這般情景無論誰見了都不會無動於衷……”當我沉醉古老的故事中,穿越時空,在巴黎穿梭徘徊時,我被這古老的故事所傾倒,時而憤怒,時而歡笑,它讓我看到了世間的善惡醜美。

《巴黎聖母院》講述了街頭舞女愛斯梅拉達的悲慘人生。愛斯梅拉達純潔,善良,可愛而又天真,這位街頭舞女在美麗的外表下,有着一顆善良的心。

愛斯梅拉達是不幸的,她原本純潔善良,卻被誣陷成妖女,謀財害命。這都是無惡不作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幹得。他看到美麗的愛斯梅拉達,心生嫉妒,便想佔有她,貪婪的他便指使他的養子卡西莫多去劫持愛斯梅拉達,可被衛隊長腓比斯發現,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轉頭就走,看到卡西莫多在河灘廣場上任人鞭笞,不僅視而不見,無動於衷,還不理會卡西莫多求助的神情,他是多麼可惡!副主教仗着自己的名聲,在外面行兇作惡。在愛斯梅拉達與腓比斯約會時,嫉妒得一氣之下用匕首刺殺腓比斯,而自己則延着河道逃跑,留下愛斯梅拉達,使人們認爲是她害死了衛隊長。並指認愛斯梅拉達就是行兇者。是他將愛斯梅拉達推上了絞刑架,逼她選擇自己。副主教一次又一次的以生的希望來威脅她,讓她選擇自己。他真是可惡至極!

可惡的副主教,你知道愛斯梅拉達的感受嗎?當她看到你那副罪惡的'嘴臉是多麼憤恨,你是那麼絕情,爲了得到她,不惜一切代價,連自己信奉的宗教都可以放棄!你用生命作爲交換條件,換取愛斯梅拉達的自由!你這樣做,不僅沒有徵服她,反而讓她感到厭惡,你看看,愛斯梅拉達是一個多麼善良的人!當卡西莫多忍受不住飢渴的煎熬時,咆哮着要喝水。圍觀者因他天生畸形,長着獨眼,相貌醜陋而唾棄他,並不給他水喝。這時,善良的愛斯梅拉達便走上刑臺好心喂水給他。你是純潔的天使,善良使你光芒四射,聖潔的光輝照耀着大地,博愛的胸懷包容一切,你是多麼的善良,當一個長着醜陋嘴臉的犯人口乾舌燥時,是你毫不顧忌的給他送水,當一個窮詩人危在旦夕時,是你雪中送炭,救了即將被處死的窮詩人格蘭古瓦。噢,你是善良的天使,對所有人都是那麼仁慈。你是天使的化身,看到一切危險都儘自己所能來幫助所有人,可當你遇難時,誰也沒有來幫你,你的品格是多麼高貴,你不求別人來幫你,但卻給人們帶來無窮無盡的歡樂!天使的化身吶,你是多麼善良,不求回報,卻帶來那麼多快樂!

《巴黎聖母院》這本書讓我看到一切善惡醜美,愛斯梅拉達讓我感到天使般的善意。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12

人們時常感動於《巴黎聖母院》中相貌奇醜敲鐘人卡席莫多對吉普賽美妙少女愛斯美臘達謙卑的愛情,而我卻被聖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德對愛斯美臘達孤獨、霸道而絕望的愛所深深震撼!

作爲一個教士,弗洛德性情溫潤、清心寡慾、時常沉醉在主的教義中。但自從他偶然看到在街頭跳舞的愛斯美臘達之後,她頎長的身材,優美的舞姿,無與倫比的美貌深深地征服了他,喚醒了他沉睡三十多年的愛情,他深深地愛上了她!

噢!作爲一個教士這是不允許的!所以他只能默默地關注她,深深地沉淪,瘋狂地迷戀她!教士這一身份的特殊性註定了他的愛是無聲的,是孤單的。

有人說:“沒有經歷過愛情傷痛的人,一旦愛起來就是瘋狂的!”這句話在弗洛德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三十多年的愛情禁錮使他愛她愛到骨子裏了。爲了得到她,他深夜潛入愛斯美臘達的房間,面對着愛斯美臘達的咒罵,反抗他深情表白:“開恩吧!但願你知道我是多麼愛你!是火,是熔化的鉛,是千把鋼刀剜我的心啊……你就糟踐我吧,打我,使壞吧!你要怎麼樣都行!可是你開開恩,愛我吧……愛我吧,愛我吧!我求求你了!”這麼深的愛情,讓我動容!

但是愛情是自私的。弗洛德的愛情更是如此,他始終堅信:得不到就該毀滅!所以他不能接受愛斯美臘達不愛他的事實,親手殺了她的情人,並嫁禍給她,致使她被判死刑。在刑場上,他伏在她的耳邊那句:“那好吧,你就死吧!誰也得不到你!”令人感覺自己的心被硬生生地剜去,深深地疼了。但是在愛斯美臘達登上死刑車,駛向生命最後一站的時候,他於心不忍,匆匆離開了,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只是機械性的想要逃離。他一遍遍審視自己的心靈,一遍又一遍回想他們的過去,不停地悔恨:是她毀滅了他,又被他毀滅了!

他的.人生因爲她的出現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不愛他,他卻爲愛癡狂!因爲沒有她愛的迴應,他的愛孤單前行,因爲她不愛他,在絕望中他欲毀滅她!弗洛德的這種“得不到就毀滅”的愛情觀讓我心疼,也讓我想溫柔的撫摸他的頭,輕輕地告訴他:“成全愛情的方式不止一種,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看着她幸福,默默祝福她,會比得到一個不愛你的她更讓你幸福!”

深深感動於《綠光森林》里歐文優雅轉身,成全了威廉和蘇菲的幸福;《鬥魚》中單子默默守護,成全了語嫣與於浩的情緣;《還珠格格》里爾泰無聲退出,成全了小燕子和五阿哥轟轟烈烈的愛情……那些男二號以自己的方式守護了他們深愛的人,成全了她的幸福。同時他們也是幸福的,因爲他們能在轉角目睹着她們的幸福,看着她開心,再不捨心裏也會感到欣慰!

因爲愛情,他們退出;因爲愛情,他們選擇守護,這樣無聲的愛比毀滅更讓人動容!

親愛的弗洛德,放手吧!不要再折磨愛斯美臘達了,不要再毀滅自己了!

聽!有人在低聲吟唱:“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爲愛放棄天長地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13

在十九世紀羣星燦爛的法國文壇,維克多·雨果可以說是最璀璨的一顆明星。他既是偉大的詩人,聲名卓著的劇作家、小說家,又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旗手和領袖。《巴黎聖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說,這本書對於當時社會的深刻描寫,使它在經歷了近兩百年後,還是在今天被一遍遍地翻印、重版,從而來到我的手中。

在《巴黎聖母院》這本書中,極端的“美醜對比”,可以說是貫穿全書:艾斯梅拉達的美麗動人與卡西莫多的醜陋畸形;弗比斯的招蜂引蝶與卡西莫多的用情專一;克洛德。弗羅洛的道貌岸然與艾斯梅拉達的善良淳樸……

藝術來源於現實,但即便如此,書中的人物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然而看似誇張的描寫,在雨果生花妙筆的調和之下,卻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巴黎聖母院》通篇圍繞着這三個人物展開:善良美麗的少女艾斯梅拉達,殘忍虛僞的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和外表醜陋卻具有高尚品德的敲鐘人卡西莫多。

艾斯梅拉達的名字源於法語的“綠寶石”,這個波希米亞少女,也確實彷彿一顆鑲嵌在巴黎這座王冠上的獨一無二的綠寶石,與她的小羊搭檔整日在城中散播着絢爛的光彩,給人們帶來歡笑。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助人。落魄詩人甘果瓦無意中闖入了流浪者的地盤,即將被吊死,艾斯梅拉達爲了保全他的性命而與他成爲了名義上的夫妻;卡西莫多因爲莫須有的罪名在烈日下飽受鞭刑之苦,也只有她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鐘人的脣邊。這樣一個心地高貴的女孩,竟因爲一些荒誕的理由而被無知的教會、法庭誣衊爲“女巫”,並被判處絞刑。雨果把艾斯梅拉達塑造成本書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一,不需要刻意去引導,就已經讓人對她的悲慘遭遇懷有深深的同情。同時讓我看到了,偉大的作品不僅在於情節的跌宕起伏,更在於它刻畫的人物,它揭露的人性,能夠給人以巨大的震撼。

至於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鐘人卡西莫多,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過着清苦禁慾的修行生活,日常生活中對不符合教義的行爲百般斥責,彷彿是一個對教義絕對遵守的苦修士,然而事實上他的內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嫉恨。他自私、陰險、爲了得到艾斯梅拉達不擇手段。而卡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艾斯梅拉達那裏,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溫暖,這個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對生活的憧憬寄託在艾斯梅拉達的身上,以至於可以爲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這種極端的美醜對照,善良崇高與低劣邪惡的對比,使小說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那種衝擊感猶如怒濤般彷彿能捲走我全部的思想情感。

在《巴黎聖母院》中,我重新審視了世界上的'美與醜。雨果以極多的筆墨描繪了巴黎城內最底層的流浪者們,同時他也對他們抱有極大的同情心。這幫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被歧視者,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有教養、文明的世界裏的人的美德與人性。在故事的最後,艾斯梅拉達還是沒能逃過一死,卡西莫多也因此看透了克洛德副主教的真實面孔,並毅然決然的背叛了他侍奉多年的主教,這並不只是卡西莫多對主教的反抗,更是雨果對封建社會終將垮臺的預言。故事的一切從巴黎聖母院陰暗角落的一個不起眼的“命運”展開,又以宿命般悲慘的結局告終,數個世紀的漫長時光,全部通過雨果手中的筆墨融於一冊之間,讓我們看到了這部史詩一般的傑作,我只能說《巴黎聖母院》,無愧於“鉅著”之名。

一種看似不美麗的愛,實則飽含深情;一座看似富麗堂皇的宏偉教堂,實則藏污納垢;一本厚重陳舊的書,看似荒誕不禁,實則寓意深長。